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生殖毒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殖发育毒性ppt课件

生殖发育毒性ppt课件
生殖发育毒性
生殖毒理学是研究化学因素及物理因素对男 (雄)性和女(雌)性生殖系统有害生物效应的一门 毒理学分支科学。生殖毒性可导致男 (雄) 性或 女 (雌) 性生殖器官、相关内分泌系统、性周期 和性行为以及生育力和妊娠后果的改变。 发育毒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孕前、出生前、和/ 或出生后直至性成熟暴露各种因素对发育过程影 响的一门分支学科。发育毒性可导致发育生物体 从受精卵到成体之前生存、生长发育、形态结构、 行为功能的有害影响,包括胚期和胎儿期诱发或 显示的影响,以及在出生后诱发和显示的影响。
2. Sertoli细胞 在维持和调控精子生成中起多重作用,是 很多睾丸毒物的靶。 3. leydig细胞 产生的睾酮对Sertoli细胞的功能及性欲和副 性腺功能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4. 附睾 附睾是某些生殖毒物的潜在靶
5. 输精管和精囊腺
外源化学物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及其表现
直接损伤睾丸中的细胞群 对睾丸 的毒性 对精子发生的有害作用 继发性的影 响精子发生 改变下丘脑 -垂体功能 直接影响睾 丸细胞功能
正常形态 精子率
85.02%
77.89%
1981 103.02×106
1996
雄性 生殖 系统
睾丸 副性腺(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或称库 柏氏腺(Cowper‘s腺) 管道系统管道系统由输出小管、附睾(由 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组成)、输精 管和射精管组成。
啮齿类动物还有凝固腺和包皮腺两个副性腺
曲细精管(约90%), 管壁为生精上皮
孕妇(围产期) EEs 子代乳腺、子宫、睾丸、前列腺癌
1973年-1991年 美国
24%
41%
126%
1992年以来,Carlson等相继报道近50年来成年 男子的平均精子数减少近一半, 同时男性生殖系统 发育异常如隐睾、尿道下裂、睾丸癌等疾患的发病 率升高; 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近年来每年以1%的速 度增长。另外,许多野生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如 睾丸和外生殖器变小, 生育力下降。 并认为这些异 常改变与环境化学因素有关, 提出了环境雌激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概念 1996年Theo Colborn等著Our Stolen Future 指出 “环境激素” 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危害,该书被 译成1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

生殖毒性 PPT

生殖毒性 PPT
❖ 该试验得精子可以就是大鼠、小鼠、家兔、猪、牛 和人得精子。
❖ 该试验可用于不育症诊断和外源化学物生殖毒性方 面得检测。
1、3、3 睾丸中标志酶活性测定
❖ 睾丸中标志酶活性得变化能可靠地较早反映受试物对睾丸功 能得损害。
❖ 在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首先出现得酶类,其含量和活性随精子 得形成和成熟而达到高峰。包括:透明质酸酶、山梨醇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x、5-核苷酸酶、α-磷酸甘油脱氢酶。
生殖毒性
1、1 雄性生殖细胞得发生过程
❖ 1、1、1睾丸与附睾得解剖结构 ❖ 1、1、2 人生精小管扫描电镜像 ×180 ❖ 1、1、3 精子得发生过程 ❖ 1、1、4 睾丸功能得内分泌调节
1、1、1 睾丸与附睾得解剖结构
曲精小管 白膜 鞘膜脏层 鞘膜腔
输出小管 睾丸网 直精小管 附睾管 输精管
❖ 体外试验可用以阐明毒对雌性动物生殖损害得作用部位和机 制。全面试验方案见表7-2:
❖ 表7-2成年雌性动物生殖毒性作用部位与机制及其检测方法1
作用部位 下丘脑
可能得改变得机制
神经递质或信号得传递 GnRH得合成与分泌 FSH、LH及甾体得受体
评价方法
暂无方法 激素测定 受体分析
表7-2成年雌性动物生殖毒性作用部位与机制及其检测方法2
2、3、3 其她毒性作用
❖ 化学物对雌性生殖系统得毒害也可表现在子 代。
❖ 表现为畸形、死胎、胎儿功能发育不全等。 ❖ 由于雌性生殖得复杂性,化学物对各种生殖功
能毒性作用在整个生命过程得不同阶段都可 出现。
2、4 雌性生殖毒性得检测方法
❖ 2、4、1 体外试验 ❖ 2、4、2 在体动物试验
2、4、1 体外试验
2、3 外源化学物对雌性生殖毒性

生殖毒理学MicrosoftPowerPoint

生殖毒理学MicrosoftPowerPoint
• 二、精子胞核
• 对诱变剂相对敏感
• 诱变剂可导致鱼精蛋白烷基化
精子运动
• 精子活率:能动精子的百分率 • 精子运动:指能动精子泳动的活力 • 毒物:α-氯乙醇 • 受精能力 • 获能:用于描述精子从附睾释放后以及在
女性生殖道期间所发生的功能变化。
第三节 外源性化合物对雌性生殖能力的损害作用 与机制
• (三)雌激素与抗雌激素
• 氯米芬
二、支持细胞
• 作用 • 1、胚胎早期,分泌米勒激素 • 2、青春期,分泌抑制素、调节垂体FSH • 3、生殖细胞发育提供结构支持、营养素以
及调节/旁分泌因子 • 4、在受到化学物侵害时,发挥作用
二、支持细胞-支持细胞连接
• 1、血睾屏障:维持基底腔和近室腔一定的 离子梯度,可影响或阻止化学物、药物、 营养素、激素等在血液和生精小管内液体 之间的自由交换。
• 毒物:1,3DNB、MEHP、乙烯乙二醇单酯、 铅和棉酚
三、间质细胞
• 一)概述 • 功能:合成和分泌T • 毒物:雄激素受体拮抗剂、5α-还原酶抑制
剂睾酮生物合成抑制剂、多巴胺激动剂、 雌激素激动/拮抗剂
二、直接损害间质细胞功能的化学 物
• 直接损害间质细胞功能的化合物 • 1、外源性化合物:酮康唑,TCDD,二乙
二、卵泡发育
• 卵巢卵泡的组成:生殖细胞、颗粒细胞、 膜细胞
• 卵泡发育经历四个阶段:原始卵泡,初级 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
• 卵泡生命历程三个阶段:卵原细胞和颗粒 细胞的有丝分裂;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 卵膜母细胞;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分化
一) 原始卵泡
• 原始卵泡组成: • 停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双线期阶段的卵母 • 细胞 • 一层颗粒细胞 • 基底膜 • 类似环磷酰胺化疗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农

生殖发育毒性ppt课件

生殖发育毒性ppt课件

• 2. 致畸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复杂 致畸药物剂量反应曲线较为陡峭 从最大无作用剂量到胚胎100%死亡的剂量往往 只差2~4倍
致畸带:从最大无作用剂量到胚胎死亡剂量之间的剂 量范围
致畸带越宽,致畸危险越大
物种和个体差异明显
由不同物种间的代谢过程、胎盘结构不同所致
二、男性生殖毒性学
药物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药物对睾丸支持细胞的影响
• 支持细胞 – 为生殖细胞提供结构支持和营养素 – 构成血睾屏障 – 调节分泌/旁分泌因子 破坏血睾屏障:细胞松驰素D、顺铂 影响支持细胞-生殖细胞连接:秋水仙素
药物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药物对睾丸间质细胞的影响
• 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雄激素 间质细胞增生或肿瘤 – 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 – 芳香化酶抑制剂非那司提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亮丙瑞林
生殖毒作用的机理
直接作用 生殖毒物 作用方式 间接作用 受体机理 生殖毒作 用的机理 下丘脑- 垂体机理 化学活性细胞毒性、致癌或致突变性
结构与内源性分子的相似性
代谢为直接作用的毒物
通过酶的修饰作用, 改变内分泌
以类似内源性生殖激素的形式通 过膜或细胞受体起作用 通过改变由下丘脑或垂体前叶腺 合成和释放的激素
第十四章 药物生殖和发育毒性作用
历史 反应停 (沙利度胺; 酞胺哌啶酮)
1957 – 61
生殖过程
生殖细胞的发生形成 释放 性行为 受 精 受精卵形成 着床 胚胎形成及发育 忆 分娩 哺乳
生殖毒性学
男性:睾丸萎缩或坏死、精子数目减少、不育 女性:排乱规律改变、生理周期改变、卵巢萎 缩、受孕减少、胚胎死亡、生殖力降低或不孕
对FSH和LH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安全性评价及生殖毒性PPT课件

安全性评价及生殖毒性PPT课件
未见反应剂量(NOEL) :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未见不良反应剂量(NOAEL):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最小毒性反应剂量 最大耐受量(MTD):Maximal Tolerance Dose 最小致死剂量(MLD):Minimal Lethal Dose 半数致死量(LD50):Median Lethal Dose
26.05.2020
.
8
(四)药物毒理学研究 在新药临床试验阶段的任务
第一期临床研究 探索安全的人用剂量
第二期临床研究 第三期临床研究
安全性 { 疗效(有效性) 不良反应(安全性)
大范围的社会考察
不良反应监测
提高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
26.05.2020
.
9
新药申报材料汇总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DNA损害 蛋白质损伤
26.05.2020
.
34
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调节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雄激素 黄体生成素(L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26.05.2020
.
35
三、女性生殖毒理学
女性生殖毒理学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26.05.2020
.
36
一)卵细胞毒性
阻滞原始卵母细胞,影响进一步的成 熟和排卵。如抗癌药--白消安。
.
31
二、男性生殖毒性学
男性生殖毒性学
精子的产生 精子输送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第七章 生殖毒理学

第七章  生殖毒理学

100 %
C 生殖毒性的评价
❖ 观察指标:
受孕率(%):反映雌性动物生育能力以及雌性动物受孕情况 正常分娩率(%):反映雌性动物妊娠过程是否受到影响 幼仔出生存活率(%):反映雌性动物分娩过程是否正常 幼仔哺育成活率(%):反映雌性动物授乳哺育幼仔的能力
除上述4个指标外,还应该注意出生幼仔是否有畸形存在, 对死亡的幼仔应进行畸形检查,可为下一步致畸试验提供参 考
也可以说,是出生前经父体和(或)母体接触外 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出现的有 害作用。
9
2021/10/6
发育毒性具体表现可分为:
❖ 生长迟缓:即胚胎与胎仔的发育过程在外源化学物
影响下,较正常的发育过程缓慢。
❖ 致畸作用:由于外源化学物干扰,活产胎仔胎儿出
生时,某种器官表现形态结构异常。
4
2021/10/6
5
2021/10/6
➢ B 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toxicity)
生殖毒性指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的 损害和对后代的有害影响。生殖毒性既可发生于 妊娠期,也可发生于妊前期和哺乳期。表现为外 源化学物对生殖过程的影响,例如生殖器官及内 分泌系统的变化,对性周期和性行为的影响,以 及对生育力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等。
16
2021/10/6
综合之,化学物的生殖发育毒性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生殖过程较机体的其他系统或功能对某些化学物的 毒作用更为敏感,在成体系统毒性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水 平(no observed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胎儿即可受到影 响。例如妊娠期接触过不足以引起肿瘤的低剂量二乙基亚硝 胺(diethyllnitrosamine),仔鼠成年后再次接触,则肿瘤发生 率增加。

生殖毒性ppt课件

生殖毒性ppt课件

精选ppt
20
结果分析评价
• 对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对胎儿应以窝为 单位;对亲代的资料,以个体或交配对为 单位,应考虑受影响的窝的比例;每窝受 影响的胎仔的组均百分率,受影响的胎仔 总数比例。评价配子成熟,交配行为,孕 体着床前的发育、着床。
精选ppt
212 对胚胎-胎儿发育影响研究• 目的:检测从着床到硬腭闭合期内对雌性 动物持续染毒下,对受孕动物和胚胎、胎 儿发育的有害影响。
精选ppt
27
生殖毒性的评价
生 ➢试验方法原则
殖 毒
❖ 受试动物:性成熟大鼠、小鼠或家兔
性 ❖剂量分组:一般设立三个剂量组(至少两个剂量
及 组)和一个对照组
其 评 定
❖ 染毒途径:动物接触受试物的方法应参照人类实 际接触途径
❖ 动物数:每组雌雄各16到20只,或雌16到20只,
雄8到10只
精选ppt
精选ppt
23
试验终末指标
• 动物处死后,立即从腹中线解剖,称量带 胎仔的子宫重,计算第20天孕鼠重减去带 胎仔的子宫重,再减去第6天体重后得到孕 期增重,在解剖镜下计算黄体数以确定排 卵数,仔细观察着床数,活胎、死胎。称 量每个胎儿的体重,区别性别,然后从头 至脚观察有无畸形。
• 骨骼检查、内脏检查。
34
仔鼠的解剖观察
外观、内脏及骨骼畸形检查项的数据库共存有800 多种实验动物的常见畸形或变异的名称
国际实验动物畸形分类术语为基准 采用三级分类系统作观察和记录
· 外观、内脏及骨骼(1级) · 身体部位(2级) · 脏器、脉管或骨骼(3级)
精选ppt
35
生殖毒性试验统计分析的难点
窝效应:同一窝胎鼠的反应比不同窝胎鼠的反应更为相似。 胚胎/胎儿终点分析应以窝为试验单位。以胎儿作为试验单 位就不能考虑窝内相关性,增加Ⅰ类错误的概率,降低实 验的有效性

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PPT课件

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PPT课件

11、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亦称器 官形成期(organogenesis period):胚胎 从着床到继发腭闭合(表示器官形成基本结 束),这段时间对化学毒物最敏感,故称敏 感期。
12、母体毒性(maternal toxicity):是指化 学毒物对孕母产生的损害作用,如表现为增 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2、精子形态观 精子的形态通过伊红染 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头部和尾部的 形态学改变
3、精子状态分析试验 包括精液的pH、液 化时间,精子运动能力,蛋白质、脂质 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等。
(二)精子穿透试验:
(三)睾丸中标志酶活性的测定:
一类为透明质酸酶、山梨醇脱氢酶(SDH)、乳 酸脱氢酶同工酶x(LDH-x)、5-核苷酸酶、α磷酸甘油脱氢酶等,在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 首先出现,其含量和活性随精子的形成、成 熟而达到高峰。
(五)雄性激素检测: 睾丸的功能主要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
生成激素(LH)和雄激素(主要为睾酮)来维持和调 节。 FSH 可促迸睾丸内精子的发生。 LH 可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发育,使其分泌雄
性激素,主要是睾丸酮。 雄激素可能促进精细胞的增值与分化及维持性
功能。
(六)显性致死试验: 通过给予雄性动物受试化学物,将其
培养,并与受试外源化学物接触,观察生殖细胞的变
化。
通过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等体外分离培养,测定支 持细胞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测 定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含量来判断外源化学物是 否对所培养细胞的功能有影响。
对分离培养的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亦可通过细胞 计数和形态学检查的方法来判断外源化学物是否对 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有损害作用。若细胞受到损害, 则表现出固缩、脱壁、死亡及崩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殖毒性的评价
生 殖 ❖ 观察指标: 毒 受孕率(%):反映雌性动物生育能力以及雌性动物受孕情况 性 正常分娩率(%):反映雌性动物妊娠过程是否受到影响 及 幼仔出生存活率(%):反映雌性动物分娩过程是否正常 其 幼仔哺育成活率(%):反映雌性动物授乳哺育幼仔的能力 评 除上述4个指标外,还应该注意出生幼仔是否有畸形存在,对死 定 亡的幼仔应进行畸形检查,可为下一步致畸试验提供参考
其 出现近万例短肢畸形儿(海豹畸形)。 评 定 ➢ 二恶英(TCDD)造成的大面积污染及其与人群生
殖危害的关系至今仍不清楚 。
生殖毒理学历史
生 殖
➢ 过去半个世纪震惊全球的系列中毒或灾难事件
毒 的发生,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人们对用药的安
性 全意识,高度关注新的化学物对生殖内分泌系
及 统或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促进了与生殖内分 其 评 泌系统安全相关法律的产生和研究方法指南的
㈢南京汤山中毒事件
2002 年 9 月 14 日 , 南京汤山发生一起特 大投毒案。犯罪分子陈正平将所携带的剧毒鼠药 “ 毒鼠强 ” 投放到 “ 正武 ” 面食店食品原 料内 , 造成 395 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 , 死 亡 42 人。
㈣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
2002 年初 , 在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 箱包生 产加工企业打工的几名外地务工者, 陆续出现了中毒症状 , 并有 6 人相继死亡, 后经卫生部门调查确定为苯中毒事件 。
及 奶后发育情况等。
其 评

是检查外源化学物对动物生育繁殖机能有无损害作用
定 的试验。
生殖毒性的评价
生 ➢ 试验方法原则
殖 毒
❖ 受试动物:性成熟大鼠、小鼠或家兔
性 ❖ 剂量分组:一般设立三个剂量组(至少两个剂量
及 组)和一个对照组
其 ❖ 染毒途径:动物接触受试物的方法应参照人类实
评 际接触途径
定 ❖ 动物数:每组雌雄各16到20只,或雌16到20只,
述 入或着床、胚胎形成、胚胎发育、器官发生 (或称器官形成)、胎仔发育、分娩和哺乳 过程。生殖发育也可称繁殖过程。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 干扰生殖发育的任何环节,并造成损害作用。
概 ➢ 可以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对性腺的作用,
发生间接的影响。
述 ➢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通过下 丘脑-垂体-睾丸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两条 途径作用于生殖发育过程 。
毒 殖毒性试验来进行。
性 ➢ 生殖毒性试验可以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对性腺
及 其
功能、发情周期、交配行为、受孕、妊娠过程、
评 分娩、授乳以及幼仔断乳后生长发育可能发生
定 的影响。
生殖毒性的评价
生 ➢ 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交配后母体受孕情况(受孕率)、
殖 毒
妊娠过程情况(正常妊娠率)、子代动物分娩出生情
性 况(出生存活率)、授乳哺育(哺育成活率)以及断
第十章 生殖毒理学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第一节 概

➢ 哺乳动物的生育繁殖过程 ➢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以及损害作用
的特点
哺乳动物的生育繁殖过程
概 生殖发育是哺乳动物繁衍种族的生理过程, 其中包含生殖细胞发生,即精子发生和卵细 胞发生、配子的释放、性周期和性行为、卵 细胞受精、受精卵的卵裂、胚泡的形成、植
F3a
F3b
生殖毒性的评价

两代一窝(和一代一窝)生殖试验


出生第8周给予受试物(F0)

第16~19周 雌雄交配

F1(每窝选留幼仔8只,雌雄各半)

断奶,给予受试物


F1交配
F2出生,每窝留8只幼仔
F2断奶,检查发育情况
受孕(率 %) 交 妊配 娠雌 雌性 性动 动1物 物 0% 0数 数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损害作用的特点
概 ➢ 生殖发育过程较机体其他系统更为敏感
述 ➢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过程影响的范围较为广
泛和深远
生殖毒理学历史
生 ➢ 195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发现,怀孕期间
殖 服用黄体酮,先后有600多名女婴出现生殖器
毒 性
男性化畸形 。
及 ➢ 1956年用于治疗妊娠反应的反应停,1961年后
㈠上海甲肝暴发
自 1988 年 1 月 19 日起 ,上海市民 中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呕吐、反食、 乏力和黄疸等症状的病例 , 数日内成倍增 长 , 截止到当年的 3 月 18 日 ,共发生 29230 例。
㈡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1998 年春节前 , 山西文水县一不法分 子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 , 批发给外地个体户。 从 1 月 26 日开始 , 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 饮假酒中毒住院 , 其中近 30 人死亡。
㈤日本 O-157 事件
日本 O -157 事件 : 自 1996 年 6 月从日本 多所小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而发现元凶为 “O-157” 大肠杆菌以来 , 日本全国至当年 8 月 患者 已达 9000 多人。其中 7 人死亡 , 数百人 住院治疗 。
㈥印度博帕尔灾难
1984 年 12 月 3 日 , 美国的跨国公司联合 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联邦首府博帕尔开办的一 家农药厂 , 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给 当地居民带来巨大 的灾难。据报道 , 共有3600 多人死于 这次事故。
问题
1、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的概念是什么? 2、生殖毒性的评定指标是什么?
管理毒理学 Regulatory Toxicology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2004.5
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㈠中国上海甲肝暴发 ㈡中国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㈢中国南京汤山中毒事件 ㈣中国河北自沟苯中毒事件 ㈤日本O-157 事件 ㈥印度博帕尔灾难 ㈦德法荷比二恶英事件 ㈧英国疯牛病
定 问世。
生殖毒性
生 殖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的过程的损害作用可以表
毒 现为性淡漠,性无能或各种形式的性功能减退。
性 雌性可出现排卵规律改变,月经失调或失经,
及 卵巢萎缩,受孕减少,胚胎死亡,生殖能力的
其 降低不孕或不育等。雄性可表现为睾丸萎缩或 评 定 坏死,精子数目减少。
生殖毒性的评价
生 殖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过程作用的评定主要通过生
雄8到10只
生殖毒性的评价
生 殖 毒
➢ 试验方案 :
F0(断奶或出生8周)
❖ 三代两窝 第一次交配 给予受试物8到12周
第二次交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性 及
F1a
观察三个月,喂饲普通饲

料,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
F1b
断乳后给予受试 物8到12周
评 定
F2a
观察三个月,喂饲普通饲 料,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
F2b
断乳后给予受试 物8到12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