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 实验设计练(一)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 实验设计练(一)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 实验设计练(一)

实验设计练(一)

1.(2018河北承德一中第三次月考,29)下面是兴趣小组为探究某种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实验目的:略。

(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该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猪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该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

组,

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镜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液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

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有该流感病毒产生。

(4)请预测结果及结论:

; ②

;

③若A、B、C三组均出现该流感病毒,则该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答案:(3)分别用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A、B两组核酸提取液,C组不做处理

(4)①若A、C两组出现该流感病毒,B组没有出现,则该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②若B、C两组出现该流感病毒,A组没有出现,则该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解析: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酸是遗传物质,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根据题目要求探究的问题及给予的材料、试剂分析可知,实验中分别利用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该病毒核酸提取液,然后再注射到猪胚胎干细胞中培养,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可根据培养后是否检测到该流感病毒来判断其核酸类型。

2.某禾本科植株抗倒伏与易倒伏(A/a)、阔叶与窄叶(B/b)、籽粒饱满与籽粒皱缩(C/c)是三对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P 抗倒伏窄叶籽粒饱满×易倒伏阔叶籽粒皱缩

(1)根据实验分析,A/a、B/b、C/c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关系

;“籽粒饱满与籽粒皱缩”与“抗倒伏与易倒伏”满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

(2)该植株种皮相关性状受R/r控制,其中R_表现为厚种皮,rr表现为薄种皮,若不含有R或r基因,则表现为无种皮,现有纯合的厚种皮籽粒饱满植株、无种皮籽粒饱满植株、无种皮籽粒皱缩植株、薄种皮籽粒皱缩植株,请从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通过两套简单的杂交实验方案验证R/r与C/c

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1)A/a、B/b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与b、a与B在一条染色体上,C/c在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a、C/c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图中杂交实验F1抗倒伏籽粒饱满∶抗倒伏籽粒皱缩∶易倒伏籽粒饱满∶易倒伏籽粒皱缩=9∶3∶3∶1,满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方案一:实验思路:取纯合的厚种皮籽粒饱满植株与薄种皮籽粒皱缩植株杂交,F1自交,统计

F2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预期实验结果:F2中厚种皮籽粒饱满∶厚种皮籽粒皱缩∶薄种皮籽粒饱满∶薄种皮籽粒皱缩=9∶3∶3∶1;结论:R/r与C/c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方案二:实验思路:取纯合的厚种皮籽粒饱满植株与薄种皮籽粒皱缩植株杂交,F1与薄种皮籽粒皱缩植株测交,统计F2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预期实验结果:F2中厚种皮籽粒饱满∶厚种皮籽粒皱缩∶薄种皮籽粒饱满∶薄种皮籽粒皱缩=1∶1∶1∶1;结论:R/r与C/c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1)抗倒伏窄叶籽粒饱满与易倒伏阔叶籽粒皱缩杂交得到F1,然后F1自交得到F2,若A/a、

B/b、C/c这三对等位基因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比例应该为27∶9∶9∶3∶9∶3∶

3∶1,但F2的表现型比例并不是如此。则根据表格分析,可推出其中有2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F2中,阔叶籽粒饱满∶窄叶籽粒饱满∶阔叶籽粒皱缩∶窄叶籽粒皱缩=135∶45∶46∶16,比例接近9∶3∶3∶1,说明B/b、C/c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抗倒伏籽粒饱满∶抗倒伏籽粒皱缩∶

易倒伏籽粒饱满∶易倒伏籽粒皱缩=136∶47∶44∶15,比例接近9∶3∶3∶1,说明A/a、C/c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抗倒伏阔叶∶易倒伏阔叶∶抗倒伏窄叶∶易倒伏窄叶=122∶59∶61∶0,说明

A/a、B/b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又由于亲本为抗倒伏窄叶籽粒饱满与易倒伏阔叶籽粒皱缩,则说明A与b、a与B在一条染色体上,C/c在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通过实验验证R/r与C/c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采用自交法或测交法。首先都必须先获

得RrCc的厚种皮籽粒饱满个体。因此方案一为:取纯合的厚种皮籽粒饱满植株(RRCC)与薄种皮籽

粒皱缩植株(rrcc)杂交,F1(RrCc)自交,统计F2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R/r与C/c在两对同源染

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中厚种皮籽粒饱满(R_C_)∶厚种皮籽粒皱缩(R_cc)∶薄种皮籽粒饱满(rrC_)∶薄种皮籽粒皱缩(rrcc)=9∶3∶3∶1。方案二:实验思路:取纯合的厚种皮籽粒饱满植株(RRCC)与薄种皮籽粒皱缩植株(rrcc)杂交,F1(RrCc)与薄种皮籽粒皱缩植株(rrcc)测交,统计F2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R/r与C/c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中厚种皮籽粒饱满(RrCc)∶厚种皮籽粒皱缩(Rrcc)∶薄种皮籽粒饱满(rrCc)∶薄种皮籽粒皱缩(rrcc)=1∶1∶1∶1。

3.生长素(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的吲哚乙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已知促进吲哚乙酸的合成和抑制吲哚乙酸的分解均能使生长素的含量增加。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假设赤霉素在植物体内不会既促进生长素合成,又抑制生长素分解。请利用图2所示的比较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含量的方法,利用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和琼脂块等药品材料,设计实验以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提示:培养实验包括1、2、3、4四个组别,比较含量实验分甲、乙两个组别)

。答案:(1)培养实验分四个组别。第1组和第2组将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放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中;第3组和第4组将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放入等量且适量的缺铁培养液中。第1组和第3组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第2组和第4组幼苗喷洒等量赤霉素溶液。培养一段

时间后,进行图2所示比较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含量的处理,其中比较1组和2组幼苗的为甲组,比较3组和4组幼苗的为乙组。观察甲、乙两组去尖端胚芽鞘弯曲的情况

(2)实验结果及结论:甲组去尖端胚芽鞘弯向1组对应一侧,乙组去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则赤霉素通过抑制生长素的分解间接促进生长。甲组去尖端胚芽鞘弯向1组对应一侧,乙组去尖端胚芽鞘弯向3组对应一侧,则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间接促进生长

解析:解决本题实验设计思路的关键是要确定实验要达到的两个实验目的;其次应结合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充分合理利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图2对实验后生长素含量的观察指标进行思考。

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结合题意可知“赤霉素在植物体内不会既促进生长素合成,又抑制生长素分解”。所以实验应分两个目的分别设置对照实验:一个对照实验证明赤霉素单独促进生长素合成(实验组喷洒赤霉素溶液,对照组喷洒等量蒸馏水);另一个对照实验证明赤霉素单独抑制生长素分解(实验组是缺铁的培养液中,对照组是完全培养液中)。对此根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思路、结果、结论见答案:。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第Ⅲ部分——实验设计 一、典型高考试题分析 实验设计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试题。我们应对这些典型实验设计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把握其命题规律、题型特征和答题要求。 例1.(2009广东36)(8分)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 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 (2)实验结果预测: 例2:(2010广东29)(16分) 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原因是; Ⅱ应该为,原因是;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

例3:(2011广东29)(16分)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 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叶绿素溶液 (mL) 调pH至 处理时间 (min) 溶液颜色 ① 3.0 Y 10 绿色 ② 3.0 7.0 10 绿色 ③ 3.0 6.0 10 黄绿色 ④ 3.0 5.0 10 黄褐色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 ....食品,否则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 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2009福建26)8分 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 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 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g活性干酵母① 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 葡萄糖溶液 ②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 的实验步骤: 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 C ③④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二、题型突破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2017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 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⑴单一变量原则 ?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 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 (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⑵对照性原则?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 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③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④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⑶等量原则 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高考生物高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6分/题) 1.GFP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依据GFP的特性,你认为该蛋白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是 A.作为标记基因,研究基因的表达B.作为标签蛋白,研究细胞的转移 C.注入肌肉细胞,繁殖发光小白鼠D.标记噬菌体外壳,示踪DNA路径 2.右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4.生命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②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④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⑤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⑥在一条食物链中,营

养级高的生物个体数一定比营养级低的生物个体数少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5.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有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 的比是2:1 6.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甲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中该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丁图中若B表示5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则A表示8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 二、非选择题 7.(一)(20分)下列图(一)示某兴趣小组研究生物新陈代谢的装置示意图(Ⅴ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图(二)为植物和高等动物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生物实验设计 一.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 二.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学习过程 (一)考试说明 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 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 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 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 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 应的部位、运输的方向等。这些都可以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 4. 要注意考试大钢中提出要“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能够制订课题研究的初步计划”的要求,高考

高考生物模拟测试卷

高考生物模拟测试卷 1.在研制疫苗时,须将灭活的病菌注入实验动物体内,引起免疫反应。注射过灭活病菌的实验动物会对该病菌产生免疫力。该研制过程中实验动物进行的免疫、所用的灭活的病菌以及实验动物对该病菌具有免疫力的物质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 B.特异性免疫、抗体、疫苗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疫苗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抗原 2.实验室内用液体培养基对某种细菌进行培养,定时测试细菌数目,并在a、b两点分别加入两种营养物质,A、B是细胞中两种酶的含量变化曲线,S是细菌的细胞数目,如下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B两种酶的合成量能影响细菌繁殖 B.b点加入营养物质能促进B酶的合成 C.A、B两种酶都是诱导酶 D.b点加入的营养物质导致B酶含量不再增加是酶的合成调节。3.下列甲、乙两图分别表示肺换气和组织换气,PO2和PCO2分别代表O2和CO2的分压,后面括号中的数值单位是千帕(kPa),关于两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及血液中的PH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B→A,血液经过此处PH大幅上升C→D,血液经过此处PH大幅下降 B.A→B,血液经过此处PH大幅下降C→D,血液经过此处PH基本不变 C.B→A,血液经过此处PH基本不变D→C,血液经过此处PH微弱下降 D.A→B,血液经过此处PH微弱上升D→C,血液经过此处PH微弱下降 4.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 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请据下图判断,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胰岛A细胞,②是胰岛B细胞,③是肾上腺 B.③分泌的物质⑥和②分泌的物质⑤在功能上有着相互拮 抗的关系 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②分泌的物质⑤增加会抑制①分泌物质④ 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有①胆汁既影响高等动物对脂类 食物的消化,又影响其吸收②用研磨的方法从胰腺中可分别获取胰岛素和胰酶,分别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和某些生物工程③秋水仙素既可以诱发基因突变,又可诱导染色体变异,这与其使用剂量有关④动物细胞的融合和植物细胞的融合均可用聚乙二醇做促融剂⑤玉米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0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有10条染色单体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6.“筛选”是生物学中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不能 ..筛选成功的是 A.在无氮培养基上筛选圆褐固氮菌 B.在不含色氨酸的培养液中筛选不能合成色氨酸的菌种 C.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D.基因工程中通过对细胞单独培养并检测目的基因产物进行工程细胞筛选 7.下列关于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玉米个体发育不同阶段所需的有机营养,分别由胚柄、胚乳、自身光合作用提供 B.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幼体 C.高等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保证受精卵发育初期有足够的营养供应 D.由于受光、温度、水、肥等因素的影响使卵细胞未受精,在农业生产中收获大豆时出现“空瘪粒”,从而导致减产 8.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具有的特征是A.同时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各种细胞中 B.都能产生ATP和[H],都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某些蛋白质C.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有叶绿体D.所含的有机物种类基本一一致,且都有双层膜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 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 B. 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含有过氧化氢酶 C.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D.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2. 如图为某人被狗伤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 B. 不包扎能降低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 C.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 注射狂犬疫苗目的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3. 己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 (假 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 9:2:1 B. 9:6:1 C. 5:2:1 D. 4:4:1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C.细胞分裂素主要由茎产生,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高浓度的乙烯可能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和核膜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倍增形成两组中心粒并发出纺锤丝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一、典型高考试题分析 实验设计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试题.我们应对这些典型实验设计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把握其命题规律、题型特征和答题要求. 例1.〔2009广东36〕〔8分〕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 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 〔2〕实验结果预测: 例2:〔2010广东29〕〔16分〕 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 〔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 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一、研究目的: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二、饲料: 1、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3、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三、实验分组: 实验组号小鼠数量(只)饲料饲养时间(天) 1 10 基础饲料 21 2 10 试验饲料1(含6% A动物蛋白) 21 3 10 试验饲料2(含12% A动物蛋白) 21 4 10 试验饲料3(含18 %A动物蛋白) 21 5 10 试验饲料4(含24% A动物蛋白) 21 6 10 ⅠⅡ 备注: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 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原因是; Ⅱ应该为,原因是;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 . 例3:〔2011广东29〕〔16分〕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 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包括研究性课题),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高考中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较好材料,近年来一直被沿用。由于缺乏实验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平时的练习也偏少,因此,遇到这类题型,就会感到茫然。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课题、假设、设计实验、预期、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并推导结论七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课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课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蚯蚓如何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移动身体?” (二)假设 科学方法的第三步是假设。假设,也称假说或猜测,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做出的参考答案。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例如,新编高中生物的“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其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其预期结果是:“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饲喂蝌蚪,将促使蝌蚪的生长发育加速”。实验预期是较具体的推断。

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高考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 1.下列关于囊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膜属于生物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B.胞吞胞吐都与囊泡运输密切相关 C.神经递质可以通过囊泡运输进入突触后膜 D.有些激素的加工需要囊泡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龙胆紫溶液染色后,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酒精作用相同 C.健那绿染色后的叶肉细胞,不易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 D.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红细胞不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 3.下列关于基因和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未来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B.基因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均分布于染色体上 C.分析DNA指纹图吻合程度,可以帮助确认身份、亲子鉴定等 D.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多细胞生物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B.参与神经调节的器官不能参与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信号,神经调节的信号是电信号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存在分级调节的现象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可促进细胞分裂和叶片脱落B.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C.乙烯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合成D.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6.如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若5号和6号的子代是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B.3号个体和4号个体只能是纯合子 C.7号个体的基因型最多有2种可能D.8号男性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7 29.9分)如图为温室大棚中番茄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条件下,光合速率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模拟生物试卷

高考模拟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 B.将煮沸冷却后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会出现大量气泡 C.用斐林试剂检测苹果汁中的还原糖,需水浴加热后观察颜色变化 D.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2.右图为某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生物膜系统由①②④组成 B.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 C.④和⑤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有差异 3.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CO2所致 B. 干燥和无氧的环境有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 C.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需隔绝空气 D. 黑暗条件下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 B.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 D.绿茶酚有一定的抑癌作用 5. 下图中的a、b、c为植物细胞内物质转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d过程都有热能的释放 B.b、d过程在人体细胞中也可进行 C.a、c、d过程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D.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a强于b,c强于d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的答题技巧

2019年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的答题技巧 生物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实验现象等。其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实验设计题是高考热点题型,所占分值也比较高。许多同学觉得解这类题目难以下手,有时只是心里明白,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其实只要理清思路,找准方法,就能化难为易,取得好成绩。解答高考实验设计题可遵循以下思路: 一、仔细审题,弄清实验目的和要求 1.确定实验目的,找出要研究的问题,这一点题目中都会给我们提示,诸如“研究、验证、探究”等字眼后面往往是试题将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实验目的。 2.对应实验目的,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 3.要弄清实验类型,即要设计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4.依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变量以及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5.确定实验器材,对于生物实验题中已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主要分析“有什么用”“怎么用”,一般应全部用上,不可遗漏,除非试题是让你选择使用或者自行确定实验材料和用具。 二、精心设计实验步骤 书写实验步骤的“三步曲”: 1.分组标号:包括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如果有浓度梯度,

至少要分三组,如果有必要,每组还要设多个相同处理)、编号、非条件处理等。 常用语言: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选择年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 本步骤强调分组的等量原则(器材的规格、生物材料的长势、分组的数量和随机性等),编号可以针对实验器具,也可以针对实验材料,有的非条件处理需在条件处理之后,则需写在第二步。 2.设置实验组(有单一变量)和对照组(无单一变量)。 常用语言: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本步骤强调对照原则、各对照组条件处理的等量原则,通过“适量” 和“等量”表达出来。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可用具体的量,如“在A 组中加入2 mL……在B组中加入2 mL……”。 3.培养或观察:放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常用语言:将两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或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 本步骤强调各组外界处理的等量原则,两套装置必须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这样的实验结果才有可比性。培养的时间可根据具体的实验确定,也可以用“一段时间”描述。 特别提醒:a.最佳的书写步骤是1→2→3;b.用规范性语言准确地描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分析专题强化训练题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分析专题强化训练题 1、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条件,某学生设计了 3个实验装置(A. B 、C )置于光下,如图所示,请回 答: (1) 若将A 与B 、B 与C 、A 与C 分别比较,不能确切得出种子萌 发所需条件的对照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 若要证明种子萌发的过程不需要光,该如何设计实验? <3)装置B 中种子的干重_星期后将 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小麦的萌发过程中,麦芽中淀粉酶的活性大大加强,促进淀粉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供幼苗生长时 所需:利用淀粉对I2-KI 的蓝色反应,可检测淀粉的水解逮度。请根据提供的实騷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 步曝.轻证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并回答问题: (1) 实验材料和用具:未萌发的小麦种子、干麦芽、KI- 4溶液.0?1%淀粉溶液、试管、试管架、 烧杯.量简(10mL ). 漏斗与滤纸.恒溫水浴.玻璃棒等。 (2) 步曝: ① 取3支试管,编上号,向1号试管加入2nd 麦芽的酶提取液,向另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o ② 向各管各加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问题:①若想知道高渥对酶的作用,可怎样做?②若反应速度过快,可如何处理? 3、下图是用含有淀粉的琼脂块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示意图。将该装置放在37t 的条件下,培养24h 以 后,用碘液冲洗琼脂块圆点处。各琼脂块的处 理方法和实验结果见下表。根据表和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圆点A 的颜鱼变化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 ° 2)圓点B 的颜色变化与A —样,你对这种实 验结果的合 理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圆点C 的顔色变化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点 D 的顔鱼变化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制备好的实验装置需放在37X?的条件下培养。你提出两个理由加以解释: ①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如果在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中心0处,滴加新鲜的酒精酵母浸制液(含与荒糟分解有关的酶),实 卷结果可能是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做出这种预测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图表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以同一双子叶植物的叶为材料,用打孔器制成叶圓片并放入瓶 中,通过气泵抽出叶中气体 直至叶圓片降至瓶底。然后将等量叶圆片转移到含有不同浓度NaHCO ;.溶液的 培养皿中,所有培养皿都置于相同的光强下,测量毎一个培养皿中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问,以计算 A 红棕色 B 上的 IM9 红踪色 C 満tOSi 繼聂鮫 与SKtt 童黒色 D 0 的 ■ 不透光的话

山东省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

秘密★启用前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生物试题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考 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 色签 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 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溶酶体参与了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作用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才有自噬作用 B. 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和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 完成 的 C. 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的各种酸性水解酶在细胞 质基 质中活性不变 D. 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可通过加强自噬作用降 解非 必需物质以维持基本生存 2. 线粒体中的[H ]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 的参 与。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 的细胞色素c 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仁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有氧呼吸过程产生[H ]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 细胞色素c 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C. 细胞色素c 功能丧失的细胞将无法合成ATP D. 若细胞中Apaf ?l 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 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 3.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某些防癌疫苗已经投入临床使用。下列相关说法错 误的 是 A. 癌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抗原 B. 在某部位发现的癌细胞可能并不来源于该部位 C. 同种癌症的癌细胞基因组_定产生相同的突变 4. 防癌疫苗可预防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的细胞癌变果蝇的性另I 怏定是XY 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 n|r > 廿I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实验设计练(二)Word版含解析

实验设计练(二) (建议用时:30分钟) 1. (2018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四)绿叶海蜗牛具有一种保存并不损害叶绿体的非凡才能,即通过进食绿藻就可以将植物体内的叶绿体储存在自己体内,该过程被称为盗食质体。请根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绿叶海蜗牛会盗取藻类的基因并整合到自己的染色体上以遗传给下一代,绿叶海蜗牛的基因不会对其原有基因产生影响,这种变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储存了叶绿体的绿叶海蜗牛的体细胞,在黑暗条件下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 (3)绿叶海蜗牛没有贝壳,看上去像片叶子,而且其与植物的相似度较高,若长时间不见光就会枯萎,由绿变棕,最终死亡。针对此类现象,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光照强度的大小对绿叶海蜗牛生长状况的影响,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2?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若果蝇的圆眼(B)与棒 状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但不知道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可供选择的杂交实验材料有:纯合圆眼雌蝇、棒状 眼雌蝇、纯合圆眼雄蝇、棒状眼雄蝇(注: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X B Y或X b Y也可被 认为是纯合子)。回答下列问题: I*—I ■卜-n―-I x (1)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分析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 I片段上,应选择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 雌蝇X __________ 雄蝇;若子代雌蝇表现为 ________ ,雄蝇表现为另一性状,表明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I片段上。 (2)若选择棒状眼雌蝇与纯合圆眼雄蝇杂交,子代雌蝇、雄蝇都表现为圆眼,则 _______ (填“能”或“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理由是 为了进一步探究,最简便的办法是选择F1的圆眼雄蝇与________ (填基因型)雌蝇杂交, 若F2中雌蝇全表现为 _________ ,雄蝇全表现为 ________ ,表明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n片段上。 (3)从题干所给的材料分析,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 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位于Y染色体出片段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n片段上,则一个比较大的种群中果蝇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_____ 种。 3. (2018四川宜宾第二次诊断)某昆虫有白色、黄色、绿色三种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 A —a、 B —b控制,相关色素的合成原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B基因(位于X坯芭体[A基因(侍于常染色休)] 石色前休物__J黄也中间产制一q绿色产物(1)图中①与②、③与④过程均可说明基因与性状关系是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生物实验设计 一. 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 二. 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 学习过程 (一)考试说明 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带答案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于细胞的特定区域 B.经胞吐方式运出细胞的不都是大分子也有小分子 C.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留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神经纤维内外两侧的Na+浓度差是依靠其离子通道维持的 2.右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的高低不会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B.增大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C.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D.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率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核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组织液中K+浓度急速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可兴奋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6.生物体内某基因被选择性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解旋酶作用下DNA分子双螺旋解开 B.转录区域DNA的U应与RNA的A配对 C.该过程不可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D.该mRNA翻译出的两条肽链氨基酸数量不同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蛋白质有关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 C.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完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A.抗体和干扰素 B.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C.性激素和叶绿素D.ATP和酶 2.下列结构中,不能合成ATP的是 A.叶绿体基质 B.叶绿体基粒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基质 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 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 .用含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35 A .用含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32 B .用含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35 C .用含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32 D 4.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1、2、3、4分别表示 .尿.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 C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5.下列有关固氮 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同化作用类型均为异养型 A.固氮微生物都是原核生 物B.根瘤菌在相应豆科植物根内才能固氮 C.圆褐固氮菌的固氮基因位于质粒上 D .下 列因素对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速率影响最小的是6 D.蒸腾作用 C B.根毛的数量.土 壤通气量 A.根尖的年龄+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移动方向和得失电子的情况分别 是.7NADP .从囊状结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获得电子 A B.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囊状结构 薄膜、获得电子 C.从囊状结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失去电子.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囊状 结构薄膜、失去电子D 与氧分压的关系图。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耗氧量(.下图为不同温度 下金鱼的代谢率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