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论

合集下载

城镇排水工程的规划

城镇排水工程的规划
• 与城镇总体规划一致 • 将城镇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纳入规划范 围。
城镇排水工程的规划
8.2.3.2 排水制度
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 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 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 程度及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考虑确定。 •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 •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流设施。 •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 流、调蓄和处理。 •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综合利 用。
8. 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
城镇排பைடு நூலகம்工程的规划
8.1 城镇排水工程规划原则
(1)以批准的城镇的总体规划为依据, 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 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正确处理城镇中工业与农业,城镇化 与非城镇化地区,近期与远期,集中 与分散,排放与利用的关系。
城镇排水工程的规划
8.1 城镇排水工程规划原则
城镇排水工程的规划
8.1 城镇排水工程规划原则
(6)主要任 务按《城市规 划编制办法实 施细则》有关 要求确定。
(7)城市排水规划 要执行:
• 《城市规划法》 • 《城市排水工程规 划规范》 • 相关标准、规范
城镇排水工程的规划
8.2 城镇排水工程规划 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8.2.1 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对象: 新建、改建或扩建排水工程的城镇、工 业区和居住区 8.2.2 主要任务: 对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各种 污水的一整套工程设施和构筑物进行规 划设计,即排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厂的规 划与设计。
(2)城市排水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 划相一致,
– 建制市一般为20年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与城市防洪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与城市防洪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与城市防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城市防洪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城市人口的增加,房屋及道路的扩建,给城市排水带来了新的挑战。

同时,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也使城市防洪工作更为紧迫。

因此,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城市防洪工作需要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是确保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排水系统规划可以解决城市排水难题,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

首先,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的要求。

在城市规划中,要确保道路、建筑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避免排水系统的混乱。

其次,排水系统规划要结合地形、水文条件和气候特点,以确保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此外,科技的应用也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关键。

通过使用先进的排水技术和设备,如通风管道、下水道的改造和设施扩建等,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城市防洪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防洪工作的目标是保护城市居民和财产免受洪涝灾害的威胁。

首先,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洪水模拟,确保洪水灾害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到位。

其次,要进行有效的区域规划,合理划定洪水的容限线和洪水危险区。

这样可以避免将有价值的土地用于建设易受洪水侵袭的区域。

此外,城市防洪还需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以提高抗洪水能力。

比如在排水系统中加入调节池和蓄水设备,通过提前排放收集的降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城市防洪工作中,政府、专家和市民的合作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对排水系统规划和城市防洪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规划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专家可以提供科学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排水系统规划和城市防洪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市民可以参与公众咨询和讨论,积极参与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城市防洪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总之,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城市防洪工作是保障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规划和城市防洪工作,可以提高城市抗洪能力,确保城市正常运转。

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方案

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方案

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方案一、引言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合理规划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方案,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排水问题,还能够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围绕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方案展开讨论。

二、城市排水规划城市排水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它涉及到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排水设施建设和排水管网布局等方面。

在城市排水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等因素。

合理的城市排水规划可以避免城市内涝、水质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1. 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城市排水规划首先要考虑的是城市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

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类型和降雨情况都会对城市排水产生影响。

例如,山区地势较高,排水相对较容易;而平原地区排水相对较困难,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同时,城市的气候特点也会影响到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

如何有效利用雨水资源、降低雨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是城市排水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 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城市排水规划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情况。

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排水需求相对较大,需要建设更加完善的排水系统。

同时,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也会对城市排水产生影响。

例如,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利用主要是商业和居住用地,排水需求较大;而郊区的土地利用主要是工业和农业用地,排水需求相对较小。

三、污水处理规划城市污水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规划城市污水处理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1. 污水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处理规划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污水的收集和输送。

合理的污水收集和输送系统可以将城市产生的污水有效集中起来,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在污水收集和输送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情况,以及污水产生的规模和水质特点。

2. 污水处理工艺城市污水处理规划还需要考虑到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试论城市水系规划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试论城市水系规划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试论城市水系规划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李 珉(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摘要】 本文分析了水系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合理选择排水体系,决定尽量利用天然河道作为排水主干渠,利用较大面积湖塘作为雨水调蓄水池,以减少排水泵站的新建费用及设备维护费用。

【关键词】 雨污合流 天然河道 排水明渠 水系规划水是大自然中与城市关系最密切、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址选择、总体布局。

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市政工程等、随着城市的扩展,使城市中河湖水系受到很大冲击。

我国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少城市都有水系的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

今以芜湖市为例论述有关城市水系保护与利用及水系规划的主要问题和内容。

1水系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1.1生活用水 芜湖市濒临长江,生活用水全部取自长江。

1.2蓄排水和防涝 芜湖地处沿江江南,雨水充足,沟渠纵横,湖塘星罗棋布,水系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10%,纵横交织的水系能起到调蓄排涝的作用。

1.3交通运输 芜湖市面临长江,南跨青弋江,水上交通加强了城市和城乡之间的交通运输。

1.4调节和改善城市的小气候 调查证明临近较大水面的街区比远离水面的街区温度低1-2℃,夏季温差更大。

长江、青弋江形成水上空间和通风走廊,夏天循此导入凉风,改善了城市小气候。

水面空气湿润,众多水体在城市的分布,有助于吸尘和保持城市空清新。

1.5美化城市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河湖水系与城市建筑、绿化等各种景观协调结合,创造出优美的城市环境,对居民身心健康起到了很好的陶冶作用。

1.6有利于城市消防 长江、青弋江两岸均为建筑密集地带,江水终年不竭,一旦火灾,可供消防用水。

2当前城市水系被填没、侵占和污染的现象相当严重2.1都市化洪水效应使城市易受内涝都市化使天然流域透水面积变为人工建筑不透水面积,使大部分降雨形成地面径流。

城市地面水流和下水管网汇流速度较快且因新建或经整治的市区河道糙率低,使汇流过程大大加快。

2.2任意填塘改沟,天然调蓄系统萎缩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但有的开发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原有的水系任意填占,近郊农民建房无视水系的通畅完整,任意改沟填塘,造成很大危害。

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与优化设计

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与优化设计

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与优化设计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网布局与优化设计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排水系统的概述、管网布局的原则与方法、优化设计的内容与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排水系统的概述城市排水系统是指城市内部的雨水和污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系统。

其主要由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组成。

雨水管网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降雨引起的雨水,污水管网则用于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城市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于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网布局的原则与方法1. 排水区划原则:根据城市的地形、水文条件和土地利用情况,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排水区,每个排水区内设置一个主要的排水节点。

2. 管网层次原则:根据不同管网功能和流量的大小,将管网划分为主干管网、次干管网和支管网,以及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

3. 基准管径方法:根据设计排水流量和管道材质的要求,采用基准管径方法确定各级管网的初始管径。

4. 排水流向方法:根据地形和排水需求,确定排水的流向,遵循自然流向的原则,尽量减少泵站的使用,提高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三、优化设计的内容与实施1. 管网布局优化:通过现场勘测和数据分析,对原有管网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合理的管网布局方案,以提高流向的畅通性和排水的效率。

2. 管道材质优化:合理选择管道材质,考虑到寿命、承载能力、维修成本等因素,选用不同材质的管道进行布局,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减少维修成本。

3. 潮汐管网考虑:对于低洼地区或者经常受潮汐影响的区域,应考虑采用潮汐管网设计,以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智能监控系统应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以及故障预警和快速响应,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施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与优化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环保要求等因素。

试论在控规阶段的海绵城市排水规划

试论在控规阶段的海绵城市排水规划

试论在控规阶段的海绵城市排水规划一、海绵城市排水规划的概念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由中国学者王振耀提出,指的是以海绵为模型,通过吸水和蓄水的方式,将城市内的雨水有效收集利用,实现城市雨水的最大程度的渗透、储藏和净化,从而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排水规划即指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将海绵城市理念有机融入到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中,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绿地建设,降低城市雨水径流,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1. 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主要依靠管道将雨水引入河流或湖泊,这种方式会导致排水系统的负荷过大,一旦遇到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易造成城市内涝。

而海绵城市排水规划则是通过将雨水纳入城市景观、屋顶和道路等,实现雨水的渗透和蓄集,减轻排水系统的负荷,从而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2.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排水规划能够增加城市绿地和水体,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升城市的生态美感。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排水规划利用雨水资源,实现了雨水的回用和循环利用,降低了城市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性,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控制性规划(简称控规)阶段就进行海绵城市排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后期的详细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

在控规阶段的海绵城市排水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城市现状首先要对城市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城市的主要排水问题和现状,包括城市内涝点、排水管网情况、地下水位等。

要了解城市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降雨特点等情况,为后续的排水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 制定海绵城市排水规划方案根据城市现状的分析,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和原则,制定海绵城市排水规划方案。

方案应包括雨水的收集、蓄存和利用设施的设置,主要包括雨水花园、雨水屋顶、雨水径流道等,同时要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水体,增加城市的渗水面积。

3.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在制定海绵城市排水规划方案的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政策法规和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海绵城市排水政策和标准,明确海绵城市排水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城市排水系统是指为了有效排除城市内产生的雨水和废水,维护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环境而设计的一套系统。

本文将探讨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案1. 收集与储存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储存雨水。

建议在城市规划初期就考虑设置雨水收集装置,例如屋顶排水系统、雨水花园和地下水贮存设施等。

这些装置能够将雨水收集起来,并作为再利用水源。

2. 处理与过滤收集到的雨水需要经过处理和过滤,以确保其达到可再利用的标准。

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沉淀池、过滤器和植物过滤带,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沉积物和其他污染物。

3. 再利用经过处理和过滤的雨水可以被用于灌溉、冲洗马路和公共区域清洁等用途。

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城市供水负荷,还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废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案1. 分流制度废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分流制度,即将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分开排放。

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有助于废水的后续处理过程。

2. 处理与净化废水需要经过处理和净化,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采用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并提高其水质。

3. 排放与回收经过处理和净化的废水可以以安全的方式排放进水体或再利用。

对于一些符合标准的废水,可以通过再生水工艺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再利用标准,如农业灌溉和景观水系。

四、管道系统设计方案1. 管道布局城市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需要考虑整个城市的地理特点和建筑布局。

合理规划管道路线和管径,以确保排水的高效性和顺畅性。

2. 检修井与闸门在关键位置设立检修井和闸门,以方便管道维修和调节排水流量。

检修井应配备安全设备,以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

3. 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安装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管道的流量和压力,并及时发现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故障处理速度。

五、可持续性措施1. 环保材料使用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如回收材料和可再生材料。

《2024年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的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的研究》范文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管道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科学、合理的排水管道系统不仅关系到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还影响到城市水环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因此,对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血管”,承担着收集、输送城市雨水和污水的任务。

其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防洪排涝:科学合理的排水管道系统设计,可以有效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

2. 水环境改善:排水管道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处理污水,减少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

3.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保证居民生活环境的卫生和舒适度,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发展需求。

2. 可持续性原则:规划设计应注重长远发展,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确保排水系统的可持续运行。

3.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四、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的方法1. 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对城市地形、气候、土壤、现有排水设施等进行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 需求分析: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人口分布,分析排水管道系统的需求,确定排水管道系统的规模和布局。

3. 管道选材与管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确定管径,确保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4. 排水管道系统布局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排水管道系统的布局设计,包括干管、支管、检查井等的设计。

5. 计算机模拟与优化: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排水管道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优化设计方案,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可编辑ppt
1
城市排水种类
• 排水的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 不同种类排水的要求:
– 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排除 – 工业废水——处理、收集、再处理、排除或直接排除 – 降水——收集、排除或收集、部分处理、排除
可编辑ppt
2
城市排水体制
• 排水系统的组成——管网、处理系统、最终受体,对应 收集、处理、排放的排水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
可编辑ppt
8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广州市排水系统
– 目前正在同时推进四个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 的能力在2005年达到162万吨/天。
– 广州市排水体制的混乱和脆弱既有城市发展历史的原因,又 有污水处理和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长期严重滞后的原因。
– 污水系统的直接排放和通过合流制及雨污混接方式的污水排 放是造成城市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 北京市城市排水系统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两大类。 – 北京市形成了9个大小不等的污水系统。同时修建了一些雨水
干沟。 – 北京市建造污水截流工程后仍有大量污水溢流入河,关键问
题在于污水截流工程中的截流设施。北京市的污水截流则不 是在合流沟出口处设截流井,而是在各个污水支管进合流沟 干管(沟)处设截流井。
可编辑ppt
13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德国
– 德国的排水系统是分流制和合流制并存的 。 – 德国是欧洲极力主张进行雨水利用的国家之一。德国城市雨
水利用技术已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并逐步向集成化综 合化方向发展。 – 德国的雨水系统包括屋面雨水集蓄和屋顶花园利用系统、雨 水截污和渗透系统
可编辑ppt
• 直排式合流制
– 特点:投资省、污染大、无污水厂 – 适用:小污染、大水体、建设初期
• 截流式合流制
– 特点:投资较省、污染不大、有污水厂 – 适用:干旱地区、旧城改建
• 完全分流制
– 特点:投资大、污染小、有污水厂 – 适用:新建地区
• 不完全分流制
– 特点:投资较省、污染小、有污水厂
– 适用:地形起伏且水系健可编全辑地ppt区
种以上的排水体制是很正常的。
可编辑ppt
4
城市排水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 不同城市如何因地制宜 – 干旱地区与多雨地区城市——排水与水资源利用 – 山区与平原城市——排水与防洪防涝 –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排水系统的性能与造 价 – 滨水与非滨水地区城市——水系的保护与建设
• 排水与竖向规划的关系
3
城市排水体制选择 • 两个关键——地形和水系
• 三个目标——治污、排涝、综合利用
• 五个方面 – 城市安全方面 – 环境保护方面 – 工程投资方面 – 近远期关系方面 – 运营管理方面
城市建设初期,根据情况,采用直 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不完 全分流制,逐步向完全分流制过渡 。
要因地制宜,一个城市有两种或两
可编辑ppt
5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上海市排水系统
– 上海市排水体制是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规划排水系统341个 。已建和在建的排水系统中,有67个合流制排水系统,114个 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心城污水管网的普及率约为64%。
– 上海市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存在设施利用效率不高的 问题。主要原因是收集系统不完善。
– 上海城区铺设排水管道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旧的管道系统建 设标准低,均采用刚性接口,管道接口技术比较落后。
– 在越来越重视和控制点源污染的时候,雨水径流的非点源污 染变得越来越严重。污染物质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极 大地污染了河道。
可编辑ppt
6
可编辑ppt
7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北京市排水系统
可编辑ppt
11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美国
– 1980年美国污水处理率达到70%。 – 美国主要大城市的排水体制均为分流制,在已建的合流拱沟
中都搞了污水和雨水的完整的截流设施。 – 美国发现污水、雨水分开排放后,雨水管道的初期雨水和在
道路上造成迳流的小雨水也严重污染水体,认为不仅在合流 制管道中要截流初期雨水进行处理,而完全分流制的雨水管 的污浊雨水也应当截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
– 深圳特区市政排水管网以分流制为主,但存在雨污合流现象。 – 污水管网没有统一管理,住宅区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系统衔接
混乱,污水管道质量问题多
可编辑ppt
10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的特点
• 历史欠账多,弱点明显 • 涉及地域大,问题复杂 • 雨污合流多,污染较大 • 水系破坏重,排涝困难 • 发展不均衡,混接较多 • 综合利用少,有待加强 • 经济实力强,发展较快
可编辑ppt
12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日本
– 日本的排水体系基本是采用分流制。 – 日本的排水管道密度一般在20~30 km/km2,高的地区可达50
km/km2 。 – 从1965年起日本就开始有计划地处理和利用雨水,截止1993
年,使用雨水作为杂用水的设施日本共有28处,使用水量为 500万吨/天。1992年日本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 ”,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 渗设施。
• 污水量计算中的重要环节
– 排污区域划分——确定管网形制,根据地形划分 – 变化系数确定——排水量与变化系数的关系
可编辑ppt
16
雨水量计算
• 雨水量计算(L/s)
– 暴雨公式 – 重现期、径流系数、降雨历时
• 雨水排水区域的划分
– 地形情况——依地势就近排放 – 气候情况——干旱区面积可略大,多雨区应较小
– 污水厂及管道系统规划建设不配套。一方面,污水主干管建 设滞后于支管建设;另一方面,主干管建设滞后于污水处理 厂的建设。
– 合流制中心管道淤积情况严重,在清掏不及时的情况下,遇 暴雨则出现“水增阶”。
可编辑ppt
9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深圳市排水系统
– 深圳特区共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平均日处理污水56万m3 ,设计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但实际还达不到30%。
14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发展趋势
• 发展基础好 • 综合利用多 • 环保理念强 • 城乡差距小
可编辑ppt
15
污水量预测
• 依据用水量预测污水量(m3/d)(L/s )
– 排污区域的用水量 – 污水排除率
• 依据单耗指标预测污水量
– 污水种类划分:生活污水(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建污水)和工 业废水
– 单耗指标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