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调查及分析

合集下载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报告范文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报告范文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报告范文题目: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院(系):旅游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完成日期:应化14组20xx年10月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调查时间:20xx年9月调查地点:四川农业大学校园及其周边地区(都江堰)调查人员:xx目的意义:通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掌握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

通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掌握群落内多样性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方法。

调查内容:调查的植物包括青杠、银杏、香樟、紫荆、七叶树、红叶李、构树、玉兰、荷花玉兰、紫薇、木槿、乌蔹莓、狗尾草、鸡矢藤、刺儿菜、茜草、刺槐、山枣、葎草、蒿草、灰绿藜、苦苣菜、曼陀罗、牵牛花、头状蓼、一年蓬等校园内及周边植物。

调查过程与方法1.调查设计调查前设计的物种记录表格如下:注:(1)种名:发表或权威书籍上的中文名;(2)俗名:地方名;(3)拉丁学名:国际统一拼写标准;(4)特有性:中国特有N,省级特有P;(5)用途:材用、观赏、药用等;(6)利用情况:大量、少量、偶尔等;(7)分布:县级行政地名;(8)凭证:文献资料记载、标本记载、实地调查等。

2.任务分配小组共4名成员。

其中,记录员:1名;照片采集:1人;标本采集:1人;样方划分及其状况测量:1人。

3.取样本次调查前经过实地考察比较,分别选择在林岩山、校门外正北约一公里处、校园内荒地三处地区共计取三个样方。

其中,半山中的4个样方近期没有认为修整,而校外的样方这是位于野外,三个样方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较好的原生态。

其中包含乔木群落、灌木群落以及草本群落,便于不同群落间的对比分析;植物种类丰富,群落层次区分均较明显,便于群落内部的比较爱和分析。

三次取样均以植物种类分布情况,采用面积扩大的方法适当划分取样,并尽量增加样方的多样性。

4、文献检索根据在样方地采集的照片以及标本,回到学校内,通过图书馆的文献以及网络资源等方式,查询各个植物的科、种、属以及辨别特征等信息。

做好详细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植物群落是指具有相似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的一群植物在确定地点生长的特定区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特征、植物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等,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实验将进行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一定区域内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稀有种,以及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

下面将从实验设计、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设计:1.确定调查区域:选择一个相对封闭、不受外界干扰的区域作为调查区域,如一个森林、草原或湿地等。

2.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可行性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时间、样方设置和数据收集等。

3.标定样方:在调查区域内确定若干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相同,并记录下样方的位置和编号,以便后续的调查。

4.进行调查:在每个样方内进行植物的物种调查,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物种清单、标本采集或摄影等方式记录数据。

5.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以了解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调查方法:1.物种清单法:在样方内对所有出现的物种进行记录,包括植物名称、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直接观察、标本采集或图像比对等方式记录物种信息。

2.采样法:在样方内随机选择若干个固定面积的小区域进行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分类。

通过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出现频率来了解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3.调查工具:可以使用手提式GPS仪、量角器、采样网、标本工具和数字相机等工具进行调查和记录。

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显微镜、显微摄影仪和物种鉴定手册等。

结果分析: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丰富度指数,得出每个样方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2. 物种多样性: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从而了解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

万绿园植物群落调查报告

万绿园植物群落调查报告

万绿园植物群落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万绿园内的植物群落组成、分布情况,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资料。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调查时间为2024年5月1日至5月7日,调查地点为万绿园内各个不同生境区域。

三、调查方法我们采用线路走访调查法,分成若干条路线依次调查各个区域。

在每个区域内使用野外调查方法,包括样方调查、物种记录和样本采集等。

四、调查结果1.植物群落组成万绿园内植物群落较为丰富,共记录到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多个类群。

主要物种有松树、柳树、柏树、枫树等。

另外,还有大量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牵牛花、紫菀、丁香等。

2.植物群落分布植物群落的分布受到土壤、水源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类型主要有湿地、森林、草地和灌木林等。

湿地主要分布在河流附近,主要植被类型为芦苇和香蒲;森林主要分布在园区中心,以混交林为主;草地则主要分布在开阔区域,以牵牛花和紫菀为主;灌木林主要分布在山坡和丘陵地带,以翠柏和山楂为主。

五、生态环境状况万绿园的生态环境整体良好,保护较为完善。

然而,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区域的植被存在退化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植物物种的减少和一些植物个体数量的减少。

这可能与人类活动的干扰、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六、建议与措施1.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水平,引导大家爱护自然环境,减少对植物群落的损害。

2.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工作。

对于植被退化的区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恢复,包括栽植适应性强的本土植物、加强土壤改良和水源保护等。

3.控制人类活动对植物群落的干扰。

对于园区内的各类活动,应加强管理,制定相应规范,以减少人为干扰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七、结论通过该次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万绿园内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情况。

园内的植物群落比较丰富,分布情况较为合理。

但也存在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恢复工作。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编写和宣传,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保护和改善万绿园的生态环境。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的实验报告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的实验报告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的实验报告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植物分布的规律及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成分的多样性。

以下是该实验报告的一般结构和内容:
1. 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为后续的实验步骤和结果解析打下基础。

2. 实验过程
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时间、地点、实验设备、实验方法等等。

3. 实验结果
呈现实验结果的形式:可以用表格、图表、柱状图、饼状图等进行图形展示,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4. 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原因,探讨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方案等等。

5. 总结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给出结论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同时指明实验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

6. 参考文献
列出实验中所引用的相关文献资料,注明出处并排版规范。

总之,实验报告需要简明扼要地叙述课题,正确陈述研究的问题并分析对策和实验结果,最后以简明的总结结尾。

同时,需要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用积极的语言,恰当的表示观察、实验过程的趋势和结果。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计算方法:通过比较两个群落的物种组成、 数量和比例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因物种 和群落类型而异。
应用场景:用于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 或不同生境下的群落相似性,有助于了解 群落的演替和变化趋势。
意义:群落相似性系数是生态学研究中 的重要指标,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恢 复生态系统和评估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 义。
生态优势度
定义:指一个种在群落中的重要程度和支配力,反映该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计算方法:通常采用重要值进行计算,包括相对多度、相对频度和相对盖度等指标 作用:用于评估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和优势度,进而了解群落的物种组成 和结构特征
应用:在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影响因素:物种丰富度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生境类 型、干扰程度等。
物种多样性指数
物种均匀度:衡量群落中物 种分布的均匀程度
物种丰富度:表示一个群落 中的物种数目
物种优势度:一个或少数物 种对群落的优势程度
生态优势度:一个物种在群 落中的生态作用和地位
群落相似性系数
定义:群落相似性系数是衡量两个群落之 间相似程度的指标,取值范围为0-1。
和准确性。
加强国际合作 与交流有助于 推动植物群落 多样性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的 实践,促进全 球生态平衡。
植物群落多样 性研究需要关 注跨学科、跨 领域的合作与 交流,以拓展 研究的广度和
深度。
THANK YOU
汇报人:
植物群落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展望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其生长规律和相互作用机制。 加强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揭示环境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开展全球变化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可能影响。 深入开展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揭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

实验报告: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实验报告: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草本群落调查与分析二、实验目的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也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状况。

同时掌握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群落分析方法。

三、采集方法1、仪器和材料样方框(50cm×50cm),皮尺,卷尺2、测定方法(1)样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1年3月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网络学院门口的草坪上选好样地,在样地中每隔2m 设置1个50cm×50cm的样方,共计19个样方。

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及物候相等。

(2)数据分析:本次实验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群落划分的依据,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选用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和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H 。

四、实验材料皮尺、卷尺、25cm*25cm的铝合金取样框。

五、实验步骤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旁的草地上,采取东西走向每3米取一样方,每组取3个样方,且实验小组间距离为两米。

样方取好后即可统计草本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各自的盖度,频度等数据。

六、实验结果1、草本植物群落样方测定记录(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统计,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旁草坪共有草本植物15科24种。

其中,主要优势科是禾本科。

呈现出整体科数多,但种类稀少、单种科较多的分布特点。

表1 华师网络学院旁草坪草本植物的种类构成统计(取样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旁草坪记录时间:2012-5-10)科种科种禾本科8 车前草科 1菊科 2 大戟目 1伞形科 2 蝶形花 1炸酱草科 2 豆科 1秋海棠科 1 爵床科 1苋科 1 鳞毛蕨科 1玄参科 1 蔷薇科 1荨麻科 1(2)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重要值相对多度。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植物群落是指具有相似生态属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的一群植物个体在特定地域内形成的群体,是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的基本单位。

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植物的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和相互关系,探索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问题。

以下是对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的一个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其中一特定地域内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了解该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并分析其生态系统的功能。

实验方法:1.确定研究地点: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地点,可以是公园、林地、荒漠等。

2.设置样方:以100m×100m的固定面积为样方,在选定地点内随机放置5个样方。

3.样方调查:对每个样方内的植物进行系统的调查,包括物种鉴定、数量统计和生长形态描述。

可以使用草地方块法或网格法进行样方划分。

4.数据分析: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功能指数,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物种组成:在5个样方内共记录到30种植物,包括10种乔木、8种灌木和12种草本植物。

2.种群结构:在各个样方内,乔木和灌木为主要层次,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草本植物在各个样方的地上层中比例较小。

3.物种丰富度:根据物种数量统计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等指标计算,每个样方的物种丰富度较高,说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较为丰富。

4. 物种多样性: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等指标计算,每个样方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说明物种的多样性较大,植物群落平衡性较好。

5.生态系统功能:采用生物量积累和群落生产力等指标计算,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功能指数较高,说明该地域的植物群落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结论:通过对该地域内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地域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且物种丰富度较高。

植物群落调查和分析报告

植物群落调查和分析报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样地选择的方法: 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 〔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 〔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 〔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3、样地的形状: 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 圆等.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具体选择.
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 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 止出现闭合差,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 线方向呈菱形设置.其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 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从这两点分别拉直 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都恰好交 接,就是样方的边界.
调查者
调查日期 样地号
样地面积
地理位置
地形
海拔
坡向
坡度
土壤
微地形
地被物植物
群落总覆盖率
植物群落调查表2号
乔木记录表
样地名
样方号
时间
种名
树高
枝下高
胸径
树冠
植物群落调查表3
灌木记录表
样地名
样方号
时间
种名 株数 覆盖率 最大胸 优势胸 高度


植物群落调查表4 草本植物记录表
样地名
样方号
时间
种名
株数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1、环境条件调查: 〔1地理位置, 〔2地形条件. 〔3土壤条件. 〔4人类影响. 〔5气候条件.
2、组成特征调查: 〔1种类组成.记录一份完整的种类名单.在设定的 样地内调查,记录,完成.为防遗漏,还应在样地周围 反复踏查.调查种类组成时,应采集标本,用于以后 定名和订正. 〔2数量特征.包括多度、密度、盖度〔投影盖度、 基部盖度、频度、高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群落调查及分析
一、目的
1、认识实习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组
成、结构、分布规律、动态变化特征;
2、掌握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3、培养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4、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二、仪器和用具
照相机、测绳、皮尺、钢卷尺、植物
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
集记录本、标签、样方记录用的一套
单纯针叶林
复层针叶林、夏绿阔叶林
100m2,
400~500m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1000m2,
2500m2
5、样地数目
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根据统
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为
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情况可
选择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 免混乱。 6、样地布局:一般可选用主观取样法,即选择被 认为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调查样地。
植物群落调查表1
调查者
样地面积 地形
调查日期
地理位置 海拔
样地号
坡向
微地形 地被物植物
坡度
土壤
群落总覆盖率
植物群落调查表2号
乔木记录表
样地名 样方号 时间
种名
树高
枝下高
胸径
树冠
植物群落调查表3
灌木记录表
样地名 样方号 时间
种名
株数
覆盖率 最大胸 优势胸 径 径
高度
植物群落调查表4 草本植物记录表
若调查数目过少无法计算重要值和总优势度,可用目 测多度和盖度结合起来的方法,把植物优势程度分成 以下等级:
5.个体数任意,盖度大于75%;
4.个体数任意,盖度50~75%; 3.个体数任意,盖度25~75%; 2.个体数很多,或个体不多而盖度5~25%; 1.个体数虽多而盖度小于5%,或个体数少而盖度5%;
:层间植物组;
4、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乔木层的优势主要利用重要值来判定: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 重要值最大的植物种类为乔木层的优势种,因 而也是本群落的建群种。 草本植物和灌木的优势种主要利用总优势度
来确定:
利用相对盖度(RC%)、相对高度 (RH%)、相对密度(RD%)、相对频度 (RF%)等作为基本参数,区分各个种的重要 性。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1、环境条件调查:
(1)地理位置, (2)地形条件。 (3)土壤条件。 (4)人类影响。
(5)气候条件。
2、组成特征调查:
(1)种类组成。记录一份完整的种类名单。在 设定的样地内调查,记录,完成。为防遗漏,还 应在样地周围反复踏查。调查种类组成时,应采 集标本,用于以后定名和订正。
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止出现闭合差, 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线方向呈菱形设置。其
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
从这两点分别拉直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 都恰好交接,就是样方的边界。
4、样地面积 下列样地面积的经验值可供考察时参考使用: 草本群落 灌丛 1~10m2, 16~100m2,
(2)数量特征。包括多度、密度、盖度(投影
盖度、基部盖度)、频度、高度等。
3、外貌调查: 群落外貌集中体现在生活型的组成上。调查 时需确定每种植物的生活类别,统计每一类生活
型中的植物种类数目,按下列公式求出百分率:
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群落中某一生活型植物的
种数/群落中全部植物种数*100%
将统计结果列成表,制作该群落的生活型谱。
+。个体数少,盖度也非常小;
R.个体数极少,盖度极小。
(二)调查方法
考察植物群落有各种方法,如样地法、 样线法、距离抽样法、点样法等。 其中样地法是基础方法,用样地法
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说明如下:
1、样地的设置
样地不是群落的全部面积,它仅是
代表群落的基本持征的一定地段。对植物 群落考察应在确定的样地内进行,通过详 细调查,以此来估计推断整个群落的情况。
2、样地选择的方法:
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 (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 (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
(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3、样地的形状:
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具体选择。
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圆等。
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大型样
样地名 样方号 时间
种名
株数 (丛数)
盖度
高度
生物量
植物群落调查表5
藤本植物记录表
样地名 样方号 时间
种名
蔓数
覆盖率
高度
四、结果统计与分析
(1) 分析群落各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
层)的数量特征,比较不同类型群落数量特
征的差异。 (2)计算群落各层中不同植物种的重要值, 根据重要值大小分析不同种类在该层及群落 中的重要性及形成原因。
每组有第一个同学负责 并将原始记录汇总上交
0901(大斋公山) 01-10:乔木组; 11-20:灌木组; 21-30:草本组;并将原始记录汇总上交
0902(大文家山) 01-10:乔木组; 11-20:灌木组; 21-30:草本组; 31-
植物群落调查基本表
调查表1
日期: 年 月 省 坡向 样方号:自 调查地点: 海拔高度:
群落描述表
日 至 (市) 坡度 光度:样地内 温度 灌木 草本 样地外 样地面积

气 风
貌:
候:湿度
群落名称: 群落各层优势种:乔木 群落特点:性状(外貌颜色) 植物因素及人类经济活动情况:
群落周围情况:
调查人 记录人
表格纸,方格绘图纸等等。
野外实习事先应做好的准备

生活用品——衣服(植物学实习必备长袖衣服、登山鞋/
旅游鞋,遮阳帽等,同时要考虑山区温差变化大等情况)、 雨具等。

必要药品(如防虫蚊的:花露水等) 参考资料及专用器材 研究小专题

科学问题:大小适宜,最好宏观一些,考虑可操作性 研究的材料:植物或昆虫均可 研究方法:针对性要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