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多态性与突变以及基因芯片(完成版本)03版

合集下载

chip-03基因

chip-03基因
加寡核苷酸链 双链形成 连接 连接成功
阳性
连接失败
阴性
SNPs Typing~ by Polymerase(1)
加核苷酸 双链形成 聚合 延伸成功
阳性
延伸失败
阴性
STRs Typing(1)
侧视 重复单位 重复数 俯视
互补区
阵列 阵列与靶-报告分子杂交 连接
STRs Typing(2)
标记
0 1 2 3 4 5
FGR MYCL1 NMYC
Oncogene Targets On the AmpliOnc™ I Biochip
RAF1 HRAS1 EGFR1 REL PDGFRA CND1 INT2 MYB PIK3CA MET MYC ABL FGFR2 FGFR1 KRAS2 WNT1 GLI MDM2 CDK4
Hybridized probes hybridization
Miniaturized array
Solid support
探针阵列
生物素化靶RNA
杂交
结合抗体 成像
技 术 流 程
技 术 流 程
分类①
DNAChips Chips DNA
ExpressionChips Chips Genomic GenomicChips Chips Sequencing SequencingChips Chips Expression
1. Extract mRNA from tissue 2. Produce cDNA by RT & Label 3. Mix with labeled reference cDNA 4. Hybridize to Chip 5. Wash and Image
Tumor Sample

基因芯片名词解释

基因芯片名词解释

基因芯片名词解释基因芯片是一种可以同时测量几千到数百万个基因在一个特定生物样本中表达水平的大规模平行检测技术。

基因芯片通常由玻璃片或硅片制成,上面带有数千至数百万个微小的探针,每个探针与一个特定的基因序列或基因组区域相关联。

通过将待测样本中的RNA转录成cDNA,然后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基因芯片可以快速、高通量地测量每个基因的表达水平。

基因芯片有许多不同的应用,包括基因表达分析、基因型检测、突变检测和DNA甲基化等。

基因芯片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揭示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理解生物体内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以下是基因芯片中一些常用的名词解释:1. 探针(Probe):探针是芯片上的小片段DNA或RNA序列,用于与待测样本中的RNA或DNA杂交。

通过测量探针与待测样本中的RNA或DNA的配对程度,可以确定基因的表达水平或基因型。

2. 表达水平(Expression Level):基因芯片可以测量基因在生物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即该基因的mRNA的相对或绝对数量。

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以表明该基因在特定生物过程中的重要性。

3. 杂交(Hybridization):基因芯片上的探针与待测样本中的RNA或DNA发生互补配对的过程。

通过杂交,可以测量样本中的RNA或DNA与探针的亲和性,从而确定基因的表达水平或基因型。

4. 基因组学(Genomics):基因组学研究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基因芯片是基因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基因组的组成和调控。

5. 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转录组学研究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转录产物,即mRNA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基因芯片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测量转录组的表达水平,从而理解基因在特定生物过程中的调控。

6. 基因型(Genotype):基因型指的是一个生物体内某个基因的具体变种或突变形式。

基因芯片可以通过检测基因组中的多个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帮助科学家们确定个体的基因型。

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和经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或基因型(genotype)或等位基因(allele),亦称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或基因多态性。

从本质上来讲,多态性的产生在于基因水平上的变异,一般发生在基因序列中不编码蛋白的区域和没有重要调节功能的区域。

对于一个体而言,基因多态性碱基顺序终生不变,并按孟德尔规律世代相传。

基因多态性分类生物群体基因多态性现象十分普遍,其中,人类基因的结构、表达和功能,研究比较深入。

人类基因多态性既来源于基因组中重复序列拷贝数的不同,也来源于单拷贝序列的变异,以及双等位基因的转换或替换。

按引起关注和研究的先后,通常分为3大类:DNA片段长度多态性、DNA重复序列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

DNA片段长度多态性DNA片段长度多态性(FLP),即由于单个碱基的缺失、重复和插入所引起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变化,而导致DNA片段长度的变化。

又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这是一类比较普遍的多态性。

DNA重复序列多态性DNA重复序列的多态性(RSP),特别是短串联重复序列,如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主要表现于重复序列拷贝数的变异。

小卫星(minisatellite)DNA由15~65bp的基本单位串联而成,总长通常不超过20kb,重复次数在人群中是高度变异的。

这种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决定了小卫星DNA长度的多态性。

微卫星(microsatellite)DNA 的基本序列只有1~8bp,而且通常只重复10~60次。

单核苷酸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即散在的单个碱基的不同,包括单个碱基的缺失和插入,但更多的是单个碱基的置换,在CG序列上频繁出现。

这是目前倍受关注的一类多态性。

SNP通常是一种双等位基因的(biallelic),或二态的变异。

SNP大多数为转换,作为一种碱基的替换,在基因组中数量巨大,分布频密,而且其检测易于自动化和批量化,因而被认为是新一代的遗传标记。

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和经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或基因型(genotype)或等位基因(allele),亦称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或基因多态性。

从本质上来讲,多态性的产生在于基因水平上的变异,一般发生在基因序列中不编码蛋白的区域和没有重要调节功能的区域。

对于一个体而言,基因多态性碱基顺序终生不变,并按孟德尔规律世代相传。

基因多态性分类生物群体基因多态性现象十分普遍,其中,人类基因的结构、表达和功能,研究比较深入。

人类基因多态性既来源于基因组中重复序列拷贝数的不同,也来源于单拷贝序列的变异,以及双等位基因的转换或替换。

按引起关注和研究的先后,通常分为3大类:DNA片段长度多态性、DNA重复序列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

DNA片段长度多态性DNA片段长度多态性(FLP),即由于单个碱基的缺失、重复和插入所引起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变化,而导致DNA片段长度的变化。

又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这是一类比较普遍的多态性。

DNA重复序列多态性DNA重复序列的多态性(RSP),特别是短串联重复序列,如小卫星DNA 和微卫星DNA,主要表现于重复序列拷贝数的变异。

小卫星(minisatellite)DNA由15~65bp 的基本单位串联而成,总长通常不超过20kb,重复次数在人群中是高度变异的。

这种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决定了小卫星DNA长度的多态性。

微卫星(microsatellite)DNA 的基本序列只有1~8bp,而且通常只重复10~60次。

单核苷酸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即散在的单个碱基的不同,包括单个碱基的缺失和插入,但更多的是单个碱基的置换,在CG序列上频繁出现。

这是目前倍受关注的一类多态性。

SNP通常是一种双等位基因的(biallelic),或二态的变异。

SNP大多数为转换,作为一种碱基的替换,在基因组中数量巨大,分布频密,而且其检测易于自动化和批量化,因而被认为是新一代的遗传标记。

遗传学课件基因突变

遗传学课件基因突变
(4) 烷化剂:这是一类具有一个或多个活性烷基的化合物。常见的 烷化剂有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乙烯亚胺(EI)等。
羟胺(hydroxylamine,HA)
可使胞嘧啶(C)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而不能 正常地与鸟嘌呤(G)配对,而改为与腺嘌呤(A) 互补。经两次复制后,C-G碱基对就变换成T-A碱基 对。
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互变异构作用引起的突变
DNA复制中的错误环出产生的碱基插入和缺失
(二)、自发的化学损伤
1、脱嘌呤
脱嘌呤是自发化学变化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 于碱基和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断裂,从而引起一个鸟 嘌呤或一个腺嘌呤从DNA分子上脱落下来。
研究发现,在37℃条件下培养一个哺乳动物细胞 20小时,会有数以千计的嘌呤通过脱嘌呤作用自发地 脱落。如果这种损伤得不到修复,就会引起很大的遗 传损伤,因为在DNA复制过程中,无嘌呤位点将没有 特异碱基与之互补,而可能随机地选择一个碱基插进Biblioteka 去,结果导致突变。一、静态突变
二、动态突变
一、静态突变(static mutation)
是在一定条件下生物各世代中以相对稳定 的频率发生,并且能够使之随着世代的繁衍、 交替而得以稳定传递的基因突变。
可分为点突变和片段突变。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DNA链中单个碱基或碱基对的改变,包括 两种形式:碱基替换和移码突变。
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
DNA分子中原有的某一特定碱基或碱基对 被其他碱基或碱基对置换、替代的突变形式。
转换(transition):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一种
嘌呤-嘧啶对所替换。
颠换(transvertion):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

《基因突变》 知识清单

《基因突变》 知识清单

《基因突变》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 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

于是后代的表现中也就突然地出现祖先从未有的新性状。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基因突变的原因可以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两大类。

1、自发突变自发突变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突变,其发生频率较低。

这是由于生物体内的一些自然过程,如 DNA 复制过程中的错误、DNA 损伤和修复的不完全等,可能导致基因的碱基发生改变。

2、诱发突变诱发突变是由外界因素诱导发生的突变。

这些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1)物理因素常见的物理诱变因素有紫外线、X 射线、γ 射线等。

这些射线能够直接作用于 DNA 分子,使碱基发生变化,或者造成 DNA 链的断裂,从而引发基因突变。

(2)化学因素许多化学物质能够引起基因突变,例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烷化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与 DNA 分子发生反应,改变碱基的化学结构,导致碱基配对错误。

(3)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引起基因突变。

三、基因突变的特征1、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以及细胞内不同的DNA 分子上或同一 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

2、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通常很低。

3、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4、多害少利性大多数基因突变会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对生物往往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基因突变是有利的,或者是中性的。

5、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

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

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
基因多态性是指在人群中存在着不同等位基因频率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
度上能够解释不同个体对于相同疾病易感性的差异。

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的相关内容。

首先,常见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包括基因测序、基因芯片技术和基因突变检测。

基因测序是指通过测序技术对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进行测序,从而确定个体的基因型。

基因芯片技术则是利用微阵列芯片来检测基因多态性,其优势在于能够同时检测多个基因位点。

而基因突变检测则是针对已知的疾病相关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确定个体是否携带有害突变。

其次,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预算来确定。

对于
基因型的初步了解,基因测序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方法;而对于大规模的基因多态性研究,基因芯片技术则更为适用;而对于已知的疾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则可以采用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另外,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科研领域,同时在临床诊断和个
体健康管理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对个体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以预测个体对于特定药物的代谢情况,从而实现个体化用药。

此外,基因多态性检测还可以用于遗传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为个体健康提供更为精准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总之,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对于科研、临床诊断和个体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相信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精品) 医学遗传学课件:基因突变与遗传多态性

(精品) 医学遗传学课件:基因突变与遗传多态性
任一碱基发生置换而导致剪辑和加工异常, 不能形成正确的mRNA分子。
2.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基因组DNA链中插入或缺失1个或几 个碱基对,从而使自插入或缺失的那一 点以下的三联体密码的组合发生改变, 进而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 变化。
移码突变
碱基对插入和(或)缺失的数目和方式不同, 对其后的密码组合的改变的影响程度不同。
5.有害性
一般而言,生物遗传性状的形成,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 产物。而对这些性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 通常都会对生物的生存带来消极或不利的影响,即有害性。
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基因的突变是绝大多数人类遗传病发 生的根本原因;体细胞突变则常常是肿瘤发生的病理遗传 学基础。
芳香族化合物
吖啶类和焦宁类等扁平分子构型的芳香族化 合物可以嵌入DNA的核苷酸序列中,导致碱基插 入或丢失的移码突变。
三、生物因素
病毒 风疹、麻疹、流感、疱疹等 真菌和细菌 毒素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形式
静态突变 动态突变
一、静态突变(static mutation)
是在一定条件下生物各世代中以相 对稳定的频率发生的基因突变。
其它物理因素
电磁辐射 高温 严寒 微重力
二、化学因素
羟胺(hydroxylamine,HA)
可使胞嘧啶(C)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而 不能正常地与鸟嘌呤(G)配对,而改为与腺嘌 呤(A)互补。经两次复制后,C-G碱基对就变 换成T-A碱基对。
羟胺引起DNA碱基对的改变
亚硝酸或含亚硝基化合物
3.随机性
基因突变不仅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 传事件,而且,对于任何一种生物,任何 一个个体,任何一个细胞乃至任何一个基 因来说,突变的发生也都是随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介绍----基因芯片原理
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杂交测 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 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 方法。
背景介绍---- 技术发展概况
基因芯片技术的研制开发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首先资助了两个DNA芯片的制作方案。 打印式基因芯片 原位光刻基因芯片
hybridization)即比较基 因组杂交与DNA芯片技术结
合形成mCGH技术
在肿瘤、新药研究、药 物敏感性以及新疗法的开 拓中已开始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应用领域----科学研究中的应 用
(3)功能基因组研究: 基因芯片的高通量、 平行化、快速化等特 点,为功能基因组学 的研究提供了可靠平 台,使大规模研究各 物种功能基因组成为
背景介绍---- 技术发展概况

微型化、集成化
高通量、平行化
同时检测多个基因的改变
飞 速 发 展
背景介绍---- 技术发展概况
发表论文 专利申请 参与公司


如 2 Pac
基因芯片的应用领域
临床疾病诊断 科学研究 药物研究开发 军事应用 法医学鉴定 健康管理 环境检测 食品检测 动植物检疫 运动医学
基因多态性
表现形式



DNA多态 (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态) 染色体多态 蛋白质、酶的多态
多态性表现形式

DNA多态 (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态)
• • •
DNA片段长度多态性 DNA重复序列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DNA片段长度多态性(FLP) --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可能。
应用领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生物信息学研究:基因芯片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为生
物信息学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根据数据的归类,分析基因表达或 比较基因组的差异,可探索这些差异所反映出的生物学功能或机制。 目前的主要瓶颈是软件开发方面。
应用领域----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读取信息,诊断结果
基因组内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存 在两种不同的碱基,其中最少的一 种在群体中的频率不小于1%,平均 每隔100-300bp有一多态位点.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特征

二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 多为转换,C T
CG二核苷酸处集中分布
C
T
多态性表现形式

染色体多态:染色体的细胞遗 传学形态

随体的有无、次溢痕的大小、以及带 纹的变异等。
多态性表现形式

蛋白质、酶的多态
结合珠蛋白: HP-1、HP2-1、HP2-2; G6PD有3种类型; 抗原多态性:红细胞抗原ABO型;HLA的 多态性;

DNA 多态的检测方法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RFLP) 单链构象多态性(S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杂交(ASO)
光源
遮蔽板
芯片
背景介绍---- 技术发展概况
第一种方案是斯 坦福大学的P. Brown 实验室提出的点阵打 印式基因芯片,将 DNA合成出来,然后 制成点样液并显微点 印在平方厘米的固体 介质表面。
背景介绍---- 技术发展概况
第二种方案是美 国Affymetrix公司研 制出来的。其原理 与计算机芯片类似, 即采用激光引导的 原位光刻技术,使 DNA片段的序列在原 位合成延伸。
DNA 多态的检测方法

DNA芯片 DNA测序
DHPLC
质谱法
基因突变
概念: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碱基对的置换、增添 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点突变 静态突变 移码突变 动态突变
人类基因组中的短串重复序 列,在一代一代传递过程中 会发生明显的增加
发生频率相对稳定的基 因突变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呼吸系统感染 消化系统感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NA重复序列的多态性(RSP),特 别是短串联重复序列,如小卫星DNA和微 卫星DNA,主要表现于重复序列拷贝数的 变异。当用限制酶切割VNTR区域时,只 要酶切位点不在重复区,就可以得到各 种长度不同的片段。这种可变数目串联 重复序列(VNTR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 )决定了小卫星DNA长 度的多态性。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

稀有性
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突变的频率很 低

随机性 可重复性

基因突变的意义
根据基因突变对机体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中性突变:变异后果轻微,对机体效应不明 显,从进化观点看—中性突变 造成个体间的生物化学组成的遗传学差异,一 般对机体无影响; 如:ABO血型,HLA,同工酶等 有利于个体生存生育。如:Hbs突变基因杂合 子比正常纯合子对抗疟疾;
应用领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芯片的应用:
即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指 基因组中微小的基因序列差
异。

研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 性的关系 识别特殊SNP谱图

应用领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mCGH的应用:
CGH(comparative genome
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
终止密码突变与无义突变
终止密码突变 (terminator codon mutation)
无义突变 (non-sense mutation)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概念: 由于基因组DNA链中插入或缺失1个或几个碱基对从而使 自插入或缺失的那一点以下的三联体密码的组合发生改变,进 而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变化。
基因突变的后果


产生遗传易感性。如:肿瘤易感性; 引起遗传病。每个健康人均有5—6个有害突变; 致死突变:造成死胎、自然流产、生后夭折。

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 多样性的物质基础,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DNA Microarray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基因多态性与突变以及基因芯片
09口腔七年制 2009041102 王芳 2009041109 王瑶 2009041110 周游 2009041118 史海欣
基因多态性

定义 表现形式 检测方法 医学意义和应用
基因多态性
定义 多态性(Polymorphism):
群体中经常存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较常见的变异型或等位基因,其中最罕 见的一种在人群中不少于1%。亦称遗传 多态性(geneticpolymorphism)或基 因多态性。

一、背景介绍
二、应用领域
三、前景展望
背景介绍
概念
原理
技术发展
背景介绍
集成电子线路
电子芯片
集成分子线路
基因芯片
背景介绍----基因芯片概念

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 又称DNA阵列或DNA芯片,比较通俗 的名字是基因芯片(gene chip)。是 一块带有DNA微阵列(micorarray)涂 层的特殊玻璃片,在数平方厘米之面积 上安装数千或数万个核酸探针,经由一 次测验,即可提供大量基因序列相关资 讯。
采取样本 核酸提取
样品标记
洗脱
反转录
扩增放大
杂交反应
应用领域----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诊断
个体全身
细胞
组织
脏器
基因
应用领域----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对HIV、HBV、HCV等病毒感染的检测方面,基因芯片还以发现早 期窗口期的病例,从而为血库检验提供更加精密的技术
应用领域----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碱基对插入和(或)缺失的数目和方式不同对其后的密码组合 的改变的影响程度不同。 最小变化是在DNA链上增加或减少一 个遗传密码 大范围改变密码组合 整条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及序列的变 化 导致一条或几条多肽链丧失活性或根本不能合成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在自然条件下,未经 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induced mutaion):经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
应用领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microarray OR gene chip
1994年~2011.9年
79632篇
近7(2011.9前)年来公开发表的与基因芯片相关的学术论文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6626 7397 7941 8326 8943 9327 9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