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合集下载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蓝蓝的威尼斯》教案1学习目标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二十蓝蓝的威尼斯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和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1、__是一篇游记,介绍了威尼斯绮丽风光,__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纬,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景物,且多用比喻。

所以,教这篇课文,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学习、体会、品味、感悟。

2、教师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印发一些给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3、安排一学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学习1、通读课文,积累__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2、阅读下发资料,了解威尼斯的一些情况,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十蓝蓝的威尼斯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课堂学习一、情境导入(一)投影画面“美丽的威尼斯”(让学生得到直观印象)(二)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威尼斯。

(三)学生评析。

(四)自然导入:那么马信德笔下的威尼斯又是怎样的呢?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一)掌握生字词1.同桌交流课前积累的词语。

2.投影: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她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

(2)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

(3)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4)把船刮到荒凉的沼泽地带搁浅了。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1、文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你最喜欢哪一处?为什么?2、文题目“蓝蓝的威尼斯”如果改为“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或者“奇特的威尼斯”好不好,为什么?(三)学生同桌讨论。

(四)全班交流。

三.学习写法赏析语言(一)出示问题:课文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象我们也跟着作者到了威尼斯。

你能说说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吗?(二)学习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四)教师强调:1、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

2、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

(五)学生交流课前积累的优美语句,并进行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蓝蓝的威尼斯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蓝蓝的威尼斯》,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威尼斯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蓝蓝的威尼斯》的基本内容,了解威尼斯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蓝蓝的威尼斯》,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威尼斯的历史、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

2. 引导学生关注威尼斯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蓝蓝的威尼斯》。

2.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对威尼斯的了解和感受。

2.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威尼斯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四、合作探究(15分钟)1. 教师布置合作探究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威尼斯的景色、建筑、文化等特点。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讨论等方式,完成探究任务。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巩固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提出改进学习方法的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蓝蓝的威尼斯》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合作探究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威尼斯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的认识和感受。

六、案例分析:威尼斯的水道与贡多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了解威尼斯独特的水道系统和贡多拉的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威尼斯特色交通工具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威尼斯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点拨:水都美:“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入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建筑美:泛舟在大运河上,就像在参观欧洲建筑艺术博览会。
秋色美: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二)明确目标:学生齐读教学目标,教师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感受威尼斯程度美
齐读教学目标
二、设疑探究精讲点拨
(一)检测预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句,理清作者的游踪,想想威尼斯给你怎样的一个印象?作者以什么为顺序为我们展现了威尼斯哪些方面的绮丽风光?
(二)问题导学:
1、威尼斯美在什么地方?
2、读课文,品味下列句子:
(1)、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点拨:作者把威尼斯比作“蓝色的盆景”,而威尼斯的建筑则是“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的一簇簇的村落。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扣住了题目,描绘出了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瑰丽美妙起来,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个究竟的冲动
《蓝蓝的威尼斯》
十八课《蓝蓝的威尼斯》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能力目标:学习移步换景写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重难
点:
1、生动形象、瑰丽绚烂的语言和贴切新鲜的比喻。
2、学习移步换景写法。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小结、概括



初二语文上册20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案苏教版

初二语文上册20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案苏教版

初二语文上册20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案苏教版蓝蓝的威尼斯【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威尼斯的漂亮风光和文化艺术。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和观赏课文优美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江山漂亮多娇,培养学生热爱世界、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文章绚丽多彩,多用比喻。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教学法】自主学习、交流反馈、合作探究、模拟写作相结合的课堂形式。

【课时】1课时【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认识威尼斯:相伴许志安的《威尼斯》的歌,观赏两张图片,分别是“东方威尼斯”苏州和“北欧威尼斯”斯德哥尔摩的图片。

对威尼斯产生初步认识,引入课题。

2.作者链接马信德,中国体育记者、作家,中国江苏人。

1982年7月出版《走向世界——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故事》,1958出版的《党救活了他》,1985年7月出版《体育新闻学ABC》。

《蓝蓝的威尼斯》(1978年12月3日《光明日报》)是他比较有阻碍的作品,此作品选入了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课本(节选)。

【合作·探究·展现】一、出示学习目标:(1)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学习移步换景的手法。

(3)注意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二、感受威尼斯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找出作者的游踪。

(2)你对威尼斯有哪些了解。

2.教师概括介绍威尼斯:既有世上独一无二的温柔,又不乏历史上地中海最强的高雅风景,东西方的桥梁。

这座建于公元5世纪的世界闻名都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座落在威尼斯湖约118个大大小小的岛屿上。

150多条运河和400座桥梁纵横交错,把这些岛屿联成一个都市整体。

威尼斯无可比拟的专门外貌和丰富的艺术宝藏,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行都市。

威尼斯的美离不开蓝蓝的水和摇动的小船,更离不开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物。

站在圣马可广场向四周眺望,纵横的街道在那个地点化身成曲折的运河;在一般都市街上通行无阻的车辆,在那个地点变成了小船。

八年级语文上册20《蓝蓝的威尼斯》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20《蓝蓝的威尼斯》教案苏教版

《蓝蓝的威尼斯》备课内容执教人备课【课题】《蓝蓝的威尼斯》【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掌握运用比喻修辞格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3.欣赏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了解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重点难点】1.文章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文色绚丽多彩,多用比喻。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第一课时时间:年月日课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视觉欣赏:多媒体课件展示威尼斯动人的画面。

2、激情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异域风光来自何处吗?(齐答:威尼斯)。

威尼斯是一座令人憧憬,充满魅力的城市,去过一次的人还想再去几次,没有去过的人则希望有生之年能去一次,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马信德一起去威尼斯看看吧。

(二)交流预习,展示成果1.走近威尼斯威尼斯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城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它位于威纳托省,四周环海,面积只有6.9平方公里。

威尼斯有一条长4公里、宽30~60米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相通,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

只有西北角有一条4公里长的长堤,是1846年建造的铁路桥,1932年又与之并列建造了公路桥,与大陆相通。

它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船,而公朵拉则充当了自行车的地位。

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艺术名城。

全城有教堂、钟楼、修道院、宫殿、博物馆等艺术及历史名胜450多处。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是继佛罗伦萨和罗马之后的第三个中心。

威尼斯画派作为后起之秀,在欧洲艺术中享有盛名,影响很大。

代表人物如:乔尔乔涅、提香、丁托列托等。

威尼斯在歌剧艺术上也做出过重要贡献,威尔第创作的《茶花女》等世界著名歌剧就是在这里首演并获得成功的。

1932年,威尼斯又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是地中海的贸易中心,港口每年进出货船达万艘以上。

其经济以旅游和服装为基础,料器和花边是它的传统行业。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作文练习
根据课后作文要求,完成一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文,锻炼写作 能力和表达能力。
08
教师自我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 求。
教学内容丰富
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 解威尼斯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学生参与度高
分组讨论并分享感受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 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归纳小结
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对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欣赏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美丽之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趣和人文素养。
威尼斯的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威尼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 景,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文化底蕴和 艺术成就。
03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准备
地图
准备一张威尼斯的地图, 用于展示威尼斯的地理位 置和城市布局。
图片
收集一些威尼斯的风景、 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图片 ,用于辅助讲解。
模型
准备一个威尼斯小艇的模 型,用于展示威尼斯独特 的交通工具。
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威尼斯的感受和期待,营造共同学习和探索的氛围。
教学方法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关 于威尼斯的历史、文化、艺术等
方面的知识。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 文中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展示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遗产,

苏教版八上《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案例

苏教版八上《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案例

苏教版八上《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案例教学目的:1.了解威尼斯奇特、绮丽的风景和文明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

2.欣赏课文优美的言语,学习并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预备:多媒体课前学习:1、通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积聚本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2、查阅威尼斯的有关资料,了解威尼斯。

教学进程:一、导入(从课题〝蓝蓝〞二字导入,谈感想引申进入课文的学习)同窗们〝蓝蓝〞二字会让你们联想到什么?(生:蓝蓝的天、蓝蓝的海……)蓝色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觉得?(生:静谧、温馨、安详、平和、浪漫、忧郁……)。

那么马信德笔下的蓝蓝的威尼斯又是怎样的呢?总结:〝蓝蓝〞不只仅是一种景观颜色,它还是安静、安详、战争、美满、幸福的威尼斯的意味,是威尼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谐和一致。

二、朗诵、感受威尼斯的美下面让我们跟从……同窗的朗诵,走进威尼斯,一同领略马信德笔下的蓝蓝的威尼斯的美丽风景。

(举手点名朗诵,要求其他先生边听边体会文章为我们展现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景)1、朗诵(配乐:萧邦小夜曲)2、图片拔出跟踪展现三、讨论、体会威尼斯的美文章向我们展现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景?你最喜欢哪一处?为什么?(有选择性的将先生所谈及的景观放映出来) ——水都美、修建美、春色美——先生自在议论,可结合所查阅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停止扩展。

师:威尼斯是知名世界的旅游胜地。

文章经过精心的选材,从不同方位视角,用一副副颜色明快的画面,把威尼斯的诱人风采——水都美、修建美、春色美展现出来,使人们如亲临其境,陶醉其中,享用无量。

蓝天碧海、典雅繁华、谐和幸福,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同构成了蓝蓝的威尼斯。

四、品味言语美的威尼斯需求美的言语来描画,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笼统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修建美和春色美。

请找出这些比喻句,细细体会。

(找出的同时,教员指点体会文章的言语字词美,如〝珍宝〞)威尼斯如此的美——谐和、美丽、幸福,文章又以优美的言语为它披上一件蓝蓝的云裳,更显其共同魅力,令人心驰神往。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蓝蓝的威尼斯》教案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蓝蓝的威尼斯》教案7、威尼斯的机场是用哪位名人的名字来命名的?8、威尼斯的护城神是谁?9、威尼斯的城徽是什么?二、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威尼斯风情照片。

通过照片让学生对威尼斯的美有一个感性的、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威尼斯的无比喜爱之情。

三、生字注音舷眺缀簇魅瑰鳞次栉比绚四、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威尼斯的绮丽风光的?作者的漫游路线2.请学生概括作者的漫游路线及所写之景:飞机上俯瞰威尼斯概貌--一片蔚蓝色的世界。

夜里泛舟亚得里亚海--进入水晶宫般的人间奇景。

汽船上观赏运河两岸的建筑--像参观欧洲建筑艺术博览会。

散步时领略圣马可广场秋景--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3、从总体上看,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从不同方位视角,用一幅幅色彩明快的画面,把威尼斯的迷人风采展现出来,使人们如临其境,陶醉其中。

五、把握特色1、思考:作者抓住威尼斯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水都美桥梁精细优美蓝蓝的威尼斯建筑美游船造型别致秋色美广场绚丽多姿2、思考:从总体上看,本文虽然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但细细梳理,在景点与景点之间,作者还穿插了其他内容,看看这些内容的穿插对表现威尼斯的美丽景色有什么影响。

第3自然段简介威尼斯的历史,突出了“威尼斯人用双手雕塑起来”这一点,赞美威尼斯人民的勤劳智慧。

这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更突出了这个“亚得里亚海的瑰宝”的价值。

第5自然段穿插了威尼斯城徽的传说,给威尼斯美丽的景色抹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3、思考:作者为什么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蓝蓝”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色彩,而且写出了总体印象。

“蓝蓝”还是宁静、安详、和平、美满、幸福的威尼斯的象征,是威尼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六、品味语言1、出示《世界地理》对威尼斯的介绍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沿海,是通往亚得里亚海的主要港口. 城市建筑在100多个小岛上,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初中《世界地理》)请思考:(1).这段文字采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说明)(2).这段文字介绍了威尼斯哪些内容,最突出之处是什么? (地理位置、交通地位、形成特点,尤其突出介绍了闻名世界的原因----“水上城市”)总结:这段文字的语言很平实2、提问:本文的语言给你的感觉怎样?(生动,运用了比喻)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绘,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风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蓝的威尼斯
[教学目标]
2、领略威尼斯的绮丽风光,体会文章歌颂了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重点难点]
1、重点:文章绚丽多彩,多用比喻。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教学时数]一教时
一、导入
威尼斯介绍:
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水城,是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

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有关威尼斯的图片,如:李亚度桥、圣马可广场、圣马可教堂等,让学生一睹威尼斯的风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威尼斯给你怎样的一个印象?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1-3),概括介绍威尼斯的面貌和历史。

第二部分(4-6),介绍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展现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

第三部分(7),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四、精读第4段。

明确:
第1句是中心句,运用"不是……而是……"的对比并列句式,强调"开门见水。

"
第2句是采用比较法,突出威尼斯"独特的瑰丽的形象"。

第3--9句是具体说明独特在何处,瑰丽在何处。

第3句突出了大运河中的繁忙景象。

第4、5句写观赏两岸风光和建筑艺术。

第6句是介绍威尼斯运河上的桥梁,突出介绍威尼斯最美的桥--大理石建成的"李亚度桥"。

第7-9句介绍水上交通工具,重点突出介绍"公朵拉"小游船。

由此可见,威尼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交通工具,"瑰丽"之处在于泛舟,大运河欣赏到的古典建筑艺术和两岸风光,表现了"水都之美"。

五、品味语言
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绘,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

请你摘抄这些比喻句,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文章绚丽多彩,多用比喻。

1、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

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2、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这里运用了两个生动贴切的比喻。

前一个比喻写水都的白天之美,后一个比喻写水都的夜晚之美。

这两个比喻的共同特点是"闪闪发光",给人光彩夺目、如诗如画的感觉。

灯光、明月、碧水、大海、珍珠、瑰宝……这是多么绚烂的世界,迷人的"人间奇景"啊。

3、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