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1.新能源汽车(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及趋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风口。

气候变化、环保意识的加强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都成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的原因。

所以,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

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1.动力电池技术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耐久性和性能稳定性。

当前市场上,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需要通用、瑞萨和三星等国际大公司的卓越技术支持。

2.车载电子系统技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的车载电子技术主要由电机驱动、车身控制、无线通信、人机互动等方面组成。

内饰设计、汽车音响、空调智能化、可视化等技术、智能化配置与娱乐功能都属于电子系统的范畴。

3.电机技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就是电机技术。

电机的功率、效率和寿命决定了汽车性能。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全过程对电机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要想保证电机效率稳定,一方面要采用轻量化、高效率的电驱系统,另一方面,还需要减小电机的体积、降低噪音和震动降噪。

4.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主要包括在车内、车外、车辆本身三个方面。

在车内,驾乘体验和车辆管理等需要通过智能交互来完成;车外,需要提供自动驾驶和协同解决方案;车辆本身,需要电池管理、赋能及检测等智能解决方案。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1.趋势一:更高效的电池技术千瓦时/千克(kWh/kg)是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的标准,这也被认为是批量生产的门槛。

虽然在拥有更高能量密度以及更快充电速度的优势方面,锂离子电池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主力,但是公司越来越多地研发和推出新一代电池材料,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和性能。

2.趋势二:更多的智能功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趋势不可阻挡。

智能汽车技术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未来,汽车厂商会继续努力,通过智慧化综合成本降低,提高车辆性能并增强车辆的交互体验。

新能源汽车技术pdf

新能源汽车技术pdf

新能源汽车技术pdf
1 新能源汽车技术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是把汽车的动力起源于新能源而不是传统能源,常用的新能源有电动化能源、太阳能能源、氢能源等。

新能源汽车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它们可以清除污染物质,降低CO2排放,抵消未来的国家气候变化,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节约能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大大缩小经济投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

在研发上,新能源汽车技术涉及电池理论、储能装置、节能减排、智能主管机制及柴油机发动机改造等技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池理论,促进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完善新能源汽车运营和维护。

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投资尽量小,新能源汽车工厂的经营管理需要及时升级,按有关规定安装设备,安全生产,改善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制造,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应用也正在不断拓展,新能源可以持续推动世界的发展,充分发挥环境改善的作用,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使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在社会上普及,让美好的未来能够赢得人们的信赖。

新能源汽车技术必须通过在技术、网络、市场上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经济及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1.1 定义1.2 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2.1 环保性2.2 经济效益2.3 技术发展前景3.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3.1 电池组3.2 电动机3.3 控制器3.4 充电设施4. 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4.1 纯电动汽车工作原理4.2 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4.3 燃料电池汽车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车型及其技术特点。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环保和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新能源汽车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课件。

3. 视频资料:准备新能源汽车相关介绍或原理讲解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知识的掌握。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5.1 动力电池技术5.2 驱动电机技术5.3 充电技术5.4 能源管理系统6.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6.1 安全性能要求6.2 可靠性评估6.3 安全测试与认证7. 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与保养7.1 常规维护项目7.2 特殊维护要点7.3 保养周期与注意事项8.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市场8.1 国内外政策环境8.2 市场发展趋势8.3 产业竞争格局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9.1 技术发展趋势9.2 环保与经济影响9.3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安全性、可靠性、维护保养等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3. 理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4.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5.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典型企业案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市场数据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介绍新能源汽车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

2. 问题导入:询问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详细解释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2.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介绍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代表车型。

三、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10分钟)1. 环保节能:分析新能源汽车在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

2. 技术创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 经济效益:探讨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效益,包括购车成本、运行成本等。

四、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0分钟)1. 发展历程:概述新能源汽车从诞生至今的发展过程。

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影响因素。

五、讲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10分钟)1. 政策环境: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如补贴政策、限行政策等。

2. 市场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市场份额等。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

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新型的能源,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而在这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则是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1、电动车电池技术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其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汽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目前,大部分电动车电池都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污染小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不过,在电动车行业,锂离子电池仍然存在重量大、使用寿命短、冬季低温性能差等问题,尚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电动车的需求。

2、充电技术充电技术是电动车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相较于传统的内燃机车,电动车需要长时间定期进行充电。

在充电效率,安全性等方面,充电技术的不断完善对于电动车来说相当重要。

如今,在市面上,充电桩已经非常普及,同时也有不少超级充电站、换电站和家用充电器。

未来,充电技术将更加便捷和快速。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1、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期望值也不断加高。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将会改变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全新认识。

2、开发新型电池技术为解决锂离子电池的问题,各大企业目前正在积极开发新型电池技术,如铝空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未来新型电池技术的逐步应用,将大大提升了新能源车辆的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

3、智能网联技术随着新一代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进步,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智能化。

新车将拥有异构多核嵌入式智能驱动能力,在车联网互动方面也将更加便捷和便利。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未来展望1、低碳环保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清洁能源,与传统内燃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排放更少的废气、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能够有效地保护大气环境,推动环保低碳出行。

2、节能减排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问题之一。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区别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如氢发动机汽车、太阳能汽车等)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4.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电池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能源管理系统充电设施及技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新能源汽车案例,让学生了解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等。

2. 案例资料:新能源汽车案例及相关数据。

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闻、技术文章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时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6.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补贴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各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及补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及措施7.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概况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及购买行为8.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挑战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最新进展技术创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作用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9.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与环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安全与环保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重要性10.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现状阻碍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的因素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政策与补贴、市场概况、技术创新与挑战、安全与环保等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类型及技术原理

新能源汽车技术类型及技术原理

新能源汽车技术类型及技术原理
新能源汽车技术类型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简称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简称FCEV)。

1. 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使用电池作为主要能源供应,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动力来驱动车辆。

其技术原理是利用电池储存电能,然后通过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辆运行。


电动汽车不会产生尾气排放,具有零排放的环保优势。

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将传统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技术相结合的一种
车型。

它可以使用燃油和电能来驱动车辆。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配备了一个电池组和一个内燃机,电池组可以通过插电方式充电或者通过车辆自身的发电机以及能量回收系统来获得能量。

在行驶中,这种车型可以根据车速、车辆负载等条件自动选择电力驱动或燃油驱动,以实现更高的能效和减少尾气排放。

3.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氢气和氧气进行电化学反应,通过产生的电能来驱动车辆。

燃料电池技术原理是通过向燃料电池供应氢气,并将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电解质催化剂层中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并将制造的电流送往驱动电机以驱动车辆。

燃料电池汽车的优
势在于零排放、短时间内充电等。

但是目前燃料电池的成本较高,相关的氢气充电基础设施还
不完善。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与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与技术

1、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纯电车是一种采用单一电能的新能源汽车,主要通过充电接口为动力电池补充电能,电池再向电机提供电能,带动电机运转,从而驱动车辆行驶,代表车型有比亚迪的纯电系列、广汽埃安Y、小鹏P7、蔚来ES8、五菱宏光MINI EV等。

目前纯电车是市场中占有率最高的新能源车型之一,拥有着极低的用车成本,以及强于同级别车型的动力性能,但受限于电池技术,纯电车最大的痛点就是续航焦虑,只适合在市区内行驶,不适合跑长途。

2、插电式混动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是一种既可以插枪充电,也可以加油的新能源汽车,它是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电系统,并且对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也进行了升级改造,让其实现更优的燃油经济性表现,代表车型有比亚迪的DM-i系列。

通常插电混动车都可以实现纯电行驶、混动行驶、发动机直驱等多种行驶模式,既解决了大家对于纯电车的续航焦虑,又顺应了大家对于低油耗的追求,不过这类车型的用车体验还是比较依赖电池电量,日常用车过程中依旧需要保持良好的充电习惯。

3、增程式混动新能源汽车增程式混动车其实就是一台自带发电机的纯电车,车辆的发动机始终只会为动力电池或者电机发电,并不会参与车辆的直接驱动,所以这类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体验更贴近纯电车。

而其优缺点其实也与插电式混动车类似,当电池没电时,车辆会出现动力性能下降、油耗升高等情况,想要拥有好的用车体验,还是得经常充电,代表车型有问界M5、理想ONE、岚图FREE等。

4、氢能源汽车氢能源汽车可分为氢内燃机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前者是通过燃烧氢气来获取动力,后者是通过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能,驱动车辆行驶,具有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能源储量大等优势。

虽然氢能源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但现阶段受限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在我国的氢能源汽车主要还是集中在商用车领域,难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发展。

以上便是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其实除了以上四种以外,新能源汽车还包括甲醇汽车、太阳能汽车、飞轮储能汽车等,不过现阶段这些新能源汽车都遇到了发展瓶颈,也不符合我国的发展趋势,所以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还是以纯电车、插电混动车和增程混动车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燃料电池可分: • 碱性燃料电池(AFC)、 • 磷酸燃料电池(PAFC)、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体主要由膜电极(阳极、阴
极)、质子交换膜组成。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2. 碱性燃料电池 碱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为碱性的氢氧化钾
5.1.1燃料电池类型及其性能分析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和氧 的化学能通过电极反应直接 转换成电能的装置,能量转 换效率可达60%-70%,其实 际使用效率则是普通内燃机 的2倍左右,能量转换效率高 是燃料电池的主要特点之一。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燃料电池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特性分类方式也 不同,一般按照电解质的种类来分类,有酸性、碱性 或固体电解质。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4.固体氧催化剂
和电池的结构材料,故称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5.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其结构
燃料电池汽车定义: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是 利用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燃料电池中经 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并作为主要动力源驱动的汽车。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这种结构的优点相比燃料电池+蓄电池的结构形式的 优点更加明显,尤其是在部件效率,动态特性,制动能量 回馈等方面。而其缺点也一样更加明显:
(1)增加了超级电容,系统质量将可能增加; (2)系统更加复杂化,系统控制和整体布置的难度也 随之增大。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优点: (1)由于增加价格相对低廉得多的蓄电池组,系统对
燃料电池的功率要求有所降低,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整车成 本;
(2)燃料电池可以在比较好的设定的工作条件下工作, 工作时燃料电池的效率较高;
(3)采用可以回收汽车制动时的部分动能,能增加整 车的能量效率。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新能源汽车
主讲人:尹力卉 教授
第五章
燃料电池电动汽 车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在能源危机与环保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毫无疑 问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新兴 代表,燃料电池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前瞻性位列其中, 并将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5.1 类型与基本结构 5.2 产业发展状况 5.3 发展历史及现状 5.4 其他新能源汽车
的新能源汽车 。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1)燃料电池单独驱动FCEV 该结构只有燃料电池一个动力源,汽车的所有功率负
荷都由燃料电池承担。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优点: (1)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系统控制和整体布置; (2)系统部件少,有利于整车的轻量化; (3)较少的部件使得整体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缺点: (1)燃料电池功率大、成本高; (2)对燃料电池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很高
的要求; (3)不能进行制动能量回收。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2)燃料电池与辅助蓄电池联合驱动FCEV 该结构为一典型的串联式混合动力结构。在该动力系
统结构中,燃料电池和蓄电池一起为驱动电机提供能量, 驱动电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传给传动系,从而驱动汽车 前进;在汽车制动时,驱动电机变成发电机,蓄电池将储 存回馈的能量。
1839年格罗夫发明了第 一个燃料电池,是把封有铂电 极的玻璃管浸在稀硫酸中,先 由电解产生氢和氧,接着连接 外部负载,这样氢和氧就发生 电池反应,产生电流。格罗夫 当时就预见到,如果氢气可以 被煤、木材和其他易燃材料所 替代,燃料电池就可以作为一 种商业化的电源。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5.1.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1. 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汽
车发展的最关键技术之一。 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可用 耐久性、低温启动温度、净 输出比功率以及制造成本四 个要素来评判。降低成本也 是燃料电池堆研究的目标。
蓄电池换成超级电容。相对于蓄电池,超级电容充放电效 率高,能量损失小,比蓄电池功率密度大,在回收制动能 量方面比蓄电池有优势,循环寿命长,但是超级电容的能 量密度较小。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4)燃料电池与辅助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联合驱动的FCEV
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联合驱动的电动汽车的 动力系统结构也为串联式混合动力结构。燃料电池、蓄电 池和超级电容一起为驱动电机提供能量,驱动电机将电能 转化成机械能传给传动系,驱动汽车前进;在汽车制动时, 驱动电机变成发电机,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将储存回馈的能 量。
(KOH),故称为碱性燃料电池。 碱性燃料电池一般以石墨、镍和不锈钢作为碱性燃
料电池的结构材料。化学反应温度为80~260℃。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3.磷酸燃料电池
磷酸燃料电池是以磷酸为电解质,故称为磷酸燃料 电池。
磷酸燃料电池以磷酸(100%)为电解质。是由燃 料电极、隔板、隔膜、空气电极氧电极和冷却板组成。
缺点: (1)蓄电池的使用使得整车的质量增加,动力性和经济 型受到影响,这一点在能量复合型混合动力汽车上表现更 为明显; (2)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会有能量损耗; (3)系统变得复杂,系统控制和整体布置难度增加。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3)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联合驱动FCEV 这种结构形式与燃料电池+蓄电池结构相似,只是把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1. 按主要燃料种类可分为 (1)以纯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 (2)经过重整后产生的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5.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2. 按”多电源”的配置不同,可分为
(1)纯燃料电池驱动(PFC)的新能源汽车 ; (2)燃料电池与辅助蓄电池联合驱动(FC+B)的新能源汽车 ; (3)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联合驱动(FC+C)的新能源汽车 ; (4)燃料电池与辅助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联合驱动(FC+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