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县

合集下载

安化县黑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

安化县黑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

安化县黑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安化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是一个以黑茶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农业县。

安化县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质,被誉为“中国黑茶之乡”。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安化县黑茶产业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安化县黑茶产业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并提出相关思考。

一、黑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黑茶产业是安化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种植、生产和销售黑茶,农民们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安化县黑茶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旺,比如茶叶加工、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黑茶产业还促进了安化县农民的素质提高和文化建设。

通过参与黑茶产业的种植、加工等环节,农民们接触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农业知识水平。

由于黑茶产业的发展,当地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弘扬,黑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也成为了丰富当地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二、黑茶产业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安化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茶叶丰产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黑茶的优质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随着黑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当地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

一方面,大面积的茶园林地有效地保护了土壤,减少了水土流失的情况,保持了当地的水源资源和生态平衡;茶叶的栽培和加工过程中也严格遵守绿色生产的要求,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保证了茶叶的安全和品质。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安化县黑茶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有效的生态保护方式,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生态与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良性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三、黑茶产业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旅游成为了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作为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县以黑茶产业为依托,结合乡村旅游业的特点,积极拓展乡村旅游业,成为了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

安化黑茶:茶马古道一缕香

安化黑茶:茶马古道一缕香

2020年10月第40卷第5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Oct.,2020V〇1.40No.5泛函在电磁场有限元数值计算中的应用宋艳霞(天水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甘肃天水741001)摘要:数值计算是电磁场分析和研究领域中人们感兴趣的主要领域,而有限元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 法.以变分原理(泛函求极值)为基础,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有限元法的基 本原理、方法实施全过程.着重从电磁的能量关系来论证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和有限元变分问题的等价性,最后 引用长直接地金属槽中电场的计算实例来说明此方法在求解电磁场问题中的应用.关键词:变分原理;电磁场;有限元;金属槽中图分类号:044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51 (2020) 05-0028-04电磁场问题已成为科学技术领域普遍重视的研 究课题.在电磁场分析研究的领域里,实践中应用 的电磁场,其边界比较复杂,解析解难以求解或根 本没有解析解.作为电磁场的数值解法,虽然有限 差分法(F D M)和矩量法(M O M)从概念上说较 容易,编程应用也易于有限元法,但有限差分法没 有以变分原理111(即所谓泛函的求极值问题)为基 础,其稳定性和收敛性不能很好地保证.矩量法虽 计算速度较快,但计算过程中仅对模型表面进行网 格处理.有限元法(F E M)是基于变分原理和加权 余量法而发展起来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之一.目前,有限元法在电磁场数值分析中已显示出 一系列的特点(例如:能适应复杂形态的场域边 界,离散点比较随意,离散化过程保持了清晰的物 理意义等),可以说,用有限元为某一专业开发的 程序可以经稍微地修改或不用修改就可以应用到其 他领域中.1变分原理在求解数学物理和工程中的问题时,用等效的 问题来代替原问题的微分方程的积分往往是可行的. 这种等效问题为寻找一个函数,使它给出某些积分 的最小值,这种问题称为变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 说,泛函是函数的测量.最简单的例子是内积{u,v).1.1泛函、变分问题1969年约翰•伯努利提出的最速降线问题导致了变分法的建立.121滑行总时间由描述曲线的函数 y= y问的形式决定,可以说是“函数的函数”(泛 函),由函数的定义可知,决定泛函值的是函数的 具体形式.故所讨论的最速降线(捷线)问题,本 质上就是研究泛函求极值的问题(变分原理).1.2泛函的变分与尤拉方程变分问题间接解法的基本依据是变分原理.变 分问题与对应的边值问题等价,而有限元法将要求 解的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先转化为相应的变分 问题;再转化为求解多元代数方程组,最终得到边 值问题的数值解(近似解).141现推导出变分问题的 解答(极值函数)所必须满足的必要条件(尤拉 方程).1.2.1泛函的变分问题设自变量为;c的泛函的变分为•/[y]=J':F(x,y,y)ck=m in,(1)上式中,F为y⑷和的已知函数.设函数y W有很小的变动,记为y+办(这里S为变 分符号,办称为函数;Kx)的变分,表示函数的变 化量),由多元函数的泰勒公式、微积分学及分部 积分求得极值函数满足下面的微分方程:此方程为式(1)给定的泛函极值解所满足的 尤拉(Euler)方程.这样对于给定的函数^⑷,有极值的前提条件是y(*)满足尤拉方程.同样的,各种复杂情况下泛函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可 以推导出来.收稿日期:2020-10-09作者简介:宋艳霞(1卵3-),女,甘肃秦安人,天水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讲师,兰州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安化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黑茶产区,素有"中国黑茶之乡"的美誉。

安化黑茶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鲜明的品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安化县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全球市场的变化和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安化县黑茶产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进行一次SWOT 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安化县黑茶产业目前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安化县黑茶产业的优势1. 传统工艺保持完整:安化县黑茶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严谨的传统制作工艺,这是安化黑茶的重要优势。

2. 品质优良,口感独特:安化黑茶的品质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内的翘楚,其独特的口感、浓厚的香气深受消费者喜爱,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3. 丰富的资源优势:安化县地处湖南省的南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生长,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 政府支持力度大:安化县政府一直以来对黑茶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资金扶持、技术支持、营销支持等,为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1. 品牌影响力不足:虽然安化黑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相对于其他知名茶叶品牌而言,其品牌影响力仍然不足,市场认知度有待提高。

2. 市场拓展不足:近年来,随着茶叶市场竞争的加剧,安化黑茶在市场拓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研究和开拓,寻找新的销售渠道。

3. 制作工艺不断丧失:由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技艺流失,安化黑茶的传统制作工艺逐渐失传,这给安化黑茶的品质和口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 产能不足:安化黑茶的产量一直以来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高品质的黑茶更是供不应求,产能不足成为安化黑茶产业的一个瓶颈。

1. 优质农产品受青睐:当前国内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特色茶叶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为安化黑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安化黑茶的历史文化和特征

安化黑茶的历史文化和特征

安化黑茶的历史文化和特征安化县素有黑茶之乡的称赞,世界第一支千两茶、中国第一片黑砖茶、第一块花砖茶和湖南第一块茯砖茶都产生在安化县。

安化黑茶历史悠久,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主要特点是:1、黑茶文化底蕴厚重。

安化县地处湘中偏北,雪峰山北端,资水中游,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98万人。

境内山青水秀,沟壑纵横,气候和地理条件优越,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

安化种茶、制茶的历史记载已有1000多年,唐代杨烨〔公元856年〕?膳夫经手录?就有安化"渠江薄片茶"之记载。

明万历23年〔1595年〕,皇帝御定安化黑茶为官茶,并实施以茶治边策略,继而成为西北少数民族同胞的必需品。

道光年间曾任两江总督的陶澍有词曰:"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厢。

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

这些都是安化茶业辉煌历史的真实写照。

随中国几千年茶的变迁而开展,继制茶先人首创"龙团凤饼"。

安化明清时期有家家户户种茶、制茶的传统习惯。

有茶行数百家,产茶顶峰时,坐船、骑马前往安化以现钞买茶、以物兑茶的客商达6万余人,会聚晋、陕、鄂、川、徽等地客商及茶叶加工制作人员,茶市十分繁荣。

"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是当时安化茶市的真实写照。

茶业一直是安化"衣食万户"的主导产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安化成为全国第二大产茶县。

目前还存有的百年茶行、茶亭、茶书、茶碑、茶钟、茶马古道驿站、茶工具、茶歌、茶瑶、茶戏、茶电影可佐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安化茶叶为题材的?烘房飘香?、?乡里妹子?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

安化还诞生和造就了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早年留学日本九洲帝国大学,浙江大学教授,先后出版?茶叶概论?、?茶叶行政?、?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砖?等专著。

2021年?安化黑茶?由原政协主席伍湘安编著,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共和国第一本写县域茶叶的专著,为安化黑茶系统总结的第一人。

安化县黑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

安化县黑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

安化县黑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安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是中国著名的黑茶产地,也是全国重要的黑茶生产基地之一。

安化黑茶以其独特的产地和工艺闻名于世,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安化县黑茶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安化县黑茶产业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如何通过大力发展黑茶产业来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黑茶产业在安化县的现状分析安化县是中国的黑茶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工艺精湛,曾经是宫廷贡茶之一,素有“千年茶都”之称。

安化县黑茶产业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是当地农民的传统产业。

目前,安化县黑茶产业已形成了以安化黑茶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涵盖了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与其他茶叶产业相比,安化县黑茶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产业链条较为单一,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茶叶生产和销售环节,缺乏对产业链条上下游的整合和发展。

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产品定位不清晰,缺乏品牌化和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茶农收入不稳定,部分农户面临土地流转和产业转型的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而安化县黑茶产业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如何把安化县黑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1. 完善产业链条,发展相关产业安化县黑茶产业应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发展相关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可以发展茶园观光产业,开发茶园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购茶,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发展茶具制作和茶文化活动,打造茶文化品牌,增加产业附加值。

可以引进茶叶精深加工产业,推动茶叶及相关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2.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安化县黑茶产业应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科技手段,可以对茶叶种植、加工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安化黑茶的产地环境怎么样

安化黑茶的产地环境怎么样

安化黑茶的产地环境怎么样安化黑茶,后发酵的茶叶,属于粗茶,未经过过度的加工,其中膳食纤维非常丰富,黑茶的分类还是很丰富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黑茶。

在一般消费市场上,我们将黑茶成品从工艺和形态上主要分为“三尖”、“三砖”、“花卷”,是一种极具产地特征的茶叶,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安化黑茶茶叶产地是哪里黑茶的代表是由湖南安化所生产的安化黑茶,最初是由绿茶毛茶经过蒸压的方式成为了边销茶,不过碍于四川的地理条件,运输到西北地区的非常困难,为了便于运输上的方便,所以在制作黑茶的时候呢,就将其蒸压成了团块方便运输。

那么在历经二十多天的湿坯堆积后呢,这是毛茶的颜色就是没有了原有的嫩绿,而是变成了黑褐色的了,而冲泡后的风味也是会随着颜色的变化而起了变化,这就是最初黑茶的由来。

安化黑茶产地位置安化县地区工具长而南北短,阵势自东北向西南歪斜,南北构成"V"型,工具构成"W"型。

境内群山连片,丘、岗、高山散布零碎,山体切割激烈,溪谷发育,水系密度年夜。

安化黑茶产地环境1、土平地坡地,可开拓成熟土,种植茶树,建成茶园。

县内泥土以板页岩风化发育的地盘面积最广,约占总面积的71.1%。

茶园土质较好,酸碱度适合,营养含量较高,泥土以酸性以及弱性为主,氮、钾等无机质含量丰厚。

2、气候安化县域属亚寒带季习尚候区,四时清楚,雨量充分,酷寒期短。

年均匀气温为16.2℃,年夜于即是10℃的年勾当积温为5016℃,初终距离日数为241天,茶树的发展期长达7个多月。

降雨量年均匀为1687.7妹妹,年均匀绝对湿度为81%,足以满意茶树发展发育的请求。

3、河流资江横贯县境中部,流程120.85千米,主流48条,流域面积占全县地盘面积的98%。

正在柘溪库区,因为洪流体效应的影响,无霜期均匀长达300天,冬暖夏凉,更适合于茶树的发展。

综上所述,安化黑茶是湖南的特产之一,很多人喜欢安化黑茶,不仅是因为喜欢喝茶,更重要的是安化黑茶具有收藏价值,安化黑茶不仅味道清香,还能便于收藏。

探寻安化黑茶的产地

探寻安化黑茶的产地

探寻安化黑茶的产地安化黑茶,适宜饮用具有降血脂,暖胃护胃,降血压,减肥,降血糖等等功效。

在国外,曾经有医院给脂肪肝病人每天饮用黑茶,一个月后发现病人血液中的脂肪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同样数量的其它茶叶饮用后病人血液脂肪却没有明显变化,那产地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安化黑茶的产地安化位于湖南中部和西部相交的过渡地带,地处雪峰山脉东北端。

境内峰峦起伏,森林密布,云雾弥漫,溪流纵横交连,水清净透,青山倒映,鱼虾戏游。

资水从西至东贯穿而过,两处截江平湖,瀑布喷飘,滩陡水峡,激浪碧流,两岸山崖接绿洲。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清新的自然环境宜于茶树生长。

自古就有茶树遍布“山崖水畔,不种自生”之说。

并且“崖谷间生殖无几,惟茶甲诸州县”。

安化茶叶叶宽肉厚,内含物丰富,品质优良,正如五代毛锡文《茶普》所云:“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

”湖南农学院教授蔡正安先生以安化黑茶为基础典型,在《湖南黑茶》一书中,对湖南盛产的黑茶重新进行了定义:“黑茶是采用湖南雪峰山脉茶区的大中叶群体品种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松柴明火干燥等四大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色泽黑褐油润,滋味醇和或微涩,汤色红明艳亮,略带独特松烟香的品质特征的毛茶和以其为原料蒸压成形的紧压茶总称。

安化黑茶饮用方式安化黑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黑茶冲泡时要用100℃的沸水。

为了保持茶叶的芳香,泡茶最好选用金属离子含量低的“软水”,如纯净水和高品质的矿泉水。

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3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

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

后续冲泡时间逐泡加长。

黑茶一般用专业的茶具来泡,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

安化黑茶饮用时间冬天饮用最为合适,冬天寒气重,是阳气闭藏的季节。

喝黑茶可以生热暖胃。

另外,黑茶还具有一定的控制体重的作用,用低热量的黑茶,代替日常的甜饮料,可以控制热量摄入。

安化黑茶:茶马古道一缕香

安化黑茶:茶马古道一缕香

安化黑茶:茶马古道一缕香安化黑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安化县,属于黑茶类。

安化黑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茶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安化县地处湖南省南部山区,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茶树生长。

茶园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安化黑茶的品质优良。

安化黑茶采用的茶树是中国特有的大叶种,叶片硬挺,叶肉丰满,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物质。

安化黑茶的制作工艺独特,主要分为采摘、萎凋、揉捣、发酵、烘焙等环节。

采摘的茶叶要经过晾晒、杀青等处理,萎凋后的茶叶要揉捣,促使茶叶中的酶类与空气充分接触。

接下来是发酵的过程,茶叶要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发酵,这一过程中茶叶的色泽会逐渐变黑。

茶叶要进行烘焙,使其含水量逐渐降低,达到保存的目的。

安化黑茶的外观呈现为黑褐色,线索明显,茶汤为红褐色或红黑色,香气深厚,带有陈香味。

安化黑茶的口感醇厚,滋味浓郁,具有一定的甜度,同时微苦微涩,让人回味无穷。

由于其特殊的工艺制作,安化黑茶富含茶多酚和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益。

安化黑茶的净化毒素和消化脂肪的功效备受赞誉。

茶多酚能够有效净化人体内的毒素和自由基,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安化黑茶中的咖啡碱可以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减少油脂的吸收,对于减肥和保持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安化黑茶是茶马古道上的一缕香。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贸易路线,将中国的茶叶运往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和中亚地区。

安化黑茶通过茶马古道的贸易,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地区。

在古代,茶马古道不仅是茶叶的贸易通道,还是文化和民族交流的桥梁。

茶马古道繁荣的时期,安化黑茶曾经是重要的贸易品之一,享有盛誉。

安化黑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香气吸引了众多茶叶爱好者的关注。

许多人慕名而来,品尝安化黑茶的独特风味。

安化黑茶以其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成为了茶界中的瑰宝。

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在其他地方,安化黑茶都备受推崇。

安化黑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得以保持,使其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县资水茶乡安化县在湖南省的位置安化地处湘中偏北,位于雪峰山脉北麓、资水中游。

东接桃江、宁乡,西交沅陵、溆浦,南临涟源、新化,北毗桃源、鼎城。

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为湖南版图面积第三大县,辖5个乡18个建制镇,总人口108万。

安化县域晚唐以前属益阳县地,晚唐至北宋中期为梅山瑶人所据。

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县,县名安化,取“归安德化”之义,至今已近千年。

美丽的资水自中蜿蜒东下,沿途飞瀑匹练,清泉甘香。

土地肥沃,岩石奇特。

柘溪冰碛岩,六亿年沧桑见证;思游石林群,八千载鬼斧劈成。

更有林海茫茫,一望无际,松涛阵阵,万木争荣。

安化境内,历史遗迹很多,文化积淀弥珍。

月圆里、边江村、青桑村等新石器文化遗址,见证梅山悠久历史;唐家观、奎溪坪、大溶溪等古朴自然村落,记录安化文明变迁。

吴三桂毁剑埋发之处可寻,陶澍陵、印心石屋之迹犹在。

木孔土塔为南方土塔之尊,世所罕见;联元塔、双星塔、文澜塔,形状各异,巧夺天工;洞市永锡桥、木子洢溪桥等风雨廊桥结构奇伟,尊为国宝。

安化民风淳朴,人文蔚起,既善良厚道,又重礼守节。

古有梅王扶汉阳,披荆斩棘开梅山,勋业千秋;小淹人陶澍,居高位而思黎庶,政声显赫;罗绕典、黄方舟朝廷命官,封疆守土,名标青史;黄自元、黄德濂榜眼翰林,书法文采闪亮儒林;今有社会各界优秀儿女,出类拔萃,立下卓著功勋。

还有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黄穗、田卿等夺冠世界,声名远播,安化享有“世界羽毛球冠军之摇篮”的美称。

安化物产丰富,风光奇特。

盛产茶叶、药材、素有“中国黑茶之乡”、“湘中药库”之誉;已探明地下矿藏52种,是“湖南省有色金属之乡”;拥有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柘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三个国家级园区和有着“世界第一冰碛岩”之称的省级雪峰湖地质公园。

茶马古道、蚩尤故里、龙泉溶洞等潇湘新景正脱颖而出,县城东坪被誉为“中国最美小城”。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强力实施“3+2”发展战略,着力抓好旅游、茶叶、矿产三大产业和交通、城镇两大基础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1.7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45亿元。

健康之饮——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加工工艺流程世博会“万两安化黑茶砖”唐溪茶场茶园基地安化黑茶贮存仓库一、安化黑茶的历史渊源1.千年黑茶源出安化。

安化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唐代杨晔(公元836年)《膳夫经手录》是最早记录安化茶叶的文献专著,所记载“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的“渠江薄片”即为安化黑茶的前身。

十四世纪60年代的元末明初,安化黑茶开始大规模生产,“乡民大半以茶为业,邑土产推此第一”。

明嘉靖3年(1524年)“黑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指的就是安化黑茶。

明万历23年(1595年)安化黑茶正式定为运销西北的“官茶”后,由于安化黑茶采用锅炒杀青、踹揉、沤堆、松柴明火烘培,滋味醇和,带松烟香,适合西北各民族的口味,数百年来一直畅销并主宰西北茶叶市场,是西北边区牧民的“生命之茶”和“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2.万里茶路源起安化。

明末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是一条纵贯中国、连接欧亚,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

随后,晋、陕、甘等地茶商相继来安化兴办茶庄、茶号、茶行,一时商贾云集,最盛时资江沿岸的小淹、江南、洞市、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东坪等集镇,茶行、茶号多达300余家,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造就了大德诚、长裕川、大盛魁、大玉川、巨盛永、宏源川、兴隆茂等一代晋商巨贾,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安化茶业经济的发展。

目前,县境内的江南、洞市、唐市、黄沙坪、酉州等地还保存有许多老茶行的遗址,以及风雨廊桥、茶亭、茶钟、茶碑、茶行招牌、茶印板等诸多的茶文物,这是几百年来安化黑茶发展沧桑历程的历史见证。

3.安化在中国黑茶史上创造了无数奇迹。

安化是中国黑茶家族中许多产品的发源地和唯一生产地。

清乾隆年间晋商开发出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生尖等安化黑茶珍品;清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商首创圆柱形的紧压茶——“百两茶”;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合茶行”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创制了“安化千两茶”,其制作技艺现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享有“世界茶王”和“中国茶文化化身”的盛誉。

1939年,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先生在安化试制黑砖茶获得成功,并创办湖南省茶业管理处砖茶厂(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前身),此后在安化诞生了中国第一片黑砖茶(1940年)、湖南省第一片茯砖茶(1953年)、中国第一片花砖茶(1958年),安化从此成为中国黑茶紧压茶的摇篮。

4.安化黑茶是健康之饮。

安化茶区优越的生态环境、特异的品种资源、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安化黑茶的优良品质和显著的保健功效。

数百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对安化黑茶情有独钟,“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成为边区农牧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安化黑茶“降四高”(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降尿酸)、消食解腻、清热解毒、改善便秘、增进食欲等保健功能不断被发现和证实,已成为现代人崇尚的健康之饮、文明之饮、智慧之饮。

二、安化黑茶的产销历史安化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历史上为中国黑茶的主要产地。

明朝嘉靖3年(1524年)前,安化茶农发明黑毛茶初制加工技术。

安化黑茶的原料要求、加工技术、花色品种、品质特征、文化内涵、饮用价值等具有独特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安化黑茶在明朝万历23年(1595年)被定为“官茶”后,以“陕引”和“甘引”形式运销西北。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前后,来安化采购“甘引”的茶行开始将安化黑毛茶运至陕西泾阳,委托当地茶坊加工成“茯砖”(当时称“泾阳砖”), 1958年之前,茯砖的生产集中于陕西泾阳。

1953年,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湖南白沙溪茶厂前身)试验生产茯砖获得成功。

1958年后,国家将茯砖的定点生产集中到了湖南。

清朝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商在安化创制了一种圆柱形的“百两茶”。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合茶行”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增加原料用量,改进压制技术,创制了“花卷茶”。

花卷茶每支净重合老秤1000两(36.25公斤),故通称“千两茶”。

目前,千两茶系列产品包括:千两茶、五百两茶、三百两茶、百两茶、十六两茶等规格。

湘尖茶生产始于清代乾隆时期,当时“西帮”茶商在采购“陕引”时,指导安化当地茶农采摘细嫩芽叶,精细加工,经筛分后制成不同档次的篓装高级安化黑茶产品,其中有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生尖等,其中天尖、贡尖、生尖的生产延续至今。

文革期间,将此类产品改称“湘尖”,分别称天尖、贡尖、生尖为湘尖1号、湘尖2号和湘尖3号,1983年以后,恢复了天尖、贡尖、生尖的称谓。

1939年5月,安化试制黑砖茶获得成功,此后黑砖作为安化黑茶的主要产品之一,已经持续生产了70余年。

1958年以后,湖南白沙溪茶厂为减轻千两茶加工的劳动强度,开发了机械化生产的砖面四周压有花纹的“花砖”茶。

自明、清至民国年间,安化一直都是西北市场所畅销的黑茶产品的主要供应地。

目前,安化黑茶的市场范围已经大大拓展,安化黑茶产品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地区,并出口到俄罗斯、蒙古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

三、安化黑茶的种类安化黑茶成品由内质香味醇厚、带松烟香、无粗涩味、汤色橙黄、叶底黄褐的黑毛茶加工而成。

系列产品:湘尖、三砖、一卷。

“湘尖茶”又称为“三尖”,指天尖、贡尖、生尖;“三砖”指茯砖、黑砖和花砖;“一卷”是指花卷茶,现称安化千两茶。

1.湘尖茶。

以安化县境内生产的黑毛茶一、二、三级为主要原料,经过筛分、烘焙、拣剔、拼堆、踩制压包、凉置干燥等工艺生产的篓装安化黑茶成品。

根据采用原料等级的不同,湘尖茶分为天尖茶、贡尖茶、生尖茶三个等级,其中:天尖茶以一级安化黑毛茶为原料、贡尖茶以二级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生尖茶以三级安化黑毛茶为原料。

“天尖”外形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清香,滋味浓厚,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贡尖”外形色泽黑带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稍橙黄,叶底黄褐带暗。

“生尖”外形色泽黑褐,香气平淡,稍带焦香,滋味尚浓微涩,汤色暗褐,叶底黑褐粗老。

安化黑茶—天尖、贡尖、生尖2.茯砖茶。

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拼配、渥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

按照品质分为超级茯砖、特制茯砖、普通茯砖等三个等级;按照压制方式有:手工压制茯砖茶、机械压制茯砖茶。

超级茯砖采用一级以上安化黑毛茶原料压制生产,外形规格不受限制;特制茯砖采用二、三级安化黑毛茶原料压制生产;普通茯砖采用四级安化黑毛茶及级外茶原料压制生产。

茯砖茶内的“金花”学名称为冠突散囊菌,内含丰富的营养素,对人体极为有益,金花越茂盛,则品质越佳,干嗅有黄花清香。

安化黑茶—茯砖茶3.黑砖茶。

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拼配、渥堆、压制定型、干燥、成品包装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

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带涩,汤色红黄稍暗。

按照品质特征分为特制黑砖、普通黑砖两个等级。

特制黑砖采用安化黑毛茶一、二级原料压制而成的不同规格产品。

普通黑砖采用安化黑毛茶三、四级及级外茶原料压制而成的不同规格产品。

安化黑茶—黑砖茶4.花砖茶。

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拼配、压制定型、干燥、成品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且砖面四边均具花纹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

按照品质特征分为特制花砖、普通花砖两个等级。

特制花砖采用一、二级安化黑毛茶原料压制;普通花砖采用三级安化黑毛茶原料压制。

安化黑茶—花砖茶5.花卷茶。

俗称“安化千两茶”,是以安化黑毛茶二级、三级7~8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筛分、拣剔、拼堆等工艺加工后,再采用汽蒸、装篓、压制、日晒干燥等工艺加工成的产品,外形呈长圆柱体状的安化黑茶成品,以及经过切割形成的各种规格的茶饼。

包括千两茶、五百两茶、三百两茶、百两茶、十六两茶等规格的产品,以及在保证产品质量情况下创新研制出的其它同类型新产品。

千两茶晾置库四、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做大做强黑茶产业,使安化黑茶走出低迷、重现生机,成为了我县规模较大、品牌最响、从业人员最多、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成长性最好的支柱产业。

1.规模不断做大。

2011年,茶园面积由2005年的8.52万亩发展到了18万亩,增长了一倍多,可采面积13万亩;2012年已新建茶园1.2万亩,下半年规划新建茶园在2万亩以上。

2011年实现茶叶加工量3.16万吨、综合产值34.6亿元。

茶叶规模企业16家,中小型企业 50家,厂房总面积10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