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非尼治疗国人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紫杉醇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效果分析

紫杉醇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效果分析于在庆;常阳【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5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紫杉醇,n=42)和研究组(紫杉醇联合索拉非尼,n=43).以12周作为1个疗程,比较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ORR及DCR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两组患者在ALT、TBIL及ALB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在AST和AFB改善程度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较紫杉醇单一化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考虑于临床应用.【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10【总页数】3页(P1411-1413)【关键词】紫杉醇;索拉非尼;肝细胞癌;中晚期【作者】于在庆;常阳【作者单位】濮阳惠民医院(市红十字医院)肿瘤科,河南省濮阳市 457000;濮阳惠民医院(市红十字医院)肿瘤科,河南省濮阳市 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细胞癌(PLC)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即肝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癌变,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在我国约26.68/10万,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索拉非尼的药物研究

索拉非尼的药物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近年,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和临床使用,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临床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
2005年底,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的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多吉美)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研究成果。
临床试验证明索拉非尼能有效治疗有效治疗肾癌、肝癌、肺癌、黑色素瘤等疾病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它与其他药物联用显示了良好的耐受性和治疗前景。
本文对索拉非尼的药物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我国今后分子靶向药物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分子靶向药物;分子靶向治疗;索拉非尼;药物化学索拉非尼(Sorafenib),又名多吉美(Nexavar)是拜耳与ONYX公司共同研制的一种多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2005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肾细胞癌(RCC)。
2006年,我国临床医师成功地将该药用于晚期RCC患者,从此开创了中国晚期RCC靶向治疗新时代。
1 药物结构和命名索拉非尼是一种新颖的二芳基尿素,临床使用的是索拉非尼的甲苯磺酸盐[1](图1),此存在形式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从而有效达到作用部位,同时也可以降低药物对作用系统的刺激,从而可以增加药物的摄入途径。
化学名称为4(4{3[4氯3(三氟甲基)苯基]酰脲}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对甲苯磺酸盐,分子式为C28H24ClF3N4O6S。
2 性状甲苯磺酸盐索拉非尼是无味,介于白色和棕色之间的固体。
热稳定性良好,不吸水。
在水溶液中溶解度低,在强酸条件下溶解度稍增加,略溶于酒精,溶于聚乙烯甘油400[1]。
索拉非尼片为一种红色、薄膜衣片剂,规格为每片200mg。
图1 索拉非尼化学结构3 药物代谢索拉非尼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酶CYP3A4进行氧化代谢,以及通过UGT1A9进行葡萄糖苷酸化代谢。
主要以原形物(占总剂量51%)和代谢物方式随粪便排泄,有部分葡萄糖苷酸化代谢产物(占总剂量19%)随尿液排泄。
、索拉非尼治疗肝癌

• SHARP研究
内容
• ORIENTAL研究
• 两项研究的比较
全球III期SHARP研究
入组标准
▪ 晚期HCC(BCLC B&C)
▪ Child–Pugh A
▪ ECOG PS 0–2 ▪ 无系统治疗史
分层
▪ 地域
▪ ECOG PS (0 vs 1–2) ▪ MVI/EHS (有/无)
1:1 随机化
索拉非尼 400mg bid
(n=150)
安慰剂 (n=76)
疗效评价终点
▪ 总生存期 ▪ 至症状进展时间
▪ 至疾病进展时间 ▪ 疾病控制率 ▪ 安全性
▪ ECOG PS (0 vs 1–2)
▪ MVI/EHS (有/无)
ECOG PS = 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 MVI =大血管侵润
EHS = 肝外转移
风险比(S/P):
索拉非尼
中位时间:5.5个月
安慰剂
中位时间:2.8个月
SHARP:RECIST 疗效(独立评价)
最佳疗效(%) 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疾病稳定 (SD) 疾病进展 (PD)
4个月时的无疾病进展率(%) 治疗持续时间 (中位时间,周)
索拉非尼 n = 299
0 7 (2.3) 211 (71) 54 (18) 62 23
索拉非尼
抑制种子生长
使土壤贫瘠
29. Li Liu, et al. Cancer Res 2006,66:11851-58 .
三、临床试验
评估索拉非尼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
• 一个临床Ⅱ期试验 • 两个随机、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
试验
• SHARP研究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18例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18例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崔勇霞,罗执芬,周建炜,周 云(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河南郑州,450003)摘 要:目的 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总结2009年10月~2011年6月本科应用索拉非尼治疗的1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其临床疗效、平均病情进展时间、6个月及1年生存率、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
结果 服药8周后,18例患者均为稳定(100.00%);服药后16周后,1例患者腹水消失,为部分缓解(5.56%),13例为稳定(72.22%),4例为进展(22.22%)。
平均服用索拉非尼时间11.9月,平均病情进展时间5.8个月。
6个月生存率94.44%(17/18),1年生存率50.00%(9/18)。
生存质量改善6例(33.33%),稳定8例(44.44%),下降4例(22.22%)。
大多数患者为1~2级毒副反应。
结论 索拉非尼可提高晚期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6个月及1年生存率,且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索拉非尼;晚期原发性肝癌;毒副反应中图分类号:R 735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1)23-0083-02Analysis of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Sorafenibon 18case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 UI Yong -xia,LUO Zhi -fen,ZHOU Jian -wei,ZHOU Yun(H enan Pr ovincial Peop le s H osp ital,Zhengz hou ,H enan,450003)ABSTRAC T:Objective T 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Sorafenib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8cases w ith hepato -cellular carcinoma who w ere treated w ith Sorafenib from October 2009to June 2011w ere summa -rized.The objective effect,progression time,survival rate of six months and one year,quality of lif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 ere evaluated during the treatment.Results After 8w eeks,18patients achieved SD (100.00%).After 16w eeks,one patient received PR (5.56%),13patients achieved SD (72.22%)and 4patients got PD (22.22%).T he median progression time w as 5.8months,the 6-month survival rate was 94.44%(17/18),and one-year survival rate w as 50.00%(9/18).The quality of life showed that 6cases (33.33%)w ere improved,8cases (44.44%)w ere stable,4cases (22.22%)w ere decreased.M ost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level 1and 2.C on -clusion Sorafenib can improve 6-month and 1-year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 ith advanced hepa -tocellular carcinoma,and is w ell tolerated.KEY WORDS:Sorafenib;advanced,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dverse reactions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肝癌发病人数约34.7万,占全球肝癌人数的55%,而每年死于肝癌约32.3万人,占全球死亡人数的45%。
索拉非尼配合辨证中药汤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分析

索拉非尼配合辨证中药汤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分析孙国明【摘要】目的探究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索拉非尼与辨证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为本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3月—2018年1月,按照其治疗方案的差异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索拉非尼与辨证中药汤剂联合治疗,对照组则实施索拉非尼治疗,对比2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获益率(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获益率(55.81%)(P<0.05);2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相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索拉非尼与辨证中药汤剂联合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意义重大.【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08【总页数】2页(P110-111)【关键词】索拉非尼;辨证中药汤剂;原发性肝癌;晚期【作者】孙国明【作者单位】北京普祥中医肿瘤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1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
患者在疾病的初期,其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多数患者在其疾病发现时,已经处于疾病的晚期,此时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已经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本文主要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索拉非尼与辨证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的价值作分析,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为本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3月—2018年1月,按照其治疗方案的差异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索拉非尼与辨证中药汤剂联合治疗,对照组则实施索拉非尼治疗,43例为一组。
实验组中,男女之比为33:10,年龄范围为45~70岁,年龄均值为(65.69±2.33)岁,其中Ⅱ期患者41例,Ⅲ期患者2例(采用临床分期)。
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31:12,年龄范围为46~70岁,年龄均值为(65.70±2.32)岁,其中Ⅱ期患者40例,Ⅲ期患者3例(采用临床分期)。
索拉非尼联合希罗达对肝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索拉非尼联合希罗达对肝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作者:王亮赵家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检测索拉非尼单药、希罗达单药以及两药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株PLC以及肝癌移植瘤动物模型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两药联合应用的协同抗肿瘤机制。
方法:设不同浓度的索拉非尼和不同浓度的希罗达单药组,及索拉非尼+希罗达联合用药组,以不加药组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其对肝癌细胞株PLC的生长抑制作用。
MTT法检测索拉非尼、希罗达单药及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株PLC的增殖抑制作用。
BALB/C裸鼠皮下接种肝癌PLC细胞建立肝癌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索拉非尼、希罗达单药组和索拉非尼+希罗达联合用药组,另设以不加药组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内的VEGF表达情况。
结果:索拉非尼、希罗达单药与联合应用均能抑制PLC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联合组的抑制作用更强(P【关键词】索拉非尼;希罗达;肝癌肝细胞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肝癌的高发地区,其发生率约为30.3/10万[1],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首选方法。
但是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己是晚期,而那些行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病人的5年复发率高达61.5%,小肝癌的术后复发率为43.5%[2],肿瘤术后复发成为目前肝癌临床治疗的难题。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来治疗或辅助治疗肝细胞性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性肝癌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受到高度的关注。
索拉非尼是一种双芳基尿素类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它具有双重抗肿瘤作用[3][4]。
希罗达则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口服化疗药物,通过三步酶链反应在肿瘤细胞内被转化为5-FU,继而杀死肿瘤细胞。
本研究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希罗达,对人肝癌PLC细胞和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证实两药联合可以具有协同作用,为进一步的体内试验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奥沙利铂(OXA)化疗方案治疗索拉非尼耐药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观察

奥沙利铂(OXA)化疗方案治疗索拉非尼耐药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3-02-23T01:01:28.3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2期作者:陈贤明刘蕾[导读] 目的探索奥沙利铂(OXA)化疗方案治疗索拉非尼耐药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所收治的118例索拉菲尼耐药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9)和试验组(n=59),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口服索拉菲尼治疗,试验组患者以奥沙利铂静脉滴注,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陈贤明刘蕾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肿瘤六病区安徽省淮南232035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广济医院肿瘤科安徽省淮南232052摘要目的探索奥沙利铂(OXA)化疗方案治疗索拉非尼耐药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所收治的118例索拉菲尼耐药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9)和试验组(n=59),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口服索拉菲尼治疗,试验组患者以奥沙利铂静脉滴注,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奥沙利铂能够有效治疗索拉菲尼耐药晚期原发性肝癌,降低患者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指数,减少患者胃肠道反应,使患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值得推广。
关键词奥沙利铂;索拉菲尼;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晚期原发性肝癌目前在人群中发生率高完全治愈率低,只能使用抗癌药物延缓疾病发展进程,索拉菲尼作为临床治疗肝癌的常用药,其优势在于能够精准迅速的作用于癌细胞表面特异性蛋白质,与之结合并使其失活[1]。
但用药一段时间后,随着肝癌细胞表面的EGFR蛋白质数量的增加,使得索拉菲尼对其靶位的敏感度降低,因而容易发生低表达产生耐药性[2]。
为此,研究奥沙利铂治疗肝癌可以为对索拉菲尼产生原发耐药性的患者提供新的抗癌方案,基于此本文选取典型案例对奥沙利铂替代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研究成果如下。
肝癌的新药临床试验进展

肝癌的新药临床试验进展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药的研发与临床试验给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
本文将介绍肝癌的新药临床试验进展。
一、免疫治疗药物的突破免疫治疗是当前肝癌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治疗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并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近期,一项名为PD-1抑制剂的新药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该药物通过有效阻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PD-1与PD-L1结合,增强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的能力。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PD-1抑制剂显著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另外,一种名为CAR-T细胞疗法的新药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该疗法通过提取患者体内的T细胞,经过基因改造后靶向肿瘤细胞进行攻击。
临床试验显示,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晚期肝癌患者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二、靶向药物的研发除了免疫治疗药物,靶向药物也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靶向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从而阻止肿瘤的进展。
目前,多种靶向药物已经通过临床试验并成功上市。
例如,索拉非尼是一种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通过抑制血液供应肿瘤的血管,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此外,雷替替尼和阿帕替尼等多种靶向药物也显示出对肝癌治疗的潜力。
三、多模式治疗的前景随着肝癌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模式治疗逐渐成为肝癌临床治疗的趋势。
多模式治疗是指利用不同的治疗手段综合治疗肝癌,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研究表明,多模式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肝癌患者的复发率。
临床试验中,结合使用靶向治疗和化疗的多模式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结论肝癌的新药临床试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免疫治疗药物和靶向药物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模式治疗也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难题需要解决,例如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lin ical observation of sorafen ib in Ch inese patien ts w ith advanced hepatocellu lar carcinom a GONG X in lei, H UA H ai qing, QIN Shu kui, WANG Lin, CHEN Y ing x ia, QIAN Jun. D epartm ent of M ed ical
14
2
6
Child Pugh
A
18
2
A FP
正常
8
异常
12
肝炎类型
H BV
17
H CV
0
无
3
肝硬化
有
12
无
8
TNM 分期
∀ (A~ C)
7
#
13
大血管侵犯
6
远处转移
13
初治
7
复治
13
二线治疗
7
三线及以上治疗
6
既往治疗
TA CE
11
全身化疗
8
肝移植
2
适形放疗
2
治疗, 包括保肝、利胆、止痛、止泻、止吐等治疗。对 于治疗过程中确定为索拉非尼引起的不良反应, 可 以暂停或减少索拉非尼用量, 方法为减至每日 1次 或隔日 1次, 每次 400m g。 1. 3 评价标准 患者在治疗基线时至少具有 1个 可测量的客观病灶, 每 6周全面评价病情 1次, 同时 检测血清 AFP的水平; 疗效判定按照实体瘤治疗疗 效评价标准 ( REC IST 标准 1 0 版 ) , 即分为 完全缓 解 ( CR )、部分缓解 ( PR )、疾病稳定 ( SD ) 和疾病进 展 ( PD ), 需 4周后确认; 以 CR + PR + SD计算疾病 控制率 ( DCR) , 毒性判定按 NC I CTC 3 0版, 分为 0 ~ 5度。肿瘤进展时间 ( TTP ) 定义为从入组开始至 肿瘤进展的时间, 总生存期 ( OS) 为从入组开始至死 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 1 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11 5统计软件进行 统计学分析, 生存分析采用 Kaplan M e ier法。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年 8月第 14卷第 8期 Chinese C lin ica l Onco logy, A ug. 2009, V o.l 14, N o. 8
! 709!
表 1 20例晚期 HCC患者的一般资料
项目
n
中位年龄 (岁 )
51( 35~ 80)
性别
男
19
女
1
ECOG 评分
1
3讨 论
原发性肝癌 ( PLC ) 中 90% 为肝细胞型, 其发病 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我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 最高和死亡最多的国家, 在肿瘤致死原因中仅次于肺
! 710!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年 8月第 14卷第 8期 Ch inese C lin ica lO nco logy, A ug. 2009, Vo .l 14, N o. 8
图 1 20例经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 H CC 患者的 进展情况
表 3 索拉非尼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
不良反应
毒性分级
%
K eyW ords H epatocellu lar carc inom a; M o lecular ta rgeted therapy; So ra fen ib
索拉非尼 ( Sorafenib, 商品名: 多吉美 ) 由德国拜 耳医药保健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的多靶点、多激酶 抑制剂, 由于治疗晚期肝癌疗效显著, 已被多个国家 陆续批准, 成为晚期肝细胞肝癌 ( HCC) 的标准治疗 药物。我科曾应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 HCC 患者 20 例取得良效, 现报告如下。
2结 果
2 1 近期疗效 全组 20例患者共行 44个周期的 治疗, 平均为 2 2 个 ( 1 ~ 5 个 ) 。 19例可以评价疗 效, 获得 SD 12例, 其中 MR 3例, 8例患者 SD 时间 超过 12周; DCR 为 63 2% 。见表 2。
表 2 不同临床分期及肝功能状态晚期 HCC 患者 索拉非尼治疗的疗效 [ 例 ( % ) ]
1 资料与方法
1 1 病例选择 局部进展或晚期 H CC 患者 20例,
1 通讯作者, E m a i:l qinsk@ csco. org. cn
均为我院 2006年 12月 ~ 2009年 5月收治经病理组 织学检查确诊的患者, 无手术指征, 不能或不愿意接 受介入栓塞化疗 ( TACE) , ECOG评分 0~ 2分, 肝功 能 Ch ild Pugh评分 A 级或 B级, 预计生存期超过 12 周, 骨髓功能、肾功能和心脏功能基本正常。患者或 其家属授权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见表 1。 1 2 用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索拉非尼 400m g, 口服 bid, 每 6周为 1个周期, 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 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患者同时可以接受对症支持
0( 0)
2( 10 0)
0( 0)
瘙痒
0( 0)
2( 10 0)
0( 0)
高血压
0( 0)
1( 5 0)
1( 5 0)
脂肪酶升高
1( 5 0)
0( 0)
0( 0)
心肌缺血
1( 5 0)
0( 0)
0( 0)
图 2 20例经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 H CC 患者的 总生存情况
10% , 4例 ) 或明显下降 ( 下降 > 50% , 3例 ) , 其 mT T P和 OS分别为 4 2个月和 6 0个月。以上提示对 于 AFP阳性的患者, 索拉非尼治疗过程中患者 AFP 的稳定和下降可能是治疗有效的预测标志之一, 但 仍需大样本病例观察加入证实。 2. 4 毒性反应 本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 皮肤反应 ( H FSR )、食欲下降 和腹泻, 其次为乏力, 没有出现与药物相关的 4度不良反应; 仅有 2 例患 者出现 3度 HFSR, 有 3例患者因 H FSR而减量至索 拉非尼 400mg, qd; 1例出现 3度高血压, 1例心肌缺 血; 2例 2度出血 ( 分别为鼻出血和痔疮出血 ) 。上 述不良反应在暂时停药、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可以很 快改善。见表 3。
摘 要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治疗国人晚期肝细胞肝 癌 ( HCC )的 有效性 和安全 性。方法: 20例晚 期 HCC 患者, 口服 索拉非尼单药治疗 ( 400mg, bid), 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每 6周按 照 RECIST 标准 ( 1 0版 )进 行疗效评 价, 按 NC I CTC( 3 0版 )评价毒性并动态监测甲胎蛋白 ( A FP )的变 化和随 访生存 情况。结果: 在 19例可 评价的 患者中, 获得 SD 12例, PD 7例, 疾病控制率 ( DCR )为 63 2% , 中位肿瘤进展时间 (mTTP )为 3 8个月 ( 95% C I: 2 54~ 5 06个月 ), 中位总生 存期 ( mO S)为 6 0个月 ( 95% CI: 3 94~ 8 06个月 ), 治疗前 12例 AFP 高于 正常, 治疗后明 显下降 3例, 稳定 4例, 升高 5例。 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 、食欲下降和腹泻。结论: 索拉非尼单药治疗晚期 H CC具有 一定疗效,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值得 推广应用。
项目
n
CR
PR
SD
PD
TNM 分期
∀
6 0( 0) 0( 0) 4( 66 7) 2( 33 3)
#
13 0( 0) 0( 0) 8( 61 5) 5( 38 5)
Ch ild P ugh
A
17 0( 0) 0( 0) 11( 64 7) 6( 35 3)
B
2 0( 0) 0( 0) 1( 50 0) 1( 50 0)
2. 2 TTP 和 OS 全组患者随 访截止于 2009年 7 月, 15例死亡, 5例存活, 其中 3例患者仍继续索拉 非尼治疗; mTTP 为 3 8 个月 ( 95% CI: 2 54 ~ 5 06 个月 ) , mOS 为 6 0 个 月 ( 95% C I: 3 94 ~ 8 06 个 月 ) 。见图 1、图 2。 2. 3 血清 AFP 水平 入组时 12例患者 AFP 异常 ( > 400 g /L 8例 ) , 经治疗后, 5例患者 AFP 仍在进 行性上升, 其 mTTP 和 OS分别为 1 5个月和 3 5个 月; 另 7例患者治疗后监测 AFP 水平稳定 ( 升高 ∃
! 708!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年 8月第 14卷第 8期 Ch inese C lin ica lO nco logy, A ug. 2009, Vo .l 14, N o. 8
索拉非尼治疗国人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210002 南京 解放军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肿瘤内科 龚新雷, 华海清, 秦叔逵1, 王 琳, 陈映霞, 钱 军
Oncology, PLA Cancer C enter, 81H osp ital of PLA, N anjing 210002, China Corresp onding author: QIN Shu kui, E m ail: qinsk@ csco. org. cn
Abstract O b jective: T 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 ts o f sorafenib in Ch inese patients w ith advanced hepatoce llu lar ca rc inom a( HCC ). M e thods: Tw enty pa tients w ith HCC w ere treated by sorafenib( 400m g, bid), wh ich w ere evaluated acco rd ing to RECIST cr iter ia every 6 w eeks and serum AFP was also m on itored at schedu le. Resu lts: Am ong 19 cases tha t cou ld be evalua ted, 12 cases achieved stable d isease inc luding 3 cases ofm icro response, and 7 cases got progress ive d isease. The total d isease contro l rate w as 63 2% , m ed ian TTP w as 3 8( 95% CI, 2 54 5 06) m onths and m ed ian suv iva l tim e w as 6 0( 95% C I, 3 94 8 06) m on ths. Serum A FP w as higher than norm al in 12 gatients be fo re the sorafoen ib theragy. But during the theragy, serum AFP was decreased in 3 pa tients, keeped stab le in 4 patients and inc reased in 5 patients. The m a jor adverse events w ere hand foo t skin reaction, anoex ia and d irrhea. Con 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so ra fen ib is an e ffective and w e ll to lera ted drug fo r Ch inese patien ts w ith advanced HCC, wh ich deserves furthe r c linca l obser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