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分析
吉林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吉林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作者:***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2年第03期摘要: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契机与关键。
吉林省在城乡空间结构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城镇化速度放缓以及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不一致等问题;在经济层面,城乡融合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尚需转型优化、收入与消费水平较低以及城乡收入与消费差距逐步缩小的态势。
同时,城市群建设、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都对吉林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推动催化作用。
要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吉林省依然面对着诸多困难。
通过建立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机制,以城镇化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为撬动支点,是实现吉林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人口收缩;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吉林省一、引言與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相比,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其将城市和乡村放到一个平等的地位,强调各自在自身系统内,糅合利用产业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和谐等各种要素,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合理流转配置、产业经济相互支持、社会福利和谐共享的格局。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同时又是老工业基地,如何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是吉林省实现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第一,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是实现吉林振兴的重要契机。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吉林省面临着经济结构战略转型与产业布局调整。
在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影响下,部分产业向卫星城或城乡结合部转移,对城乡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吉林省作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处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阵地前沿。
如何利用农业农村经济后发优势,撬动经济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吉林省经济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
通过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快要素资源合理流转,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中国各地区城乡收入收敛性实证研究

中国各地区城乡收入收敛性实证研究徐云燕【摘要】使用1991-2011年的人均收入和CPI数据,对中国东、中、西、东北部地区进行了β和σ收敛分析,实证表明:东部地区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在1991-2011年不存在σ收敛、β收敛,即东部地区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中部地区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在1991-2011年均存在σ收敛、β收敛,且城镇人均收入每年以17.333%的速度收敛,农村人均收入每年以8.333%的速度收敛;东北地区城镇人均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而东北地区的农村收入每年以3.378%的速度收敛;西部地区城镇人均收入差距在缩小,每年以8.174%的速度趋于一致,而农村人均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中部地区人均收入在城镇、农村上收敛速度均为最大.【期刊名称】《科学决策》【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13页(P41-53)【关键词】城乡收入;β收敛;σ收敛【作者】徐云燕【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1 引言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根据我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中国农村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709元上升到2011年的6977元,20年均增长了8倍之多,而城镇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2027元上升到2011年的21810元,20年均增长了9倍之多。
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城乡收入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达到14833元,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如果,城乡收入差距再继续加大,会对我国造成不利的影响:1、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消费水平处于偏低水平,拉大了城乡在消费和投资方面的差距,投资率处于高水平,而消费一直下降,这时候我国就会过度依赖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这会制约我国经济发展。
2、收入差距加大对大众心理产生“示恶效应”,增加他们的负面心理。
社会被分为两个极端,一极是拥有很多资产的富者;另一极是刚刚解决温饱的平民,甚至还有很多城乡居民处于贫困。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解决吉林振兴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抓住了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为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全面理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从需求侧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从供给侧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包括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人群不平衡,体现在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不匹配,特别体现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民生领域,满足不了各类人群的需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要求,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结合实际,正确认识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不断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人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但实事求是地说,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主体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近年来,我省下大力气解决市场主体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2016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651.5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28.5亿元,比上年增长8.3%。
我国大中城市房价波动的收敛性研究

文章编号:1006-6373(2021)04-0036-06
—、弓[言 近来房价过快上涨导致的风险集聚问题也引 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毫无疑问,房价的暴涨 不仅会对实体经济形成严重的挤出效应,使金融系 统积累过多的风险,也会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 性问题。鉴于此,我国政府从土地、金融、税收等方 面,先后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多项调控政策。 从客观情况来看,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房地 产市场发展各具特点,房价的区域性特征和发展不 平衡现象十分明显。201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 召开的会议提出,要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解决我 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区域性、结构性失衡问题。 2020年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明确了 “房住不炒”的政策底线,也进一步强调调控要“因 城施策”,以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 展。而“因城施策”调控手段的制定标准以及其效率 如何将取决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区域价格差异性
(舛1)。&是°在原假设下的OLS回归估计值;令 a=0.5「代表趋同速度。利用HAC单侧的T检验来
验证原假设,即如果诊V-1.65,则在5%的置信区间 中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收敛现象。这种利用横截 面方差比进行logt时间序列回归,并进行趋同性检 验的方法被称为logt检验,是截面单元划分收敛俱 乐部的基础。
而在对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 之前,需将季节和不规则因素引起的波动情况去除,本 课题在这里采用Phillips & Sul(2007)建议的HP滤 波(Hodrick-Prescott filter)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二)区域房价收敛性的实证结果 1•在进行logt回归之前,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相 对转移曲线,即变量hit的变动轨迹,如图1所示。
彳(雄)
吉林省经济发展分析

吉林省经济发展分析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
一、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农业强省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吉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10年的XXX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XXX亿元,年均增长率为X.X%。
吉林省的人均GDP也稳步增长,从2010年的XXX元增长到2019年的XXX元。
二、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特点1. 工业强省: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
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发展迅速,汽车、石化产品等成为吉林省的支柱产业。
2. 农业强省:吉林省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粮食、石油、大豆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农业对吉林省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
3. 基础设施完善:吉林省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4. 区位优势明显: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等国接壤,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这为吉林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原因1. 产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在经济发展中注重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的重工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2. 政策的扶持:吉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各个行业的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例如,支持汽车制造产业升级、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等政策的实施,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3. 对外开放的机遇:中国东北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受益于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
吉林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俄罗斯、朝鲜等国的经贸往来,拓展国际市场。
中外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研究

尼 古 拉 斯 ・ 尔 多 ( i o sK l r16 ) 为 , 卡 Nc l a o ,9 3 认 ha d
经 济增 长 的全部 理论 与实 践研 究 围绕 着两 个 主题 展
开, 即人 均 产 出 持 续 增 长 , 其 增 长 率 并 不 趋 于 下 且 降 ; 均产 出 的增 长 率 在 各 国之 间 的差 距 巨大 。换 人 言之 , 两个 主题 其 实 就 是 : 1 经 济持 续 增 长 的 动 这 () 力来 源到底 是 什 么l 2 经 济 增 长 是 否 会 产 生 收 敛 n( ) 的结 果 ?其 中第一要 目 的一一 寻 找 影 响 经 济 增 长 的 主要 原 因; 第二 个 主题 则 代表 了经 济 学 家 对 经 济 增 长 结 果 的关 注—— 经济 增 长在 不 同 国家 之 间 的分 布 状 况 , 也 就 是经济 增 长 的收敛 性 问题 。
基 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重点 研究 基地重大项 目 < 三角城 市群 的经 济与 空 间协 调发 展研究 ) (5J 700 ) 长 0 JD 903
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曾光,华 中农 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复旦大学 区域经 济学博士 ,武 汉大学理论经 济学 博士后 流动站 研
所谓 经济 增 长 的收 敛 性 (ovr ne 也 有 学 者 cn e ec , g
关于 收敛 性假 说 是 否 成 立 , 古 典 经 济 理 论 与 新 新增 长理 论 一 直 进 行 着 激 烈 的理 论 论 争 。 与 理 ∞而 论上 的论 争 相 比 , 敛 性 的实 证 研 究 无 论 是 方 法 还 收 是研 究 的结 论 , 同学 者 和不 同学 派 间 的论 争 则 更 不 是 激烈 。有 鉴 于 此 , 文将 对 国 内外 收敛 性 的 实 证 本 研 究进 行一 个 简 要 的 回顾 , 对 收敛 性 实 证 研 究 的 并 未来 发展 方 向进行适 当的展 望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收敛性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6

科研热词 收敛性 收敛 地区差距 随机森林系统 锡尔指数 西部 能源效率 离散近似迭代法 未来研究方向 服务创新 时间序列 旋转算法 教育发展 收敛"俱乐部" 强收敛 多阶段投资组合 城乡互动发展差异 嘉量原理 变异系数 区域经济 创新途径 典型化事实 价值分配机制 中部 中国 东部 r/s分析 it(o)公式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科研热词 收敛性 粒子群算法 碳排放 混合算法 多目标优化 全要素能源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β 收敛 预测 面板模型 面板tobit模型 非期望产出dea 非期望产出 金融新政 逆向物流网络 货币政策冲击 能源效率 绝对β -收敛 经济增长差异 经济增长 粮食产量 空间计量 离散微粒群优化 碳排放绩效 相关系数 环境规制 泛化能力 欧元区 核密度估计 条件β -收敛 新兴市场国家 收敛机制 技术溢出 工业行业 局部搜索 家电回收 宏观政策协调成本 多重相关 外商直接投资 增长收敛假说 城市 地区差异 县域经济 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 区域非对称效应 劳动生产率 分位数回归 出口竞争 出口产品技术构成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发展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吉林当今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吉林当今发展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开头,应该概括性地介绍吉林当今发展的整体情况。
可以从吉林省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人口情况等方面进行介绍,指出吉林省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可以简要提及吉林省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分析和论述做铺垫。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报告的整体结构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对本报告整体布局的概述,包括本报告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安排;其次是对各个章节的内容和重点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吉林经济发展情况、吉林社会发展现状、吉林文化和教育发展情况等;最后将概括说明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阐明对吉林当今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吉林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吉林当今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深入了解吉林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通过对吉林发展现状的研究,旨在发现吉林发展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吉林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促进吉林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吉林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为他们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2.正文2.1 吉林经济发展情况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的省份。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国内有着重要地位,也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
吉林省的经济总量逐年增长,GDP稳步上升,2019年GDP总量突破了1.6万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茅。
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优势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
汽车制造、农机装备、化工、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成为了吉林省的支柱性产业。
特别是在汽车制造方面,吉林省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环境及人口等为研究对象。这种宏观的定量研 究方法视所研究区域为均质空间, 对判定及分析城 市群发展状况所起的作用有限, 而缺乏从城市群各 城市发展的角度进行时间、空间、要素的三维定量 分析 。基此, 本文从 收敛性 的视角出发来阐释 综合意义上的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 研究城市群城 市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空间差异及其变化。
在地理区位角度上,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位于 吉林省中部地区, 在行政区划上包括长春 1座副省 级城市、吉林、四平、辽源、松原 4座地级城市及 10 个县级市和 11个县。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主要城市 发展概况见表 1 。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发展问题的研究已 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大多以城市群整体的经济、社
别求得各城市经济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和环境
设施指数, 然后线性加权求和, 综上整理得公式:
15
f (x ), 3, . . . ,
15
( 5)
f ( x )为第 n 个城市的城市发展相对指数。 m
为相应三级指标的权重。Xmn为第 n个城市的第 m
个三级指标标准化值, n= 1, 2, 3, , p。
f(x) f(y ) f (x ) + f (y) 2
( 1)
2
式中, f ( x ), f ( y )分别为城市群中所选择的任 意两个城市的城市发展相对指数, 依照前述对收敛
概念和分析, f ( x )与 f ( y )的离差越小, 收敛性越 大, 而使 C 越小的充要条件是 [ 8 ] :
c=
f(x) f(y) f(x) + f(y) 2
二级指标值。 三级指标是针对城市发展收敛性的具体内容
进行的指标选择, 是 最基本的操作 指标。共包括 15个指标值。 1. 2 城市发展收敛指数模型
收敛指数模型反映的是以人均指标为基础的 城市间发展 程度的收敛性 指标 [ 6] 。因 此, 考虑到 研究对象的正向发展趋势的相关性越大, 收敛性越
5期
指标代码 X1 X2 X3 X4 X5
单位 元
% 元
% 元
社会发展
职工人均工资 非农人口比重 每十万人拥有医生 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 会劳动者比重 第二产业劳动者占社 会劳动者比重
X6
元
X7
%
X8
个
X9
%
X 10
%
环境设施
人均道路铺装面积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 建成区绿地覆盖率 人均生活用水 人均园林绿地面积
2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 收敛性的动态变化分析
2. 1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动态 演变 2. 1. 1 城市发展相对指数动态变化分析
根据城市发展收敛指数模型和相关评价方法, 得出各城市发展相对指数。从图 1中可以看出城 市发展相对指数的动态变化情况, 表现出的是从整 体的角度, 各城市相对于其他四城市发展水平的动 态变化趋势。
i= 1
n- 1
其中 ( ki
=
xi ) ( x
1, 2,
3,
n)
式中, S 表示样本标准差; ki 分别表示研究样 本、样本均值; 表示样本值与均值的比重。值越大,
表明差异程度越深; 反之, 则说明差异越小。
由此引申到收敛指数上来, 做以下推理:
Cv =
1 2
s [f(x) +
f (y ) ]
=
2 1-
1 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评价指标体 系的构建
1. 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评价的
基础, 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指标体 系的建立应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 既反映质 量水平, 又反映数量水平。由于各城市所处的区位 不同、资源禀赋差异、发展政策差异等因素造成经 济社会发展并不均衡, 并且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的 研究涉及到各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等因素各
第 2 9卷 第 5期 2 0 0 9年 1 0月
地理科学
SCIENT IA GEOGRA PH ICA S IN ICA
V o l. 29 N o. 5 O ct. , 2 0 0 9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分析
杨青山, 楚洪建, 王大鹏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X 11
m2
X 12
辆
X 13
%
X 14
m3
X 15
m2
指标性质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一级指标是城市发展相对指数。通过对反映 各城市发展水平的二级指标数据进行综合运算, 可 以得到城市发展相对指数, 进而为分析城市发展水 平收敛性提供数据基础。
二级指标为经济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环 境设施指数, 分别代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发展水平, 环境设施水平概况, 是通过对各个 具体的三级指标进行数据统计与计算, 得到的各项
表 1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主要城市 发展概况
Tab le 1 D evelopm en t of m ajor cit ies of u rban agglom eration in cen tral Jilin Province
城市名称
长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 辽源市 松原市 合计
土地面积
( km2 ) 3 583 3 636
@ nenu. edu. cn 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 ( 2006~ 2020)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7, 9.
6 74
地理科学
29卷
分析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的指标叫做城市发展收 敛 指数。多年城市发展收敛指数的变化可以定量 反映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变化趋 势。 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 的量化, 可为我们研 究、观察和衡量区域 ( 城市群 ) 城市间经济社会及 环境设施发展差距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衡 量尺度, 不仅可以总结出各城市历史发展状况, 展 示发展现状, 而且可以在综合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预测其发展趋势, 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有利于因 地制宜地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 促进城市群协调发 展 [ 4] 。
1 090 478 726
经济密度
( 万元 / km 2 ) 3 590. 77 1 115. 45 1 161. 24 2 317. 19 1 749. 43 2 181. 75
三产比重
1. 7: 56. 1: 42. 2 5. 1: 52. 4: 42. 5 4. 1: 53. 5: 42. 4 2. 7: 58. 2: 39. 1 3. 4: 79. 3: 17. 3
方面, 是一个复合性的综合指标, 考虑到各方面因 素和资料占有的可能性, 科学、客观、准确和合理地 衡量各城市发展水平, 根据指标体系选取的方法及 原则, 同时参照国内权威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再 按照统计学原理, 参变量个数不能 超过样本量个 数, 因此, 本文选取了 15个三级指标建立了综合指 标体系, 其中设定了三个二级指标, 若干个一级指 标 (一级指标由所研究城市的数目而定 ) [ 5] 。表 2 给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运用时可根据各城 市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一级指标
城
城
市
市
发
发
展
展
收
相
敛
对
指
指
数
数
表 2 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评价指标体系 Tab le 2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on convergence of urban developm ent level
二级指标 经济发展
三级指标 人均 G DP
第三产业占 GD P比重 城乡居民人均存款 第二产业占 GD P比重 地方人均财政收入
740 438 1 100 9 497
人口 (万人 ) 348. 77 180. 46
60. 28 47. 78 52. 62 689. 91
GD P (万元 ) 12 865 741 4 055 765
859 319 1 014 930 1 924 382 20 720 137
人口密度
(人 / km2 ) 973 476 814
( 2)
2
c 越大越好。根据式 ( 2), 为了使计算出的收敛指
数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反映出收敛的动态变化; 本
文给出收敛指数的计算公式: 当 n= 2时, ( n 为城市群内部参与城市发展收
敛性计算的城市个数 )
f (x) f (y )
c = f (x ) + f (y) 2
( 3)
2
( 3) 式中, C 为收敛指数, 反映城市发展水平
图 1 五城市的城市 发展相对指数动态变化 F ig. 1 D ynam ic changes of relat ive index of urb an d evelopm ent of five cit ies
1990年以来, 从单个城市来看, 其经济发展水
摘要: 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空间战略。科学评价 与比较城市 群内部 各城市 发展水 平的变化 趋势, 对 于促进城市群内各城市 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城市群的健康发 展都具有 重要意义。从 城市发 展水平 收敛性 的角 度入手, 提出了城市发展收敛指数的概念, 建立了城市发展收敛指数模型, 并对吉林省中部城 市群的长 春、吉林、 四平、辽源和松原 5个中心城市 1990年以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比较研究。一 是验证模 型的可靠性, 二是对城市群城市发展 水平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 为城市群协调发展提供 科学依据。 关 键 词: 吉林; 城市群; 城市发展; 收敛 中图分类号: F 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0690( 2009) 05- 0673- 06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