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小直径搅拌桩生产性试验方案
多头小直径搅拌桩试桩方案设计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鲁北段工程小运河段工程标段3(合同编号:NSBD/LBD-XYH003)多头小直径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方案中国水利水电第**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水北调鲁北段小运河段工程项目经理部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二日编写:审核:批准:多头小直径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徒骇河倒虹吸工程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潘屯村南的徒骇河上,起点桩号为36+813,末端桩号为37+091,建筑物全长278米。
徒骇河倒虹吸设计输水流量为50m3/s,工程级别为1级建筑物。
徒骇河倒虹吸采用3孔钢筋砼箱涵,每孔3.5m×3.5m,每节长9~12m,洞身下均设C15素砼垫层,分缝下均设钢筋砼垫梁以减少不均匀沉降;为方便运行管理及检修维护,每隔200m左右设置0.8m×0.8m的检修井。
洞身段基础采用多头小直径水泥土搅拌桩对地基围封处理方案,防渗墙厚度0.3m,防渗墙面积约4427.9m2。
地基处理范围:长度方向为整个洞身长度范围内,宽度方向为整个洞身宽度范围内,搅拌桩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桩水泥掺入比15%(与被加固湿土的质量比)。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徒骇河倒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1.2工程地质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徒骇河倒虹吸场区地貌类型为黄河冲积平原。
场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物,上部为砂壤土,夹有粘土、裂隙粘土、壤土等,下部为粉细砂,底部为中砂。
地层分为7层,从上至下分述如下:①层砂壤土,层厚0.7~2.2m,底高程30.80~32.98m;②层裂隙粘土,层厚0.50~1.70m,底高程30.30~31.88m;③层砂壤土,层厚6~8.8m,底高程21.89~24.3m;④层粘土,层厚0.4~0.8m,底高程21.08~23.80m;⑤层砂壤土,层厚2.5~4.8m,底高程16.69~18.58m;⑥层粉细砂,层厚8.7~9.4m,底高程6.89~12.2m。
水泥搅拌桩试验方案

水泥搅拌桩试验方案1. 引言水泥搅拌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桥梁工程以及沿海、沿江、沿湖等地区的防护工程中。
本试验方案旨在详细介绍水泥搅拌桩试验的目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和数据分析等内容,以确保试验质量和工程效果。
2. 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水泥搅拌桩试验的详细记录和数据分析,评估其在工程中的可行性和效果,从而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试验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评估水泥搅拌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强度增加效果; - 评估水泥搅拌桩的稳定性和变形特性; - 评估水泥搅拌桩与周围土体的界面特性; - 提供水泥搅拌桩施工参数的优化建议。
3. 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 3.1 试验准备首先,确定试验桩的尺寸和布置方案,并进行试验场地的准备工作。
选取适当位置进行水泥搅拌桩的试验施工,保证试验桩布设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3.2 试验设备与仪器本试验需要准备以下设备与仪器: - 搅拌桩机:用于搅拌水泥浆和土壤,形成水泥搅拌桩; - 钻孔设备:用于钻孔并确定桩的位置; - 馈浆设备:用于提供混合材料(水泥、水和骨料等); - 静力触探设备:用于评估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等;- 环境监测仪器:用于监测试验现场的温湿度、沉降等环境指标。
3.3 试验过程本试验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钻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确定桩的位置和布设方案; 2. 搅拌桩施工:搅拌桩机进行水泥浆和土壤的搅拌,在钻孔处形成水泥桩体; 3. 复合地基处理:将水泥搅拌桩与周围地基进行复合处理,提高整体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4. 牵引静力触探试验:在试验桩周围进行静力触探试验,评估桩的力学特性和承载力; 5. 环境监测:对试验现场的温湿度、沉降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 6.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3.4 数据分析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出水泥搅拌桩的力学性能和工程效果,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方案

第十二章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方案12.1、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方法适用于本工程施工图纸所示的水工建筑物垂直防渗墙工程,即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成形的水泥土垂直防渗墙。
1.施工要求及设备选择1)施工要求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对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的施工要求如下:(1)按施工图纸要求控制下钻深度、喷浆面及停浆面,确保桩长。
(2)喷浆机应设有精确的浆液计量装置,严禁没有浆液计量装置的喷浆机投入使用。
(3)浆液泵送必须连续,用量必须有衡器计量,并有专人记录。
(4)施工时应定时检查搅拌机桩的桩径,成墙厚度及搅拌均匀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应定期复核检查,其直径磨损量不得大于2mm。
(5)必须保证主机机身施工时处于水平状态,保证导向架的垂直度,桩体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3%。
(6)桩位偏差不得大于30m,桩间搭接长度,成墙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7)喷浆下沉和喷浆提升的速度必须复核施工工艺要求,应有专人记录每桩下沉或提升时间,深度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0m,时间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秒钟。
(8)在喷浆成桩过程中遇有故障而停止喷浆时,第二次喷浆接桩时,其喷浆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0M。
(9)搅拌桩施工质量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表的规定: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2.工程机械设备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质量要求,工程量大小和各种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机械的技术参数,选用DZJ型多头小直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机械。
机械性能参数如下:(1)主机自重:16.5T。
(2)主机外型尺寸:(长x宽x高)5.52x5.5X18.0M。
(3)最大设备用电容器:60KW。
(4)最大深度:15M。
设备特点:(1)采用液压步履式行走,行走平稳,定位准确,成墙均匀。
(2)一机三头小直径钻头同时钻进,施工工效高,每台时成墙10-20m%(3)主机钻杆进退速度分四个档位,可视不同土质采用相应档位,低速最大穿透能力可打穿硬土。
(4)采用先进的一机三管浆泵,保证供浆均匀,且可以不同的供浆速度与钻杆钻进速度配合。
水泥搅拌桩(湿法)试桩试验方案

XXXXXXXXXXXXXXX工程水泥搅拌桩(湿法)试桩检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XXXXXXXXXX公司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第二章试验桩方案 (3)第三章检测要求及质量标准 (4)第一节检测要求 (4)第二节检测目标 (4)第三节检测工作量 (4)第四章检测方案 (4)第一节编制依据 (4)第二节抽芯及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 (5)1、遵循的规范和规程 (5)2、试验方法与要求 (5)3、取芯试验分析 (6)第三节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6)1、遵循的规范和规程 (6)2、试验方法与原理 (6)第四节检测设备及人力计划 (8)1、检测仪器设备表 (8)2、人力计划 (9)第一章工程概况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初步勘察),本工程沿线的软土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为了减少因路基产生的不均匀沉降,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对该路基的填筑需进行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
水泥搅拌桩桩径0.5m,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2m,桩长15m,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12%。
桩顶需设置300mm厚褥垫层,材料级配砂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mm。
褥垫层的夯填度不大于0.9。
第二章试验桩方案根据施工安排。
水泥搅拌桩施工分为13个施工段,甲方要求L2和L7需尽快完善。
因此试桩部位优先选择在以上2个施工段。
根据图纸要求,需设置不少于5根。
因此,根据地质条件,在L2与L7、L9中间部位设置5根试桩。
水泥掺入量及试桩位置坐标如下:考虑到单桩复合地基时,桩周边应有其他桩位,以形成复合地基效果,拟定每种水泥含量、水灰比分别做静载和抽芯检测。
经过考虑布置如下:1#和5#试桩做抽芯检测,2-4#桩做静载试验。
第三章检测要求及质量标准第一节检测要求成桩28d后取芯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1.0Mpa。
第二节检测目标本次检测的质量目标: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仪器设备确保在检定周期内运行正常;使用的现行规范有效;提供复核地基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情况,为设计和甲方提供技术参数及依据。
水泥搅拌桩试验检测方案及检测计划

一、水泥搅拌桩试验检测方案(1)水泥土试验为确定该工程深层搅拌桩采用哪种水泥掺入比合适,要在工程现场钻孔取土样到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做搅拌桩掺入比室内强度试验(养护室的温度为20±2℃,湿度大于90%,试验所用的水泥与试桩所用水泥一致。
所取土样主要为③层的淤泥质土,分别采用水泥掺入比12%、15%,18%,分别检验了龄期为7天、14天、28天、60天、90天的水泥试块抗压强度,每组试验6个试块,共90个试块。
按70.7×70.7×70.7的水泥砂浆试模进行水泥土的强度试验。
水泥土强度试验的试件编号表1:试块强度实验数据记录表日期实验温度仪器实验员记录员校核员(2)试桩工艺参数确定试验为了确定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工艺,特要求做深层水泥土搅拌变径桩试桩,该桩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地基沉降、降低地基处理费用等优点。
试桩按湿法成桩进行试验。
桩排成10行,每行3根桩,桩与桩成正方形布置,间距分三组1.5×1.5m,2.0×2.0m, 2.5×2.5m,呈每三个一组;1)水泥土搅拌桩的主桩直径Φ500,扩大的支盘桩径Φ1000;水泥掺入比为15%,水泥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如图1所示:图1 试验桩的剖面图2)水泥土搅拌桩支承于第四层(细砂),要求进入该层1.0米,预计桩长约12.0米。
3)施工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施工中的各种操作参数,下钻及提升的阻力情况等。
以便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正式施工参数。
浆液配制。
按照水泥浆的水灰比和水泥质量要求称取用水量。
先将水泥加入自动计量灰浆搅拌机中,再将水加入,搅拌时间≥3 min。
制备好的水泥浆停置时间应≤45 min,使用前浆液在灰浆搅拌机中应不断搅拌。
设备安装搭置起吊塔架、安装起吊装置、导向架及搅拌轴、输浆管。
电器系统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供浆系统应布置在离深层搅拌桩机50 m的范围内。
桩机定位用起重机将深层搅拌桩机吊至指定桩位。
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及成果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及成果报告一、试桩方案1.试桩范围:选择试验地点建筑工地,试桩范围为建筑场地内的一块土地。
2.试桩设备:使用水泥搅拌桩机进行试桩施工,包括搅拌机、搅拌桩钻杆等设备。
3.试桩深度:根据工程要求,决定试验桩的深度为10米。
4.试桩孔径:根据桩的设计要求和土壤的承载力需求,确定试钻孔的直径为600毫米。
5.搅拌桩方案:根据试验地点的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采用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方式。
具体步骤如下:1)在试验地点进行桩位标定和确认。
2)使用水泥搅拌桩机进行试验桩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孔的钻探。
3)搅拌桩钻进土层的深度为设计深度的90%,即9米。
4)钻杆和搅拌机同时向下进行,同时将水泥和水加入到搅拌机,搅拌形成水泥浆。
5)抽取钻杆时,让混合浆液顺着钻杆滑入孔内,达到浆液充实土层的目的。
6)搅拌桩顶端要留出一定高度,以备后续施工接替。
6.试桩记录:1)记录试验桩的位置和编号。
2)记录试验桩的直径和深度。
3)记录搅拌桩的施工时间和过程。
4)记录搅拌桩施工时机械性能和施工条件。
5)录入试验数据,包括桩下垂、桩身沉降和钻孔土的取样分析等。
二、成果报告1.试桩情况:共进行了5根试验桩的施工,桩孔深度均达到设计要求的10米,直径为600毫米。
施工过程中,水泥搅拌桩机的性能良好,施工效率高。
2.试桩结果:1)桩基质量:试验桩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化后,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强度和稳定性。
2)桩身沉降:通过对试验桩的监测,记录了桩身沉降的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试验桩的沉降值小于允许的标准值,证明桩基的稳定性良好。
3)钻孔土分析:从试验桩钻孔中取得的土样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土层的承载力满足了设计要求。
3.试桩总结:1)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适用于本工地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
2)试验桩的质量和稳定性满足了设计要求,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撑。
3)通过试验桩的沉降和土样分析,验证了水泥搅拌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证明了该施工方法的有效性。
多头小直径施工方案

第六章多头小直径施工方案6.1说明大坝防渗加固处理采用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防渗墙,跃子山水库渗漏严重,渗透系数较大,采用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防渗墙和岩石帷幕灌浆施工。
6.1.1施工范围本工程施工图纸所示的大坝防渗工程,即:深孔闸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形成的水泥土垂直防渗墙、防冲墙、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湿法)。
其内容包括:(1)钻孔:包括灌浆孔、检查孔以及钻孔和灌浆所需进行的钻取岩芯和试验、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前孔口加塞保护等全部钻孔作业。
(2)灌浆:主要为水泥灌浆;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防渗墙材料选用水泥土。
6.2 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防渗墙施工方案6.2.1多头小直径搅拌桩主要提交件(1)施工措施计划工程开工28天前,根据施工图纸和招标文件的规定,分别提供包括下列内容的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
①防渗施工场地布置图;②成桩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选择;③施工方案及工艺;④成孔、成桩试验和措施;⑤施工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⑥施工进度计划等。
(2)质量检查记录和报表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向监理人提交如下施工记录和质量报表:1)测量放样成果;①施工过程记录,如搅拌桩施工深度、水泥用量等;②材料试验和配合比试验成果;③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和重大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3)完工验收资料工程完工后,承包人应为监理人进行完工验收提交以下完工资料:①竣工图及说明书;②材料试验成果;③检验及检测报告;④质量事故处理报告;⑤监理人要求提交的其它完工资料。
6.2.2多头小直径搅拌桩的一般要求(1)应根据地质条件、施工图纸中防渗墙、桩的布置等确定孔位布置、成桩顺序、墙体间的连接方式等,并将桩孔放样定位测量记录报送监理人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2)场地相对平整,使成桩设备行走就位后应平整和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在桩架上应设置用于施工中观测深度和斜度的装置。
(3)工程施工前,应按施工图纸的规定和监理人的指示,进行成孔或成桩试验,以检验施工参数和工艺,并应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技案020--水泥搅拌桩生产性试验技术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陶岔~沙河南干渠工程方城段四标段(桩号:145+651~152+311)(合同编号:HNJ-2010/FC/SG-004)水泥搅拌桩防渗墙生产性试验方案批准: _审核: _编制: _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方城段四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水泥搅拌桩防渗墙生产性试验方案1.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方城四标段水泥土防渗墙》工程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境内。
起点设计桩号145+651,轴线坐标为(X=3672702.790m,Y=492896.220m)(1954 年北京坐标系,下同),终点设计桩号152+311,轴线坐标为(X=3674339.701m,Y=499159.974m), 方城-4 标长度为6.660km。
根据方城渠道开挖揭露的情况,渠坡或渠底分布有中等~强透水性的中砂,含砾粗砂、砾砂层、砂岩、砂砾岩,渠段累计长约4000km,且地下水高于渠底板。
为合理选择渗控措施,确保复杂地质条件下渠段安全运行,需要对中等~强透水地层的渗流参数、渗控措施、渗控效果及施工工艺进行研究。
为此,结合工程施工开展生产性试验,以获得渗控优化设计所需的相关参数及选择防渗体施工工艺。
2.试验目的(1)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渠道两侧设置水泥搅拌桩防渗墙的可行性与合理性;(2)参考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搅拌墙厚度、水泥掺量、搅拌次数等施工控制参数及合适的施工设备进行围井试验,评价搅拌墙的渗控效果;(3)研究施工期降水井与渠道运行期降水井结合的措施,选择安全可靠、降水效果好的降水井和减压井结构;(4)为方城段渠道渗控优化及其渗控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3.试验依据1、《方城四标段渠道基坑降水、水泥搅拌桩防渗墙生产性试验大纲》;12、《深层搅拌法技术规范》DL/T5425-2009;3、设计下发的《方城四标防渗墙纵断面布置图》;4、设计下发的《方城四标强透水渠基渗控布置设计图》;5、其他关于防渗墙的施工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鲁北段小运河输水工程
XXX多头小直径搅拌桩截渗墙
试验方案
XXX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鲁北段小运河段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零XX年X月X日
编写:审核:批准:
多头小直径搅拌桩生产性试验方案
根据业主及监理的要求,在选定钻机型号、钻头直径下,根据设计水泥掺入量15%及最小墙厚30CM,进行深层搅拌桩施工试验。
拟在倒虹吸进口段搅拌桩施工轴线外做1~3个单元墙,进行进行生产性施工试验,通过试验检验成果,确定本工程的水灰比、段浆量等施工参数,试验简述如下:
一、试验参数计算
1、根据钻机型号,采用两序成墙,经计算钻头直径采用33.6CM,每单元墙体长度93.6CM,单元墙截面积为S=0.29M2。
2、经现场取样检测,土壤密度r=1.91t/M3土水泥掺入量15%,每单元墙体每米水泥掺入量按下式确定:
Q=S×1×r×I=0.29×1.91×0.15=0.083(T)
Q:单位墙体水泥掺入量;
V:沿轴线方向每米被加固墙体的体积;
r:被加固土体的容重;暂选1.91T/M3
I:水泥掺入比,本工程取15%。
3、现场配制水泥浆液,测出不同水灰比的浆液比重
测定结果见下表
4、单元墙每米深度供浆量的确定:q=Q(1+C)
K:水灰比;
Q:单元墙体每米深度水泥掺入量
供浆量指标及计算方法见图(搅拌桩防渗墙墙体型式图)及单位墙体水泥掺入量表。
段浆量L=q/d ×1000/10(升/0.1米)
5、根据设计要求,最小墙厚30CM。
本工程所采用搅拌桩机桩径为33.6mm,3
头搅拌,轴间距为30cm,两序成墙,根据计算,一个单元体的实际施工轴线长度为0.936m,最小墙厚大于30cm。
二、试桩施工工艺
深层搅拌桩截渗墙以水泥浆为固化剂,通过桩机在地基深处将土体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土体、水之间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土体硬结成具有良好整体性、稳定性、不透水性的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防渗墙。
本工程搅拌桩采用“两喷两搅,两序成墙”施工工艺,即搅拌喷射水泥浆至设计墙底高程,之后进行搅拌提升并喷射水泥浆至设计墙顶高程。
本工程选用山水东岳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与不透水层的搭接,在施工中,采取在不透水层接触处增加喷浆量的办法,使水泥墙尽量加大同不透水层胶结面积和胶结强度。
施工工艺及流程如图所示:
深层搅拌截渗墙施工流程图
2.1、施工设备选型
本工程采用BJZC-JS-III型深层搅拌截渗机完成本标段搅拌桩施工。
本机为三头搅拌,轴间距为30cm,走管式移动,调平便利,在基坑内行走方便。
2.2、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如下所述:
(1)平整施工平台;
(2)桩机就位并调平;
(3)在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内;
(4)开启浆泵将水泥浆压入,边喷浆、边搅拌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喷浆搅拌10s,保证和不透水层的有效搭接,直至浆液返出孔口,按确定的提升速度搅拌喷浆提升,提升到设计桩顶时,停止提升,搅拌5s,以保证桩头搅拌均匀密实;
(5)机械调距向后移动150mm,然后微调平重复(1)~(4)过程;完成一个单元墙的施工;
(6)完成一个单元墙施工后,机械调距向前移动1.05米,重复(1)~(5),完成下一个单元墙的施工。
2.3控制要点
①桩机就位,钻头对准桩位,对桩就位偏差≤±1cm。
调平采用设在桩机上的
水准管,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进行调平。
②制浆:制浆系统分为二级,一级用于制浆,二级用于储存和供浆。
其中一级制浆桶直径1.0米,高0.4米,通过计算,扣除桶内的搅臂等,单位高度浆量为7.5L/cm。
为方便浆液配制,每次制浆275L,如水灰比1.5:1,其中加水225L,标度为30cm,水泥150kg,即搅拌成符合要求的浆液,浆液比重为1.36g/cm3。
其他水灰比,另行计算。
③启动供浆泵开始供浆,调整好自动记录仪的各项参数,开启搅拌桩机,施工中采用快搅慢进,即钻头快档旋转,慢档提升,严禁快档钻进提升。
边搅拌边下沉至设计深度后提升,同时深度偏差不得大于100mm。
下沉过程中,严格控制垂直度,垂直度偏差≤3‰。
④下沉和提升速度:严格控制搅拌时的下沉和提升速度。
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段浆量情况,合理选择下沉提升速度,以保证加固范围内每一深度得以充分搅拌,确保桩身强度和均匀性。
试验时下沉速度不大于0.6 m/min,提升时不大于1m/min。
⑤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水泥浪费,应尽量连续工作。
输浆阶段必须保证足够的输浆压力,连续供浆,输浆压力一般0.5~1.0MPa。
若下钻时中断供浆,应将钻杆钻头下沉至停供点位置以上0.5m,若提升时中断供浆,应将钻杆钻头下落至停供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行施工。
如停工30 min以上,必须立即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水泥在设备和管道中结块,影响施工。
⑥施工记录详尽完善,试验中发生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均须如实记录,以便汇总分析。
本次试桩试验采用1.0、1.5、1.8三种水灰比进行试验,根据搅拌返浆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水灰比,并计算出相应的段浆量。
以沿钻杆微微溢浆最佳。
三、质量检查
试验施工完成后,采用开挖的方法进行检查开挖深度大于2.0m,测量墙体中桩的垂直度偏差,桩位偏差、桩顶高程、墙体厚度、观察搅拌均匀程度、成墙质量,检查墙体倾斜情况,测量两桩之间搭接值,并作好记录,留下照片,为合理确定施工参数提供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