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引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已经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独特的挑战。

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背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对其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环境资产等进行主动披露的行为。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管理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还可以提供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更全面的信息,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方法:本研究选取2024年至2024年间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年报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报告,探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

结果分析:1.政策因素:政府的环境政策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政府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企业为了遵守相关要求,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另一方面,政府给予环保先进企业一定的税收和财政支持,这也会鼓励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2.企业特征:企业的规模、产业类型、经营性质等也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产生影响。

在规模方面,较大规模的企业通常在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产业类型方面,环境敏感性较高的行业,如化工、石油和钢铁等,通常会在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表现出更高的透明度。

在经营性质方面,国企可能由于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会更倾向于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3.社会压力:社会的环境舆论和压力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舆论压力,企业通常会加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力度,以增加公众对其环保努力的认可。

结论: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得出政策因素、企业特征和社会压力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政府应加大环境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力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

企业应进一步提高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力度。

同时,企业应积极回应社会的环境舆论和压力,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会计作为反映企业环境责任的一项会计信息,逐渐受到关注。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公开披露其环境管理情况、环境成本和环境攸关方利益等信息以及与环境相关的财务信息,这种信息披露形式可以是企业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等。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能够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为投资者和其他用户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披露不足、信息质量不高等。

为此,有必要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研究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实证研究:1. 环境信息披露量与质量实证研究。

通过对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的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研究,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通过对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的上市公司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现状和改进的方向。

3. 环境攸关方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通过对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的上市公司的环境攸关方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研究,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环境攸关方信息披露的状况和问题。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分析和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问题,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和提高提出建议和措施。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保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各行各业也逐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信息披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环境信息披露是指企业主动或被动地向社会公众披露与环境相关的信息,以便让公众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环境风险和环境保护措施等情况。

作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十分值得关注和分析。

一、环境信息披露的意义环境信息披露对于企业、投资者、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企业来说,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提高其透明度和信誉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业务合作伙伴。

对投资者来说,环境信息披露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企业的环境风险和潜在的环境责任,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对社会来说,环境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有助于推动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二、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披露内容不够完善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基本的环境数据和信息,对于环境管理、环境风险、环境责任等方面的披露比较模糊和不够完整。

并且,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环境信息披露存在“花拳绣腿”、“形式主义”的现象,只是为了达到证明自己有环境信息披露而产生的“文件式”环境信息披露,而非真正履行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2. 披露水平不一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上,差异较大,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做得相对较好,有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和环境绩效评价,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企业的透明度。

但是同样也有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由于规模和条件的限制,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相对较低,往往没有专门的环境信息披露机构或人员,环境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3. 披露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导致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缺乏统一的依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信息披露已成为上市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

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披露内容单一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主要集中在环境管理措施和环保投入等方面,很少涉及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信息披露。

这种单一的披露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环境影响,也不能提供给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全面准确的环境信息。

2. 披露水平不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普遍不高,缺乏足够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很多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都只是形式上的“敷衍了事”,没有深入挖掘和披露环境风险和责任。

这导致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的环境表现缺乏信心,也不利于公司形象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3. 监管不严格尽管有相关的环境信息披露规定,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违规现象依然存在。

监管部门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和管理还不够严格,导致一些公司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信息披露的规定,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环境信息披露意识不强许多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环境信息披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他们往往把环境信息披露当做一项例行的行政性工作,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没有意识到环境信息披露对公司经营和社会责任的重要影响。

我国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标准和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上市公司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任意性,缺乏可比性和可信度。

这也给投资者和社会公众造成了困扰,无法真实准确地了解到上市公司的环境表现。

3. 缺乏有效监管三、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加强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立法和监管,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标准和内容,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推动上市公司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信息披露成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中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信息披露不完整、不透明,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被忽视等。

在当前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从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为提升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评估环境信息披露的效果,从而为改善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研究还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监管措施,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参考,促使公司更加透明和负责任,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进步,促进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环境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其环境管理及环境绩效的行为,对于保护环境、改善企业形象、提升投资者信任度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社会对环境责任的要求不断增加,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提升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本章基于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将这些影响因素设置相应的变量进行统计实证分析,探讨其与环境信息披露珠平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的程度。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从沪深两市蹄选了采掘业的家上市公司到年持续三年共个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其中,惠博普、杰瑞股分、格林美⑴、仁智油服、昊华能源家上市公司上市时刻均为年以后,由于其报表数据不全,故不列为研究范围,金瑞矿业、广昆有色(由于其在到年的某一年财务状况异样也被排除在外。

通过蹄选,符合条件的样本公司为家,符合条件的样本数据共计为个,样本数据选自各上市公司昔时的年度报告和独立环境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在选取样本的进程中,遵循了以下两个条件:鉴于本文研究的偏重点是企业正常运营情形下的环境信息披露状况,故对于非正常经营状况下的,公司,由于其财务状况异样往往无法反映正常经营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状况,不适合作为研究对象,故所选取的上市公司从到年有一年或,该样本即被排除在外;只要有一年年报无法获取,也不吸收该样本,以形成平衡面板数据。

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所利用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各样本公司在巨潮资讯网站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被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所用到的财务指标等数据来源于同花顺炒股软件和腾讯财经等网站。

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主要为和。

(二)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信息披露指数法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用来评价企业信息披露程度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长处是通过对分类后的信息条款赋值打分,能够将繁杂的文字描述性信息和量化信息综合为单一、口径一致的数字,从而有利于增强信息的可比性。

最先将信息披露指数法应用于环境信息披露领域的是美国学者,他把环境信息分为经济因素、减轻污染、诉讼及其他四大类和具体的项,并依照披露内容的性质进行综合评分。

本文采用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构建方式是在借鉴学者王明建对环境信息内容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我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环境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法律法规强制性披露的环境信息;另一类是企业志愿披露的环境信息。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探讨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 素,为提高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 露水平提供参考。
研究问题
本文将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上市公司环 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水平?这些因素之 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如何通过政策 和企业自身努力来提高披露质量?
02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汇报人: 2023-12-15
目录
• 引言 •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
述 •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信息披露影 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 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 述
环境会计信息的定义与特点
环境会计信息是指关于企业环境活动和环境管理对企业财务 影响的信息。它具有综合性、不确定性、变动性等特点,是 环境会计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环境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环境绩效,帮助投 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环境风险和环境机会,为决策 提供依据。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环境问题 的日益突出,企业环境责任和可持续发 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国内研究:我国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研究 ,但与国外相比,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 提高。
国外研究:国外学者在环境会计信息披 露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披露内容 、方式、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
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有助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 环境表现,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经营行为和环境责任受到广泛关注。环境会计信息披 露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同时促进企业履行环 保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保成为各国重要议题之一。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备受关注。

环境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其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措施、目标、成效等信息的行为。

环境信息披露对于促进企业环保行为、提高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改进。

一、环境信息披露现状1.环境信息披露存在不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存在不足的情况。

根据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较为单一,甚至存在虚假披露的情况。

这使得投资者很难从信息披露中了解到公司的真实情况,导致投资的决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环境信息披露缺乏规范目前我国尚缺乏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统一规范,导致各家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

部分公司只是简单地罗列环境指标,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难以形成对公司环境状况的全面了解。

环境信息披露的格式也存在着多样性,使得信息难以被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理解和比较。

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关注不足。

大部分投资者更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

这使得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少会主动公开相关信息。

二、分析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1.促进企业环保行为环境信息披露可以促使上市公司关注自身的环保状况,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提高企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信息披露,企业将会更加重视环境治理,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高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影响力环境信息披露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有利于企业拓展业务、吸引人才和资金。

环境信息披露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变量定义表(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回顾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能否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越来越多地环境问题相联系,企业的环境保护问题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关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更多地披露环境信息特别是环境会计信息,使社会公众、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能够据此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作出评价,同时也为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投资、信贷等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可见,随着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WTO的加入,我国企业也将面临着日益强烈的环境信息需求。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司,面临社会对环境信息的需求,也出于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始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

1991年,联合国对222个跨国公司的环境会计问题作出的调查显示,有86%的被调查企业都或多或少地提供了关于环境的信息。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因此,改进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势在必行。

但是,目前国内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只有一些规范研究的成果,有影响力的实证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因而,在这方面的研究拓展是非常必要的。

国外对于资产规模、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实证研究居多。

其中,在企业绩效与环境披露的相关性研究方面,Anderson和Frankle(1980)、Belkaoui(1976)、Fry和Hock(1976)、Bowman(1978)以及Preston(1978)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然而,Freedman和Jaggi(1982)、Ingram和Frazier(1980)等通过研究却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企业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在公司规模与环境披露的相关性研究方面,Dierkes和Coppock(1978)、Trotman和Bradley(198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国内方面,关于资产规模、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只有一些规范研究的成果,至今尚未发现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

本文将以中国的资本市场为背景,研究上市公司规模,公司绩效和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上述结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适用性与有用性。

(二)研究假设假设1:披露了环境信息的中国上市公司与没有披露环境信息的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性差异。

因为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好的上市公司为减少外部对企业的误解、改善企业的公共关系会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

假设2: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因为规模较大的公司较易引起公众和管制的关注,因此,大公司有动力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从而获得公众支持,提高资本规模,并减少政治成本。

假设3:上市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根据信号理论,具有高品质商品(在这里指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公司有动机将自身商品品质的信号传递给买方,并在众多买方的推动下获得高于一般盈利水平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

(三)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构造1.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构造采用信息披露指数(DisclosureIndex)来定义信息披露水平是有关文献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我们设计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包括了对环境信息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两个项目,主要是以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宗旨。

在将信息条目的分值汇总成公司信息指数时,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完成:一是信息条目直接汇总,即给各条目相同的权重;二是对每一信息条目赋以不同权重,以反映信息条目的重要程度,然后加权汇总。

加权信息指数区分了信息条目的相对重要性,但是信息条目的重要性是对信息使用者而言的,需要对信息使用者进行调查来决定。

并且加权的信息披露指数夹杂着人为的主观因素。

因此,本文拟与大多国外的学者(Cooke,1989;Raffoournier,1991;Wallace,1994)一样,采用直接汇总的方法。

2.信息条目的取值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形成在对环境信息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信息时,本文按如下的标准进行打分:对于环境信息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信息,按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详尽程度分别取1、0.5、0。

本文采用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i)来表示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DIi=∑EDIi/∑MEDIi式中,∑EDIi为第i家上市公司环境披露信息条目得分之和;∑MEDIi为最佳披露信息条目得分之和。

(四)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以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2001和2002年年度报告的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了环境信息的60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这些样本公司来自冶金、化工、煤炭、电力、建材、造纸、制药、酿造、纺织、制革、采矿等11个可能存在污染的行业。

文中主要考察的是正常经营状态下的环境信息披露,因此在样本中剔除了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可能存在异常的ST、PT公司样本。

本文的研究变量主要包括环境信息披露变量、公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汤亚莉陈自力刘星李文红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短论158--《管理世界》(月刊)2006年第1期表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表3分组样本公司的均值比较与t检验注:董事会报告中是否披露了环境信息栏中,“0”表示董事会报告中没有披露环境信息,“1”表示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了环境信息;**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表4ModelSummary表5回归系数及其显著程度司规模变量、绩效变量和控制变量3个部分。

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五)实证结果分析1.描述性统计(见表2)2.分组样本公司规模、公司绩效的均值差异分析(见表3)本文样本的筛选,是通过巨潮网站从沪深两市收集到的120家样本公司,其中,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了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60家,董事会报告中无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60家。

表3中,通过分组样本公司的均值比较与t检验,我们发现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了环境信息的公司的规模、绩效指标均值都要明显高于董事会报告中没有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公司规模与反映公司绩效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在95%的置信水平上高度显著,支持假设1。

另外,我们还发现,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了环境信息的公司的流通股比例指标均值高于董事会报告中没有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这可能预示着流通股比例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管理当局进行更多的环境信息披露。

3.实证分析(1)回归分析模型的建立。

我们按照如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EDIi=a0+β1FSIZEi+β2ROEi+β3LEVi+β4ROAi+β5TRAD-ABLEi+εi(2)实证结果。

利用SPSS10.0软件对前述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其中,表4显示了上述模型的回归的整体情况。

模型的F值高度显著,但其调整的R2仅为0.508。

说明自变量中,至少有部分变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也可能有其他具有解释能力的自变量我们并没有考虑到。

通过对FSIZE、、ROE、、LEV、、ROA、和TRADABLE回归(见表5),所产生的VIF均小于10,而Tolerance水平最小为0.510。

这些结果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样本数据符合多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和要求。

根据表5回归结果,我们发现FSIZE和ROE系数高度显著,且系数符号与预期一致,从而假设2(公司规模假设)、假设3(公司绩效假设)得到支持。

(六)研究结论及研究的局限性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公司规模、公司绩效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

我们采用了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来测度信息披露水平,在进行了分组样本的均值比较与t检验以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诊断的基础上,对公司规模、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

实证结果支持了公司规模假设和公司绩效假设。

本文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我们仅仅局限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研究,而对环境信息披露及时性、效率与质量则没有进行研究,因此,信息披露是否会造成信息甬余我们并没关注,这可能会对本文的研究结论产生一定影响。

第一,回归模型的R2较小,说明还有一些重要变量没有引入模型。

第二,由于本文仅对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2和2003年的3年数据进行回归,时间跨度不长,个别样本的异常指标也可能造成回归结果的偏差,这可能会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

尽管上述局限并不影响我们的根本性结论,但是尚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作者单位:汤亚莉、刘星、李文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陈自力,万州商业银行)参考文献(1)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会计研究,2002年第1期。

(2)Anderson,J.,&Frankle,A.,1980,“Voluntarysocialreporting:AnIso-Betaportfolioanalysis”,AccountingReview,55,467 ̄479.(3)Belkaoui,A.,1976,“Theimpactofthediscloreoftheenvironmen-taleffectsofOrganizationalbehavioronthemarket”,FinancialManagement,5,26 ̄31.(4)Bowman,E.,1978,“Strategy,annualreports,andalchemy”,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20,64 ̄71.(5)Dierkes,M.,&Coppock,R.,1978,“Europetriesthecorporatesocialreport”,BusinessandSocietyReview,16,21 ̄24.(6)Freedman,M.,&Jaggi,B.,1982,Pollutiondisclosures,pollutionperformanceandeconomicper-formance.Omega,10,167 ̄176.(7)Ingram,R.,&Frazier,K.,1980,“Environ-mentalperformanceandcorporatedisclosure”,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8,614 ̄622.(8)Trotman,K.,&Bradley,G.,1981,“Associa-tionsbetweensocialrespomsibilitydisclosureandcharacteristics.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6,355 ̄362.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