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口语训练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大学普通话课程教案模板

大学普通话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时间:每周2学时,共16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等口语技能,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思想。

3. 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自信。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普通话语音基础2. 普通话口语表达技巧3. 普通话听力训练4. 普通话应用文写作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普通话语音基础-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声母、韵母、声调的辨析与练习- 普通话拼音练习第5-8周:普通话口语表达技巧- 普通话语音语调、语速的运用- 日常口语表达技巧- 交际口语训练- 普通话听力材料欣赏- 听力理解技巧- 听力模拟测试第13-16周:普通话应用文写作- 普通话应用文写作格式- 普通话应用文写作技巧- 普通话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普通话语音、口语表达技巧、听力训练和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2.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普通话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模拟测试法: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网络教学: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3. 校园广播:定期播放普通话广播节目,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以及口语表达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度。

3. 模拟测试成绩:根据模拟测试的成绩,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1. 普通话教材2. 普通话教学软件3. 普通话听力材料4. 普通话应用文写作范文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普通话训练教案

普通话训练教案

普通话训练教案教案标题:普通话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

教学内容:1. 普通话发音练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

2. 语调练习:四声的正确运用。

3. 口语对话练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问候、介绍自己、询问他人情况等。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标准普通话的录音,让学生跟读,以热身并提高学生对普通话的敏感度。

2. 发音练习(15分钟):- 声母练习:教师逐个示范并让学生模仿发音,重点纠正学生发音错误。

- 韵母练习:教师逐个示范并让学生模仿发音,重点纠正学生发音错误。

- 整体认读:教师提供一些汉字或词语,让学生读出来,并纠正他们的发音。

3. 语调练习(15分钟):- 四声练习:教师示范四声的正确发音,并让学生模仿。

随后,教师提供一些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读出来,并纠正他们的语调错误。

4. 口语对话练习(2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日常生活场景,例如在商店购物、在学校问路等,让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对话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对话。

- 教师在对话练习中进行指导和纠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供实用的表达方式和词汇。

5. 总结和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使用普通话进行练习的重要性。

- 提供一些拓展资源,例如普通话电视节目、歌曲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普通话水平。

教学评估:1. 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 对学生进行口语对话练习时,教师进行评估,包括流利程度、发音准确性和语调运用等方面。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或朗诵比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提供普通话学习资源,例如普通话学习网站、APP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标准普通话录音。

普通话训练教案

普通话训练教案

普通话训练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普通话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学生将能够增强语音准确度、流利度和语调自然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普通话语音基础;2.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普通话语调和语音技巧的能力;4. 增加学生对普通话标准发音的敏感度;5. 增强学生对普通话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教材与工具1. 教材:普通话训练教材、录音材料等;2. 工具:投影仪、音频播放器、白板、书写工具。

四、教学流程1. 热身活动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问候、聊天等活动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2. 音节模仿让学生跟随教材或录音材料,模仿普通话的音节发音。

可以通过放慢语速,逐一教授每个音节的发音方式,引导学生多次模仿并纠正不准确的发音。

3. 语调训练引导学生练习普通话语调,包括平调、升调、降调等。

可以通过示范、划重点等方式进行。

4. 词语表达训练选择一些常用词语和短语,让学生根据教材或录音材料进行跟读练习,并进行纠音和语调的指导。

5. 句子模仿提供一些常见的句子,让学生模仿普通话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进行练习。

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增加互动性。

6. 对话练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可以设计一些对话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交流。

可以提供情景设定,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所学的普通话。

7. 情景模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一些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训练。

8.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馈,强调他们的优点和进步之处,并指出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观察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的表现、听取他们的互评和自我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普通话训练,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练习资源,如语音纠音软件、普通话电台等。

《普通话与口语训练》语文教案

《普通话与口语训练》语文教案

《普通话与口语训练》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发音规则和技巧,提高发音准确性。

2. 培养学生流利、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加强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训练,使其在口语表达中更加自然、得体。

4. 通过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普通话发音基本规则及练习教学重点: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及练习。

2. 第二课时:口语表达基本技巧教学重点:语音、语调、语速、停顿等方面的训练。

3. 第三课时:听力训练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培养聆听习惯。

4. 第四课时:口语交际场景训练教学重点: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交际能力。

5. 第五课时:团队协作口语训练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团队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设置丰富的口语练习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口语能力。

3. 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定期进行口语测试,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普通话发音准确性。

2. 学生口语表达流利程度、清晰度。

3. 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4. 学生团队口语表达能力。

5. 学生口语测试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教案。

2. 普通话发音练习材料。

3. 口语表达技巧训练材料。

4. 听力训练材料。

5. 团队口语训练素材。

六、教学环境1. 教室布局:座位排列以圆形或小组形式,便于学生互动交流。

2.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教学素材:PPT、教案、练习册、录音材料等。

4.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开口、积极互动。

七、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教师检查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设备正常运行。

2. 课程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3. 教学新课:讲解、示范、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普通话与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案项目一 普通话训练:声调概述课程教案

普通话与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案项目一 普通话训练:声调概述课程教案

项目一普通话训练任务1 普通话基础知识声调概述一、声调的含义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形式,主要由音高决定。

在现代汉语课程体系中,声调是汉语音节中所特有的要素,通过声调可以准确区别音节的意义以及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普通话的声调主要体现为字调,在汉语中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

因此,声调也被称作字调。

声调是音节结构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声调和声母、韵母一样承担重要的辨义作用。

在声母、韵母完全相同的音节中,如果声调不同,其表达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通知、同志、统治”,“街道、接到、借到”。

二、声调的性质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音节发音的音长、音强、音高和声调有着重要的联系,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音高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两种,声调的音高属于相对音高。

音高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的频率,频率越高声音越高,颤动的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声带的松紧也可以影响声调的变化,在发音时,声带越紧,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越高,声带越松,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就越低。

声带在发音过程中可以按照发音者的想法随时调整,随着声带的变化,音高也跟着不断变化,就形成了不同的声调。

三、声调的作用声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声调可以精准地区分音节的字音、词义,增强普通话发音美感。

1. 声调可以纯正字音、有效区别词义普通话的声调在汉语中非常重要。

同样的音节,不同的声调有着不同意义。

在英语的学习中,例如单词“apple 、 pear 、 banana ”,无论声调如何变化,语气是陈述、疑问、祈使,等等,词的意义都不会发生变化。

而在汉语中则不然,一个音节中声母、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就表示不同的词语意义。

2. 声调可以减少音节数量人类讲话发出的声音和使用词语的意义形成了语言材料统一体。

通常情况下,一种语言中声调的数量和音节数量是成反比的,声调越多音节越少,声调越少音节就越多。

英语没有声调,其音节多至两三千个。

普通话口语实践课教案

普通话口语实践课教案

一、教案名称:普通话口语实践课教案第一章——语音发声基础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语音发音方法,了解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习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普通话语音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普通话语音概述2. 声母发音方法与练习3. 韵母发音方法与练习4. 声调发音方法与练习5. 语音发声技巧与练习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方法。

2. 学生掌握并运用正确的发音技巧。

五、教学方法与步骤:1.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示范正确发音。

2. 学生练习:学生跟读、模仿,教师个别指导。

3. 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讨论发音难题。

4. 课堂互动:设置趣味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练习发音。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音准确性、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 阶段性测试:定期进行普通话语音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普通话口语实践课教材。

2. 教具:多媒体设备、语音示例素材。

3. 辅助材料:普通话发音图谱、语音练习卡片。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议每课时45分钟。

九、教学建议:1. 注重语音知识的系统性,由浅入深地教授。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兴趣。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发音特点,给予个别指导。

十、课后反思与拓展:1. 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 引导学生拓展普通话学习的渠道,如参加口语角、观看普通话节目等。

4. 推荐学生阅读普通话相关的书籍、文章,提高文化素养。

六、教案名称:普通话口语实践课教案第二章——词汇与句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常用词汇和句子的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普通话口语交际教案

普通话口语交际教案

普通话口语交际教案教案标题:普通话口语交际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

2.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中流利、准确地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语音准确性。

教学重点:1. 学习常用口语表达,如问候、介绍自己和他人、提出建议、邀请和应答等。

2. 学习正确的普通话语音、语调和语速。

3. 练习进行日常对话和模拟真实生活情境。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常用口语表达和相关练习。

2. 录音设备,用于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和听力训练。

3. 活动准备,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播放一段普通话对话,引起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普通话口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主体:1. 学习常用口语表达:a. 分发教材或课件,介绍常用口语表达的词汇和句型。

b. 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并进行口语模仿练习。

c.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情境,如在商店购物、约会等。

2. 提高听说能力:a. 播放录音,让学生聆听并尝试理解其中的口语表达。

b. 组织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如听写、听力选择题等。

c. 分组进行对话练习,互相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

3. 个性化口语训练:a. 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

b.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口语表达,进行自由对话练习。

c.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总结: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口语表达和相关技巧。

2. 强调继续练习口语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布置口语练习的作业,如录音自我介绍、制作口语对话视频等。

2. 鼓励学生参加普通话角色扮演比赛或演讲比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自由对话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口语作业和练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3. 进行口语测试,测试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语准确性。

普通话与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案项目一 普通话训练:语流音变概述课程教案

普通话与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案项目一 普通话训练:语流音变概述课程教案

项目一普通话训练任务5 语流音变语流音变概述一、语流音变的概念在日常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而是把许多音节组成词语和句子连续地说出来,这样各个音节连续不断地形成了一段段语流。

在语流中,相邻的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会相互影响,使语音产生变化,这种语音变化叫作“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一般有比较强的规律性,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运用到日常的口语表达中,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自然。

二、语流音变的类型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调等。

(一) 变调1. 变调的概念变调即声调音变,是语流中某个声调受相邻音节的影响而产生的声调变读现象。

单念一个音节的时候都有各自的调值,但在连续的语流中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调值就会发生变化。

例如“美好”,“美”、“好”的调值都是 214 ,单独念读的时候,都要读完 214 调值,但是两个字合在一起,“美”受到后面“好”的影响,要变读为接近 35 调。

2. 变调的类型常见的变调类型有: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不”的变调,“一”的变调,形容词的变调和“七”、“八”的变调等。

(1)上声的变调①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面的上声变成阳平,即调值由 214 变为 35 。

②上声和非上声 (阴平、阳平、去声)相连时上声变成半上,即调值由 214 变为 211 。

例如:③上声和轻声相连时,轻声音节由上声字构成时,上声变为阳平,即调值由214 变为 35 。

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时,上声变为半上声,即调值由 214 变读为 211 。

④三个上声相连时,分为两种情况:•词语结构是“单音节 + 双音节” (单双格)时,第一个音节变为半上,调值变为 211 ,第二个音节变为阳平,调值变为 35 。

•词语的结构是“双音节 + 单音节”(双单格)时,前两个音节变为阳平,调值为变 35 。

⑤三个以上上声相连时,先将它们根据结构 (两字组、三字组)分组,然后再按照上述规则确定变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声母﹙21+零声母=22﹚
书54
bp m
f
dt n l
gk h
jqx
zc s
zh ch sh r
二、韵母﹙39个﹚ 书133
1.单韵母﹙10个﹚ a o e y u ü ê er -i﹙前、后﹚
2.复韵母﹙13个﹚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uai uei iao iou
1、形声字类推法
正-整证症征政
真-镇
只-织职枳帜 争- 挣 睁 筝 铮 此–雌疵紫 采–菜踩彩睬 青–请清情晴精静睛
2、记少不记多(例外)
中–种钟忠肿盅衷冲 术–述沭秫 次–瓷 茨资姿咨 司–嗣伺饲词
察 - 擦;师 – 蛳;占 – 钻;束 – 簌;责 – 债;宗 – 崇; 则 –铡;才 – 豺;叟 - 瘦;寺 – 诗 痔 恃 侍;兵 – 宾 滨
普通话口语训练
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曾诚 2010年5月27日
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口语测试 声母、韵母 湖北方言与普通话对照 发音要领 语流中的音变
普通话的定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
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音、词汇、语法
普通话口语测试
三、后鼻韵母ing
发音时先发i后快速将舌往后缩,发出ng。
命令、经营、评定、惊醒、精灵、姓名、英明、清醒 信心、金银、濒临、贫民 禁令、静音、品行、挺进、精心、进行、金星、民兵 尽情、清新、阴影、省亲、迎亲、新兴、拼命、行进 半径、病房、叮嘱、精彩、经典、警察、倾听、停泊 英勇、迎春、影响、影片、领导、景色、名额、名牌 听写、星期、形成、青菜、名胜、 清除、评语、评理 今天阴天转晴天;市民欢迎新的经销方式。
üe 简写成ui,iu
3.鼻韵母﹙16个﹚ an en in ian uan uen üan ün 简写成un ang eng ing ong iang ueng uang iong
湖北方言与普通话对照
一、声母易出现的问题
1、平-翘舌(湖北省绝大多数地区方言中只有平舌无翘舌音)
例如:志 史 常 崇 柴 周 迟 珠 税 自死藏从才邹词租碎
1、ing变成in (方言中无ing)
例如:名 经 营 平 灵 星 宁 兵 民金银贫林心您宾
2、eng变成en (方言中无eng)
例如:等 疼 能 冷 更 坑 横 郑 撑 生 仍 层 僧
eng变成ong
例如: 蹦 碰 梦 风 ueng: 翁 嗡 瓮
3、丢失介音“u”
uan变成an:算、团、段、暖、乱 uei变成ei: 对、推、最、脆、碎 uen变成en:吞、尊、吨、孙、存
上声 ∨
降升
214 有降有升 柳 水 马 只降不升(好、美、粉)
易变阳平(笔、法)
发音时间长于其它声调 时间短
起音低于尾音
起音高于尾音
去声 ﹨
全降 51 最高降至最低 绿 尽 后 易上扬,低起高收(快去) 去变阳(客人、莫着急)
发音要领
一、翘舌音zh.ch.sh.r
发音时舌尖上翘,顶住或接近硬腭前部,再放松舌尖, 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语流中的音变
பைடு நூலகம்一、上声的变调
1、两个上声相连,上上相连前变阳
粉笔、语法、美好、影响、理想
2、多个上声
小雨伞 ﹨/∨ 展览馆 //∨
请把舞蹈曲谱给我
二、“一”、“不”变调
2、鼻-边音(方言中几乎无鼻音n)
例如:闹 年 那 女 农 男 你 涝连辣吕龙蓝李
3、r (方言中无r)
人、然、肉、仍,荣、软、如,日
4、零声母前加“ng”
安藕袄爱
5、zh.ch.sh与u相拼变成j.q.x与ü相拼
例如:著(作)、厨(房)、(特)殊
6、j.q.x变成g.k.h
例如:街、鞋、窖、项
二、韵母中易出现的问题
整、首、炸、是、张、这、输、桌、找、展、成、愁中、庄重、主 张、车窗、长城、山水、闪烁、市场、战胜
财产、场所、贮存、创造、促成、措施、丧失、生存、实在、四 周、素质、随时、暂时、遭受、增长、制作、著作、作战、遵守
他正在进行第四十四次尝试;要提倡创造性思维; 张老师常常给我们朗诵唐宋诗词。
记忆方法:
4、e变成uo:喝、可、哥、和、个 u变成ou:土(豆)、(首)都、兔、路、
素、祝、浮、堵
5、卷舌韵母er
儿、耳、二、而
三、声调中易出现的问题
调名 调号 调型 调值 要求 例字 易出现的问题
阴平  ̄ 阳平 /
高平 55 中升 35
高而平 花 山 车 阴变阳(打击),不高不平 要扬 红 穷 前 阳平不扬(解放公园)
一、普通话口语测试的等级﹙三级六等﹚ 一级甲等 97以上 一级乙等 92以上 二级甲等 87以上 二级乙等 80以上 三级甲等 70以上 三级乙等 60以上
三、普通话口语测试的要求
1.不能带笔、手机和参考书进入考场。 2.带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 3.前一个考生考试下面一个考生进入考场准备
声母、韵母
zhuang – 装 撞 庄 状 壮
chuang – 床 创 窗 闯 幢 shuang – 爽 双 霜 孀
二、鼻音n
舌尖抵住上齿龈,阻塞气流;软腭下降,开放 鼻腔道,气流从鼻腔流出,声带颤动。舌头用力, 位置保持不动。
泥泞、恼怒、牛奶、南宁、袅娜、能耐、男女、 理论、褴褛、利落、拉力 奶酪、留念、女郎、老年、嫩绿、冷暖、烂泥、凝练 奶奶来了;我到大连去过年;女子篮球赛男子篮球赛 天太热,车内人多又拥挤,您老就别去凑热闹了。
四、后鼻韵母eng
征程、风声、奉承、更正、逞能、声称、萌生、整风 本分、珍本、深沉、愤恨 人称、深层、神圣、诚恳、本能、真正、承认、烹饪 真诚、真沉、曾诚、深耕、生根、森林、生灵 板凳、曾经、财政、层次、城市、更改、过程、灯泡 骂声、花灯、讥讽、升腾、增加、证据、郑重、曾孙 蓬勃、能干、梦境、横行、风暴、丰收、猛烈、等待 梦牌空调吹出的风很柔和;钟声在大厅里升腾、回荡 对来稿要认真检查,发现错误要及时更正。
3、记声韵母拼合规律
s与ong相拼:送、松、宋、颂、怂、嵩、耸、诵都读song不读shong
S与en相拼的字常用的只有“森”,其余都是翘舌音:神 深 身 沈 什 肾
与ua.uai.uang:相拼的声母全是翘舌音:
zhua - 抓 爪
shua – 刷 耍 唰
zhuai – 拽
chuai – 踹 啜
shuai – 帅 甩 摔 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