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的变革方向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_的由来

一、古代人事档案管理的雏形在我国古代,人事档案管理主要源于官员选拔、考核、晋升等方面。
汉代时期,设立了“郎中令”一职,负责选拔和培养人才。
为了对官员进行考核,郎中令开始建立官员的人事档案,记录官员的品德、才能、政绩等信息。
这是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雏形。
二、封建社会的人事档案管理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逐渐完善。
唐代时期,设立了“吏部”一职,负责官员的选拔、考核、晋升等工作。
吏部开始对官员的人事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官员的籍贯、出生、学历、任职、晋升等信息。
宋代时期,人事档案管理更加规范,设立了专门的官员档案机构,对官员的人事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三、民国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民国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12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官吏任用法》,规定了官员的选拔、考核、晋升等方面的制度。
为了实施这些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得到了加强。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人事处”,负责全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此时,人事档案管理开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人事档案管理新中国成立后,人事档案管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档案工作条例》,明确了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原则和制度。
此后,人事档案管理逐渐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人事档案管理涵盖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个领域,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变革。
以下是一些发展趋势:1. 电子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事档案管理逐渐向电子化方向发展。
电子档案的存储、查询、传输等效率更高,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
2. 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逐渐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
通过对档案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 专业化:人事档案管理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6篇

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6篇篇1人事档案管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工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创新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创新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当前,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一些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档案遗失、损坏等情况。
另一方面,由于人事档案涉及到个人隐私和单位机密,因此需要加强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但目前一些单位在档案安全方面存在漏洞。
此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事档案的管理和使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存在的问题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理念落后,一些单位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二是管理手段单一,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设备,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三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些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扎实,无法胜任现代化档案管理的要求;四是缺乏完善的法规制度,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三、创新的意义针对以上问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创新可以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创新能够更好地适应人才流动的需求,为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此外,创新还有助于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维护个人和单位的合法权益。
四、具体的创新措施为了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更新管理理念,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论思想体系;二是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手段;三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四是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保障机制。
我国人事制度变革历程

我国人事制度变革历程我国人事制度变革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开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以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为主,包括建立和完善人事制度、改进人事管理方法等。
这些改革旨在通过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系统,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事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1994年,我国开始启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是以人事制度建设为核心,包括建立现代人事制度、培养和选拔人才、完善薪酬制度等。
这些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公正、有效的人事制度,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4年,我国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是以人事管理为重点,包括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等。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人事管理的效能和服务水平,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和要求。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第四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是以人事制度创新为核心,包括推行岗位分类管理、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实行公开竞争招聘等。
这些改革的目标是打破行政等级的束缚,鼓励创新和活力,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总体来说,我国人事制度变革历程经历了从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到人事制度建设、人事管理改革再到人事制度创新的发展阶段。
这些变革的目标是适应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人事管理的效能和服务水平。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我国的人事制度将进一步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支持。
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变革的探讨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的 建 立 和 发 展 , 国 的 我
市 场经 济 的建 立 , 弱 了人事 档 案政 治化 、 秘 化 减 神
与 信 改 户 籍 制 度 和 人 事 制 度 都 相 继 进 行 了 改 革 , 的程 度 , 此 同 时 , 息 技 术 和 因 特 网 的 飞 速 发 展 , 变 可 与 此 相 关 的人 事 档 案 工 作 , 继 续 沿 用 党 了人 事 档 案 管 理 和 服 务 方 式 。 以采 用 现 代 化 管 理 手 段 若 还 政 机 关 管 理 干 部 人 事 档 案 的 一 种 模 式 管 与 方 式 管 理 人 事 档 案 , 可 以将 不 属 于 个 人 隐 私 内 容 的 采 使 理 所 有 类 别 的 人 事 档 案 , 经 不 能 适 应 当 人 事 档 案 上 网 , 用 网 络 化 管 理 和 服 务 方 式 , 人 事 档 已
在 中 国 , 事 档 案 与 户 籍 x 人 才 的 流 动 具 有 极 大 的 人 - , t
建 单 位 组 织 部 门 使 用 的 狭 窄 范 围 , 仅 组 织 上 需 要 , 且 制 约 作 用 。 在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立 一 种 社 会 不 而 许 多 个 人 也 需 要 , 些 与 个 人 生 活 和 切 身 利 益 密 切 相 关 化 的开 放 式 人 事 档 案 管 理 模 式 是 非 常 必 要 的 。 种 新 的 那 这 的 人 事 档 案 , 常 会 被 组 织 和 个 人 查 阅 利 用 , 它 们 的 管 理 模 式 不 仅 是 可 行 的 , 且 更 有 利 于 人 才 流 动 、 尽 经 但 而 人 要求不 完全一 样 , 现 出多种多样 的需求 。 呈 4人 事 档 案 管 理 方 式 和 服 务 方 式 的 开放 性 .
试论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于并存发展 阶段 。传统模式 中比较 封 闭的人事档案管理不应成为现代 人事档案管理 的唯 一模 式,而应更
市场经济 的建 立 ,产生 了多种 经济 组织形 式,这有 利于 人才 的吸 纳、 流动,但 与旧的人事制度 发生了巨 大 的碰撞 ,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 人事代理 制应运 而生。人事管理变
二 、人 事 档 案 来 源 的广 泛性 和
方式 的 开放 性。市 场经济 的建 立 ,
减 弱了人事 档案政治化 、神秘 化的
程 度,与此 同时,信 息技术 和因特 网的飞速发展 ,改变 了人 事档案管 理 和服务方式。可 以采 用现 代化管 理手 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 ,还可 以将不 属于个人 隐私内容的人事 档 案上 网,采用 网络化管理和服务 方 式,使人事档案管理 部门与外 界的
容、载体 、传递方式等方 面需求的 多样性。
四 、人 事 档 案 管 理 方 式 和 服 务
向市场经济 的转型 ,我国的人事制 度进行 了相应 的改革,而 与此相关 的人事档案工作 ,并没有真正适应 时代潮流 的发展。继 续沿用党政机 关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模式管理所 有类别 的人事档案 ,已经不能适应
我们应充 分发挥两者优 势,克服 各
自弊病 ,使人事档案管 理模式更加
充实 与完 善 。 二 、人 事 档 案 社 会 化 开 放 式 管
理模 式 目前 主 要 适 用 于 流 动 人 员人
其在 工作 、家庭 、婚姻 、住房 等方
面也还会遇 到很多麻烦 。如果 建立 人事 档 案社 会化 开放 式管理 模 式 , 每 个人是 社 会人 而不 只是 单 位人 , 每个人 的人事 档案 『社会化 的人才 } 1 机构 集 中 统一管 理 ,与户籍 制 度 、 人事代理制度 协调运行 ,那么许 多
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制度的发展与变迁.doc

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制度的发展与变迁-【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在延安审干时期、建国初期至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人事档案工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的叙述,详细的分析了各个时期人事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及不同的政策、制度及相关的文件信息,从而总结出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制度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人事档案制度;制度变化一、干部人事档案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按照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干部人事档案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延安审干时期((1939年―1949年)真正的干部档案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
1940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审查干部问题的指示》,拉开了审干工作的序幕。
1941年,中组部明确了干部审查的范围,并规定中央一级的干部必须要填写党员自传。
(二)建国初期至文革时期(1949年―1978年)建国初期,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存在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为适应党管干部的原则,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取代了原来的干部科,对干部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1956年,中组部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档案工作座谈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具有全国性指导意义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法规一一《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初步确立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建立了档案材料收集补充、归档、鉴别、整理、转递、查借阅、保密、检查等制度,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开始向正规化迈进。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9年至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1980年,中组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干部档案工作工作座谈会,颁布了包括《关于加强干部档案工作的意见》、《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此后,全国统一填写干部履历表,收集补充人事档案材料;组织清理历次政治运动中冤、假、错案产生的档案材料;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也有了规范、统一的要求。
1990年,中组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干部档案工作会议,制定了《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
档案管理制度何时废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制度在我国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
从最初的纸质档案管理到现在的电子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制度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制度是否已经过时,何时废除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废除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1. 档案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档案管理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从纸质档案管理到电子档案管理的演变过程。
这一过程中,我国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
2. 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环节的管理;(2)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档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3)档案法律法规建设,包括档案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和监督;(4)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包括档案保密、防磁、防火、防盗等。
二、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1. 档案管理制度与信息技术发展不适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在适应新技术、新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例如,在档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档案管理制度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
2. 档案管理成本较高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导致档案管理成本较高。
随着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加,档案管理成本也在逐年上升。
3. 档案利用率低由于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档案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档案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档案查询、利用等环节不够便捷,影响了档案的利用率。
4. 档案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档案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
三、档案管理制度废除的可行性1. 技术可行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档案管理已经成为可能。
中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一、引言人事档案是记录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内容的档案资料,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对员工进行管理和服务的依据。
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本文将从人事档案的定义、管理制度、管理原则、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人事档案的定义人事档案是指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记录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内容的档案资料。
人事档案是组织进行人员招聘、选拔、任用、考核、晋升等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三、人事档案管理制度1. 管理原则(1)真实性原则:人事档案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构、篡改。
(2)完整性原则:人事档案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全部内容。
(3)保密性原则:人事档案属于个人隐私,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4)连续性原则:人事档案应从个人参加工作开始,连续记录其职业生涯。
2. 管理机构(1)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2)人事档案管理员:负责具体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查询等。
3. 管理流程(1)档案收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员工的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资料。
(2)档案整理:根据档案收集情况,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档案归档: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规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归档。
(4)档案保管:对归档的人事档案进行妥善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5)档案查询:根据组织需要,提供人事档案的查询服务。
(6)档案更新:定期对人事档案进行更新,确保档案内容的准确性。
四、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应成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流程。
制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查询等各个环节的要求,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开放” 不得开放” 、“ 的机关档案室档案开放制度提 供了理论 支撑。 无论在法律依据, 抑或理论支撑上都充分证明机关档 案室 档案开放制度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 图书 情 报 工作 》 0 99 2 0 . 文 / 文革 吴
事档案制度成为 除户籍制度外的又一个 ‘ ‘ 人才壁垒” 公共政 。 策 的 时代 张 力和 信 任 赤字 表 明 , 档 案 制度 改革 必定 沿 着 人事
第一批档案资料顺 利进馆
济 南 赛 区 组 委 会 高 度 重 视 全
运 会档 案 工 作 , 经 过 组 委 会 档 案
济南市档案局 ( )长赵启民 ( 馆 右三 )接收档案
作 ,9 1 1 17 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8 年担任西藏林 98 芝地 区监察局副局长 , 是浙江省最早 的援藏干部之
契约化、 电子 化 、 会 化 、 制化 的轨 道 前 行。 社 法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 0 . 095
文/ 陈
潭
3 2 l D . O O l国挡幕
1 l
“ 得 开 放 ”的机 关档 案 室档 案 开放 制度 提 供 了法 律 依 据 。 不 文件 开放 与保 密 理 论 、 案 双 重价 值 理 论 等为 构 建 “ 动开 放 ”、“ 档 主 依
昏”已经到来。“ 说起来重要, 排起来次要 , 用起来需要 , 忙起
来 不 要 ” “ 制 阑尾 ” “ 的 体 和 制度 鸡 肋 ” 正在 拷 问着 这 项公 共 人事 制 度 的未 来 。 “ 位 ’ “ 会 ’ 变 的过 程 中, 从 单 向 社 嬗 人
档 案 馆 赠 送 了绣 有 全 运 会 会 徽 和 吉 祥
委 书记 , 0 0 1 2 0 年1月调 任绍兴市档案局党 组书记 、 局 长。 卞峰 煜同志的~生是为党 和人民的事业无 私 奉献 的一生 , 他始终保 持党 的优 良传统和 作风, 无 论是在部队一线、 青藏高原, 还是在农业 岗位、 档案领 域 , 能 做 到甘 于 清 廉 、 默 无 闻 、 奋 敬 业 。 其 都 默 勤 尤
十 一 届 全 运 会 济 南 赛 区 组 委 会 和
市档 案局 ( ) 馆 举 行了十一运济南赛 区档案 移交 仪式 ,
全 运 会 济 南 赛 区
2 2 t卞峰煜 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绍兴市 望秦 山 月2 , E 陵 园举 行 。
国 家 档 案 局 副 局 长 、中央 档 案 馆 副 馆 长 李 和
一
工 作人 员 三年 多 的不懈 努 力和 紧
,
1 9 年任浙江省绍 兴市 农业 局党委副 书记 、 92 纪
张工作 , 收集各类文书档案资料近2 共 万件, 照片近 l万张, 0 音像 资料近 3 0 ( ) 这些档案 0盘 盒 , 资料真实地记 录了全运 筹办工作的全过程 。 首批移交 的全 运会档案包括文书档案7 7 照片 5 件、 档案3 册84 实物档案1 3 和全部音像档案2 3 ( ) 在移交仪式上 , 0 7 张、 4件 9盘 盒 。 十一 运济 南赛区 组 委 会 副秘 书 长兼 办 公室 主 任 张伟 向市 档 案 局 ( ) 赵 启 民 移 交 了这 部 分 档 案 资 料 , 向 市 馆 长 并
中国人事档案制个 大 转型 的时代 , 共政 策 的 公
变革必须从转轨语境 和中国国情 出发 。 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 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 公共领域 的扩大和市 民社会的形成, 当下人事档 案制度已无法适应时代转型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政策时滞引发的制度博弈不可避 免。“ 弃档死档” 人档脱 、‘ 节” 人质档案” 档案克隆” 注水档案” 、“ 、“ 、“ 现象的存在以
( 南市 档 案局 张 呈柱 ) 济
( 源 : 中 国档 案 资讯 网) 来
机关档案室档案开放制度 建设的可行性
文件、 案的形成 流转包括三个阶段 : 档 政府 机关, 机关档案
室 、 案 馆 , 这 三 个 阶段 的开 放 制 度 建 设 看 , 档 案 法 》的实 施 档 从 《
收进馆工作。
峰煜 同志被 发现患上癌 症后 , 虽饱经病 痛折磨, 却 依然心系工作, 曾几度回到岗位坚 持工作。 卞峰煜 同 志锐意创新、 开拓进取 的奋斗精神, 公而忘我、 不畏
困 难 的 革命 斗 志 , 到 了干 部 群 众 的 充分 肯 定 。 的 得 他 感 人事 迹 , 分 体 现 了一 名共 产 党 员 的 高 度 政 治 觉 充 悟 和一 名档 案 工 作 者 的 高 尚情 操 。
平, 浙江省委副秘 书长 、 省委办 公厅主任潘家玮 , 浙 江省档案局局长鞠建林 , 副局 长韩李敏 、 王茂法、 丁 越 飞及机 关党委书记沈伟光 , 绍兴市领导谭 志桂、 陈长兴、 晓端、 车 陈伯怀亲 自前往悼念并慰 问卞峰煜
同志亲 属 。 卞 峰 煜 , 9 1 9 出 生 ,1 6 年 1 月 参 加 工 15 年 月 99 2
是 任绍 兴 市 档 案局 长 以来 , 终秉 承 执 政 为 民的坚 定 始 信念 , 平凡 的 岗位 上 取 得 了出色 的成 绩 。 0 4 , 在 20 年 卞
物的两 幅珍贵湘 绣。赵启民对全运 会
占
◆ .
组 委会 及 时 向市 档 案馆 移 交档 案 表 示 感 谢 , 表 示 要 将 这 批 见 证 全 运 盛 并 况、 见证城 市发展历 程的珍贵档 案保 护 好 利 用 好 ,同 时 将 进 一 步 加 强 与 全 运会济 南赛 区组委会 的合作 , 圆满完 成 全 运 会 济 南 赛 区 档 案 资 料 的 后 续 接
及各 种 档 案官 司 的 出现 , 力地 昭 示着 ‘ 事 档 案 制 度 的 黄 有
标志着档案开放制度建设 的完善 , 政 府信息公开条例 》的颁布 《
也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走上了法制化 的轨道。 这三个阶段 当 中, 府信息的形成阶段 和归宿阶段的公 开或者开放的制度建设 政 渐趋完善, 唯独中间流转阶段 的机关档案室仍为开放制度建设 的 “ 颈” 档 案法 》 《 府信 息公 开 条 例 》 《 政许 可法 》 机 关 瓶 。 政 行 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构建 “ 主动开放” 依申请开放” 、“ 、
视
济南市档案馆 接收十一运会档 案资料
1 7E ,第 月 t
点
卞峰 煜同志去世
全国档 案 系统先 进 工作者 , 绍兴 市档 案局调
研 员 , 兴 市 档 案 局 原 党 组 书 记 、 长 卞 峰 煜 同 志 绍 局 因病 医 治 无 效 , 2 1 年 2 1 日逝 世 , 年 5 岁。 于 0O 月 3 享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