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信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8年第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8年第3号)【法规类别】电信【发文字号】工信部信管函[2018]296号【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日期】2018.08.23【实施日期】2018.08.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8年第3号)(工信部信管函〔2018〕296号)为推进电信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现将2018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通告如下:一、电信服务基本情况(一)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截至二季度末,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6.97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5.1亿户。
“宽带中国”战略稳步推进,宽带提速效果日益显著。
固定宽带用户达到3.78亿户,其中5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达80.5%,1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达53.3%。
光纤宽带加快普及,光纤接入(FTTH/O)用户总数达到3.28亿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总数的86.8%。
移动宽带用户12.6亿户,占比达83.2%,其中4G用户保持稳定增长,总数达到11.1亿户。
新一轮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全面启动,部署1.2万个行政村通4G,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需求。
(二)网络运行安全畅通。
二季度,全国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行平稳,通信服务质量整体稳定,电话接通率、互联网可接入率等符合《电信服务规范》指标要求。
通信行业圆满完成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通信保障任务,及时妥善应对四川、新疆、吉林、青海、广东等地地震和气象类突发事件,共投入应急通信保障人员10.1万人次、抢修车辆3.2万台次、油机2万台次,快速抢修恢复受损通信设施,累计恢复基站1.1万站次、光缆563.5公里,保障抗灾救灾指挥及党政军等重要部门通信畅通,迅速恢复灾区的通信服务,有力保障了公众通信网络整体平稳运行。
(三)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融合。
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电信市场文献分析报告

电信市场文献分析报告【电信市场文献分析报告】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信市场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电信市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了解电信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发展现状根据相关文献资料,《2019年中国通信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电信市场规模庞大,发展迅猛。
截至2018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458亿户,普及率达到105.0%;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1.089亿户,普及率达到78.0%。
同时,中国的宽带用户规模也迅猛增长,截至2018年底,中国宽带用户总数为3.915亿户,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1%。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电信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市场竞争态势一方面,随着信息消费时代的到来,电信市场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国际信息消费博览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信市场规模已达到8.8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9.8万亿元。
这表明电信市场潜力巨大,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争夺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电信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根据《电信业务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自2019年12月1日起,中国电信市场实行总部制,由三大基础电信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进行市场竞争。
这意味着电信市场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各大运营商需要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来争夺市场份额。
三、未来趋势电信市场正朝着网络化、智能化、网络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5G技术的全面推广,电信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5G技术的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将给电信市场带来更多的商机。
根据相关文献预测,到2025年,中国5G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
5G将催生出更多的创新应用,如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进一步推动电信市场的发展。
此外,电信市场在智能化方面也存在巨大的潜力。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电信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
16-35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电信通信服务水平(全国与各省级指标,便于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155.59 86.90
129.68 84.94
108.21
97.17 95.78 92.68 154.02 96.07 126.17
124.93 112.38 104.29
94.36 100.12
126.28 108.66 119.92 125.29 111.11
21.41 8.82
19.87 10.32
22.22 19.63 29.88 13.98 30.52
134.18 78.09
109.82 74.62 99.38
89.48 84.62 82.85 132.48 89.77 108.83
106.49 92.67 97.36 88.08 86.11
110.04 96.22
102.09 116.16
电话普及率 (包括移动电话)
(部/百人)
126.00
固定电话 普及率 (部/百人)
1Hale Waihona Puke .77城市固定 电话普及率
(部/百人)
212.92 127.31 117.70 113.99 128.57
26.80 21.61
9.24 7.44 8.42
127.79 128.66 111.15
15.83 17.67
16-35 电信通信服务水平 (年底数)
(根据中国 统计年鉴
数据年度
年份 地区
2018 全国 2018 2018 北 京 2018 天 津 2018 河 北 2018 山 西 2018 内蒙古 2018 2018 辽 宁 2018 吉 林 2018 黑龙江 2018 2018 上 海 2018 江 苏 2018 浙 江 2018 安 徽 2018 福 建 2018 江 西 2018 山 东 2018 2018 河 南 2018 湖 北 2018 湖 南 2018 广 东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9年第1号)-工信部信管函〔2019〕48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9年第1号)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9年第1号)工信部信管函〔2019〕48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现将2018年第四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通告如下:2018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7.5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5.7亿户,4G用户保持稳定增长,总数达到11.7亿户。
全国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行平稳,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一、电信用户申诉举报情况(一)电信服务申诉情况。
四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受理电信用户申诉17552件,环比下降5.3%,同比下降22.8%;季度百万用户申诉率为8.2人次,环比下降3.5人次,同比下降0.6人次(详见附件1、2)。
收费争议类申诉占比39.2%,环比上升2.5个百分点;用户服务申诉占比39.0%,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网络质量类申诉占比21.8%,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
各级申诉受理机构按照《电信用户申诉处理办法》相关规定,对用户申诉进行了处理和调解,有效维护了电信用户合法权益。
(二)垃圾信息投诉举报情况。
四季度,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以下简称12321举报受理中心)受理用户关于骚扰电话的投诉举报230694件次,环比下降5.1%,投诉举报量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其中,电话轰炸类型的投诉举报量9187件次,增速明显,环比上升171.9%。
受理用户关于垃圾短信的投诉举报123678件次,环比上升6.9%,投诉举报量小幅上升。
其中,金融保险类端口垃圾短信投诉举报量35065件次,环比上升53.4%;博彩类点对点投诉举报25651件次,环比上升121.0%。
2017-2018年中国电信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内容摘要我国电信行业正处于打破垄断走向有效竞争的转型阶段,政府对电信行业政策和监管的大力调整、电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业务需求的深刻变化,导致电信行业的不确定性增加。
本报告力图完整反映电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对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基本估计,并指出电信行业风险特性,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与电信业的业务合作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建议。
第一章中国电信业的现状本章主要分析了当前中国电信业的状况。
电信业务状况:从1989年邮电体制改革开始到2001年,电信收入以年均36%的速度高速增长,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3倍多。
2001年和2002年电信收入仍快速增长,增长速度为GDP的2倍,2003年上半年增速虽有回落,但仍有12.1%的增幅。
电信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到今年上半年已达到4.4%。
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均跃居世界首位,2003年6月末分别达到2.37亿户和2.35亿户,全国电话的普及率为37.7%。
6月末互联网用户数达到了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
移动通讯逐渐成为通讯的主流,替代性竞争日趋激烈。
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重点正在由话音通信业务逐步转向以话音和数据融合的多媒体通信业务,电信业务发展的重点也逐步地从单一业务转向综合业务,从窄带业务转向宽带业务,从低速业务转向高速业务。
电信竞争格局: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拆分、重组,电信业从邮电部为唯一的电信运营商发展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铁通公司和中国卫星六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000多家经营互联网、无线寻呼等增值业务企业相互竞争的多极格局。
中国基础电信各个业务领域都已经同时有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营运。
电信网络及技术:固定网络容量和移动网络容量均居世界首位,网络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臵,基础传输网络的容量已基本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
网络建设向无线化、宽带化发展的趋势明显,无线互联网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固定宽带网继续多路挺进。
电信行业政策解读及其影响分析

电信行业政策解读及其影响分析电信行业是一个高度相关的行业,涉及到通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
因此,它是一个既经济又政治的领域。
政策制定对于电信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它对于我们通信、上网、看电视等方面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本文将对目前电信行业的政策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于产业的影响。
一、电信行业政策解读1. 5G建设政策5G建设是当前电信行业的热点话题,我国5G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各大运营商已经在大力推进5G网络建设。
根据政策规定,2018年底,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等五个城市正式启动5G商业服务的试点,到了2020年5G商用可能就已经成为主流。
此外,政策还要求新建和改造升级的城市道路、地铁等公共场所要覆盖5G网络。
2. 宽带提速降费在过去,我国宽带服务存在着太多的问题,而提速降费就是我们不断努力改善的方向。
政策对于提速降费有严格的要求,对于用户宽带提速,运营商要进行适当的补贴,降低用户的宽带费用。
同时,运营商也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及时修复网络故障等。
3. 扶持云计算和大数据行业云计算和大数据已经成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电信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政策对于扶持云计算和大数据行业做出了相应规定,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研发和产业链的完善等方式,促进云计算和大数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二、电信政策对电信行业影响的分析1. 5G建设的启动5G建设的启动是我国信息产业的新篇章,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产业变革。
与传统的4G不同,5G的传输速度快,传输速率高,而且能够支持更多的设备接入。
因此,5G技术在未来将会成为智能制造、IoT、虚拟现实、车联网、智慧城市等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2. 宽带提速降费带来的好处宽带提速降费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还能够降低用户的宽带费用。
这对于我国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宽带费用过高是着重制约他们在网络方面的投资和发展。
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经济预测报告范文2018-201 8年中国电信运营行业风险分析及投资预测报告第一章 2018-201 8年中国电信运营业运行情况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2006-2007年电信运营业运行总量分析一、业务总量变化分析二、通信能力分析第二节 2006-2007年电信行业各业务分析一、2006-2007年电信业各业务结构特征二、电话用户三、宽带用户第三节 2006-2007年电信运营业研发和技术进步状况一、我国首个4G 试验网进入第三阶段测试二、WiMAX在全球逐渐升温三、TD-SCDMA商用实验第四节 2006-2007年电信业运行特征分析一、电信新业务蚕食传统业务二、国内3G业务加速演练三、IPTV全面突破第五节 2018-201 8年电信业发展预测一、电话用户预测二、互联网用户预测三、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四、TD-SCDMA商用元年第二章 2018-201 8年中国电信业投资与效益分析第一节电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节行业投资状况分析及预测一、投资总量分析二、投资效益分析第三章 2018-201 8年行业环境特征评价第一节经济环境特征评价一、经济周期与行业发展关系二、经济发展对行业影响分析及预测(一)2006-2007年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及2018-201 8年预测(二)2006-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及2018-201 8年预测(三)消费者信心指数分析及预测第二节政策环境特征评价一、宏观政策影响分析评价二、财政货币政策影响分析评价(一)货币供给分析(二)法定准备金频繁调整的影响三、产业政策影响分析评价(一)“十一五”期间电信业发展战略(二)信息产业部部发文严禁小区电信业务垄断(三)SP的整顿治理(四)农村信息化升级,村通工程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第三节 2006-2007年电信业关联行业运行分析一、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情况二、手机生产情况分析和预测三、光通信设备生产情况四、WiMAX设备第四节全球电信运营业对我国的影响分析第二部分行业细分分析及预测第四章 2018-201 8年电信业主要业务运行分析第一节电信业基础业务分析和预测一、固定电话业务分析二、移动电话业务三、互联网业务第二节移动增值业务发展一、增值业务市场保持高速发展趋势二、增值服务商的经营行为更加规范三、增值服务的品牌宣传成为重点四、移动增值业务发展预测第三节主要的移动增值业务一、移动短信业务二、手机游戏三、手机电视四、IVR业务五、无线广告六、移动定位七、VoIP八、IPTV九、WAP十、移动电邮第五章 2018-201 8年中国电信业细分区域分析第一节区域比较分析第二节分省情况一、电信业务收入前十名的省份二、固定电话用户总数前十名省份三、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前十名的省份四、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前十名的省份第六章 2018-201 8年3G发展分析和预测第一节 2006-2007年全球3G的发展状况一、全球3G发展概况二、2006-2007年欧美3G发展分析三、2006-2007年3G发展分析四、亚太其它国家3G发展情况第二节我国3G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影响3G发展的各主体二、激烈的国家竞争二、3G建设的意义第三节我国3G发展预测一、TD-SCDMA将成为中国3G的起点二、3G子网络投资分析三、WiMAX和3G关系分析第七章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中国移动2006-2007年业绩分析一、公司介绍二、总体业绩三、收入构成分析四、财务状况(一)偿债能力分析(二)营运能力分析第二节中国电信2006-2007年业绩分析一、公司概况二、总体业绩三、主要业务实现收入第三节中国联通2006-2007年业绩分析一、公司介绍二、企业总体业绩三、网络及支撑系统建设四、主要业务状况(一)GSM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二)CDMA业务实现较快增长(三)移动增值业务继续快速增长(四)长途、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平稳发展9 五、财务状况分析(一)运营状况分析(二)盈利状况分析(三)偿债状况分析(四)发展状况分析六、企业重大事件第四节通信运营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一、固网运营商竞争分析二、移动运营商竞争分析第八章 2018-201 8年电子和通信业授信风险提示及总结第一节电子和通信业经营环境分析一、经济环境风险分析二、货币政策影响分析第二节产业政策影响分析一、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出台二、再论SP市场整顿第三节电信运营业内部风险评价一、上游电信设备制造波动风险评价二、融资风险分析三、竞争风险分析第九章 2018-201 8年电信业信贷建议第一节 2006-2007年电信业总体特点及总量控制建议一、2006-2007年行业总体发展特点与授信额度建议二、2006-2007年行业资金需求特点授信期限建议二、授信重点地区第二节 2006-2007年电信业主要业务经营特点总结及授信建议一、2006-2007年电信业基础业务发展特点二、授信建议第三节电信设备制造业信贷建议一、电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特点二、授信建议。
中国电信通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电信通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电信业务量2019年中国5G建设有序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有力支撑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2019年电信业务总量为106789.15亿元,比2018年中国电信业务总量65633.91亿元,增加41155.24亿元,增加业务量比较大。
移动电话用户指在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办理开户登记手续,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移动电话网,占用移动电话号码的各类电话用户。
包括各类签约用户、智能网预付费用户、无线上网卡用户。
固定电话用户指在电信企业营业网点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并已接入固定电话网上的全部电话用户。
包括普通电话用户、无线市话用户、公用电话用户、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用户、智能网专用接入终端用户等。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指报告期末在电信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FTTX+LAN、WLAN等方式接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主要包括xDSL用户、LAN专线用户、LAN终端用户及无线接入用户。
全国农村宽带用户全年净增1736万户,总数达 1.35亿户,比上年末增长14.8%,增速较城市宽带用户高 6.3个百分点;在固定宽带接入用户中占30%(上年同期占比为28.8%),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
2019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220亿GB,比上年增长71.6%,增速较上年收窄116.7个百分点。
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7.82GB/户/月,是上年的1.69倍;12月当月DOU高达8.59GB/户/月。
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1210亿GB,比上年增长72.4%,在总流量中占99.2%。
二、电信业务收入2019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1.31万亿元,与2018年电信业务收入1.30万亿元,相差不大,缓慢增加中,比2018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7%。
2019年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完成416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达31.8%,占比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电信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承上启下,变中求胜 (4)
承4G 红利,启5G 曙光 (4)
关注新兴市场,积极看待变革 (5)
5G:标准稳步推进,新周期初露头角 (7)
投资要点 (7)
技术标准稳步推进,正式商用或待2020 年 (7)
5G 应用场景仍需进一步完善 (10)
5G 将会是供给方主导下的长期网络演进 (10)
5G 时代,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将长期稳步进行 (11)
物联网开创海量连接新时代 (12)
投资要点 (12)
物联网,稳步走向下一个万亿市场 (12)
百“技”争鸣,窄带领先 (14)
关注连接价值,运营商重拾话语权 (16)
物联网应用正在快速进化 (17)
流量经营:打造运营商4G 时代的新支柱 (18)
投资要点 (18)
4G 的普及为流量经营提供了坚实基础 (18)
4G DOU 的增长将持续推动流量上涨 (19)
后来居上,流量竞争的悖论 (20)
三足鼎立,市场竞争加剧 (21)
市场竞争会是传统业务的主旋律 (21)
行业整体趋好形势不变 (23)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8 年通信技术及应用的发展情况 (4)
图表2: 2018 年通信市场投资象限 (5)
图表3: 可比公司估值表 (6)
图表4: ITU 5G 标准发布计划(ITU 的定义中IMT-2020 即5G) (7)
图表5: 3GPP 标准发布计划(Rel-16 定义5G 的完整标准) (8)
图表6: 中国5G 技术发展时间规划 (8)
图表7: 系统设备厂商第一阶段步骤2 的测试完成情况 (9)
图表8: 芯片/仪表厂商与系统设备厂商功能对接情况 (9)
图表9: 5G 应用场景的分类 (10)
图表10: 全球物联网连接数(2013~2020 年) (12)
图表11: 全球物联网收入(2013~2020 年) (13)
图表12: 物联网产业总体规模 (13)
图表13: 公众网络M2M 连接数 (13)
图表14: 窄带物联网的基站总数 (14)
图表15: 窄带物联网的机器-机器连接总数 (14)
图表16: 物联网技术比较——速率和覆盖 (14)
图表17: 物联网技术比较——速率和信号 (15)
图表18: 物联网产业链 (16)
图表19: 中国电信物联网资费标准 (16)
图表20: 全世界4G 普及率和4G 速率的对比,2016 (18)
图表21: 流量经营拐点来临 (19)
图表22: 美国市场4G 网速的变化趋势 (20)
图表23: 4G 渗透率持续走高 (21)
图表24: 三家运营商的4G 渗透率增长出现分化 (21)
图表25: 宽带市场格局发生变化,移动的宽带用户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22)
图表26: 服务性收入增长2017 年出现了提升 (23)
图表27: EBITDA 保持稳健增长 (23)
图表28: 运营商资本仍将处于低位 (24)
承上启下,变中求胜
承4G 红利,启5G 曙光
我们认为2018 年是通信行业承上启下的一年。
新的5G 技术需要时间继续发展和完善,物联网依靠不断成熟的产业链进入爆发期,数据流量充分享受4G 时代的红利保持快速增长。
我们认为2018 年电信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
►5G 技术。
电信行业已经初步进入5G 周期,标准制定和技术测试都在稳步推进,我们认为我国或在2020 年前后正式发放5G 牌照,并开启5G 的正式商用。
通常而言,在技术标准确立之后监管部门才会正式发放牌照,而运营商只有在获得牌照之后才会开始大规模组网。
我们认为5G 正式商用或待2020 年前后。
在正式商用之前,运营商5G 方面的资本开支不会明显增长,未来两年运营商将保持资本开支低位运行。
因此,2018 年是5G 技术进步的关键一年,5G 技术发展值得关注,但对运营商业绩影响非常有限。
►物联网。
运营商已经正式迈入了物联网商用阶段,开启了以物物互联为基础的新通讯时代。
我们认为物联网技术有望为运营商带来新的海量连接,迅速打造一张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全新网络;运营商的业务也从基础设施提供不断向下游渗透进入平台建设和垂直应用领域。
我们认为运营商未来有望长期受益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而我们认为,2018 年是物联网商用快速成长的一年,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和具体的商业模式将会迅速完善,为运营商及产业链中的其它玩家带来新的收入增量。
►流量经营。
对于运营商而言,2017 年的焦点在4G 用户的扩张,通过用户结构的转变和优化,带动数据流量的高速成长,实现了收入结构的优化。
但是,2018 年运营商移动业务面临的形势将发生显著变化。
4G 渗透率趋于高位,三家运营商的4G 增速都会逐渐放缓,而流量收入(目前运营商移动业务最主要收入)的增长引擎将从4G 用户扩张转向4G 用户的内生流量增长,流量经营将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通过2I2C 的产品正在加速提升流量的增长,且流量的价格弹性仍然在3 左右,我们相信流量经营的成败将直接影响运营商2018/19 年的收入利润增长。
我们将5G、物联网、流量经营与运营商其他的技术及业务在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定位绘制在图1 中。
可以发现5G、物联网和流量经营是运营商未来增长的主要引擎,处于产业周期的起步期或成长期早期,是行业爆发前期。
而4G、宽带已经趋近于成熟期,增长会逐步放缓。
2G、3G 及其电信应用(语音流量)已经步入衰退期,行业开始逐渐收缩。
因此,我们认为处于起步期和成长期的5G、物联网和流量经营将是分析运营商未来发展的核心领域,将影响到运营商未来的发展速度和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