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设计

合集下载

无意识设计模型的特点

无意识设计模型的特点

无意识设计模型的特点无意识设计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人类无意识思维和行为的模型。

它是基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旨在解释人类在决策、学习、记忆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无意识设计模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非理性和自动化: 无意识设计模型认为人类的很多思维和行为是非理性和自动化的,即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发生。

这些非理性和自动化的过程是无意识思维的核心特点,它们对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2. 隐含的规则和模式: 无意识设计模型认为,人类的无意识思维和行为是基于隐含的规则和模式。

这些规则和模式可以是我们通过经验和学习积累的,也可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它们在我们的无意识中潜移默化地指导着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3. 快速且高效: 无意识设计模型认为,无意识思维是一种快速且高效的思维方式。

相比于有意识思维,无意识思维更加迅速地处理信息,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这种快速且高效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4. 难以察觉和控制: 无意识设计模型还指出,无意识思维和行为往往是难以察觉和控制的。

因为它们发生在我们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往往难以察觉到它们的存在。

而且,即使我们意识到了它们,我们也很难主动地控制和改变它们。

5. 受环境和情绪影响: 无意识设计模型认为,人类的无意识思维和行为是受环境和情绪的影响的。

环境和情绪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无意识思维和行为,从而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结果。

通过以上特点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无意识设计模型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不仅仅是基于有意识的推理和决策,还受到很多非理性和自动化的过程的影响。

这种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指导。

例如,在产品设计和广告营销中,了解无意识设计模型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营销人员更好地引导用户的行为和决策。

浅析无意识设计思维下的现代家居设计

浅析无意识设计思维下的现代家居设计

浅析无意识设计思维下的现代家居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现代家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别具匠心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那么如何创作出一件精美的设计作品呢?这就需要有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无意识设计思维。

无意识设计思维是一种将你的“灵感”转化为设计原型的方法。

与传统的思维过程所不同的是,这种思维模式利用人类大脑的无意识,把灵感转化为不断反复的创作过程。

这种思维模式下的设计从感觉出发,主观随着自己的感受去进行反复的试验和探索,直到最终完成美妙的作品。

无论是现代的家居设计还是其他方面,这种思维模式都是相当重要的。

在现代家居设计中,无意识设计思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关注用户的使用感受。

无意识设计思维认为设计师应该以用户为中心,从人的感官、情感、心理等角度出发,设计出最合适的产品。

在家居设计中,设计师也应该同样关注用户的使用感受,让他们体验到最佳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第二,融合文化元素。

现代家居设计更加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合,这也与无意识设计思维的“情感”核心是相符的。

设计师应该善于从当地文化和传统元素中汲取灵感,将之融入设计,让家居产品更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

第三,注重细节。

无意识设计思维认为,对于设计师来说,细节就如同产品一样重要。

在家居设计中也是如此,设计师应该注重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从材质的质感、设计的线条、颜色的搭配等方面精心打磨,让产品更加精致。

第四,创新设计元素。

无意识设计思维认为,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元素是每个设计作品发展演化的重要原动力,因此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注重创新,发掘出更新颖、独特、时尚的设计元素,让家居产品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总之,无意识设计思维是一个新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可以让设计师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获得更多灵感,提高设计作品的品质和水平。

融合文化元素、注重细节、关注用户使用感受、创新设计元素等,都是现代家居设计中可以使用无意识设计思维的方法。

只有不断地创新和研究,才能在现代家居设计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无意识设计的经典案例

无意识设计的经典案例

无意识设计的经典案例无意识设计始于心理学,是指那些不是有意识地设计的经典案例。

无意识设计对于产品设计、广告宣传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部分来阐述无意识设计的经典案例。

一、颜色对于情绪和行为的影响颜色是设计中最基础的元素之一,而它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经常是我们无法察觉的。

颜色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例如红色可以提高人们的情绪,黄色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信,蓝色可以增强人们的安全感。

在设计中,不同的颜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设计师们应该理解颜色的意义,合理地运用颜色。

例如,快餐店常用红色和黄色的组合,这是因为红色可以提高人们的情绪,黄色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这样的颜色组合能够让人们感到快乐和满足,从而增加他们在餐厅的兴趣和消费欲望。

二、符号和形象的设计符号和形象的设计也是无意识设计中的经典案例。

符号和形象是人们理解和记忆的关键因素。

实际上,人们的大脑对符号和形象的处理速度比文字快得多,因此在设计中,合理地运用符号和形象可以更好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如,著名的标志设计师保罗·兰德(Paul Rand)在IBM开发了著名的八条条纹的标志。

这个标志简单而且易于识别,而八条线也被解读为计算机代码的二进制中的数字1.这种设计方式非常巧妙地表达了IBM所追求的技术优势和现代化形象。

三、品牌名称的设计品牌名称的设计也是无意识设计中的经典案例。

品牌名称不仅仅是一个名称,它还能够体现品牌的印象和形象。

在设计品牌名称时,需要考虑名称的长度、发音、易懂性、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因素。

例如,著名的品牌“Nike”的命名就非常巧妙。

这个品牌的名称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

Nike的发音与“Victory”非常相似,同时这个名称短小精悍,易于记忆,激发人们的明确意图和行动欲望。

总结:无意识设计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领域,在产品设计、广告宣传和品牌营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心理学、文化和时代的知识,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设计中,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和心理变化。

浅析无意识设计思维下的现代家居设计

浅析无意识设计思维下的现代家居设计

浅析无意识设计思维下的现代家居设计现代家居设计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设计师们不断地为人们创造出新颖、舒适、实用的家居环境。

很多时候,这些设计看似新颖却又似曾相识,原来是因为设计师运用了无意识设计思维。

无意识设计思维是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无意识地受到社会文化、心理学、个人经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出一种不经意的设计想法。

本文将会从浅析无意识设计思维下的现代家居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这种设计思维对现代家居设计的影响。

现代家居设计中无意识设计思维的体现是有这个领域中设计师们在创作过程中受到的各种文化因素所影响。

无论是东方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现代思潮都会在设计作品中得到呈现。

在东方文化中,设计师们会借鉴传统的装饰元素、家具风格等来赋予设计作品独特的韵味,比如中国的传统元素中的红色、花鸟等元素就常常出现在现代家居设计中。

而西方文化的现代思潮则常常体现在设计作品的简约、现代、时尚的风格上。

这些文化因素的融合和互相影响使得现代家居设计更加多元化和富有趣味性。

通过这些文化元素的引入,现代家居设计不再是单一的样式,而是代表着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现代家居设计中无意识设计思维的体现是有这个领域中设计师们对心理学因素的考量。

设计师们在设计家居环境时,会充分考虑人们在其中的舒适感、愉悦感以及心理需求。

在色彩的选取上,设计师们会根据心理学的原理来选择不同的颜色,让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平和、愉悦。

在家具的摆放、空间的设计等方面,设计师们也会以人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让人们在其中感到舒适、愉悦、安全。

通过这样对心理学因素的考量,现代家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外在造型,而是通过结合心理学的原理来创造出更具有情感共鸣的设计作品。

现代家居设计中无意识设计思维的体现是有这个领域中设计师们对个人经验的融合。

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将自己的个人经验融入其中。

一位设计师可能会将自己在旅行中所见所感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从而赋予作品独特的情感和故事。

无意识设计中的“以人为本”

无意识设计中的“以人为本”

设计艺术Design art 55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为减少互动障碍创造条件,最终提供出一种人性化、通俗化舒适便利的设计。

一、什么是无意识设计(一)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首次提出无意识设计理念的是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他将自己所理解的可供性概念贯穿到自己的设计中,这个理念可解释为:将无意识的行为转化为可见之物。

这个理念也可称为“直觉设计”。

直觉是一种基于人们长期经验下本能存在的下意识反应,是一种不以个人及他人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

在进行设计创作时,深泽直人将人的潜意识行为视为原始驱动力,他称其为“设计溶入行为”,是一种沉浸式考量问题的方式。

他认为好的设计会自然而然、不突兀地融入人们的行为中,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中,而不是大脑过分运作后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是把心灵喻为一座冰山,代表意识的是浮出水面的小部分,而隐藏在水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

他认为,只有少部分意识在控制人的言谈举止,而主宰人运作的是大部分的潜意识,其对人作出反应具有主导作用。

深泽直人的设计理念中对无意识部分的注重,就如同弗洛伊德“冰山理论”中讨论的潜意识最深层次的本我部分,一种对人潜在需求的探寻。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能主动地对人的性格、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

二、设计中的“以人为本”(一)“以人为本”的设计设计行为从来都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创造活动,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实施创意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

有目的地研究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有意识地发现事物的本质,以功能主义为核心发挥其作用。

许多人会误认为设计师是那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的人,但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得出的是往往一些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

乔布斯曾说:“设计不仅仅是外观,而是用户体验,关键在于用起来怎么样。

”真正的设计一直都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行为。

设计与工匠不同,不能仅仅满足于可知的需求,还应该致力于发现和引导潜在的需求,而这种潜在的需求就是深泽直人所提出的无种运用适合手段满足需求,具有“人性化”的行为活动。

基于情绪的无意识设计研究

基于情绪的无意识设计研究

基于情绪的无意识设计研究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情绪和认知过程的研究日益深入。

情绪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设计领域来说,情绪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无意识设计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并不是在有意识地去追求某种情绪,而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设计手法,植入情绪元素,从而让用户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情绪共鸣。

本文将探讨基于情绪的无意识设计研究,分析其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情绪与认知情绪是人类在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一种情感体验。

而认知则是人们通过感觉、思维、记忆等过程获取信息并理解世界的能力。

情绪和认知是密不可分的,情绪会对认知产生影响,同时认知也会影响情绪。

情绪和认知的相互作用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者往往需要通过情绪和认知来影响用户的感知和体验。

二、基于情绪的无意识设计基于情绪的无意识设计是指设计者通过一些特定的设计手法,植入情绪元素,从而让用户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情绪共鸣。

这种设计方法更加注重用户的情感需求,通过情绪共鸣来影响用户的行为和选择。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通过颜色、形状、材质、音乐等元素来进行情绪的植入,从而创造出符合特定情绪的设计作品。

三、基于情绪的无意识设计的应用1. 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领域中,基于情绪的无意识设计可以被广泛应用。

比如一些家居用品,通过温暖的色调和柔软的材质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而一些健身器材,则可以通过硬朗的形状和矫健的线条来激发用户的运动欲望。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 空间设计在空间设计中,基于情绪的无意识设计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一个餐厅的设计,可以通过灯光、音乐和装饰品的搭配,营造出浪漫、愉悦的氛围,从而吸引顾客的光顾;而一个儿童游乐场,则可以通过色彩斑斓、形状多样的设计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更好地营造出符合特定情绪的场景,让用户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情绪共鸣。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我们从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Design April - Ocean Of Love深泽直人最著名的设计理念就是「无意识设计」,也可以叫做「直觉设计」,讲究将无意识的行为转化为可见之物。

深泽直人关注细节,关注感情,因而才会把我们生活无意识的细节转化为产品设计,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才会成就伟大的产品,打动用户的心。

1、带托盘的灯这款台灯的底座是个托盘,每当你下了班回家,把钥匙往托盘里一扔,灯就会自动亮起来,拿出钥匙也就关上了灯。

很人性化。

2、KOISHI这个设计体现了大师的极简主义,美丽的造型,流畅的线条,这个 KOISHI 家具使用玻璃纤维制成,可以当座椅也可以当咖啡桌。

3、带纸篓的打印机深泽直人的设计总是在为人们考虑,一般人们在打印的时候都会打印很多张,挑选一张自己满意的,这个打印机的底部直接带有纸篓,就可以将废稿顺手扔掉。

4、钢丝食物器皿简单的结构,用来放什么一目了然,这些钢丝器皿放在杂乱的厨房,也会成为一道风景。

5、带凹槽的伞这把伞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在手柄上设计了一个凹槽,不知道你会不会也习惯于等车时把重物挂在上面,这些小细节,很贴心,有的时候也会帮上大忙。

6、IT IS desk lamp这个设计获得过红点设计大奖,这个简单的台灯不但可以调节亮度,也可以在九十度之内任意调整。

7、壁挂式 CD player这是深泽直人为无印良品设计的一款音乐播放器,它的设计融入了儿时的回忆,小的时候电灯和电扇都是拉线的,这款CD player 也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拉线代替开关。

这个设计曾获日本国家优秀设计奖和德国 IF 设计金奖。

8、去芜存菁的沙发将法式古典演绎出灵气来,是这款沙发的奥妙所在。

深泽直人舍去法式古典家具繁复雕刻带来的奢华感,保留了法式特有的优雅浪漫情调,同时改成适合人体工学的尺寸,将“用”的设计理念发挥到极致。

干货丨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

干货丨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

干货丨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 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 Naoto Fukasawa深泽直人 Naoto Fukasawa个人简介深泽直人 Naoto Fukasawa ,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武藏野艺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设计顾问、±0品牌创始人等。

深泽直人1956年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工业设计系。

后进入日本爱普生精工株式会社担任设计师,负责设计手表及其他微电子产品。

1989年前往美国,加入了旧金山三藩市一间产品开发设计顾问公司ID Two,即后来著名的IDEO公司的前身。

1996年,在美国工作了七年半之后,他返回日本创建了IDEO日本分部,为许多日本公司提供设计咨询服务。

2003年,深泽直人自立门户创办了深泽直人设计公司"Naoto Fukasawa Design",并加入日本无印良品公司顾问委员会。

同年,还创办了一个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的新品牌——±0 (PLUS MINUS ZERO),设计了许多不同种类的产品,包括从微电子设备如手表手机到家具和室内摆设。

他设计的INFOBAR和NEON手机以及为无印良品设计的壁挂式CD播放器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另外,自2005年以来,深泽直人还与意大利、德国、瑞士和北欧等地的公司合作了许多项目,其中包括B&B Italia、Driade、Magis、Danese、Artemide、Boffi和Vitra等知名公司。

他的设计作品被普遍人认为是朴素、无须思考就能使用的,而他本人称之为"without thought",又称为无意识设计或直觉设计。

这些设计为深泽直人曾赢得了数十项奖项,其中包括美国IDEA金奖、德国IF金奖、"红点"设计奖、英国D&AD金奖、日本优秀设计奖、Mainichi设计奖和Oribe奖等。

很多认识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的同行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锋吴卫(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8)摘要: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无意识设计”理论,即为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人有意味的享受;他在设计中“关注细节、关注情感”,力图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让产品不再是冰冷的功能性物件;他的“无意识设计”还体现了“象以圜生、简约细腻”的特色,即在设计中注重环境、注重细节,形体由环境来决定并力求简洁明了,让消费者享受操作一件新产品的惬意。

关键字:无意识设计;细节;情感;简约;象以圜生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带动了日本设计事业的蓬勃发展。

自1961年起,日本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即日本工业开始进入腾飞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模仿逐步走向创造自己品牌的道路,从而使日本成为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1]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日本举办了一次国际设计展览,使日本设计师看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设计产品,促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

通过此次展览,日本设计师不断从中汲取养分,结合日本文化特色,积极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简洁而不单调的工业设计,即具有日本地域特色的工业设计。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民族意识,又能与国际接轨的设计大师,深泽直人便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1 深泽直人简介图1 深泽直人(1956~)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1956年生于日本山梨县,1980年(24岁)毕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的产品设计系。

1988年(32岁)深泽直人在日本爱普生精工株式会社担任设计师, 1989年(33岁)他离开日本到了美国,在旧金山加入了一个只有15人的设计工作室“ID two”,即“IDEO”前身,“IDEO”现有450多名员工,遍及帕洛阿尔托、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和慕尼黑。

八年后深泽直人返回故乡,1997年(41岁)他协助组建了“IDEO”日本分部,共有八名设计师主要服务于日本市场,他在其中工作到2002年12月。

2003年1月(47岁)他在东京建立了“深泽直人设计公司”,并加入日本无印良品公司顾问委员会,2006年(50岁)深泽直人与另一名设计师共同创建Super Normal工作室。

现在,深泽直人被武藏野美术大学聘为教授,同时出任东京AAD工作室主管,并且在日本顾问委员会的质量设计和经济部门以及贸易与工业战略设计研究学会供职。

深泽直人曾获得五十多项大奖,其中包括美国IDEA金奖、德国IF金奖、“红点”设计奖、英国D&AD金奖、日本优秀设计奖。

[2]2 何谓“无意识设计”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

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

[3]“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是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举一个身边的例子进行分析:经常做饭的人一般都知道,煮米饭时放一些辅料可以使做出的米饭达到意想不到的口味,比如放醋可以使煮出的米饭更加松软、香嫩,即使大部分人知道这个常识,但是因为一时疏忽仍会有忘记添加辅料的时候。

因此我们需要做一种设计,就是在煮米饭时的一个无意识动作中自动添加相应辅料,而这种设计就称为“无意识设计”。

在笔者看来,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一种生活需求,而非改变,设计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杂。

因此,好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使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特别是在工业设计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力图否定约定俗成的设计,用自己的思想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样就无形中加重了人们的“适应负担”,“无意识设计”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是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把这些细节放大,注入到原有的产品中,这种改变有时比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更伟大。

“无意识”并不是真的没有意识去参与,而是我们知道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但还没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深泽关注的,正是我们所忽略的有关“无意识”的种种生活细节。

深泽用一个简单的道理向我们阐释了他设计的思想根源:在发短信的时候,一般人会选择沿着给盲人专用的道路走,他可以不用眼睛看而不走错。

也就是说,这条黄色的、平时提供给盲人使用的路,又体现了它的新价值。

而人走路并不仅仅是儿时学会的一种行为,而是你在走路的时候要看你的脚往哪儿踩,也就是在寻找你的脚踩的一种价值。

所以,上述发短信时循着盲道而行,就是一种寻找价值的连续的行为,而当人、物与环境达到完美和谐的时候,我们说这种行为就找到了一种无意识的有价值的行为。

[4]3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解读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早已厌倦华而不实的产品,面对“换汤不换药”的设计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深泽的“无意识设计”是一种已存在的感觉,是一份真挚情感的表露,在其设计中充满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让顾客一看到就会“爱”上这个产品,找到自己内心苦苦寻觅的东西。

深泽的“无意识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3.1 关注细节关注情感在产品设计中,细节是设计作品深化主题、拓展内容、提升品位并经得起推敲的关键所在,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实现产品外在价值的重要部分。

因此,无论设计创意如何精妙绝伦、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成为一件好作品。

所以,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同样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

[5]深泽直人就是一位对“细节”一丝不苟的设计者。

如图2所示为深泽设计的一款带托盘的台灯,让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当结束一天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你会放下钥匙然后顺手打开台灯,而这款台灯的设计便是巧妙地抓住这个细节,把台灯的底座设计成盘子的形状,你可以很随意地把钥匙丢进盘子,这样台灯就会自动亮起来;而当你打算离开的时候,在取走钥匙的同时,灯会自动熄灭,这样台灯就成了一天的终点和新的一天的起点。

图2 托盘台灯深泽直人好的设计不一定具有亮丽的外观、奢华的装饰、昂贵的价格,而是在某些细节之处能够带给使用者意想不到的便利。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多雨的季节,出行时我们习惯带一把伞,走累了,伞又可以充当起拐杖的角色,但是此时如果我们手里拎着较多东西,就只能把伞夹在腋下,而这时只要在伞的弯钩处再设计一个凹槽,这样伞把就多了一个功能——悬挂塑料袋。

(见图3所示)图3 带凹槽的伞深泽直人图4为深泽设计的一款CD播放器,这款播放器的外形酷似一个排气扇,而且它的开关比较特别,为一条拉绳。

可能有些人会有这样的记忆,就是儿时见到的电灯多为拉绳开关,而且那时我们还特别喜欢重复地拉动拉绳,让电灯不断地开闭,这个设计就是抓住了我们儿时的记忆,当我们拉下拉绳时,美妙的音乐便会响起,加上其特有的外形设计,使得CD播放器不再仅仅是一个用来听音乐的工具,倒像是一件艺术品,勾起我们已逝去的回忆,倾注了我们共同享有的美好情感。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积淀了宝贵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财富,这种设计便是抓住这点,较好地利用一种曾经有过的行为细节,从而调动了每一个使用者的情感细胞。

与其说设计是一种创造过程,不如说是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感情交流,这种交流虽无形,但深刻。

图4 CD播放器设计深泽直人通过上述的“无意识设计”,把消费者的无意识行为物化,给大众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使得产品不再是冰冷的功能性物件,而是注重产品和情感的结合,这种关注细节、关注情感的设计便是深泽所倡导的“无意识设计”的一大特色。

3.2 象以圜生简约细腻如果说,对于细节、情感的关注,是深泽“无意识设计”的缘起,那么真正使得其“无意识设计”取得巨大成功的便是设计与环境的结合。

心理学上提到,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统一体,所以,设计环节中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即“象以圜生”[6]。

正如深泽直人所说:“在日本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物体本身更重要,物体是构成和谐的一部分,我开始停止仅是有趣的外形构想而开始考虑物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应该从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各种要素中,抽出一些和环境所匹配的元素。

”[7](P.112)图5为一个由深泽直人设计的带有纸篓的打印机,对于打印机的设计,一般人都会绞尽脑汁地去想怎么把外形设计好,而这个作品没有太多地考虑打印机的外形,而是思考打印机的使用环境:在打印东西的时候较多人、包括我们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往往不止打印一张,而是打印出几张来,并从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张,然后把其它剩下的扔掉。

这款打印机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将打印机的底部直接设计成一个纸篓,这样,就能够方便我们在打印时去选择自己满意的纸张,而把不满意的随手扔掉。

图5 打印机设计深泽直人日本的设计中,因为禅宗思想的融入,使得产品本身凸显深幽与灵性,它以“象外之象、意外之意”表现出一种深幽的空灵境界。

深泽便是抓住了日本禅宗的精髓,他的每一件设计作品都堪称是与日本禅宗思想巧妙结合的典型实例。

他认为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胜过喧闹的,轻巧的强过笨重的。

新简洁主义设计师康斯坦丁·格里克(Konstantin Grcic)评价他说:“深泽直人有着能将复杂变成简单、丑陋变成漂亮、陈旧变成崭新的魔力,他可以亲吻一只青蛙而让她变成公主。

”[7] (P.112)深泽作品之简洁,并非平常人所理解的“构造简单”,而是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修饰,同时在细节上进行改变,使得产品产生一种新的价值,且这种改变往往充满了人文关怀。

给我们一张白纸,我们都想画出自己心中最美丽的图像,但是一旦设计掺杂了太多主观的东西,必然会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一个产品被设计的过于复杂,对受众来说就是一种挑战,在生活压力如此大的今天,人们会刻意或非刻意地逃避压力,因此一个好的设计能够使用最少的设计语言,调动我们最丰富的生活情感,让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自由,而不是被产品所控制。

所以说:设计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杂。

手表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物件,但是关于手表的设计样式可谓层出不穷,应有尽有。

其实手表的基本功能就是显示时间,而可延伸的功能有搭配衣服,代表身份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为买一块手表而费尽心思,要不然就是不够稳重、要不然是太过呆板、抑或是华而不实,而深泽是如何设计手表的呢?如图6所示的手表,12格时间刻度简化为结构形体中的12边形顶点,表盘留白,只剩下干净利落的时针和分针,这比功能主义多了一份细腻和温和式的简洁,在简洁中又不失高雅,是契合了功能的简洁,是简洁的更高层次。

图6 手表设计深泽直人简洁的东西可以有效地缓解人和产品操作界面的隔阂,让人们使用产品成为享受功能的过程,而简洁的更高境界是舍弃说明书,凭借直觉便可以实现产品功能,这也是“无意识设计”追求的更高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