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蜗牛(一)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蜗牛一_小学科学ppt课件

观察蜗牛的身体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我们看它的身体由 分组成?
2.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时, 什么反应?
温馨提示:
1.静静地、仔细地观察。 2.不伤害蜗牛。 3.填好记录表。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我 观察到了什么?
眼睛
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时,蜗 反应?
当受到外界打扰(侵害 时,它便缩回壳内,保 己。
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蜗牛用它的腹部爬行,蜗牛 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 腹足。Leabharlann 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 行?
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什么发现?
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透明的细 是它分泌出的黏度比较大的液体 滑的物体上,可以将身体粘在物 面上,防止跌落。在粗糙的物体 来降低爬行时的阻力,以免划伤
二、填空 1.蜗牛的×身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组成。
2.蜗牛的足叫_____,壳蜗牛用_头____爬触行角。
眼睛
嘴
腹
尾
腹足
腹足
谢谢!
感谢下载!祝你生活愉快
Everybody likes to have a good time, but do you know that laughing is very good for your health?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laughing can help your body fight illness. Because of this, an Indian doctor opened the first laughter club in 1995.这 种 做 法 不 对 ,要 想实现 梦想, 必须努 力付出 ,认真 去做。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课件蜗牛(一)教科版(共18页)PPT

在( )上;蜗
牛的眼睛有( )
对,长在(
)
上。
壳
身 体
头
腹
尾
眼睛
触角
嘴
观察蜗牛是如何爬行的?
要求:将蜗牛放在玻璃上,仔细观察 1.蜗牛爬行时的样子。 2.在蜗牛爬行过的地方,你能发现什么? 3.用小棒或铅笔轻轻的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 牛会有怎样的反应。
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它可以在物体上爬行,而 且它会在爬行过的地方留下一种粘液。这种粘液还有 很多作用呢!
要求:将蜗牛放在玻璃上,仔细观察 1.蜗牛是用什么爬行的? 2.在蜗牛爬行过的地方,你能发现什么? 3.用小棒或铅笔轻轻的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 牛会有怎样的反应。
蜗牛攀爬实验
蜗牛的足叫
,蜗牛的
足爬行时像
一样运
动。
蜗牛爬行后会留下
。
蜗牛喜欢
的环
境。
你还想知道关于蜗牛的什么知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教科版科学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蜗 牛(一)
观察提示
观察要耐心,安静。 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
部,从头到尾。 看不清楚时,可借助放大镜。 把你的观察结果填在记录卡上。
给蜗牛画张像,并 在图上顺序标出蜗 牛的壳、头、腹、 尾、触角、眼睛、 嘴。
蜗牛(一)-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蜗牛(一)-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形成观察和发现蜗牛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蜗牛呼吸、移动、觅食等生活特性。
二、教学重点1.蜗牛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观察和发现蜗牛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蜗牛呼吸、移动、觅食等生活特性。
2.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发掘科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引入生活场景,介绍蜗牛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出没情况、形态特征等。
2. 概念及知识点讲解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讲解蜗牛的形态特点、性格等方面的知识点。
3. 实验环节1.学生分小组,进行蜗牛观察实验:分别观察蜗牛的活动时间、行动方式等基本特征。
2.学生参与呼吸实验:通过观察水中的蜗牛是否呼吸和消耗氧气,发现蜗牛呼吸现象。
3.参与蜗牛觅食实验:观察蜗牛对口香糖的反应,了解蜗牛觅食特性。
4. 总结学生小组发表实验结果,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给予评价和总结。
6. 拓展练习1.向学生介绍蜗牛的分类、分布与生长发育情况。
2.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调查蜗牛的生长环境。
六、教学评估1.学生实验报告。
2.学生口头表述。
3.学生课堂表现。
七、教学反思该节课通过实验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积极发掘、体验蜗牛的生活习性等特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
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增强了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的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其实践、探究、发现、创造的能力。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蜗牛(一)》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五、说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 学习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蜗牛的身体构造的图片和蜗牛爬行的影像,使学生对蜗牛 的身体各部分的构造、蜗牛到底是怎样运动的,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吸引了学生 的眼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当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 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思绪活动进入了正轨,学生思路清晰而有条理,发现学生对蜗牛 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二、说学情
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 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活动。蜗牛身体柔软,身体外面有壳 ,这是学生所熟知的,但除此之外,学生对蜗牛的了解却不多,因为不 曾细致观察过。因此,学生对蜗牛的认知并非一张白纸,学生对蜗牛的 认知是有发展空间的,这就是本课的教学基础。本课教学,将发展学生 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和能力。
头——尾
有序观察,整体——局部,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把着力点放在“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新 的课程标准把认识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采 用了观察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 个和谐、愉悦的环境,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堂课中来, 经历一次“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认真地去观察,探究、 想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②观察要耐心,要安静;
③看不清楚时,可借助放大镜;
④如实记录发现,可写可画。
7、学生观察蜗牛,记录发现,提出新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 交流和记录情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2 蜗牛(一)

蜗牛有嗅觉吗?
用棉花蘸一点米醋,靠近蜗牛的头 部(不可接触),蜗牛有反应吗?
蜗牛有听觉吗?
离正在爬行蜗牛的前方0.5米处, 用力鼓掌,观察蜗牛有没有反应?
蜗牛会听吗?
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 力鼓掌,观察蜗牛有什么反应?
没有听觉!
蜗牛会嗅、会尝吗?
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面3 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吗?在蜗牛前方 的玻璃上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将怎 样运动?
有!将朝蔗糖方向移动!
结论:
蜗牛有视 觉、触觉、嗅 觉,无 听 觉。
对于蜗牛,你还想知道哪 些?
你想用怎样的方法来探 究?
蜗牛的生活习性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安静的环 境内,如果空气湿度合适,除产卵时期以外,它都 在空气充足的地方休息和活动。如果空气湿度过小, 体内大量失水时,它便栖息于泥土中,蜗牛怕强光 刺激,有明显的趋暗习性,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里,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它所能吃的东西特别多, 如植物类、动物尸体、土壤中的残枝败叶等,甚至 连土壤沙粒也能吃。蜗牛有特别的忍耐性,对冷、 热、饥、旱,都有较强的忍耐性。当在休眠状态时, 一般可达6个月之久的时间不吃不喝,有的甚至长 达4年之久;蜗牛喜欢群居,特别是遇到不适环境 的时候,它们会集成团生活在一起,相互保护。
怎样观察动物
从以下3方面观察动物:
1动物的外形和构造
2动物的运动方式
3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并认真做好 实验记录。 2蜗牛是怎样运动的?仔细观察并记 录。(注意观察:运动时,会在玻璃 板上留下痕迹吗?)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蜗牛一

蜗牛的身体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蜗牛的眼睛触角和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大家认识蜗牛了么? 可以把蜗牛的画补完整么?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蜗牛的运动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我们给蜗牛安个家吧!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猜一猜
• 说它是条牛, • 不会拉犁走。 • 说它力气小, • 身能背屋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观察要耐心, • 静静地观察, • 不要打开饲养盒的盖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蜗牛的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蜗牛(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 1.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 蜗牛的身体,看看它有 什么反应?
•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 产生反应,触角伸缩、 身体缩进壳里来躲避 危险。
• 2.观察看看蜗牛是用身体的 哪一部分爬行的?
• 蜗牛用腹足爬行,爬得很 慢,爬过的地方有粘液。
四、饲养蜗牛一星期,写观察日记
蜗牛(一)
一、课前布置过学生捉蜗牛
• 提问: • 同学们是在哪里捉到蜗牛
的? • 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
的?
• 蜗牛适合生活在阴凉、 潮湿的地方。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 1.仔细看看蜗牛的壳, 它的花纹是怎样的?
• 蜗牛螺旋状的硬壳有 的是左旋的,有的是 右旋的。
• 2.再仔细看看蜗牛的身体 是怎样的?让我们依次观 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 部。重点观察头部,找到 蜗牛的眼、触角和口。
饲养方法:书本P28。
注意:蜗牛通常在夜间活 动,所以给蜗牛喂食的 时间一般是在傍晚。要 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 况,做好记录。
作业:
• 课堂作业本P13、 P14。
• 下节课带蜗牛和一些 菜叶来。
• 作业本下节课交。 • 13页的观察日记一定
要写!!
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教案 (2)

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教案 (2)一. 教材分析《蜗牛一》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蜗牛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于蜗牛的认识相对较少。
在生活经验方面,部分学生可能接触过蜗牛,但对其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蜗牛的基本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蜗牛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蜗牛的特点。
4.实验法:进行蜗牛爬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蜗牛的生活习性。
六. 教学准备1.蜗牛的图片和实物。
2.实验器材:蜗牛、观察箱、计时器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蜗牛爬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蜗牛的生活习性,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
4.巩固(5分钟)讨论:蜗牛的形态特征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帮助蜗牛生活的?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蜗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何关爱蜗牛?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 课堂作业本P13、 P14。 • 下节课带蜗牛和一些 菜叶来。 • 作业本下节课交。 • 13页的观察日记一定 13页的观察日记一定 要写!! 要写!!
• 2.再仔细看看蜗牛的身体 是怎样的?让我们依次观 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 部。重点观察头部,找到 蜗牛的眼、触角和口。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 1.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 碰蜗牛的身体,看看它 有什么反应?
•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 产生反应,触角伸缩、 产生反应,触角伸缩、 身体缩进壳里来躲避 危险。 危险。
蜗牛(一)
一、课前布置过学生捉蜗牛
• 提问: • 同学们是在哪里捉到蜗牛 的? • 蜗蜗牛适合生活在阴凉 阴凉、 潮湿的地方 的地方。 潮湿的地方。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 1.仔细看看蜗牛的壳, 它的花纹是怎样的? • 蜗牛螺旋状的硬壳有 的是左旋的, 的是左旋的,有的是 右旋的。 右旋的。
• 2.观察看看蜗牛是用身体的 哪一部分爬行的? • 蜗牛用腹足爬行,爬得很 蜗牛用腹足爬行, 爬过的地方有粘液。 慢,爬过的地方有粘液。
四、饲养蜗牛一星期,写观察日记
饲养方法:书本P28。 注意:蜗牛通常在夜间活 动,所以给蜗牛喂食的 时间一般是在傍晚 傍晚。要 傍晚 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 每天 况,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