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指导原则

附件1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注解:
本指导原则条款编号的编排方式为:X1。

X2。

X3,其中X1为章节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一位X1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2.1.1的第一位X1表示“厂房与设施”章节;X2为同一章节内条款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二位X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一条要求,1.2.1的第二位X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二条要求;X3为同一条款内细化的检查指导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三位X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一个检查要点,1.1.2的第三位X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二个检查要点。

其他章节编号规则相同。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附件2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注解:
1.本指导原则条款编号旳编排方式为:X1.X
2.X3,其中X1为章节
旳次序号,如旳第一位X1体现“机构与人员”章节,旳第一位X1体现“厂房与设施”章节;X2为同一章节内条款旳次序号,如旳第二位X2体现“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一条规定,旳第二位X2体现“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二条规定;X3为同一条款内细化旳检查指导旳次序号,如旳第三位X3体现“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规定细化旳第一种检查要点,旳第三位X3体现“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规定细化旳第二个检查要点。

其他章节编号规则相似。

2.每一章节旳检查指导原则由前后两部分构成,每章旳前半部分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所规定条款制定旳检查指导,每章旳后半部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所规定条款制定旳检查指导。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为加强生产监督管理,指导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相关附录的现场检查和对检查结果的评估,根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相关附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1]指导原则用于指导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附录的现场检查和对检查结果的评估,适用于医疗器械注册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含延续或变更)现场检查,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的各类监督检查。

[1]中文名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发文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文号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发文时间2015年9月25日目录1.12.3.24.5.36.7.48.2.3.64.5.76.7.88.1.92.机构和人员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备组织机构图。

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1]* 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一、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环境检查1.环境条件:包括厂房设计、厂房内部通风、空气过滤、温湿度控制等,确保生产环境符合无菌要求。

2.明洁区和无菌区划分:明确明洁区和无菌区的边界,避免交叉污染。

3.压差和气流方向:明确各个区域的压差要求,确保空气流向合理,避免污染。

4.空气微生物监测: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微生物监测,确保无菌区的空气微生物指标符合要求。

5.无菌区域应急措施:对无菌区域的空气过滤设备和灭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以备突发情况。

二、生产操作规范检查1.操作人员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确保其具备无菌器械生产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无菌操作区域:明确无菌操作区域的划分,确保操作人员在无菌区操作时,符合无菌操作规范。

3.无菌操作台和器械盒要求:无菌操作台和器械盒应具备无菌操作要求的功能,如易清洁、耐腐蚀、防尘、防轻微震动等。

4.空气流向和压差控制:确保无菌操作区域内的空气流向合理,压差符合要求,避免污染。

5.灭菌包装材料和灭菌流程:检查灭菌包装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对灭菌流程进行监控。

三、产品质量检查1.灭菌效果检查:对灭菌批次进行检查,检验灭菌器械的灭菌效果达到无菌要求。

2.生产记录:检查生产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3.追溯体系:建立器械追溯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四、员工卫生和培训检查1.基本卫生要求:确保员工服装、手部卫生符合要求,避免交叉感染。

2.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规范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和管理无菌生产环境。

总结: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主要涉及无菌器械生产环境检查、生产操作规范检查、产品质量检查和员工卫生和培训检查等方面。

通过对各环节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医疗器械生产符合无菌要求,保障患者的用量安全和有效性。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附件1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章节条款内容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备组织机构图。

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 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查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

管理者代表应当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查看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录。

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当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历作出规定;查看考核评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机构和人员1.2.4 *1.2.5 1.3.1 *1.3.2 1.4.1 —4——章节条款内容 1.5.1 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完整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最新)

(完整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最新)

附件1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注解:
本指导原则条款编号的编排方式为:X1。

X2。

X3,其中X1为章节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一位X1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2.1.1的第一位X1表示“厂房与设施”章节;X2为同一章节内条款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二位X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一条要求,1.2.1的第二位X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二条要求;X3为同一条款内细化的检查指导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三位X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一个检查要点,1.1.2的第三位X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二个检查要点。

其他章节编号规则相同。

—14—。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指导原则1.生产环境管理:a.要确保生产车间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无尘、无杂质,以提高产品的质量;b.确保生产车间的温湿度适宜,防止因环境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产品质量;c.要建立合理的生产车间布局,按照产品工艺流程进行合理的生产流程安排,确保各道工序之间的协调和连贯性。

2.设备管理:a.严格按照设备要求进行设备的选购和验收,确保设备的功能完好并符合相关标准;b.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及时落实,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润滑和更换易损件等;c.对重要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和验证,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原材料管理:a.要建立合理的原材料采购渠道和供应商选择机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b.对原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入库控制,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的要求;c.原材料的存储要符合要求,避免受潮、受污染和受热等情况。

4.工艺控制:a.严格执行相关工艺标准和工艺流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b.在关键工艺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情况;c.根据产品特点和要求,对特殊工艺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其正确性和可行性。

5.人员管理:a.对生产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b.建立严格的人员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c.对关键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岗位轮换,防止出现工作疲劳和失误。

6.检验和测量:a.要建立完善的检验和测量体系,包括设备的校准、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检测方法的确定;b.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c.对产品的抽样品质进行定期的复检,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不良品处理:a.建立不良品的分类和处理机制,区分不同程度的不良品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b.对不良品进行原因分析和改善,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出现;c.建立记录和追溯系统,对不良品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和记录。

总结: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需要从生产环境管理、设备管理、原材料管理、工艺控制、人员管理、检验和测量以及不良品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附件2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注解:
1.本指导原则条款编号的编排方式为:X1.X
2.X3,其中X1为章节
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一位X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2.1.1的第一位X i 表示厂房与设施”章节;X2为同一章节内条款的顺序号,如 1.1.1的第二位X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一条要求,1.2.1的第二位X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二条要求;X3为同一条款内细化的检查指导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三位X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一个检查要点,1.1.2的第三位X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二个检查要点。

其他章节编号规则相同。

2.每一章节的检查指导原则由前后两部分组成,每章的前半部分
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所规定条款制定的检查指导,每章的后半部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所规定条款制定的检查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页脚内容 注解:
本指导原则条款编号的编排方式为:X 1。

X 2。

X 3,其中X 1为章节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一位X 1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2.1.1的第一位X 1表示“厂房与设施”章节;X 2为同一章节内条款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二位X 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一条要求,1.2.1的第二位X 2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二条要求;X 3为同一条款内细化的检查指导的顺序号,如1.1.1的第三位X 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的第一个检查要点,1.1.2的第三位X 3表示“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要求细化
的第二个检查要点。

其他章节编号规则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