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简介(整理)
信道、信道容量、数据传输速率

信道、信道容量、数据传输速率简介:信道、信道容量、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电脑装置带宽列表一、信道的概念信道,是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通道,是信号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所经过的传输媒质,这是狭义信道的定义。
广义信道的定义除了包括传输媒质,还包括信号传输的相关设备。
信道容量是在通信信道上可靠地传输信息时能够达到的最大速率。
根据有噪信道编码定理,给定信道的信道容量是其以任意小的差错概率传输信息的极限速率。
信道容量的单位为比特每秒、奈特每秒等等。
香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出信息论,并给出了信道容量的定义和计算信道容量的数学模型。
他指出,信道容量是信道的输入与输出的互信息量的最大值,这一最大取值由输入信号的概率分布决定。
二、信道的分类(一)狭义信道的分类狭义信道,按照传输媒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有线信道、无线信道和存储信道三类。
1. 有线信道有线信道以导线为传输媒质,信号沿导线进行传输,信号的能量集中在导线附近,因此传输效率高,但是部署不够灵活。
这一类信道使用的传输媒质包括用电线传输电信号的架空明线、电话线、双绞线、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等等,还有传输经过调制的光脉冲信号的光导纤维。
2. 无线信道无线信道主要有以辐射无线电波为传输方式的无线电信道和在水下传播声波的水声信道等。
无线电信号由发射机的天线辐射到整个自由空间上进行传播。
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有不同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地波传输:地球和电离层构成波导,中长波、长波和甚长波可以在这天然波导内沿着地面传播并绕过地面的障碍物。
长波可以应用于海事通信,中波调幅广播也利用了地波传输。
天波传输:短波、超短波可以通过电离层形成的反射信道和对流层形成的散射信道进行传播。
短波电台就利用了天波传输方式。
天波传输的距离最大可以达到400千米左右。
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反射与散射,形成了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多条随时间变化的传播路径,电波信号经过这些路径在接收端形成相长或相消的叠加,使得接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呈随机变化,这就是多径信道的衰落,这种信道被称作衰落信道。
4信道

频率选择性衰落
延 迟 t0 V 0 f(t-t 0 )+V 0 f(t-t 0 -τ ) V0 延 迟 t0 +
j
V0 f(t)
H ( f ) 2V
0
H ( ) V 0 e V0 e V0 e
j t 0
(1 e
j
cos( f )
)
2
2
j t 0
恒参信道举例
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无 线光通信(FSO)等信道
随参信道举例
典型代表: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与移 动终端间的无线信道
离地面60~600 公里的大气层
离地面10~12公 里以下的大气层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和超短波及微波对流层散射
信道的数学模型
乘性干扰C( )的三种典型形式: •C( )为常数,有So(t)= CSi(t)+n(t),C是信道衰减 因子,因加性噪声n(t)通常是高斯噪声,这种信道一般称为加 性高斯噪声信道。 •C( )在信号频带内不为常数,但不随时间变化,可表示为带 有加性噪声的线性滤波器:So(t)= c(t)*Si(t)+n(t)。 •C( )在信号频带内不为常数,随时间变化,表示为带有加性 噪声的线性时变滤波器:So(t)= c(t,)*Si(t)+n(t)。 电离层反射信道和移动通信信道都属于这类信道。
相位的一维分布为均匀分布。r可视为一个窄带过程。
均衡-多径衰落
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慢衰落-分集
–
由地形起伏、建筑物及障碍物的遮蔽等引起慢衰落 (阴影衰落) 由各种反射物和散射体产生的直射波、反射波和散射 波的相互干扰和串扰,以及多普勒(Doppler)频移 等产生的快衰落(多径衰落)
wifi信道常识[整理版]
![wifi信道常识[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97a71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f.png)
001. IE802.11简介标准号IEEE 802.11b IEEE 802.11a IEEE 802.11g IEEE 802.11n 标准发布时间1999年9月1999年9月2003年6月2009年9月工作频率范围2.4-2.4835GHz5.150-5.350GHz5.475-5.725GHz5.725-5.850GHz2.4-2.4835GHz2.4-2.4835GHz5.150-5.850GHz非重叠信道数 3 24 3 15物理速率(Mbps)11 54 54 600实际吞吐量(Mbps) 6 24 24 100以上频宽20MHz 20MHz 20MHz 20MHz/40MHz 调制方式CCK/DSSS OFDM CCK/DSSS/OFDM M IMO-OFDM/DSSS/CCK 兼容性802.11b 802.11a 802.11b/g 802.11a/b/g/n2. 频谱划分00000000000WiFi总共有14个信道,如下图所示:00000000001)IEEE 802.11b/g标准工作在2.4G频段,频率范围为2.400—2.4835GHz,共83.5M带宽00000000002)划分为14个子信道00000000003)每个子信道宽度为22MHz4)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5MHz5)相邻的多个信道存在频率重叠(如1信道与2、3、4、5信道有频率重叠)6)整个频段内只有3个(1、6、11)互不干扰信道0000000000 3. 接收灵敏度00000000000误码率要求速率最小信号强度PER(误码率)不超过8%6Mbps -82dBm 9Mbps -81dBm 12Mbps -79dBm 18Mbps -77dBm 24Mbps -74dBm 36Mbps -70dBm 48Mbps -66dBm 54Mbps -65dBm4. 2.4GHz中国信道划分00000000000802.11b和802.11g的工作频段在2.4GHz(2.4GHz-2.4835GHz),其可用带宽为83.5MHz,中国划分为13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2MHz00000000000北美/FCC 2.412-2.461GHz(11信道) 0000000000欧洲/ETSI 2.412-2.472GHz(13信道) 0000000000日本/ARIB 2.412-2.484GHz(14信道)00000000002.4GHz频段WLAN信道配置表信道中心频率(MHz)信道低端/高端频率124122401/2423224172406/2428324222411/2433424272416/2438524322421/2443624372426/2448724422431/2453824472426/2448924522441/24631024572446/24681124622451/24731224672456/24781324722461/24835. SSID和BSSID000000000001)基本服务集(BSS)0000000000基本服务集是802.11 LAN的基本组成模块。
信道、信道容量、数据传输速率

二、信道的分类
(一)狭义信道的分类
狭义信道,按照传输媒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有线信道、无线信道和存储信道三类。
1. 有线信道
有线信道以导线为传输媒质,信号沿导线进行传输,信号的能量集中在导线附用电线传输电信号的架空明线、电话线、双绞线、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等等,还有传输经过调制的光脉冲信号的光导纤维。
天波传输:短波、超短波可以通过电离层形成的反射信道和对流层形成的散射信道进行传播。短波电台就利用了天波传输方式。天波传输的距离最大可以达到400千米左右。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反射与散射,形成了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多条随时间变化的传播路径,电波信号经过这些路径在接收端形成相长或相消的叠加,使得接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呈随机变化,这就是多径信道的衰落,这种信道被称作衰落信道。
调制信道的数学模型为:
y(t) = x(t) * h(t;τ) + n(t)
其中x(t)是调制信道在时刻t的输入信号,即已调信号。y(t)是调制信道在时刻t的输出信号。h(t;τ)是信道的冲激响应,τ代表时延,h(t;τ)表示在时刻t、延时为τ时信道对冲激函数δ(t)的响应,描述了信道对输入信号的畸变和延时。*为卷积算子。n(t) 是调制信道上存在的加性噪声,与输入信号x(t)无关,又被称为"加性干扰"。由于信道的线性性质,并且考虑信道噪声,x(t) * h(t;τ) + n(t)就是x(t)通过由信道响应h(t;τ)描述的调制信道的输出。调制信道可以同时有多个输入信号和多个输出信号,这时的x(t)和y(t)是矢量信号。
各种类型信道范文

各种类型信道范文信道类型是指信息传输过程中使用的通信媒介或传输介质。
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信道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信道类型。
1.金属导线信道:金属导线信道是一种常见的有线传输信道,用于在物理层传输电信号。
常见的金属导线信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双绞线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的网络连接,同轴电缆主要用于电视信号传输,而光纤则是高速宽带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2.无线电信道:无线电信道是通过无线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信道类型。
常见的无线电信道有无线局域网(Wi-Fi)信道、蓝牙信道、手机通信信道等。
无线电信道具有灵活性高、便携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
3.光纤信道:光纤信道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信道类型。
光纤信道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它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高速宽带接入和数据中心网络等领域。
4.卫星信道:卫星信道是利用人造卫星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信道类型。
卫星信道适用于遥远地区的通信和广播,具有覆盖范围广、信号传输稳定的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和卫星导航等领域。
5.水声信道:水声信道是指利用水介质进行声波传输的信道类型。
水声信道适用于海底通信、水下声纳和水声定位等领域。
由于水介质的特殊性,水声信号传输存在传播延迟大、传输损耗大等问题,对信号编码和调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红外线信道:红外线信道是利用红外线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信道类型。
红外线信道主要用于近距离的无线通信,常见的应用包括红外线遥控、红外线数据传输等。
红外线信道传输速度较慢,传输距离较短,通信双方需要保持可见性。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信道类型,还有一些特殊的信道类型,如电力线信道、雷达信道和激光通信信道等。
不同的信道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道类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希望能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信息传输。
WIFI信道详解

WIFI信道详解信道,⼜被称为通道或频道,是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通道,由信号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所经过的传输媒质所构成。
⽽⽆线信道就是以辐射⽆线电波为传输⽅式的⽆线电信道,简单来说就是⽆线数据传输的通道。
1)IEEE 802.11b/g标准⼯作在2.4G频段,频率范围为2.400—2.4835GHz,共83.5M带宽2)划分为14个⼦信道3)每个⼦信道宽度为22MHz4)相邻信道的中⼼频点间隔5MHz5)相邻的多个信道存在频率重叠(如1信道与2、3、4、5信道有频率重叠)6)整个频段内只有3个(1、6、11)互不⼲扰信道虽然物理世界中⽆线电信道很多,但能够被Wi-Fi协议所⽤的信道却是寥寥⽆⼏,并主要集中在2.4GHz和5GHz频段。
此外,由于各国对于⽆线电信道的⽤途不同,因此即使是在2.4GHz和5GHz这两个公共频段,信道的开放程度也是不同的,这其中既有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也有被其他应⽤占⽤的情况。
下⾯就为⼤家盘点⼀下各国或地区的信道开放程度。
各国2.4GHz频道信道规划可以看到,在2.4GHz频段,我国所提供的可⽤信道还是⾮常丰富的,在2.412-2.472GHz,共有13个信道可供选择。
各国(地区)5GHz频道信道规划再来看看5GHz频段,包含5150MHz-5825MHz的⽆线电频段,⼀共拥有201个信道,但能⽤的确实不多,特别是在我国,仅有5个信道(149,153,157,161,165)可⽤。
考虑到信道就是⽆线数据的传输通道,也就是说,在⼈员密集的情况下,5个信道的体验效果肯定会受影响;不过⽬前来看,⽀持5GHz频段的设备并不多,因此⽬前还看不到影响(未来或许也会开放更多信道)。
新益技术的OTA测试系统已全⾯⽀持802.11 a/b/g/n/ac的测试,WIFI信道⽀持1-13信道,完全满⾜国内测试需求。
信道知识点总结

信道知识点总结一、信道的定义与分类1. 信道的定义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在通信系统中起到传输信息的作用。
它可以是电磁波、光波、声波等形式的媒介,用来传输信号或数据。
2. 信道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信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传输方式分类: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2)按传输方向分类:单向信道和双向信道。
(3)按传输介质分类:光纤信道、微波信道、声波信道等。
二、信道的特性与参数1. 信道的特性信道的特性包括带宽、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信噪比、误码率等。
- 带宽:信道能够传输的频率范围,带宽越大,传输速率越高。
- 传输速率:信道能够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比特数表示。
- 传输距离:信道能够传输数据的最远距离。
- 信噪比: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反映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 误码率:在传输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比率。
2. 信道的参数信道的参数有很多,主要包括衰减、延迟、频谱容量、多径效应等。
- 衰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
- 延迟:信号在传输中所需要的时间。
- 频谱容量:信道传输数据的最大能力。
- 多径效应: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遇到多条路径,产生干扰和衰减。
三、信道传输技术1.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为了提高信道传输质量而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
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包括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汉明码、卷积码等。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
3.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传输的技术,包括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4. 故障检测与纠正在信道传输中,常常会出现传输错误的情况,故障检测与纠正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纠正传输错误,提高传输可靠性。
四、信道建模与传输性能分析1. 信道建模信道建模是指对信道进行描述和抽象,以便对信道进行分析和仿真。
常用的信道建模方式包括概率模型、时域模型、频域模型等。
(完整版)LTE信道详解

(LTE 信道详解信道及信号逻辑、传输、物理信道逻辑、传输、物理信道映射逻辑信道定义传送信息的类型,这些数据流是包括所有用户的数据。
传输信道是在对逻辑信道信息进行特定处理后再加上传输格式等指示信息后的数据流。
物理信道是将属于不同用户、不同功用的传输信道数据流分别按照相应的规则确定其 载频、 扰码、扩频码、开始结束时间等进行相关的操作,并在最终调制为模拟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不同物理信道上的数据流分别属于不同的用户或者是不同的功用。
下行信道映射关系 上行信道映射关系对于上行来说,逻辑信道公共控制信道 CCCH 、专用控制信道 DCCH 以及专用业务信 道 DTCH 都映射到上行共享信道 U L-SCH ,对应的物理信道为 P USCH 。
上行传输信道 R ACH 对应的物理信道为 PRACH 。
对于下行来说,逻辑信道寻呼控制信道 P CCH 对应的传输信道为 PCH ,对应物理信道 为 PDSCH 承载;逻辑信道 BCCH 映射到传输信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映射到 B CH ,对应 物理信道 PBCH ,主要是承载 MIB MasterInformationBlock )信息,另一部分映射到 DL-SCH , 对应物理信道 PDSCH ,承载其它系统消息。
CCCH 、DCCH 、DTCH 、MCCH (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都映射到 DL-SCH ,对应物理信道 PDSCH 。
MTCH (Multicast T rafficChannel)承载单小区数据时映射到 DL-SCH ,对应物理信道 P DSCH 。
承载多小区数据时映 射到 MCH ,对应物理信道 PMCH 。
物理信道简介物理信道:对应于一系列RE的集合,需要承载来自高层的信息称为物理信道;如PDCCH、PDSCH等。
物理信号:对应于物理层使用的一系列RE,但这些RE不传递任何来自高层的信息,如参考信号(RS),同步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逻辑信道
MAC层在逻辑信道上提供数据传送业务,逻辑信道类型集合是为MAC层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业务而定义的。
逻辑信道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控制平面信息,而业务信道用于传输用户平面信息。
其中,控制信道包括:
⌝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
⌝寻呼控制信道(PCCH):传输寻呼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
⌝专用控制信道(DCCH):在UE和RNC之间发送专用控制信息的点对点双向信道,该信道在RRC连接建立过程期间建立。
⌝公共控制信道(CCCH):在网络和UE之间发送控制信息的双向信道,这个逻辑信道总是映射到RACH/FACH传输信道。
业务信道包括:
⌝专用业务信道(DTCH):专用业务信道是为传输用户信息的专用于一个UE的点对点信道。
该信道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存在。
⌝公共业务信道(CTCH):向全部或者一组特定UE传输专用用户信息的点到多点下行链路。
2、传输信道
传输信道定义了在空中接口上数据传输的方式和特性。
一般分为两类: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
专用信道使用UE的内在寻址方式;公共信道如果需要寻址,必须使用明确的UE寻址方式。
其中,仅存在一种类型的专用信道,即专用传输信道(DCH)。
它是一个上行或下行传输信道。
DCH在整个小区或小区内的某一部分使用波束赋形的天线进行发射。
另外,UTRA定义了六类公共传输信道:BCH, FACH, PCH, RACH, CPCH和DSCH。
广播信道(BCH):是一个下行传输信道,用于广播系统或小区特定的信息。
BCH总是在整个小区内发射,并且有一个单独的传送格式。
前向接入信道(FACH):是一个下行传输信道。
FACH在整个小区或小区内某一部分使用波束赋形的天线进行发射。
FACH使用慢速功控。
寻呼信道(PCH):是一个下行传输信道。
PCH总是在整个小区内进行发送。
PCH的发射与物理层产生的寻呼指示的发射是相随的,以支持有效的睡眠模式。
随机接入信道(RACH):是一个上行传输信道。
RACH总是在整个小区内进行接收。
RACH的特性是带有碰撞冒险,使用开环功率控制。
公共分组信道(CPCH):是一个上行传输信道。
CPCH与一个下行链路的专用信道相随,该专用信道用于提供上行链路CPCH的功率控制和CPCH控制命令(例:紧急停止)。
CPCH的特性是带有初始的碰撞冒险和使用内环功率控制。
下行共享信道(DSCH):是一个被一些UEs共享的下行传输信道。
DSCH与一个或几个下行DCH相随路。
DSCH使用波束赋形天线在整个小区内发射,或在一部分小区内发射。
3、物理信道
一个物理信道用一个特定的载频、扰码、信道化码(可选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有一段持续时间)来定义。
对WCDMA来讲,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15个时隙(在码片速率3.84Mcps时为2560chip/slot)。
一个物理信道定义为一个码(或多个码)。
传输信道被描述(比物理层更抽象的高层)为可以映射到物理信道上。
在物理层看来,映射是从一个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 H)到物理信道的数据部分。
除了数据部分,还有信道控制部分和物理信令。
对于上行物理信道,有:
⌝上行链路专用物理数据信道(UL-DPC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物理公共分组信道(PCPCH)
对于下行物理信道,有:
⌝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DL-DP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公共导频信道(CPICH)
⌝同步信道(SCH)
⌝基本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
⌝捕获指示信道(AICH)
⌝寻呼指示信道(PICH)
⌝接入前缀捕获指示信道(AP-AICH)
⌝冲突检测信道分配指示信道(CD/CA-ICH)
⌝ CPCH状态指示信道(CSICH)
其实信道、链路等等都是人为的概念,是对一系列数据流或调制后的信号的分类名称,其名称是以信号的功用来确定的。
逻辑信道定义传送信息的类型,这些信息可能是独立成块的数据流,也可能是夹杂在一起但是有确定起始位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是包括所有用户的数据。
传输信道是在对逻辑信道信息进行特定处理后再加上传输格式等指示信息后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仍然包括所有用户的数据。
物理信道则是将属于不同用户、不同功用的传输信道数据流分别按照相应的规则确定其载频、扰码、扩频码、开始结束时间等进行相关的操作,并在最终调制为模拟射频信号发射出去;不同物理信道上的数据流分别属于不同的用户或者是不同的功用。
链路则是特定的信源与特定的用户之间所有信息传送中的状态与内容的名称,比如说某用户与基站之间上行链路代表二者之间信息数据的内容以及经历的一起操作过程。
链路包括上行、下行等。
简单来讲,
逻辑信道={所有用户(包括基站,终端)的纯数据集合}
传输信道={定义传输特征参数并进行特定处理后的所有用户的数据集合}
物理信道={定义物理媒介中传送特征参数的各个用户的数据的总称}
打个比方,某人写信给朋友,
逻辑信道=信的内容
传输信道=平信、挂号信、航空快件等等
物理信道=写上地址,贴好邮票后的信件
可以看得出来,传输信道的定义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个人认为这仅仅是规范制定时,由于分工合作时产生的,可以不必太在意。
HS-SCCH
英文来历: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
承载信令信息的下行信道(信道码集、调制方案、传输块大小、HARQ处理号、冗余和星座版本参数、新数据标记和UE标识),S F=128,QPSK由Node B进行功率控制,每小区最多32个HS-SSCCH,每用户设备最多4条HS-SC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