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案
口才完整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口才训练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与人交流的技巧。
4. 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提高应变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口才基础知识2. 口语表达技巧3. 演讲技巧4. 主持技巧5. 口才训练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口才训练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2. 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
(二)口才基础知识1. 讲解口才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口才的基本要素:语音、语调、语速、语感等。
3. 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口才基础知识。
(三)口语表达技巧1. 讲解口语表达的技巧,如:简洁明了、逻辑清晰、生动形象等。
2. 学生进行即兴演讲,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口语表达技巧。
(四)演讲技巧1. 讲解演讲的基本步骤:选题、构思、撰写、排练、演讲。
2. 学生分组进行演讲比赛,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提高演讲技巧。
(五)主持技巧1. 讲解主持的基本要求:自信、大方、热情、专业。
2. 学生进行模拟主持,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提高主持技巧。
(六)口才训练方法1. 介绍几种常见的口才训练方法,如:朗读、背诵、模拟演讲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口才训练,教师巡视指导。
(七)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口才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训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积极性。
2. 学生口语表达、演讲、主持等技能的提高程度。
3.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六、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口才训练课程的相关资料,如:课件、教材等。
2. 学生准备个人介绍、即兴演讲、模拟主持等材料。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不断优化课程。
普通话教案——演讲说话训练

普通话教案——演讲说话训练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演讲和说话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学生将研究如何准确地发音、运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此外,训练还将包括如何有效地运用身体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来支持演讲和说话。
目标- 研究准确的普通话发音。
- 发展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 训练有效的说话和演讲技巧。
- 提高自信和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活动一:发音练(20分钟)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通过模仿和跟读的方式练普通话的发音。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单词和短语,让学生跟随发音进行模仿。
教师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并提供反馈。
活动二:语调和节奏训练(20分钟)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研究如何正确运用语调和节奏。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范例录音,并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语调和节奏变化。
学生随后可以进行模仿练,尝试模仿录音中的语调和节奏。
活动三:说话技巧训练(20分钟)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研究一些有效的说话技巧。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如清晰表达思想、有效传达信息和展示自信等。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实践。
活动四:演讲训练(20分钟)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演讲。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演讲话题,并引导学生准备和呈现简短的演讲。
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演讲技巧。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训练活动,学生将能够提高普通话演讲和说话的能力。
他们将学习准确的发音,良好的语调和节奏,并获得说话和演讲的相关技巧。
这些技能将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自信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语言口才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 课程名称:语言口才训练课程#### 适用对象:小学生/少儿####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4.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艺术素养。
#### 教学课时:每周2课时,共12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课程导入与基础训练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语言口才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基础发音和口腔肌肉力量。
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 通过有趣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口才的兴趣。
2. 基础发音训练(20分钟)- 教师示范标准普通话发音,学生跟读。
- 进行声母、韵母、声调的基础练习。
3. 口腔肌肉力量训练(15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口腔操练习,如:鼓腮、吐舌等。
- 通过游戏或比赛形式,增强学生的口腔肌肉力量。
4. 总结与反馈(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 第二课时:朗读与朗诵技巧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朗诵能力。
- 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1. 朗读技巧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朗读的基本技巧,如:停顿、语气、节奏等。
- 通过示范和示范朗读,让学生直观感受。
2. 朗读实践(20分钟)-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或诗歌,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3. 朗诵技巧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朗诵的基本技巧,如:情感表达、舞台表现等。
- 通过示范和示范朗诵,让学生直观感受。
4. 朗诵实践(15分钟)- 学生分组朗诵课文或诗歌,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积极性。
- 发音标准度:学生的普通话发音是否准确。
口才教学实践课教案设计(3篇)

第1篇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锻炼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和演讲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内容:一、导入1. 通过一个简短的互动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进入课堂状态。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基础训练1. 声音训练a. 发音练习:练习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b. 声音控制:练习控制音量、音调、节奏。
c. 呼吸练习:练习腹式呼吸,提高发音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2. 语音语调训练a. 语音练习:练习朗读,注意语音的准确性。
b. 语调练习:练习不同情绪下的语调变化,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三、演讲技巧训练1. 演讲结构a. 开场:吸引听众注意力,明确演讲主题。
b. 主体:阐述观点,论证观点,使用恰当的例子。
c. 结尾:总结观点,再次强调主题,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2. 演讲技巧a. 眼神交流: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增强演讲的互动性。
b. 手势运用:恰当运用手势,辅助表达情感和观点。
c. 语音语调:根据内容调整语音语调,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四、现场应变能力训练1. 情景模拟: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场景,让学生进行现场应对。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应变能力。
五、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训练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沟通能力。
2. 角色扮演:模拟职场、商务等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互动游戏:通过“你画我猜”等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进入课堂状态。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基础训练(30分钟)1. 声音训练(10分钟)a. 发音练习:引导学生练习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b. 声音控制:让学生通过朗读练习,掌握控制音量、音调、节奏的方法。
c. 呼吸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腹式呼吸,提高发音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口才训练朗诵中国话教案

口才训练朗诵中国话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朗诵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准确、流利、地道地朗诵中国话。
3. 培养学生的语言韵律感和节奏感,提升语言表达的美感。
4.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提高口才表达水平。
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朗诵的语言韵律和节奏感。
三、教学内容。
1. 朗诵的概念和特点。
朗诵是指用声音把文字表达出来,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等变化,使文字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朗诵要求准确、流利、地道,要有音乐感和美感。
朗诵的特点是要求语言地道、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感情真挚。
2. 朗诵中国话的技巧。
(1)语音语调,朗诵时要注意语音的准确性和语调的自然流畅,要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调整语音的高低、轻重、快慢。
(2)语言韵律,朗诵要有节奏感,要注意句子的停顿和连接,让语言有韵律感。
(3)情感表达,朗诵要注重情感的表达,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变化,调整声音的抑扬顿挫,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朗诵者的情感。
3. 经典中国话的朗诵。
选择一些经典的中国话,如《论语》、《孟子》、唐诗宋词等,让学生进行朗诵。
通过朗诵经典中国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中国话进行朗诵示范,让学生听到标准的朗诵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国话进行朗诵练习,通过小组内部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朗诵水平。
3. 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个别的朗诵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朗诵中的困难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一些优秀的朗诵作品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朗诵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朗诵的定义和特点,讲解朗诵的技巧和要求。
普通话口才班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普通话口才训练课程目标:1. 帮助学员掌握普通话语音、语调的基本知识。
2. 提升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培养学员在公共场合的沟通能力和演讲技巧。
4. 增强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对象:有一定普通话基础,希望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学员。
课程时长:每周2次,每次90分钟课程内容:第一课时:课程导入与普通话基础知识一、活动目的1. 使学员了解普通话口才班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安排。
2. 掌握普通话语音、语调的基本知识。
二、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普通话语音、语调教材,示范视频,练习材料。
2. 学员准备: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三、活动过程1. 课程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背景、目标和课程安排。
- 邀请学员自我介绍,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 普通话基础知识讲解- 介绍普通话语音、语调的基本知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 结合示范视频,讲解发音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学员练习- 教师带领学员进行简单的发音练习,如声母、韵母、声调的练习。
- 学员互相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自主练习发音,记录练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心得。
第二课时:口语表达与演讲技巧一、活动目的1. 帮助学员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员在公共场合的沟通能力和演讲技巧。
二、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口语表达教材,演讲技巧视频,案例分析材料。
2. 学员准备: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三、活动过程1. 口语表达技巧讲解- 介绍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如清晰、流畅、生动等。
- 结合案例分析,讲解如何运用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 演讲技巧讲解- 介绍演讲的基本技巧,如开场白、主体内容、结尾等。
- 结合演讲技巧视频,讲解如何运用技巧进行演讲。
3. 学员练习- 教师带领学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如自我介绍、情景对话等。
- 学员进行演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自主练习口语表达和演讲技巧,记录练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心得。
口才教学实践课教案(2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口才技巧,包括语音、语调、语速、停顿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口才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语音、语调、语速、停顿等口才技巧的掌握。
2.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 口才技巧的灵活运用。
2. 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自信表达。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
2. 口才教材。
3. 口才练习道具,如麦克风、道具书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口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口才?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口才?二、课堂讲解1. 语音训练:讲解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语调训练:讲解语调的种类、变化规律,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语速训练:讲解语速的快慢对表达效果的影响,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停顿训练:讲解停顿的作用,以及在何时何地使用停顿,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口才练习,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演讲。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和停顿等问题。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才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口才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练习中的收获。
二、课堂讲解1. 口才实战技巧:讲解如何在公众场合进行自信表达,包括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
2. 口才演讲技巧:讲解演讲的结构、开头、结尾、过渡等要素。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演讲练习,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演讲。
2.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眼神交流、肢体语言和演讲技巧。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实战技巧和演讲技巧的重要性。
普通话口才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普通话口才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发音、语调、语速等基本口语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公共场合能够流利、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1. 普通话发音的基本技巧。
2. 语调、语速的控制与运用。
3. 演讲技巧的训练。
教学难点:1. 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
2. 语调、语速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普通话发音图示、演讲技巧演示等。
2. 普通话发音练习材料。
3. 学生演讲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普通话口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普通话口才?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普通话口才?二、新课讲授1. 普通话发音的基本技巧- 教师展示普通话发音图示,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发音练习,纠正发音错误。
2. 语调、语速的控制与运用- 教师演示正确的语调、语速,讲解其重要性。
-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普通话发音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2. 学生分组进行语调、语速控制练习,互相评价。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二、新课讲授1. 演讲技巧的训练- 教师讲解演讲的基本技巧,如开场白、过渡、结尾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演讲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 模拟演讲-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讲,教师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演讲练习,互相评价。
2. 教师挑选优秀演讲进行点评。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普通话口才学习的兴趣。
2. 评价学生的普通话发音、语调、语速等口语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的演讲技巧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案绪论一、本门课程的性质公共课,实践课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两大块:普通话发音能力训练;口才训练。
具体教学内容一、二、三三章。
余下内容课外自己学习。
四、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五、考试方法口试为主。
平时30%,期末70%。
第一章概述一、普通话训练概述(一)什么是普通话?(二)为什么学习普通话?1、社会的需要2、个人的需要(三)学习普通话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二、口才训练概述(一)什么是口才?口才的重要性。
孔子的弟子子贡曰:“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
”《说苑.善说》(二)口才包含哪些方面?发音、词汇、语法、结构、思维(知识储备、好的语言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敏度)(三)如何练习口才?多读、多听、多思、多说第二章普通话训练第一节普通话语音训练一、声母(一)什么是声母?(二)声母的发音1、声母的发音部位2、声母的发音方法(三)声母辨正补充材料:1、声母z\c\c-zh\ch\sh辨正掌握发音部位的区别。
学会熟练发两组声母的常用汉字。
记住常用汉字。
(1)读准词语制造种族转载准则自治尊重阻止组织纯粹尺寸差错春蚕财产草创促成此处收缩神色哨所膳宿松树丧失宿舍素食(2)对比辨音主力-阻力支援-资源造就-照旧杂技-札记初步-粗布春装-村庄木材-木柴推辞-推迟桑叶-商业三角-山脚收集-搜集熟语-俗语(3)诗词练读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绕口令练习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谁能说准十四,四十,四十四,谁来试一试。
2、n\l发音辨正闽语、湘语、赣语还有江淮官话都有混淆现象。
辨正方法:掌握发音要领。
大量练读。
记住常用汉字。
练习材料:(1)单音节字的对比。
那--辣你--里努--鲁女--旅耐--赖恼--老孽--列虐—略农--龙牛--流(2)对比辨音允诺—陨落女客—旅客恼怒—老路黄泥—黄鹂难住—拦住浓重—隆重(3)诗词练读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二、韵母(一)定义: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二)韵母的分类:单韵母(10)、复韵母(13)、鼻韵母(16)(三)韵母发音训练1、单韵母单韵母发音主要取决于舌位的前后、高低以及嘴唇的圆展。
所以发单韵母时要控制好舌位的前后、高低以及嘴唇的圆展,不得随意改变。
即口腔形状要单一。
①舌面元音(按教材上发音舌位图来讲解)ɑ央、低、不圆唇o 后、半高、圆唇e 后、半高、不圆唇ê前、半高、不圆唇i 前、高、不圆唇u 后、高、圆唇ü前、高、圆唇②舌尖元音舌尖前元音-i与z、c、s相拼,发音要领是:舌尖靠近上齿背,但不摩擦,缝隙较大。
舌尖后元音-I与zh、ch、sh、r相拼,发音要领是:舌尖上翘靠近硬腭,但不摩擦,缝隙较大。
③卷舌元音er:口腔半开,在央e的基础上卷舌,卷至硬腭中部。
2、复韵母ɑi ei ɑo ou iɑ uɑ uo ie üeiɑo iou uɑi uei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的,发音时要注意口腔要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发生变化,即要注意韵母动程,无动程算错误,动程不明显算是缺陷。
3、鼻韵母鼻韵母是由元音加上鼻辅音构成的。
发音时要注意由元音向鼻辅音过渡,最后发成完全的鼻音。
鼻韵母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两类。
前鼻韵母是由元音加上前鼻韵尾n构成的,后鼻韵母是由元音加上后鼻韵尾nɡ构成的。
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发音的不同在于在口腔中封闭气流的部位不同。
前鼻韵母是用舌尖上翘顶上齿龈来封闭气流,而后鼻韵母是用舌根上抬抵软腭来封闭气流。
1、前鼻韵母:ɑn en in uen ün i ɑn uɑn üɑn2、后鼻韵母:ɑnɡ enɡ inɡ onɡ ionɡ i ɑnɡ uɑnɡ uenɡ(四)韵母辨正1、前后鼻韵母辨正安徽方言中,淮河以南地区普遍存在着前后鼻韵母不分的现象。
大部分地区是把后鼻读成前鼻,比如把enɡ读成en,inɡ读成in,uɑnɡ读成uɑn。
而长江沿岸的一些地区(如安庆地区)则有把前鼻读成后鼻的现象,如把uen读成onɡ,ün读成ionɡ。
2、口鼻音纠正口鼻音是指发前后鼻韵母时,口腔中不能形成全封闭,导致口腔和鼻腔同时发音的语音现象。
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大多存在口鼻音现象。
纠正的方法是发鼻韵母时,让口腔中发音部位完全封闭。
发前鼻韵母时,舌尖要上翘抵紧上齿龈;发后鼻韵母时,舌根要上抬紧紧抵住软腭。
3、复韵母单元音化或动程不够纠正复韵母发音时,口腔要有一个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这叫韵母动程。
但是在方言区,却存在着复韵母无动程或动程不明显的现象。
纠正的方法只能是严格按照发音要领,口腔形状由一个元音向另一个元音滑动。
训练材料:(1)读下列词语ɑi—摆开晒台灾害海带ei—蓓蕾配备妹妹北非ɑo—报到糟糕牢靠操劳ou—守侯走漏收购抖擞uo—错落懦弱蹉跎火锅üe—约略雪月雀跃决绝(2)诗词朗读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鮫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4、圆展唇韵母发音辨正一些韵母发音仅在嘴唇的圆展上有区别,如o与e,ü与i,ün与in, onɡ与enɡ, inɡ与ionɡ。
因此,要准确地区别它们的音色,就必须发音时嘴唇要到位,不能松弛。
北方方言区的人常将b、p、m、f拼o 的音节读成拼e的音节,又常将b、p、f拼enɡ的音节读成拼onɡ的字。
南方方言区则常常将ü读成i, ün读成in。
纠正的方法只能是注意嘴唇的展和圆要分明。
训练材料:(1)读准词语薄膜婆婆默默伯伯佛教客车苛刻隔阂车辙色泽耕种灯笼蹦跳棚子丰盛更正整整逞能升腾公众星星井井汹汹炯炯英雄白云群众运气允许音讯(2)对比辨音季节—拒绝意义—寓意白银—白云更正—公正潜力—权利东风—登峰茄子—瘸子前面—全面通信—通讯(3)诗词朗读晏殊《寓意》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5、卷舌韵母er发音错误或缺陷的纠正有的地区没有卷舌韵母,发er时不卷舌,读成ɑi或e,或者卷舌位置不准确,或靠前,或靠后;或者开口度不正确,或大或小。
纠正的方法是在理论上把握er的发音要领:口腔半开(上下齿之间容纳一个无名指的宽度),舌位居口腔中部,舌尖卷起对准硬腭中部。
然后反复听辨练读。
训练材料:(1)读准字词而-鹅-挨、儿、耳-恶-矮、饵、洱、尔、迩、二-饿-爱、贰而且、然而、儿子、女儿、耳朵、木耳、鱼饵、洱海、偶尔、闻名遐迩(2)绕口令二是二,十二是十二,二十是二十,二十二是二十二。
小二子一口气数完二千二百二十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点二二。
6、in与inɡ发音中加e的纠正一些同学在读这两个鼻音时,常常为了发音的清楚响亮,将口腔打开过大,因此在i与鼻音之间加上了一个e。
纠正的方法就是在元音i向鼻音的过渡过程中,防止口腔开口度发生变化。
三、声调(一)声调的性质及作用声调是贯穿汉语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
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汉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外汉字四声的搭配构成了汉语特有的音乐美。
(二)调值和调类1、调值调值是声调的音高变化形式。
声调的调值可以用五度标记法来进行标记。
画一根竖线,从上到下四等分,标上从1到5五个数字,表示从低到高的变化。
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这里的音高是指相对音高,并非绝对音高。
每个人只要在自己的音域内发出的四种声调合乎这种比例关系,就算是正确的。
2、调类调类是按调值归纳出来的声调种类。
一种语言中有多少种能够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有多少调类。
普通话有四种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形式,所以就有四种声调。
而方言中就多少不等。
最少的是河北滦县的方言,只有三个调类。
最多的是广西博白,有十个调类。
(三)普通话声调发音训练1、控制声带松紧的训练音高的变化是由人的声带松紧来控制的。
所以要学会通过控制声带松紧来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来。
练习在自己的音域内发出不同音高的音节,并能用五度标记法准确标记下来。
如:天2、用手势模拟法训练普通话四声的发音(以“一”为例)阴平调是55调,是个高平调,发音时可以把手抬至额头的高度,手掌平伸向外平面推移。
阳平调35调,是个中升调,发音时可以把手放在胸部以上的位置,手掌平伸与胸部呈45度角缓缓向上抬至额头的高度。
上声是214调,是个曲折调,发音时可以把手放在上腹部的高度,然后将手掌降至下腹部的位置,在向上抬起至下巴的高度。
去声是51调,是高降调,发音时把手从额头的高度45度角斜向下快速降至下腹部的位置。
(四)声调辨正训练1、调型错误纠正声调调型错误指一种声调读成另外一种声调,声调的音高走向发生明显错误。
这样的错误有两种:一是个别字的声调把握不准,出现错误;另一种是成系统的方言声调错误。
前一种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个别纠正,而方言声调错误则须总结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按类纠正。
还可以通过听录音、听广播跟读的方法进行纠正。
容易读错声调的常用字练习而、荫、应该、瓦刀、汾、焚、拎、捞、皑、匕、鳔、濒、摒、糙、伥、逞、戳、疵、伺、璀、逮、堤、妨、氛、否、竿、隔、刽、桦、豢、脊、戛、笺、皎、浸、菌、侩、框、擂、蕾、镣、氯、抡、卵、蒙、娩、馁、拟、您、泞、弩、衄、呕、沤、毗、瞟、脐、沏、荨、强、妊娠、券、偌、佘、髓、剔、湍、遂、隧、祟、窕、伪、溪、冼、铣、癣、窈犹、莜、允、恽、郓、憎、拙、卓、渍、邹、纂、篡2、调值缺陷的纠正调值缺陷,是指声调调型没错,但声调的起点音高或者终点音高不够准确。
常见的调型缺陷有:阴平55调读成44、33、22、11低平调。
(春天花开)阳平35调读成45、12、24、324调。
(人民团结)上声214调读成211、212、213、2143调。
(美好理想)去声51调读成53、31。
调值缺陷的纠正方法除了用上面手势模拟训练方法来保证声调的音高起点和终点相对准确以外,还可以采用异调相衬的方法来检查和纠正。
阴平、阳平、去声三种声调可以相互引导。
以阳衬阴,以阴(阳)衬去。
训练材料:1、单音节字四声练习哀挨矮艾衣宜以易滴迪底第西席洗戏2、单音节同声字练习阴平:一七先签翻阳平:宜旗贤前凡上声:乙起显浅反去声:易器现欠饭3、双音节搭配练习阴去针对攻克需要侵犯风速阳阴阳光人生研究崇高时间阳去泥泞淘汰肥沃明净融洽去阳大学教材热情富饶现实阳上成果词典迟早没有拂晓 4、四字成语练习阴阳上去深谋远虑风调雨顺光明磊落阴谋诡计去上阳阴背井离乡墨守成规兔死狐悲逆水行舟四、语流音变(一)上声变调上声音节只有在单读或在词句末尾时,才读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