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入门知识(一)
学习古筝的基础知识.doc

学习古筝的基础知识.doc弹筝的姿势:弹筝者本身要平稳,肩膀以下各部位放松;筝与弹筝者距离约二个拳头远;弹筝者的心口正对古筝第1——3雁柱处。
运指的原则:放松:身心放松,才能使手指自然运力。
均匀:各指力道要均匀,如摇指、捻指、轮指、琶音等。
稳定:触弦与手部移动必须平稳。
所以手与弦的距离要适中。
灵活:手指是否灵活则表现在琶音上,左手的和弦以及正反琶音的熟练都是很重要的。
学习的要领:(1)指法的学习必须从练习曲的反复操练,才能学得扎实。
(2)学习指法除了练习曲的操练外,必须应用在曲子中才算学习完成。
(3)弹筝时最忌手腕僵硬。
必须把重量放在指尖,指头自然弯曲保持弯度,手肘放自然。
(4)如何弹好一首曲子?首先必须熟练曲中的乐句与指法;再由欣赏名师的演奏来提升技法与改进缺点;最后进而去体会曲子的情境,以自己的感觉诠释曲子,才能弹出好的演奏来。
(5)当弹筝时能达到浑然忘我,忘记自己在弹筝,只觉得自己在筝的旋律中游走,这才算是真正体会到弹筝的乐趣。
右手技法传统演奏方法要求右手拨弦的手形是"名指扎桩四指悬",扎桩即无名指固扎在前岳山内外,跟着四指的拨弦而移动。
有人比做倒垂的花朵,也有人比做鸡爪形。
在演奏中一般大指与中指保持五个弦距的宽度,手掌的位置应以保持大指与中指拨弦重心的平衡,掌心在从大指弦距数起的第二、第三弦距之间,手不要过于垂直,以略偏向右侧为宜。
扎桩起着支撑的协助其他四指拨弦的作用。
某些"四指悬"的拨弦指法中仍需用无名指的扎桩,以跟弦支撑用力。
尤其大指的连续快速拨弦必用无名指的扎桩来支撑,才能用上劲。
扎桩也不限于在前岳外进行,根据拨弦音色的需要而常常在前岳山内的弦上跟弦扎桩。
随着筝演奏技巧的发展,已很少使用扎桩了。
右手拨弹筝弦,以大指、食指和中指为主,无名指次之,极少用小指。
在重视手指的全面训练中,要特别重视大指的拨弦训练。
在筝曲,主旋律的拨奏主要靠大指来负担。
古筝相关乐理知识点总结

古筝相关乐理知识点总结一、古筝的来源和演奏方式古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古筝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古筝的琴弦数目通常为21根,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各有10根琴弦。
演奏时一手用琴柄弹拨琴弦,一手用另一根竹筒敲击琴弦,通过不同的指法和琴弦的振动来发出不同的音调。
二、古筝的音域和音色古筝的音域宽广,音色丰富。
它不仅可以演奏高亢明亮的音乐,还可以演奏低沉悠扬的音乐。
因此,古筝可以演奏各种不同曲调,表现力非常丰富。
三、古筝的基本乐理知识1. 音符:古筝乐谱采用五线谱来表示音符,每个音符代表一个特定的音高和节奏。
音符的位置决定了音的高低,音符的形状和附带符号决定了音的持续时间和演奏方式。
2. 节奏:古筝音乐采用不同的节奏进行演奏,节奏的把握是音乐演奏的关键。
在乐谱中,通过不同的音符形状和附带符号来表示不同的节奏。
3. 音阶:古筝乐曲中常用的音阶包括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不同的音阶决定了不同曲调的音色和情感。
4. 调性:古筝乐曲一般采用不同的调性来演奏,包括大调、小调、和声小调等。
5. 和弦:和弦是由多个音符组成的和声音韵,通过和弦的演奏可以产生丰富的音乐效果。
四、古筝演奏技巧1. 左手技法:古筝演奏中左手负责按弦演奏,需要掌握好准确的按弦力度和位置,以产生清晰的音准和连贯的音符。
2. 右手技法:右手负责弹拨琴弦,需要灵活掌握不同的弹拨方式和速度,以产生丰富的音色和音乐表现力。
3. 跨越:古筝表演中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手指跨越,需要精细的手指协调和力度掌控。
4. 滚动:滚动是古筝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快速的滚动弹奏可以产生连贯的音韵效果。
五、古筝乐曲类型和特点古筝乐曲包括古典乐曲和民间乐曲两大类。
古典乐曲通常是古代文人雅士创作的音乐作品,内容丰富、表现力强,常常描绘自然风景和抒发情感。
民间乐曲则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曲调优美、易于传唱。
六、古筝的演奏和表演古筝表演常常通过独奏、合奏等形式进行,演奏者需要掌握好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以展现古筝音乐的魅力。
古筝入门必知的基础知识介绍

古筝入门必知的基础知识介绍古筝也叫汉筝,是汉族传统乐器,它音色美妙动听,音域广阔,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下面小编整理了古筝入门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吧!古筝入门基础知识一、筝的摆放及演奏者的坐姿。
1.筝架的位置筝分别有高矮两个筝架,高的筝架紧挨着筝首下方的突出部位放置,矮的筝架与筝尾S形的底部重叠,同时注意筝架要放正,以免筝晃动而影响演奏。
注:挑选筝架时也要其检查制作是否合格,筝架是否稳当。
2.演奏者的坐姿演奏时,身子应正对着第一弦的筝码所放置的位置。
上身放松地挺直,右腿紧挨筝架,左腿稍放前一点,但不可太多。
二、古筝指甲的挑选及戴法。
1.指甲的挑选古筝的指甲有多种,市面上主要有塑料、牛角、赛璐珞和玳瑁这几种材料的指甲。
相比较而言,塑料的演奏音色较差,牛角由于其材料的原因,用不了多久材料容易“开花”,赛璐珞的音色则偏薄,但对于个别人或许适合,演奏力度过大者可以选用这种。
玳瑁的使用则比较普遍,因为玳瑁音色厚实,相对其他来说音色较好。
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玳瑁指甲的挑选。
挑选时首先要注意其厚度,过薄的指甲会使音色变薄或者变劈;其次要看指甲的光泽度;最后是弧度要适中。
指甲买回后,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指甲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如太大的话则要用砂纸将其磨小。
砂纸需要一张粗砂和一张细砂,先用粗砂磨出形,再用细砂修得精致一些,最后用纱布蘸上牙膏,给磨了的地方打光。
2.指甲的戴法指甲一般用胶布来粘在手上。
胶布放在指甲的三分之二处,指甲放在指肚上,胶布缠绕时应覆盖住自己指甲的一半。
大指应用有弯度的指甲戴上。
注:若选用的指甲有平凸两面,则要将凸的一面朝外放置。
三、筝的调式及定弦。
1.传统的调式及定弦众所周知,筝是最典型的五声调式乐器,它的上行音阶依次为宫、商、角、徵、羽,民乐的定弦也多以D调为基础(如琵琶、二胡等等),筝也同样。
所以它的基础定弦如下:D E #F A B固定调 re mi #fa la xi首调 1 2 3 5 6 (1=D)D宫 D商 D角 D徵 D羽2.现代的调式及定弦随着筝乐的不断发展,筝的演奏也渐渐出现一些简单变化音及七声调式,这时一般乐谱中都有说明,只要按其上面写的调出调式便可。
古筝指法_精品文档

古筝指法引言古筝作为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
古筝指法是古筝演奏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演奏者能否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本文将介绍古筝指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古筝演奏技巧,提升演奏水平。
第一节古筝指法的基本原理1.1 古筝的音域和弦位古筝共有21根弦,从高音到低音依次为1-7徽。
每徽上除了压弦处的竖线外,还有多个横线,这些横线代表着不同的指法。
高音区位于右手边,低音区位于左手边。
因此,不同的指法将产生不同的音效。
1.2 左手指法的基本知识左手在古筝演奏中主要是负责压弦,确定音高并产生音色的变化。
基本的左手指法有:用食指按弦,用中指按弦,用无名指按弦,用两指并用等。
1.3 右手指法的基本知识右手在古筝演奏中主要是负责弹拨弦弦声,产生音乐旋律。
基本的右手指法有:用拇指弹拨,用食指弹拨,用中指弹拨,用两指并用等。
第二节古筝指法的基本技巧2.1 按弦的力度和速度在古筝演奏中,按弦的力度和速度是影响音色变化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整按弦的力度和速度,可以产生不同的音效,如轻柔、明亮、激昂等。
初学者可以通过不断练习,逐渐掌握合适的按弦的力度和速度。
2.2 弹拨弦的技巧弹拨弦的技巧对古筝演奏的音乐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弹拨技巧有:单音连弹,双音连弹,追指连弹等。
初学者可以先从单音连弹开始,逐渐掌握其他技巧。
2.3 左右手的协调古筝演奏中,左右手的协调十分重要。
左手负责按弦,右手负责弹拨弦,两者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和谐的演奏效果。
初学者可以通过慢速练习,逐渐掌握左右手的协调性。
第三节古筝指法的进阶技巧3.1 弦声处理技巧在演奏古筝时,运用弦声处理技巧可以丰富演奏的音乐效果。
常见的弦声处理技巧有:滑弦,震颤,连滚等。
这些技巧可以在特定的音乐段落中运用,增添音乐的层次感和变化。
3.2 手指的舒展和柔韧度古筝演奏要求手指具备一定的舒展性和柔韧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指法的要求。
古筝乐理知识点基础总结

古筝乐理知识点基础总结一、音名1.音名的基本概念在古筝乐理中,音名是指乐谱上用来代表音高的文字符号,它用来表示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古筝的音名由七个基本音名组成,分别是:1、2、3、4、5、6、7。
其中1代表音阶中的第一个音,2代表第二个音,以此类推。
在古筝乐谱中,音名一般用中文数字来表示:一、二、三、四、五、六、七。
2.音名与音符的对应关系在古筝乐谱中,音名与音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个音名对应一个音符。
例如,音名“一”对应的音符是“”,音名“二”对应的音符是“”以此类推。
通过学习音名与音符的对应关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阅读和理解古筝乐谱。
3.音名在古筝演奏中的作用在古筝演奏中,音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演奏者准确地把握音符的位置和音高,从而实现精准地演奏。
此外,通过理解音名,演奏者还可以更好地掌握音符的转调和变化,从而实现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演奏效果。
二、音程1.音程的定义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它是音乐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在古筝乐理中,音程主要有两种:纯音程和变化音程。
纯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没有半音的距离,包括纯八度、纯四度、纯五度等。
变化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有半音的距离,包括大二度、小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等。
2.音程的演奏技巧在古筝演奏中,音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在学习音程时,演奏者需要掌握正确的手指位置和技巧,以确保音程的准确演奏和清晰表达。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注重力度和音色的把握,以实现音程的丰富和生动表现。
三、调式1.调式的基本概念调式是古筝乐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组音的组合,用来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
在古筝乐理中,调式主要有两种:大调式和小调式。
大调式是指以第一音作为主音的音阶,由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组合构成。
小调式是指以第六音作为主音的音阶,由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的组合构成。
2.调式在古筝演奏中的应用在古筝演奏中,调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掌握曲调和旋律的特点。
古筝的入门知识点总结

古筝的入门知识点总结古筝,又称十三弦,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
本文将对古筝入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古筝的起源和概况、古筝的结构和调音、古筝的演奏技巧以及古筝的曲目和流派等方面。
一、古筝的起源和概况古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族乐器,起源于中国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目前的体系和演奏方式。
古筝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国乐之祖”和“乐器之王”。
古筝的外形呈矩形,一般由木材制成,共有十三根弦,弦铿锵明亮,音色高亢清脆,有着独特的韵味。
它的演奏技巧多样,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古筝的声音优美悠扬,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并在各种音乐演出和文化交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古筝的结构和调音古筝的结构主要包括筝体、琴弦、琴码、琴轸、弦座、音桥等部分。
筝体是古筝的主要部分,由桐木或红木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以支撑整个琴体的承受力。
琴弦是古筝的震动部分,一般选用钢丝或者丝绸制成,共有十三根,分为高音弦、中音弦和低音弦三类。
琴码是古筝上的木质横条,用于支撑琴弦,同时也可以用手指按弦产生不同的音高。
琴轸是古筝上的调音部分,可以调整琴弦的张力和音高。
弦座是古筝上的支撑部分,用于支撑琴弦的张力,使得琴弦不易断裂。
音桥是古筝上的共鸣部分,可以增强琴弦的共鸣效果,使得琴声更加浑厚悠扬。
古筝的调音分为上调和下调两种方式。
上调是将琴弦的张力增加,使得音高升高,可以通过调整琴轸或者琴弦的锁定位置来实现。
下调是将琴弦的张力减小,使得音高降低,可以通过调整琴轸或者琴弦的松紧程度来实现。
三、古筝的演奏技巧古筝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两部分。
右手技法主要负责琴弦的拨弦和指法,可以产生清晰的琴音和多变的音色,包括横拨、直拨、撇拨、点拨等多种弹奏方式。
古筝培训资料

第一课古筝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古筝基本构造;2、手的部位名称;3、义甲的佩戴;4、演奏姿势;5、分辨琴弦;5、乐理知识:四分音符、全音符。
教学过程:一、古筝基本构造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又被称为“古筝”。
古筝基本构造介绍:二、手的部位名称1.手腕; 手心; 手背。
2大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虎口。
3.第一关节; 第二关节; 掌关节。
手背手心三、义甲的佩戴1、右手大指的佩戴方法:有弧度的指甲是佩戴在大指上的。
1)用右手捏住义甲,尖的一端朝着左边,另一端朝着右边,义甲的弧度向下;2)左手拿胶布,从义甲的背面贴住,指甲的下方留出一小截胶布;3)戴右手大指义甲时,要将甲片稍微向大指外侧斜一点,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那一段。
2、右手食指、中指的佩戴方法:中指的佩戴:剩下的三个义甲里面最长的一个戴在中指上,贴胶布的方法和大指一样,义甲顺着手指的生长方向在手指肚上,再缠好胶布;食指的佩戴:再拿出一个义甲,贴好胶布,戴在食指上,方法和中指一样。
四、演奏姿势演奏姿势有三个要求:1、先选一张高矮合适的凳子,让第一个琴码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2、然后身体坐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自己的肚脐眼,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3、两只脚既可以前后错开平放踩实,也可以用右脚踩在筝架下部的横架上。
小孩个子太矮,脚不着地时,可用一个小凳子垫在脚下。
五、分辨琴弦辨认古筝琴弦中的四根绿色琴弦。
常见的古筝一共有21跟琴弦,最细的是1号琴弦。
八号琴弦是中音5;三号琴弦是高音5;十三号琴弦是低音5;十八号琴弦是倍低音5。
六、乐理知识:1、四分音符:例“5 ”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
通常每拍用一上一下两个箭头表示,通常击拍时前半拍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后半拍用向下的箭头表示。
5↓↑2、全音符:例“5 ———”增时线:位于音符的后面,一条增时线增加一拍。
全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有三条增时线,共有四拍。
古筝入门基础

古筝入门基础古筝也称作汉筝、瑶筝、秦筝、鸾筝,属于弹拨型的乐器。
它音色美,音域广,演奏技巧极丰富,是中国汉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筝入门基础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古筝入门基础(一)古筝入门基础指法练习(初学必看) 对于初学者要能特别的了解掌握有关左右指法的弹奏技巧,这些基础的弹奏技巧是以后能更好的掌控古筝的前提。
一、右手指法分为单指指法和组合指法1、单指指法:①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即向低音的方向拨弦。
拨弦角度以向斜下方用力为宜。
且忌大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弯曲向斜上方用力“扣”弦。
托的动作,是通过肩臂手及假指甲自然巧妙而协调一致的运动。
弹奏的手指小关节不弯曲,以大指的根部为基点,自然用力。
向斜下方拨弦。
②抹,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
抹常用于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单音或上行音阶的拨弦。
③劈,演奏时大指向里拨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拨弦。
劈的动作仍以大指连接手掌根部的关节为基点,略偏斜上方角度拨弦。
劈是托的反向指法。
它常与托交替使用或连续交替使用。
在旋律中,音值较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度音依次出现时,经常采用劈托的交替指法。
一般是先托后劈。
它还运用在顺弦序连续上行音的拨奏中也常配合中指食指的演奏。
“重勾劈托”或“母指摇”中均包含着劈的指法。
④挑,演奏时食指向外拨弦。
食指向外拨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关节上,借助大指的辅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自己第一、第二关节的拨动。
剔,演奏时中指向外拨弦。
剔不单独使用,剔常用在与大指相配合的综合指法"反撮"、"剔撮"、"反重撮"中,也用于右手"扫弦"、"剔挑"等综合指法中。
2. 组合指法,即用两个以上单指指法配合拨弦的方法。
在组合指法中还可分为撮类指法、摇类指法和其它组合指法。
二、左手指法分为吟按指法和拨弹指法1、左手吟按指法,是筝最富有特色的指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入门知识(一)
一、古筝的历史
1.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古筝已经广为流传,故也称秦筝,距今已有2500年
历史。
2.古筝是以音响效果命名的乐器,弹奏起来“铮铮作响”,因此成为筝。
加一个古字表示年代久远。
3.古筝的派别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等。
*二、古筝的购买
1.面板木质最为重要,一般为河南兰考桐木,筝首和筝尾的装饰木料则花样众多。
无论面板还是装饰性木料,都以紫檀木>红木(酸枝木、鸡翅木、花梨木,黄檀木为黄花梨)>楠木等。
从细节看,面板纹络清晰、流畅,无结疤,各种木质带有自身特点……;
(质量一分钱一分货,初学者最好买有品牌保障的中等级别古筝,品牌如金韵(扬州)、敦煌(上海)、雅韵(扬州)等,价格在3000-5000左右为中等。
扬州琴较软,琴音绵长,适合古曲;敦煌琴清脆、硬度适中,适合现代曲目,敦煌高级琴性价比高于中低级琴。
)
2.弦与弦之间的距离均等为佳(可看前端弦孔间距);
3.音盒(弦轴盒)
以木质光面或绒面为佳,
但绒面需注意布料是否细腻,
油漆的为劣质;
(图为光面,图可放大)
4.侧边(侧板)包边有可能为三合板制作劣质琴,但不是绝对;
共鸣强,且各音区音量平衡统一,声音不浑浊。
6.做工上,工艺美观细致。
三、古筝的结构
见《少年儿童古筝教材(一)》
序号1:筝首(琴首)序号8:面板(隐间)(侧面为侧板)序号2:前端弦孔序号9:底脚(雁足)
序号3:前岳山(前梁)序号10:前音孔(龙池)
序号4:琴弦(共21根)序号11:中音孔(中龙池)
序号5:后岳山(后梁)序号12:背板(底板)
序号6:后端弦孔序号13:穿弦孔
序号7:筝尾(琴尾)序号14:琴码(雁柱)
四、古筝的摆放与*琴码的安装
1.古筝的琴脚(琴架)有两个,一高一矮。
高的支架在琴首附近,一般来说刚好
要与琴足的第一个凹槽卡在一起,矮的支架放在琴尾附近,不要压着出音孔;*2. 每个筝码的内侧有标签,表明这是几号筝码,初次安装可以按照筝码示意图
的位置将其一一对应安装即可。
比如说8号筝码,我们首先找到第八号琴弦,也就是从细往粗数第8根琴弦,然后找到8号筝码的摆放位置(筝码示意图上数字8和9形成的直角处)直接提起琴弦,将8号筝码任意一只码脚踩在直角处,将8号琴弦放置于筝码顶部的搁弦槽即可。
其他筝码以此类推。
注意事项:
1、安装筝码无需松琴弦,安装好筝码后仍要进行调音;
2、筝码必须摆放平稳,不要出现筝码一侧脚未平放在面板的情况;
3、安装好全部筝码后,可以手动调整每个筝码的位置,保证筝码与两侧穿
弦孔三点成一线,并保证每根张起的琴弦间距基本一致。
(一般来说,第一根弦(最细)的琴码距离前岳山10-15公分处音色最佳,最后一根弦(最粗)的琴码与前岳山距离90-95公分音色最佳。
琴弦越细,琴码越低;琴弦越粗,琴码则越高。
另外,高音部分琴码摆放相对来说较为密集,随着音的降低,琴码的间距相对逐渐增大,但总体来看距离还是均等的。
)
*五、古筝调音
(对于乐感一般的初学者来说最好先购买一个调音器。
)
1.确定要调的音调,一般来说古筝初学定弦为D调,这也是古筝最常用的曲调。
2. 使用调音器应先将其模式从十二平均律调到古筝模式,然后分别拨出琴音根据调音器指示调整(调音器的使用略);
3. 初次安装琴弦、需要调成G 调或其他调等情况下,一般使用扳手进行调音。
使用时需打开琴首的弦轴盒(校音盒),将扳手上的孔对准弦轴插入,看清楚弦的缠绕方向后将扳手前/后扳动,琴弦缠紧音升高,缠松音降低。
4. 在古筝琴音大致准确的情况下,一般手动微调,即调整琴码的位置。
琴码右移音升高,琴码左移音降低。
*六、古筝换弦
*七、古筝教材
1.《中国古筝考级曲集(上下)》上海筝会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2.《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1-10(第二套)》王中山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
3.《少年儿童古筝教程(一)、(二)》孙文妍何宝泉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4.《古筝入门》李远榕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5.《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项斯华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6.《新编通俗基本乐理》李重光,湖南文艺出版社
注:打“*”对初学者为选择性了解,加粗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