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油脂预处理及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

C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王红娜马晓建(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废油脂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进展情况,并展望了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废油脂;生物柴油;酯交换中图分类号:TQ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99(2010)02-0029-04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世界各国加快了柴油替代燃料的开发步伐。
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环保的生物质燃料,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生物柴油具有以下特点:十六烷值大于49(石油柴油的十六烷值为45),抗爆性好,燃烧充分;闪点高,有利于安全运输和存储;不含硫,不会导致酸雨;燃烧产生的CO2的量远小于其生长吸收的CO2的量,可缓解温室效应;可降解、可再生,是典型的绿色能源,是替代石化柴油的理想燃料之一。
目前生物柴油的主要问题是成本过高,据统计,生物柴油制备成本的80%是原料成本,因此采用廉价原料是生物柴油实用化的关键。
为此,利用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1废油脂的现状废油脂是指人们在食用天然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及油脂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失去食用价值的油脂废弃物,它主要包括食品煎炸废油、餐饮废油、地沟油、油脂加工厂油脚等。
除去油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油脚,据专家估算,仅食品废油,其总量约占食用油消费总量的20%~30%,以我国年均消费食用油量为2100万t计,则每年产生废油400万~600万t。
能够收集起来作为资源的废弃油脂的量在400万t左右;而我国每年在油脂深加工过程中还要产生大量油脚料、皂脚料等,占植物油的5%~10%,按我国年产油料1600万t计算,保守估计也有80万t/年,废油脂总量相当可观。
而这些废弃油脂经常得不到适当的处理而污染环境,甚至被不法商贩进行简单的加工后重新流入餐桌,直接威胁到人们的食品安全。
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可使废油脂变成一种有用的工业资源,打开了废油脂回收再利用的“瓶颈”,从而切断其重新流入食用领域的途径,有效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同时,也将使城市环境大为改善。
废弃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

实验27 废弃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一、实验目的1.了解酯化-酯交换—水蒸汽蒸馏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2.熟悉酯化、常压蒸馏、分液等有机反应的基本操作。
3.了解用KOH/乙醇溶液滴定游离脂肪酸含量和液相色谱测定脂肪酸甲脂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废弃食用油的主要成份为甘油三酯,利用废弃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主要是应用酯化和酯交换反应。
其基本反应原理是:废弃食用油的酸和甲醇在酸催化剂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酯化反应后在室温下加入KOH到甲醇溶液。
将废弃食用油的大部分甘油三酯和甲醇在碱催化剂下发生醇解酯交换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基本反应式如下:12OH2 OH2+R1COOCH3R2COOCH3R3COOCH3(A ) (B) (S) (P)上式中:A—甘油三酯;B—甲醇;S—甘油;P—脂肪酸甲酯酸值测定原理:游离脂肪酸系弱酸,其离解平衡常数为1.0×10-5,用 0.1 mol·L-1 氢氧化钾中和时,其滴定pH突跃在8~9.7。
因此,以溶剂溶解油脂后,可以用酚酞为指示剂,用碱的水溶液或酒精溶液滴定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1.仪器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水浴锅,三口烧瓶,分液漏斗,冷凝管,烧杯,搅拌器。
2.试剂废弃食用油,无水甲醇(分析纯),浓硫酸(分析纯),氢氧化钾(分析纯),十一酸甲酯(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安全预防:甲醇具有麻醉作用,且毒性很强,易挥发,量取及反应过程注意密封,以防泄漏,误入人口。
1.酯化反应在酯化装置中加入废弃食用油20 mL,热浴升温至60 ℃左右,将甲醇和催化剂硫酸50 mL(取2.5 g浓硫酸先溶解于50 mL甲醇中)通入酯化装置,摇匀。
甲醇与原料在90℃下进行激烈反应,反应时间为120 min。
反应产生的水及未反应的甲醇蒸汽经冷凝器冷凝收集。
在反应过程中定时取样检测酸值。
2.酯交换反应酯化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加入20 mL甲醇,充分混匀,然后边搅拌边加入KOH到甲醇溶液,调至中性后,加入0.5 g KOH。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化、新能源化已成为全球共同的关注焦点。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具有成本低廉、减少排放的优势,正在成为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备选之一。
本文将对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生物柴油的来源生物柴油的原料来自植物油和动物油脂,包括油菜籽、大豆油、棕榈油、葵花籽油、油棕籽油、花生油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废弃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等生物质资源制备生物柴油。
二、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1. 酯化法酯化法是生产生物柴油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这种技术是利用催化剂催化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产生甲酯酯类化合物的过程。
其中,强酸、强碱和酶都可以作为酯化催化剂。
强酸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简便,但会产生废水和二酸二甘油等副产物,对环境造成危害。
强碱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可以提高产品收率,但它的碱催化剂难以从废水中去除,会使废水污染。
2. 超临界酯化法超临界酯化法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酯化反应技术。
在超临界条件下,甲醇和油酸可以相互混溶,使反应速度加快,同时产率也得到提高。
超临界酯化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能耗低,产品纯度高,无二酯二甘油副产物。
但是,超临界设备昂贵,存在运营成本高的问题。
3. 逆流式超临界酯化法逆流式超临界酯化法是一种结合了超临界酯化法和油酸逆流技术的新型生产生物柴油技术。
该技术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减少酯化反应时间,并采用两台输送泵隔开的优良逆流设计,实现了两种物质的流量大小对反应影响的调控,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4. 超声波酯化技术超声波酯化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能量来促进化学反应的方法。
其将油脂和甲醇暴露在高能量的超声波场中,可以使反应时间大大减少,反应效能和产率也得到提高。
超声波酯化技术制备生物柴油,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率高、脱水效率高、降低催化剂用量等优点,但仍受到规模化生产及生产能耗的限制。
三、生物柴油技术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生物柴油技术正在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技术层面已不断得到注重和重视。
食堂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Ke y wor s: F o a t ; i d e e ; a a t r t s ay i d o d W se B o i s l Ch r c e si l ss i c An
CL n m b r X7 93 C u e: 9 .
国际油 价 的不 断攀 升使 得生 物 质能 源 的研究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液体燃料中,生物柴 油 由 于其 热 量 高 ,且 可 以 以 一 定 比例 与 汽 油 混
( 阳市城 市建 设项 目办公 室 ,辽 宁 沈
摘
沈阳
10 1 ) 10 3
要 :食品废物含 有大量 的油脂 ,本研 究对食 品废 物的 油脂含 量进 行 了连续监 测,以其为原料开展生物柴 油的
制备研 究,并对其组成进行 测试分析 ,同其他原料所得 生物柴油作对 比 ,结果表 明:食 品废 物的平均含油率均超过 了 1% ( 0 干基 )。利 用食 品 、油酸甲酯和亚 油酸 甲酯含 量最 高,分
中 图 分 类 号 :X 9 . 7 93 文 献 标 识 码 :A
Ab ta t F o se c n an a g mo n fwa t i a d ft T i su y mo i r d t e w seo l o tn o a t s r c : o d wa t o t i sl r e a u to se ol n a. h s t d n t e a t i c n e t n f d w se o h i o
c n i u u l , d p e h a t i t r d c i d e e ,a ay e h o o e tt o a e wi h tp o u e y oh r r w o t o s a o t d t e w se ol o p o u e b o i s l n l z d t e c mp n n o c mp r t t a r d c d b t e a n y h
生物质制备生物柴油酸实验报告

生物质制备生物柴油酸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利用生物质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重点探究酸催化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和产物特性,为生物质能源的高效转化提供实验依据和技术参考。
二、实验原理生物质主要由油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组成。
通过酸催化酯交换反应,可以将油脂中的甘油三酯转化为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和甘油。
酸催化剂能够促进酯交换反应的进行,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一)实验材料1、生物质原料:选取废弃的植物油(如地沟油)作为实验的生物质原料。
2、酸催化剂:浓硫酸。
3、醇类:甲醇。
4、其他试剂:无水硫酸钠、石油醚等。
(二)实验仪器1、三口烧瓶。
2、回流冷凝管。
3、搅拌器。
4、温度计。
5、分液漏斗。
6、旋转蒸发仪。
7、气相色谱仪(GC)。
四、实验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收集到的废弃植物油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得到较为纯净的油脂。
2、酸催化反应在三口烧瓶中加入预处理后的植物油和一定量的甲醇,甲醇与植物油的摩尔比为 6:1。
然后缓慢加入浓硫酸,浓硫酸的用量为植物油质量的 2%。
安装回流冷凝管和搅拌器,在 60℃下搅拌反应 2 小时。
3、产物分离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
上层为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和甲醇的混合物,下层为甘油、硫酸和未反应的物质。
分离出上层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
4、产物提纯将干燥后的混合物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甲醇,得到较为纯净的生物柴油。
5、产物分析使用气相色谱仪对制备的生物柴油进行成分分析,测定其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和组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率计算通过对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测定,计算生物柴油的产率。
本次实验中,生物柴油的产率约为 85%。
2、成分分析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制备的生物柴油主要由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等组成,其组成比例符合生物柴油的一般标准。
3、影响因素分析(1)醇油比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甲醇的用量可以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但过高的醇油比会导致后续分离和提纯的难度增加。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柴油的绿色制备与应用研究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柴油的绿色制备与应用研究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燃料,以可生物降解物质为原料,经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而成。
由于其可替代传统柴油,对环境友好且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绿色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柴油进行研究。
一、绿色制备1. 生物发酵技术的原理生物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通过合成酶的作用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的一种方法。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多糖或脂肪等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有机酸、醇和气体等产物,进而合成生物柴油。
2.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多为植物油或动物油。
优质的原料应具备较高的含油量和酸价,同时要选择可再生、廉价且易获取的原料。
为了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和质量,还需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不溶于醇的杂质、脂肪酸甲酯化、酯交换等步骤。
3. 微生物菌种的选择与培养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适的菌种应具有较高的酯化活性、耐受性、产率和特异性。
常见的微生物菌种包括酵母菌、细菌、真菌等。
菌种的培养可采用传统的液态培养或固态培养等方法,以达到高效生长和活性的要求。
4. 加工工艺的优化优化加工工艺对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辅助剂、酶的用量等参数的调整。
同时,优化后的工艺能够减少废料的生成和能源的消耗,实现绿色制备。
二、应用研究1. 生物柴油的燃烧性能生物柴油的燃烧性能是评估其可替代性和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发现,生物柴油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减少氮氧化物、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2. 生物柴油的性质和稳定性研究生物柴油的性质和稳定性对其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的密度、黏度、凝点和氧化稳定性等性质与传统柴油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这些差异,可通过调节原料、添加剂和工艺等方式进行改进,提高生物柴油的使用性能。
3. 生物柴油的市场应用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燃料,已经在汽车、重型运输、航空和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废油脂催化转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废油脂催化转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最近,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势头越来越显著,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废油脂催化转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柴油可以大大提高当前传统燃料的性能,减少依赖化石燃料,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研究开发生物柴油燃料已成为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废油脂催化转化制取生物柴油是利用废油脂资源制取生物柴油的有效方法,也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
废油脂催化转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主要包括:一是研究废油脂的资源,分析废油脂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用途;二是催化转化技术研究,分析各种不同催化剂的性质及其将废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条件;三是反应过程模拟研究,建立反应过程的模型,绘制反应过程流程图,进行模拟分析;四是反应理论研究,对废油脂催化转化过程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反应温度、催化剂组成、反应条件等的影响;五是反应机理研究,通过实验分析反应机理,明确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及最终产物之间的关系;六是催化剂筛选研究,研究常用催化剂及其负载材料在废油脂催化转化过程中的性能;七是反应工艺优化研究,设计最优反应参数、最适用的反应温度,提高反应效率及可靠性。
废油脂催化转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借助现代分析技术,如红外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可实现高效的制备及分析。
此外,可以采用生物质催化剂进行有效的催化。
废油脂催化转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可以有效地利用废油脂,将其有效地转化成生物柴油,以满足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环境需求。
研究还可以为未来更高效、更可靠的制备工艺提供依据,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废油脂催化转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废油脂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的催化转化工艺,以及最大程度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为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因此,对于国家、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把废油脂催化转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原理

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原理一、餐厨废弃油脂的特点餐厨废弃油脂是指在餐饮行业产生的油脂废弃物,包括食用油、食品残渣等。
这些废弃物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而餐厨废弃油脂中所含的油脂成分,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和转化,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二、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的原理1. 餐厨废弃油脂预处理餐厨废弃油脂中可能含有杂质、水分和酸值较高等不利因素,需要进行预处理。
首先将废弃油脂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然后通过脱水处理,去除油脂中的水分;最后进行酸值中和,将油脂的酸值降低到合适的范围。
2. 餐厨废弃油脂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将油脂中的甘油与脂肪酸酯化生成酯类化合物的过程。
在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的过程中,首先将预处理后的废弃油脂与催化剂加热混合,使其发生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的主要目的是将废弃油脂中的甘油与脂肪酸分离,得到酯类化合物。
3. 餐厨废弃油脂甲酯化反应甲酯化反应是将酯类化合物与甲醇反应生成甲酯的过程。
在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的过程中,将酯类化合物与甲醇加入反应釜中,经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甲酯化反应。
甲酯化反应的主要目的是将废弃油脂中的酯类化合物与甲醇反应,生成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甲酯。
4. 餐厨废弃油脂生物柴油的后处理生物柴油的后处理主要包括脱甲醇、水洗和脱水等步骤。
脱甲醇是将甲酯中的甲醇去除,以保证生物柴油的纯度和稳定性;水洗是将生物柴油中的杂质和催化剂残留物去除,以提高生物柴油的品质;脱水是将生物柴油中的水分去除,以防止生物柴油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腐蚀和污染。
三、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的优势1. 资源利用:餐厨废弃油脂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通过制备生物柴油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废弃物,并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
2. 环境友好:生物柴油的燃烧产生的排放物比传统石油柴油更环保,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更小。
3. 经济效益: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为餐饮行业带来经济效益。
4. 可替代性:生物柴油可以与传统石油柴油混合使用,具有很好的可替代性,可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25卷第8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871·化工进展废油脂预处理及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陈锋亮1,钟耕2, 3,魏益民1, 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陵 7121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 100094;3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重庆 400716)摘要:介绍了废油脂的预处理工艺及我国废油脂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以废油脂为原料经碱法、酸法和酶法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情况,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废油脂;预处理;生物柴油中图分类号:TK 407.9;TS 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06)08–0871–04 Advances in waste oil pretreatment and biodiesel productionCHEN Fengliang1,ZHONG Geng2,3,WEI Yimin1,2(1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 Forestry,Yangling 712100,Shaanxi,China;2 Institute of Agro-Food Science & 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Beijing 100094,China;3School of Food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6,China) Abstracts:The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of waste oil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aste oil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The advances of transesterification by alkaline,acid and enzyme to produce biodiesel from waste oil arereviewed,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discussed.Key words:w aste oil;pretreatment;biodiesel生物柴油是一种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过酯交换反应(碱、酸或酶催化)加工而成的清洁可再生的脂肪酸甲酯(FAME)或乙酯(FAEE)燃料[1-2]。
以废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大大减少了废油脂的现存量,减少了燃料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和环境污染[3],同时可降低生物柴油原料的成本。
1 废油脂的预处理及现状1.1废油脂的预处理国家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和建设部2002年联合颁布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废弃食用油脂是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包括油脂使用后产生的不可再食用的油脂、餐饮业废弃油脂以及含油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分离后产生的不可再食用的油脂[4]。
废油脂中含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聚合物和分解物等,不能直接作为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
尽管酸催化法和酶催化法对原料油的酸值和水分含量要求较低,但由于高酸值和高水分含量的废油脂对反应工艺及产品的稳定性也不利,也不宜直接采用。
为了保证稳定的生产工艺和得到合格的产品,必须对废油脂进行预处理。
(1) 除杂除水将废油脂(若常温下是固态,先用水浴加热融化)静置,使较大的杂质颗粒沉淀,然后经过滤或离心去除细小颗粒,以免杂质在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中发生反应或滞留在最终产品中。
去除废油脂中水分常规的方法是加热法,将废油脂加热至100℃以上,直到没有水蒸气冒出。
也有人采用无水硫酸镁[5]和无水碳酸钠等脱出油脂中的水分。
(2) 脱酸脱色废油脂的酸值极高(有的甚至超过100 mgKOH/g),碱催化时发易生皂化反应,造成催化剂量的减少和副产物的生成。
因此,必须把废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降低到一定水平。
目收稿日期 2006–03–17;修改稿日期 2006–06–15。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基金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陈锋亮(1981—),男,硕士研究生。
E–mail c-fliang@。
化工进展 2006年第25卷·872·前常用的油脂脱酸方法有碱炼中和、加入过量的催化剂、有机溶剂萃取、蒸馏精炼和酸催化预酯化等[6]。
其中,前4种方法容易造成产品损失,酸催化预酯化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废油脂脱色是保证生物柴油外观品质的前提条件之一,常用活性白土、膨润土等脱色剂脱除油脂的色泽,也有人使用合成硅胶镁和活性炭,但价格较昂贵[5]。
(3) 降低黏度新鲜的动植物油脂黏度较低,但是经反复高温烹饪、煎炸,油脂分子发生聚合生成醚类聚合物,使得黏度大大增加,约是石化柴油黏度的3~7.5倍。
因此,降低黏度是制备生物柴油的关键。
王延耀等[7]分别用无机陶瓷膜过滤和超声波处理,对废油脂进行了降黏研究,发现两种处理方法都能起到降黏作用,经超声波处理的降黏效果更好。
除了上述的预处理步骤外,油脂下脚料和一些没有经过精制的油脂,在预处理步骤中还要经过水化脱胶和真空脱臭等处理,以免油脂中的磷脂等成分对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及品质造成影响。
Bronislaw Buczek 等[5]提出,可采用不同理化特性的混合吸附剂去除煎炸废油中的水分和游离脂肪酸,可为制备生物柴油提供更好的原料。
1.2废油脂的现状中国废油脂的产量很大,据估算,废弃油脂的量约占食用油总消费量的20%~30%。
以中国年均消费食用油21Mt计,每年产生废油4~8 Mt,收集起来能够作为资源利用的废弃油脂有4Mt左右[8]。
据报道,北京市内的餐馆一天就可以产生约20t废油脂,每年可达7 kt以上。
中国又是世界上制油大国,每年可加工食用油10 Mt以上,而且有几千家食用油及肉类、皮革、骨粉、骨胶、明胶等骨产品加工企业,每年可排放动植物油脂下脚料几百万吨。
这些废油脂和动植物油下脚料若直接排放,不仅造成环境和水质污染,而且也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
据报道[9],日本每年使用约2 Mt食用油,产生400~600 kt废食用油,其中有250~260 kt被回收再利用。
目前,利用餐饮废油脂和动植物油下脚料的主要工业用途是生产动物饲料用油、肥皂、涂料及洗涤剂等化工产品[10],用废食用油脂添加的动物饲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经被严令禁止,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存在工艺复杂、附加值低和废油脂的利用量少等问题。
为了彻底杜绝废食用油脂及动植物油下脚料的危害,提高其利用价值,寻找新的利用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11]。
动植物油脂经高温烹饪煎炸,饱和脂肪酸越来越多,但且85%成分以上仍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
废油脂作为替代燃料与石化柴油相比,尽管存在黏度大、挥发性差、与空气混合效果不好、易发生热聚合等问题[12],但经过酯交换能够完全满足柴油代用理想品所具备的性能[13]。
中国目前已经有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河北古杉油脂化学有限公司和无锡华宏生物燃料有限公司等生产生物柴油。
他们主要以回收的废油、野生油料、植物油下脚料及废动植物油脂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得到的产品性能与0#柴油相当,生产能力都在10 kt/a以上。
2 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2.1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碱催化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相对低廉、生产周期短等优点,适合于以精炼油脂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但对于高酸值的餐饮废油脂却不太适合,必须将其酸值降到小于1.0 mg(KOH)/g、水分降到小于0.3%的水平,才能用于酯交换反应。
马传国等[14]将泔水油经离心除杂、水化脱胶、真空干燥和吸附脱色等一系列工艺进行预处理,用甲醇钠和HCl,甲醇两步催化酯化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并对终产物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发现只有脂肪酸甲酯和游离脂肪酸两条谱带,证明了用泔水油制备脂肪酸甲酯在理论研究上的可行性。
李积华等[15]对“地沟油”进行离心除杂、中温脱胶、中温碱炼、水洗和干燥等工艺处理后,将地沟油的酸值降低至0.47 mg(KOH)/g,然后用NaOH 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结果在醇油物质的量比为6、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5 min 的最优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达90%以上。
经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产品的主要组分为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
王延耀等[16]先将废食用油进行静置沉淀、滤芯式过滤器过滤、脱水、脱臭等处理,然后在优化条件下(1.0%NaOH 催化剂、醇油物质的量比为6、反应温度70℃、反应20~30 min),生物柴油产率在90%以上。
煎炸油作为餐饮业废油脂的一种,其杂质含量相对较少,成分相对单一,一些研究者对不经预处理的煎炸油直接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
孟凡清等[17]以KOH为催化剂,用精制大豆油和其煎炸废油为原料,酯交换制取生物柴油。
结果发现,可能因第8期陈锋亮等:废油脂预处理及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873·煎炸废油中混有食物残渣,不利于反应进行,煎炸废油的酯交换反应时间较用精制大豆油的时间长,且随着催化剂和甲醇用量的增多,甘油的产量几乎不变。
说明精制大豆油经高温煎炸后,甘油三酸酯的基本结构未发生变化。
Pedro Felizardo等[18]以废煎炸油(WFOs)和甲醇为原料,用NaOH为催化剂,研究了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
他们又对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完全符合EN14214标准;同时发现碱法催化酯交换反应要求原料油的酸值应小于1mgKOH/g,所有的原材料必须无水(水分低于0.3%)。
此外,Dorado等[19]对碱法制得废橄榄油生物柴油在柴油机中的排放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制得的生物柴油具有与传统柴油同样的燃烧效果,与传统柴油的相比较,CO、CO2、NO和SO2的排放量分别减少58.9%、8.6%、37.5%和57.7%,而NO2的排放量却增加81%,刹车的能耗增加8.5%。
上述为均相催化反应,即催化剂与反应物同处于均匀的物相中的催化反应。
尽管均相碱催化具有反应速率快、操作工艺简单的优点,但是存在对设备腐蚀严重、副反应多、后处理复杂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因此,研制新型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将成为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