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转速开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开环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开环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这东西啊,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部件都有它独特的角色。
先来说说直流电机吧。
直流电机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工匠,它的任务就是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想象一下,电能就像是小工匠手中的魔法力量,这个魔法力量进入电机后,电机就能欢快地转动起来,带动各种机械装置工作。
那这个电机的转速怎么来控制呢?这就轮到开环直流调速系统上场了。
这个开环直流调速系统里啊,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晶闸管整流装置。
这玩意儿可神奇了,它就像是一个电力的魔术师。
它能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而且还能改变这个直流电的电压。
你可能会问,为啥要改变电压呢?这就好比给小工匠不同强度的魔法力量啊。
电压高的时候,电机就像被注入了超强的魔法,转得飞快;电压低呢,电机就像魔法变弱了,转得就慢些。
那这个晶闸管整流装置是怎么知道要给电机多少电压的呢?这就和我们设定的给定电压有关系了。
给定电压就像是指挥棒,我们想让电机转多快,就设定一个对应的给定电压值。
这时候啊,系统里就像是有个看不见的指挥官,拿着这个指挥棒指挥着晶闸管整流装置。
比如说,我们想要电机以中等速度转动,我们就设定一个中等大小的给定电压。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个东西叫触发器。
触发器就像是一个信号的传递者,它接收到给定电压这个信号后,就像接到了秘密指令一样,赶紧去告诉晶闸管整流装置。
“嘿,兄弟,我们要这么多电压,你赶紧变出来!”触发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就像两个配合默契的小伙伴,一个传递信号,一个执行命令。
我有个朋友,之前对这个开环直流调速系统一窍不通。
有一天,他看到一个简单的直流电机调速装置,就跑来问我。
他说:“这电机咋就乖乖听我们的话,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呢?”我就跟他讲了这个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
我跟他说:“你看啊,就像我们指挥一个乐团一样,给定电压就是我们的指挥棒,不同的指挥动作,乐团就演奏出不同的音乐,这里不同的给定电压,电机就有不同的转速。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复习要点(河科大)

第一章绪论1 电力拖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能量变换。
2 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通过控制电动机电压、电流、频率等输入量,来改变工作机械的转矩、速度、位移等机械量。
3 功率放大器与变换装置有电机型、电磁型、电力电子型(晶闸管SCR为半控型)等4 转矩控制是运动控制的根本问题,与磁链控制同样重要。
5 风机、泵类负载特性。
第一篇直流调速系统1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有调速系统、伺服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多电动机同步控制系统等多种类型。
2 直流电动机的稳态转速公式:3 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方法:1)调压调速2)弱磁调速3)变电阻调速第二章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 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V-M系统)通过调节触发装置GT的控制电压来移动触发脉冲的相位,改变可控整流器平均输出直流电压,从而实现直流电动机的平滑调速。
2 在动态过程中,可把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看成一个滞后环节(由晶闸管的失控时间引起)。
3 与V-M系统相比,直流PWM调速系统在很多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1)主电路线路简单,需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少;(2)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3)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4)若与快速响应的电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5)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频率适当时,开关损耗也不大,因而装置效率较高;(6)直流电源采用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4 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电流连续时,机械特性曲线相平行)1)稳态:电动机的平均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相平衡的状态;2)机械特性:平均转速与平均转矩(电流)的关系。
5调速系统转速控制的要求(1)调速—在一定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范围内,分挡地(有级)或平滑地(无级)调节转速;(2)稳速—以一定的精度在所需转速上稳定运行,在各种干扰下不允许有过大的转速波动,以确保产品质量;(3)加、减速—频繁起动、制动的设备要求加、减速尽量快,以提高生产率;不宜经受剧烈速度变化的机械则要求起动、制动尽量平稳。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重点复习,考试必过(优选.)

压Un
也相应下降,而转速给定电压
U
* n
不变,
∆U
n
=
U
* n
−U n
增加。转速调节器 ASR 输出 U c
增加,
使控制角α 减小,晶闸管整流装置输出电压 U d 增加,于是电动机转速便相应自动回升,其调节过程可
简述为:
TL ↑→ Id ↑→ Id (RΣ + Rd ) ↑→ n ↓→ U fn ↑→ ∆U ↑→ Uc ↑→
保产品质量。
3)加、减速-频繁起、制动的设备要求尽量快的加、减速以提高生产率;不宜经受剧烈速度变化的机械则
要求起、制动尽量平稳。
6.解 释 反 馈 控 制 规 律 ?
答(1)被调量有静差(2)抵抗扰动与服从给定(3)系统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精度
7.闭环空载转速 n0cl 比开环空载转速 n0op 小多少?
之比,称作静差率 s ,即 s
=
∆n N n0
或用百分比表示
s=
∆nN n0
× 100%
在直流电动机变压调速系统中,一般以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作为最高转速 N n
则
s
=
∆nN n0
=
∆nN nmin + ∆nN
∴ nmin
=
∆nN s
− ∆nN
=
(1 −
s)∆nN s
D
=
nmax nmin
=
nN s ∆nN (1 −
(2)改变给定电压会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因为反馈控制系统完全服从给定作用。 (3)如果给定电压不变,调节测速反馈电压的分压比或测速发电机的励磁发生了变化,它不能得到反 馈控制系统的抑制,反而会增大被调量的误差。反馈控制系统所能抑制的只是 被反馈环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 2-13) 为 什 么 用 积 分 控 制 的 调 速 系 统 是 无 静 差 的 ? 在 转 速 单 闭 环 调 速 系 统 中 , 当 积 分 调 节 器 的 输入偏差电压 ∆U = 0 时,调节器的输出电压是多少?它取决于那些因素?
交直流调速系统之直流调速简介介绍课件

机的转速和电流, 机的转速和电流,
实现转速和电流 实现转速和电流
的闭环控制
的闭环控制
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过程
01
输入信号:接收来 自控制器的指令信
号
02
信号处理:将指令 信号转换为控制信
号
03
驱动控制:控制直 流电机的转速和转
矩
04
反馈控制:根据直 流电机的运行状态, 调整控制信号,实
现闭环控制
05
直流调速系统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提高调速系统的效 率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 成本
挑战:提高直流调速系统 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复 杂工况的适应性
机遇:随着新能源技术的 发展,直流调速系统在电 动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 的应用前景广阔
机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 发展,直流调速系统可以 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提 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直流伺服调 速系统:通 过控制直流 伺服电机的 位置和速度 来控制速度
04
直流变频调 速系统:通 过改变直流 变频器的输 出频率来控 制速度
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
整流器:将交 流电转换为直
流电
滤波器:滤除 直流电中的交
流成分
逆变器:将直 流电转换为交
流电
控制器:控制 逆变器的输出 频率和电压, 实现调速控制
电机的转矩
03
电压控制: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来控制
电机的转速
04
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通过速度环和电
流环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
0 1
调速范围:指直流调速系统能够实现的最
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间的差值
0 2
调速精度:指直流调速系统能够实现的转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引言目前,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泛的直流调速系统。
我们知道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
但是,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快速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
故需要引入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本文着重阐明其控制规律﹑性能特点和设计方法,是各种交﹑直流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
首先介绍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接着说明该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从起动和抗扰两个方面分析其性能和转速与电流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机作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设备,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机电能量转换效率;二是应能根据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控制和调节电动机的旋转速度。
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如何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省电能有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
因此,调速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长期以来,直流电动机由于调速性能优越而掩盖了结构复杂等缺点广泛的应用于工程过程中。
直流电动机在额定转速以下运行时,保持励磁电流恒定,可用改变电枢电压的方法实现恒定转矩调速;在额定转速以上运行时,保持电枢电压恒定,可用改变励磁的方法实现恒功率调速。
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获得优良的静、动态调速特性。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几乎无处不使用电力拖动装置。
轧钢机、电铲、提升机、运输机等各类生产机械都要采用电动机来传动。
随着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产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生产机械能实现自动调速。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工业电力拖动系统达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种发展是以采用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在世界各国的工业部门中,直流电力拖动系统至今仍广泛的应用着。
直流拖动的突出优点在于:容易控制,能在很宽的范围内平滑而精确的调速,以及快速响应等。
在一定时期以内,直流拖动仍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电力拖动复习题(1)(1)(1)

1、不属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构成单元的是()。
CA、电动机B、功率放大与变换装置C、柴油机D、传感器2、电动机转速与转角控制的根本是()控制,但同时也需要做好()控制。
BA、磁链、转矩B、转矩、磁链C、手动、自动D、自动、手动3、直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和交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比较,()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简单;()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调节器的设计简单。
CA、直、交B、交、直C、直、直D、交、交4、船舶电力推进是通过()拖动螺旋桨的系统。
DA、柴油机B、汽轮机C、燃气轮机D、电动机5、()电动机的转速与电源频率保持严格对应关系,机械特性硬。
CA、直流B、异步C、同步D、永磁6、典型机械负载中,起重机提升重物属于()负载。
BA、反抗性恒转矩B、位能性恒转矩负载C、通风机类D、恒功率负载7、典型机械负载中,船舶螺旋桨属于()负载。
CA、反抗性恒转矩B、位能性恒转矩负载C、通风机类D、恒功率负载8、根据转速-转矩四象限,电动机在第四象限为()状态。
DA、正向电动B、反向电动C、正向制动D、反向制动9、转速-转矩四象限中的第三象限,电动机电磁转矩与转速方向相(),为()性质。
AA、同、驱动B、反、驱动C、同、制动D、反、制动10、根据运动方程式,转速变化是因为()。
DA、电磁转矩为驱动转矩B、电磁转矩为制动转矩C、电磁转矩等于阻转矩D、电磁转矩不等于阻转矩11、吊车电动机提升下放重物时,电动机所承担的机械负载属于典型机械负载中的()负载。
BA、反抗性恒转矩B、位能性恒转矩C、通风机类D、恒功率负载第二章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测验1、直流调速系统要求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以()调速方式为最好。
BA、电枢回路串电阻B、降低电枢电压C、降低励磁电压D、励磁回路串电阻2、V-M直流调速系统中采用了平波电抗器来抑制电流脉动,改善()问题。
AA、轻载时电流断续B、低速时的高次谐波C、堵转时电流过大D、功率因数3、在V-M系统主电路的等效电路图中,不属于整流装置电阻的是()。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及其开环控制 马宇威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及其开环控制马宇威摘要:工业控制中大量采用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机作为电力拖动设备,为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电机应当有较好的调速性能。
本文首先介绍直流电机的基本调速方式,并根据其电气结构特点给出几种常见的控制调速方式。
并建立了开环控制模型,分析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上的优劣。
关键词:直流电机;开环控制1.直流电机及其调速方式直流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实现机械能与直流电能转换的电气设备。
直流电动机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起动,调速,制动性能。
它的起动转矩大,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实现平滑,经济地调速。
虽然相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成本较高占地较大,机械设计维护制造维护难度较大,且需要整流电源配置等缺点,还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在对起动性能和调速性能要求较大的场合仍然具有一定的地位,如发电厂锅炉给粉系统,矿井卷扬机械,大型机床和电力机车以及城市无轨电车,都使用直流电动机拖动。
由此可见直流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根据电机学中直流电机的基本理论,电机转速由下式给出:n =(U−IR)/(CeΦ)式中 n——转速(r/min);U——电枢电压(V);I——电枢电流(A);R——电枢回路总电阻(Ω);Φ——励磁磁通(Wb);Ce——电机的常数,由其结构决定。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三种基本的直流电机调速方法,改变电枢电压,改变主磁通,或者改变电枢回路总电阻。
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这种调速方法可以实现连续平滑调速,电枢电压可以依靠电力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现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其一为使用晶闸管把交流电能整成直流电能,控制量为晶闸管的移相触发角。
在实现的时候,晶闸管的触发角和输出电压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
在控制理论的建模中,将晶闸管环节简化成是一个一阶惯性环节,方便使用经典的控制理论进行系统分析与校正。
根据电力电子中的分析,三相全控整流桥的输出电压由U = 2.34U2cos()决定,触发角的范围为 0-90,这就需要在实际控制时,对触发角进行处理,包括将前级的输出量成比例的放缩至触发区间,以及将输出量转化为正相关的量。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第二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内容提要: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是应用最广性能很好的直流调速系统。
本章着重阐明其控制规律、性能特点和设计方法,是各种交、直流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
我们将重点学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2.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问题的提出:第1章中表明,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
但是,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快速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
1. 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电流和转矩的动态过程。
在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但它只能在超过临界电流值 Idcr 以后,靠强烈的负反馈作用限制电流的冲击,并不能很理想地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
2.理想的启动过程a)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b) 理想的快速起动过程 2-1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电流和转速波形性能比较: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如图所示,起动电流达到最大值Idm 后,受电流负反馈的作用降低下来,电机的电磁转矩也随之减小,加速过程延长。
理想起动过程波形如图所示,这时,起动电流呈方形波,转速按线性增长。
这是在最大电流(转矩)受限制时调速系统所能获得的最快的起动过程。
3. 解决思路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起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Idm的恒流过程。
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那么,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10 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系统
+
Ug
Uc PWM控制 ton T
VT
C
+
Us
器
id
Ud +M
-
-
E
UTM
Uc
Ug
T
2T 3T 4T t
VD
(a)
U id
Us
ud
ton T 2T 3T 4T
(b)
t
Ud
id E
t
只能正向电动!!
1.PWM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电压、电流波形
桥式可逆PWM变换器
+Us
VT1 Ug1
VT2 Ug2
1 4
VD1
M
A
VD2
2
3 VD3
B VD4
VT3 Ug3
VT4 Ug4
图2-13 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电路
图2-14 双极式控制可逆PWM变换器的驱动电压、输出电 压和电流波形
Uc Ut
0
t
Ug1 Ug4
VT1
VD2
VT1
VD2
0
VT4
VD3
Id
R
)
n
Uc1 > Uc2 > Uc3
α
n
1 Ce
Id R
Uc1
Uc2
Uc3
0
Id
Id
图2-5 电流连续时V-M系统的机械特性
在电流连续区, 显示出较硬的机 械特性;
图2-6 V-M系统机械特性
在电流断续区, 机械特性很软, 理想空载转速翘 得很高。
当电流断续时,由于非线性因素, 机械特性方程要复杂得多。
电流断续区与电流连续区的分界线
是 2 的曲线,当 开始连3 续了。
2
3
时,电流便
——一个电流脉波的导通角。
4.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 和传递函数
晶闸管触发电路和整流电路的特性是非线性的。 在设计调速系统时,只能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
近似地看成线性环节, 得到了它的放大系数和传递函数后,用线性控
如果要实现电动机的制动,必须为其提供反向 电流通道 。
图2-12 有制动电流通路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 机系统
VT2 Ug2 Ug 1 VT1
VD2
2
Ud
3
M
id
E
VD1
4
1
C
Us
(a)
一般电动状态的 电压、电流波形
图2-12 有制动电流通路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系统
一般电动状态
Ud0
m
Um
sin
cos
m
(2-3)
式中,α——从自然换相点算起的触发脉冲控制角;
Um——α=0时的整流电压波形峰值;
m——交流电源一周内的整流电压脉波数。
表2-1不同整流电路的整流电压波峰值、 脉冲数及平均整流电压
整流电路
单相全波
三相半波
三相桥式 (全波)
Um
2U 2
2U 2
6U 2
m
2
3
6
双极式控制可逆PWM变换器的输出平均电压为
Ud
ton T
U
s
T
ton T
U
s
( 2ton T
1)U s
ton Uc UTM
T
2UTM
Ud
Uc UTM
Us
K sU c
占空比ρ和电压系数γ的关系为
(2-21)
2 1
当ρ>1/2时,γ为正,电动机正转;当ρ<1/2时, γ为负,电动机反转;当ρ=1/2时, γ =0,电动 机停止。
失控时间和纯滞后环节
滞后作用是由晶闸管整流装置的失控 时间引起的。
失控时间是个随机值。 最大失控时间是两个相邻自然换相点
之间的时间,它与交流电源频率和晶 闸管整流器的类型有关。
延时时间是针对 特定平均电压的!
图2-8 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的失控时间
最大失控时间
Ts max
1 mf
(2-13)
(1)晶闸管是单向导电的。
(2)晶闸管对过电压、过电流和过高的du/dt与 di/dt都十分敏感。
(3)晶闸管的导通角变小时会使得系统的功率因 数也随之减少,称之为“电力公害”。
2.1.2 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
直流PWM变换器由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构成, 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式。
在中、小容量的高动态性能系统中,直流 PWM调速系统已经完全取代了V-M系统Fra bibliotek1.67
晶闸管触发电路与整流装置的传递函数
滞后环节的输入为阶跃信号1(t),输出 要隔一定时间后才出现响应1(t-Ts)。
输入输出关系为:
U d 0 K sU c 1(t Ts )
传递函数为
Ws (s)
Ud0 (s) Uc (s)
K s eTss
(2-14)
传递函数的近似处理
按泰勒级数展开,可得
在一般电动状态中,id始终为正值(其正方向 示于图2-12(a)中)。
在0≤t<ton期间,VT1导通,VT2关断。电流id沿 图中的回路1流通。
在ton≤t<T期间,VT1关断,id沿回路2经二极管 VD2续流。
VT1和VD2交替导通, VT2和VD1始终关断。
U g1 的正脉冲比 负脉冲窄 ,
ton
VT4
T
VD3
t
Ug2 Ug3
0
t
UAB +Us
0
ton
T
-Us id
12
1
1 04
2
1
34
t
21
id1
2
1
id2
34
t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
当0≤t<ton时,UAB=US,电枢 电流id沿回路1流通;
当ton≤t<T时,驱动电压反号,
id沿回路2经二极管续流,
UAB=-US 。
ton
T 2
, UAB的平均值为正,
电压Us通过VT加到直流电动机电枢两端。
当ton t T时, Ug为负, VT关断,电枢电路
中的电流通过续流二极管VD续流,直流电动机 电枢电压近似等于零。
直流电动机电枢两端的平均电压为
Ud
ton T
U
s
U s
(2-17)
改变占空比 0 1 ,即可实现直流电动机
的调压调速。
ton Uc T UTM
脉宽调制变换器的作用是:用脉冲宽度调制的 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频率一定、 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序列,从而可以改变平均 输出电压的大小,以调节电动机转速。
PWM变换器电路有多种形式,总体上可分为 不可逆与可逆两大类。
在一个开关周期T内,
当 0 t to时n ,Ug为正,VT饱和导通,电源
图2-3 带负载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 电压和电流波形
图2-4 V-M系统的电流波形 (a) 电流连续
在Id上升阶段, 电感储能;
在Id下降阶段, 电感中的能量将
释放出来维持电 流连续。
图2-4 V-M系统的电流波形 (b)电流断续
当负载电流较小
时,电感中的储 能较少,
等到Id下降到零 时,造成电流波 形断续。
2.1.1触发脉冲相位控制
图2-1 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 (V-M系统)原理图
在理想情况下,Ud和Uc之间呈线性关系:
U d K sU c (2-1)
式中, Ud——平均整流电压, Uc ——控制电压, Ks——晶闸管整流器放大系数。
1.触发脉冲相位控制
调节控制电压Uc, 移动触发装置GT输出脉冲的相位, 改变可控整流器VT输出瞬时电压ud的波形,
依据工程近似处理的原则,可忽略高 Ws( s ) KseTss
Ks e Ts s
Ks
1
Ts
s
1 2!
Ts2 s 2
1 3!
Ts3 s3
次项,把整流装置近似看作一阶惯性
环节
Ws
(
s
)
1
Ks Ts
s
(2-16)
准确的
近似的
图2-9 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动态结构图
5. 晶闸管整流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电动机正转;反之则反转。
ton
T 2
,平均输出电压为零,
电动机停止。
电流波形存在两种情况。 电续动 流机阶负段载电较流重仍的维情持况正时方,向负,载电电动流机i始d1大终,工在作
在第Ⅰ象限的电动状态。 负载很轻时,平均电流小,在续流阶段电流很
快衰减到零,于是二极管终止续流,而反向开 关器件导通,电枢电流反向,电动机处于制动 状的态 制。 动状id2态电。流中的线段3和4是工作在第Ⅱ象限 电枢电流的方向决定了电流是经过续流二极管 还是经过开关器件流动。
Ud0
0.9U2 cos 1.17U2 cos 2.34U2 cos
2.电流脉动及其波形的连续与断续
在整流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相电压u2的瞬时值大 于反电动势E时,晶闸管才可能被触发导通。
导通后如果u2降低到E以下,靠电感作用可以 维持电流id继续流通。
由于电压波形的脉动,造成了电流波形的脉动。
2.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稳态)
对于带制动电流通路的不可逆电路,其电压平 衡方程式分两个阶段:
Us
Rid
L did dt
E
(0 t ton ) (2-19)
0
Rid
L did dt
E
(ton t T )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