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应急响应管理制度0803

运维应急响应管理制度0803
运维应急响应管理制度0803

应急响应管理制度

山西精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本记录

目录

1 目的 (5)

2 术语定义与引用标准 (5)

2.1 术语定义 (5)

2.2 引用标准 (5)

3 适用范围 (5)

4 工作原则 (6)

4.1 统一指挥、有效组织 (6)

4.2 突出重点,加强演练 (6)

4.3 技术支撑,健全机制 (6)

5 风险评估 (6)

5.1 系统重要性评估 (7)

5.2 影响度评估 (7)

5.3 发生几率评估 (7)

5.4 发生时段评估 (8)

5.5 风险等级评估 (8)

5.6 进行风险评估 (9)

6 事件分级 (9)

6.1 信息系统重要性 (9)

6.2 信息系统服务时段 (10)

6.3 事件定级 (10)

7 组织机构和职责 (11)

7.1 公司内部组织 (11)

7.1.1 总负责人 (11)

7.1.3 应急工作小组 (11)

7.1.4 相关外部角色 (12)

8 应急要素与体系 (12)

8.1 事件处置要素 (12)

8.1.1 管理层面 (12)

8.1.2 技术层面 (12)

8.1.3 事件归口 (13)

8.1.4 分级响应 (13)

8.2 指挥和协调 (13)

8.3 信息共享和处理 (13)

8.4 通讯 (14)

8.5 外部沟通 (14)

8.6 服务需方 (14)

8.7 供应商 (14)

9 运行机制 (15)

9.1 日常监测和预警 (15)

9.2 应急启动 (15)

9.3 事件报告 (15)

9.4 应急调度 (16)

9.5 排查和诊断 (16)

9.6 处理和恢复 (16)

9.7 事件升级 (17)

9.8 持续服务 (17)

9.9 应急事件关闭 (17)

9.9.1 申请 (17)

9.9.2 核实 (18)

9.9.3 事件通报 (18)

9.10 总结改进 (18)

9.10.2 应急工作审核 (19)

10 保障措施 (19)

10.1 通信保障 (19)

10.2 物资保障 (19)

10.3 技术保障 (20)

10.4 经费保障 (20)

10.5 人员保障 (20)

11 宣传、培训和演练 (20)

11.1 宣传 (20)

11.2 培训 (20)

11.3 演练 (21)

12 应急响应管理关键指标 (23)

1 目的

为了规范客户的各类信息系统应急事件的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应急事件的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防范信息系统风险,减少信息系统故障对生产业务造成的影响,确保信息系统运行的连续性,特制定本预案

2 术语定义与引用标准

2.1 术语定义

服务级别管理术语定义如下:

2.2 引用标准

●GB/T 28827.1—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8827.2—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

●GB/T 28827.3—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ITSS 1-2015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V1.0;

●ISO/IEC 27001:2013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运维业务范围内的信息系统、网络系统、数据中心等应急事件。

本制度用于指导和规范公司运维业务范围的信息系统、网络系统、数据中心等应急

预案,建立自上而下、分级负责应急事件应急处置体系,规范处理突发事件的逐级汇报流程。

本制度适用于应急预案编制、预案评审、预案实施、应急队伍、培训教育、应急装备、应急演练等工作。

4 工作原则

4.1 统一指挥、有效组织

成立应急总负责人,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应急指挥小组,由公司副经理,技术骨干等组成;并成立应急工作小组。组织开展事件预防、应急处置、恢复运行、事件通报等各项应急工作。相关部门要主动协调有关各方面,参与实施部门听从指挥、步调一致。

4.2 突出重点,加强演练

对关键信息系统加大监控和应急处理力度,确保应急信息及时准确传递。每年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确保应急措施合理、有效。

4.3 技术支撑,健全机制

在充分利用客户现有的信息资源、系统和设备基础上,采用先进适用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改进和完善应急处理的装备、设施和手段,提高应对信息系统应急事件的技术支撑。建立健全应对信息系统应急事件的有效机制。

5 风险评估

应急响应小组每年对重要信息系统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制定或更新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方法如下:

5.1 系统重要性评估

根据上表对信息系统以及相关外部环境进行重要性评估。

5.2 影响度评估

根据上表对信息系统以及相关外部环境进行影响度评估。

5.3 发生几率评估

根据上表对风险发生几率进行评估。

5.4 发生时段评估

5.5 风险等级评估

按照重要性、影响度、发生几率赋值相乘,得出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环境的风险等级。等级描述如下:

5.6 进行风险评估

按照风险等级评估,列出信息系统以及相关外部环境,描述可能发生的风险,针对每一个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并明确相应责任人,形成《风险评估表》,撰写风险评估报告。

6 事件分级

根据信息系统事件的分级考虑要素,将信息系统事件划分为三个级别:I级事件、II级事件、III级事件。

●一般(III级):综合分值在1-4分;

●较大(II级):综合分值在5-12分;

●重大(I级):综合分值在大于12分;

6.1 信息系统重要性

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由以下要素决定:

1)信息系统所属类型,即信息系统资产的安全利益主体。

2)信息系统主要处理的业务信息类别。

3)信息系统服务范围,包括服务对象和服务网络覆盖范围。

4)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

其中第1)与 2)个要素决定信息系统内信息资产的重要性,第3)与第4)个要素决定信息系统所提供服务的重要性,而信息资产及信息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决定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信息系统分级及赋值如下:

6.2 信息系统服务时段

信息系统服务时段划分为3级。依据应急事件发生的不同时间,对信息系统恢复正常服务所需的时间要求而确定。

信息系统损失程度赋值

应急事件造成的信息系统损失程度划分为3级。依据故障发生对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能力的下降程度而确定。

6.3 事件定级

将以上应急事件三个要素的赋值相乘,事件级别如下表所示:

7 组织机构和职责

7.1 公司内部组织

公司内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指挥小组、工作小组。应急组织设置根据实际项目的应急组织管理机制,受客户的应急组织领导。

7.1.1 总负责人

总负责人的主要职责:统一领导信息系统的应急事件的公司内部应急处理工作,发起研究重大应急决策和部署,决定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

7.1.2 应急指挥小组

应急指挥小组的主要职责:接受应急总负责人的领导,传达和落实应急总负责人的各项指令,汇总和上报应急信息,负责应急工作小组成员的协调沟通,协调应急事件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7.1.3 应急工作小组

应急工作小组主要职责:落实应急总负责人及应急指挥小组布置的各项任务;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并监督执行情况;掌握应急事件处理情况,及时向应急总负责人和应急指挥小组报告应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7.1.4 相关外部角色

服务需方应急响应责任人与供应商等外部联络人及相关人员。

8 应急要素与体系

8.1 事件处置要素

8.1.1 管理层面

1)启动指挥体系:I级事件的启动和指挥由应急总负责人负责,II、III级事件的

启动应急指挥小组负责。

2)掌握事件动态:事件动态由应急工作小组人员收集并及时反馈给应急指挥小组,

应急指挥小组决定信息的共享、沟通、处置。

3)处置实施:

●控制事态防止蔓延

●做好处置消除隐患

4)后期处置:事件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5)保障措施:包括通讯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设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

传、培训和演练,监督检查等。

8.1.2 技术层面

信息系统事件发生后,事发部门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实施处置并及时报送信息。

1)控制事态发展,防控蔓延。事发部门先期处置,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及时控制

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防止事件蔓延。

2)快速判断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尽快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根据信息系统运行和

承载业务情况,初步判断事件的影响、危害和可能涉及的范围,提出应对措施

建议。

3)及时报告信息。事发部门在先期处置的同时要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向上级报告

4)做好事件发生、发展、处置的记录和证据留存。

8.1.3 事件归口

发生应急事件的归口部门是应急体系启动的责任部门。

8.1.4 分级响应

发生I级事件,由应急工作小组初步判定事件级别后,将信息通知应急指挥小组并注意持续监控事态、收集信息、做出应急准备;应急指挥小组响应判断为I级事件后,立即通知应急总负责人,并由应急总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

发生II、III级事件,由应急工作小组初步判定事件级别后,将信息通知应急指挥小组并注意持续监控事态、收集信息、做出应急准备;应急指挥小组响应判断为II、III 级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事件的级别应置于动态调整控制中。

8.2 指挥和协调

I级级事件,由应急工作小组收集信息,应急指挥小组做出预判,并迅速通知应急总负责人,由应急总负责人进行指挥和决策。

II、III级事件,由应急指挥小组进行指挥和决策,并及时将处理过程、报告等上报应急总负责人。

8.3 信息共享和处理

I级事件,由应急工作小组收集信息并提交给应急指挥小组和应急总负责人,由应急总负责人决定信息的分发、共享和处置。

II、III级事件,由应急指挥小组决定信息的分发、共享和处置,并上报应急总负责人。

8.4 通讯

应急响应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通信录,并24小时开通联系电话,保持通信顺畅。

通信录应上报应急总负责人。

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值班人员必须拥有完整的通信联系方式,并有足够的通信手段保证联系顺畅。

8.5 外部沟通

应急组织应与外部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确认统一的沟通流程和方式。

8.6 服务需方

当应急事件发生时,若是由用户报障到服务台,服务台人员应向用户详细了解事件情况。项目经理接单后应立即与客户方负责人沟通,尽快开展工作。若是由现场工程师主动发现,则应立即通知客户方负责人。

在事件解决过程中,现场负责人应及时向客户方相关人员通报最新情况。

完成处理与恢复后,现场负责人应告知客户方负责人,由客户方负责人进行现场确认。之后应组织运行维护人员提供持续性服务,并定期向客户方负责人汇报。在持续性服务证实一切正常后,由客户方负责人在事件单上签字,并由服务台进行回访确认后,现场负责人可向应急指挥小组申请关闭事件。

在应急事件关闭后,应急总负责人应授权应急指挥小组向相关利益方通报事件信息。

8.7 供应商

在应急事件解决过程中,可能会需要供应商提供服务。此时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应急预案,与供应商联系。

9 运行机制

9.1 日常监测和预警

组织应该对运行维护服务对象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与预警,以跟踪和判别以下对象的容量、可用性和连续性。

1)应用系统;

2)支撑应用系统运行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

3)网络及网络设备;

4)安全设备;

5)主机、存储、外设、终端等设备;

6)安防、一卡通、会议等智能化设备。

如发现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处理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及时排除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9.2 应急启动

应急预案的启动有以下两种方式:

1)遇到I级事件,事件信息由应急工作小组提供并提交给应急指挥小组,应急指

挥小组做出初步判断和初步事件级别的确认,初步确认为I级事件的,呈报应

急总负责人,由应急总负责人下达启动应急预案。

2)遇到II、III级事件,应急指挥小组自行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应急总负

责人。

9.3 事件报告

当发现各类信息系统事件时,应按照事件等级逐级汇报。

报告分为紧急报告和详细汇报。紧急报告是指相应部门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向本部门应急指挥小组以口头和应急报告表形式汇报事件的简要情况;详细汇报是指由相应部门应急处理机构在事件处理暂告一段落后,以书面形式提交的详细报告。

应急指挥小组对各类事件的影响进行初步判断,汇报矩阵如下:

报告内容应准确、详实,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得缓报、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缓报、瞒报、谎报事件。

事件报告信息一般包括以下要素:发生事件的信息系统名称及业务部门、地点、原因、信息来源、事件类型及性质、危害和损失程度、影响部门及业务、事件发展趋势、采取的处置措施等。

9.4 应急调度

公司应该按照预案开展统一的应急调度,包括人员、资金和设备等。应急调度由应急总负责人授权应急指挥小组执行。

9.5 排查和诊断

组织应明确故障排查和诊断流程;

应急事件的排查与诊断流程参考《事件与服务请求过程》,排查与诊断过程需在《应急事件报告》进行记录。

处置应急事件的过程中,现场负责人应及时与相关利益方就排查、诊断结果进行沟通和问题确认。

9.6 处理和恢复

应急事件的处理与恢复应基于应急响应预案、配置管理数据库、知识库等进行故障处理和系统恢复。必要时可启用备品备件、灾备系统等。应急事件的处置与恢复流程参考《事件与服务请求过程》,处理与恢复过程需在《应急事件报告》进行记录,并及时告知利益相关方。在处理和恢复应急事件时,应在满足事件级别处置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服务。

事件级别处置时间要求如下:

9.7 事件升级

当事件处置超过事件级别处置时间要求时,应急工作小组应向应急指挥小组申请事件升级,递交《应急事件升级审批表》。

事件升级的实施授权应由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人启动。应急指挥小组应对事件升级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在相关利益方间达成一致。

9.8 持续服务

完成处理与恢复后,应组织运行维护人员提供持续性服务。应急响应组织应对持续性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持续服务的评价结果,应作为应急事件关闭的输入。

I级应急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应密切关注,监测系统2周,确认无异常现象。

II级应急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应密切关注,监测系统1周,确认无异常现象。

III级应急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应密切关注,监测系统3天,确认无异常现象。

9.9 应急事件关闭

9.9.1 申请

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下时,应急工作小组负责人可向应急指挥小组提出关闭申请。

●应急事件处理已经结束,设备、系统已经恢复运行。

●持续服务阶段系统无异常,持续服务阶段结束。

●服务需方应急响应负责人同意事件关闭。

●应急事件处置的过程文档已整理完成。

9.9.2 核实

应急指挥小组接到关闭申请后,应逐项核实报告内容,以判别应急事件处置过程和结果信息是否属实之后通报应急总负责人,由应急总负责人做出关闭决定。

9.9.3 事件通报

应急总负责人应授权应急指挥小组向相关利益方通报事件信息,内容应包括:

●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级别及影响范围;

●事件对应的预案;

●事件的处置过程和方法;

●事件的调整升级情况;

●持续性服务情况;

●事件处置评价;

●事件关闭申请的处理意见;

●关闭通报的范围和涉及接受者。

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置过程和方法应记入知识库。

9.10 总结改进

9.10.1 应急工作总结

组织应定期对应急响应工作进行分析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适当的后续措施。对应急响应工作的分析和回顾应考虑以下方面:

●应急响应工作的绩效;

●应急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和有针对性;

●应急事件发生原因、数量及频率;

●应急事件处置的经验得失;

●应急事件的趋势信息;

●信息系统中潜在的类似隐患。

对应急响应工作的分析和回顾应形成《应急响应工作总结报告》,并将总结报告作

为改进应急响应工作及信息系统的重要依据。

9.10.2 应急工作审核

应急总负责人应定期发起对应急响应工作的评审,以确保应急响应过程和管理符合预定的标准和要求。审核的结果应该正式存档并通知给相关利益方。评审至少每年一次,可于公司内审时进行。

1)审核时应考虑的要素包括:

2)相关利益方的要求和反馈;

3)组织所采纳的用于支持应急响应的各种资源和流程;

4)风险评估的结果及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5)应急预案的测试结果及实际执行效果;

6)上次评审的后续活动跟踪;

7)可能影响应急响应的各种业务变更;

8)近期在处置应急事件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9)培训的结果和反馈。

10)审核的输出结果应该包括:

●改进目标;

●改进的具体工作内容;

●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资金和设备等。

10 保障措施

10.1 通信保障

指挥、通信联络和信息交换的渠道主要有外线电话、手机、传真、电子邮件、微信、QQ等方式,有关应急联系人员手机应保持每天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

10.2 物资保障

各部门根据信息系统事件防治工作所需确保经费,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以确保事件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应急物资主要有备品备件、常用工具等。

10.3 技术保障

任何状态下,应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如网络拓扑图、服务器清单、网络设备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应用系统和各类软件的版本,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保障发生事件时,受影响的信息系统能及时恢复。

重视信息系统事件体系的建设、运维和升级换代,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安全,确保在事件处置过程、系统恢复或重建过程中有足够的技术支撑。

10.4 经费保障

各部门应保障应急培训、演练、添置应急物资等所需经费。

10.5 人员保障

各部门需加强信息系统应急事件应急技术支持队伍的建设,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件处置过程和系统恢复或重建工作中人员在岗并具有处置能力。

11 宣传、培训和演练

11.1 宣传

公司各部门应加强应急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各级人员对应急预案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各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11.2 培训

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涉及人员应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做好信息系统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各运维人员的责任意识,熟练掌握应急响应的程序和应急处置技能等内容。

运维制度及流程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2017年8月

目录3 3 3 5 6 6 7 8 8 9 9

1、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员工的运维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企业发展壮大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部全体人员。 2、编制方法 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3、运维部工作职责 一、负责网站运维和技术支持 (一)根据网站运营战略和目标,负责网站整体架构、栏目、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制定和组织开发,保障网站技术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二)负责网站栏目和应用系统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

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三)网站设备和软件购买计划书的拟定,包括采购数量、品牌规格、技术参数。会同行政部进行采购。 (四)网站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和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五)网站设备和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六)网站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网站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七)网站技术服务外包管理,主要包括技术外包开发、运行服务托管和空间域名管理。 (八)负责网站管理系统及设备保密口令的设置和保存,保密口令设置后报中心主任备案,保密口令设定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保密口令每季度更新一次。 (九)负责网站新程序、新系统和网站改版升级方案技术的设计开发。 二、负责网站信息和技术安全 (一)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通信管理和网络安全监管部门联络,及时处理网站信息技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网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二)网站信息技术安全保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定,落实信息技术安全保密责任制,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007机房运维人员管理制度

机房运维人员管理制度 江西中磊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机房运维人员由值班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值班人员负责数据处理,管理人员负责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数据库的正常,数据的日常备份等。 机房运维人员的录用、转岗、考核、安全培训、岗位职责可参照江西中磊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以下是机房运维人员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机构 1、岗位设置 a) 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 b) 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 c) 应成立指导和管理信息安全工作的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其最高领导由单位主管领导委任或授权; d) 应制定文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和技能要求。 2、人员配备 a) 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 b) 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不可兼任; 1

c) 关键事务岗位应配备多人共同管理。 3、授权和审批 a) 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和批准人等; b) 应针对系统变更、重要操作、物理访问和系统接入等事项建立审批程序,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审批过程,对重要活动建立逐级审批制度; c) 应定期审查审批事项,及时更新需授权和审批的项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等信息; d) 应记录审批过程并保存审批文档。 4、沟通和合作 a) 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同协作处理信息安全问题; b) 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 c) 应加强与供应商、业界专家、专业的安全公司、安全组织的合作与沟通; d) 应建立外联单位联系列表,包括外联单位名称、合作内容、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e) 应聘请信息安全专家作为常年的安全顾问,指导信息安全建设,参与安全规划和安全评审等。 2

IT运维管理制度

第一章运维管理服务保障制度 为完成运维任务必须建立相应的技术支持管理制度,使维护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对制定的各个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质量考核,对运维团队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促进制度的更好落实,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维护支持任务。 1.1 机房运维管理制度 1.1.1 数据中心环境安全管理 数据中心进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对不同的访问区域制定不同的安全管控和出入原则。将数据中心划分3类不同类别的管控区域和安全区域。公共区域、办公区域、机房区域。 (1)公共区域:这些区域通常用于数据中心生活与展示的配套区域。该区域经授权并在遵守相关制度的前提下来访者可自由进出。 (2)办公区域:数据中心日常工作区域。这类区域的进入通常为数据中心内部员工及运维人员。需经授权访问。 (3)机房区域:机房区域是数据中心的核心区域。该区域应有严格的进出管控,外来人员进出需提前提出申请,来访者进出机房区域需经授权,进出需登记。 除了数据中心人员进出管理外,还应考虑设备和物品进出的流程。设备和物品的进出也应得到正式的审批,特别是对于机房区域的设备应重点管控。应通过机房人员/设备登记表详细记录。设备出门需开具出门凭据等。 1.1.2 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1) 机房应防尘、防静电,保持清洁、整齐,设备无尘、排列正规、工具就位、资料齐全。 (2) 机房门内外、通道、设备前后和窗口附近,均不得堆放物品和杂物,做到无垃圾、无污水,以免妨碍通行和工作。

(3) 严格遵照《消防管理制度》规定,机房内严禁烟火,严禁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从事危险性高的工作。如需施工,必须取得领导、消防、安保等相关部门的许可方可施工。 (4) 外来人员进入机房应严格遵照机房进出管理制度规定,填写人员进出机房登记表,在相关部门及领导核准后,在值班人员陪同下进出,机房进出应换穿拖鞋或鞋套。 (5) 进入机房人员服装必须整洁,保持机房设备和环境清洁。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行拍照,严禁将水及食物带入机房。 (6) 进入机房人员只能在授权区域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设备上工作,不得随意进入和触动未经授权以外的区域及设备。 (7) 任何设备出入机房,经办人必须填写设备出入机房登记表,经相关部门及领导批准后方可进入或搬出。 1.1.3 服务人员安全及保密管理制度 1、维护工程师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准则。 2、外部人员因公需进入机房,应经上级批准并指定专人带领方可入内。 3、有关通信设备、网络组织电路开放等资料不得任意抄录、复制,防止失密。需要监 听电路时,应按保密规则进行。 4、机房内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每个维护人员应熟悉一般消防和安全操作方法。 5、机房内严禁吸烟和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6、搞好安全保密教育,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加强节假日的安全保密工作。 7、未经有关领导批准,非机房管理人员严禁入机房。 8、机房内严禁烟火,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9、注重电气安全,严禁违章使用电器设备,不准超负荷使用电器。 10、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更新。 11、定期检查接地设施、配电设备、避雷装置,防止雷击、触电事故发生。 12、发现事故苗头,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报告领导。

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规范(最新版)

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规 范(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54

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规范(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管理,提高巡视质量和效率,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结合公司通道运维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通道运维巡视工作坚持“责任到位,预防为主,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着重提升工作质量。 第三条通道运维巡视是指根据线路通道环境特点和现存隐患发展情况,确定通道巡视的周期及内容,及时掌握通道环境隐患动态情况及线路异物搭挂缺陷,有效落实隐患管控措施。 第四条通道运维巡视工作主要包括状态信息收集,确定巡视工作内容及周期,优化工作计划,质量评价及考核等内容。

第五条本规范对通道运维巡视管理职责、工作内容及标准、质量评价与考核等提出要求,适用于公司35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公司运维检修部是通道运维巡视工作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根据行业标准及公司相关制度要求,制定通道运维巡视规范。 2、负责监督检查、统计分析、评价考核各单位通道运维巡视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3、组织开展工作业务交流与培训,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应用。 第七条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负责配合公司运检部开展相关工作,主要职责是: 1、协助公司运检部开展通道运维巡视总结分析、监督评价等工作。 2、配合推广应用通道运维巡视的新技术、新装备。 第八条各通道运维单位主要职责:

第三方驻场运维人员管理办法

****驻场运维人员工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行业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规范驻场运维人员运维工作,遵循市局(公司)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驻场运维人员是指与****签订运维服务合同的运维单位派驻到****现场进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市局(公司)机关各处室及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人员入场管理 第四条签订运维合同时,应同时签订保密协议,驻场运维人员为一人的,应同时提供备用人员。 第五条合同执行之日起,人员入场,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工作证明、技术认证(按合同或招标文件要求)复印件,填写《驻场人员情况表》,备用人员信息需一并提交。 第六条驻场人员应自备办公所需设施,在****规定的办公地点办公,不得擅自变更办公地点,就餐按照统一要求执行。 第七条如工作需要接入****内网或公网,填写《网络准入审批单》,并按照****网络安全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相关系统帐号,经系统主管部门批准后,向信息中心申请,填写《帐号申请表》。 第三章人员离场管理 第九条合同终止之日起离场,填写《离场申请表》,交回办公期间领用设施、帐号等。 第十条中途离场的,应提前一个月申请,填写《离场申请表》,替换人员入场(参见入场管理),因特殊原因突然离场的,备用人员负责补填写《离场申请表》,并与替换人员一同入场,替换人员为原备用人员的,应同时提供新的备用人员。 第四章日常巡检管理 第十一条驻场运维人员应每日巡检自身负责的系统,根据相关系统运维手册规范操作,巡检内容应不少于《****信息系统日常巡检要求》。 第十二条每半年提供一次深度巡检,提交巡检报告及系统改进计划。 第十三条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应按照事件管理中的相关要求,及时进行处理。 第五章事件管理 第十四条事件分为一般性事件、数据提供事件、变更事件、故障事件。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定稿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试行) (2018年8月版) 第一章总则 运维以技术为基础,通过技术保障产品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运维组都需要适时参与并发挥不同得作用,因此运维组工作内容和方向非常多。 运维目标是在服务出现异常时尽可能快速恢复服务,从而保障服务的可用性;同时深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推动并修复服务存在的问题,同时设计并开发相关的预案以确保服务出现故障是可以高效止损。 第一条为保障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运维技术人员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管理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办公系统运行推广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信息系统能够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全体人员。 第二章编制方法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第三章运维部工作职责 第一条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 (1)根据公司业务的推进和发展目标,负责平台信息系统管理及数据交换策略的整体架构、对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的基础支撑,保障基础平台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2)负责系统基础平台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3)会同项目实施,确认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数量、品牌规格、技术参数,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实施。 (4)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5)系统信息基础设备的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6)系统信息基础平台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平台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7)负责平台系统管理及设备保密口令的设置、更新、保存。 (8)负责系统信息协同管理及协同数据交换策略研究新程序、新系统和软件改版升级工作。 第二条.平台信息和技术安全 (1)执行国家有关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通信管理和网络安全监管部门联络,及时处理基础研发平台信息技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平台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2)基础运营平台信息技术安全保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定,落实信息技术安全保密责任制,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3)在服务器和计算机之间设置硬件防火墙,在服务器及工作站上均安装防病毒软件,进行硬件和技术双保护,确保基础研发平台不受病毒和黑客攻击。 (4)负责基础运营平台信息技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制定和实施。 (5)建立多机备份基础平台信息服务系统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6)建立基础平台系统集中式权限管理,按照岗位职责设定工作人员操作权限,针对不同应用系统、终端、操作人员,设置共享数据库信息的访问权限,并设置密码。不同的操作人员设定不同的用户名,且定期更换,严禁操作人员泄漏密码。

电网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电网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发表时间:2018-11-16T12:32:56.36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0期作者:王振龙 [导读] 电能的供应安全稳定是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管理主要工作目标之一,输电线路连接着发电厂、变电站以及电力系统的每一个用户,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是电能供应安全稳定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王振龙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拉萨供电公司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850000) 摘要:随着电能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能的供应安全稳定是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管理主要工作目标之一,输电线路连接着发电厂、变电站以及电力系统的每一个用户,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是电能供应安全稳定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网输电线路;维护管理;电力系统 1开展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输电线路的有序运行关乎着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只要输电线路运行出现问题,那么电力供应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输电系统崩溃的严重后果。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时代,人们对输电线路的运行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标准也越来越严格,输电线路不仅要具备安全稳定性,还要确保电能供应的质量和效率。就此而言,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体现出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质量的输电线路运行是切实履行“强电强网”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供人们生产生活用电保障的重要举措。 2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 2.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输电线路点多面广,线路的安全问题随时都可能发生,并且一些线路安全影响因素具有不可确定性,例如鸟害、雷击、以及冰雹大风等,似这些自然因素不但给线路安全带来了威胁,并且破坏力极强。 2.1.1雷击 雷击是引起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压线路出现跳闸现象50%左右由于雷击引起的,如果在地形复杂地区或者在雷雨天气比较多的地区,输电线路受雷击的次数则更高,雷击的故障率也会更多。雷击的破坏力非常大,输电线路和设备一旦遭遇雷击,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就会损坏电子器件,影响输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 2.1.2覆冰 覆冰也是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覆冰给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覆冰严重的时候,线路和设备由于不堪承受覆冰的坠压,导致输电线路倒杆(塔)、输电线路被压断并且引起跳闸事故的发生,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很多省份的冰雪冻雨灾害,造成了输电线路严重的破坏,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2.1.3鸟害 鸟害的破坏也属于运行维护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鸟害破坏输电线路季节性非常强,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区域范围内,我们以往的输电线路维护并没有对鸟害给予重视,没有去认真分析鸟害的影响因素以及鸟的活动规律,只关注防雷和防冰等问题,以至于鸟害的影响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近年来,鸟害导致的输电线路跳闸事故频繁发生,鸟害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我们一定不能够忽视。 2.2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输电线路安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故意破坏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另一方面是无意识破坏导致的输电线路问题,下面我们逐一加以分析。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故意破坏问题,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分子盗窃电力设备贵金属导线、塔材等电力物资,破坏输电线路,由于输电线路遭到破坏或者被盗,就会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同时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手段,有效控制和杜绝电力设备以及电力线路的被盗事件,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保护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另外,无意识破坏导致的输电线路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一些施工队违规施工,没有在规定范围外进行施工,而是在线路附近或线路下方施工,由于距离线路过近,大型施工机械将杆塔撞坏或者将导线碰撞引起线路故障。二是,在输电线路下方点燃明火,焚烧农作物,或者在输电线路附近燃放爆竹烟花等都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的安全隐患,还有在线路附近放风筝、洪涝灾害导致塌杆等都是线路安全隐患人为因素影响之一,在这几个方面我们都要加强管理,有效控制这些人为的隐患。 2.3设备本身缺陷的影响 在输电线路安全维护过程中,设备本身的缺陷也不容忽视,由于设备自身原因而引起的掉闸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接管过热烧断导线跳线、金具磨损而引起的断线或掉线等,设备故障如果不能够及早发现,也会对输电线路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现如今,由于用户的增多以及输电线路的不断拓展,线路跳闸现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上影响安全运行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电网的稳定,同时更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电网用户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3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维护质量的相关对策 3.1完善输电线路运行的维护制度 管理制度是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维护的重要保障,能够有力保障输电线路运行的科学规范性。在运行维护制度建立与完善中,首先要将责任制度有效落实,责任到人,定期对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寻找问题所在并尽快处理。针对重点线路段要适当增加巡检频率,最大程度的确保线路状态良好。 3.2大力应用在线监测技术 技术支撑在输电线路运维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有效提升运维管理效果。特别是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配置相关人员进行管控,大力落实与实现三个控制的目标,分别是可控、能控和在控。大力应用在线检测技术,针对输电线路实施运行状态检测诊断、故

公司IT运维管理制度

北京金则医学检验IT部运行维护 管理制度 撰写人:王永炳 审核人:王义平 批准人:王岩 启用日期:2018年7月1日 文件编号:BJJZLaB-IT运行维护 版本:第A版

目录 1 5 8 3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IT运维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保障通信网高效的发展和稳定可靠地运行,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的技术政策、技术体制、技术业务规程、法规、规定以及IT运维公司现行的管理体制,制定本运行维护基本管理制度。 第2条 IT运维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原则是: 1、坚持国家公众通信网的先进性、统一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加强全程全网的运行维护管理,实现全网协调、高效和快捷的发展,确保全网的安全和畅通。 2、完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运行维护规范,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效率,使全程全网的通信质量和技术指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并不断提高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 3、接轨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维护管理经验和机制,实施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在较短的时间内,使IT 运维不仅在网络规模、用户数量、服务质量,还是在运行维护管理上都成为世界一流的通信企业。

4、在确保完成网络技术指标、功能指标和质量指标等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综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行维护管理成本,提高网络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 第3条 IT运维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任务是: 1、建立和完善两个体系,即自上而下的指挥调度体系和自下而上的请示报告体系。运行维护管理要树立网络意识,深刻认识通信服务的全程全网的特点。凡是已投入运行的所有设备、线路、系统都是全程全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逐步建立运行与维护分离的管理机制。要确保网络内的所有设备完好无损,运行状态良好,各种电气指标,技术指标和服务质量指标均能满足或超过规定的水平。同时,能及时准确发现和迅速可靠地排除故障,杜绝人为事故和差错的发生,清除隐患,确保网络的畅通。 3、根据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的发展特点和专业化的分工趋势,充分利用社会化的维护能力,推广设备代维。加强对超出保修期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探索实行设备供应商付费限时保修制。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运维管理制度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试行) (2018年8月版) 第一章总则 运维以技术为基础,通过技术保障产品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运维组都需要适时参与并发挥不同得作用,因此运维组工作内容和方向非常多。 运维目标是在服务出现异常时尽可能快速恢复服务,从而保障服务的可用性;同时深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推动并修复服务存在的问题,同时设计并开发相关的预案以确保服务出现故障是可以高效止损。 第一条为保障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运维技术人员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管理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办公系统运行推广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信息系统能够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全体人员。 第二章编制方法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第三章运维部工作职责 第一条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 (1)根据公司业务的推进和发展目标,负责平台信息系统管理及数据交换策略的整体架构、对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的基础支撑,保障基础平台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2)负责系统基础平台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3)会同项目实施,确认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数量、品牌规格、技术参数,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实施。 (4)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5)系统信息基础设备的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6)系统信息基础平台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平台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7)负责平台系统管理及设备保密口令的设置、更新、保存。 (8)负责系统信息协同管理及协同数据交换策略研究新程序、新系统和软件改版升级工作。

日常运维管理制度

日常运维管理制度 1.运维保障机制 (1)建立硬件、网络、系统、应用及业务软件日常维护流程机制; (2)建立故障应急处理流程机制; (3)建立备份恢复保障机制; (4)建立安全保障管理机制; (5)建立版本管理机制,管理平台生产环境运行的软件版本; 以上机制应形成文档,作为日常遵循规范,按要求执行。 2.硬件维护能力 需对硬件设备具备7*24小时不间断的支持、响应能力,原则上每日对硬件设备至少健康检查一次并记录;定期对网络环境进行检查。我公司服务器部署在移动云上定期通过命令进行硬件检测,内存、硬盘、I/O的使用情进行查询并进行登记,每台服务器运行的软件对硬件性能使用情况检测,对于服务器我们进行系统备份、软件,每日对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观察,针对突发异常流量进行分析。

3. 故障处理响应及要求 设备(系统)出现故障时,根据不同的故障级别提供相应的服务响应,响应方式及要求如下: 4.具备应急预案 针对部署国家平台节点服务器我们实施系统备份、软件重要数据实时备份,主机备份是提供的保留某个时间点上的主机系统数据状态

的服务。基于主机备份可以随时生成或删除备份,并基于已备份进行主机的恢复,实现已有应用和主机数据的快速复用,如系统出现事故无法使用将进行系统恢复并把最近一次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对于突发情况建立应急服务流程,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设计应急的方案,以控制和规避突发事件带来的集中性风险,从而降低设备集中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制定以下流程图:

为保证服务实施的质量能够稳定并不断有所提升,保障客户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保障服务实施团队为客户提供统一、标准化的服务支持,并为客户设立专门的技术服务专员,对进行全程跟踪,提升服务实施专业性,制定服务流程: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汇编.doc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汇编1 运维管理制度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试行) (2018年8月版) 第一章总则 运维以技术为基础,通过技术保障产品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运维组都需要适时参与并发挥不同得作用,因此运维组工作内容和方向非常多。 运维目标是在服务出现异常时尽可能快速恢复服务,从而保障服务的可用性;同时深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推动并修复服务存在的问题,同时设计并开发相关的预案以确保服务出现故障是可以高效止损。 第一条为保障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运维技术人员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管理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办公系统运行推广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信息系统能够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全体人员。 第二章编制方法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

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第三章运维部工作职责 第一条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 (1)根据公司业务的推进和发展目标,负责平台信息系统管理及数据交换策略的整体架构、对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的基础支撑,保障基础平台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2)负责系统基础平台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3)会同项目实施,确认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数量、品牌规格、技术参数,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实施。 (4)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5)系统信息基础设备的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6)系统信息基础平台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平台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

66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 作者:娇滴滴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8更新时间:2009-11-29 1总则 1.1为了规范66KV架空输电线路的生产运行管理,使其标准化、制度化,保证全省农村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生产技术文件,结合生产运行经验而制定。 1.3本制度对66KV架空输电线路生产过程中的工程设计、验收、运行、缺陷管理、事故预想及处理、技术管理、设备评级等项工作以及运行维护重点工作,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或 指导性意见。 1.4本制度适用于辽宁省农电系统内的66KV架空输电线路,35KV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1.5各市农电局可根据本制度,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 2引用标准 推荐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GB50061-1997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J233-1990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5009.2-19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626-2004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紧急事故抢修杆塔技术条件(暂行)(电供[1991]4号) 防盗金具通用技术标准(暂行)(电供[1991]4号) 3、设备巡视检查管理制度 3.1线路巡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沿线情况,并为线路维护提供依据。 3.2山区、沼泽等特殊地段线路巡视、恶劣天气巡视、夜间巡视等应安排2人进行。 3.3县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每年至少到送电线路巡视1天。运行单位领导每月至少到送电线路巡视1天,并每月检查一次巡线员的巡线手册,并签署意见。 3.4运行维护单位必须建立线路巡视岗位责任制,每条线路都应有明确的的巡视人(巡线员)负责运行维护。 3.5送电线路定期巡视的周期为一月一次,并根据线路实际进行故障巡视、特殊巡视、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监察巡视。 3.6在各种巡视中,必须明确每个巡线员的巡视范围、内容和要求,不得出现遗漏段(点)。 必要时应采用登杆塔方式进行检查。

运维管理制度

运维管理制度 1定义 运维:为了保障软硬件产品正常运转而进行的维护。 日常维护:维护工程师为了防止系统出现问题做的日常性维护,比如内存清理、系统升级、杀毒检测等; 日常巡查: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而做的定期巡查,新产品暂定为每天2次。 用户报障:使用者反馈的故障; 事件: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事情都是事件。 问题:反复发生的事件或者非常重要的事件,上升为问题,问题需要通过分析,找到处理方案,通过产品研发等系统性手段进行解决。 服务报告:含巡查报告、系统运行分析、总结等内容。 2组织架构及职责说明 运维体系目前为虚拟架构,人员跨各部门。主要岗位包括: 服务台:负责运维主动巡查、故障接报、预处理、工单下发等; 软件运维:目前由软件部指定专人负责,负责软件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产品变更、发布。 硬件运维:由工程部指定专人负责;负责硬件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 3软件/服务器日常维护制度 软件部指定专人负责服务器维护; 主要工作: 定期更新系统补丁; 定期更新病毒库,查杀病毒。 定期检查CPU、内存、磁盘占有率并维护。 经常更改系统管理员密码; 检查系统安全,比如是否多出超级管理员等

确保自己的电脑安全。 4现场硬件产品日常维护制度 每次现场巡检时,应清理维护传感器和设备; 对于EC和PH传感器应每个月清理重新安装,避免土壤结块。长期不浇水时,应将传感器取出置于水中。 5配置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完成,应向服务台提交配置清单及拓扑图等资料存档; 硬件更改后,应更新配置清单; 软件版本变化后,应更新配置清单。 6事件处理制度 6.1解决时效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服务等级,同样的问题

IT运维管理制度

日常IT运维管理制度 为完成运维任务必须建立相应的技术支持管理制度,使维护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对制定的各个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质量考核,对运维团队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促进制度更好落实,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维护支持任务。 1.0运维管理制度总则 1.0.1运维保障机制 (1)建立硬件、网络、系统,应用及业务软件日常维护流程机制; (2)建立故障应急处理流程机制; (3)建立备份恢复保障机制; (4)建立安全保障管理机制; (5)建立版本管理机制,管理平台生产环境运行的软件版本;以上机制应形成文档,作为日常遵循规范.按要求执行。 1.0.2硬件维护能力 需对硬件设备具备7*24小时不间断的支持、响应能力,原则上每日对硬件设备至少检查一次并记录;定期对网络环境进行检查。对服务器进行硬件检测,内存、硬盘、I/O的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并进行登记,每台服务器运行的软件对硬件性能使用情况检测,对于服务器我们

进行系统备份,每日对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观察,针对突发异常流量进行分析。 1.0.3故障处理响应及需求 设备(系统)出现故障时,根据不同的故障级别提供相应的服务响应,响应方式及要求如下:

1.0.4具备应急预案 针对部署并进行实施系统备份、软件重要数据实时备份,主机备份是提供的保留某个时间点上的主机系统数据状态的服务。基于主机备份可以随时生成或删除备份,并基于已备份进行主机的恢复,实现已有应用和主机数据的快速复用,如系统出现事故无法使用将进行系统恢复并把最近一次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对于突发情况建立应急服务流程,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设计应急方案。以控制 和规避突发事件带来的集中性风险,从而降低设备集中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1.0.5数据库维护能力 每日对数据库进行日常巡检,内容包括对日志、会话数、表空间、磁盘空间等主要数据库参数进行检查(需要配置监控软件);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归档日志整理、表空间维护、权限分配、异常问题处理;对数据库相关工作进行维护;定期对数据库进行重启,以释放资源;制定数据备份方案及数据恢复演练方案,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 1.0.6中间件维护能力 对中间件进行运行状况检查;每日对核心中间件和应用日志进行检查。定期对中间件性能进行检测,必要时进行优化处理。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守则1.doc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制度1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制度 高压输电线路担负着电网电能传输的重任,规范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是确保电网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输电线路巡视 一、巡视类型 (一)定期巡视:经常掌握线路各部件运行情况及沿线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情况。其目的在于经常掌握线路各部件运行状况及沿线情况,并搞好群众护线工作,定期巡视由专责巡线员负责,一般每周期进行一次,其它巡视由运行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巡视区段为全线。 (二)故障巡视:是为了查明线路发生故障(接地、跳闸)的原因,找出故障点并查明故障原因及故障情况,故障巡视应在发生故障后及时进行,一般巡视发生故障的区段或全线。 故障巡视中,巡线员应将所有的巡视区段全部巡完,不得中断或遗漏,对所发现的可能造成故障的所有物件均应搜集带回,并对故障现场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以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和参考。 (三)特殊巡视:是在气候剧烈变化(大雾、导线覆冰、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地震、河水泛滥、森林起火等),线路过负荷和其它特殊情况时,对全线某几段或某些部件进行巡视,

以发现线路的异常现象及部件的变形损害。特殊巡视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一般巡视全线、某线段或某部件。 (四)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是为了检查导线的连接器的发热 或绝缘子污秽放电情况。根据运行季节特点、线路的健康情况和环境特点确定重点。巡视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进行,一般巡视全线、某线段或某部件。 (五)登杆塔巡查:是为了弥补地面巡视的不足,而对杆塔上部部件的巡查。 (六)监察巡视:运维检修部及以上单位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了解线路运行情况,检查指导巡线人员的工作。监察巡视每年至少一次,一般巡视全线或某线段。 二、巡视要求 (一)输电技术组要严格按照2013年输电线路巡视计划执行,如有其他原因推迟巡视时间,输电技术组负责人应说清原因,并尽快安排时间继续巡视。 (二)巡视检查的内容应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执行。运维检修部相关专责,应定期参加线路巡视,以了解线路运行情况并检查、指导巡视人员的工作。 (三)定期巡视在地形条件较好地段,可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巡视人员一人进行。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及登杆塔检查必须由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运行人员在巡视时应做到“四

在线运维管理制度

烟气在线自动检测系统管理制度 一、CMES日常维护操作规程: 1、工控机显示的烟气流量、温度、压力参数是否正常,管道 是否漏水,如有异常要进行检查维护。 2、每15日至少对清吹空气保护装置进行一次维护,检查过滤 器、软管、过滤器等部件。 3、每15日对采样探头、进行一次手动反吹,每次时间为5分 钟左右。 4、没15日对提供压缩空气气源处理器内部积水和油污手动 排放。 5、本仪器不允许运行除污染源在线监测和在线监测基站管理 系统外,运行其它系统(杀毒软件除外) 6、应保持监测用房、控制柜的清洁,保持检测设备的清洁, 保证监测用房内的温度不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对空调等辅助设备也要进行经常性检查与清理。 二、在线监测运维人员责任制度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山鹰纸业热电厂规章制度,严格遵守 作业行为为,严格操作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2、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基站运维人员必须牢 固树立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增强基站运维人员安全意识和自觉性。

3、严格基站内各设备的操作,并按时做好每天的仪器运行台帐, 监测数据台帐记录工作。定期对仪器进行比对、校验。定期对仪器和配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4、如发生设备异常停机、停炉或数据异常,应详细记录停机原因 并及时汇报能环部与热电厂领导。 5、每日清点基站机器总数和机器使用情况,防止微机和各零件丢 失。 6、基站房定点配有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情况 7、节假日做好安全检查和值班工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8、一旦发现设备与数据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汇报 三、定期校验制度 1、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运维人员要负责对维护规程和日常保 养制度与日常巡检制度建立。 2、在仪器有效期内应通过检定或校验,保证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数 据的有效性。 3、每日巡检或远程监视(通过网络平台对设备进行远程监视检 查),观察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分析各设备的监测数据是否正常,分析各设备的报警信息,如发现数据有持续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或检验。 4、定期校验 CEMS运行过程中的定期校准是质量保证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定期校准应做到:

网络运维管理制度

运维工作职责及制度 工作范围: 一、架构设计 为研发部门提供非代码方面的运维技术协助,并在产品开发初期或部署阶段与之共同设计产品运营方面的技术架构,以及架构运行程序和运维自动化软件开发。 二、运行监控 对线上生产环境中的服务器、交换机等各类设备以及关键程序运行状态进行7x24小时轮班人力监控,如果遇到运行故障能在5分钟内获得通知,并立即开展应急处理工作。三、数据维护 公司业务内的各种关系和非关系数据库中持久化存储的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数据从生产服务器保存到线下公司内部的存储器中并建立数据仓库。 为运营部门建立和维护运营数据“仓库”,并开发部份运营数据挖掘工具。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 公司内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采购选型、维护、组装,以及协助行政或财务部对该类物品进行资产管理。办公网络系统组建,例如内部文件共享、邮件、IM等办公协同服务系统的组建和维护。 架构设计工作细则 由于不少公司的研发人员对数据库以及服务器架构方面不是很擅长,需要运维部DBA 和架构师协助进行产品研发初期或产品部署阶段的协助。主要工作要点如下: 一、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分布式运算架构设计,例如读写分离;数据表的分 割存储,存储引擎的择优;数据表字段的类型及数值格式择优。 二、服务器架构设计。常见的有服务器网络分布,服务角色合并等等。 三、运维自动化工具开发,主要采用系统的Shell脚本或Python、C/C++语言,开发 常用的自动备份、监控警报等工具,减少人力成本,加强维护监管的精准度。

运行监控工作细则: 一、运行监控工作需7 x24小时不间断的对所有生产环境中的服务器、路由器以用服务端软件进行监控。 运维监控工作按每天24小时计算,由五名运维工程师每人轮班,假设为ABCDE五名员工,具体排班表见附件《运维轮排表》。 二、运维工作中监测到异常时需按以下流程来处理: 1. 记录详细的故障症状及相关输出信息 运维部会开发一套运维工作日志系统,用于记录每次故障的详情,以便日后对故障进行后续跟踪和职责过失判定。 2.进行应急处理 运维部与研发部双方会不断交涉更新汇总出一份常见故障应急处理方法的手册,以B/S 形式发放至每一位运维工程师。当出现突发故障时,运维工程师在记录下故障详情后,则按照该手册结合自己的技术经验来进行故障修复。 3.发布紧急维护通知 当故障在10分钟内无法恢复时,应属于紧急维护,需要对外发布维护公告。根据公司制度,运维工程师需先上报至运维部负责人,再由运维部负责人通知运营部负责人发布通知。 为了防止联系不上运维或运营部负责人以及公布发布专人,运营部需有权用运营部拟定的维护公告模板来发布紧急维护公告,但是由运维部发布的维护公告,需事后由运维及运营部负责人签字确认原因是有相关负责人联系不上。 4. 运维部开始进行后续技术处理直至问题解决 较复杂的故障处理工作在发布紧急维护公告之后,运维部负责人需组织运维工程师进行

《国家电网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

附件: 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安全生产管理,全面提高线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有关规定制定。 第三条本规范对线路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基本要求。公司线路的技术标准、运行规范、检修规范、技术监督规定、评价标准、技术改造指导意见和预防事故措施等均应遵守本规范,并共同组成公司线路管理的制度体系。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系统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流线路、直流线路(不含电力电缆)的管理。 第二章术语及定义 第五条本规范采用了如下名词术语及定义: (一)线路本体。按设计建造组成线路实体的所有构件及材料,包括杆塔(含拉线装置、爬梯)、基础、导地线(含OPGW)、 —3—

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 (二)附属设施。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相位牌、警示牌及各种技术监测或有特殊用途的装置,如线路避雷器、避雷针、防鸟装置、通信光缆(含ADSS等)和防冲撞、防拆卸、防洪水、防舞动、防覆冰、防风偏及防攀爬装置等。 (三)外部隐患。由于线路外部环境变化或人为等因素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各种情况,如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的树木、建(构)筑物、机械施工以及线路周边的污秽、洪水等。 (四)线路的回数与条数。以两端挂线起止点杆塔(或电缆引出线杆塔)为终端组成完整回路的三相交流线路或二相正负两极直流线路为1回线路,如果线路为单回线路也可称作是1条线路;如果是同塔并架多回线路,则它们共同组成1条线路。 (五)线路长度(条长与回长)。起止于两侧变电站构架(或电缆引出线杆塔)的线路全长即为该线路长度,计量单位为m或km。如果线路为单回线路其长度称为回长或条长;如果是同塔并架多回线路且起止点相同,则其长度为条长(也是每回线路的回长),而线路的总回长则为每回线路回长之和。 (六)线路跳闸。线路在运行中,因其两端分界点内线路发生故障引起开关由接通状态变为开断状态的动作(包括重合成功之前的开断动作)。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