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知识讲解
平面构成完整ppt课件

.
• 线是设计中最富表现力的元素
线的不同排列方式 可以产生空间感。
.
3. 面
1).面的造型特征 面是线移动的轨
迹。从视觉上看,任 何点的扩大和聚集, 线的宽度增加与围合 都形成了面。其造型 特征是视觉上的充实 感。
.
3. 面
2).面的分类 面与“形状”
加工器具
喷画用具-喷枪装置等 精密仪器-相机、荧光幕等 刀削工具-剪刀、美工刀、锉刀、研磨机等其他工艺机器 挖洞工具-锥子、打孔机、穿孔器等
其 他 钉书机等
.
• 举例
.
第三讲 平面构成技法
• 造型要素 • 形式原理 • 设计法则
.
一. 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
点
形
线
面
立体空间
色相
色
明度
纯度
定 形-具有数理规则性的构造 非 定 形-没有数理规则性的构造
.
• 在包豪斯的理论体系中,构成课的种类按其研究的性质和特点来分可以分 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但将三者结合起来,可以应用到各种 设计门类中去。
包装设计
构成
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 色彩构成
应用设计
广告设计 标志设计 服装设计 书籍装帧
产品造型
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 …
.
二. 什么是平面构成?
• 平面构成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 • 平面构成是研究平面组成形式和构成规律的设计基础实践课程。
基础绘画(具象)
设计(具象到抽象再回到具象)
.
平面构成 进入第三讲
材料和工具 构成技法
造型要素 形式原理 设计法则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一、构成得含义平面构成就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得平面上,按照美得视觉效果、力学得原理,进行编排与组合,它就是以理性与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得排列得方法。
就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得产物。
二、平面构成就是设计得基础平面构成主要就是运用点、线、面与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得抽象性与形式感。
又具有多方面得实用特点与创造力得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
就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得视觉得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得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得构成技巧与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得修养与感觉,提高创作活动与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第一章平面构成中美得形式法则一、对称与平衡1、对称:形本用对折得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得图形称为对称。
它们就是等形等量得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就是具有良好得稳定感得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
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得角度得等形得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对称得图形,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得相同得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得图形,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得图形,称为回旋对称。
旋转180度得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得距离或按某种一定得规则乾地平行移动所得到得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得比例放大,称为扩大对称。
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与不等形得力得平衡状态。
如均衡、适称。
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得统一得美感。
二、对比、调与1、对比:对比就是互为相反因素得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得时候所产生得现象,使它们各自得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得形成对经。
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得显得更大,小得显得更小。
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也会产生同样得感觉。
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与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得画面效果。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1、总论2、形态属性3、形态要素4、基本型和骨骼属性5、骨骼关系6、基本形式第一章总论1、构成的起源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的“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
包豪斯顺应工业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共性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构成"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2、构成的定义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进行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活动。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组织,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3、平面构成的目的、特点及学习方法(1)目的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
研究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和美感等造型因素,这些因素是其他艺术造型的本质和基础。
(2)特点基础性:学习设计入门课,对初学设计有重要的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趋理性:将繁杂造型关系还原分解成造型要素,再按一定法则综合构成。
设计性:设计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动,设计方案必须收到有条件的制约。
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对材料,工具和工艺的尝试把握以及对现有形态的积累,也有对新形态的发现与创造.(3)学习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融会的原则。
努力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丰富构想,培养艺术创造能力.接受严格系统训练,勤思考,勤动手。
4、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1)工具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直线笔、曲线笔、鸭嘴笔等.绘图仪器: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圆规、分规和小圈圆规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2)材料纸张:白卡纸、白板织或较光滑的纸张,如果是做肌理还可以用宣纸,毛边纸,水彩纸或质地较粗糙的纸张来达到效果。
颜料:通常用瓶装浓缩黑色水粉颜料填色,也可用中华墨汁代替。
5、平面构成给设计思维带来的思考平面构成是一种开发潜在创造力的训练方法,其思维途径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思考:(1)严谨的逻辑思维构成练习中首先确定构成形态的若干基本要素,然后进行分解,组合,排列,这种方法是一种富于理性的,逻辑性很强的思维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病,又便于在众多的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
《平面构成》ppt课件

节奏与韵律
节奏
01
元素按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排列形成的律动形式,具有规律
性和连续性。
等距节奏
02
相同间距的重复排列。
等比节奏
03
按一定比例关系的重复排列。
节奏与韵律
自由节奏
无固定规律的重复排列,变化丰 富。
韵律
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情感的起伏 变化,使画面更具感染力和表现
特点
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但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 变化的规律。其构成的图形一般较为抽象,主要研究形象与形象之 间的排列关系。
平面构成的历史与发展
01
起源
平面构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艺术和设计中,如古希腊的几何图案、
中国的传统纹样等。
02 03
发展
随着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平面构成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语言和 设计基础。包豪斯、康定斯基等艺术家和设计师对平面构成的理论和实 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点的性质
点具有集中、吸引视线的特性,不同大小、形状和排 列的点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点的应用
点在平面设计中可以用来突出重点、引导视线、形成 节奏感等。
线
80%
线的定义
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接而成的,具有 长度、宽度和方向。
100%
线的性质
线可以分割空间、引导视线、表达 动感和力量感等。不同粗细、曲直 和长短的线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 果。
当代趋势
在当代,平面构成不断与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呈现出 多元化、动态化的发展趋势。
平面构成的应用领域
01
平面设计
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广泛应用于海报、招贴、 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等领域。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1.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通过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图形。
平面构成是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对平面构成的理解和运用,可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同时还包括了色彩、形状、质地等艺术元素。
这些基本要素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构成各种各样的平面构成形式。
3.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平面的排列、平面的重复、平面的组合、平面的变形、平面的对比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可以表现出多样的美学效果。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 对称原则对称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对称的运用可以使图形显得稳定和均衡,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2. 节奏原则节奏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节奏的运用,可以增强图形的动感和韵律感,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平衡原则平衡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分布均匀和组合协调,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平衡的运用可以使图形看起来稳定,避免了单调和杂乱的感觉。
4. 重复原则重复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重复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统一感和整体性,使艺术作品更加连贯和一致。
5. 色彩对比原则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在平面上的对比和搭配。
通过色彩对比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鲜明度和对比度,使艺术作品更加饱满和生动。
6. 空间视差原则空间视差是指在二维平面上通过透视、比例等手段表现出的三维空间感。
通过空间视差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7. 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是指在平面上通过线条的表现和排列,创造出形象和结构的构图方式。
通过素描构图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准确和生动。
三、平面构成的艺术运用1. 平面构成的作用平面构成在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重复、对比等手段,使图形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吸引力。
平面构成知识点总结

平面构成知识点总结
平面构成是指由几何图形的平面所组成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平面构成的知识点总结:
1. 平面几何图形: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包括点、直线、多边形、圆等。
这些元素可以在平面上进行组合和排列,构成各种各样的图形。
2. 多边形构成:多边形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直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多边形的构成通常包括各边的长度、夹角、对角线等属性。
3. 圆的构成:圆由一个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所有点的集合组成,并且这个定点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
圆的构成包括圆心、半径、直径等属性。
4. 图形的相互关系:在平面构成中,图形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交、重叠、内含、相切等。
5. 对称性:平面构成还包括对称性的概念,如轴对称、中心对称等,这对于许多图形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6. 坐标系:坐标系是平面构成中用于描述点和图形位置的重要工具,通常包括笛卡尔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上述是关于平面构成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还请随时告诉我。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构成

形态的构成要素
在现实的形态中,有具象和抽象两种形态。具象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和人 为形态,抽象形态包括冷抽象形和热抽象形。 自然形态指自然界本身就具有的形态,如日月、山川、动物、植物等自 然景观中的有机形和无机形。人为形态指人类创造出来的形态,表达了人的 理想和审美需求。 抽象形态是对具象形态的高度升华和概括,它更富于想象力,抽象美是 一种表现现代感的形式。抽象形态并不是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的再现,是在
3.面的构成
四、基本形
基本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单位,可以是单形,也可以是一组相同或相似 的形象组成。基本形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肌理,平面构成就是利 用基本形的这些基本特征,依靠不同单位骨骼的空间去寻求建立形与形之间
的关系,从而去构筑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图形效果。
五、骨格
骨格构成是一种规律的逻辑构成,强调的是构成前的意象构思和表现技 法,是平面构成的主体部分。骨格是引导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有秩序的编排 规律和方式,又称骨架,是设计语言的章法、语法。
线可分为直线系与曲线系两大类。
直线类包括直线和折线,两点之间最短距离的线便是直线,直线反映了 最简洁的运动形态。直线似男性的阳刚品格:刚直、果断、简单、明确、理 性、具有速度感和坚定感;曲线类包括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是无定方向的
点的运动形态。曲线似女性的阴柔品格:优雅、柔和、轻盈、丰富、感性、
含蓄、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 线与方向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是线,就具备方向性的特征,方向是线
的灵魂。直线类可以归纳为垂直、水平、斜角三种基本形式。几何曲线规律
性强,有圆、圆弧、抛物线等样式;自由曲线有弹性且富于动感变化表达一 种有机生命形态的形式。
2.线的错觉
3.线的构成
a.纯直线构成 b.纯曲线构成 c.线的综合构成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一、平面构成(1)什么就是平面构成构成得根本含义就是指将多个相同与不同形态得单元形态组合成为一个新得形态。
平面构成则就是指将造型元素在二次元得平面上,按照美得视觉效果与力学得原理,进行编排与组合,它就是以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得排列得方法,就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得产物。
(2)平面构成得内容平面构成就是一种区别于绘画与图案得具有一定规律性得图形设计,它将点、线、面这些基本造型元素遵循一定得视觉规律进行有目得得安排,从而产生符合人类审美情趣得图形。
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学习得内容包括元素形态、行就是法则、构成方式三个部分。
(3)平面构成基本元素①元素——点1、什么就是点:在自然界中,点就是一种细小得痕迹或物体,例如沙子,蚂蚁等。
在文学作品中,点就是一个符号,例如逗号、句号、省略号等。
在几何学上点就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得图形.在设计领域点就是一种重要得设计元素。
2、点得表情:点得表情就就是人们瞧到点得形态时产生得视觉感受与心理反应。
点得状态就是各种各样得,它得大小,形状,数量以及位置得不同都会产生不同得视觉效果。
●点得大小:在同一环境中,相对面积越小,点得感觉就会越强。
相反,相对面积越大,点得感觉越弱。
●点得形状:点可以就是任何一种形状得,只要这个形态达到足够小,都可以认为它就是点。
●点得数量:不同数量得点,给人形成不同得感觉。
I、当画面上只有一个点得时候,它必然成为唯一得视觉中心。
II、当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点得时候。
由于张力使两个点感觉彼此吸引,从而在视觉上产生连线,形成线得感觉。
III.当画面中有三个点得时候,两两相吸引,在视觉上形成三角形得状态。
I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不规则排列得点得时候,画面显得很自由,很活跃。
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点规律排列得时候,画面显得很均匀稳定,进而产生面得感觉。
●点得位置:点在画面中由于所处位置得不同,会产生不同得视觉效果.点位于画面中间得时候,形成一个视觉中心,会产生稳定得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 —线 面
点
• 点的特点 1、点的大小不固定
点的形态大小在于比较,具有不固定性。 2、点的形状不固定
a.几何形 b.任意形(性状具有变化性,动感很强) c.具象形(具有可辨认形象特征) d.抽象形
• 点的视觉特性
1、从作用来看,点是力的中心,具有很强的 视觉张力。
a.一个点可以表明位置,吸引人的注意 b.两个点具有稳定作用,两点之间受张力 作用构成视觉心理连线 c.三个点可以加强点的力量,构成直线或 者三角连线 d.多个点可使注意力分散,画面出现动感
面的错视
构成的形式法则
·对称 ·均衡 ·变化 ·统一
·对称:以画面的纵向或者
横向中心线为对称轴,让左 右或上下的图形对应、对等。
1、绝对对称:是对称轴两侧 的形态完全对等,对折可以 重合 2、相对对称:是对称轴两侧 的形态大体相对,对折不完 全重合 3、对称的组合方式:
a.轴对称 b.旋转对称 c.回旋对称 d.反转对称
·特异构成的要点
1.特异要引人注意:要在大小,色彩,内容等方面与重复基 本形拉开距离,不能过于相近。变异所处的位置,既不能太 靠画面边上,也不能放在正中央。 2.内容要生动有趣:特异构成要有内涵,不能满足于基本形 的简单变异,变异基本形与重复基本形之间是矛盾统一的关 系。
肌理构成
·肌理构成的特征:
·统一:是形态的相同和一致
性,运用统一可以在迷乱中整 理出秩序,在变化中创造出完 整,并赋予画面条例和和谐, 使视知觉享受持久的美感。
1、同质要素统一:选择同形、 同色、同大小、同方向、同质 地等相同性质的形态进行组合 2、类似要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选择形状类 似、性质类同、色彩相近、大 小接近、质感相似的形态进行 组合 3、异质要素统一:不同性质的 形态组合也要寻求形态某一方 面的一致性,或是把形态分出 主次并加大主题形态,或是把 诸多形态贯穿连接起来等
— 线的错视
面
面的分类
1、几何形的面 2、直线形的面 3、曲线形的面 4、不规则形态的面 5、偶然形态的面
面的性质
1、图:在画面中,成为视觉对象的部分,也称“正形”,具有 清晰、前进的感觉。并举有使形突出的性质。 2、底:也称“负形”,起到衬托、显现图的作用。 图与底是一种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但是可以相互转换关系。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
·变异 ·肌理 ·对比 ·空间
特异构成
·特异构成的特征:特异之处最能引起人们注意,有着十分突出
的视觉效果。
1.同一基本形连续的或是有一定规律的反复出现,并占据大部分 面积 2.画面局部形态与整体秩序不符,出现变异,并因此成为视觉中 心 3.局部变异形态与画面其他部分内容相互关联,形态相互对比
·均衡:以图形的左右形态处于不对称状态,
但可利用力学的“杠杆原理”,通过形态的大 小或相互关系的调整,以改变“支点”的位置, 而获得视觉力的平衡。
·变化:在平面构成中,可以从形态的大
小、方圆、长短、曲直,结构的虚实、 聚散、纵横。繁简,色彩的明暗、冷暖、 浓淡等方面寻求变化。
1、加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态相加、 相交或相切等方法形成的新形态 2、减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态相减得 到的新形态 3、分割法:一个形态被切割后重新排列 组合的新形态 4、重叠法:一个形态覆盖在另一个形态 上产生的新形态 5、透叠法:两个形态错位重叠后,保留 不重叠的部分,去除重叠的部分组成的 新形态 6、差叠法:两个形态错位重叠后,保留 相重叠部分,去除不重叠部分形成的新 形态
·特异构成的形式:
1.大小特异:在相同基本形的构成 中,局部基本形出现变大或变小的 变化,与其他部分形成鲜明反差。 但要注意变异基本形的大小要恰当, 对比不能不明显但也不能太悬殊。 2.形状特异:在相同基本形或近似 基本形中,出现一部分变异的形状, 形成差异对比。 3.骨格特异:在规律性的骨格中, 局部骨格在形状、大小、方向、位 置等方面发生变异。 4.方向特异:在基本形保持方向一 致的排列中,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中 出现逆转,与其他部分形成对比。
5.形象特异:在相同形象的构成 中,局部某一形象出现变异,与 其他形象形成反差。
6.色彩特异:在同类色彩的构成 中,局部基本形的色彩与其他基 本形的色彩出现鲜明对比。
·特异构成的分类
1.规则排列中的特异:相同基本形或骨格线有规律的重复排 列,局部基本形出现变异的构成。 2.自由排列中的特异:相同基本形、近似基本形或骨格线, 根据构成主题的需要自由排列组合,局部基本形产生变异的 构成。自由排列中特异构成,最大的特点就是画面的生动活 泼和创意的无拘无束。
1.强调不同肌理的视觉美感表现,忽视图形在其中 的意义 2.在注重不同肌理的相互对比的同时,注重对肌理 的了解和认识过程
·肌理构成的形式:
1.视觉肌理:是对物体表现 特征的认识,是手触摸不到 而只能用眼睛看到的肌理。 2.触觉肌理:是指物体表面 凹凸不平的纹理效果,是技 能用眼睛看到,也能用手触 摸到的肌理。
2、从排列来看 a.相同点的排列可以构成心理连线 b.相同点的大小渐变排列可以产生空间感 c.点有规律的反复排列可以形成节奏 d.横向排列有稳定感,竖向排列有动感,
弧线排列有圆润感
• 点的错视
线
— 线的分类
1、直线:平行线、折线、交叉线、 发射线、斜线等
2、曲线:弧线、抛物线、波浪线、 自由曲线等
— 线的视觉特性
1、直线——明快、简介、力量、通畅、 有速度感和紧张感、有男性化倾向 2、曲线——丰满、轻快、优雅、流动、 柔和、节奏感强、有女性化倾向 3、粗线——厚重、醒目、粗犷、有力 4、细线——纤细、锐利、微弱
长线——顺畅、连续、快速、有运动感 短线——短促、紧张、缓慢、有迟缓感 水平线——平静、安定、广阔、有左右 方向的运动感 垂直线——庄重、严肃、竖立、有上下 方向的运动感 斜线——倾斜、不安定、又前冲或下落 的
·肌理构成的方法
1. 笔绘法 2. 拓印法 3.对印法 4.喷绘法 5.酒精法 6.烟熏法 7.蜡笔法 8.拼贴法 9.综合法 10.电脑制作
·肌理构成的要点
1.重在肌理效果的表现:肌理构成的含义是制造一种或多种 纹理,要求工整,细致。 2.重在制作手法的创新:制作手法越多样,制作效果越新奇, 构成的质量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