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培养

合集下载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培养方法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培养方法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培养方法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primary astrocytes)是从胶质细胞含量较高的组织(如大脑皮层)中分离得到的。

其细胞培养方法如下:
1. 将新鲜脑组织剖出,用积聚素/液体软膜法(trypsin/liquid membrane method)进行酶解,使得细胞可以分离开来。

2.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DMEM/F12将细胞悬液进行洗涤,然后放置在含有足够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如DMEM。

3. 放置的培养皿需放置在37摄氏度、5% CO2和95%空气的恒温箱内,以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和养分。

4. 在培养初期,需要添加适当比例的血清(如胎牛血清),以提供必要的生长因子以及细胞所需的其它营养物质。

但在细胞数目增长到一定规模后,可将血清浓度逐步降低,以避免胎牛血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定期更换培养基,以保证细胞在最佳的生长状态。

6. 如需进行实验或操作,需要将细胞从培养皿中移入滴定皿或其它相应容器中,并按照操作所需加入相应的药物或物质。

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避免对细胞的机械损伤,比如抽吸和强烈摇动。

2. 在移入滴定皿或其它操作容器时,需要注意细胞的密度,以避免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

3. 在更换培养基、加药等操作时,需要十分温和,以避免对细胞造成伤害或死亡。

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交互作用及其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研究进展

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交互作用及其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研究进展

CH I NESE JOURNAL OF ANATOMY Vol.41 No.42018解剖学杂志2018年第41卷第4期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交互作用及其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研究进展"韩宏吴春云#袁云(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系,昆明>50500)Progress in the interaction o f astrocytes and m icroglia and its mediated inflam m atory response*Han Hong,W u Chunyun# ,Yuan Yun(Department o f Anatomy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Faculty o 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 ,China)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均被激活,共同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的调节。

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脑内各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脑的 生理和病理过程非常重要,特别是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的“交叉对话”在调节脑内炎症中起着核心作用12。

CNS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更为迅速,表现为“分支状”的静息态转变为“阿米巴样”的激活态,从损伤周边区快速向中央区迁移,吞噬细胞碎片 等,而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主要位于损伤的周边区,快速形成机 械及分子屏障,将损伤局限化,积极发挥神经保护作用<4]。

体外研究显t,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的培养液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 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ail fibrillary acid ic protein,GFAP)、白介素(interleukin-l&,I L-1&)和肿瘤坏死因子-〇;(tum or necrosis factor-)TNF))表达量显著增加,说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通过释放某些细胞因子促使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并高表达 某些炎性因子5>]。

神经胶质细胞名词解释

神经胶质细胞名词解释

神经胶质细胞名词解释神经胶质细胞是构成神经组织的一种非神经元细胞,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渐进性小胶质细胞和守卫细胞。

下面分步骤解释这些术语的含义。

第一步,解释“神经胶质细胞的概念”。

神经胶质细胞相对于神经元而言,产生于神经发育的早期,主要为神经元提供支持、营养物质和维护环境稳定的功能。

在神经系统紊乱时,它们还能够发挥免疫和修复功能。

总而言之,神经胶质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第二步,解释“星形胶质细胞的概念”。

星形胶质细胞也叫格氏星形胶质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形态呈星形或小丑帽状,突起呈放射状,参与形成血脑屏障和细胞外液微环境的调节等生理功能。

它的功能类似于表皮细胞,在神经组织中起养护和填补细胞间隙的作用。

第三步,解释“少突胶质细胞的概念”。

少突胶质细胞也叫OLI呈胶质细胞,其形态特点是和星形胶质细胞类似,长有极短的细胞突,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交界处,是极长髓鞘轴突的支持细胞。

它还能促进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对神经递质的分泌也有调节作用。

第四步,解释“渐进性小胶质细胞的概念”。

渐进性小胶质细胞也叫微胶质细胞,是一个自主活动细胞的一种。

渐进性小胶质细胞的特点是形态小巧,形状呈球形或椭圆形。

它分布在整个神经系统中,主要功能是带有免疫性和补体功能,可以吞噬和清除神经细胞中产生的废物、细胞碎片及不正常细胞。

同时,它是神经系统免疫细胞的重要成分,可以清除感染因子和细胞危险信号。

第五步,解释“守卫细胞的概念”。

守卫细胞也叫树突胶质细胞,它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变化,起到神经元保护的作用,同时也参与信号传导和突触塑性的调节。

它有许多种不同形态,如树突形、梭形、长柱形等,能够与神经元、其它胶质细胞以及血管间皆有多样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神经胶质细胞是构建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其种类众多,每种胶质细胞都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理功能。

加深神经胶质细胞的认知,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生理机制,甚至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一、简介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类重要细胞,主要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两种类型。

它们在神经元周围形成支持和保护神经元的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神经活动、清除代谢废物、维持离子平衡等功能。

二、星形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胶质细胞,形状呈星形,有丰富的细胞突起。

它们主要在神经元细胞体周围形成星形胶质细胞区,通过支持和包裹神经元维持其结构完整性,参与形成血脑屏障,与神经元之间进行代谢物质交换等。

三、少突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是另一类重要的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相比,它们的细胞体较小,细胞突起较短少,主要分布在低密度神经元区域,主要功能是调节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清除细胞外代谢产物和维持离子平衡等。

四、小胶质细胞的功能
1.支持神经元:小胶质细胞通过包裹和支持神经元,维持神经元的结
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清除代谢产物:小胶质细胞通过吞噬和分解细胞外代谢产物,保持
神经环境的清洁。

3.维持离子平衡:小胶质细胞参与调节神经元周围的离子浓度,保持
适当的神经兴奋性。

4.调节神经元活动:小胶质细胞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和其他信号分子,
参与神经元之间的通讯和调节神经元活动。

五、结语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支持、清除、调节等多方面的功能。

对小胶质细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使读者对小胶质细胞有更深入的了解。

胶质细胞分类

胶质细胞分类

胶质细胞分类
胶质细胞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支持、保护和修复作用的非神经元细胞。

胶质细胞数量比神经元多得多,而且种类也非常多样。

根据形态和功能,胶质细胞可以分为四种: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室管膜上皮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1. 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胶质细胞,也是最大的一种。

它们具有多个突起,形状类似于星星,因此得名。

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支持和营养,帮助神经元进行信息传递。

此外,它们还参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中毒等作用。

2. 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形状较小,和星形胶质细胞相比,它们的突起数量较少。

少突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灰质区域,具有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和维持稳态的作用。

它们还能分泌多种化学信号物质,参与免疫反应和细胞修复。

3. 室管膜上皮细胞:室管膜是一种位于脑室内的结构,由室管膜上皮细胞构成。

这种细胞具有分泌脑脊液的功能,同时也是血脑屏障的组成部分。

它们能够维持脑内环境的稳定,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

4. 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它们形态小巧玲珑,主要分布在白质区域。

小胶质细胞具有调节细胞外液体积、清除代谢产物的作用,可以保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以上是胶质细胞的四种分类,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为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新方法研究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新方法研究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新方法研究.df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新方法研究.pdf相关资源推荐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分离方法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新方法研究.pdf 下载:0金币:0【药理学学习指导】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下载:0金币:2药理学(第七版)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下载:0金币:2【神经病学PPT课件】多发性硬化下载:0金币: 0【药理学学习指导】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下载:0金币:0中枢神经系统(天津铁厂职工医院放射中心王献忠)下载:0金币:0新的疼痛分子机制:星形胶质细胞内的强啡肽和DREAM 蛋白.p下载:0金币:0缺氧处理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pdf下载:0金币:0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pdf下载:0金币:0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新方法研究.pdf下载:0金币:0柴胡皂苷a对PTZ诱导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TNF-α释放及其下载:0金币:0柴胡皂苷a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pd下载:0金币:0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pdf下载: 0金币:0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及其在单核细胞粘附中的应用.pdf下载:0金币:0成体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pdf下载: 0金币:0武汉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pdf下载:0金币:0大豆异黄酮的分离与纯化.pdf下载:0金币:0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新方法研究.pdf下载:0金币:0不同方法治疗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评价.pdf下载:0金币:0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方法探讨.pdf下载:0金币:0小肠疾病的检查方法与评价.pdf下载:0金币:0便秘治疗的辨证思路与方法.pdf下载:0金币:0临床常用医学统计方法及其应用:第一讲医学统计学概述.pdf下载:0金币:0高位复杂瘘的定位与手术方法.pdf下载:0金币:0乙酰肝素酶与细胞侵袭.pdf下载:0金币:0TGF-Β1基因转染对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pdf下载:0金币:0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造血.pdf下载:0金币:0甲3型、乙型流感病毒在MHL混合细胞增殖的研究.pdf下载:0金币:0苯在体内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的研究.pdf下载:0金币:0两种不同来源的EBV LMP1基因在Balb/c3T3细胞中下载:0金币:0。

不同胶质细胞的作用

不同胶质细胞的作用

不同胶质细胞的作用
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类细胞,它们在神经系统的发育、维护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不同类型胶质细胞的作用:
1. 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它们对神经元提供支持和保护,并参与维持神经元周围的微环境。

星形胶质细胞还参与突触形成、神经元代谢和轴突导向。

2. 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它们在监测和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和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小胶质细胞可以吞噬病原体、细胞碎片和异常物质,并释放炎症介质。

3. 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主要负责形成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髓鞘,髓鞘是包裹神经元轴突的绝缘层,有助于神经元信号的快速传导。

4. 施万细胞:施万细胞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形成髓鞘并提供营养支持,以促进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这些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神经元的健康和正常功能。

胶质细胞的异常或功能障碍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
ApoEε4是老年性 AD的主要危害因素,在大 脑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都能释放 apoE, 但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生理条件下,释放的 apoE与脂质结合,在细胞 间 隙 和 脑 脊 液 中 通 过 与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 A1(ATPbindingcassettetrans portproteinAl,ABCA1)结合形成高密度脂蛋白样的 颗粒,被正常分解排泄。而病理条件下,聚合 Aβ降 低 apoE的释放,引发其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蓄积, 加剧恶化病情。apoE能够结合髓系细胞 2中表达 触 发 受 体 (triggeringreceptorexpressedonmyeloid cells2,TREM2)来 拮 抗 小 胶 质 细 胞 中 枢 调 节 功 能[12]。最近有研究发现 TREM2是小胶质细胞抑制 星形胶质细胞突触吞噬功能所必需的[7]。可见,两 种 胶 质 细 胞 相 互 作 用 与 AD的 发 生 与 发 展 紧 密 相关。
二、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在各 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一)阿尔 茨 海 默 症 小 胶 质 细 胞 和 星 形 胶 质 细胞相互作用主要通过释放炎症因子和调节载脂蛋 白(apo)E的释放来调节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和发展。
淀粉样蛋白(Aβ)被视为是引起 AD的主要诱 因,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可被积累的 Aβ斑 块所激 活,诱 导 炎 症 反 应。胶 质 细 胞 活 化 在 早 期 AD中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清除 Aβ,并释放生长因 子。然而,过度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可以持续释放补体成分以及炎症因子,如 IL1β、IL 6和 TNFα,这些补体成分和细胞因子可以导致持 续的突触和神经元损伤[5]。AD模型鼠模型中发现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存时小胶质细胞消化 和降解星形胶质细胞的能力减弱,这是由于活化的 星形胶质细胞可以负反馈调控小胶质细胞活性[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纯化
2.1原代胶质细胞培养
1)于细胞培养前1d ,用0.05%PLL(orPLO)包被培养瓶,置5%CO 2培养箱中6h 以上,使用前用HBSS 液冲洗3次,备用;
2)1d 内的新生C57小鼠4只,置入75%乙醇中消毒后断头处死,75%乙醇中漂洗一次,迅速转移至预冷的HBSS (可加入双抗)中,弯镊从鼻部固定住头部,迅速剪开皮肤,换剪刀,从正中线剪
3HBSS 洗337℃4567)2008)91011胶质细胞;底层即是纯度较高的星形胶质细胞,收集小胶质细胞,离心重悬,接种于35mm 圆皿中;星形胶质细胞用0.25%胰酶消化按1:2传代,待长满后用于实验。

一般使用17~30d 内的星形胶质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