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1_抗日战争课件.共54页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抗日战争》课件

《高一历史抗日战争》课件
南京大屠杀、淞沪会战等事 件使中国人民痛定思痛,开 始抗日7年,中国军民与 日军在上海展开激烈 战斗,掀起了全面抗 战序幕。
平型关大捷
1937年,中国军队在 河北平型关击败了日 军,保卫了北方。
南京保卫战
1937年,中国军队英 勇抵抗日军侵略,捍 卫了国家尊严。
抗战精神的传承
实现中国梦
抗战精神将一直激励中国人民不 断前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将不断强大,走向繁荣富强, 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百团大战
1940年,中国军民联 合发动全面战役,有 效挫败了日军。
中日战争的影响
1
经济、政治的变化
中日战争导致中日两国经济、政治格局
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2
发生巨大变化。
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
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3
抗日英烈的精神传承
抗日战争中逝去的英烈精神将永远激励 着后人追求民族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的抗日战争评价
1 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战争,为中华民族崛起奠定了基础。
2 抗日战争的意义与价值
抗日战争不仅保卫了国家尊严,也推动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3 抗战精神在今天的传承与发展
抗战精神将一直传承下去,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总结
抗日战争的伟大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 革命战争,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 气和智慧。
《高一历史抗日战争》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高一历史抗日战争》的内容,包括抗日战争的起因、重要战 役、影响,以及抗日战争在今天的评价和意义。
抗日战争的起因
中日两国的差异
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 差异是抗日战争的起因之一。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历史_抗日战争课件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历史_抗日战争课件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2)远征缅甸(1942——1945年)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 3、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 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全国抗日潮流的推动,中共的努力争取 日本侵略的形势,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
二、全民族的抗争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 的开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抗战史实: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 ①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方针。 •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 表示准备抗战 。 • ④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 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 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 ⑤ 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 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确 立。
• —— 田中
奏折
列举近代以来列强侵华战争的时间、结果: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ppt课件(5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ppt课件(56页)

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归纳比较: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比较
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 . 南京大屠杀: 1937 年 12 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 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遇难人数超过三十万 ______ 人。 2 . 潘家峪惨案: 1941 年初,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全村的 一千五百多人中有一千二百多人被杀害。 3.细菌战:日军“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 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 1 .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形成、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远征军缅甸作战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第四单元
(2)“华北事变”:1935年,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
机加深。 (3)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北平、天 津相继失守。
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抗日民族 2 . 实现: 1937 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 _________ _________ 统一战线 ,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3.概况 (1)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 全面 抗战路线。 ①制定_____
②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③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 线。 (2)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先后组织 ______ 淞沪 会战、太原会 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4张PPT)
——凤凰大视野:《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
• 请设想,王父会寄一些什么东西给儿子?
• 若包裹中有信,信中王父会有什么嘱托?
•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 尽忠。”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 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
胜利的希望五:抗战中还有他们…
• 张文良,因受欺压拉了杆子,报号“绿林好”,活 动在东北鞍山郊区,抗战爆发后率部和日军作战。
那天早上,日本人躲在掩体里,他们(远征军)丢手 榴弹,冲进掩体里。那天我就在阵地下,在团部,首 先是听到“杀啊!冲啊!”的喊声,叫着叫着小了, 没声音了。
刘志声老人抑制不住而仰起眼睛,眼泪从脸上像溪流 一样淌过
老人接了一句“阵地是拿下来了”,连长、营长全死 了,硬拼下来的。当年刘志声为连长营长擦洗了遗体 埋葬了在缅甸的土地上。
抗战不分阶层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 华北,回族英雄马本斋率领回族同胞与日军苦战
870余次;在湘鄂西,八千苗族战士开赴湘北前 抗线战…不…分民族
——摘自《新华网• 新华军事》
• 李林,印尼华侨,回国后参加抗战。1940年4月被
日军包围,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
壮烈殉国,年仅25岁,此时她已怀孕3个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 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日本全面侵华,中 华民族全面抗战。
国民党的正Hale Waihona Puke 战场抗战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抗战
抗战不分阶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守土抗战不分民族
马本斋,冀中军区回 民支队领导人
海外华侨的抗战
“有一页历史,我们不愿淡忘” 。学完这 课后,谈谈最令你难忘的事件是什么?
• 2.《国家记忆2: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 》,章东磐 、晏欢 、戈叔亚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课件

•1937年8月,西北的中共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人民战争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国 民党政府和军队) 原因:两党的阶级本质和立场不同
1937年9月25日,林彪指挥的八路 军115师首战日寇于平型关告捷,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 精神上鼓舞了中国人民。
1938年4月,李宗仁指挥的台 儿庄大战,阻止了日军的迅猛 进攻
百团大战
(1)目的: 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 (2)时间、地域、指挥者 1940年 (4)意义: 华北 彭德怀
其不足。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先后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学习延伸】:日本右翼否认日军在侵华期间制造的惨绝人 寰的“南京大屠杀”,认为只是在战争期间的某种行为,你 怎么看这个问题?
日本右翼对侵略战争的粉 饰是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理论 、思想及罪行没有得到彻底清 算的表现,是日本成为世界经 济大国的同时军国主义复活的 表现。它严重伤害曾受其侵略 的亚太地区人民的感情,严重 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它不符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 的宗旨和原则,不利于中日关 系的正常发展,违背了当今世 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思考: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犯下了 哪些滔天罪行?
(一)、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二)、潘家峪惨案:1941年 (三)、七三一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
南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日 日本侵略 京 军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长谷寿 军在南京进行 血腥屠杀后, 夫指挥下,侵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的烧杀抢 大 将数以万计的 掠,对中国军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根据远东 屠 被杀者尸体抛 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 入江中,顺流 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并焚尸杀 漂走,企图掩 灭迹的有十九万多人,总共有三十万人丧生。 盖其暴行。左 场 在南京城郊,侵略军大肆洗劫机关、仓库、 下图是日本的 民宅、鸡鸭猪牛、粮食蔬菜,无所不抢。全 景 村濑守保当时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日军少尉向井、 在下关江边拍 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这就 野田在南京紫金山下进行杀人竞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 之 摄的日军抛尸 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 为题进行报道,称向井已杀了 106 人,野田杀了 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 100人,所以胜负难分,他们还要以杀满150个中国人为目标比赛下去。 灭迹的照片。 一 这是当时《东京日日新闻》对此事报道的影印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5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5张PPT)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
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 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谈一谈:
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强以 国经 力济 。建 设 为 中 心 , 增
珍 惜 和 平 , 反 对 战 争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东方雄狮的“怒吼”
《东京审判》
一、什么叫抗日战争?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为旗帜,中华民族反抗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时间最 长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一篇章 全民族的抗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 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国歌》
同 仇 敌 忾 共 筑 长 城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华史实一览表 时间
1894年—1895年
史实
结果
中日甲午战争 签定《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签定《辛丑条约》 日俄战争 扩张东北
1900年
1904年—1905年 一战期间 1925年 1928年
《二十一条》 足以灭亡中国 五卅惨案 济南惨案
九一八事变及其后日军动向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中国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全民族抗战开始, 为防御阶段。 为相持阶段, 中共成抗战的中流砥柱。 为反攻阶段, 全民族抗战取得彻底胜利。
策动华北事变, 妄图占领华北五省。
卢沟桥事变爆发, 全面侵华开始, 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调整侵华政策, 建立汪伪政府。 逐步失败, 直至无条件投降。
1942年 日军在 冀中地 区用毒 气弹杀 死的中 国儿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 (共25张PPT)

民族矛盾 1931九一八
1935华北事变
次要地位 1937卢沟桥事变
3.具体表现
(1)中共敌后战场
①制订:
内容: 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 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②实施: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 地. ③结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武汉会战 1937年8月制定 全面抗战路线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开展 游击战争 建立 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下半年发动 百团大战

场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南京大屠杀小档案
时间: 1937年12月13日
死亡人数: 超过30万人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 京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 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日军的滔天罪行
潘家峪惨案小档案
时间: 1941年1月 死亡人数:
1200多人
日军在冀东潘家峪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大惨案
七三一部队小档案
目的: 研究细菌战
死亡人数: 仅死于活体实验达3000以上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731部队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试验致死的受害者
记住暴行后我们今天该怎么办?
牢记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 义死灰复燃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敌后战场 的抗战
从1937年11月晋察冀边区成立至1938年10月,
八发路展军到1作5战万百1余5团0人0,大余成次战为,(华歼1北敌9抗日4战0伪年的军主)5万力余军人。,部队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精品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精品课件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全民族的抗战
【思考】
国共两党为什么能结束对峙,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加深
2、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 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探究: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大举侵华?
① 侵略中国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继续,是既定国策。
历史原因
② 日本把对外侵略作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 机的出路。
• 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
现实原因:日军意在灭亡中国,因而意在用
屠杀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日本进攻南京时后勤物质极其不足等。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组织抗战
四次会战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姚子清营长率五百健儿死守宝山县城
谢晋元率坚守四行仓库。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现实原因
③ 当时的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外部条件
④ 中国国民党政府竭尽全力“围剿”红军和革命根 据 有利时机 地,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中国
满蒙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材料一 日本:“大陆政策”
材料二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1931 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 36.7%, 一时陷入绝望的境地。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 和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 争的准备。从军政头目到法西斯团体都蓄势待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