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恶变的影像学表现

合集下载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如何诊断鉴别,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常见检查:常见检查:骨与关节MRI检查、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一、检查:1.普通X线检查:长骨干上骨软骨瘤的X线特点是骨表面上有一骨性突起,与干骺相连,并由骨皮质及骨松质所组成。

常成对称性,多发性。

由于肿瘤基底部形状不同,常可分成有蒂(有一窄茎、顶部较宽)及无蒂(基底宽而扁)两种(图4)。

骨软骨瘤常发生在干骺端肌腱韧带附着处,其生长趋向与肌腱及韧带所产生力的方向一致。

如软骨帽薄,边界清楚,带有规则点状钙化,这种表现为良性生长。

如软骨帽大且厚,边界不清楚、带有不规则的钙化,则应注意其恶性变的可能。

*以上是对于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易混淆疾病。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如何鉴别?:*一、鉴别:1.髂骨上骨软骨瘤的基底较宽、体积常较大,软骨帽呈多样性,且不规则。

仅凭X线表现,有时难以判断肿瘤为良性或恶性。

2.恶变表现为肿瘤生长速度加快,软骨帽钙化变模糊,密度增高,或见雪片状或绒毛样钙化,并出现软组织肿块,还可见到骨质破坏及骨膜增生。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应该做哪些检查,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成软骨性肿瘤影像诊断

成软骨性肿瘤影像诊断

WHO骨肿瘤分类第五版2020修订版骨软骨瘤❖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又名骨软骨性外生性骨疣,是指在骨的表面覆以软骨帽的骨性突出物。

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骨肿瘤,据国内统计,占骨良性肿瘤的31.6%,占全部骨肿瘤的17%,居良性者首位。

❖骨软骨瘤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单发多见,两者发病率之比约(8~15):1。

多发性骨软骨瘤又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为一种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是由双亲传递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本病好发于10~30岁,男性多于女性。

❖肿瘤早期一般无症状,仅局部可扪及一硬结。

肿瘤增大时可有轻度压痛和局部畸形,近关节者可引起活动障碍,或可压迫邻近的神经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若肿瘤突然长大或生长迅速,应考虑恶变可能。

病理特点❖肿瘤由骨性基底、软骨帽和纤维包膜三部分构成❖骨性基底可宽可窄,内为骨小梁和骨髓,外被薄层骨质,两者均分别与母骨体的相应部分相连续❖软骨帽位于骨性基底的顶部,为透明软骨,其厚度一般随年龄增大而减退,至成年可完全骨化。

镜下所见软骨帽的组织结构与正常的骺软骨相似,表层细胞较幼稚,深层近基底部位的软骨基质发生钙化,通过软骨内化骨形成骨质❖X线:软骨瘤可发生于任何软骨内化骨的骨,长骨干骺端是其好发部位,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常见,约占50%。

❖X线上肿瘤包括骨性基底和软骨盖帽两部分。

前者表现为自母骨骨皮质向外延伸突出的骨性赘生物,发生于长管状骨者多背离关节生长,其内可见骨小梁,且与母骨的小梁相延续。

基底部顶端略为膨大,或呈菜花状,或呈丘状隆起。

基底部顶缘为不规则的致密线。

软骨盖帽的X线片上不显影。

当软骨钙化时,基底顶缘外出现点状或环形钙化影。

影像学表现❖C T:骨性基底的骨皮质和骨松质均与母体骨相延续,表面有软骨覆盖。

软骨帽边缘多光整,其内可见点状或环状钙化。

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

❖M RI:肿瘤的形态特点与X 线、CT所见相同。

骨性基底各部分的信号特点与母体骨相同;软骨帽在T1WI 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为明显高信号,信号特点与关节透明软骨相似。

骨肿瘤影像诊断 ppt课件

骨肿瘤影像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24
PPT课件
桡 骨 巨 细 胞 瘤 ( 生 长 活 跃 )
25
骨巨细胞瘤恶性表现
如肿瘤生长迅速,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
或虫蚀状骨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
侵犯软组织,出现软组织肿块且骨膜增
生明显时,提示为恶性肿瘤
PPT课件
26
骨巨细胞瘤CT表现
为位于骨端的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区,骨
多见于青年,11~20岁可达47.5%,男
性较多,男女比率为2.3:1
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干
骺端为好发部位
PPT课件
49
骨肉瘤临床与病理
主要临床表现是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
和功能障碍。局部皮肤常较热并有浅静 脉怒张
病变进展迅速,可发生早期远处转移,
预后较差
实验室检查血碱性磷酸酶常增高
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 为常见
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
较大肿瘤可有局部皮肤发热和静脉曲张。 部分肿瘤压之可有似捏乒乓球样的感觉
PPT课件 12
骨 巨 细 胞 瘤 发 病 部 位
PPT课件 13
骨巨细胞瘤病理表现
起源于骨骼结缔组织的间充质。由于肿
瘤的主要组成细胞类似破骨细胞,因此, 又被称为破骨细胞瘤
PPT课件 45
肋 骨 骨 囊 肿
CT
PPT课件
46
,股 股骨 骨颈 头囊 反状 应破 性坏 骨, 质接 增近 生水 的 密 度
PPT课件
股 骨 颈 骨 囊 肿
47
CT
PPT课件
48
骨肉瘤临床与病理
为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其40%。 起源于骨间叶组织(肉瘤性成骨细胞),能

常见骨肿瘤的影像诊断

常见骨肿瘤的影像诊断

常见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影像学表现】典型表现为起于干骺端,背离关节向外生长,以柄或骨皮松质与母骨相互移行。

X线:可显示肿瘤基底或骨柄,及软骨钙化带,宽基底与母骨相连。

CT:除X线显示的外,CT可观察到软骨帽及软组织情况。

MRI:在T1WI像上可显示中低信号的软骨帽,钙化带呈光滑或波浪分叶状低信号,在T2WI脂肪抑制像上,软骨帽呈高信号,对于软骨帽的观察可用于判断骨软骨瘤活跃程度,MRI还可显示相关合并症。

【鉴别诊断】多不需要鉴别。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X线为基本诊断手段。

(二)骨巨细胞瘤70%发生于20~40岁,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根据肿瘤分化不同有良性、生长活跃与恶性之分。

【影像学表现】X线:位于骨端的偏心性膨胀生长的囊状溶骨性破坏区,有光滑完整或中断的骨壳,其内可有或无纤细骨脊,无反应性骨硬化边及骨增生,骨壳局部膨出或肿瘤侵及骨壳外形成软组织肿块,在肿块表面再次形成骨壳者提示肿瘤活跃局部,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或表现为弥漫浸润性骨破坏者提示恶变。

CT:可显示骨端的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区,无钙化和骨化影,良性骨壳基本完整,外缘光滑,其内可见骨脊,生长活跃的骨巨细胞瘤和恶性骨巨细胞瘤骨壳不完整并常可见骨壳外的软组织肿块。

MRI:肿瘤在T1WI上呈均匀中等或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

DSA:可显示肿瘤血管,提示良恶性,血运丰富,循环加快,出现动静脉中断等现象提示生长活跃。

【鉴别诊断】良性骨巨细胞瘤应与骨囊肿鉴别,恶性骨巨细胞瘤应与溶骨性成骨肉瘤鉴别,骨巨细胞瘤以其发病年龄,骨端的发病部位和膨胀性破坏为特征。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首选X线。

(三)成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20岁以下占半数,男性多于女性,肿瘤多发生于骨端、干骺端,病程短,生长迅速,可产生剧烈疼痛。

【影像学表现】X线:1.骨肉瘤对骨的破坏在X线上不具特异性,可出现溶骨性,虫蚀性等多种形态;可破坏软骨。

在儿童表现为先期钙化带中断、不连续;在成人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宽,骨性关节面破坏。

影像诊断学-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影像诊断学-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病率低,但其临 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却复杂而多变,影像 学检查除对少数征象典型的易于确诊外,大 多数病例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不同的肿 瘤病变有同样的影像学表现,同样的肿瘤病 变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上更不具 特异性,有的病例连病理学检查诊断也有一 定困难。因此,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和病理 检查才是诊断骨肿瘤的正确途径。
是软骨化骨最常见的肿瘤,又称外生骨疣。
分单发与多发,多发者有遗传性,易恶变。
1、病理: (1)骨性基底:由骨质构成瘤体,与骨干相连; (2)软骨帽:由软骨构成帽盖,可钙化。 (3)纤维包膜 2、临床表现: (1)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常见于长骨干骺
端,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常见。
(2)一般无症状,可扪及局部硬结;增大后压 迫神经引起疼痛和畸形,近关节的有运动障碍。
• 软骨破坏:肿瘤对骨骺软骨,骺板软骨 和关节软骨的破坏,先期钙化带消失, 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和消失,关节间 隙增宽或狭窄,关节内出现肿块。以前 认为软骨组织是恶性肿瘤的屏障,现被 否认。
• 瘤骨:象牙质样、棉絮状和针状瘤骨, 后两者为恶性。
• 瘤软骨:环状钙化是诊断软骨肿瘤的重 要依据,X线呈环状或半环状,小约为 1mm,大约为2-3cm,中心呈磨砂玻璃样, 不同于结核钙化和瘤骨,可见钙化密度 改变可疑为恶变。
(三)骨肿瘤的影像分析步骤
1、发病部位:各种肿瘤都有其好发部位,熟悉发 病部位对诊断骨肿瘤有较大价值。
2、病变数目:大多数原发性骨肿瘤为单发病灶, 骨髓瘤和转移性骨肿瘤常多发。
3、骨质破坏:良性肿瘤常为囊性和膨胀性破坏, 恶性肿瘤常见浸润性破坏。
4、肿瘤骨:肿瘤细胞形成的骨组织,可呈象牙质 样、棉絮样、放射状高密度影。
3、X线表现
(1)肿瘤为附着于干骺端的骨性突起,随 骨的发育而移向骨干。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1例并文献复习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1例并文献复习

肿 胀 或 散在 密 度 不 均 、形 态 各 异 的钙 化 灶 [6。 4 ] 2 4 I I表 现 M I的优 势在 于它 能更好 的观 . I R R
察 软骨 成分 , 并能 更好 的观 察肿瘤 的 恶变 的情 况 。 骨
1 祝心早, . 祝潇, 万利军, 等.遗传性 多 发性骨软骨瘤一例 并复 习近2年来国内的发病概况 … . 0 医学信 息手 术学分册,08 2 0,
2 () 3 — 3 . 14:5 36
性 基底 的 T W 和 TW 均 为低信 号 ; 中心部 TW 为 1I 2I II
高信 号 , 2 I 中等信 号 , TW 为 与正 常松质 骨 信号 完全 相 同, 并与 宿主骨 髓 腔相 连续 。 未钙 化 的软骨 帽T W 为 II 低 信 号 ,在 脂肪 抑制 的 T W 为 明显 高信 号 ,这与 关 2I 节 软骨 相似 。若有钙 化 ,则 T W 2 I时软骨 帽 内 出现 斑 点状 低 信 号 _ 。 4 ] 恶 性变 时 M I R 表现 为 T W 呈等 或低 信 号 ,而 且 II
2 屈波, 卓荆, . 罗 杨柳, 等.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床及影像 临
学特征观察与分析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05319 12 J 】 20,:6— 7. 3 洪潮, . 顾小华, 马魏伟, 等.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1 例及 家系 调查 [ .罕 少疾病杂志,0 181: 4 3.. J ] 2 0, ( 3—5 )
恶 性 程 度 高 者 信 号 强 度 更 低 。低 度 恶 性 软 骨 肉瘤
T wI呈 均 匀 一 致 高信 号 , 高度 恶 性 肿 瘤信 号强 度 2
TW 2 I呈 不均 匀 混杂 信 号 。软骨 帽 厚度 大 于 2 m,则 c

骨软骨瘤的影像表现

骨软骨瘤的影像表现

病例1男 25岁 右大腿酸痛一个月病例2男 13 右侧胫骨肿物骨软骨瘤的影像表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级 规培生 张欣悦骨软骨瘤(骨软骨性外生骨疣):指骨的表面覆以软骨帽的骨性突出物,多背离附近的关节生长。

是最常见的骨肿瘤,发病率为3%,占良性肿瘤的31.6%,占所有骨肿瘤的8%好发于10-30岁,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任何软骨化骨的骨骼,好发于长骨骨骺附近,以膝关节为中心居多(股骨下段及胫腓骨上段)(约50%),其次为股骨上段、肱骨近端的干骺部也可见于扁骨(肩胛骨、髂骨)及不规则骨骨软骨瘤分为单发和多发,单发多见,两者发病比例为8-15:1单发性骨软骨瘤是骨的一种错构瘤,源于生长软骨异常的骨膜下增生,在骨骼的生长期,缓慢增大的无痛性骨赘几乎是临床惟一的症状多发性骨软骨瘤病又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HMOs),为一种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EXT)。

病理特点肿瘤由骨性基底、软骨帽和纤维包膜三部分构成l骨性基底:可宽可窄,内为骨小梁和骨髓,外被薄层骨l皮质与松质,两者分别与母体骨的相应部分相联系l软骨帽:位于骨性基底顶部,为透明软骨,厚度随年龄增大而减退;镜下组织结构与正常骺软骨相似骨疣的增长是靠软骨帽深层的软骨化骨作用。

患儿发育成熟后,骨疣即停止生长。

成年后软骨帽逐渐退化以至消失,偶持久存在并可继发为软骨肉瘤。

临床表现u早期一般无症状,仅局部扪及硬结u肿瘤增大时,可有轻度压痛、局部畸形u因其位置、体积、形状关系,可以压迫血管,压迫或刺激神经,妨碍关节或肌腱活动,或引起局部摩擦性滑囊炎。

基底偶尔可以发生骨折,但甚易愈合。

u肿瘤突然增大或生长迅速,考虑恶变可能,躯干骨发生的尤为显著。

影像表现(X线)u骨性基底:u表现为自母骨骨皮质向外延伸突出的骨性赘生物u可见骨小梁,并与母骨骨小梁相延续u发生长管状骨者多背离关节面生长u软骨帽一般不显影u软骨钙化时,基底顶缘见环形或点状钙化影骨性基底的骨皮质与骨松质与母骨相延续,表面有软骨覆盖软骨帽边缘光整,其内见点状或者环状钙化增强病灶未见明显强化骨性基底部信号特点与母骨相同软骨帽信号类似关节透明软骨,呈长T1长T2信号M 10Y 发现右上臂肿物一周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病因未明,主要与基因方面的变化有关较少见,常合并骨骼发育异常,发生于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最多见一般在儿童期许多肢体出现相似的骨性包块早期瘤体小,多无症状;随着肿瘤生长,可导致疼痛或关节活动受在少数病例中肿瘤分布极为广泛,引起骨骼发育障碍,形成四肢长骨短缩或弯曲畸形M 15Y 发现全身多发肿物10余年骨软骨瘤恶变本病大约有1%的单发性骨软骨瘤可恶变,多发性恶变率达1-3%良恶性鉴别要点:(1)肿瘤近期突然增大。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临床诊疗指南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临床诊疗指南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临床诊疗指南
1 【制定规范的依据】
《临床诊疗规范—关节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概述】
本病具有三个特征:遗传性、骨短缩与畸形,常恶变为软骨肉瘤,恶性变的发生率约为10%~20%。

3 【临床表现】
3.1 多在儿童时期发病,多见于男性,主要累及四肢
长骨。

3.2 其特点为:①干骺部连续,即干骺部保持其原有
宽度,呈柱状,而不能吸收塑形成骨干的宽度;②多发性外生骨疣彤成;③骨骼发育障碍。

3.3 各处的外生骨疣,成年后即停止生长。

如成年后
继续生长加快,应高度怀疑恶变。

4 【体格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病常有家族史, 见。发生于骨盆的易恶变, 其次是股骨
软骨帽破坏
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5,7 经父系遗传。本组共有 [-] 占 807 。与 9:1;< 等 报告中, , 例家族遗传史, 8-7 有家族 史基本一致。文献上不少有四代或五代以上家族罹患的报 道。 , " ! 临床表现 一般在儿童期许多肢体出现相似的骨性包 块, 早期瘤体小, 多无症状, 随着肿瘤生长可压迫附近组织、 神 经及骨骼, 导致疼痛或限制关节活动, 但骨赘在长骨生长停止 后亦不再生长。如果早已停止生长的肿瘤又突然加速生长, 表面破溃及静脉曲张, 轮廓模糊不规则, 并伴有夜间持续性疼 痛, 提示有恶变可能, 可行 # 线或 $/ 检查进一步证实。 , " , 恶变的影像学表现 软骨帽不规则增厚、 消 , ", " * # 线表现 瘤体较前明显增大; 失; 基底部及骨干骨皮质溶骨性破坏; 放射状骨针及骨膜反应 (可见 $%&’() 三角) , 其周围可见散在而密度不均边缘模糊的 环状、 砂砾样或颗粒状钙化或密度成堆的絮状及块状钙化, 亦 可见薄层壳状骨化; 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其中环状钙化具
软骨帽破坏 骨干骨皮质 消失 + + + + +
砂砾样钙 , " , " ! $/ 表现 广泛地密度不均边缘模糊的环状、 化及骨化; 软骨帽不规则破坏、 消失; 基底部及骨干骨皮质虫 蚀样破坏, 骨小梁消失, 髓腔变窄, 密度增高; 可见 $%&’() 三 [8] 角; 软组织明显肿胀且密度不均, 并可见薄层骨化包壳影 。 对钙化及骨质破坏的观察比 # 线平片更清晰、 准确。 , " - $/ 与 # 线平片检查的优缺点 对早期软骨帽、基底部 及骨干骨质内部结构的变化 $/ 的敏感性较 # 线平片高。而 直观, 结合临床表现均诊断不难。早期发现对 # 线平片价廉, 制定治疗方案, 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 有定性诊断价值 。
注: (下同) + 表示阳性征象
(见表 ,) ! " , 恶变部位 $/ 表现 表,
病例 * ! , .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恶变的 $/ 表现
瘤内环状钙 化及骨化影 + + + + + + + $%&’() 三角 + + 软组织 肿胀 + + + + + 虫蚀样破坏 + +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 >8<8+?=-<D ,E;=?:;8 *B=8*C>*.+<*4 又称多发性外生骨疣。本病较单发性骨软骨瘤易于恶 ,-) 变, 约 !!L M "%L 恶变为软骨肉瘤 。笔者收集本院 & 例遗 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恶变为软骨肉瘤, 现予以报告。 ? 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 !550 年 ! 月至 "%%! 年 & 月间 & 个病例, 男2 例, 女 " 例, 年龄 2& M && 岁, 平均 $$ 岁。恶变发生在骨盆 " 例, 股骨 " 例, 骨盆及股骨 ! 例。每例均摄有病变部位恶变前 后正侧位 ’ 线平片及恶变后 () 平扫片。所有病例均行手术 病理证实。 () 机为西门子 N*,-=*, O;EB $ 扫描机, 层厚 &,,, 准直宽度 1 # &,,。 @ 结果 & 例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恶变患者经临床手术病理均 确诊为骨软骨瘤伴软骨肉瘤变。共同的病理特点为软骨细胞 具有不典型的细胞核。共同的影像表现为瘤体较前明显增 大; 软骨帽增厚、 破坏或消失; 基底部及骨干骨质破坏; 骨膜反
+*.8 ?. & C-B8B G?=> C-.C8<-=?*. *A >8<8+?=-<D ,E;=?:;8 *B=8*C>*.+<*,- =>-= G8<8 :<*F8+ HD *:8<-=?F8 >?B=*;*@D,’4<-D -.+ () BC-..?.@# <%*34+* )G* C-B8B C-.C8<-=?*. *CCE<<8+ ?. =>8 :8;F?B," C-B8B ?. =>8 A8,E< -.+ ! C-B8 ?. H*=> *A =>8 :8;F?B -.+ =>8 A8,E<# ’4<-D B>*G8+ ?<<8@E;-< ?.C<-BB-=?*.,+8B=<EC=?*. *< +?B-::8-<-.C8 *A C-<=?;-@?.*EB C-: G?=> C-;C?A?C-=?*. E.+8< >8=8<*@8.8*EB +8.B?=D;)>8 *B=8*;D=?C +8B=<EC=?*. *A =>8 H*.8 C*<=89 *A H-B-; :-<= -.+ +?-:>DB?B,<-4 +?*-C=?F8 H*.8 B:?CE;8 -.+ (*+,-. =<?-.@;8 ?. =>8 :8<?*B=8E,;3.+ *HF?*EB =E,8A-C=?*. *A B*A= =?BBE8B# () BC-..?.@ ,-?.;D B>*G8+ =>8 A*;;*G?.@B:C-;C?A?C-4 =?*. ?.C<8-B8 *A C-<=?;-@?.*EB C-: -.+ +8B=<EC=?*. *A H*.8 BEHB=-.C8,F8<,?A*<, +8B=<EC=?*. *A H*.8 BEHB=-.C8 ?. =>8 H*.8 C*<=89 *A H-B-; :-<= -.+ +?-:>DB?B, ?<<8@E;-< C-;C?A?C-=?*. *< -..E;-< C-;C?A?C-=?*. -.+ *BB?A?C-=?*. ?,-@8 G?=> >8=8<*@8.8*EB +8.B?=D ?. =>8 =E,*<,<-+?*-C=?F8 H*.8 B:?CE;8 -.+ (*+,-. =<?-.@;8, -.+ *HF?*EB =E,8A-C=?*. *A B*A= =?BBE8B# -,’.43*(,’ I= ?B C>-<-C=8<?B=?C =* =>8 ?,-@8 ,-.?A8B=-=?*. *. C-.C8<-=?*. *A >8<8+?=-<D ,E;=?:;8 *B=8*C>*.+<*,-# ’4 <-D -.+ () BC-..?.@ -<8 <8;?-H;8 G-DB A*< +?-@.*B?.@ =>8 +?B8-B8# [=%2 >,/1*] J8<8+?=-<D;KE;=?:;8 *B=8*C>*.+<*,-;(-.C8<-=?*.;()
[*] 陈炽贤 " 实用放射学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北京: *>>? " >-,@>-. " [!] 牛俊博, 张振华 "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报告 [ A] "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 (*!) : *! 55@5? " [,] 夏跃文, 袁世伟, 杨新佑, 等 "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一家系 [ A] " 中华医学 遗传学杂志, (8) : *>>?, *. ,?* " [-] 9:1;< A/,9%4B: C,D<E%)4 F$,:< (G " 9:E:&H<(EI ’BG<HJG: :K%L<%LHL ()& 1;%)&E%L 图! 左股骨下段遗传多发性骨软骨瘤恶变, 肿块表面静脉曲张 图# 图$ 图" 同一 (E1%’(: GH)3(4: <% 1;E%’%L%’: ! ()& G%LL %M ;:<:E%NI%LH<I M%E O#/@GH)3:& ’(E3:EL (.) : %) 1;E%’%L%’:L ! ()& [ ? A] " P’ A 9B’ Q:):<, *>>., .8 **!.@**,* " [.] 王暖林, 魏玉兰 " 少见部位骨软骨瘤的临床 # 线 $/ 分析 (附 8 例报告) [ A]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8) : *>>>, *. -,, " [8] 于成福, 杨艺, 曾行德 " 滑膜骨软骨瘤病德再认识 [ A]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8) : *>>>, *. -,0 "
!"#$% &#’()%*+#+(,’ ,’ -#’.%/#+(,’ ,) 0%/%1(+#/2 &34+(54% 6*+%,.7,’1/,"#
!"#$% &’()*+( ,,- ./(0 ,%#$% 12’+)03( ,34 5* ( 63758493(4 /: ;5<+/*/0= ,657+(0 ./>7+45* ,423 2 42 ?+*+458= ?3<+@5* -(+A38>+4= ,B2/(0C+(0 $%%%$",B2+(5) [89*+/#.+] 69:%.+(;% )* 89:;*<8 =>8 ?,-@8 ,-.?A8B=-=?*. *. C-.C8<-=?*. *A >8<8+?=-<D ,E;=?:;8 *B=8*C>*.+<*,-# &%+7,1* 3 <8=<*B:8C=?F8 -.-;DB?B G-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