火电厂主厂房布置资料

合集下载

火电厂主厂房布置

火电厂主厂房布置

锅炉房及炉后的布置
锅炉本体、送风机、除尘器、引风机、 脱硫脱硝装置、烟囱
制粉系统 除尘器 脱硫塔 SCR 预热器
锅炉房及炉后的布置
锅炉本体、送风机、除尘器、引风机、 脱硫脱硝装置、烟囱
• 2-4台锅炉公用一个烟囱,烟囱与引风机、烟道的 布置对称,采用内置烟囱或烟塔合一技术等
集控室的布置
• 大容量机组集控室一般为多合一,布置在两台 锅炉之间; • 单元控制室应有良好的空调、照明、隔热、防 尘、防火、防振、防噪声设施; • 单元控制室尽量不放控制柜和仪表柜,严禁汽 水、油管道穿越集控室。
• 立式加热器一般布置在机组旁边,靠近除氧间一侧, 卧室加热器一般布置在除氧间的运转层及以上的1-2 层中。 • 热网加热器一般纵向布置在A列柱侧,
• 汽轮机的主油箱、油泵及冷油器等设备布置应远离高 温管道,一般布置在零米层机头靠A列柱处。
除氧间的布置
• 除氧间一般分三层:上层布置除氧器、给水箱及工业水 箱;中层布置管道;下层布置厂用配电装置,大型机组 除氧间可设置4-5层。
火电厂总体布置演示
火电厂 变电站
主厂房
煤场区
水处理区
办公生活区
电厂外景
电厂外景
环保理念、经济适用、人文关怀
煤仓间的布置
• 煤仓间一般分三层:
• 第一层在零米层,布置磨煤机和排粉风机等设备;
• 第二层一般和锅炉运转层标高一致,布置有给煤机、 煤秤、给粉机等设备等; • 第三层主要布置皮带输煤机,宜分层布置,减小跨距 和投资
锅炉房及炉后的布置
锅炉本体、送风机、除尘器、引风机、 脱硫脱硝装置、烟囱
• 锅炉房露天布置和半露天布置、紧身罩封闭布置
锅炉房
除氧间、煤仓间

第九章 热力发电厂

第九章 热力发电厂

第三节 主厂房内设备的布置
9.3.1 汽机房内主要设备的布置
给水泵的布置 300MW及以上机组的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排汽入主凝 汽器时,宜采用向下引出接入主凝汽器为佳,此时,汽 动给水泵宜布置在汽机房运转层上,汽动给水泵布置在 靠B排柱侧运转层,以便于小汽轮机与给水泵的检修,且 使小汽机排汽至主凝汽器的距离最短,以提高热经济性; 另一种方案是将汽动给水泵布置在汽机房B列柱侧底层或 除氧间底层,但应考虑检修时起吊小汽轮机的相应措施。
9.2.2 主厂房布置形式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从美国引进300MW、600MW
火电机组的制造技术以来,逐步实现了引进型机组的国 产化,并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依柏斯公司推荐的主厂房参考设计,采用传统的四列
式(即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布置方案。 目前,我国自行设计的600MW机组主厂房布置几乎都沿用 这种布置方式。由东北电力设计院编制的600MW机组参考 电厂设计中,采用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方案的主厂房 布置就是借鉴已投运的吴泾第二电厂八期工程的设计。 这充分表明,这种四列式的主厂房布置格局及其尺寸, 在经过多年的设计、运行生产实践后,已得到广泛的肯 定。这些安装国产600MW机组主厂房布置的基本特点为:
火电厂主厂房布置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主厂房应布置在厂区的适中地位,当采用直流 供水时,宜靠近水源。主厂房和烟囱宜布置在土质均 匀、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区。主厂房的固定端宜朝城 镇方向。
2.发电厂主厂房布置应适应电力生产工艺流程的
要求,并做到设备布局和空间利用合理,管线连接短 捷、整齐,厂房内部设施布置紧凑、恰当;巡回检查 的通道畅通,为发电厂的安全运行、检修维护创造了 良好的条件。
图9-1 某4×600MW电厂三维鸟瞰图

关于火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技术的具体分析

关于火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技术的具体分析

关于火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技术的具体分析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燃煤、燃油、天然气等燃料进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一种发电方式。

而火电厂的主厂房是火电厂的主要建筑之一,主要用于容纳发电设备和配套设施。

在火电厂主厂房的土建施工中,需要对地基、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施工操作,保证主厂房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土建施工的具体技术细节出发,对火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一、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土建施工的重要环节,对于火电厂主厂房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火电厂主厂房的土建结构需要承载大型发电设备和巨大压力,因此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测,了解地下地层情况,确定地基处理方式。

在地基处理中,可以采用挖土填石的方式,通过向地基注浆灌浆,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还可以利用加固桩、悬吊桩等设施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二、建筑结构施工火电厂主厂房的建筑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屋面结构、地下结构等部分,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和精细化的施工。

在进行主厂房的建筑结构施工时,首先需要进行布置图纸,确定建筑结构的形式和尺寸。

在进行精细施工时,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浇筑和模板拆除两个环节。

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控制浇筑质量和浇筑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而模板拆除时需要考虑拆除顺序和拆除方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三、钢筋混凝土施工钢筋混凝土是火电厂主厂房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主厂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的加工和安装,确保钢筋的数量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检查和调整,保证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标准。

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振捣设备,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预置应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和疲劳性能。

在火电厂主厂房中,部分大跨度梁柱结构和大型烟囱等部分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布置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布置

机组横向布置的汽机厂房
135MW机组
机组纵向头对头布置 岛式
机组纵向顺列布置
大平台
供热站布置在毗屋主厂房断面 四列式加毗屋
供热站除氧间布置在毗屋内厂房断面
供热站布置在汽机房内 岛式
谢谢大家!
四列式布置的主厂房
除氧仓间合并布置方式
汽机车间布置:
按 横向布置 机 组 纵向布置 摆 放 位 置 按 岛式布置 平 台 形 大平台布置 式 汽轮机并排布置
头对头 尾对尾 顺列 大小机组都有
多用于125MW以下 机组 多为小机组
加热器平台与汽机 200MW以下机组 房平台自成体系
加热器平台与汽机 300MW以上机组 房平台连成一体
主厂房布置
主厂房布置
主厂房布置的一般原则: 适应电力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 设备布局和空间利用合理, 管线连接短捷、整齐, 设施布置紧凑、恰当; 巡回检查通道畅通,检修运行方便; 主厂房及其内部设施、表盘、管道、和 平台扶梯等的色调柔和统一; 根据规划要求,考虑扩建条件。
常用的主厂房布置 • 从国内电厂的主厂房格局来看,比较常用的 是四列式布置,即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 锅炉房顺序布置。 • 四列式布置的主厂房,厂房内整齐美观,工 艺系统分区明确,运行、检修条件好,但占 地面积和体积都比较大,空间没有充分利用。 • 机组也有采用将除氧间和煤仓间合并的方式。 进口机组大都按汽机锅炉分岛布置,即将煤 仓间及锅炉房作为独立的锅炉岛与汽机岛完 全分开。 300MW电厂如上安电一期,600MW电厂如 沙角C、邯峰电厂等。

关于火力发电厂厂区各功能分区的总平面布置要求[权威资料]

关于火力发电厂厂区各功能分区的总平面布置要求[权威资料]

关于火力发电厂厂区各功能分区的总平面布置要求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总平面布置是发电厂整个设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的重要环节。

总平面布置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需要从全局出发,全面的辨证的对待各种要求,主动与有关设计专业,密切配合,共同研讨。

一定要重视经济核算,进行多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以选择占地稍、投资省、建设快、运行费用地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最合理方案。

[关键词]优化布置统一规划因地制宜TM A 1009-914X(2014)31-0329-01一、厂区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原则1.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是在确定的厂址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电厂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的,在满足防火、安全、卫生、检修和环境保护等主要方面规定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地综合各种因素,统筹安排全厂建、构筑物的位置,为电厂的安全生产、方便管理控制工程造价,节约集约用地创造条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

2.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按规划容量和本期建设规模,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3.主厂房和烟囱、冷却塔、封闭式园形煤场等荷重较大的主要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层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区域。

4.厂区内各建(构)筑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及其最低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应符合《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程规定。

5.厂区总平面布置应考虑主厂房、自然通风冷却塔、直接空冷器等声源对厂界外噪声敏感设施的影响。

6.当发电厂机组总容量大于1200MW时,消防车配置不少于2辆,600MW∽1200MW时为2辆,小于600MW时为一辆。

发电厂原则上不单独设置消防站,但应满足消防车5分钟能到达火灾现场的要求,可利用城镇或企业消防设施,也可将消防站费用交由当地消防部门统一使用。

当厂区需设消防车库时,应单独布置,并应按消防站规定设置练习场地。

百万火电机组主厂房两列式布置的应用

百万火电机组主厂房两列式布置的应用
[关键词]百万火电机组 ;主厂房 ;两列式布置 ;减少投资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3X(2021)03–0040–03
Application of Two-row Layout in Main Building of Million Thermal Power Unit
本文仅对汽机房与除氧间合并布置方案进行应用总结。 2 主要设计条件 2.1 汽轮发电机组型式
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 1000 MW,28.00 MPa(a) /600 ℃ /620 ℃参数的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 四排汽、十级回热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发电机为哈尔滨发电机厂生产,水 - 氢 - 氢冷却方式、静 态励磁发电机。 热力系统及主要设备
本文所述工程建设 2×1000 MW 超超临界燃煤湿冷发电 机组,同步建设石灰石 - 石膏湿法脱硫设施及 SCR 脱硝装置, 并预留扩建条件。根据模块化设计的思想,主厂房布置通过
模块组合优化后形成若干主厂房布置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 本工程主厂房工程实施方案确定采用汽机房与除氧间合并, 除氧器布置在锅炉房外侧钢架,采用汽机房+锅炉房 + 联合 侧煤仓,两台汽轮发电机组顺列布置方式。
其中又包含了电气一次专业的 6 kV 配电间、400 V 配电间、封 母出线及励磁变 ;化学专业的凝结水精处理、土建专业楼梯 间等。 3.1.2 除氧器布置模块
取消除氧间,除氧器布置在锅炉框架炉前第一跨,充分 利用锅炉炉架空余空间,大幅度降低汽机房容积,节省汽机 房投资 ;减小主厂房占地面积,极大地缩短机炉间距,减少 四大管道用量。 3.1.3 给水泵模块
(2)通过调整主厂房某个模块的位置以达到充分利用场 地和节约投资的目的,如采用侧煤仓布局就可以充分利用两 台锅炉中间的场地,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四大管道长度。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地下设施施工作业指导书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地下设施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厂房地下设施施工说明:本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为锅炉房及汽机房地下设施施工(包括磨煤机、风机、泵类、电缆隧道),参考一台1000MW工程。

1.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和施工范围本期工程主厂房按二炉二机燃煤机组设计,扩建规模为2×1000MW机组。

主厂房布局:横向为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房自南向北三列式布置。

锅炉房地下设施包括D~K8列之间的厂房地下设施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溢流水池、送风机基础、一次风机基础、密封风机基础、凝结水储水箱基础、工业管沟、电缆隧道等;汽机房地下设施施工具体内容包括:电动给水泵基础、循环水坑、凝结水泵坑、废水池、电缆隧道、主油箱基础、汽机给水泵前置泵基础、控制油装置坑、工业水管沟等。

1.2 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见表18-1。

表18-1 主要工程量1.3 工程特点地下设施结构复杂,高低差悬殊较大,工期紧、任务重、交叉作业多。

为此,本着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及先深后浅的原则,根据设备到位情况进行施工,先施工主要附属设备基础及地下设施深坑,其它埋深较浅设施后施工。

2.编写依据:2.1 某发电厂四期工程施工图册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2.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篇)DL/T5210.1-2005;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2.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8《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电建[1995]671号;2.9《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2.10《锅炉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087T007SEPCCJSS。

3.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3.1 施工图纸到位,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用材料已备齐、机械已到位。

火电建筑标准清单

火电建筑标准清单

火电建筑标准清单1. 引言火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其建筑标准对于确保火电厂的安全运营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火电建筑标准清单,涵盖了火电厂建筑标准的主要内容。

2. 建筑规划• 2.1 火电厂选址要求– 2.1.1 地形要求– 2.1.2 地质要求– 2.1.3 交通要求• 2.2 火电厂布局设计– 2.2.1 主要建筑物布置– 2.2.2 道路布置– 2.2.3 绿化和景观设计3. 建筑设计• 3.1 建筑结构设计– 3.1.1 主厂房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3.1.2 辅助建筑物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3.2 建筑材料选择– 3.2.1 主厂房建筑材料选择要求– 3.2.2 辅助建筑物建筑材料选择要求4. 建筑施工• 4.1 施工准备工作– 4.1.1 火电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1.2 施工安全措施• 4.2 建筑主体施工– 4.2.1 主厂房施工要求– 4.2.2 辅助建筑物施工要求• 4.3 环境保护措施– 4.3.1 垃圾处理要求– 4.3.2 建筑废水处理要求5. 竣工验收• 5.1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程序• 5.2 竣工验收标准• 5.3 相关验收文件要求6. 建筑维护• 6.1 建筑设施维护要求• 6.2 建筑物定期检查与维修7.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火电厂建筑标准清单,包括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竣工验收和建筑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遵守对于确保火电厂的安全运营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遵守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火电厂建筑的质量和效益。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标准清单可能会更加详细和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机房布置 • 300MW及以上机组的汽机房运转层宜采用大平台布置 形式。除安装检修场外,可作三层布置:底层布置辅 机设备,中间层发电机侧宜布置厂用配电装置, 运 转层用作检修场。 • 主厂房内各主、辅机应有必要的检修空间、安放场地 和运输通道。主厂房底 层的纵向通道宜贯穿直通, 并在其两端设置大门,另外在零米层中间检修场靠A 列柱处也宜设置大门,并与厂区道路相连通。当主变 压器在汽机房内检修时,还应满足主变压器运输和吊 壳的需要。 • 在主厂房内还应设置供运行、检修用的横向通道。
设备布置
• 高压给水泵的布置
– – – – – – – – – – – – – 汽动给水泵的布置 高位布置于汽机运转层平台上,汽机下排汽 优点:易于汽轮机检修,可借助于汽机房天车进行起吊 汽缸疏水向下,不易造成汽缸水蚀 缺点:布置于汽机房运转层上,不美观,占地大,检修面积减少; 在常规布置中,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布置在汽机房BC列零米
设备布置
• 汽轮机运转层标高的确定
– 由汽轮机荷重决定的基座梁高。 – 凝汽器高度 凝汽器底排铜管标高。 – 空冷排汽管道的布置情况 两缸两排汽和三缸四 排汽汽轮机。
设备布置
• 凝汽器的布置
– 注意凝汽器与汽轮机低压缸的连接方式。 – 注意循环水管道上设置补偿器的问题 支墩载荷 计算。
设备布置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 当入口容器内的水为饱和水时,就需要有足够大的倒灌 高度才能避免汽蚀,保证泵入口处pk>pv。 • 在电厂中,凝结水泵、给水泵、低加疏水泵和MSR疏水 泵都需要这样布置。 • 同时,为了降低入口管道的沿程 阻力,入口管道长度应短而直, 减少不必要的弯头。 选较大内径降低供水流速, 入口阀门及入口滤网的 也应选择低阻力。
设备布置
• 低压加热器的布置
– 卧式,注意壳体的膨胀,加热器检修方式。 – 低压加热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 最好叠式布置,因为低加之间的压差更小,更 容易造成疏水不畅; – 要注意最末两级低加的相对高度关系; – 注意低加疏水调节阀的布置位置 – 展示某工程热平衡图(从THA工况~50%运行工 况)看压差变化
第八章 主厂房布置
一、设备布置 二、管道布置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 设计院根据厂址情况,与汽轮发电机供货商配合,决定厂 房凝汽器水室高度,进而确定厂房各层标高,在节省循环水 耗能的同时,降低厂房造价。 • 管线连接短捷、整齐,厂房内部设施布置紧凑恰当,有利 于电厂运行和设备的检修维护; • 汽机房中间层、运转层均采用大平台结构,提高主厂房容 积利用率; • 设备摆放合理,有效利用主厂房容积,在降低工程造价的 同时保证常规岛主厂房的整洁美观; • 默认布置原则:汽轮机高压缸驱动端与锅炉房(反应堆厂 房)之间距离应尽量缩短,以减少主管道长度及动力信号 电缆长度。
• 高压加热器的布置
– 卧式,注意壳体的膨胀,加热器检修方式。 – 三个高压加热器的相对位置关系, – 在同一层平台上:高加之间的压差相对较大, – 使该布置方式成为可能。低负荷时,压差小, 疏水可能不畅“高上低下”叠式布置:疏水通 畅,管线布置方便。 – 注意高加疏水调节阀的布置位置。 – 展示某工程热平衡图(从THA工况 凝结水泵布置:
– 低位布置,通过计算确定凝结水泵首级叶 轮标高。
二、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除氧间布置
• 大容量机组的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时,除氧器给水箱的安装 标高,应保证在汽轮机甩负荷瞬态工况下,给水泵进口或给 水泵前置泵的进口不发生汽化。 • 300MW及以上机组的卧式加热器、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以及 启动和备用的电动给水泵等,如条件合适(包括检修措施), 宜布置在除氧间内。 • 当汽轮发电机为岛式布置且采用电动给水泵时,给水泵可布 置在汽机房底层或除氧间底层。如条件合适,给水泵也可半 高位布置。 • 如条件合适,可在除氧间内布置部分或全部厂用配电装置, 并应考虑防尘和通风。
汽动给水泵低位布置,3米平台上,汽轮机上排汽 在常规布置中,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布置在汽机房BC列零米
汽动给水泵与其前置泵同轴布置于汽机房运转层上 优点:减少了前置泵厂用电损耗,减少了管道长度,节省了空间 缺点:除氧器标高需进一步抬高。
设备布置
• 除氧器的布置
– 高位布置,通过计算确定除氧器标高,使 前置泵入口不汽蚀;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集中控制室
• 集中控制室以单元控制室为中心,分层布置自动控制计算机房 、继电器室、变送器室、电缆夹层、空调设备室及其他工艺设 施、必要 的生活设施等。其中单元控制室和自动控制计算机 房的布置标高,应与汽机房运转层标高一致,相互连通,并有 良好的空调、照明、隔热、防尘、防振和防噪声措施。 • 单元控制室的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大容量机组的单元控制室 进口处宜设门厅间。 • 单元控制室的净空高度宜为3.2~3.6m。 • 单元控制室下面应有电缆夹层。 • 电缆夹层与主厂房相邻部分应封闭。 • 单元控制室应设整体防水顶盖。 • 单元控制室、计算机房、继电器室及其电缆夹层内,应设消防 报警和信号设施,严禁汽水及油管道穿越。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辅助系统包括: • 冷却水系统、润滑油系统、电气配电系统、直流供 电系统、热工控制、压缩空气、厂用气体系统、抽 真空系统、化学系统、补水系统、厂房通风换热系 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 • 其中:润滑油系统布置需考虑防火要求,抽真空系 统考虑向厂房外排气,厂用气体系统考虑防气体泄 露、防爆。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润滑油系统
• 大容量汽轮机的主油箱、油泵及冷油器等设备宜设置在汽 机房零米层机头靠 A列柱侧处,并远离高温管道。200MW 及以上机组宜采用组合油箱及套装油管,并宜设单元组装 式油净化装置。 • 对汽轮机主油箱及油系统应考虑防火措施。在主厂房外侧 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事故油箱(坑),其布置标高和油管道 的设计,应满足事故时排油畅通的需要。事故油箱(坑)的 容积不应小于1台最大机组油系统的油量。事故放油门应 布置在安全及便于操作的位置,并有两条人行通道可以到 达。 • 凝结水除盐装置宜布置在汽机房内,也可布置于靠近主厂 房的其他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