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肾小管疾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十二章第一节肾小球疾病概述精品PPT课件

第二十二章第一节肾小球疾病概述精品PPT课件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刘道 勤
概念
• 急性 • 血尿 • 蛋白尿 • 水肿 • 高血压 • 一过性氮质血症
病因机制
• 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成型致肾炎菌株 • 循环免疫复合物 • 原位免疫复合物
病理
•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光镜: •1弥漫性肾小球病变 •2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增生 •3上皮下团块状嗜复红蛋白沉积 •4早期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免疫病理: •IgG C3沿毛细血管壁呈粗颗粒状沉 积 –电镜: •上皮下驼峰状电子致密物
•肝合成蛋白增加同时脂蛋白合 成也增加
• 病理与临床 – 微小病变 :儿童 激素敏感 易 复发 –系膜增生性:青少年 伴肾综者激素 敏感 –系膜毛细血管性:中青年 100%血尿 进展快 激素及细胞毒药无效 预 后差 –膜性肾病:中老年 激素部分敏感 –局 灶 性 节 段 性 肾 小 球 硬 化 : 青 少 年
•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四 发病机制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原位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细胞免疫
–炎症反应
免 疫 反 应 ------ 炎 症 反 应 ------- 致 病
•炎症介导系统 炎症细胞
介质
炎症
–非炎症机制
•三高现象
•蛋白尿。糖尿病。高血压
五.临床表现
–蛋白尿
•定量<150mg/D
• 并发症
–感染:1 营养不良 2 免疫球蛋白, 补体下降 3 激素的应用
–血栓,栓塞:1 蛋白下降——肝合成 增加——凝血因子等合成增加 ;2 血 小板功能增加;3 血粘度增加(血容 量下降+血脂增加);4 激素的应用
–急性肾衰:1 有效血容量下降;2 肾 实质损害;3 肾间质水肿;4 肾小 管阻塞

肾小球疾病PPT课件

肾小球疾病PPT课件

肾小球基底膜损伤
02
基底膜损伤会导致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的破坏,使蛋白质滤过
异常。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足突细胞增生
03
内皮细胞和足突细胞的增生会导致毛细血管腔阻塞,影响正常
的血流。
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坏死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萎缩和坏死会导致肾小管功能障碍。
间质纤维化
间质纤维化会导致肾间质结构的改变,影响正常的肾功能。
04
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与预后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肾小球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主要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 、利尿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免疫 反应,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肾脏损伤。
利尿剂则主要用于缓解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常用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
肾小球疾病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xx年xx月xx日
• 肾小球疾病概述 •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改变 • 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与预后 • 肾小球疾病的研究进展
目录
01
肾小球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小球疾病是指以肾小球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疾病,导致肾脏 功能受损。
分类
肾小球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原发性 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类型,病因不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遗传 性肾小球疾病则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
透析治疗
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药物治疗 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时,需要进行
透析治疗。
透析治疗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 疗法,通过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 多余水分,维持体内水、电解质

肾小球疾病教学PPT课件

肾小球疾病教学PPT课件

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早发现、早治疗
肾小球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至
关重要。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和非药物治疗。
综合治疗
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康复
等,以全面控制病情。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相 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利尿剂
用于消除水肿和降低血压,但 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糖皮质激素
用于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但 需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免疫抑制剂
用于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肾脏 损伤,但需谨慎使用,避免副 作用。
其他药物
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可 用于控制高血压和保护肾功能
合理饮食
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预防肾脏损伤 。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 惯,避免暴饮暴食。
适量运动
定期检查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预防肥 胖和代谢性疾病。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肾脏 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在肾小球疾病的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导 致肾小球损伤和滤过功能 障碍。
血流动力学改变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等血流动力学因素可影响 肾小球滤过功能。
临床表现
血尿
肾小球损伤导致红细胞 漏出,表现为肉眼血尿
或镜下血尿。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导 致蛋白质漏出,表现为

病理学课件PPT 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课件PPT 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
•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病原微生物感染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病原体为A族B 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
发病机制:
急性增生性肾炎由免疫复合物引起。有研究显示C3先于IgG 沉积于肾小球基膜,提示最初的损伤可能由补体引起。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GBM和肾小囊基底膜均断裂,新月体 形成。
图注: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细线状沉积(直接免疫荧光)。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 临床病理联系:
–病变进展快,预后差,一般认为病人预后与出现新 月体的肾小球的比例有关;
–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血尿明显,蛋白尿较轻, 迅速出现少尿、无尿、氮质血症,可于数周、数月 内死于肾衰。
• 抗肾小球细胞抗体 • 细胞免疫性肾小球肾炎 • 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
GN病因发病机制
原位IC
(抗GBM等)
循环IC
原位IC
(抗植入抗原)
肾小球
炎症细胞
激活炎症介质
凝血系统
血管活性物质
(组织胺,5羟色胺) ET等)
激活补体
(C3a,C5a,C567,C5b-9)
细胞因子
(IL,TNF,TGF,
GN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
• 病理变化
大体表现:
• 肾脏体积增大,色苍白,切面皮质见黄白色条纹。
光镜表现:
• 肾小管: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大量脂质沉积; • 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
电镜表现:
• 弥漫性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图注: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无明显病变(PASM染色)。

肾小管间质病变临床特点与诊治思路PPT课件

肾小管间质病变临床特点与诊治思路PPT课件
(pg/dl)
-
33
酸中毒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氮平衡试验 ( 克氮/日)
-
34
肾小管酸中毒对小儿发育障碍的作用
促使肾脏肥大及破增骨生细胞
成骨细胞
骨发育 障碍
代谢性
酸中毒
GH水平


低钾 血症
蛋白分解 蛋白合成


食欲
营养素
低下
摄入不足
-
35
酸中毒对慢性肾病进展的作用
● 肾小管-间质损害 肾组织氨水平增高 补体活化 C5b-9 增多 TGFβ表达增加 激活G-Srs基因,促使酪氨酸磷酸化
HCO-3 排泄分数>8% 分析
检查
血气 血气分 血气分析, 尿气 血气分析, 尿气
2.低磷血症, 最大磷重吸收(TRP) <85%
3.肾性糖尿
-
生化分析 生化16
尿U-BPco2的测定
NaHCO3负荷试验
静点NaHCO3 0.3mmol/分 分次测 尿pH 和 尿Pco2
连续三次
尿 pH › 7.8
卧位 231.8±80.8 立位 377.8±208.0 A-Ⅱ(ng/L) 卧位 41.2±15.2 立位 95.2±27.2
IV型RTA
0.36±0.21* 0.89±0.42**
120.5±63.9* 230.5±127.7
51.03±38.50 88.45±35.41
与健康人比较: * p<0.05, **p<0.01
至HCO3-为25- 27meq/L 留血尿测Cr和HCO3 FEHCO3- = (UHCO3血Cr)/(BHCO3×
尿Cr)
*正常值:<1% p-RTA: › 5-15% 15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
contents
目录
•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概述 • TIN的病理学特征 • TIN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TIN的治疗与预后 • TIN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01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是指肾脏小管间质区域发生的炎症、纤 维化和瘢痕形成等病变,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临床表现
症状
TIN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血 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这些症状可单独或同时出现,严
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肾功能损害
TIN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 害,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 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肾功能损 害的程度与疾病进展速度和个体
差异有关。
其他表现
部分TIN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 如疲乏、体重减轻、发热等。这 些症状可能与炎症反应或免疫异
VS
TIN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尤其是在停 药或减量后。因此,患者需要定期进 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并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有助于降低复发 风险。
05 TIN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

控制慢性疾病
控制水分和盐分摄入
根据医生建议控制日常饮食中的水分和盐分 摄入量。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饮食与运动建议
饮食建议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搭配蛋白 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控 制盐分和水分摄入量。
运动建议

病理学肾小球肾炎ppt课件

病理学肾小球肾炎ppt课件
抗原(非肾小球、可溶性)+抗体(Ⅲ型变态反应)
免疫复合物 沉积在肾小球
肾小球损伤
免疫荧光:颗粒状
循环免疫复合物
精选版
颗粒状荧光
28
(二)原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抗原
(肾小球本身的成分或经血液循环种植于肾小球的抗原成分)
抗体 在抗原部位形成免疫复合物
肾小球病变
精选版
30
1、抗基膜性肾小球肾炎
(anti-GBM nephritis)
精选版
26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抗原(antigen):
外源性: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 寄生虫、药物、异种血清和食物等
内源性: 肾小球性: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足细胞、基膜 非肾小球性:
DNA、核抗原、免疫球蛋白、肿瘤抗原 甲状腺球蛋白等
精选版
27
方式:
(一)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 nephritis)
(单层扁平上皮)
精选版
12
(2)两种物质: 基膜 系膜基质
精选版
13
2、 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外→内)
壁层上皮 肾小囊 脏层上皮 基底膜 内皮细胞 毛细血管腔 内皮细胞
系膜
精选版
15
3、滤过膜: (1)滤过膜的构成
精选版
16
3、滤过膜: (1)滤过膜的构成
内皮细胞 基底膜: 内:疏松层、
中:致密层、 外:疏松层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血管性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
遗传性肾炎
代谢疾病(如糖尿病)
精选版
4
肾脏功能 1.产生、排出尿液: 排泄代谢产物,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分泌激素: 肾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1,25-二羟胆骨化醇 —调节血压、RBC生成、钙吸收

肾小球疾病(医学PPT课件)

肾小球疾病(医学PPT课件)
LPL活性降低→脂蛋白分解代谢障碍 脂质从脂库动员加快
微小病变型肾病 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
LM:肾小球基 本正常 IF:阴性 EM:足突弥漫 融合
•男>女,儿童和老年好发 •一般无持续高血压和肾功
能减退, 15%镜下血尿
•50%数月内自发缓解 •90%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 •复发率60%,可能转变为
其中1、2、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病因
儿童 原发性 MCD
继发性 HLeabharlann P HBVGN SLE青少年
MsPGN MPGN FSGS
HsP HBVGN SLE
中老年 MN
DN Amy Cancer
大量蛋白尿
病理生理
• 分子屏障受损 • 电荷屏障受损 • 肾小球内高灌注、高滤过状态
– 高血压、高蛋白饮食、大量输注血浆蛋白
慢性肾炎和高血压肾损害的鉴别要点
慢性肾炎
高血压肾损害
年龄
多45岁以下
多45岁以上
临床表现 肾小球功能受损早 肾小管功能受损早
靶器官受损 相对较少、轻 较多、重
尿蛋白量 可++以上
±或+~++
贫血程度 相对较重
相对轻
病理特点 不同病理类型 肾小动脉及小球硬化
治疗原则
• 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 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 • 防治严重并发症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
系膜细胞和基 质弥漫重度增 生插入、双轨 征,小球呈分 叶状,IgG和 C3沿GCW及 Ms沉积
青壮年男性多见 70%有前驱感染,60%为NS,
常伴血尿 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和贫血出
现早,病情持续进展 50~70%患者血C3持续↓ 病变进展快,糖皮质激素和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8
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
特点:肾小管功能下降与 GFR不成比例。 蛋白尿 在1g/24 h以下,血压正常。
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出现糖尿、氨基 酸尿、尿中碳酸氢钠、 磷、尿酸、尿酶 β2微球蛋白增加。
远曲小管:浓缩功能减退及酸化功能下降,尿 钠增加,尿钾减少。
病理: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实 质大量单核细胞浸润。
长期尿流梗阻引起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 和降解平衡失调,引起肾间质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许有一定效 果。
ppt课件
15
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自身免疫
肾小管间质的免疫过程:识别,调节,效应。
1. 免疫启动: 肾小管基膜(TBM),近曲小管 刷状缘和T-H蛋白质。
2. 肾炎源性T淋巴细胞:原发性有单核、巨噬及 浆细胞浸润,CD4和CD8。继发性浸润细胞为 CD2和CD4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各种纤维蛋白 源性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纤连 蛋白(FN)和蛋白多糖。
肾小管间质疾病( TIN )
ppt课件
1
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定义:各种原因引起肾脏实质性损害,起最
初的组织病理改变位于肾小管间质;或相对于 肾小球和肾血管而言,肾小管间质的结构和功 能变化更突出。
发病率:慢性肾功能衰竭约20%~40%、急性
肾功能衰竭约10%~25%由TIN引起。
作用:空间、局部免疫反映的激发和应答、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肾小管损害诊断与监测的标记
尿酶
丙氨酸氨基肽酶(alanine aminopeptidase, AAP)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 碱性磷酸酶(AKP) γ-谷氨酰转换酶( γ-glutamyl transferase, γ-G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急性放射性肾炎表现水肿、呼吸困难、头痛、 中等程度高血压、可有贫血。
慢性放射性肾炎GFR下降、蛋白尿、高血压、 贫血。
ppt课件
14
阻塞性肾病
指尿流或广泛肾小管腔内阻塞引起的肾 组织结构和功能病变。1969年Bricker提 出。体内缩血管和扩血管物质间平衡是 阻塞性肾病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关键。 TXA2,TGFβ1,
原发和继发。
分型:高尿酸血症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尿酸性肾 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型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结石。
治疗:别嘌呤醇,碱化尿液,大量补液,利尿,限制 饮食,透析。
ppt课件
12
低钾性肾病
长期血钾低于3.5mmol/L。 病历特点:近曲小管、远曲小管、特别
集合管内有空泡形成,显微镜下泡沫状 结构。 肾脏浓缩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以至尿崩。 可伴低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继发肾 小管酸中毒。 远曲小管H-K-ATP 酶和Na-K-ATP酶活性 增强。
尿液小分子蛋白
β2-微球蛋白( β2- MG),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 球蛋白(α1-MG), 尿蛋白-1(protein-1)
肾小管组织抗原的检测
抗近曲小管刷状缘抗体,髓襻升支粗段特异的抗 Tamm-Horsfall蛋白抗体,抗集合管细胞抗体,抗肾小 管基膜抗体等。
ppt课件
5
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ppt课件
13
放射性肾炎
分型:急性放射性肾炎,慢性放射性肾炎,单 纯性蛋白尿,良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
放疗6~12月后出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放疗
后数年发生病理为显著肾间质纤维化及肾血管 病变,放疗1年内为肾小球病变。
病理过程: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与基膜分离,相应引起肾小球或肾小管结构塌 陷,导致间质纤维化,血管病变出现晚。
残存肾单位的适应性变化过程、成纤维细胞的 增殖、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表达、肾 组织的硬化和纤维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ppt课件
6
与药物有关的急性TIN
特点:多有过敏药物服用史,再次服用时,伴 全身过敏反应,发热、皮疹、一过性血嗜酸细 胞增多。
常见药物:
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霉素类。 用药后2~44天,平均17天,发热、血尿、蛋白 尿、嗜酸粒细胞增多。
磺胺药(可有肉芽肿形成),利尿药(噻嗪 和呋喃类,发展较慢),利福平(腰痛和高血 压,长期、间歇服用),非甾类抗炎药(长期 大量应用),西咪替丁(碱性磷酸酶增高)。
诊断依据:服药史,乳头坏死的X线征象。
ppt课件
11
尿酸性肾病
存在方式:pH<5.75时游离尿酸和pH>5.75时尿酸钠 盐。
原因:尿酸产生过多和排出过少;尿 > 800mg/d见于 银屑病、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I型糖原蓄积病、嘌呤 代谢异常(如PRPP合成酶异常, G-6-P酶缺乏, HGPRT缺陷,)。当尿pH降低或酸中毒时(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饥饿性酮症、长期利尿剂、重金属中毒 时。)
特点:肾功能突然快速减退,病理表现为肾间 质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但无组织纤维化,小 球和血管病变轻微。
光镜:淋巴和单核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较少, 药物引起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急肉芽肿形成。
免疫荧光:阴性。 发病机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 原因:药物性、感染性、全身性疾病伴发及无
致病因素的特发性。
ppt课件
9
慢性 TIN
镇痛剂肾病 尿酸性肾病 低钾性肾病 草酸盐沉积 放射性肾炎 阻塞性肾病
ppt课件
10
镇痛剂肾病
女性,超过3Kg,起病隐匿,进展缓慢, 最早表现尿浓缩能力丧失,坏死乳头阻 塞肾小管,引起尿路梗阻或继发感染为 常见就诊原因,如肾结石样发作、肉眼 血尿。
肾外表现:消化道溃疡,弥漫性动脉粥 样硬化及皮肤色素沉着。
ppt课件
7
其他类型的急性TIN
与感染有关 :急性肾盂肾炎,病理:弥漫中性 粒细胞浸润。
与全身疾病相关:代谢紊乱如尿酸盐、草酸盐、 钙、钾等代谢异常。免疫机制如SLE、肾移植 后急性排异反应、干燥综合症、混合性冷球蛋 白血症、IgA 肾病、恶性肿瘤。
特发性:高γ球蛋白血症、血沉高、糖尿、蛋 白尿、氨基酸尿,间质大量单核细胞浸润。 TIUV综合征:伴眼色素膜炎,青年女性,多 有骨髓和淋巴结肉芽肿性浸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