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昏线图上判读时间的方法
第五讲:考点三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B.1350E,450W C.600E,1200W D.00,1800
晨线
0º 66º 34´S 6∶00 12∶00
比90°E晚6个小时, 即偏西90°,应为0° 经度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 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 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画一画:请画出下图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的 偏转方向,及另一半球的情况。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1、右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 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A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2
A
18:00
6:00
18:00
18:00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 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 分或秋分。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 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 现极夜)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 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 现极昼) 日期 6月22 日前后 12月22 日前后 北半球 节气 夏至
A、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 线地方时=12-昼长/2
B、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 方时=12+昼长/2
(2002年上海)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 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 白昼长 5∶30 乙地 9∶09 丙地 丁地
11∶25 13∶56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纬度范围是 北极圈及其以北
23°26′S ,出现极夜现象的
晨昏线的判读与练习

晨昏线的判读——1. 晨昏线的概念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也叫晨昏圈。
2. 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
(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总是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才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都与经线圈斜交成一夹角,且夹角的最大角度为23°26′。
(5)晨昏线在夏至日、冬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
3. 晨昏线的确定方法(1)自转法。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2)时间法。
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18时。
(3)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4. 晨昏线的判读(1)根据晨昏线确定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另外,经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经线,位于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位于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
(2)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确定日期过极点,且平分极圈:3月21日或9月23日。
相切:北极圈内为极昼时为6月22日;北极圈内为极夜时为12月22日。
南极圈内正好相反。
(3)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长短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为昼弧,位于夜半球的为夜弧。
除春、秋分日和赤道上之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均不等长。
求某地的昼(夜)长,可由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4)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相交关系判断日出、日落时间。
地理读图题中时间计算的技巧和方法

地理读图题中时间计算的技巧和方法浙江元济高级中学 俞技明在日常的地理试题中,关于地方时、区时等时间计算的读图题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题型。
但是,相当一部份同学对这一类型的题目,由于解答方法的不得要领,只是机械地、按步就班地套用“东加西减”、“东早西晚”这一时间计算的基本原则,碰到一些设计简洁明了、设问新颖的读图题时,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下手,颇费了一番周折,准确率也不高,以至于看到该类型的读图题时常感到头痛、后怕而失去自信心。
其实,读图题中时间计算这一类型的题目,只要摸准了其中的一些规律,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技巧、思路,做起来也是很容易的。
这里,结合本人在日常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就该类型读图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积累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和商榷一、明确昼的中点或昼半球的中线(指经线)应当是正午12点。
从理论上讲,所谓昼,即从日出到日落这一时间段。
而这一时间段的中点时刻,正是太阳直射该地所在经线的时刻——正午12点→一定是地方时,不一定是区时。
把握了这一特殊规律,该类型读图题的示意图无论怎样变化,做起来都会游刃有余了。
如下列几幅图中(阴影部份表示夜半球),凡涉及到时间计算时,只要确定了昼半球的中点(或中线)是a 点所经线——这里的12点,无论从地方时还是从区时看都可以),余下的就很容易了。
如例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京时间20时正的是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知道四图中向着太阳光线的半球为昼半球,背着太阳光线的半球为夜半球→从而确定四图中右边的经线(即向着太阳光线的经线)实为昼半球的中线,该经线上的时间应为正午12点→然后根据此时“北京时间20时正”这一确定条件,依据“东早西晚”的原则,推算出12点所在经线上的经度应为0°经线→最后根据对应经线圈度数值的互补关系,确定答案为D 。
如例2——2000年的高考题(见图3):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点的示意图,若阴影部份表示黑夜,判断甲地的时间为A.8时B.9时C.15时D.16时根据题意,可知非阴影部份应是白昼时间,因而解答该题的第一步, 首先确定昼半球中间的那一条经线(即图3中a 点所在经线)上的时间是正午12点。
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PPT课件

2、确定地方时与区时
1、如图1所示,北京时间为: B A.12月22 日 12时 B.12月22 日 24时 C.3月21日6时 D.6月12日0时
2.此时,全球与A点属于同一天的地 区所占的面积: D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3/4 3.图① ② 两点 C A.地方时相同 B.昼夜长短相同 C. 太阳高度相同 D.气候类型相同
1、此时北京的季节
是 夏季
N
AB
O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C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3、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
长 16 小时
四、晨昏线的应用归纳
1、判定季节(节气) 先确定南、北极,再找与 特殊纬线的关系
2、判定地方时 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分别是6时和 18时;与极昼圈的切点地方时为0时或 24时,与极夜圈的切点地方时为12时。
则北京是 月6 日22 19 时 44 分。
若AB是昏线,北京时间为
12 月 22 日8 时 0分。
5、确定直射点位置
A、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 B、纬线: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90°-相切纬线圈的度数(出现极昼极夜最低纬度) (注意:南北半球,直射点在极昼出现的半球)
α
β
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实战演练
在下面两幅图中画出11月22日的太阳光照 图(太阳光线都在图的右侧照射),注明 晨线、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N
昏线
N 60 30 0
晨线
晨线
基础知识拓展
三、晨昏线的判读
AN
D
C
B
地球运动的意义太阳光照图晨昏线画法计算地方时间

高考考点解读(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点解读】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一系列现象的发生。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
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地球自转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 º 34′夹角4-1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如:图3.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º,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º 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
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
E1P到E2P地球自转360º,时间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º 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
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4.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 º /小时(2)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
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二)地球公转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如图4-4)(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3.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4.速度:(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三)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产生原因: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8类图表解读系列之一晨昏线图的判读(含解析)

8类图表解读系列之一晨昏线图的判读常考图示判读步骤第一步:判断晨昏线(1)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bc),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ab)(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b点)的是晨线,为18时(a点)的是昏线(3) 方位法:夜半球东侧(bc)为晨线,西侧(ab)为昏线;昼半球东侧(ab)为昏线,西侧(bc)为晨线第二步: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3)确定日期和节气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和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都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2019·东莞模拟)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完成(1)、(2)题。
(1)此刻,甲地地方时为( )A.6时B.15时C.9时D.21时(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某地(86°S,80°W)的区时是( )A.7日21时40分B.7日22时C.8日3时20分D.8日8时【学以致用】(1)设问:求地方时→隐含:图中一格经度间隔为90°→甲右侧经线的地方时为0:00→晨昏线为昏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18:00→甲地地方时为21:00(2)设问:求区时→隐含:甲地地方时为21时,其左侧日期分界线为180°经线→甲地经度为90°W→非阴影部分代表位于180°经线西侧→非阴影为7日→某地(80°W所在西五区)区时为7日22时【答案呈现】(1)D (2)B。
晨昏线

210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 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 度相等,与发生极昼、 极夜最低纬度的度数 互余。
晨昏线的应用归纳
(1)确定自转方向
(2)确定东西经 (3)确定地方时 (4)确定日期和季节 (5)确定直射点位置
(6)确定昼夜长短 (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8)确定极昼极夜范围
(3)确定地方时
A、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2002年上海)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 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 白昼长 5∶30 乙地 9∶09 丙地 丁地
11∶25 13∶56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D)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B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造成四起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
) D.90°E,20°S
A.60°E,20°S B.60°W,20°N C.90°E,0°
⑵该图显示的时间及地理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显示的日期是12月22日 B.该图显示的北京时间是4时
B
)
C.此时武汉的黑夜可能正逐日变长
D.此时是观察南极极光的最佳时机 ⑶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18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3小时
实战演练
这幅图里,若AB是晨线, AC是昏线,那么此时是北半 球的 夏至 (节气),北极 圈内是极昼;反之,若AB是 昏线,AC是晨线,则为北半 球的冬至日,北极圈内是极 夜。 认清这一点对解答试题帮助 很大,比如若AB是晨线,则 北京时间是 6 月 22 日 20 时 0 分。 若AB是昏线,北京时间为 12月 22 日 8 时 0 分。
高考地理微专题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12月(A )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微专题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三、区时的计算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已知经度求时区= 经度/15°(四舍五入)
每相差一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方法:数轴法
在同一个时区内,行程所用时间=到达时刻— 出发时刻。因此,先把起飞时刻北京时间8月8 日8时换算成纽约时间为8月7日19时。答案为13 小时。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 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 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
飞机到达哈瓦那里,当地时间是
3、晨昏线三至点
(1)晨赤交点:晨线与昏线与赤道 交点的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00。
微专题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一、晨昏线的判读
3、晨昏线三至点 (3)晨昏纬度最高点:晨昏 线纬度最高点的所在经线, 如果大部分经过夜半球,则 为晚上0:00或24点;如果 大部分经过昼半球,则为正 午12点。
微专题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一、晨昏线的判读 二、地方时的计算 三、区时的计算 四、跨时区的行程问题。 五、新旧日期的计算
微专题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一、晨昏线的判读 1、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关键:画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转方向必须 与纬线平行
微专题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一、晨昏线的判读 2、晨昏线的特点
A 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四、跨时区的行程问题
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8月8日8点从北京起飞,于8 月8日8点在纽约(西5区)降落,求飞机飞行的 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晨昏线图上判读时间的方法
一、利用晨昏线图判别季节
1、利用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状态判断夏半年和季节
【解析】左图中的晨线与经线斜交则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北半球处在冬半年中。
右图
中的晨线与经线左斜交,则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北半球处在夏半年中。
若晨昏线与经线斜交的度数是已知的,确切的季节也可读出。
右图中
θ角为20°,说明太阳直射20°N 纬线,就可判断出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
2、用北极、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状态判断冬夏半年和季节 【解析】右图中AC 弧是晨线,AB 弧是昏线,则BAC 弧之内是昼半球,之外则为夜半球,所以可以看出,70°N 纬线正发生极夜,太阳直射20°S 纬线,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二、利用晨昏线图判断节气
1、通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判别冬夏至日 右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此图为南极地区的俯视图。
阴影部分为黑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可看出整个南极圈全部是极夜,因此可判断出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
右图中可看出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以内全部发生极昼,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
上图中AB 是晨线,A
、B 两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因此AB 右侧为昼半球,且北极
圈及其以北全部进入极昼,所以此图表示的时间是北半球夏至日。
2、在晨昏线图上,晨线或昏线与经线重合,或经过极点,则为二分日
下面五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这五幅图的共同特点就是全球等昼等夜,都是二分日图。
三、利用晨昏线图判别特殊地方时
晨昏线与赤道交点上的地方时或晨昏线与其它纬线圈的切点,这些特殊点的地方时都是可知的。
右图根据标出的经度数可判定出以极点为中心的晨昏线图,阴影部分为夜,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于M 点,A 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B 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根据赤道终在昼夜等长的原理,就判别出A 点地方时为
6点,B 点地方时为18点。
因为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所以经线AS 、BS 的地方时分别为6点、8点。
而晨昏圈与纬线切点所在的经线应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中分线,如图中180°经线是夜半球中分线,因此可判别出此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24点,0°经线的地方时则为12点。
四、利用晨昏线判别日出、日落时间和昼夜长短时间
只要在图上读出日出或日落时间,根据以下关系式:日出时间=日落时间-12点,日落时间=24点-日出时间,昼长=2×(12点-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点),其它时间都可判别出来。
右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B 、C 两点为晨
线与纬线的交点,A 、D 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则C 点(赤道上)日出时间为6点,日落时间为18点,昼长与夜长都是12小时;B 点(C 点东移30°经度)日出时间为8时,日落时间为16时,昼长为8小时,夜长为16小时;A 点日出时间12时,日落时间为12时,昼长0时,夜长24小时,正在发生极夜;D 点日出时间为0时,日落时间为24时,昼长24小时,夜长0时,正在发生极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