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细胞
cho细胞重组蛋白原理

cho细胞重组蛋白原理
CHO细胞重组蛋白的原理涉及到CHO细胞的特性以及重组蛋白的生产过程。
首先,CHO细胞是一种哺乳动物细胞,常用于生物制药中。
它具有许多优点,如对重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能力强、生长快速等。
重组蛋白的原理是利用这些CHO细胞来表达外源基因,从而生产所需的蛋白质。
具体来说,CHO细胞重组蛋白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基因克隆,首先需要将所需的外源基因(编码目标蛋白的基因)克隆到适当的表达载体中,通常是质粒。
这个质粒中还包含一些调控元件,如启动子、终止子和增强子,以确保基因在CHO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
2. 细胞转染,将经过构建的表达载体导入CHO细胞中。
这可以通过化学方法、电穿孔法或者病毒载体等方式实现。
3. 选择和培养,转染后的CHO细胞需要进行筛选,以确保只有含有外源基因的细胞得以生长和繁殖。
通常会加入抗生素或者其他筛选标记物来实现这一步骤。
筛选后的细胞需要进行培养,以扩大
细胞数量。
4. 蛋白表达和纯化,经过培养的CHO细胞会表达外源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可以分泌到培养液中或者留存在细胞内。
随后,需要对培养液或者细胞进行相应的分离和纯化步骤,以获取纯
净的重组蛋白。
总的来说,CHO细胞重组蛋白的原理是利用CHO细胞表达外源
基因,并通过细胞培养和蛋白纯化等步骤最终获取纯净的重组蛋白。
这一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生产重组蛋白药物提供
了重要的手段。
CHO细胞表达抗体

表达载体结构组成 ◆ 骨架序列 ◆ 选择性标志基因 ◆ 表达盒 ◆ 特殊的调控序列
7
选择标志基因
共扩增基因
( DFHR和GS)
当环境中存在高浓度
(MTX 、MSX)时,标记
基因可自发在染色体上扩 增拷贝数 ,连带其上下游 的序列一起扩增 ,共扩增 序列可达上千个bp ,拷贝 数可增加几百到几千倍。
THE END
THANK YOU ! 22
将右图质粒共转染CHO(DHFR- )
◆ 宿主菌须在含有GHT(甘氨酸、次黄 嘌呤、胸腺嘧啶) 的培养基中生长
◆ 重组质粒Poptivec-target整合到宿 主菌染色体组上后的阳性菌可在不含 GHT的培养基中生长。
◆ 进一步用G418和MTX筛选 , 在MTX浓度 选择压力下 , dhfr基因与其共转染的 目的基因一起扩增 , 提高目的蛋白表 达。 11
3
CHOClassificat ion
补充: 1980年CHO-K1经化学突变得到CHO- DXB11 ( 一个等位基因缺失) 1983年的电离辐射经诱变株CHO-DG44 (两个等位基因缺失) 由于CHO-DXB11 DHFR缺陷不彻底 ,很快被完全无DHFR活性 的CHO-DG44取代 注释: ATCC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美国菌种保藏中心 ECACC(European Collection of Authenticated Cell Cultures) 欧洲细胞株/微生物保藏中心
4
DHFR缺陷型
宿主细胞
DG44 DUXB11
PcDNA3.3/Poptivec 载体系统 Life Technology公司
宿主细胞: DG44 质粒: 共转染PcDNA3.3(Neo抗 性基因 , ¥2000) 和Poptivec 筛选试剂: G418(遗传霉素)/MTX (氨甲喋呤)
CHO细胞特性简介

悬浮培养
•
一种非分泌细胞,本身很少分泌内源蛋白,因此对目标
蛋白分离纯化十分有利
•
形成有活性二聚体,具有糖基化功能,是表达复杂生物
大分子的理想宿主
可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生物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 比微生物细胞更大,无细胞壁,机械强度较低,对剪切力敏感, 环境适应能力差.
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易受微生物污染. 培养过程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在
CHO细胞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1957年美国科罗 拉多大学Dr. Theodore T. Puck从一成年雌性仓鼠 卵巢分离获得,是生物工程上广泛使用的细胞 系。他是用来表达外源蛋白最多也最成功的一 类细胞.
•
具有不死性,可传百代以上,是生物工程广泛使用的细
胞系
•
属于成纤维细胞,可贴壁培养,经多次传代筛选后也可
培养过程需氧量少,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生产成本高
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的糖基化药物蛋白分子在 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游产物分离纯化 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 具有贴壁生长特性,可以进行悬浮培养,具有较高的表达能
力
构建重组CHO细胞生产效率低,产物浓度也低 某些糖基化表达产物不稳定,不方便纯化 重组细胞上游构建与下游分离纯化脱节,主要表现在上 游高效表达与下游有效提取之间的矛盾
重组细胞培养费用昂贵,自动化水平低下
随着以CHO细胞为主的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日益完善,动物 细胞将成为基因工程药物的主要宿主细胞.研发人员将对以 下问题进行主要研究 1.提高表达水平,如发展一些新的强启动子,装配适合于高效 表达的必要元件. 2.在提高表达的同时,注重下游分离纯化,如改变中的个别序 列,使表达产物在不影响生物活性的前提下,携带有利于分 离纯化的基团 3.细胞培养成本的控制,高密度高产量和培养设备的大型化 自动化和精窍化 4.分离纯化的低成本和高活性回收率
cho细胞表达系统及筛选原理

cho细胞表达系统及筛选原理Cho细胞表达系统及筛选原理一、引言Cho细胞表达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重组蛋白的生产。
本文将介绍Cho细胞表达系统的原理以及其在蛋白质筛选中的应用。
二、Cho细胞表达系统的原理Cho细胞是一种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蛋白质表达能力。
Cho细胞表达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转染将目标基因导入Cho细胞中,通常使用质粒转染法或病毒载体转染法。
质粒转染法通过将目标基因插入质粒DNA中,然后利用转染试剂将质粒DNA导入细胞内。
病毒载体转染法则通过构建携带目标基因的病毒载体,将其感染到Cho细胞中。
2. 选择性筛选为了确保只有转染成功的细胞能够表达目标蛋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选择性抗生素,如G418或葡萄糖酸钾。
只有转染成功的细胞才能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存活下来。
3. 扩增和表达经过筛选的细胞将被扩增培养,以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进行大规模蛋白质表达。
通常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提高细胞的生长速度和蛋白质表达水平。
4. 蛋白质纯化经过表达的目标蛋白质需要进行纯化,以去除其他杂质。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目标蛋白质。
三、Cho细胞表达系统在蛋白质筛选中的应用Cho细胞表达系统在蛋白质筛选中具有以下优势。
1. 高表达水平Cho细胞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表达能力,能够快速产生大量目标蛋白。
这对于需要大量蛋白质的研究和工业应用非常有利。
2. 真核细胞表达与原核细胞表达系统相比,Cho细胞表达系统能够实现真核细胞蛋白质表达。
这使得Cho细胞表达系统适用于需要进行正确的蛋白质翻译修饰、蛋白质折叠和组装的蛋白质研究。
3. 可选择性筛选通过添加适当的选择性抗生素,可以筛选出成功表达目标蛋白的细胞。
这样可以确保筛选后的细胞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和纯度。
4. 灵活性Cho细胞表达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蛋白质,包括单链抗体、重组蛋白、酶等。
cho悬浮细胞形态

cho悬浮细胞形态Cho悬浮细胞形态悬浮细胞形态是指细胞在液态培养基中生长时的形态特征。
Cho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哺乳动物细胞系,常用于生物工程和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制备。
Cho细胞的悬浮细胞形态对于细胞状态的评估以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Cho细胞是一种悬浮生长的细胞系,它们在液态培养基中以单个细胞的形式存在。
Cho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细胞体,细胞体呈现出均匀一致的染色质和细胞质分布。
Cho细胞的大小通常在10-30微米之间,细胞表面光滑,无突起或伪足形成。
Cho细胞的核在细胞体中心位置,呈现典型的圆形或卵圆形。
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Cho细胞的细胞质内还可见到许多颗粒状结构,其中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细胞代谢产物。
Cho细胞的悬浮细胞形态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进行定量描述。
利用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Cho细胞的细胞形态和细胞数量。
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可以对Cho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评估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效果。
Cho细胞的悬浮细胞形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培养基成分和浓度对细胞形态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培养基配方和浓度可以促进Cho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维持细胞形态的稳定。
其次,温度和pH值也是影响细胞形态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和pH值可以保证细胞正常的代谢和生长。
此外,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搅拌速度和培养容器的形状等因素也会对Cho细胞的悬浮细胞形态产生影响。
在Cho细胞的培养和研究中,对悬浮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对细胞形态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可以评估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效果,为细胞工程和生物药物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Cho细胞的悬浮细胞形态是指细胞在液态培养基中生长时的形态特征。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可以对Cho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分布进行定量描述,评估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效果。
cho细胞培养参数

cho细胞培养参数
CHO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是一种常用的哺乳动物细胞系,常用于重组蛋白的生产。
细胞培养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基:常用的CHO细胞培养基有DMEM/F12、RPMI 1640等,其中含有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以及其他生长因子和辅助物质。
2. 温度:CHO细胞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为37°C。
3. CO2浓度:为了维持细胞培养环境的酸碱平衡,一般在细胞培养箱中提供5% CO2气氛。
4. pH值:细胞培养液的pH值通常在7.2-7.4之间。
5. 细胞密度:细胞密度的种植密度根据所需的细胞产量,一般可根据细胞生长曲线和培养容器的尺寸来确定。
6. 培养时间:CHO细胞的培养时间一般为2-7天,具体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而定。
7. 摇床速度:细胞培养时的摇床速度一般为80-120rpm,旋转摇床的旋转半径也会影响细胞的生长。
8. 营养物质浓度:选择适当的营养物质浓度,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对细胞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9. 培养容器:常用的培养容器有细胞培养板、细胞培养瓶、细胞培养滚筒等,选择合适的培养容器也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产量。
以上为一般常用的CHO细胞培养参数,实际情况可能根据实
验目的和细胞特性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在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cho细胞发酵工艺

cho细胞发酵工艺
CHO细胞发酵工艺是一种利用CHO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的一种)进行发酵生产的工艺。
CHO细胞是常用的细胞系,因其
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CHO细胞发酵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细胞培养基的准备:CHO细胞需要合适的培养基来提供营
养物质和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生长因子等。
2. 细胞扩增:将CHO细胞接种到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或生物
反应器中,通过适宜的培养条件(比如温度、pH值和氧气供
应等)来促进细胞生长和扩增。
3. 细胞适应性培养:将CHO细胞适应到特定的培养条件中,
以增加其对生产目标物质的产量和稳定性。
这可能需要逐步增加目标物质的浓度,逐渐适应细胞对该物质的耐受性。
4. 目标物质的表达:在细胞扩增和适应性培养的基础上,加入合适的基因表达载体或质粒,使CHO细胞表达目标物质(如
药物、酶或蛋白质等)。
5. 发酵过程控制:控制培养条件以实现最佳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这包括控制温度、pH、氧气供应、培养基成分和产物积累等
参数。
6. 采收和纯化:当目标物质达到一定的产量后,将培养基中的细胞和目标物质分离,并对目标物质进行纯化和提纯,以获得高纯度的产品。
CHO细胞发酵工艺在制药和生物制剂领域应用广泛。
它可以用于大规模生产药物、疫苗、抗体和其他重要生物制剂,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质量控制能力。
cho细胞优化蛋白表达的方式

cho细胞优化蛋白表达的方式Cho细胞是一种常用的宿主细胞,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表达领域。
Cho细胞优化蛋白表达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当的表达载体、优化启动子和信号序列、调节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以及利用辅助蛋白等。
在Cho细胞中进行蛋白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载体。
常见的表达载体包括质粒和病毒载体。
质粒载体通常用于转染Cho细胞,而病毒载体则可以通过感染Cho细胞来实现蛋白表达。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载体,如pCDNA3.1、pLVX等。
优化启动子和信号序列也是提高蛋白表达效率的重要策略。
启动子是控制基因转录的序列,在Cho细胞中常用的启动子有CMV、EF1α等。
信号序列则是控制蛋白质转运和分泌的序列,可以选择合适的信号序列来提高蛋白表达的效率。
调节培养条件也是优化蛋白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Cho细胞的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温度、CO2浓度、培养时间等。
合理调节这些条件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蛋白表达。
此外,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和辅助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和抗生素等,也能提高蛋白表达的效率。
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也是Cho细胞优化蛋白表达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转染方法包括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
瞬时转染通过将表达载体导入Cho细胞,使细胞在一段时间内表达目标蛋白。
稳定转染则是将表达载体导入Cho细胞,并筛选出稳定表达目标蛋白的细胞株。
选择适当的转染方法可以提高蛋白表达的稳定性和效率。
利用辅助蛋白也是优化蛋白表达的一种策略。
辅助蛋白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折叠和稳定性,从而增加蛋白表达的效率。
常见的辅助蛋白包括分泌辅助蛋白、折叠辅助蛋白等。
在表达目标蛋白时,可以选择适当的辅助蛋白来提高表达效果。
Cho细胞优化蛋白表达的方式主要包括选择适当的表达载体、优化启动子和信号序列、调节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以及利用辅助蛋白等。
通过这些方式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Cho细胞中蛋白表达的效率和稳定性,为后续的蛋白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O (Chinese Hamster Ovary)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上皮贴壁型细胞,该细胞具有不死性,可以传代百代以上,是生物工程上广泛使用的细胞。
CH0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是一种非分泌型细胞,它本身很少分泌CHO内源蛋白,因此对目标蛋白分离纯化工作十分有利。
可形成有活性的二聚体(如白介素2),具有糖基化的功能(如EPO),CHO 为表达复杂生物大分子的理想宿主。
该细胞存在遗传缺陷,无脯氨酸合成基因,不能将谷氨酸转变为谷氨酸--半醛,培养过程中需在培养基中添加L-脯氨酸才能生长。
并且由于该细胞已经霍乱毒素适应,形态学有所改变。
最初细胞为贴壁型细胞,经多次传代筛选后,也可悬浮生长。
特性
CHO细胞虽可像微生物细胞一样,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但其细胞结构和培养特性与微生物细胞相比,有显著差别:动物细胞比微生物细胞大得多,无细胞壁,机械强度低,对剪切力敏感,适应环境能力差;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易受微生物污染,培养时须用抗生素;培养过程需氧量少;培养过程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在;原代培养细胞一般繁殖50 代即退化死亡;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生产成本高,但附加值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