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614科技通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通史考试大纲

《中国通史》Ⅰ、考试内容及要求对中国通史的了解是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学校专业设置的要求,本院结合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制定本考试大纲,考生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1 古代史部分(1)中国历史的起源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石器时代;早期的农耕文明;中华文明的曙光(2)上古三代:夏、商、西周寻觅中的夏;东亚雄邦:商;文明的奠基:西周“封建”;(3)历史大变动:春秋战国社会秩序的急剧变动;经济的突飞猛进与社会组织的改变;“大一统”的前奏:各国变法;诸子竞起与“百家争鸣”(4)大一统帝国的创制:秦、汉“大一统”帝制的确立;秦的暴政与秦朝的覆灭西汉:帝国的重建和稳固;汉武帝时代;西汉的衰落和新朝的改革;东汉的盛衰;汉代的文化与科技(5)帝国的分裂: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西晋与东晋;动荡中的南北中国;乱世中的文化自觉(6)帝国的繁荣与开放:隋唐隋唐开国重建统一;盛唐的社会与文化;“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变迁(7)帝制成熟与社会转型:五代辽宋西夏金过渡期的混乱与纷争;民族政权的多元并立;社会经济的深刻转型;臻于巅峰的文化成就(8)大一统的再实现:元再造统一的元朝政权;元朝统治政策的成与败;元朝的科技与文化(9)君主极权的帝国体制:明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明朝中后期的政局;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10)夕阳西下的帝国统治:清(至1840年)从入居中原到平定天下;“康乾盛世”的治道;末代王朝的由盛转衰2 近代史部分(1)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的应对清政府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战后的中国社会(2)太平天国起义的勃兴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政策(3)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败亡第二次鸦片战争;咸同时期的朝局;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及其失败;太平天国时期各地民众的反清斗争;(4)19世纪中期的思想文化思潮与学术;诗歌与散文;科技与译书(5)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清政府应付变局的抉择;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6)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的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7)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列强瓜分中国的危局;维新派救国的新取向;戊戌变法和政变;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订(8)19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进化观;“诗界革命” ;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9)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的覆亡20世纪初年的中国社会状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同盟会领导的革命斗争;立宪运动的开展和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10)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袁世凯的独裁与复辟;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军阀割据;中国的曙光(11)20世纪初年的科学与文化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兴起;小说与戏曲;教育与科学3 现代史部分(1)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年5月—1923年12月)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军阀的混战和政治争斗;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年1月—1927年7月)军阀势力的演变国民革命高潮的掀起;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国民革命的失败(3)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苏维埃革命的开展(1927年8月—1931年9月)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中国革命的低潮;苏维埃革命的开始;国民党军阀的混战;中间政派的活动和主张;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扩大(4)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年9月—1937年7月)九一八事变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抗日民主运动继续发展;苏区革命的深入和严重挫折红军长征;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共产党政策的调整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变化西安事变全国团结抗日局面的基本形成(5)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全国抗战的开始正面战场的作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战略相持阶段前期抗战形势的演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抗战中期的国民党统治区和解放区;抗战后期的政治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6)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年9月—1949年10月)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中国人民力争和平民主;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哲学科学文学(7)旧中国的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年10月—1956年9月)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1956年9月—1966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在调整政策战胜困难中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9)“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1976年10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性的大动乱;“斗、批、改”运动林彪集团的覆灭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和受挫;“批林批孔”“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四五运动”“四人帮”的覆灭(10)伟大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1976年10月—1991年12月)在徘徊中前进;拨乱反正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与贯彻(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开展(1992年1月—2002年11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到来;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制定(12)哲学科学文化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发现;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本试卷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618普通化学(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化学(甲)》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普通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化工类专
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化学对化学作一概括的阐述和研讨,是化学、
化工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普通化学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主要
内容有:气体和液体的基本定律、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化
学动力学和反应速率方程、原子结构和量子论的若干推论、分子结构和理论、
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和元素化学。
要求考生了解各种基本概念,理解、掌握
各种基本理论和应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50分;题型包括判断、选择、填空、问答、计算。
三、考试内容
(一)气体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气体化合体积定律和Avogadro假说
3. 气体分压定律
4. 气体扩散定律
5. 气体分子运动论
6. 分子的速度分布和能量分布
7.实际气体和Van der Waals方程
(二) 相变·液态
1.气体的液化·临界现象
2.液体的蒸发·蒸气压
3.液体的凝固·固体的熔化
4.水的相图
5.液体和液晶
(三)溶液
1.溶液的浓度
2.溶解度
3.非水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4.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与导电性
5.胶体溶液
(四)化学热力学
1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01太阳大气动力学
02行星际动力学
03磁层动力学
04空间等离子体理论及应用
10
(DDioi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③312高等数学A
④®447电动力学B或450空间物理基础
070820空间环境科学
01空间天气预报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5
①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④④447电动力学B或450空间物理
07高分子成型物理与化学
08高分子溶液
09纳米咼分子材料
10髙分子纳米改性
11高分子辐射化学
12涂料辐射化学
13基础辐射化?
A厶rh、"・E仃4/[■宀
25
①①101政治理论
2®201英语
3@324物理化学
4®444高分子化学或445高分子物
理
070320可再生洁净能源
01生物质的结构和降解机理
02生物质能源化
5
axDioi政治理论
2®201英语
3@324物理化学
4®442有机化孑
070401天体物理
01活动星系核
02宇宙大尺度结构
03相对论天体物理
04吸积盘物理
10
JXDioi政治理论
2®201英语
3®313普通物理A
④④434量子力学或436电动力了A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1大气物理和大气遥感
4®42 7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01数理规划的算法讨论
02评估理论
5
JXDioi政治理论
②②201英语
③③321数学分析
④@427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中国科学院大学625图书馆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总分为 150 分;试卷题型 包括名词解释(30 分)、简答题(60 分)、论述题(60 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学科概况及理论进展 内容:图书馆学的基本问题
1. 图书馆、图书馆学的定义 2. 图书馆的属性与职能 3. 文献、信息、数据、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要求: 1. 掌握图书馆、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形成对学科及其事业的基本认知。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内容。 (三)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分析 内容:
1. 用户信息需求的特征 2. 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 。 3. 用户信息行为模式。 要求: 1. 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与获取方式。 2. 学会分析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 3. 深刻认识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行为模式。 (四)图书馆业务管理体系 内容: 1. 图书馆战略发展与规划编制。 2. 图书馆业务布局与岗位设置 。 3. 人员队伍与能力建设。 4. 图书馆制度与标准化建设 5. 图书馆评估 要求: 1. 了解图书馆战略发展的主要趋势及战略规划编制要求。 2. 了解图书馆业务布局与岗位设置的特点与要求。 3. 了解图书馆人员队伍的构成与能力要求。 4. 了解图书馆规章制度与标准化的重要性及构成 5. 了解图书馆评估的主要方法与指标体系 (五)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 内容: 1. 图书馆自动化与信息化 2. 数字图书馆建设。 3. 智能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 要求: 1. 了解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了解信息化及其对图书馆的要求。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编制日期:2019 年 5 月 16 日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中国科学院大学 考研《科学技术史》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科学技术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科学技术史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科目的考试,要求考生了解世界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史实、重要人物和重大成就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理解物质科学(Physical Sciences)、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科学与社会关系三方面的内容、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以及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及其特点;懂得重要科学概念的历史特点及其与当今科学教科书中对应的科学概念之间的差异,理解杰出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具有分析科学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试卷结构包括“术语解释”(30分)、“问题简答”(60分)、“论述”(60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1.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了解(1)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哥拉斯、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看待自然的方式;(2)阿基米德的数学和机械成就、托勒密的宇宙模型、盖伦医学;(3)阿拉伯、印度和中国古代科学的主要特点;2.15至17世纪的物理科学理解(4)哥白尼-弟谷-开普勒天文学革命的内容,以及他们对于前人科学思想的继承和突破;(5)伽利略科学方法的特点、发现运动定律过程中对前人思想的扬弃、借助望远镜做出的发现、受教会审判的情况;(6)牛顿时代的科学背景、牛顿关于运动定律和光的研究。
3.15至17世纪的生命科学理解(7)维萨留斯解剖学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科学意义;(8)帕拉塞尔苏斯的医学、炼金术和化学理论,哈维心血运动论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科学意义;(9)格斯纳的动物记载和雷的物种观念的科学意义。
4.15至17世纪的科学与社会掌握(10)赫尔蒙特、波义耳、牛顿相信神秘力量的事实,以及17世纪科学与迷信之间的复杂关系;5.18世纪的物理科学理解(11)哈雷关于南半球恒星和哈雷彗星的研究,莱特、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说,以及赫歇尔兄妹的天文学发现;(12)斯蒂诺的化石形成学说、布丰关于地球形成和演变的假说、魏尔纳水成论、赫顿的火成论、居维叶的灾变论及其科学根据;(13)斯塔尔燃素说、布莱克的“固定空气”、卡文迪什分解水、舍勒和普里斯特利制备氧、拉瓦锡推翻燃素说的过程;6.18世纪的生命科学理解(14)林奈的北极探险和生物分类系统及其科学意义,布丰关于生命演变的内在模式及其科学意义,拉马克和居维叶关于物种变与不变的争论内容及其科学背景和科学意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考试参考书目

统考
302
数学二
统考
统考
303
数学三
统考
统考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
综合能力
新闻采编与实务,大众传播及其应用。
《新闻学概论》(第4版),李良荣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新闻采访与写作》(修订版),丁柏
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38
生物化学
同“6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同“6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15
马克思主义哲
学原理
唯物论、辩证论、认识论、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第五版),李秀林,人大出版社2004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
版社。
616
媒介文化
主要包括媒介在文化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一般
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考试参考书目
2014官方版
科目
代码
科目名称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统考
统考
199
管理类联考
综合能力
统考
统考
201
英语一
统考
统考
204
英语二
统考
统考
211
翻译硕士英语
主要考查大学本科所应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内容
主要包括词汇、阅读理解、写作等。总分100分。
无
301
数学一
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现象的观察
与分析、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要求考生理解
高分子结构控制和聚合速率控制的基本原理
我国通史考试大纲

《中国通史》Ⅰ、考试内容及要求对中国通史的了解是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学校专业设置的要求,本院结合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制定本考试大纲,考生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1 古代史部分(1)中国历史的起源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石器时代;早期的农耕文明;中华文明的曙光(2)上古三代:夏、商、西周寻觅中的夏;东亚雄邦:商;文明的奠基:西周“封建”;(3)历史大变动:春秋战国社会秩序的急剧变动;经济的突飞猛进与社会组织的改变;“大一统”的前奏:各国变法;诸子竞起与“百家争鸣”(4)大一统帝国的创制:秦、汉“大一统”帝制的确立;秦的暴政与秦朝的覆灭西汉:帝国的重建和稳固;汉武帝时代;西汉的衰落和新朝的改革;东汉的盛衰;汉代的文化与科技(5)帝国的分裂: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西晋与东晋;动荡中的南北中国;乱世中的文化自觉(6)帝国的繁荣与开放:隋唐隋唐开国重建统一;盛唐的社会与文化;“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变迁(7)帝制成熟与社会转型:五代辽宋西夏金过渡期的混乱与纷争;民族政权的多元并立;社会经济的深刻转型;臻于巅峰的文化成就(8)大一统的再实现:元再造统一的元朝政权;元朝统治政策的成与败;元朝的科技与文化(9)君主极权的帝国体制:明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明朝中后期的政局;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10)夕阳西下的帝国统治:清(至1840年)从入居中原到平定天下;“康乾盛世”的治道;末代王朝的由盛转衰2 近代史部分(1)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的应对清政府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战后的中国社会(2)太平天国起义的勃兴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政策(3)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败亡第二次鸦片战争;咸同时期的朝局;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及其失败;太平天国时期各地民众的反清斗争;(4)19世纪中期的思想文化思潮与学术;诗歌与散文;科技与译书(5)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清政府应付变局的抉择;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6)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的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7)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列强瓜分中国的危局;维新派救国的新取向;戊戌变法和政变;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订(8)19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进化观;“诗界革命” ;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9)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的覆亡20世纪初年的中国社会状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同盟会领导的革命斗争;立宪运动的开展和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10)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袁世凯的独裁与复辟;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军阀割据;中国的曙光(11)20世纪初年的科学与文化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兴起;小说与戏曲;教育与科学3 现代史部分(1)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年5月—1923年12月)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军阀的混战和政治争斗;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年1月—1927年7月)军阀势力的演变国民革命高潮的掀起;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国民革命的失败(3)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苏维埃革命的开展(1927年8月—1931年9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818化工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化工原理》考试大纲
本《化工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化
学工艺、生物化工、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重要应用基础课程,以传递过程(动量传递、传质和传热)
为主线,涵盖了化学工业中涉及的主要单元操作过程。
要求考生掌握研究化工
工程问题的方法论,掌握各单元操作过程原理和设备性能,能够进行定量过程
计算和基本的工程设计,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掌握单元操作过程的典型设备的特性,并了解基本选型能力;
3.掌握主要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设计和操作计算方法;
4.能够灵活运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单元操作常见问题。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化工原理》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流体流动
1、考试内容
(1)流体运动的考察方法、流体受力和能量守恒分析方法;(2)流体静力学
及压强测定;(3)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4)机械能守恒及伯努
利方程的应用;(5)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及判据;(6)流速分布及流动
阻力分析计算;;(7)管路计算;(8)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流量计;(9)非
牛顿流体与流动。
2、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规律,包括流体静力学和机械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