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方标准《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与评估方法

陕西省地方标准《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与评估方法》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火灾高危单位是指《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中规定的容易发生火灾,而且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等场所。
提高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任务。
国务院46号文件明确要求火灾高危单位“配备急救和防护用品,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建立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制度,由具有资质的机构定期开展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作为单位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实行消防安全评估,能够让社会单位全面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发现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单位强化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
省政府按照国务院46号文件有关要求制定了消防管理规章《陕西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2号,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火灾高危单位的具体范围和相关措施,已经省政府2013年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因此,明确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和评估方法,是创新消防安全管理,强化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实施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的现实需求,也是落实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要求的需要。
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根据《规定》、公安部消防局《关于印发<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导则(试行)>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省消防工作实际,起草了地方标准《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和评估方法》。
二、编制过程省公安消防总队成立标准项目编制组,承担标准制订任务。
编制组于2014年1月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明确了工作进程和任务分工。
2014年5月,完成标准草案,于6月发至全省11个公安消防支队和火灾高危单位、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广泛征求修改意见。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 三)、 试验验证:包括试验(或验证)准确度、可靠性、 稳定性的
分析和说明,实验结果综述等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性能测量基本原理是使用具有高精度
测速功能的 GNSS 接收机,配合卫星信号模拟器的模拟卫星信号以及 石英钟表检测仪对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定位误差、速度误差、里 程误差、时钟误差进行校准,模拟信号的来源是通过实车采集录制真 实的卫星信号,然后再经过射频输出。输出的信号同时发给高精度 GNNS 接收机和被测终端。以高精度 GNSS 接收机的定位数据,测速数 据为标准,测量出北斗卫石英钟表检测仪或标准时钟进 行测量。
离的百万分之一。
将车载终端按使用要求安装在试验车辆上,在完成定位和置信区 间不小于 95%条件下,通过差分方式,车载终端的最大定位误差,测 量时试验车辆以不低于 20km/h 的速度行驶,连续测量时间不少于 lh 测量路段无连续弯道,无明显影响连续定位的屏蔽或干扰。定位误差
就是在同一时间车载终端和 GNSS 接收机在地球椭球面上测量到的两
地球短轴,为 6356752.314m
B1一一GNSS 接收机输出纬度,度
B2一一被测车载终端输出纬度,度
L1一一GNSS 接收机输出经度,度
L2一一被测车载终端输出经度,度
上述试验方法和结果验证表明: 本标准所涉及的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符合实际情况,测量方法
行之有效,也说明了该标准在陕西省地区的实用性、可靠性和指导性。 该标准的正式实行后,根据标准中对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要求,
逐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工作。2014 年 6 月交通运输部、 公安部、安监总局联合发布《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要
任务来源及简要起草过程

《地理标志产品兴平辣椒》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为规范我省兴平市辣椒的生产和加工行为,扩大兴平辣椒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标准化作用,稳定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2013年由兴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地理标志产品兴平辣椒》地方标准编制计划(见陕质监标(2013)6号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3年地方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
二、目的意义兴平辣椒种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成熟后的兴平辣椒颜色鲜红亮泽,膘肥肉厚,干椒皱纹密而均匀,椒身细长,辣香浓郁,味道鲜美,品质优良,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
2009年,兴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了《兴平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于同年取得了兴平辣椒地理标志证书,使得兴平辣椒这一独具地域特色的产品依法得到保护。
目前,兴平辣椒正朝着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迅猛发展,辣椒深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兴平市拥有大中型加工企业50余家,年加工辣椒产品4000多吨,年出口创汇100多万美元。
为保护兴平辣椒的特有品性,应制定辣椒科学、适用的标准,并以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为纽带,将分散的农户通过龙头企业连接到市场,对推动特色农产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编制过程标准编制工作从2013年4月开始,历时7个月,由兴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承担。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2013年4月-5月)在收集、整理相关辣椒产品、检验方法标准的基础上,实地调研兴平市辣椒生产、加工管理过程以及地域保护范围,梳理出规范性要素,形成标准框架,征求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意见,并修改完善。
第二阶段:形成内部讨论稿(2013年6月-7月)基于以上工作基础,进一步分析兴平辣椒的品质、生产加工和储藏的本土特点,按照标准框架,完善标准内容,确定指标要求。
标准内容以理环境要求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为重点。
同时,涵盖兴平辣椒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外形特征、环境要求、栽培技术规程等。
陕西省地方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概况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成立了标准项目编制组,承担《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标准的制订任务。
编制组于2015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明确了工作进程和任务分工。
2015年5月,编制组完成标准草案,于6月发至全省11个公安消防支队和宾馆、饭店、商场、企业等各种类型的社会单位广泛征求修改意见。
期间,编制组还会同主管部门和部分专家赴重点地区开展调研,实地考察了不同类型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相关机构和人员对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研讨。
针对各地市、各单位对草案的修改反馈意见以及调研过程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编制组于2015年6月20日召开第二次会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讨论,形成修订稿报省技术监督局进行审查。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为了进一步规范陕西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行为,推动社会单位消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程,全面提升我省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陕西省消防总队组织制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提出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消防设施、灭火器具维护管理、消防控制室管理、智慧消防信息管理综合系统监控、安全疏散管理、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品及其场所防火防爆管理、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宣传与培训、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编制演练和演练、消防档案管理等14个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该标准将为推动我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建立完善,全面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三、主要实验(或验证)情况分析本标准不涉及实验或验证情况。
四、知识产权说明本标准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运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本标准不涉及产业化情况。
六、采标情况本标准尚无同类国家、行业标准。
本标准参照了如下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章:GB 13495.1-2015 消防安全标志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440-2007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 25201-2010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 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A 95-2007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GA 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DB61/T926-2014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与评估规范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现行有效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首次制定,在继承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等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也前瞻性地提出采取科技化手段对单位实施消防管理的相关内容,该标准与本行业现有的其他标准协调配套,没有冲突。
足部修护技术规范陕西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足部修护技术规范》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脚病的修治技术简称修脚,在国内属民间传统服务技艺,修脚师运用锋利的传统修脚刀,施行修、削、剜、劈等技巧,修整趾甲、去除脚垫、鸡眼,为患者解除一时性痛苦的一种保健方法。
修脚技术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采用中国传统医学与刀法相结合的修治方法,与针炙、按摩并称为中国“三大国术”,但是由于目前国内修脚没有统一的标准,修脚理论片面、消毒机制不健全及修脚的安全问题,导致国内修脚行业至今未列入正规行业,再加上现在社会上“流医”坑骗,消费者对此更加不信任。
经过十余年的野蛮生长,优胜劣汰进一步加强,顾客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据调查有近60%的客人对修脚技师不满意,原因是修脚技师不能提供相对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消毒机制不健全且修脚存在安全问题,目前修脚行业从业者文化程度较低,技术参差不齐,服务不统一,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和操作规范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7年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向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足部修护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申请,同年,予以批准立项为2017年地方标准项目(SDBXM 62—2017)。
二、工作过程项目立项后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组成项目组,查阅、收集整理了相关标准、文件等资料,经过对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特别是着重对公司《修护手册》、《修脚标准》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究。
在充分梳理总结公司多年培训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标准编制框架。
标准编制本着“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有效指导”的原则,力求围绕规范足部修护操作目标要求,对服务提供流程、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卫生等提出相关要。
标准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既要传承传统修脚技艺,又要符合服务实际需要,有效规范、统一脚部修护行业的管理。
为了加强标准的适宜性,使标准内容更符合我省足部修护行业实际情况,做到内容规范、切实可行。
2017年3月开始,公司在15家直营、加盟门店进行了验证和意见征询,同时将标准草案向15家同行、3家行业协会及标准化研究院进行了征求意见,本次共收集有效意见6条。
陕西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设施蔬菜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起草组组成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等;“设施蔬菜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研究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5)和陕西省科技攻关(2013K01-46)等项目。
该技术规范的研究主要包括设施蔬菜灰霉病防治策略、防治适期及指标、防治技术及规程研究等主要工作。
主要起草人中,马青教授全面负责该课题的设计和实施,王阳副研究员主要负责设施蔬菜灰霉病防治策略、防治适期及指标研究,宗兆锋教授主要负责种植抗(耐)病品种及生物防治设施蔬菜灰霉病研究,赵新贝主要负责设施蔬菜灰霉病早期预防及应急防治研究。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还应当列出和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1.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和《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编制。
2.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该标准是申请者及其团队多年来从事灰霉病研究与防治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宜于陕西省各地进行设施蔬菜灰霉病综合防控的技术规范。
申请人及其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番茄等蔬菜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该规程集中了国内外近年来防治设施蔬菜灰霉病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是目前防治设施蔬菜灰霉病最先进的技术成果,结合我省灰霉病发生情况,同时参考国内对设施蔬菜灰霉病综合防治的相关研究进展,集成、组装的一套使用先进技术规范。
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主要技术均为本课题总结。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设施蔬菜灰霉病防控技术的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和综合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设施蔬菜灰霉病的预测与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起草组组成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等);任务来源:本标准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丘陵沟壑区红枣生态经济模式丰产优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陕西省科学院重点项目和产业化专项“佳县红枣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以及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课题“红枣裂果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02-03-01)。
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号)文献),“红枣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枣食芽象甲”(项目编号:)于20XX年月日正式下达编制任务。
并依据陕西省技术监督局文件开始编写《枣食芽象甲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从年开始提出了本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协作单位:本规范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与佳县红枣产业办公室共同起草完成。
主要工作过程:本规范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基础上,拟订编写工作计划,开展与标准制定相关科学实验研究主要有枣食芽象甲田间发生规律,田间分布调查及测报技术应用等;同时开展枣食芽象甲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实验等主要研究工作,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枣食芽象甲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起草组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项目承担单位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联合佳县红枣产业办公室两个起草单位及时成立标准制定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制定编写要求,统一思想,规划工作思路,为标准制定建立了组织保障。
标准制定成员有张锋、洪波、刘晨、李英梅、杜军峰、王晶玲、李慧杰、李艳、张淑莲、陈志杰。
具体见表“、数据收集整理和标准起草,年制定组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和技术应用进行了讨论,标准起草制定后进行专家意见送审。
年月数据收集整理阶段。
年月制定阶段。
年至月送审、初审阶段。
、意见征询和讨论完善,接到初审后,年月对标准初稿进行意见征询和论证,征求了相关主管部门、质检部门、科研、教案、生产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意见(见表)后,项目组召开了编制人员参加的讨论会,年月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现已完成《枣食芽象甲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标准送审稿,提请审查。
推荐-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精品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起草组组成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等);任务来源:本规范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与高效农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XXBAD31B05)”相关要求。
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XX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20XX]6号)文献),“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与高效农业技术规范”(项目编号:SDBXM006~20XX)于20XX 年4月27日正式下达编制任务。
并依据陕西省技术监督局文件开始编写“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与高效农业技术规范”从20XX年开始提出了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协作单位:本规范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起草完成。
主要工作过程:本规范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与高效农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XXBAD31B05)”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基础上,拟订编写工作计划,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安排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高效农业相关试验验证,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与高效农业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起草组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高建恩、樊恒辉、李兴华、张星辰、白岗栓、马永清、陈云明、梁银丽、陈志杰、王继军。
表1地方标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与高效农业技术规范”编写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还应当列出和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编制原则:本规范的编制原则:1、以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原则;2、以符合已经颁布的国家及行业等相关标准为原则;3、立足于因地制宜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防治及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最新集成成果,其颁布、实施、应用有利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执行、粮食安全保障及生态环境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技术规程
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
根据陕西省质监局地方标准制订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陕西省生物防治总站结合陕西近年来芹菜生产现状、技术条件和生产经营者对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迫切需要,从2017年2月份开始,承担了《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技术规程》陕西省地方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
二、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芹菜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较大的七大蔬菜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质脆味甜。
但根据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检测数据显示,芹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民的食用和农民的增收。
2010年至2012年期间对北京市芹菜样品抽检,农药残留检出率最高为24%;2009年至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检测数据显示芹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8%;2015年对山西省11个市的芹菜进行抽样,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1.7%,远远高于其他蔬菜。
目前我省芹菜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包括:黑斑病、疫病、斑枯病、叶斑病、软腐病、病毒病、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等。
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生产效益,种植户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盲目使用农药,破坏了芹菜种植的生态平衡,使得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
因此,制定无
公害芹菜生产技术规程能有效提高芹菜的品质,避免不合理使用农药。
芹菜上登记可用的农药数量不足,很多在芹菜上使用的农药是按叶菜类登记的。
而芹菜是一种主要食用茎杆的蔬菜,具有发达的维管束,与普通叶菜在生理结构上差异很大,农药代谢方式也存在很大不同。
有报道证明,用同样剂量毒死蜱处理小白菜和芹菜,药液在芹菜上的着药率显著高于小白菜,药液在芹菜中的传导,吸收率均高于小白菜。
但是芹菜农药残留超标判定中通常也都参考叶菜类的MRL值,在绿叶类蔬菜上使用安全,但在叶柄类蔬菜芹菜上使用可能就会出现问题,这也是造成芹菜中超标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目前,关于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有国家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河北省地方标准,淄博市地方标准等,我省还没有关于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
已有的技术规程主要偏重于种植技术,而且标准制定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无法适应目前田间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
因此,通过制定陕西省无公害芹菜农药使用技术规程,可以进一步规范芹菜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降低农药使用量及残留,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确保芹菜质量安全。
三、标准的制定过程
本标准从2016年10月份开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多位同志,经多年来从事芹菜病虫害研究与防治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宜于陕西省各地进行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范。
在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计划后,进行课题调研,
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收集了国内相关标准,依据了承担的“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6YED02010006)和陕西省农业厅项目“2017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资金项目”等项目的成果。
结合我省芹菜病虫害发生情况,同时参考国内对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的相关研究进展,集成、组装的一套使用先进技术规范,于2017年9月起草完成了《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标准草案,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四、标准起草原则及技术依据
1、起草原则。
本标准的起草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原则,尽可能与国内、国际标准接轨,注重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同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质量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力求技术措施切实可行、易操作、易推广普及。
2、技术依据。
依据“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 5092-2002 无公害食品芹菜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0-2002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 276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T 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与“GB 16715.5-1999 瓜类作物种子叶菜类”等相关规定,结合陕西省近年来芹菜高效栽培生产实际,确定了《无公害食品芹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技术指标设置及要求。
五、标准的内容说明
该技术规范的研究主要包括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管理等主要内容,同时包含三个附录。
主要起草人中,师宝君副研究员全面负责该课题的设计实施和田间用药的筛选与效果评价;何玲农艺师主要负责无公害蔬菜芹菜病害防治策略、防治适期指标研究及技术规程的起草;王李斌农艺师主要负责无公害蔬菜芹菜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研究;贾丽助理农艺师主要负责无公害蔬菜芹菜虫害防治策略、防治适期及指标研究;胡兆农教授主要负责抗(耐)病品种及生物防治无公害蔬菜芹菜病虫害研究;姬志勤研究员主要负责设施无公害蔬菜芹菜病虫害早期预防及应急防治研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管理的要求,适用于陕西地区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技术规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与定义
给出了日光能温室、塑料大拱棚、露地、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这些定义源于相关的国家标准。
4 生产管理措施
规定了品种选择、播种时间与播种量、栽培技术、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定植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规程。
给出了芹菜的相关栽培技术及相关管理技术。
提供了芹菜的主要相关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主要选择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主要采用生物源农药和一些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品种。
六试验与验证
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分别在阎良区、泾阳县、杨凌示范区、白水县等地设施蔬菜种植区,进行了2个轮次的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验证及效果评价,实施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七、知识产权说明:标准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说明;
本技术规程知识产权归研制单位所有,没有相关知识产权纠纷。
八、采标情况: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或与国内同类标准水平的比较;
目前国内关于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有国家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河北省地方标准,淄博市地方标准等,我省还没有关于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
已有的技术规程主要偏重于种植技术,而且标准制定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无法适应目前田间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
因此,通过制定陕西省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使用技术规程,可以进一步规范芹菜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降低农药使用量及残留,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确保芹菜质量安全。
九、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包括处理过程、依据和结果;
无重大分歧意见。
十、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建议审批发布为推荐性标准或强制性标准的说明及理由;
本标准是本项目组结合多年的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绿色防控的经验制定的,目前国内尚没有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本标准涉及我省乃至我国设施蔬菜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因此,建议将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批准发布,用于指导和规范我省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的绿色防控。
十一、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