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乡愁》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乡愁》ppt【完美版课件】

整体感知
走近作者
人
物
余光中(1929~),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
评 价
当代诗人和诗评家
作
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
品
《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整体感知
背景介绍
诗人是1949年离开大陆的。由于特殊的政治原 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 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 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 ,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 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 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整体感知
3、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说说作者是 按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意象的?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整体感知
4、你能体会出诗人的“乡愁”中更深的意蕴吗?
诗人的“乡愁”中更深的是一个台湾 同胞对大陆的思念,是对台湾回归的一 种期盼。这不只是诗人一个人的心声,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
文本探究
1.诗人把乡愁分作了几个阶段?他是怎
语言品析
韵 律 美
长短参差 对称和谐 复沓手法
增强 了诗 的音 韵美
课后读席慕容的《乡愁》一诗,与余光中的《乡愁》作一比较 ,看看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整体感知 一、听朗读,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 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 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现代诗《乡愁》ppt课件

1
走近作者
余 . 光 . 中(1928 — 2017),台湾著名诗 人、散文.家和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余 光中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 《钟乳石》 《万圣 节》《莲的联想》 《白玉苦瓜》 《与永恒拔 河》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逍遥游》等。
2
独立阅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不要来自料,记下你的初读感受。16
比较阅读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7
比较阅读
本诗与余光 中《 乡愁》诗 的构思和所表现 的 主 题有哪些不同之 处 ? 余光中的诗:以时间的变化 ,选择了几个具体的富含深意 的 意
9
品乡愁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一张船票,虽然 是窄窄的,却凝结着 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
思之情。 (夫妻分离)
10
品乡愁
一方坟墓,却将慈母与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诗人天人相隔,其间无限的 悲痛与对母亲的思念也许只 有诗人亲身经历过才能真真
体会的到。
12
品乡愁
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 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这首诗是
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意象),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 一种技巧:托物寄情。
13
品乡愁
作者年少时候去台湾,再 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 己所说: 掉头已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 70 年代初创作 《 乡愁 》 ,在回忆创作时他说 : 子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 20 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 一挥而就,仅用 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可 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 情。 ”
走近作者
余 . 光 . 中(1928 — 2017),台湾著名诗 人、散文.家和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余 光中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 《钟乳石》 《万圣 节》《莲的联想》 《白玉苦瓜》 《与永恒拔 河》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逍遥游》等。
2
独立阅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不要来自料,记下你的初读感受。16
比较阅读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7
比较阅读
本诗与余光 中《 乡愁》诗 的构思和所表现 的 主 题有哪些不同之 处 ? 余光中的诗:以时间的变化 ,选择了几个具体的富含深意 的 意
9
品乡愁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一张船票,虽然 是窄窄的,却凝结着 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
思之情。 (夫妻分离)
10
品乡愁
一方坟墓,却将慈母与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诗人天人相隔,其间无限的 悲痛与对母亲的思念也许只 有诗人亲身经历过才能真真
体会的到。
12
品乡愁
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 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这首诗是
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意象),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 一种技巧:托物寄情。
13
品乡愁
作者年少时候去台湾,再 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 己所说: 掉头已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 70 年代初创作 《 乡愁 》 ,在回忆创作时他说 : 子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 20 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 一挥而就,仅用 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可 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 情。 ”
《乡愁-》ppt课件

重章叠句
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 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具有音韵美、意 境美、含蓄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4 乡愁 余光中
1.诵读这首诗,体会其回环往复的节奏。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乡愁是深切的思乡之情,是中国诗
歌的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古人是
“ 如露何从表今达夜乡白愁的,呢月?是 故 乡 明”“,“烽乡日火愁暮连在乡一三关轮何月明处,月是家中,书;烟抵波万江上
使人愁”,乡愁在迷蒙的烟水中。 金 ”,乡愁在一封家书里;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诗人巧妙地将 “乡愁”这种抽象的 情感进行物化,分别 寄托在邮票、船票、 坟墓和海峡这些事物 之上。
1.在这些事物上,诗人分别寄托了什么情感?
对母亲的思念 对妻子的挂念 对母亲的怀念 对大陆的想念
2.在这些意象前面,作者都用了哪些修饰语?这 些修饰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
自由朗读这首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情感基调是怀念惆怅的。 朗读语调应低沉缓慢。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无形的乡愁在诗人的笔下呈现出万般 形态,在现代诗人余光中的眼中,乡 愁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 欣赏他的诗歌《乡愁》。
《乡愁》ppt课件

课堂作业
• 同学们,在余光中老先生看来,“乡愁” 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在你们看来“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
是一杯浓浓的酒 是一轮圆圆的月
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是离别时母亲不断的 挥手
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 精神的家
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 小溪
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 老童话
边界望乡
说着说着
• 后 来——生死隔绝 哀思难抑
• 现 在——国土分裂 忧思绵绵
合作探究.3下面这些数量词和叠词 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 乡愁是一枚小的邮票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乡愁是一张窄的船票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乡愁是一方矮的坟墓 •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乡愁是一湾浅的海峡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飞越深圳
喏! 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又猛然折了回来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把我撞成了
而这时,鹧鸪以火音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严重的内伤
那冒烟的啼声
乡愁
谢谢观赏
(4)从思想感情上,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美在 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 华上。
总结
《乡愁》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 船票、坟墓、海 峡这些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 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 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病了病了
一句句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清明时节也不远了
《乡愁》ppt课件

余光中
乡 愁
第一章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01
04
02
03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长大后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 / 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1
2
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例如:我选择的是第2个诗节。一个夏天的早晨,“我”,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在船上他甜蜜地回忆与妻子的相识、相依,相互离别的情形,潸然泪下。如果能配乐的话,我将选配《送别》这支曲子。
我选择的是一第1个诗节。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昏黄的油灯下,一位少年正在书写家信,信写好后,贴上邮票,手托两腮,想起了母亲送儿去远方的那一幕:少年满脸伤感,手拎着行李箱,走在码头上。在分手的那一刻,母亲的一声:“别忘了,到那边来信,——孩子!……”少年哭了,母亲也哭了。船消失在天水之间。母亲仍然伫望着,伫望着……
● ●
● ●
● ●
● ●
● ●
● ●
● ●
● ●
乡 愁 余光中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
● ●
● ●
02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01
乡愁四韵 余光中
三十年前
01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02
我正年少
乡 愁
第一章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01
04
02
03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长大后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 / 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1
2
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例如:我选择的是第2个诗节。一个夏天的早晨,“我”,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在船上他甜蜜地回忆与妻子的相识、相依,相互离别的情形,潸然泪下。如果能配乐的话,我将选配《送别》这支曲子。
我选择的是一第1个诗节。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昏黄的油灯下,一位少年正在书写家信,信写好后,贴上邮票,手托两腮,想起了母亲送儿去远方的那一幕:少年满脸伤感,手拎着行李箱,走在码头上。在分手的那一刻,母亲的一声:“别忘了,到那边来信,——孩子!……”少年哭了,母亲也哭了。船消失在天水之间。母亲仍然伫望着,伫望着……
● ●
● ●
● ●
● ●
● ●
● ●
● ●
● ●
乡 愁 余光中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
● ●
● ●
02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01
乡愁四韵 余光中
三十年前
01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02
我正年少
乡愁-优秀课件PPT

重肆章叠句
对比原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母亲、新娘、母亲、大陆在那头。
谢 谢
情境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离别的那天,他远望着妻子的身影逐渐消失, 往日相知、相爱的情形再次浮现在脑海,无边 的思念与伤感涌上心头。望着手中的船票,只 期待离别的日子尽快结束。
情境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1958年,诗人的母亲去世。跪在墓 碑前,看着那一方矮矮的坟墓,再 也看不到母亲慈爱的面容,再也听
不到母亲的殷殷嘱托,他放声痛哭!
情境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72年,余光中离开大陆已二十余年。他时 常想起往日的种种,都与故乡有关。乡愁难遣, 于是翻看中国地图,神游太湖,溯江而上,直 抵重庆,又沿江而下,看那“蒋山青,秦淮碧” 的南京城,想起昔年那里有很多玩伴……可恼 的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二指宽罢了,就是涉 不过去。
●●
我/在这头
●●
●●
●●
大陆/在那头
悲伤
●●
合肆读感悟
小组合作品读,感受诗歌意境(景+情)
提示:1、从诗歌意象、情感、形式等多方面品析 2、分工明确,执笔人坐,其他人起立,全组表达 3、时间 3—5 分钟,音量 2
小组展示
展示者:分工明确 表述清晰 有理有据 倾听者:认真倾听 质疑补充 随听随记
初读感知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优秀获奖ppt课件

17
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一座新 坟前跪伏着,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 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 忘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 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玩乐得 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 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荡时,母亲那 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仁爱厚慈的土层, 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明确: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 长 大后, 后来, 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 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 恰恰是诗人的整个一生。
7
思考二: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 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 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明确: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 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邮票、船票、坟 墓、海峡。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 技巧:借物抒情。
1
余光中,台湾省当代著名诗 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 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母亲流亡于华 东和西南一带,1949年5月去香港, 次年5月迁居台湾。余光中一生从 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 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 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 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至今驰 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 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 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 河》、《石室之死》等。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一座新 坟前跪伏着,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 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 忘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 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玩乐得 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 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荡时,母亲那 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仁爱厚慈的土层, 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明确: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 长 大后, 后来, 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 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 恰恰是诗人的整个一生。
7
思考二: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 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 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明确: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 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邮票、船票、坟 墓、海峡。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 技巧:借物抒情。
1
余光中,台湾省当代著名诗 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 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母亲流亡于华 东和西南一带,1949年5月去香港, 次年5月迁居台湾。余光中一生从 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 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 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 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至今驰 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 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 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 河》、《石室之死》等。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乡愁》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

?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
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
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 诗坛健将、
散文重镇、著名批评 家、优秀翻译家。
著名文集有《白 玉苦瓜》 、《灵河》、
《石室
之死》等。
三、新授
余光中
乡愁
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 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 /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 /是一方 /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 /在里头
板书:
体会结构美 《乡愁》诗歌
对称美 结构美{
参差美
[友情提示]诗的音乐美是通过朗读的轻重缓 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体味出来的。
(指导自由朗读感受: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 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旋律之美。)
板书:Βιβλιοθήκη 节奏美欣赏音乐美{韵律美
(比较阅读)
[友情提示]从写作背景、情感(思想内容)、意 境(形象) 、表现手法、结构等方面比较两首 《乡愁》诗的异同。 (课后整理) (师:检查 背诵—个人、集体)
2.是思念之情、眷恋之情、哀痛之情、 爱国之情将“我”和母亲、新娘、大陆紧紧相连 的。
:
品味意境美
? 我← 邮票 → 母亲
?
|
? 思念之情
? 我 ← 船票→ 新娘
?
|
? 眷恋之情
? 我← 坟墓→ 母亲 (物)
?
|
↓
? 哀痛之情
(情)
? 我 ← 海峡→ 大陆 (物
?
|
↓
? 爱国之情
(情
[友情提示]从美学角度来看,结构美不仅美 在形式的整齐划一,而且体现在形式的参差不 齐。
肖练武二介绍作家1928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是主观之意和客观之境的和谐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乡愁》作业:
1.搜集古人描写乡愁的诗句(条数不限)
2.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1)乡愁是一枚小小 的邮票 (2)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3.选取诗中任何一句,展开联想,试将你心中的 画面描绘出来,要求表现出诗人的感情。
!
板书:
体会结构美 《乡愁》诗歌
对称美 结构美{
参差美
[友情提示]诗的音乐美是通过朗读的轻重缓 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体味出来的。
(指导自由朗读感受: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 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旋律之美。)
板书:
节奏美
欣赏音乐美{
韵律美
(比较阅读)
[友情提示]从写作背景、情感(思想内容)、意 境(形象) 、表现手法、结构等方面比较两首 《乡愁》诗的异同。 (课后整理) (师:检查 背诵—个人、集体)
余光中
周旺中学:肖练武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 3.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一、导入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今
中外的诗词里都提到关于“愁”的话题: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著名文集有《白 玉苦瓜》 、《灵河》、
《石室
之死》等。
三、新授
余光中
乡愁
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 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 /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 /是一方 /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 /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 /窄窄 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 /是一湾 /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 /在那头
2.是思念之情、眷恋之情、哀痛之情、 爱国之情将“我”和母亲、新娘、大陆紧紧相连 的。
:
品味意境美
? 我← 邮票 → 母亲
?
|
? 思念之情
? 我 ← 船票→ 新娘
?
|
? 眷恋之情
? 我← 坟墓→ 母亲 (物)
?
|
↓
? 哀痛之情
(情)
? 我 ← 海峡→ 大陆 (物
?
|
↓
? 爱国之情
(情
[友情提示]从美学角度来看,结构美不仅美 在形式的整齐划一,而且体现在形式的参差不 齐。
1.诗歌是用了哪些形象表现乡愁?诗中巧妙的比喻 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中的具体物象,在特定的情景里蕴含着特定的 情感,你能体会出是什么情感将“我”和母亲、新 娘、大陆紧紧相连的?
答案:1.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形象 来表现乡愁;用巧妙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写得具 体可感,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二、介绍作家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 论家。 祖籍 福建永春, 1928年出生于南京。余 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 为自己写作 的“四度空间”。
?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
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
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家。
,体会诗意
欣 体品 赏 会味 音 结意 乐 构境 美 美美
(二)品味意境美
[友情提示]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 动的客观事物(境)的有机结合,是主观之“意”和客 观之“境”的和谐统一。意境是诗歌感人的魅力所 在,它启迪人们联想,使人们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1.搜集古人描写乡愁的诗句(条数不限)
2.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1)乡愁是一枚小小 的邮票 (2)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3.选取诗中任何一句,展开联想,试将你心中的 画面描绘出来,要求表现出诗人的感情。
!
板书:
体会结构美 《乡愁》诗歌
对称美 结构美{
参差美
[友情提示]诗的音乐美是通过朗读的轻重缓 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体味出来的。
(指导自由朗读感受: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 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旋律之美。)
板书:
节奏美
欣赏音乐美{
韵律美
(比较阅读)
[友情提示]从写作背景、情感(思想内容)、意 境(形象) 、表现手法、结构等方面比较两首 《乡愁》诗的异同。 (课后整理) (师:检查 背诵—个人、集体)
余光中
周旺中学:肖练武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 3.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一、导入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今
中外的诗词里都提到关于“愁”的话题: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著名文集有《白 玉苦瓜》 、《灵河》、
《石室
之死》等。
三、新授
余光中
乡愁
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 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 /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 /是一方 /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 /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 /窄窄 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 /是一湾 /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 /在那头
2.是思念之情、眷恋之情、哀痛之情、 爱国之情将“我”和母亲、新娘、大陆紧紧相连 的。
:
品味意境美
? 我← 邮票 → 母亲
?
|
? 思念之情
? 我 ← 船票→ 新娘
?
|
? 眷恋之情
? 我← 坟墓→ 母亲 (物)
?
|
↓
? 哀痛之情
(情)
? 我 ← 海峡→ 大陆 (物
?
|
↓
? 爱国之情
(情
[友情提示]从美学角度来看,结构美不仅美 在形式的整齐划一,而且体现在形式的参差不 齐。
1.诗歌是用了哪些形象表现乡愁?诗中巧妙的比喻 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中的具体物象,在特定的情景里蕴含着特定的 情感,你能体会出是什么情感将“我”和母亲、新 娘、大陆紧紧相连的?
答案:1.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形象 来表现乡愁;用巧妙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写得具 体可感,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二、介绍作家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 论家。 祖籍 福建永春, 1928年出生于南京。余 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 为自己写作 的“四度空间”。
?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
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
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家。
,体会诗意
欣 体品 赏 会味 音 结意 乐 构境 美 美美
(二)品味意境美
[友情提示]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 动的客观事物(境)的有机结合,是主观之“意”和客 观之“境”的和谐统一。意境是诗歌感人的魅力所 在,它启迪人们联想,使人们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从而获得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