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机构编制工作信息
机构编制工作用语释义

机构编制工作用语释义
佚名
【期刊名称】《行政科学论坛》
【年(卷),期】2024(11)2
【摘要】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这类单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
对这类事业单位,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
【总页数】1页(P73-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中央编办政策法规司编印《机构编制工作用语释义》
2.《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第二章领导体制第五条
3.机构编制工作用语释义
4.《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第二章领导体制第五条
5.《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第二章领导体制第五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嘉兴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嘉兴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

嘉兴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嘉兴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3.20•【字号】嘉兴市政府令13号•【施行日期】2002.04.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嘉兴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嘉兴市政府令13号《嘉兴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嘉兴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二〇〇二年三月二十日嘉兴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加强编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适用本办法。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应当依法进行,努力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市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的具体工作。
市人民政府监察机关以及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各司其职,配合市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共同做好机构编制监管工作。
第二章机构设置管理第五条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置应以职能的科学配置为基础,做到职能明确、分工合理、机构精简规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行政机构根据职能分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市人民政府直属机构和市人民政府常设的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协助市政府领导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
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依法分别履行市政府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
市人民政府直属机构主管市政府的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关于调整公司内设机构及其职能的通知-嘉兴公交

- 1 -嘉公交〔2016〕87号关于调整公司内设机构职能的通知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为配合公司内设机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以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需要,使工作范围更加清晰、工作责任更加明确、工作关系更加协调、工作流程更加合理,经研究,决定调整部门(分公司)职能,具体如下:一、办公室负责公司行政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文秘、办公自动化建设、档案、保密工作;负责宣传、信息、后勤保障、法律事务管理工作;负责公司资产资源的综合开发管理工作;负责公司招投标文件审核、合同管理及履行监督工作。
二、党群人事部负责公司党总支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公司党建和群团工作;负责文明创建工作;负责劳动人事管理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开发和薪酬管理工作;负责驾驶员招聘及分配的牵头工作;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负责招投标、信访监督工作。
三、营运稽查部负责公司营运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营运规划、发展等工作;负责政务热线、公交服务热线、GPS调度管理工作;负责公司驾驶员星级规范服务的教育、管理、稽查、考核工作。
四、安全机务部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安保防恐、“三防”、消防工作;负责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车辆和燃料的采购、管理工作;负责汽配、维修设备采购过程的监督工作;负责公司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五、财务管理部负责公司日常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负责年度预决算编制工作;负责营运资金筹措保障工作;负责资金结算及涉税管理工作;负责资产监管工作;负责财务资料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各项审计的协调工作;负责公司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负责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及各类补贴的对接、落实工作;负责票房管理工作。
六、技术信息部负责公司IC卡、GPS、电子站牌、监控等信息化系统及设备的采购、管理及维护工作;负责IC卡办理中心管理工作;负责智能公交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工作。
七、营运分公司- 2 -负责所属分公司日常生产的组织经营工作;负责分公司人员、车辆和物资管理工作;负责所辖区域站务的管理工作;负责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及临时性任务的落实工作。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0.23•【字号】浙政办发[2009]147号•【施行日期】2009.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47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九年十月二十三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9〕28号),设立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主管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省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
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市县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作用。
2根据国家投资核准目录的修订调减,相应提高核准项目的规模(限额)标准,缩小投资审核范围,下放投资审核权限。
3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专项产业政策,除按规定需报省政府审批的外,由市县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下分别制定。
4取消已由国务院、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扩权强县改革中省政府规定应当交由县(市)政府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的事项。
(二)划出的职责。
将能源管理有关职责划给省能源局。
(三)增加的职责。
1负责发展循环经济的职责。
2负责应对气候变化的职责。
3承担“长三角”地区合作的职责。
4负责与央企对接的牵头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组织编制和实施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规划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发展规划体系;负责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审核、调整、评估等综合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审核、审批区域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衔接平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区域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负责协调实施和监测评估。
落实机构编制情况汇报

落实机构编制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对本机构的编制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统计,并制作了相关汇报,如下:一、编制情况概况截至目前,本机构共有员工100人,其中正式编制为80人,事业编制为10人,临时编制为10人。
二、人员分布情况1. 年龄分布:员工年龄在25岁至55岁之间占总人数的90%,其中30岁至40岁之间的员工约占总人数的60%。
2. 学历分布:员工学历结构合理,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30%,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50%,中专及高中学历占总人数的20%。
3. 任职分布:中层干部及以上职务人员占总人数的10%,一线员工和基层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90%。
三、岗位设置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划分,本机构共设有10个部门,包括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营销部、生产部、品质部、技术部、行政部、市场部、客户服务部和信息技术部。
每个部门的人员编制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分配,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专业优势和工作能力。
四、编制落实情况1. 正式编制情况:根据编制计划,本机构正式编制人员共80人,目前已全部落实。
其中,各部门负责人按照职责分配编制,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有序进行。
2. 事业编制情况:根据需要,本机构新增了10个事业编制职位,并已经开展公开招聘工作。
经过层层筛选与面试,目前已经落实了6人的事业编制,并正在对其进行培训和适应工作环境。
3. 临时编制情况:本机构根据工作需求,设立了10个临时编制职位,主要用于短期项目或临时工作的补充。
目前已经招聘到了6人,并在必要时随时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本机构的编制情况基本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并且各部门的人员配置合理,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专业优势和工作能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各部门的工作情况,根据需要进行编制的优化和变动,确保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特此汇报。
谨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组织机构编制工作总结

组织机构编制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组织机构的编制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组织机构
编制工作是指根据组织的规模、性质和发展需要,对组织的结构和人员编制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的工作。
这项工作的完成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需要高度重视。
首先,组织机构编制工作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
在进行组织机构编制工作之前,需要对组织的发展规划、业务范围、人员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
其次,组织机构编制工作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
在进行组织机构编制工作时,需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组织的结构和人员编制,确保各部门职能明确,人员配置合理,避免出现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再次,组织机构编制工作需要严格执行和监督。
在完成组织机构编制工作后,
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政策,确保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和人员编制的合理配置。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组织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组织机构编制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组织的发展,组织机构编制工作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对组织机构编制工作的研究和探索,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
总之,组织机构编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全面认识其重要性,加强对
其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和提高组织机构编制工作,为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有力支持。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江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目录一、系统登录------------------------------------第页二、人员入编操作流程----------------------------第页三、人员出编操作流程----------------------------第页四、人员信息调整操作流程------------------------第页五、人员信息修改操作流程------------------------第页六、业务办理进展情况查询------------------------第页七、人员信息导出--------------------------------第页八、常见问题解决------------------------------第页一、系统登录1.1 系统运行环境(1)操作系统:win98、win2000、winXP、win2003(2)网页浏览器:IE6.0及以上(3)网络环境:联入互联网(4)浏览器缓存设置正确(见第八项“常见问题解决”)1.2 登录方式1.2.1 系统登录(1)启动浏览器,网址http://61.160.99.109:8089/(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进入江苏省机构编制管理信息系统。
1.2.2 密码修改(1)登录信息系统首页后,点击修改密码,输入用户名、原密码和新密码即可。
(2)各单位用户名及权限由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设置,不可修改。
1.3 系统基本结构1.3.1 机构名称目录树(1)登录信息系统后,通过左侧的目录树选择单位。
每个用户名能操作的目录树与其在信息系统上的权限一致。
(2)各项业务浏览和操作,需点击目录树选定被操作单位。
(3)点击目录树右侧的三角箭头可以隐藏或显示目录树。
1.3.2 功能模块(1)登录信息系统后,右侧上方是功能模块栏目,包括基本信息、工作职责、机构管理、在职人员、人员管理、机构编制管理证、实名信息库六项;右侧下方是所选中功能模块的内容。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05•【字号】嘉政办发[2011]94号•【施行日期】2011.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嘉政办发〔2011〕9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根据《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嘉委〔2011〕11号),设立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嘉兴市物价局、嘉兴市服务业发展局牌子。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主管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物价管理、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将原市信息产业局的职责划给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保留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批职责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职责。
(二)将口岸管理职责划给市政府办公室。
(三)进一步强化组织指导全市服务业发展职责。
(四)根据嘉政办发〔2008〕133号文件精神,不再承担国内经济技术协作有关工作,交由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负责。
除上述职责调整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继续承担《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嘉政办发〔2005〕85号)中明确的职责。
二、内设机构根据上述职责调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市服务业发展局)内设机构作相应调整。
经贸流通处调整为服务业发展处(挂经贸流通处牌子)。
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制订全市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衔接平衡服务业主要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对服务业发展中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提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组织实施对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服务业发展目标和工作年度考核;负责组织编制上报中央预算资金、省服务业引导资金工作,编制和实施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牵头管理市区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承担市区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职能;牵头做好全市服务业重点企业、服务业品牌、服务业标准化的培育工作;参与研究制定服务业、现代物流等改革方案,协调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全市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宏观调控和储备,指导、监督其收储、轮换和投放;负责全市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管理;承担市第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兴机构编制工作信息第7期(“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专刊)(总第112期)嘉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编2018年5月15日目录●我市深化“四个平台”建设开启智慧治理新格局●嘉善县实施“基层治理四平台”“五大行动”●海盐县启动“四个平台”建设再提升工程●海宁市“五个一线”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干部管理考核全下沉●2018年一季度全市机构编制信息采编情况统计我市深化“四个平台”建设开启智慧治理新格局我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自2017年10月上线运行以来,共加载网格员报送事项数83万余条,其中98.2%在基层有效解决,为创新现代化治理模式贡献了嘉兴元素、嘉兴智慧和嘉兴样板。
1.上线新系统,开启智慧治理。
一是全面建成县镇村三级综合指挥体系。
全市统一建成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县镇两级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建设规范化。
72个镇(街道)全面建成综合信息指挥室,综合指挥体系向村(社区)延伸,“四个平台”APP实现基层网格员注册使用全覆盖,开启时时监管、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是全面有效整合基层治理信息系统。
着力打通信息壁垒,实现全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与省协同平台、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对接协同,系统建设领跑全省。
有效整合“12345”政务投诉咨询举报热线、基层雪亮工程、智慧城管等基层治理相关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统一接入县镇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打造基层治理“最强大脑”。
三是全面提升网格员数字化管理水平。
建立信息系统督查通报制度,组织网格员开展信息系统及APP使用培训,确保系统会用、实用、管用、好用。
2.力量全集结,实现联动治理。
一是创新矩阵式管理。
依托“四个平台”,整合镇(街道)和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管理服务事务,推动更多资源向镇(街道)倾斜。
强化镇(街道)派驻人员的刚性调控,派驻人员由镇(街道)统一指挥调度,提升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
二是创新全下沉管理。
全市派驻机构人员下沉镇(街道)1963人,除编制、人事关系保留在派出部门外,工资、党(团)组织、工会、社会保险、考核管理等均转到镇(街道),有效整合“条块”力量。
2017年以来,全市“四个平台”已组织开展联合执法3126次,助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中心工作。
三是创新一站式管理。
积极构建市县镇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审批服务事项延伸到基层“一站式”服务平台,平均向每个镇(街道)延伸政务服务事项92项,向村(社区)延伸39项,逐步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3.网格全覆盖,突出精细治理。
一是推进标准化建设。
按照“网格统一划分、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配备、信息统一采集、报酬统一筹集、业务统一培训、考评统一实施”的“七统一”措施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实现了“多网合一”“一员多用”的管理模式。
全市统一划分网格5337个,配备全科网格员10076名,并进一步规范网格员职责,制定网格员事项清单、社会治理问题隐患清单。
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
对全市网格实施分类监管,重点领域重点盯防。
三是探索人性化服务。
探索“最多破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提高基层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的能力。
(行政机构编制处)嘉善县实施“基层治理四平台”“五大行动”今年以来,嘉善县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推动信息化与政务服务、社会管理、行政执法等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化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嘉善样板。
1.属地管理深化行动。
强化派驻机构队伍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派驻机构和人员管理考核办法。
落实条线工作职责,加强执法力量下沉,一线执法力量占比不少于80%。
加强镇(街道)法制机构建设,确保机构、人员、场所、经费、职责、制度“六到位”。
2.全科网格提升行动。
推动“党建+网格”,采取“一网格一支部”“多网格一支部”等模式,把支部建在网格上。
编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指导手册。
统一对网格进行编码,实现“一格一码”。
建立个性化网格事务清单,做到“一格一责”“多格一责”。
落实全科网格员“代办员”服务。
县级培训全年不少于6次,镇级培训全年不少于12次。
3.指挥运行提效行动。
县、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抓实信息汇总、分析研判、流转督办、绩效评估等工作,健全“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联席月例会、平台会商周例会制度。
县综合信息管理办公室加强对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开展县镇两级综合指挥体系标准化建设,制定标准化手册。
4.信息系统升级行动。
完善和拓展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功能,建立事件运行库,与雪亮工程、数字城管、安监、消防、市场监管、农经、便民服务等有关平台打通,加快实现基层治理事件跨部门业务大联动。
依托天眼监控系统,将全县分散在治安、环保、水利等各条线的监控系统统一接入到“基层治理四平台”系统。
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统一APP 平台,实现各类移动端APP 的统一进驻和界面整合,实现网格员“一机在手、一端通办”。
5.特色亮点争创行动。
推进全县“基层治理四平台”标准化建设。
创新“基层治理四平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领,培育“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示范标杆镇(街道),形成“一镇(街道)一品”工作格局。
(嘉善县编委办)海盐县启动“四个平台”建设再提升工程近日,海盐县出台《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再提升实施方案》,以“四大基石”为抓手启动“四个平台”建设再提升工程。
1.综合指挥体系再提升。
着力将县级综合指挥中心打造成基层治理信息资源集成地,实现“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业务全流程、部门全协调、效能全监督”。
完善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建设,将雪亮工程、智慧城管等资源和数据汇聚到综合信息指挥室。
全面提升“四个平台”信息系统及其APP功能,整合各条线信息系统及APP,实现网格员“一机在手、一端通办”。
2.运行机制再提升。
完善事件“信息收集—分流交办—执行处置—日常督办—信息反馈—督查考核”的“受理、执行、督办、考核”闭环管理机制,走访巡查记录系统留痕,实现以系统管人、管事。
细化落实“四个平台”联席会议、平台例会、联合执法等机制,加强基层治理中的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和基层党建全方位融合。
3.全科网格再提升。
完成网格地理信息统一编码,实现“一格一码”。
梳理网格事项目录清单,赋码管理网格事项。
完善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及网格员职责清单,持续开展网格员业务培训,提升网格员工作能力,实现网格员数量减少、政府开支减少,网格员报酬增加、报送信息的数量质量提升“两减两增”的目标。
全面开展网格员代跑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
4.属地管理再提升。
持续加强派驻机构力量,推进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80%以上执法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其他部门“应下尽下”。
各镇(街道)完善考核体系,加强派驻机构日常考核管理,正确处理好派驻机构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和服务镇(街道)中心工作的关系。
(海盐县编委办)海宁市“五个一线”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干部管理考核全下沉2018年,海宁市深化派驻干部管理考核“全下沉”试点工作,以“五个一线”纵深推进干部下沉、重心下移、制度下设、权力下放、保障下倾,牵引撬动了基层治理向数字化转型。
1.人力资源配置到一线,把派驻人员下沉好。
派驻机构干部下沉至属地镇(街道),保持身份性质、编制、人事关系“三不变”,涉及人员、职务等调整须征求镇(街道)意见,并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同意。
目前,全市11个派驻机构已下沉干部841名,其中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86%的人员力量配置到了基层,镇(街道)可用人员数量较下沉前平均增加42.8%。
2.管理权限落实到一线,把权力职责下放好。
下好干部管理权,工资福利、考核评定、成长发展、党风廉政等由属地管理。
下好行政审批权,179项行政权力市镇同权,345个事项实现全市通办,延伸非法占用土地、违章搭建、环境污染、无证无照经营等基层迫切需要的执法权。
下好财政权,调增2018年度属地镇(街道)财政预算4000余万,相应调减派出部门预算。
下好监督管理权,镇(街道)党委负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行使党纪政务处分权。
3.考核激励倾斜到一线,把干部干劲激发好。
派驻机构干部的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均由镇(街道)统筹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提高至20%,并实行指标单列。
2017年度参加年度考核490名编制内派驻机构干部(即公务员和事业编制),94人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实际优秀等次比例达到了19.18%。
派驻机构干部全部享受属地镇(街道)标准的考核性奖励等各类福利待遇,相比原部门待遇平均上浮25%左右。
4.用人导向聚焦到一线,把成长路径保障好。
派驻人员的成长发展纳入全市队伍建设整体大局统筹谋划,同时具备镇(街道)党委和派出部门的后备干部推荐资格,对工作表现好、能力素质强的派驻中层干部,也可兼任镇(街道)同级别中层岗位职务。
2017年以来,6名派驻机构干部因在属地镇(街道)工作表现优秀、群众公认度高而提拔至副科级领导岗位。
镇(街道)后备干部推荐中,派驻机构干部占据近25%的比例,选人用人向基层倾斜的导向更加鲜明。
5.民生事项办理到一线,把群众路线践行好。
以党建统领“四个平台”,发挥镇(街道)综治、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党支部作用,285项便民服务事项在基层实现“最多跑一次”,1067名村(社区)专职工作者由“专岗员”变身为“全岗通”,率先实现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无差别全科受理”全覆盖。
(海宁市编委办)2018年一季度全市机构编制信息采用情况统计本刊电子邮箱:zjjxbwb@ 单 位嘉兴机构编制信息 市委办、市府办信息浙江省机构 编制信息省委办、 省府办信息 中编办机构 编制信息 信息 信息主要领导批示 其他领导批示 信息 文章 其他领导 批示 信息 合计(条)42 6 11 2 2 12 综合处10 行编处8 4 1 事编处(事登局)4 2 督查处1 南湖区5 秀洲区嘉善县2 1 平湖市5 1 7 海盐县3 3 1 1 海宁市3 3 1 1 1 桐乡市 32 2 印发:省编委办,市级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各县(市、区)编委办,本办各处(单位)。
编辑:杨力初审:姚良华审稿:吴良根签发:沈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