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诗歌创作..

合集下载

新时期的诗歌创作..

新时期的诗歌创作..
——北岛
第二十二页,共57页。
抒情方式: 冷峻、愤怒,富有理性精神和怀
疑色彩的。
北岛诗中的情感,展现了当代中国历 史(lìshǐ)转折时期“觉醒者”的内心冲 突和理想精神。这种在批判、否定中 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道路的英雄式的 悲壮情感,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第二十三页,共57页。
顾城 “孩童”视角。 顾城的诗以一个 “任性的孩子” 的感受,在诗中 创造(chuàngzào)一个与城市、 与世俗社会对立 的“彼岸”世界。 《我是一个任性 的孩子》
第七页,共57页。
B,青年诗人群体的崛起
文革后期的“白洋淀诗歌(shīgē)群 体”
朦胧诗人 新生代诗歌(shīgē) 女性诗人群体
第八页,共57页。
朦胧诗
第九页,共57页。
一,《今天》
《今天》1978年12月出版,共出版九期, 1980年停刊。 北岛、芒克、食指、舒婷、江河、顾城、 杨炼、林莽、徐敬亚等。 发刊词《致读者》:“不再仅仅用一种 纵的眼光(yǎnguāng)停留在几千年的文化 遗产上,而开始用一种横的眼光 (yǎnguāng)来环视周围的地平线了。” 立足今天,面向世界。
第三十六页,共57页。
我为你举手加额 为你窗扉上闪熠的午夜灯光 为你在书柜前弯身的形象 当你向我坦露你的觉醒 说春洪重又漫过了 你的河岸(hé àn) 你没有问问 走过你的窗下时 每夜我怎么想 如果你是树 我就是土壤 想这样提醒你 然而我不敢
第三十七页,共57页。
2,独特的爱情观、女性主义的宣言。 《致橡树》——人格独立的宣言 《神女峰》——对封建(fēngjiàn)节 烈观的背叛。 《惠安女子》——对现代社会中女性 命运的关注。
• 也不止像泉源,
• 叶,相触在云里。

当代文学(下)(1979—90年代)

当代文学(下)(1979—90年代)



1981年,李龙云的《小井胡同》和苏叔阳的《左邻右 舍》的出现,标志着戏剧进入到了新的拓展阶段。剧作 家们开始意识到对戏剧本体和人的主体精神的探索。剧 作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对逝去的十年和今天的现实进行 观照,努力探寻人物的深层生存状态。 郝国忱的《榆树屯风情》、《昨天,今天与明天》, 李杰的《田野又是青纱帐》、魏敏等的《红白喜事》等 把目光投射到农村社会,对现实与历史进行深沉的思索。 1985年,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以现代意识审视传 统,反思历史,以一个痴迷于土地的农民狗儿爷的独特 心态,揭示出中国一代农民的命运,标志着中国当代再 现主义戏剧的拓展和深入。何冀平《天下第一楼》继承 了《茶馆》式的美学风格,传统的戏剧再现开放与活力。

(二)朦胧诗的崛起 1、朦胧诗渊源于“文革”期间的民间刊物和地下诗 人群体,1979年开始在《诗刊》等公开杂志亮相。 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无名的小 花》是其滥觞。1980年,朦胧诗蔚然成风,产生了 北岛的《墓志铭》,顾城的《远与近》,舒婷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梁小斌 《祖国,我的钥匙丢了》等一大批作品。
第五讲 当代文学(下)(1979-90年代)


80年代起,人们习惯于将“文化大革命”后的时代, 笼统地称为“新时期”。长期遭受压抑与斫伤的知识 分子精英意识和五四传统开始得到恢复。白桦的剧本 《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 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作为“三只报春的小燕子”, 预示了中国文学新的走向。 而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 全国文代会则真正标志着中国新时期文学繁荣的到来。 思想的解放与开放,为新时期的文学带来了新鲜的气 息:内容与题材不断得到扩展与突破,创作观念与表 现手法更加趋于丰富与现代。

【课程】中国现代文学4_ 第三章 “五四”新文学时期的诗歌创作

【课程】中国现代文学4_ 第三章 “五四”新文学时期的诗歌创作

【课程】中国现代文学4_ 第三章“五四”新文学时期的诗歌创作第三章“五四”新文学时期的诗歌创作一、“五四”新诗对中国诗歌的改革及发展特征在“五四”新诗产生之前,中国诗歌仍然处于古典诗歌阶段。

古典诗歌的主要形态是格律诗。

虽然晚清以改良主义文学运动为基础的“诗界革命”曾经对诗歌有过一些改革,如黄遵宪提倡的“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1)、梁启超提倡的“歌词体”等,但都没有改变格律诗写作的基本规律。

只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展之后,在文学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以白话诗的提倡与尝试为先导,中国诗歌才开始真正走出古典诗歌的基本形态,开辟了自由诗创作的新时代。

1917年2月,《新青年》上发表了胡适的白话诗八首。

在这之后,除了胡适继续他的白话诗尝试外,又有一批文学革命的倡导人物相继进行白话诗的创作,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沈尹默等。

白话诗的创作渐成风气。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时期的白话诗还不是真正自由化的“新诗”,因为它们还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旧诗的束缚。

大约在三、四年之后,随着郭沫若、朱自清、冰心、冯至、闻一多、徐志摩等一批诗歌新人登上诗坛,“五四”新诗才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取代旧诗,成为中国诗歌的新一代宗主。

对于中国现代的文化建设和文学改革来说,“五四”新诗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既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自然延续,也不是外来诗歌的简单移植,而是“五四”那一代新文化建设者们在吸收中外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对于民族文化形式的杰出创造。

“五四”新诗的出现对于改变中国诗歌的语言模式、思维模式、情感模式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诗歌艺术的世界,同时也为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开拓出一块新的审美天地。

这一改革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五四”新诗把中国诗歌从格律诗的窠臼中解放出来,用自由化的审美原则取代了程式化的审美原则,实现了中国诗歌体式的大解放,从而改变了中国诗歌的历史演进方向,也改变了中国诗歌的语言模式。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诗歌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诗歌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诗歌新时代新征程主题诗歌:
在五彩斑斓的时代前进
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追寻
在青春的路上打破枷锁
让心灵的火焰燃烧
新时代的旗帜高扬
我们追随它的光芒
昨日的辛酸历史的沧桑
都成为我们背后的风浪
新征程的呼唤如雷鸣
我们奋勇向前无惧风吹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我们不畏艰辛无谓困境
从寒冷的荒原到美丽的花园
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筑起希望的堡垒
新时代的春天已经来临
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
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繁杂
我们用智慧组成一曲交响
探索未知的世界释放思维的翅膀
让创造力绽放在彩虹的空中
新征程的脚步轻灵而坚定
我们不畏风雨不怕挑战
在梦想的宇宙中真理闪烁
让智慧的火花照亮黑暗的角落
在绿水青山的时代舞台
我们携手吟唱自然的淳美
保护环境为地球尽力
让我们的家因我们的努力而更美
新时代的篇章绚烂多彩
我们用才华书写辉煌的一章
在科技的前沿探索未知
让文明的烛光照耀世界的每个角落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航程
我们用爱心构筑友谊的桥梁
在多元的世界中心灵相通
让合作与发展连接世界每个国家
新征程的旋律飞扬跳跃
我们奋力前进不知疲惫
在梦想和希望的路上
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意义和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永不止步
我们手牵手心连心
在历史的长河中征服挑战
让我们的时代充满勇气和智慧。

新时代诗歌[精华]

新时代诗歌[精华]

第三章新时期诗歌第一节新时期诗歌概述新时期的诗歌创作首先其余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

新时期诗歌的发展大致有两个阶段:(一)1976——1979 恢复原有艺术传统(二)1980——1989 多元化稳定发展新时期诗歌创作活跃的几个因素:70年代末特殊的时代环境中,以浪漫主义为主调的诗歌已经不能承载人们表达心声的载体,“诗歌危机”的信号响起,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在没有找到北岛《回答》这种表达时,人们首先借助古诗体,接着诗歌首先恢复现实主义传统,承载表达社会情绪的职责,抒写人们对四人帮的鞭挞之情,“文学的战斗性、人民性、真实性的传统在诗歌中得到了恢复和发扬”。

(一)首先承载表达社会情绪的“职责”(二)先锋意识。

新的诗歌艺术观念和表现方法的探索不断推进并形成热潮。

(三)理论建设。

外国诗论和诗歌创作的大量译介;理论探讨与争鸣活跃。

(四)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衷一、艺术传统恢复阶段(一)“四五”天安门诗歌运动一次短暂勃发的现代古诗文运动1、背景2、文体及创作(二)天安门诗歌运动后诗歌的发展七十年代末,迅速恢复诗歌传统。

内容:揭批四人帮,缅怀、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代表作:贺敬之《中国的十月》艾青《在浪尖上》李瑛《一月的哀思》等特点:或直抒高唱、或锋利辛辣、或幽默讽刺(三)诗歌战斗传统的全面复兴阶段1979年1月《诗刊》“诗歌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归来诗人们在“真实是诗歌的生命”的旗帜下,重新集结。

1、归来者的诗归来诗人包括:50年代反右运动中的右派诗人:艾青、公木、昌耀、公刘等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罹难者:牛汉、绿原、曾卓等与政治有关50年代相继退出诗坛的诗人:辛笛、陈敬容、郑敏等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批“归来者”作家在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复活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现实战斗精神,他们大多数人与“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主流一样,心系国家民族的未来,自觉地充当人民大众的代言人,他们敢于以执政者的诤友身份为民请命,揭发社会弊病,并将这种战斗精神与“五四”知识分子传统联系起来。

16.新时期诗歌创作

16.新时期诗歌创作

3)呼唤人道
“祈求炎夏有风,冬日少雨”“花开有红有紫,爱情不受讥 笑,跌倒有人扶持”“总有一天,再没有人像我做这样的祈 求”(蔡其矫《祈求》) 4)批判现实 “历史竟有这样的怪事?!本来是两军厮杀,打得却是同样 的旗帜,奉得却是同样的信仰!当带血的刺刀戳进对方的胸 口时,两人做着同样的——祝福,为同一个人的——健康” (张志民《二十世纪的“死魂灵”》)
那年你耷拉着脑袋,硬把漫坡地撕成 大寨田, 然后拉着犁,僵绳扣进肉里勒出血印, 吸完你最后一撮干桃叶烟末, 你倒下去,天上照旧活着哑了亿力年 的星星。 父亲!我的父亲! 你浇灌了多少个好年景! 可惜了!可惜了你背后一片黄金! 快车转身去吧,快!快! 黄金理当属于你!你是主人! 主人!明白吗?主人! 父亲啊,我的父亲! 都在为你祈祷,为你祈祷, 再也不能变幻莫测了, 我的老天,我的天上的风云!
从时间角度考察,可以把新时期的诗歌创作分为几个时期: 1、孕育期——1978年以前的诗歌创作。接连出现了 “天安 门诗歌余脉”、“归来诗人”的创作、新现实主义诗歌等三 个诗歌创作现象,将现实主义诗歌传统连接了起来,并推向 了深化。三个诗歌现象分别对应着三个主题:揭批“四人帮 ”、反思历史、反映新生活。被称作“前新诗潮时期”。 2、生长期——1978至1985年的诗歌创作。除了“归来的歌 ”、新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得以发展,“朦胧诗”迅速崛起并 成为最重要的诗歌创作潮流。“朦胧诗”的出现,不仅标志 着具有现代主义审美特征的诗歌在中国诗坛终于取得了合法 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传统诗风,而且标志着新时期 诗歌取得了重大成就。叫做“新诗潮期”。
第八章
新时期的诗歌
第三节
“归来的歌”
1、由“归来诗人”创作的诗歌。得名于艾青复出后出版的第一本诗 集《归来的歌》。 “归来诗人”主要是三部分人,一是1950年代受“胡风反党集团”案 件牵连的“七月诗派”的诗人:绿原、曾卓、牛汉、鲁黎、罗洛、彭 燕郊等;二是1957年在反右派运动扩大化中被错划成“右派”的诗人 :艾青、公木、白桦、公刘、邵燕祥等;三是因为其他种种政治或艺 术的原因被迫离开诗坛的诗人:蔡其矫、黄永玉、梁南等。他们归来 后,以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和深沉的思考进行诗歌创作,掀起了一股 强大的“反思”诗歌创作浪潮。 2、主要内容: 1)反思历史 “既然历史在这儿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公刘《沉思》) 2)追怀失去的青春 “失去的岁月,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艾青《失去的岁月》)

新时期初期诗歌

新时期初期诗歌
的人生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 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全诗共七节,在诗意上可分四层。第一层(第1节)写鱼的生命之舞,第二层(2节)写 鱼生命毁灭的悲剧。第三层(3、4、5节)写鱼化石的形态。第四层(6、7节)写诗人从鱼化
石获得的领悟并提示的人生的哲理。 • 本诗是用哲理性的诗句统领全篇,使象征性更加明朗;同时又用富于启示性和暗示 性的生动意象和鲜明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 真谛。首先诗歌描绘了象征物鱼化石的鲜明形象。它曾经是一个动作活泼、精力旺盛, 在大海里自由自在跳跃、浮沉的生命存在,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火山爆发 或地震,把它埋进灰尘,变成了生物化石。多少年以后,它重见天日。此时,尽管作 为物质生灵形体是完整的,它“栩栩如生”,“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连一丝叹息也没有,有的只是沉默,它的生命已宣告终结。至此“火山”、“地震”、 “鱼化石”的暗示性、象征性已十分鲜明。在“文革”时代许多人包括诗人在内不是
• 《光的赞歌》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它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光这
个具体可感同时又凝聚哲思的亮丽雄奇的形象,诗化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广 博深思,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精微观察透视,对现实社会的富有胆识的剖析。 思想性和形象性相交融,现实性和象征性相结合,哲理性和抒情性相统一,弹 奏出真理、生命、理想、追求的高亢乐章,鲜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二重主题:第 一,光就是历史。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光明与黑暗决战、科学与愚昧交锋、 正义与邪恶搏斗的历史,光的胜利是人类历史在前进。第二,光就是理想、信 念。
•1957年以前,颂歌;
•1978年后,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以自我主 题精神为核心,在对历史社会、人类命运全 面而深刻的反思中,显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和历史使命感。

中国文学 新时期诗歌(二)

中国文学 新时期诗歌(二)
李红旗南人一个端盘子的姑娘刚被喝醉酒的男人臭骂我刚和喝醉酒的男人干酒我刚喝醉刚去卫生间刚走完肾看见端盘子的姑娘众所周知她满脸疙瘩身材臃肿否则不会被臭骂会被摸上一把而她仔细地整妆像一个女王众所周知卫生间有很多的姑娘不是去走肾是去照镜子有先后之分模特模样的女人刚高贵地出门然后一个少妇幽怨地剔牙最后超短裙小妹迈开自信的背影接着四下无人端盘子姑娘悄然而至整整蝴蝶结镜子里的姑娘不端盘子写到这里我不知该用美学高度性虐高度人性高度还是阶级高度听一个端盘子的姑娘刚一出门刚被没喝醉的客人臭骂2000622001泡在浸湿的球鞋里的你的脚飘在油腻的饭盒里的你的心情你是初中生你是大学生你的初恋与热恋穿过眼镜片和脏衣领一个男生的爱情从不打伞穿过小姐的超短裙的你的手穿过酒肉和诗歌的你的脾胃你是诚实的商人你是投机的诗人你的如此这般的深情飘逝转眼成安全套一个男人的恋曲从不下雨2000528杂志封面花花绿绿地笑着美女们包裹得很紧的屁股们

“反文化”的破坏性与建设性:
与许多寻根小说的文化反思不同,不是“反”
传统文化,也不是“反”文化的劣根性,而 是思考人类总体文化曾经怎样地由人创造, 却又创造出人的异化的全过程。破坏性的 “反文化”,也是为了人挣脱文化的束缚, 这就有了潜在的建设性。采取的是拒绝的方 式,但目的是要重新确认某种价值。

《有关大雁塔》诗集中显示了韩东语言的简约、意向的淡漠、 人生的无奈和反英雄主义、反理想主义、反启蒙主义的平民 化和庸常化特征:“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在许多诗人笔下,大雁塔、长城、圆明园旧址、故宫…都是 内涵无比丰富的历史象征,因而引发诗人的许多联想和浩叹。 而在韩东笔下,大雁塔不再有任何伟大和崇高之处,登塔也 不会大发怀古之幽思,而只不过是“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 再下来”。它失去了令人感慨万端的英雄色彩。漫不经心的 叙述背后,在那“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的平静诘问中,却 同样感到一种历史和生活的沉思,暗示文化的神秘和不可知; 对历史文化的漠然、冷淡。感到抒情主体深处透露的这一代 人的无奈感。没有抒情性的铺排渲染,更没有点题性的哲理 语言,而只写一种感受,一种体验。语言是返朴归真的,不 再存在任何装饰性,决不追求华丽的词藻,更不创造复杂的 意象,而是一种明白的口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安女子》
《惠安女子》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 • • • • •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 霹雳; •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 虹霓,
• • • • •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 躯, •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 下的土地。
“童话诗人” 顾城:“诗,就是 理想之树上,闪耀 的雨滴。” “要用心中的纯银, 铸一把钥匙,去开 启那天国的门,” 去表现“纯净的 美”。
“现实世界”和“诗歌世界” :顾 城认为,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 不和谐的痛苦,将会在诗中得到解决, 以实现心灵的“绝对自由”。因此, 诗不仅是艺术创造的范畴,而且是人 的生活范畴。而他建立这一理想世界 的“材料”,即是未经人类涉足的大 自然,未过午夜灯光 为你在书柜前弯身的形象 当你向我坦露你的觉醒 说春洪重又漫过了 你的河岸 你没有问问 走过你的窗下时 每夜我怎么想 如果你是树 我就是土壤 想这样提醒你 然而我不敢
2,独特的爱情观、女性主义的宣言。
《致橡树》——人格独立的宣言 《神女峰》——对封建节烈观的背叛。 《惠安女子》——对现代社会中女性命运 的关注。
神女峰(舒婷)
• • • • • • •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而去, 谁 还站在船尾 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 云 • 江涛 • 高一声 • 低一声 • • • • • • • • • • • 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北岛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 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还千帆相争?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一千另一名。
• • • • • • • • • •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 • • • • • • • •
…………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却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 而不展现欢容。
…… 奴隶依然是奴隶 谁在主宰着人间? 谁是这场游戏的主谋? 时间越久,看得越清: 经营斗技场的都是奴隶主 …… “不要做奴隶! 要做自由人!” 一人号召 万人响应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要捣毁万恶的斗技场; 把那些拿别人生命作赌的人 钉死在耻辱柱上!
…… 奴隶社会最残忍的一幕已经过去 不义的杀戮已消失在历史的烟雾里 但它却在人类的良心上留下可耻的记忆 而且向我们披示一条真理: 血债迟早都要用血来偿还; 以别人的生命作为赌注的 就不可能得到光彩的下场。
• …… ……
• • • •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会唱歌的鸢尾花》1981年
• 在你的胸前 我已变成会唱歌的鸢尾花 你呼吸的轻风吹动 在一片叮当响的月光下
用你宽宽的手掌 暂时 覆盖我吧 …… ……
• 不要问我 为什么在梦中微微转侧 往事,像躲在墙角的蛐蛐 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北岛
宣告
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般的弹孔中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说起来多少有些荒唐—— 在当今的世界上 依然有人保留了奴隶主的思想, 他们把全人类都看作奴役的对象 整个地球是一个最大的斗技场。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1979.7
2,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卓、 鲁藜等。 绿原:《又一个哥伦布》1959、《重 读<圣经>》1970,勾画出现代人普遍 性的悲剧处境。 曾卓:《有赠》、《悬岩边的树》, 那个孤独站在悬岩边上“似乎即将跌 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的 树,被作为“当代”受难者的姿态和 心境的象征。
北岛诗中的情感,展现了当代中国历 史转折时期“觉醒者”的内心冲突和 理想精神。这种在批判、否定中寻找 个体和民族再生道路的英雄式的悲壮 情感,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顾城 “孩童”视角。 顾城的诗以一个 “任性的孩子” 的感受,在诗中 创造一个与城市、 与世俗社会对立 的“彼岸”世界。 《我是一个任性 的孩子》
3,“我”和“一代人”之间的联系。 既注重自我情感,同时又对民族命运的自 觉承担。《会唱歌的鸢尾花》、《一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意义:舒婷的诗 “复活”了中国新诗表 达个人内心情感的这条线索。这一写作 “路线”,使她的诗从整体上表现出了对 个体价值的尊重。
舒婷《这也是一切》 ——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 让我做个宁静的梦吧 不要离开我 …………
• 就这样 握着手坐在黑暗里 听那古老而又年轻的声音 在我们心中穿来穿去 即使有个帝王前来敲门 你也不必搭理 • …………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时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时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北岛
抒情方式: 冷峻、愤怒,富有理性精神和怀 疑色彩的。
支持的声音:“三个崛起”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徐敬亚《崛起的新诗群》 意义:强调其存在的合法性,为朦胧诗争 取生存空间; 肯定了其“新的美学原则”; 指出了其蕴含的现代主义特色。
三,朦胧诗的主要作者
在激烈的论争中,朦胧诗的影响日益 扩大,并成为当代诗歌转折时期有影 响的诗歌潮流,它坚持将写作放在对 个体的生存价值的确认的基础之上, 宣布了文学千篇一律的时代的终结。 代表性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江 河、杨炼,王小妮等。
3,九叶诗派。
穆旦、郑敏、辛笛、陈敬容、杜运燮、袁 可嘉、杭约赫 。 已逝去的沧桑岁月促使他们更多地把个人 生命形态的“断裂”和“承续”,与社会 历史、国家命运的“断裂”和“承续”的 史实相契合,通过饱经沧桑的个人“自 白”、洞悉世情的历史反思、显示出一种 理性的思辨精神。
B,青年诗人群体的崛起 文革后期的“白洋淀诗歌群体” 朦胧诗人 新生代诗歌 女性诗人群体
致橡树(舒婷)
• • • • • • • • •
• •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 也不止像泉源, •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 • 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色的夜晚和苹果 …… ……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双桅船(舒婷)
• • • • • • •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 • • • • • • •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 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过来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舒婷(1952—) 福建人,现居 厦门。 70年代末开始 写诗,并与北岛 及《今天》产生 联系。
1,委婉、细腻的表达方式
女性风格。这也使她成为在备受争议 的朦胧诗中最先得到有限的认可的诗人。 舒婷的诗是抒情的:这充分体现在她的爱 情诗中。 《四月黄昏》 《赠》等,对人的深切理解和关切。
《赠》舒婷
我为你扼腕可惜 在那些月光流荡的舷边 在那些细雨霏霏的路上 你拱着肩, 袖着手 怕冷似地 深藏着你的思想 你没有觉察到 我在你身边的步子 放得多么慢 如果你是火 我愿是炭 想这样安慰你 然而我不敢
北岛
《今天》的创办者之一, 也是最有争议的人物。 诗歌表现一种怀疑、否 定精神(《一切》)。 对缺乏人性、苟且偷生、 虚幻向往的生活的坚决 拒绝。(《宣告》) 理想主义、英雄主义 姿态。(《回答》) 抒情主人公——抗争 者和受难者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