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75例分析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17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17例分析

膜转移 的小病灶 , 可以发挥较好 的治疗作用 。
本研究 中 , 与对 照组相 比 , 观察组 的有效率 明显 升高 , 2年
( — B) ; A V 4例 前壁与广泛前壁 A , MI 6例 皆为房室传导阻滞。 其 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 Ⅲ度 A VB 3 , — ) 例 出现阿 一斯综合征 1 , 例
急性 心肌 梗 死并 发 缓 慢性 心律 失 常 1 分 析 7例
22 . 2组复 发率 、 移 率 、 转 病死 率 比较 平 均 随访 2年 , 3 0例对 照组 患者 复发 1 , 6例 转移 1 8例 , 亡 9例 ;0例 观察 死 3
郭 文 岗 关 丽莉 周 云科
( 潞城市人民医院 , 山西 潞 城 o 7 o ) 4 5 o
永久起搏等治疗 , 对于抢救心肌梗死有重要 的意义 。
1 资 料 与方 法
对 于晚期 胃癌的治疗 ,单纯手 术治疗 的临床效果 相对较 差, 需要结合化疗等综合治疗 , 才能取得较好 的临床疗效嘲 。而
且手 术治疗过 程中 , 手术操作 可能使浸润 的癌细胞 脱落 , 引起
种植性播散 , 甚至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 导致血液播散转移 。 腹腔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 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常见 的有窦性心 A ) 动过缓 、 窦房 阻滞 、 窦性 静止 、 交界性逸 搏 、 房室传导 阻滞和束 支传导 阻滞等类 型。A 合并严 重缓慢性 心律失常 可危及生 M[ 命 ,缶 上根 据心律失常类型的不同及时采取药物 、 对起搏 、 I床 } l 临I
灌注化疗是直接作 用于腹腔 , 化疗 药物与靶细胞 的作用 时 增强
间和作用浓度 , 很大程度上增加 了抗 肿瘤效果问 。而且 , 由于其 是 与靶细胞进 行直接接触 , 以 , 疗药物 的浓度可 以相对较 所 化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分析

质间液高渗区的渗透压下降,使肾脏浓缩 无效(因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
尿液的功能也降低,呋产塞生强米大排的钾利排尿作水用,而的螺)内,酯肾多素-保血管钾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应 用
① 慢 于性 急严肾 性重功 高水能 钙肿衰 血②竭 症急排定时螺。 的性水。服内紧④肺,如螺酯急加水处速肿所果内的理毒及以低酯使,物脑根 钾 。 用还排水可泄肿据 , 如 ,作。。患 就 果 一为⑤③者 一 高 般高用急电 定 钾 情、解 要 就 况醛合活多对质 在 需 下固)—用充钾 服 要 两酮②—,血者的 用 暂升肾高保性高病度钾需情 呋 停心的综水。力要况 塞 一顽合肿①衰配决 米 下固征、肝竭性 (高硬的水 醛血化水肿 固压(肿、 酮)醛疗与 继固效发其酮较性他在差分利肝,泌尿脏利增剂灭尿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分析
内容
1
疾病简介
2
病例分析
3
小结
疾病简介
急性心肌梗死(AMI)
定义: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发病机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
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 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 即可发生AMI。 临床表现:多有剧烈而持久的 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 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 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 图变化。 并发症:可并发心律失常、休 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注意:1、大剂量时可使呼吸加速、心律失常,停药后即迅速消失 2、使用前应以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3、静滴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和一般状况
D5-D9
患者一直处于低血压状态,但无头晕、晕厥等自觉症状,暂停升 压药物盐酸多巴胺静点,每小时监测血压,酌情补液对症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78例心理问题分析及针对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78例心理问题分析及针对性护理

本文编辑 : 邱春 晖
21 0 0 2— 5—1 8收稿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7 心 理 问题 分 析 及 针 对 性 护 理 8例
贾述心 桂
]J ]J ] J ]j ]J
( 源 市 中医院 济
【 摘
河 南济源 4 4 5 ) 5 6 0
要】 的 :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存在 的心理 问题及 针对性 心理护理 方 法。方法 : 目 探讨 分析 7 8例急性 心肌梗 死 患者 的心理 问
动询问外 , 还应 随时检查 输液 时肢体 安放 、 电极粘 贴 等 , 避免
4 5 健康 教育 .
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及 疾病不 同阶段 , 制订个
性化健康教育方案 , 使患者知晓心肌梗 死疾病相 关知识 , 从而
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 中 , 提高依从性 。
5 小 结
因安置不当增加患者痛苦 ; ④护 理操作时态 度亲切 , 治疗 护理
质量 。
床研究[ ] 中国糖尿 病杂志,0 2 1 ( )2 2— 7 . J. 20 ,0 5 :7 2 5
马力群 , 国, 莉, 尿 毒症 患者 的抑郁 状态及 其 付荣 王 等.
相关 因素分 析[ ] 中国临床康 复 ,0 4 8 2 ) 5 5 J. 20 , ( 7 :7 8—
面 ; 医务人 员对病情高度关注 ; 救治过程 中强制性 措施及 ③ ④ 频繁监测 、 治疗 ; 同室 中其他患者病情恶化 、 ⑤ 死亡。
3 2 无所谓心理 . 患者对 心肌梗死认识 不足 , 产生无 所谓 的 心理 。存在于经严格 治疗 后症状 迅速 缓解 患者 , 中一 类 为 其 既往无心绞痛患者 , 特别是 中青年患 者 , 然发病 时对病情 缺 突

75例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75例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75例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作者:孙立宏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12期[摘要]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75例及其疗效。

方法:75例心律失常患者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长期服用步长稳心颗粒(27 g/d),时间≥18个月,对心电图、临床症状情况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结果:常规服用稳心颗粒治疗后,其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

不仅在减少心律失常次数、心电图ST-T改变及一些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作用明显,患者心律失常的复发率、再住院率也均明显降低。

结论:长期服用步长稳心颗粒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尤其对功能性心律失常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稳心颗粒;心律失常;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c)-114-02心律失常在临床检查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但见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见于一些正常人群。

笔者对本院2005年10月~2001年10月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75例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0月~2007年10月的我院门诊的患者75例,男31例、女44例;年龄16~48岁,平均(33.4±12.2)岁。

其中房性早搏24例、房颤5例、室性早搏1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8例。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20例,功能性心律失常55例。

本组患者中排除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

1.2 治疗方法75例患者均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予以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包(9 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

观察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心率、PR间期、QRS时限、QTC间期变化。

2 治疗结果2.1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制定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

一例急性心梗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急性心梗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急性心梗患者的病例分析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0岁主诉:胸痛、呼吸困难病史: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病史,并且长期吸烟。

患者在家中突然出现了持续性剧烈的胸痛,并且感到呼吸困难。

患者的家属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面色苍白,出汗明显,表情痛苦。

心率:110次/分钟呼吸频率:24次/分钟体温:36.8°C血压:160/100 mmHg心肺听诊:心动过速,心音强度减弱,第二心音分裂明显,肺部听诊无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

心肌酶谱(CK-MB、肌红蛋白):升高心电图(ECG):ST段抬高,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

冠脉造影:右冠狭窄95%,左冠狭窄75%。

诊断: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冠脉造影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治疗方案:在确认诊断后,立即给予以下治疗措施:1.加强监护:患者转入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心电监护。

2.给予氧气:为了改善心肌供氧,给予患者吸氧。

3.药物治疗:使用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

4.溶栓治疗:患者可以选择溶栓治疗,以尽快恢复冠脉的通畅。

5.心血管介入治疗:如果患者病情稳定、没有禁忌症,可以进行冠脉血管介入治疗(PCI),以恢复冠脉的通畅。

6.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

预后与转归: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胸痛和呼吸困难逐渐缓解。

经过2周的治疗和康复,患者病情稳定,心功能逐渐恢复。

然而,由于患者并发症的风险仍然存在,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再发心肌梗死等,因此需要定期随访和进一步治疗。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及时的急救和治疗是关键,包括加强监护、给予氧气、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和心血管介入治疗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作者:金彤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急性心梗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的危重症,来势凶险,早期病死率高,急性期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危害极大,因此临床护理很重要,密切心电监护观察急性心梗病人心电图变化,可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使病人得到早期救治,同时合并有效护理,降低患者死亡率。

1 临床资料:自2008.1~2011.1,3年共收治76例,男41例、女35例,平均年龄在59岁,其中并发室早38例,室性心动过速17例,心室颤动14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

1)、监护准备病人入院后即行心电图波监测,并置于ICU专人看护,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设备,护士同时要熟练掌握异常心电图的特点,如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可用阿托品1mg静脉滴入维持心率在60-80次/m为宜,以免增加心肌耗氧量。

2)、观察护理:立即止痛镇静,吸氧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心律失常保持静脉通道顺畅,以供急救时静脉给药,同时稳定患者情绪,向患者说明治疗护理目的增加其信任和安全感。

3)、急性期监护:频发室早(每分钟超过5个)多源性室早、成对室性早搏或连发室性早搏常预示着心室颤动。

医生、护士要密切观察,发现异常迅速报告,并迅速积极进行抢救,如病人出现心室颤动,即行200-300J非同步电击除颤,一次未成功可再次除颤,当室颤持续不能用电击去颤终止时,粗颤可用利多卡因、可达龙静脉注射,细颤可用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变成粗颤后在行除颤,以利于除颤成功。

在急性期应用监护仪进行连续心电、血压、呼吸监测,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等各项生命指征,注意有无神志、胸痛程度的改变,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7天,患者在大面积心肌梗死情况下除感觉心前区胀痛外并无特殊不适可能与病人耐受能力较强有关,但应告知病人配合治疗,绝对卧床休息1-2周。

急性期后可在床上适当活动肢体,避免肢体血栓形成。

4)、保持大便通畅尤为重要,由于卧床、排便方式的改变,病人常易引起便秘,指导患者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清晨可饮用1杯淡盐水或蜂蜜水,也可用开塞露或者喝番泻叶,必要时温肥皂水灌肠,同时辅以腹部按摩,但大便时嘱患者不要屏气用力以免增加心肌负荷,加重心肌缺氧,同时大便前给患者含硝酸甘油0.5mg,或消心痛5mg。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时间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是临床常见问题,所以对于其类型以及发生时间的研究对医院治疗心肌梗死病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是通过国某医院150例心肌梗死病人进行观察研究,分析其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发生的时间,最后根据类型以及时间的规律提出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类型发生时间【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11-01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然堵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缺血以致局部坏死。

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新鲜血栓形成所致。

临床上主要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半小时以上,伴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

如救治及时,治疗恰当,常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是临床常见问题,据统计约有7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梗急性期合并心率失常,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室导致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

1调查研究在ami发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并发心律失常,而且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以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多见。

ami后的不同阶段,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不同而产生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

为探讨ami后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发生时间规律,收集了2012年1月至12月这段时间内某医院急诊及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进行观察分析。

入选病历均符合who定的ami诊断标准。

抽选我院从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50例,以其中发生心律失常进行72h连续心电监护的150例列为统计分析对象,其中男性101例(67.3%),女性49例(32.7%),年龄在50-65之间。

2结果分析2.2心律失常发生时间段。

3护理对策ami后心律失常虽在24h内均可发生,但上午发生率最高,因此在上午加强病情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心电监护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取抢救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16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16例分析
渐 减 慢 , 机械 分 离 。 电一
2 讨 论
的病 人 , 强 调 绝 对 卧 床 休 息 , 静 止 痛 , 制 高 血 压 , 止 应 镇 控 防
大 小 便 用 力 , 量 避 免 使 用 洋 地 黄 类 正 性 肌 力 药 和 糖 皮 质 激 尽 素 类药 物 , 防 心脏 破 裂 的发生 。 以 心 脏 破 裂 一 旦 发 生 , 术 纠 正 血 流 动 力 学 异 常 是 唯 一 正 手 确 选 择 。 心 肌 梗 死 后 心 外 科 手 术 难 度 大 。 室 间 隔 穿 孔 后 血
交 界 性 心 律 , 种 电 一 械 分 离 现 象 常 为 左 室 游 离 壁 破 裂 的 这 机
本 文 对青 岛市 人 民医 院 和我 院 17 9 7年 1月 ~ 1 9 9 9年 l 2月 ,
因 AMI 亡 8 死 7例 病 人 中 经 心 包 穿 刺 或 超 声 检 查 证 实 为 心
瘢痕 修 复不 完善 , 易 产 生 心 脏 破 裂L 。本 组 1 最 1 ] 6例 心 脏 破
裂 均 发 生 在 AMI 7d内 。AMI 过 早 的 体 力 活 动 及 情 绪 后 后 波 动 , 体 内 儿 茶 酚 胺 水 平 增 加 , 起 心 脏 负 荷 增 加 , 肌 收 使 引 心 缩 力增 强 , 诱 发 心 脏破 裂 , 组 心 脏 破 裂 时 有体 力 或 情 绪 可 本 因素影 响者 1 2例 。 治 疗 因 素 对 心 脏 破 裂 的 影 响 是 不 肯 定 的 , 报道, 据 AM I 期 应 用 强 心 甙 、 皮 质 激 素 或 溶 栓 药 物 , 早 糖 易 发 生 心 脏 破 裂 ] 。本 组 部 分 病 人 也 曾 使 用 过 类 似 药 物 。 因 此 , 们 认 为 AM I 期 , 其 AM I 7 d内 , 于 年 我 早 尤 后 对 龄≥6 O岁 的 老 年 病 人 , 次 发 生 AMI特 别 是 广 泛 前 壁 梗 死 首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