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教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串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特点。
2、能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计算分压问题。
3、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第四章最后一节课,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因而对于这块内容以巩固为主要目的。
而对于串联电路中的分压特点,是学生之前没有深入学习的,也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错,因而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3重点难点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计算分压问题。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出课题教室里有很多灯和其他用电器,它们由一个电源供电。
这个电路是怎么连接的呢?为什么要这样连接?活动2【活动】巩固旧知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之前学的内容,填写任务单上的特点1、特点2、特点3:串联电路中有什么特点。
特点1: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的_________或_________。
特点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3:串联电路中总的电压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3【讲授】拓展知识那串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规律呢?(提示:结合电流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进行推导)特点4:R=R1+R2 。
活动4【讲授】了解科学方法思考与讨论:为什么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为什么两个电路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大?你能用类比方法解释吗?类比法:水流类比电流。
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活动5【活动】引出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是2.5伏,现在只有一个电压为3伏的电源,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你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能正常发光?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活动6【练习】掌握解题技巧[例] 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是2.5伏,通过的电流为0.2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

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知识与技能】(1)能用实验方法得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式。
(2)能从电路的基本原理出发,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3)会用电表探测电路的规律,掌握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从小彩灯连接方式初步体会“黑箱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2)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电路的连接;各量关系的判断。
【难点】电路连接的计算。
知识点一串联电路的特点【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54~155页,完成下列填空。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I=I1=I2=…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U=U1+U2+…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R=R1+R2+…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几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都大。
【教师点拨】1.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或电阻)的电流一定相同,但各用电器(或电阻)两端的电压不一定相等。
2.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电阻阻值成正比。
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跟进训练】1.在一个电路中安装了两盏电灯、一个开关、一个电源,闭合开关两盏电灯能正常发光。
要用探究方法来判断这两盏电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讨论,四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哪个观点可以推断这两盏电灯肯定是串联的( D) A.开关能同时控制这两盏灯的亮与灭B.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两盏灯都发光时的电流,发现电流不相等C.用电压表分别测出这两盏灯都发光时两端的电压,发现它们的电压相等D.用电压表分别测出这两盏灯都发光时两端的电压,发现它们的电压不相等2.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灯泡,甲标有“15V 1.0A ”字样,乙标有“10V0.5A ”字样。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 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课件 浙教版

1.设计要求:根据三人提出的方案各设计一个投票器,选择其中
的一个方案完成实际电路的连接。
2. 所需器材:
。
3. 电路设计:
小明
小明的方案
妈妈的方案
爸爸的方案
4. 完成电路的连接并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小组讨论】
1、不同方案中开关分别代表的是谁?连接方式 有什么不同?
2、完成电路的连接并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活动二:病床呼叫电路设计
病房中的病人按下按钮进行呼叫,值班室中护士就知道是 哪个病床的病人发出的呼叫。 (1)如果是一张病床,电路如何设计?
电路设计:
(2)如果是两张病床,电路又该如何设计呢?并连接实物图。 电路设计:
实物连接:
【课中研习】
一、问题导入:
教室里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而在家里一个
2、家里电视机、电灯和空调等电器之间是串联 还是并联的?
二、展示分析学生课前设计的电有哪 些电路设计存在困惑?)
【课后练习】
1.在居民楼的楼道里,如果在夜间楼道灯总时亮着将造成 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它 的作用是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 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 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请你设计楼道电路图
开关控制两盏或更多的灯。
教室里的日光灯
家里的射灯
1、请你试着设计两种情况 教室里的日光灯 下的电路图(以两个灯泡为 例)。
家里的射灯
2、请你按照自己设计的方 案连接实物图。
(提示:如果只需要一个 开关,另一个不要连接)
【小组讨论】
1、马路上的路灯,傍晚时同时发亮,天明时同时熄灭, 请判断这些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
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A
[解析] 由题图知,如果甲、乙两个电表中任何一个为电流表,闭合开关后都会造成短路,因此甲、乙都为电压表,此时灯 、 串联,电压表乙测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甲测电源电压。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 ,即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 ;根据串联分压,可得 。
(3) 学校规定消毒标准如下: 为不合格, 为合格, 为超标。某次对教室内过氧乙酸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请通过计算判断该次消毒为不合格、合格还是超标。
[答案] 该次消毒为超标
[解析]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此时传感器两端的电压 ,则传感器的阻值 。由图乙知,此时过氧乙酸气体浓度为 ,故该次消毒为超标。
典例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的阻值为 。闭合开关 ,电流表 的示数为 ,电流表 的示数为 ,则电阻 的阻值为_____ 。
15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 和 并联,电流表 测干路电流, ,电流表 测 所在支路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 所在支路电流 ,由欧姆定律得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 ,则 。
角度2 滑动变阻器的I-U图像 ★★★★
典例10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从 端向 端移动的过程中,两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电源电压为 B. 的阻值为 C. 的最大阻值为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解析] 首先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根据等效电路图分析: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故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即 的示数不变, 的示数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故A、B错误; 右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支路1电流变大 示数变大, 和 示数的乘积变大,故C正确; 的示数与 、 示数之差的比值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根据分析可知,比值减小,故D错误。
一对一教学 浙教版新版 八上科学 第四章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

浙基教育个性化教学授课教案教师:居建忠学生:时间:
(例2-1)
2-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3-2】(2012咸宁)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R2为滑动变阻器,A、B间接监控装置.则()
A.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降低
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若压力传感器
)电阻R′的阻值随风力的增大怎样变化?
)求无风时电压表的示数.
当电流表
A示数为60mA时,锅内的温度为______。
2
)若将此表改成压力表,有什么不足?(写出一点即可)。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电路探秘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教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电路探秘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教案(新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用实验方法得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式。
(2)能从电路的基本原理出发,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3)会用电表探测电路,掌握实验技能。
(4)从小彩灯连接方式初步体会“黑箱方法”。
2.能力目标:(1)能根据实验目的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2)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路的连接;各量关系的判断。
难点:电路连接的计算。
三、板书设计(一)串联电路的特点(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几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都大。
(二)并联电路地特点(1)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2)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四、教学过程【引】圣诞节快到了,送给同学们一份圣诞礼物——播放图片:挂满电灯的圣诞树。
谈谈灯的特点,并联系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个电源给各个用电器供电的问题。
问题1:教室里的电源线进来后,给多盏灯和多个插座同时供电。
它们的电路是如何连接的?问题2:家里的电源线进来后,给多盏灯和多个插座同时供电。
它们的电路是如何连接的?(串联和并联)【过渡】在第一节中,我们已学过两盏灯的两种基本电路连接——串联和并联。
下面我们来研究它们的特点。
【实验一】现象:(1)闭合开关:灯L1_____,灯L2______;断开开关,灯L1______,灯L2_________。
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的_______或_________。
(2)闭合开关,灯L1、L2同时_________,拿掉其中一只灯,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1、将2Ω和4Ω的电阻串联后接人电路,已知2Ω电阻通过的电流是0.
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即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会运用串并联电阻的规律特点,解决实际电路中的相关问题。
通过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以有推论:并联电路 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 比,推导如下:
1.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V,能正常发光,此时的电阻是 6Ω。如果把这只灯泡接到电压为9V的电源上,电路中应串 联一个多大的电阻,灯泡才能正常发光?
解:根据公式
分别找到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 电流,再算出电阻的大小,解法如下:
0.5A,则4Ω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B) 通过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以有推论: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推导如下:
1、将2Ω和A4.Ω的电1阻V串联、后接0人.5电A路,;已知2Ω电B阻.通过2的V电流、是00. .5 A; C.2 V、1 A; D.0.5 V、1 A。 通过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以有推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推导如下:
通过的电流是0.2 (4)电路中的总电阻
作业:金榜与学法相关习题
A,求:
2(、1会)运通用欧过姆定灯律推L导2串的、并电联电流路中;电0阻.的2规A律与特点。
如果电源电压相同,在图1和图2中电流表示数相同,可以认为R为R1和R2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也称总电阻。
(2)灯L1两端的电压;1.6V A.1 V、0. (3)灯L2两端的电压和灯L2的电阻。4.4V,22Ω 通过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以有推论: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推导如下:
利用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推导: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 这里的“等效”可以理解为在同一个电路中,即电源电压相同,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相同。
八年级科学(上)浙教版电路的分析和应用精品教案

I=?
解:
电路的总电阻为:
∴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
R总 = R1+ R2
=
5Ω
+
15Ω
20Ω
=
R总
=
I总
U
0.3A
=
6V
20Ω
=
答: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0.3安培
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例2、有两个导体,电阻分别为 10欧和 30欧。把它们串联后通过 10欧电阻的电流是0.5安,则电源的电压是多少?两个电阻上的电压分别是多少?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值有什么关系?
八年级科学(上)浙教版
电路的分析和应用精品教案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科学(浙教版)
串联电路的特点:
(1)闭合开关:灯L1 ,灯L2 ;断开开关,灯L1 ,灯L2 。
亮
亮
不亮
不亮
特点1: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的 或 。
亮
不亮
(2)闭合开关,灯L1、L2同时 ,拿掉其中一只灯,发生的现象是 。
可以得出U1、U2、U总的关系是 。
特点3:串联电路中的两灯上的电压之和等于 。
它们的总电压
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该换上规格不同的两个灯泡重复实验
1、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和每一个分电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2、猜想或假设(说出依据)
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值增大
依据:电阻串联后相当于电阻的长度增加
I=I1=I2=…=In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U=U1+U2+…+Un
(Hale Waihona Puke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2)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揭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2.教学难点
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流。
1、提出问题:大家猜想一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之间什么关系呢?
安排学生可以先初步实验,并先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什么关系。
2、大胆猜想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猜想:
小组1: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因为我们的串联电路中灯泡一样亮。
小组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
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正极的比较亮。
小组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负极往正极越来越小。
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负极的比较亮。
小组4: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靠近电源两极比较大,中间比较小。
因为我
们的两只灯泡一开始靠近负极的比较亮,把它们互换位置后,靠近正极的又比
较亮。
同学们一下子提出这么多的猜想,哪种猜想正确呢?我们通过探究活动来
寻找答案。
3、设计方案、合作交流
各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有的组提出测两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甲灯之间的电流;②电灯乙和
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有的组提出测三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电灯甲之间的电流;②电灯甲
和电灯乙之间的电流;③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通过讨论,大多数组认为测三个点的电流较好。
(下面电路图中的A、B、C 点)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教师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正确使用电流表,把实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
填写在下面的实验记录中,并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记下来。
试验次数
A点的电
流IA
B点的电
流IB
C点的电
流IC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师:请大家分别分析一下实验数据,然后做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
相等。
(教师板书:Ia=Ib=Ic)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多数同学的实验做得很准,向你们的大胆猜测和
成功的验证表示祝贺!其他同学的敢于猜想,敢于发表意见,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规律
1、大胆猜想
类似于前面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之间的规律,大家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1: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和。
支路干路水管中的水来源于干路水管。
猜想2: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电流。
支路干路水管中的水总小于干路水管中的水。
2、设计方案
测量A、B、C三点的电流
3、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
测量数
Ia Ib Ic
据
并联电
路
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__________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教师板书:Ia=Ib+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