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赏析
锦瑟原文及赏析

锦瑟原文及赏析《锦瑟》原文及赏析锦瑟,古代乐器,以其瑰丽的外表和悦耳的音色而闻名。
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首慷慨悲凉、富有哲理的诗歌也以《锦瑟》命名,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带来《锦瑟》的原文及赏析。
《锦瑟》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诗中以锦瑟为喻,表达了人生短暂和光阴易逝的主题。
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将锦瑟比喻为人生,五十弦则代表五十年的光阴。
每一个弦以一柱相连,把人生的美好回忆串联在一起,令人思念往昔岁月。
接下来的两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扩展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庄生、帝春均指传说中的人物,具有迷幻和浪漫的色彩。
诗人以此暗示人生如梦,短暂而虚幻,就像春天的心思无法托付给不在身边的杜鹃一样。
接着的两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以景物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易逝。
沧海辽阔,月光照耀下的明珠仿佛含着泪水,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感伤。
而蓝田则是传说中玉的产地,春日的阳光照耀下,玉上的烟雾逸散,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则是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总结。
他认为这份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只能在回忆中得以实现,而此时此刻,却已迷惘和无奈。
《锦瑟》这首诗以其凄美的音调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锦瑟这一古老的乐器将人生短暂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共鸣中思考人生的意义。
总结起来,《锦瑟》这首诗运用了艺术化的景物描写和隐喻,以及颇具个人风格的抒情手法,通过寥寥数语传达出对生命短暂和光阴易逝的感慨与思考。
读完这首诗,人们不禁会对自己的生活和存在产生思索,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追忆。
通过对《锦瑟》的赏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哲理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在对美文的享受中,汲取启示和力量。
锦瑟原文、翻译和赏析

锦瑟原文、翻译和赏析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分类:唐诗三百首思念爱情抒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注释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李商隐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
“思”字变读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平声的出现。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锦瑟李商隐赏析

锦瑟李商隐赏析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下面是对《锦瑟》的赏析:
这首诗以古琴“锦瑟”的形象为线索,通过描绘琴弦的音乐和琴师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的时光和美好过往的思念和悲伤。
首先,诗人以“锦瑟无端五十弦”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锦瑟的壮丽和复杂,五十根琴弦象征着丰富多变的人生经历。
接着,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一弦一柱思华年”,将琴弦与自己的心情相对照,凸显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在第二和第三节中,诗人以琴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和迷茫。
他写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表达了梦境般虚幻的存在和对于现实的渴望。
他将自己比作“游子吟”,形容自己在尘世中的流离和无奈。
然而,诗人并不只是沉浸在悲伤中。
在最后两节中,他呼唤着“玉台前面无六幺”,表达了对于纷乱世事的厌倦,渴望返璞归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整首诗用丰富的意象和音韵上的细腻描写,将琴声与人生相连,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的思考和感叹。
通过琴声的比喻,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美好过往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的困惑,传达出一种对于生命的深沉感悟。
总的来说,李商隐的《锦瑟》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感情表达方式,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经历的思索和感慨,展示了他才情横溢的艺术风采。
高中语文文言文李商隐《锦瑟》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李商隐《锦瑟》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绮丽的瑟儿五十根弦,无由无源,每一弦,每一节,都表达对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以拂晓的美梦,迷恋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以春天的心事,托付给哀鸣啼血的杜鹃。
明月映照大海,晶莹剔透的是那鲛人的泪珠,太阳温暖蓝田,酝藏着美玉的大地升起冉冉轻烟.此情景,无论怎么美好,毕竟已成追忆,即使当时,就已经感到惆怅、茫然。
赏析: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
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
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锦瑟》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锦瑟》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锦瑟唐·李商隐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注释:锦瑟:装饰华美的瑟。
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
怨怪之词。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
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春心托杜鹃」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
赏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锦瑟》原文及赏析

《锦瑟》原文及赏析《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以锦瑟起兴,锦瑟啊,你为啥要有五十根弦呢?每一根弦、每一个弦柱都让我想起曾经的美好时光。
诗人开篇就营造出一种怅惘、迷离的氛围。
“庄生晓梦迷蝴蝶”,这一句借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
庄子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舞。
醒来后,却分不清到底是自己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自己。
这里诗人或许是在感慨人生如梦,美好而虚幻。
“望帝春心托杜鹃”,说的是古代蜀国的望帝,把自己的春心寄托在杜鹃鸟的啼鸣之中。
有一种深深的哀怨和无奈。
“沧海月明珠有泪”,在茫茫的大海上,明月高悬,珍珠在月光下泛着泪光。
这画面多美又多愁啊!“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那个地方,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美玉会升腾起朦胧的烟雾。
最后诗人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样的情感,如今回想起来真是令人怀念,可在当时却只是一片迷茫和怅惘。
咱们来说说这首诗的妙处。
就像我有一次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
月光洒在地上,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银霜。
我就在想,这月光是不是也照过李商隐,是不是也让他心生感慨。
《锦瑟》的语言美极了,它用的意象都特别有意境。
比如“沧海月明珠有泪”,把沧海、明月、珍珠和泪水组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忧伤。
而且整首诗的韵律也特别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它的情感也很复杂,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还有对爱情的遗憾。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回忆起小时候的梦想,那些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看来,有的实现了,有的却永远成为了遗憾。
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也许正处于人生的某个转折点,回首过去,心中充满了感慨。
咱们读这首诗,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想起那些曾经错过的、失去的、遗憾的事情。
再看这首诗的结构,它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锦瑟》赏析注解 译文_古诗大全

《锦瑟》赏析注解译文_古诗大全《锦瑟》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诗中以天地万物的变化和琴声的幽美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感受。
本文将对《锦瑟》进行赏析和注解,并附上全文译文。
《锦瑟》全文如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在这首诗里运用了富有想象力和变化的手法,通过对天地万物和琴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失去的爱情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的标题《锦瑟》就是一种古代的乐器,它有五十根琴弦,象征着五十年的青春时光。
五十弦的琴音其实也是对光阴流转的一种寄托和感慨。
“一弦一柱思华年”,作者以稳定的柱子比喻琴弦,强调了琴弦间的这种关系。
柱子是支撑琴弦的,而琴弦则是乐器发出声音的媒介。
这句话把琴弦和琴柱相媲美,创造了琴弦有感情和思考能力的形象,进一步暗示了琴声所蕴含的感情和思索。
接下来的两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更是展示出了诗人的联想能力和丰富的意象力。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指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暗示了人生如梦如幻的无常;而“望帝春心托杜鹃”则表达了对帝王的倾慕之情。
通过这两句话,作者运用了时光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来衬托自己对爱情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同样也是在运用寓意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
沧海代表了无边的宽广,而月亮则是明亮的象征。
诗人这里用“沧海月明”来形容世界的辽阔和光明。
而“珠有泪”则在曲折中表达出无限的哀愁。
蓝田是传说中玉石产地,而“日暖玉生烟”则体现了玉石在温暖的阳光下散发出的雾气,暗喻着珍贵的东西也有无法追寻的永恒之感。
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是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失去的爱情的总结和感慨。
诗人意识到这些都已成为追忆,而当时自己却已经迷失了,在惘然中回首。
这首诗以琴声和天地万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蕴含着对逝去时光和失去爱情的怀念之情。
《锦瑟》【赏析】注解+译文_古诗大全_格言网

《锦瑟》【赏析】注解+译文_古诗大全_格言网《锦瑟》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注释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李商隐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
“思”字变读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平声的出现。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瑟》赏析
《锦瑟》为李商隐诗歌中最为人们所喜爱、也是最难理解的代表作,因而,也就往往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关于这首诗的意思,过去曾有过很多说法:有人以为是爱情诗,有人以为是悼亡诗,是诗人追怀他死去的妻子王氏的。
还有人以为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诗的中间四句每句各咏一调,所以,这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
现在人们一般以为这首诗是李商隐聆听锦瑟之繁弦,追思华年之往事,为自伤身世之作。
先看首联的上句“锦瑟无端五十弦”。
“锦瑟”是因瑟上的花纹如锦而得名。
这一句其实是故意在埋怨:锦瑟,你为何平白无故地有这么多(五十)根弦呢?本来,锦瑟就是那么多弦,这是无所谓“无端”不“无端”的(无端:即平白无故地),但诗人却要故意发问,这中间已经包含了一种情绪。
至于古瑟有五十根弦的记载在《汉书·郊祀志》中便提到过:“黄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而李商隐时代的瑟又有多少弦,这都不是理解此诗的关键,因为诗人在其它写瑟的诗句中只一次用过“五十”之数。
可见,对诗人来说,“五十”并无特殊的意思。
至于对首联下句“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理解,重点应在“华年”上。
本来,因瑟有五十根弦,其音节可想而知是十分繁富的,自然,其丰富的音节常令听者动情。
这里,只要我们不把“五十”理解得太死,好像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便以五十弦的瑟自喻,以追忆五十岁以前的“华年”,那么,“思华年”的意思也就不难领会:聆听锦瑟那丰富繁多的弦音,不由得追思起逝去的往事。
可是,繁多的音节让人情绪烦乱。
心中的怅惘也实在难以说出。
第二联用了两个典故。
上句用的是《庄子·齐物论》中“庄生梦蝶”的典故。
这则典故是说,庄周梦见自己身化蝴蝶,飘然而飞,竟忘了自己是“庄周”了。
后来梦醒,自己依然是自己,可蝴蝶又不知何往。
诗人在这句中的意思是:锦瑟一曲,惊醒了我的梦境,梦境中的美好也成了虚无飘渺。
句子中的“迷”有迷失、离去等义。
诗人还有“枕寒庄蝶去”(见《秋日晚思》)之句。
“去”即离、逝,也就是“迷”。
那么,这一典故也就是诗人借喻世事的变幻及自己“华年”期理想的破灭。
而下句中进一步显示了诗人伤逝的情怀;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杜宇。
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
死后魂化为鸟,每在暮春啼苦,以至口中流血,啼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诗人在此是借望帝杜宇化为杜鹃哀春的典故来表现自己的华年已逝,理想未得实现的悲感。
锦瑟弦繁,音哀曲怨,不免引起人的
无限感慨,就像听到杜鹃鸟送春归去的凄婉之音。
一个“托”字,既写了典故中杜宇的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鼓瑟之人托春心于锦瑟,更寄托了诗人的无限怨恨。
这与元好问“佳人锦瑟怨年华”(《论诗三十首》)中的“怨”也是吻合的。
接下来的第三联,诗人依然使用了两个典故。
上句在化用“沧海遗珠”的同时,还揉进了珠月交辉和鲛人泣泪成珠的说法。
民间传说是美丽的:珠生于蚌,蚌生于海。
在月明海静之时,蚌就向月张开,以养其珠。
珠得月之光华,才显得分外晶莹。
另外,月为天上明珠,珠为水中明月。
《博物志》卷九还载有:“南海外有鲛人……其眼能泣珠。
”而以珠喻泪,已是古来成说。
鲛人泣泪,颗颗成珠,更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又由于月夜宜鼓瑟,所以,诗人听瑟不免想到月明之境,一种不可名状的清怨也就油然而生,自然,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也就溢于言表。
下句直接截用了中唐诗人戴叔伦的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蓝田,为陕西蓝田县东南的蓝田山,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蓝田山在月光的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
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及。
这在客观上也正好代表了一种十分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又是难以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联系上句也就可以看出诗人在此是指自己的追求以及各种美好的愿望正如蓝田山上的玉气,可望却终于渺茫难即。
因此,这一联的两句在工整而考究的词藻下面,渗透了诗人那种清凉落寞之感,饱含着一种壮志难酬的深深遗憾。
有迷离、凄清,有哀怨、惋惜,也有向往,这就是诗人回顾往事时心理上的几个不同侧面。
尾联所明白提出的“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照应。
确实,生活道路上迷离、凄清、惋惜等情感,并非今天回首往事时才感觉到的,当初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就已经令人不胜怅惘了,哪里用今天来回忆(可今天毕竟又作了回忆)?诗人的怅惘、失望、沉郁的心情,在此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
诗人一生坎坷,命运多舛,有很多难言之痛,至苦之情。
他的这些难以言传、更难以说尽的感受只能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比兴象征的方法委婉地表达,尤其是诗中借助的典故,更使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虽然说,这首诗中的比兴象征与典故给诗篇带来隐约朦胧,也给人们的理解和把握带来困难,以致历来聚讼纷纭,说法各异。
可是,人们又都深为诗歌塑造的艺术境界及情调氛围所吸引,深为诗人那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所赞叹。
而这也说明了李商隐诗歌的别具一格和特殊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