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第三章体育目的.
体育概论(第二版)

引论
三、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
(一)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
体育学是为了让体育的初学者认识和了解体育的本质、功 能、目的、过程、手段、制度,并说明体育未来发展趋势的学 科。因此,本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②
③
④
⑤
体
体
体
体
体
育
育
育
育
育
概
功
目
过
手
念
能
的
程
段
⑥
⑦
体
体
育
育
科
文
学
化
⑧
⑨
体 育 体 制
2.体育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 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 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育的
本质就是“以身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动为基 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 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 质量和生命质量”。
“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是体育概念区别于其他文化活动的种差。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四、体育概念的定义 (三)得出定义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 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 身休闲的重要特征,鲜明地 体现着健身休闲中“闲”的 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 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 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 体育功能
目录
第一节 体育功能概述 第二节 体育的本质功能 第三节 体育的延伸功能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然而, 体育概念的出现却远远晚于体育本身。古代中国的角抵、技击、 武艺、导引、蹴鞠、马球等实际上类似于今天的体育活动;古希 腊、古罗马也盛行运动、竞技、身体锻炼等文化活动,其内涵与 体育基本相同,但那时还没有“体育”一词。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3章 体育目的【圣才出品】

5.体育目标反映并服务于体育目的。( ) 【答案】√
6.按实施体育的场所来分,可以将体育分为工人体育、农民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 子体育等。( )
【答案】× 【解析】以实施体育的场所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四、简答题 1.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我国的体育目的是什么? 答:(1)依据 ①社会发展水平 a.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
4/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国的体育目的也必须围绕该阶段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体 质,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生活水平服务。
b.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 我国人均体育场地、消费还处在较低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项目水平不高,总体实力不 强;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的体育目的必须依据这样一个现实状态来确定。 ②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确定体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体现了人本位的 体育价值观。 a.体育自身的特点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自然力和卫生措施等作为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增 进健康的效果;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 本质的特点之一。 b.体育的功能 体育的特有效能是体育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即体育的健身功能。健身功能是体育事业 区别于其他任何事业效能的本质特征,因此是确定我国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主要依据。 ③人的体育需求 人是身体因素和精神因素相统一的结合体。人对体育的需求体现在人们对健康的需要、 全面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a.人对健康的需求 身体的健康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基础,因为有机体的所有活动都表现出
体育概论知识点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体育概论课程第三章 体育目的

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概论》
第三章 体育目的 思考题
◆ 我国体育的目的是什么? ◆ 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有哪些,为什么? ◆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有哪些? ◆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哪些要求?
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概论》
主要参考书目、文献/来源:
身心关系 /tibetnew/Article/a004/nm031/mu lu002/200601/Article_20060130152403.html 身心关系 /edu2004/editor_2004/psychology/0410 15/041015_159545.html 近代西方唯理论哲学关于身心关系学说的流变 /qk/81671X/200304/8116254.html 中国人的身心关系模式 /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46 796&PostID=2233231
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概论》
版权说明: ◆ 教学课件由涂传飞制做; ◆ 部分故事和图片来自网络与书籍,致谢!
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概论》
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概论》
附:主要参考书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89.06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2005.06(2)
[3] 杨文轩.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4] 叶加宝.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09 [5]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体育理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08 [6]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体育理论[M].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第三节 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二、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
1
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2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3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
4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5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第三节 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二、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
1
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必须反映社会主义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 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总目标。在实践中,要充分考 虑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努力开拓体育产业市场, 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为丰富人们社会文化生活、提高 国民素质服务。
第二节 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一、目的与目标概述 (一)目的的特点:
目的作为实践主体在行动前的一种设计和期望,反映了主体的 需要,是主体的一种理想追求,所以目的是主观的。当然,这 种主观性必须以客观性为存在前提,否则目的很难成为现实。 目的是实践活动的预期结果,一旦确定,对活动过程中的各种 因素,就有预先的设想,并由此确定行动方案,以克服和减少 实践的盲目性,力争实现目的。 目的是对实践要达到的境地的构想,它不可能具体详细,而只能 提出一个概括性的方向或要求,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具体化工作, 一步步达到目的。
第三节 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一、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不同对象的体育途径 农民体育是在广阔的农村组织农民开展的体育活动农民从
事体育体现出闲时活动多、忙时活动少、坚持业余、不误生产 的特点。
军人体育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及公安武警部队的指 战员为对象开展的体育活动。
此外,还有特殊人群的体育,如残障人体育。残障人体育 对促进残疾人或身体障碍者的身心健康、鼓舞他们的生活勇气 和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体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3章体育目的3.1 复习笔记一、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发展水平(1)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我国的体育目的也必须围绕该阶段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体质,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生活水平服务。
(2)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我国人均体育场地、消费还处在较低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项目水平不高,总体实力不强;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我国的体育目的必须依据这样一个现实状态来确定。
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确定体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体现了人本位的体育价值观。
(1)体育自身的特点①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自然力和卫生措施等作为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②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2)体育的功能体育的特有效能是体育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即体育的健身功能。
健身功能是体育事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事业效能的本质特征,因此是确定我国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主要依据。
3.人的体育需求人是身体因素和精神因素相统一的结合体。
人对体育的需求体现在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全面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1)人对健康的需求身体的健康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基础,因为有机体的所有活动都表现出对身体状态的依赖性。
(2)人对全面发展的需求一个人的发展,无论是个性的形成,还是知识的增长,只有在其精神和身体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可能。
二、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1.我国的体育目的我国的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2.我国的体育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我国体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国体育目的的核心内容。
其中,增进健康主要表现在延年益寿、预防疾病两个方面。
体育概论名词解释

体育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体育概念体育:体育是伴随着人类起源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伟大的、有关人类身体实践的文化活动体育学: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内容主要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层次及其演变;应设置学科;各学科之间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发展的关系。
体育概论: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体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全面了解体育与体育学的指导性课程。
体育的概念: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体育形态: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中人们最常见到的体育外部表现形式。
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竞技运动: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健身休闲: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第二章体育功能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作为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体育功能的变化性:虽然体育的本质属性是不变的,但是人类对这一事物的需求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因此体育的功能也随者改变。
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是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第三章体育目的体育目的:我国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加健康,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是运用各种体育手段、方法来锻炼身体,参加各种竞赛和游戏,观赏各种表演或竞赛等。
体育途径:体育途径是从区域和时空的角度概括体育的路径。
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求与爱好,利用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活动。
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终身享受的长期效益。终身体育教育将成为人力投
资改善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
• 社区体育: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在现阶段主要是指
第 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 三 章 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
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 体 育 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目 的
讨论题目
我国如何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 进?
• 金牌一个接一个,国人乐得笑呵呵。 成绩面前差距找,丰收后面忧愁多。 田径项目仍落伍,三大球赛亦笨拙。 几十金牌休自豪,亿万百姓锻炼缺。 数十冠军喜不值,大中小学体质弱。 外国多为业余者,我们从小便专业。 精英体育应停止,大众体育努力做!
育 目
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
的 技艺、心理的相互竞赛的过程。
• (二)不同对象的体育工作
第 • 职工体育:是在工商企业和机关、团体的职工中 三 章 开展的体育运动。
• 农民体育:是在广大的农村组织农民开展的体育
体 育
运动。
目 • 部队体育: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及公安武
的 警部队的指战员为对象开展的体育活动。
• (二)不同形式的体育工作
第 • 体育教学:是一个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 三 能的教育过程。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的基 章 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标。体
体 育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
育 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
目 的
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体育教学形式应当灵
参与者 场地设施 运动项目
体育大国
运动行为、 运动人数
数量
普及、单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相信吗,100个人里面只有不到3个人对 他们的生活有一点想法。法兰克博士持续 追踪这些学生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那 有目标的百分之三毕业生比其他97%的人, 拥有更稳定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也比较 良好,同时,财务情况也比较正常。当然, 毫无疑问,他们也比其他人有更快乐的生 活。" 这就是目标的力量。
要建立正确和可行的目标有两个 先决条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你要有信念,相信自己能够达到目标。若你无 法确信自己具备达成愿望的能力和你有着儿童般 的梦想能力以及自己来设订自己的目标, 你大可 就此作罢,別再浪费精力于此,设定目标对你无 益。 你要充分相信自己。 自信和自我肯定是达成目标 的首要条件。有数以千计的人,他们共同的悲哀 是:“我无法决定”。这真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之 一。因为,“无法决定”的背后是对“成功目标” 缺乏信心,它将扼杀人的希望、自信、进取精神 和未来成就。一旦你陷入犹豫不决、彷徨无助的 境地时,便无法胸有成竹地向一个明确的目标迈 进。
要养成心理上的独立性
首先要改掉这个让别人给自己做决定的坏 习惯,学会自己给自己做决定,别人给的 只能作为参考或建议,而最终做决定的一 定要是自己。 其次,目标设定是一个系统,你不仅要了 解梦想与目标的关系,你还要了解长期目 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你不仅要知道设定 目标的程序还要知道其方法。你都清楚了, 也不代表你能成功,你还要有持之以恒的 行动。
一、社会发展水平 (一)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 (二)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 二、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 功能 三、人们的体育需求
乒乓外交
第二节 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目的使人类为实践活动规定了总方向,但 目的由于具有概括性,比较笼统、原则和 抽象,不能分层在实践中直接操作。因此, 目的都需要分解成具体目标,通过目标逐 一地去实现。 目标是人类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 准,是目的和标准的统一。一般而言,目 标都是一个包括了使命、对象、目的、指 标和时限等在内的系统。
目的:你要努力娶××为妻。(当然你可 以用各种手段)在这里娶她为妻就你的目 的了。 目标:你计划在六个月内娶“××为妻。 在六个月内达到这个目的(结果),就是 你的目标。 “目的是应达到的效果(结果),目标是 要达到效果的量化指标”,从上例看目的 与目标有共同的结果,但是目标更侧重于 可量化。
我国体育的目标?
全民健身计划
奥运争光计划
第三节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一、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你要自己亲自为自己设定而不是被你的父母 和亲朋好友左右。被别人左右是很多人的悲剧。 我们从小被父母决定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 有什么爱好,交什么朋友,甚至自己的婚姻也由 父母包办。结果我们出现学了一辈子自己不喜欢 的东西。问题是我们现在好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让 别人为自己做决定,习惯于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 习惯于父母怎么安排就接受什么样的安排,而没 有考虑一下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这非常不利于 独立性的养成。
目的是你达到了某个目标后想来做什么。 再用上面的例子说明就清楚了。当你两年 里挣到了200万,那么你要用这200万来干 什么呢?这要干的事情才是你的目的。比 如你想用这200万来买一栋豪宅让你父母住 进去,让他们安享晚年,或者你想拥有一 辆豪华游艇,然后带着情人畅游大海,周 游世界…这就是目的。
求
第一节 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1961年 “我国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人民体 质。” 1986年 “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 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87年 “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 富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004年 “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 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服务”。
完
体育目的是规定体育要实现的结果或
要达到的标准;是体育活动的出发点 和依据,也是体育活动的归宿。体育 目的明确后,体育活动才能有组织、 有计划、系统地向着预定目标进行。
我国体育的目的: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第三章 体育目的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学习目标
掌握目的与目标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区别 了解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理解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第二节 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第三节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要
目标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目标是 在特定的时间内所追求的最终成果,目的 则可理解为你的梦想与期望。因此,你的 目标要围绕你的目的而进行。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能实现目标?
你认为每个人都有目标吗?也许有人会说 “人人都有目标”。我认为那只是一种错 觉,好像每个人都有人生目标似的。其实 很多人都没有人生的目标,更有很多人没 有写下来的书面目标。二战结束后,哈佛 大学的法兰克博士做了一项很有趣的研究。 调查了1953年那届的毕业学生,问他们的 生活是否有任何企图或目标?你猜有多少 学生有特定的目标?" 一定会吓你一跳。只 有不到3%的人有特定的目标!"
目的比较抽象,是某种行为活动的普遍性 的、统一性的、终极性的宗旨或方针。 目标则比较具体,是某种行为活动的特殊 性的、个别化的、阶段性的追求。 某一行为活动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许多 隶属的具体行为活动目标的实现,目的内 涵的精神是贯穿于各个具体目标之中的。
目标是你在一定时期内所追求的最终成果, 是你在某阶段的宗旨和使命的具体化和你 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比如, 你想在2年里赚到200万,这就是你的两年 目标。因此,清晰的目标一定要有时间表, 没有时间的目标不是目标,只能算做一个 虚幻的梦想,是不能实现的。比如:我想 获得经济独立,我要成为最富有的人…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