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二课时)
哲学与人生_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

1、在人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适合自己的 人生道路。 2、学会从客观实际和条件出发,对可能性向现 实性的转化进行详细的分析。 3、从自身客观条件出发,做力所能及的选择。
12
1、依据人生选择的有关道理,分析并规划自己 未来的职业选择。
2012-2——
13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 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 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宋朝时,在河南一著名小镇的集市上, 一日,有一位卖枣的老翁高声吆喝:“卖 枣啦,卖枣啦,大枣小核,小枣无核!” 这吆喝还真灵,一会儿他的枣就卖完了。 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见状之后,也学着 老翁大声吆喝起来:“卖核桃啦,卖核桃 啦,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
8
(三)、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人生的客观实际 客主 观观 条和 件
人 生 不 同 阶 人们要作出自己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正确的 段 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各种实际。
9
社 会 条 件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 供了多种可能性
有一天,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同 国王聊天。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 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 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完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 东西之后,他又对国王说,世界上还没有两个彼此完全 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 全不同的树叶。结果也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 地方。 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既千 差万别,又具有统一性。 2012-2—— 10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第一课 客?
选择是人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新版)

• 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 多么特殊,它们都永远保持着
2、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物质性?(笔记) • 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 (1)无机自然界是物质的 科学研究表明,组成天体的化学元素与地球 上的化学元素基本相同,天和地是统一的物质世 界,没有什么神秘的“天国”。 (2)生命有机界是物质的 生命现象并不神秘,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生命现象也是物质现象。
• 人生选择的条件性,意味着个人的人生选择只能 根据客观实际和自身的实际进行选择,既不能随心
所欲,也不能无所作为。
二、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 人生发展有一个正确处理可能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1、客观实际的多样性为个人的人生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例如:人生选择处处可见 读书——选学校、选老师 工作——选单位、选老板 结婚——选对象、选时间、选地点
思考:张仲景第一次临床实践不大成功说明了什么?
思考探究 •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 什么?什么人最容易犯这 种错误?请举例。
•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面:一切从主观想象和主观
愿望出发。
寓言故事:按图索骥
2、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走农 村包围城市之路。
案例分析:被欲望关押了十年
• 公元14世纪,在今天的比利时附近,有一个王国,国王 的名字叫雷德纳三世。后来,他的弟弟爱德华发动政变, 夺取了他的王位。 • 爱德华把雷纳德三世送到一个房间里,并且许诺, 只要他能自己走出这个房间,就给他自由。这个房间和 正常的房子一样,有门、有窗,而且所有的门、窗都大 开着,没有人把守,一个正常人可以轻松地进出这个房 间。可对雷纳德三世来说,走出这个房间却比登天还 难——因为他患有肥胖症,他的体形庞大, • 但爱德华深知雷纳德三世爱吃的弱点,他每天让仆 人送最好的食物给雷纳德三世。雷纳德三世经受不住诱 惑,来者不拒。结果他的体重不减反增,体形变得越来 越庞大。就这样,雷纳德三世在这个敞开着门窗的房间 里呆了10年,直到病死在那个房间里。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一课时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课时,学习唯物主义“关于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能从主客观条件出发的人生态度,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从哲学知识角度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从解决人生问题的出发点来说,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以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为指导,为帮助学生做好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走好人生路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的客观实际。
●学情简要分析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随着身心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认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可能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
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职生有失落和自卑感,个别中职学生惰性和厌学心理较重,感恩心和责任感不强等。
由于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看事物做事情往往不能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不能做出人生的正确选择,从而影响自身的成长和人生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了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理解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学生能够正视现实,尊重规律,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主观行动,做出人生选择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运用目标:学生能够把握客观实际,判明自身主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完整版)(新版)第一课_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人生道路那么多, 你选哪条走?
课堂讨论
内容:王莉丽的故事(详见课文p2)
王莉原来的愿望是成为什么? 王莉后来为什么能够在空乘专业表现
出色?这说明什么?
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 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 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 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举例说明: 家庭生活消费(住房、家电、汽车等
什么是客观实际?
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况, 即事物自身的属性、特点以及事物之 间的种种联系
A、思维之中 B、意识之外
C、感觉之内 D、梦想之中
2、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 是( )。
A、唯物主义哲学 B、唯心主义哲学
C、形而上学哲学 D、现实主义哲学
3、判断:实事求是要求我们用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指导 自己的行动。( )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解释,意识第二性
意识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战斗的故事。
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 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 “存奶请客”的故事,P5
违反 客观规律的后果。
1、客观实际,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它存在于人们 的( )。
阅读教材p7慧雯的故事,思考下列问题:
人生的客观实际,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人生的客观实际: ⑴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优质课件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宏 观 领 域
宇宙空间到处是物质世界, 没有上帝居住的天堂。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微 观 领 域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生
命
世
界
核酸
DNA
.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地球在约47亿年
.
基本观点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
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 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原 子
.
基本观点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
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 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 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 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 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据,克服了 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 反对宗教唯心主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进步, 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 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 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 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
火
木
土
战国时代“五行 说”颇为流行, 并出现了“五行 相生相胜”的原 理,
水
金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五行”说的观点?
“五行”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 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 主义哲学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 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 历数、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课件

在做出人生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环境、资源和能力等因素,避免 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了解自身和环境是关键
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不足,同时了解社会、行业和职业的发展趋势,有助 于做出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
人生选择对客观实际的影响
人生选择与客观实际相互影响
个人的人生选择不仅受到客观实际的制约,也会对客观实际产生影响。例如,选 择从事环保事业可能会推动环保行业的发展。
社会因素
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 习惯和价值观念有深刻影响,进
而影响人生选择。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决定了人们的知识结构 和综合素质,对职业选择和人生
规划有重要影响。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人们的生活和职业发 展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就业政策
、户籍政策等。
03
人生选择与客观实 际的关联
人生选择应基于客观实际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客观实际的理解 • 人生选择的影响因素 • 人生选择与客观实际的关联 • 如何在人生选择中坚持客观实际 • 人生选择与实现个人价值 •性
定义
客观实际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和现象,包括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实 和现象。
个人价值是个人行为和决策的重要依 据,也是人生选择的重要基础。
个人价值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不同的 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
如何通过人生选择实现个人价值
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做出人生选择时,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 观和目标,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发现自己的潜力和 兴趣,积累经验和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和价值。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智慧之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三日”吕蒙三国时,吴国吕蒙十五六岁就跟随姐夫去打仗,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1 岁便升为拱野中郎将。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很低,常常词不达意,闹出笑话。于是,吕蒙听从孙权的教诲,发愤攻读,并且进步很快。赤壁之战之后,鲁肃接任吴国统帅。鲁肃早先知道吕蒙是文盲武将,很看不起他。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防地,提出好多战略上的问题,故意为难他。鲁肃本以为吕蒙会瞠目结舌,不料吕蒙对答如流,有的连鲁肃也未曾想到。鲁肃大为惊喜,称道:“学识渊博,非吴下阿蒙。”吕蒙听后幽默地答道:“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二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二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据医学史记载,17 世纪 20 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而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 世纪 80 年代,拉丁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 1901 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造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从科学输血的历程可以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两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联系某职校学生会考学习过去—上课睡觉、不小差、玩手机会考学习现在——成绩不及格,不过关
会考学习未来——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过关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我们的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举例互动
小组互动
互动碰撞
互动分析
互动总结
联系学生情感升华
(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来选择)
(联系经济学价值规律:毕业生创业失败事例—去年棉花天冷产量低今年齐种棉花丰收想赚钱反而无人收购亏本案例)
强调:主观符合客观,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点出:哲学原理与对应的方法
画片:“最强大脑”中外最优选手PK二维码的场景, 讨论:为什么你能把二维码能反映出来?(原理是:)
补充:规划短文——我的人生客观实际的选择(字数不低于五百字)
教学后记
本节课属于哲学与人生第二版修订版的再版内容,与第一版相比,内容更丰富,修订版突出人生——哲学——人生选择,这样还是不便于学生理解, 所以授课时调整为哲学原理——哲学方法——人生应用(选择)。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无
板书设计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二、物质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作业布置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学习指导相关练习
理论(理实一体)课教案
课题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
1、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
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
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
脑。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B)
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
2、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国人民发扬了万众一心、 众志成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取
每个人的人生在上学、就业、恋爱、结婚等问题上面临着 不同的选择。在每个问题的选择上都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可能性 。同是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不同的职业 ,形成不同的人生。同样的,在一个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 条件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在多种可能性面前,人生道路不只一条,这就要求我们 必须做出选择。但是,并非所有的人生发展的可能性,都能 转变为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客观实际,在多样可能 性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路。
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这种精神被称为伟大的抗洪精神。从哲学
上看这一材料表明 A.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A )
B.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C.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
D.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3、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
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向而行。这条小鱼泳技精湛,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
穿过了层层渔网,躲过水鸟的追踪。它好不容易游到了山顶,可
还来不及喘口气呢,剎那间,它被冻成了冰! 一万年后,一群登山队员在山顶上的冰封中发现了它,有人认出这
是产于渤海口的鱼。
一位年轻人赞道:“真是一条勇敢的鱼啊!穿越千川万水,来到一 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了不起!”
两个人外出打工,从上述情境中可以看出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什么 特点?
生道路不是只有一种选择,有多种可能性。 思考:人生道路为什么有多种可能性,为什么日常生活中, 我们处处面临着各种选择,归根到底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一、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 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王玲是某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即将毕业。在实习前, 王玲认真研究了以往本专业学生就业的情况。了解到毕业生大 多是到省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 疗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等方画工作。面 对多种就业进择,王玲根据自己的实际情況,决定将来从事家 庭个人健康顾问的工作。为此,她不仅抓紧学习相关知识,而 且先后到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实习,全面掌握医护技能,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融。
★结合上述事例,谈谈人生道路面临多种选择。
现实物质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和人生未来的不确定性, 为人生道路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上大学是一种选择, 不上大学也是一种选择;就业是一种选择,创业也是一 种选择。有的人嗓子好,可以选择唱歌,有的人身体协 调性好,可以选择体育运动;有的人逻辑思维好,可以 选择科学研究工作等等。无论那种选择,都有可能实现 自己的人生理想,都有可能创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本来想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 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就掉进了火 坑;本来想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 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 幸亏还没上 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 在退票时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人得到了上海 的票,要去上海的人得到了北京的票。
引思明理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 供了音像出版社
两个打工人员的故事
两个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 京。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又都改变了主意,因 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 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 头,还送衣服。
(B)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 、“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B)
C. 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 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每个人的将来都是未知的,存在多种可能性和 不确定性,当我们选择了其中一种可能,其他的可 能性就被排除了。
3、人生总有一条道路适合你
古时一个老人有五个儿子,一个老实,一个聪明,一个瞎 子,一个驼背,一个瘸子。邻居很担心他的五个儿子将来的生 计。你为这个老人出出主意,怎样安排这五个儿子?
这位老人根据其不同的情况,因人而异,安排不同的工作, 让朴实无华的务农,机智敏捷的去经商,瞎眼的卜卦算命,驼 背的搓麻,跛脚的纺纱。如此安排,人尽其才,发挥了各人的 长处,又避开了各人的短处,可以说是“人尽其才”之典范。
这些都是事物存在的不同形态。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 种可能性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多种可能性的客观基础。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
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东西,当某种事物或现象还没成 为现实之前,只是一种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一切实际存在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
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a、自然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无限多样的
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既千差万 别,又具有统一性。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原 理。
(1)如何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多样性:世界上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形态 各不相同。
统一性:虽然世界万物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的 本质属性——物质性(客观实在性)。
中职生毕业后无论选择继续升学 还是直接就业,在做出选择时都 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人生选择的条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选择人生
道路的前提。 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即客观实际,也包
括人身条件的实际。
自然天赋、知识结构、理论背景、能力水平等。
渤海口有一条小鱼,它下定决心要一路游到山顶,于是它逆
☆孔子的政治抱负没有实现,却成为一个好老师,
伟大 的思想家、教育家。
☆陈景润因口齿不清,无法胜任老师,却通过自
身努力成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数学家。
(2)人生选择受对象的实际的影响和制约
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生活于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 关系之中,同时,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又是人们认识和 改造的对象。
(3)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自然物质都具有客观的实在性。
b、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依赖于人脑这种高度完善的物
质器官。
②事物具有多样性的存在形态
a 、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宇宙世界的星云团; b、从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到有生命的生物形态; c、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①学会选择 需要对个人面临的客观实际以及自身的实际 当我们面临人生的选择时,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所面临的生
活环境,社会环境等客观实际,以及个人兴趣爱好,自然禀赋, 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自身条件的实际。认识这些因素为自己 的人生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
②善于选择
需要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把握时机。 在选择和设计人生道路时,要充分考虑并妥善处理个人想 干什么、能干什么、客观条件允许干什么这三者的关系,慎重 对待,择善而从。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有一天,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同国王 聊天。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 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 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完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之后,他又对国王说,世界上还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 也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
每一种事物发展中的多种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 种可能性会转变成现实。当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之后,在 一定时期内,其他可能性都难也转变成现实。
世界著名的歌唱家帕瓦 罗蒂,年轻时,曾想做教师, 同时又痴迷音乐。他拿不定 主意,到底是做教师还是做 歌唱家。于是去问父亲,父 亲说:“你如果想坐两把椅 子,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 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择一 把椅子”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 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 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 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去上海的人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 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 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 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在长年奔波中,他又有一 个新的发现:一些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个空档办 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名工人,业务也由上海 发展到杭州和南京。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站, 他刚要下车,一个拣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个空啤酒瓶, 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3)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潜在的,没有展开的现实,现 实是充分展开并已经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