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产业历史与现状
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摘要】安化县是黑茶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黑茶产业历史。
本文对安化县黑茶产业进行SWOT分析,剖析其现状、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
通过分析,发现安化县黑茶产业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传统工艺技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市场潜力。
但也存在着产业规模小、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
建议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强产业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安化县黑茶在市场上的地位。
未来,安化县黑茶产业有望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通过本文的分析,有助于为安化县黑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安化县黑茶产业、SWOT分析、现状分析、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建议、未来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是对该地区黑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综合评估,以帮助制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计划。
通过SWOT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安化县黑茶产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及时调整和改进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增长和提升竞争力。
在进行SWOT分析时,首先需要对安化县黑茶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产业规模、产量、销售情况、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需要明确安化县黑茶产业的优势,比如当地气候适宜、传统工艺技术先进、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等方面。
然后要分析安化县黑茶产业的劣势,比如市场竞争激烈、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创新能力等方面。
接着要探讨安化县黑茶产业面临的机会,如消费升级、政策支持、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带来的机遇。
最后要分析安化县黑茶产业所面临的挑战,比如原材料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增大、市场风险不确定等方面的挑战。
通过深入分析安化县黑茶产业的SWOT,可以为其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措施,推动该地区黑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安化县黑茶产业现状分析安化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黑茶产区之一。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利弊分析

CONTEMPORARY ECONOMICS No.4,2019安化黑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利弊分析谌喋(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一、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扶贫工作的开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产业扶贫更是首要选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改变之策。
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不少农村地区开始利用自身的特点来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位于武陵山片区的湖南省安化县,全县108万人口,贫困人口15.8万人。
凭借其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成为茶树适宜生长的地区,由此,安化县开始将黑茶作为自己的特色产业,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安化黑茶不仅在总量上占有较大优势,而且已经拥有核心竞争力,益阳市安化县高度重视品牌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发展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2009年,安化县在国家总局成功注册了“安化黑茶”证明标志,此后,又先后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注册了“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申报了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安化黑茶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安化黑茶”的品牌价值迅速提升,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鉴定安化黑茶品牌价值27.74亿元。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安化县大力开拓内销和海外市场,黑茶产品成功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台湾等城市和地区,并远销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5]。
自2007年安化县出台《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见》,将黑茶产业作为全县特色支柱产业来培育开始,黑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的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综合效益也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7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33万亩,茶叶总产量6.6万吨,比上年增长9.8%,综合产值152亿元。
关于黑茶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

关于黑茶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作为黑茶产业的相关人员,现在向您汇报黑茶产业的发展情况。
黑茶是中国茶叶中的一种“黑”色发酵茶。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经发展了数千年。
黑茶产自于我国的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其中以云南省的普洱茶最为著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黑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产业规模的扩大黑茶产业在过去的几年里,经历了迅猛的发展。
根据调查数据,目前全国涉及黑茶的茶园面积已经达到了500万亩,年产量超过30万吨。
其中,云南省的普洱茶已经成为了黑茶产业的龙头。
除了普洱茶之外,四川的咸宁茶、贵州的三岔河茶以及湖南的安化黑茶等都是比较有名的产品。
二、行业技术的创新随着黑茶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型的黑茶工艺层出不穷。
例如,在黑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黑茶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同时还能给产品添加一定的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三、品牌的品质有保障黑茶产业中品牌建设非常重要,市场上的许多品牌都采取了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质量管理措施。
例如,许多品牌都对原料采购、工艺流程、产品质量、包装等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这些措施能够让消费者买到放心、安全、有保障的产品。
四、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饮食文化的发展,黑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茶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5000亿元。
并且茶叶市场还在不断扩大中,黑茶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五、面临的挑战面对市场前景广阔的同时,黑茶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黑茶行业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和产品质量差的情况。
同时,近年来,茶叶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黑茶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稳立脚跟,就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
总之,黑茶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创新、协同合作、加强品牌建设,为黑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安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黑茶产区之一,拥有悠久的黑茶制作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底蕴。
安化县境内的黑茶主要以安化黑茶为代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品质而闻名于世。
安化县黑茶产业一直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安化县黑茶产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展安化县黑茶产业,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SWOT分析,明确其优势和劣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展望未来。
这样才能推动安化县黑茶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为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1.2 研究目的通过对安化县黑茶产业进行SWOT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该产业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挑战,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1. 分析安化县黑茶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探讨其相对优势和劣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改进方向;2. 探讨安化县黑茶产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包括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机会和挑战,为产业发展提供应对策略;3. 提出针对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建议,以促进产业创新、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 展望安化县黑茶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产业布局和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SWOT分析概述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组织或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
在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中,进行SWOT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产业的内部和外部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优势:安化县黑茶产业在传统工艺和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积累,拥有优质的茶叶资源和独特的加工工艺,产品品质有保障。
安化县黑茶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消费者对其有一定的认可度。
劣势:安化县黑茶产业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相对薄弱,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推广力度,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安化黑茶的历史、分类、工艺、功效

枯燥
七星灶枯燥:
2、“三尖”的工艺
依据原料等级的不同,湘尖分为天尖、贡尖、生尖三个等级,其中天尖 以特、一级安化黑毛茶为原料,贡尖以二级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生尖以三、 四级安化黑毛茶为原料。
湘尖加工相对简洁、黑毛茶原料经过筛分整理拼堆,高温气蒸软化后装 篓压紧定型,用篾条捆包后在蔑包顶上插3-5个小孔(打气针),孔内插三根丝 茅草借此使得篾篓内茶叶的水、热散失,将篾篓茶包放至通风枯燥处晾置枯 燥后即可包装为成品。
矿质元素如:氟、硒、锌、钙等。 氟在茶树中的含量是全部植物中最高的,主要积存在茶树的老叶中,常饮黑茶对预
防龋齿和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效果。
3、一花卷:安化千两茶系列
千两茶是安化的传统名茶,以每卷的茶 叶净含量合老秤〔 16两一斤〕一千两〔合约 37.27公斤〕而得名,称为“千两茶”。 成品茶圆柱状,长约5尺〔166.5公分〕,圆 周1.7尺〔56公分〕,压制成型后以竹黄、棕 叶、寥叶为包装,经七七四十九天日晒夜露, 自然晾置枯燥;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 状,故又名花卷茶。千两茶已逾千年历史, 被世人冠予“世界茶王“之美名。
安化黑茶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渠江黑茶薄片。 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 “一笥”竹简,经考证即茶一箱,箱内黑色颗粒 状实物用显微镜切片被确认为是茶。专家考证为 安化黑茶。
按史书记载,目前安化黑茶历史可追溯到1400 多年前唐代的“渠江薄片”。那么,假设马王堆 汉墓里的茶叶来自安化,安化黑茶的历史则至少 前推900年,到达2300年。
完成自身生长发育的同时,分泌了数种胞外酶,催化茶叶内多种物质进展氧化、降解、聚合或转化。这些转化或代谢的产物和 茯砖茶内丰富的“金花”共同构成了茯砖茶特有的色香味物质。 茯砖茶有明显的菌花香,其药效似土茯苓,被称为“茯茶“或“福茶“。以前承受纯手工筑制,现在已在量用机器压制。随着 科技的进步,茯砖茶也有了新的进展。荷香茯砖、原叶茯砖、金手筑等创新产品便是在茯砖茶原有的根底上进展而来。
黑茶年度调研报告2024年黑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最新的年度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黑茶产业发展呈现了一些显著趋势。
以下是对这些趋势的分析:1.品牌力的提升: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黑茶品牌开始把重点放在品牌建设上,通过包装设计、产品宣传和市场推广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一趋势在2024年继续发展,越来越多的黑茶品牌通过创新和独特的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2.优质原料的追求:消费者对于黑茶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原料的优质程度也越来越注重。
在2024年,黑茶生产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原料的品质,选择更加优质的原料来进行加工。
这一趋势推动了黑茶产业的提升,使得黑茶产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3.产品创新的重视:在2024年,黑茶产业注重产品创新,推出了更多新颖的黑茶产品。
传统的黑茶,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加入了一些创新元素,比如果味、花香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多元化口味的需求。
这一趋势为黑茶产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带动了市场销售。
4.多元化销售渠道的扩展:传统的黑茶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实体店和批发市场,但在2024年,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黑茶销售开始向线上渠道扩展。
越来越多的黑茶品牌通过自建网店和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开拓了线上市场,提升了销售额。
此外,一些黑茶品牌还通过参加各种展览会、农产品展销会等,扩大了线下销售渠道。
5.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黑茶的保健功效。
黑茶被认为有助于降血脂、抗氧化、清肠胃等作用,因此成为许多人的健康饮品选择。
这一趋势为黑茶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消费者,加快了市场的发展。
总的来说,2024年黑茶产业发展呈现出品牌力的提升、优质原料的追求、产品创新的重视、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等趋势。
这些趋势的出现推动了黑茶产业的发展,为黑茶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安化黑茶的产业化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安化黑茶的产业化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
上世纪80年代,在安化县种植的黑茶成为安化县最重要的经济产品
之一,安化黑茶产业在全国享有盛誉。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前进,安化黑
茶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本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对安化黑茶产业化的发展态
势进行深入地调查,从而为安化黑茶的发展提供有针对的产业规划和建议。
1.安化黑茶产业现状概述
安化县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境内安化黑茶分布广泛,植株繁多,
产量仅次于中国著名的礼茶之都宝山。
安化黑茶以其独特的丰富口感深受
消费者的喜爱,拥有大批忠实消费者。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推动,
安化黑茶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2.安化黑茶产业化调查
为深入分析安化黑茶产业化的发展态势,我们进行了安化黑茶产业化
调查,采用了深度访谈法,并对生产经营者、经销商、消费者进行了深入
的访谈。
(1)产业结构完善。
从调查结果来看,安化黑茶的产业结构已经基
本完善,产业上下游关系更加紧密,产业链覆盖率高。
产品种类多样,除
了大宗叶茶产品外,还有大块叶茶产品、中折叶茶产品、抽吸粉茶产品等。
黑茶的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024

引言概述:黑茶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茶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程度提高,黑茶作为一种经济实惠且具有多种功效的茶叶,其市场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需求增长、消费群体、产业链发展和市场竞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黑茶的市场发展前景。
一、市场规模:1.国内黑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总体稳定。
2.黑茶出口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远销国际市场。
3.中国黑茶品牌也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崭露头角。
二、需求增长:1.健康饮食观念的兴起加大了对黑茶的需求。
2.黑茶的多种功效使其成为市场热门产品。
3.多元化的黑茶产品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三、消费群体:1.年轻人对黑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不断提高。
2.白领和学生群体成为黑茶的主要消费者。
3.市场细分趋势明显,不同消费群体对黑茶偏爱不同品类。
四、产业链发展:1.黑茶原材料的产地与加工工艺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2.有机种植和环保加工成为黑茶产业链的重要趋势。
3.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有助于提升黑茶品质和降低成本。
五、市场竞争:1.国内黑茶市场竞争激烈,品牌竞争和价格竞争并存。
2.黑茶品质、口感和包装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3.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是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总结: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黑茶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也呈现出增长态势。
消费群体逐渐多样化,年轻人成为重要的消费主力。
产业链不断发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黑茶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以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预计未来黑茶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化黑茶产销历史与发展现状
萧力争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政府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安化410128)
摘要安化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安化也曾是全国产茶最多的县份之一。
安化黑茶的原料要求、加工技术、花色品种、品质特征、文化内涵、饮用价值独特。
“安化千两茶”被誉之为“世界茶王”,安化黑茶已畅销西北地区500年。
安化县发展黑茶产业具有自然生态、品牌、文化、品质、功能、技术、产业基础、科技等方面的优势。
目前安化黑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声誉提升,企业的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开发成效显着。
关键词安化黑茶历史文化产业现状
一、安化与安化茶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段,资水中游,面积4950平方公里,人口98万。
安化古称梅山,是古老神秘的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区域。
安化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
北宋熙宁5年(1072年)建县前,境内已有了茶叶生产和经营。
建县时,“崖谷间生殖无几,惟茶甲诸州县”。
明朝嘉靖三年(1524)以前,安化始制经杀青、渥堆、松材明火干燥等独特工艺生产的新型黑茶,此后,安化黑茶畅销西北地区500年。
清代咸丰初年,红茶生产技术传入安化,自此安化红茶崛起,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红茶产销中心之一。
1886年,安化红茶出口达40万箱(万吨),占当年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安化一直是湖南产茶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产茶最多的县份之一。
1985年,安化有茶园25万亩,产茶8500吨,居当年全国之首。
茶叶对安化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安化黑茶的产销历史
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安化茶农采用炒青,揉捻,渥堆,七星灶松柴明火干燥等工艺生产黑茶。
安化黑茶的原料要求、加工技术、花色品种、品质特征、文化内涵、饮用价值独特,使之成为中国茶叶中极具魅力的一类。
明末清初,安化黑茶已逐渐占领西北边销茶市场,为我国边销茶的主产地。
在此期间,晋、陕、甘等地茶商纷纷来安化办茶,最盛时,安化资江沿岸各集镇,茶行、茶号林立,
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繁华景象。
安化黑茶的产品类型有茯砖、花砖、黑砖、青砖、花卷等紧压茶以及天尖、贡尖、生尖等篓装茶,通常称为“三尖三砖一卷”。
清朝道光年间(1820年)陕西茶商安化创制“百两茶”,同治年间(1862年),晋商在安化组织加工“安化千两茶”和芽尖、天尖、贡尖等产品。
1939年,由彭先泽先生创办的“湖南省砖茶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块黑砖茶,1953年,白沙溪茶厂生产出湖南第一块茯砖茶,1958年白沙溪茶开始生产花砖茶。
其中的“安化千两茶”,因其古朴大器的外形、特殊的生产工艺、独特的成茶品质,被称之为“世界茶王”、“中国茶文化的化身”,其制作工艺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解放以后,湖南作为边销茶的主产省,占全国黑茶总量的50 %左右,安化是其主要的产地。
近年来,黑茶产品的耐贮藏性和良好的保健价值获得了人们的全新认识,黑茶消费热潮兴起。
湖南省、益阳市和安化县政府,高度重视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安化黑茶产销量迅速增加,产品已销售到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等省(区),部分品种销往港、澳、台地区并出口到俄罗斯、蒙古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
三、安化县发展黑茶产业的主要优势
1、自然生态优势。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武陵山脉宜茶区域。
安化境内群山起伏,溪流从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质肥沃且酸碱度适中,富含硒元素,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优质茶叶的生产,是湖南省17个茶叶基地县和国家118个茶叶基地县之一。
2、品牌和文化优势。
安化黑茶生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产品畅销我国西北和蒙古、俄罗斯达数百年,是广大消费者认可的优质品牌产品。
3、品质与功能优势。
优越的生态环境,特异的品种资源,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安化黑茶的优良品质和显着的保健功效。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安化黑茶的保健功能不断被发现和证实,其健胃消食,降脂减肥等功效获得了有力科学证实,也为广大消费者的验证。
4、工艺和技术优势。
安化黑茶加工技术独特,其中安化千两茶、茯砖茶的加
工工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安化黑茶生产从初制到精制技术与其他茶类查差异明显,这是其独特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
5、产业基础优势。
安化现有茶园面积16多万亩,各类茶叶加工企业40多家,拥有湖南白沙溪茶厂有限公司、中茶旗下的湖南安化茶厂、怡清源茶业等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已经达到2万吨以上,产品在新疆、内蒙、青海等边销茶市场占有领导地位,内销和外销市场发展很快,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6、科技优势。
安化茶叶示范场、湖南安化茶厂、湖南白沙溪茶厂等安化本土企业,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就与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紧密结合,系统地研究黑茶加工理论,40余年未曾间断,其很多理论成果已编入了大学教材。
近年,湖南农业大学与白沙溪茶厂、益阳茶厂等合作,在黑茶与人体健康、黑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项目已列入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这为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四、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安化县委、县政府把握黑茶市场升温的机遇,提出把茶产业,特别是安化的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大了支持和投入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安化黑茶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时期。
1、安化黑茶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县政府通过整合各类支农资金,不断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在扶持茶园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扩大品牌宣传,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几年,安化县每年投入支持茶产业发展的资金均超过1500万元。
200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万亩,产茶2万吨、综合产值达5亿元。
2、安化黑茶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近几年,通过挖掘和弘扬安化黑茶文化,利用各种传播工具宣传安化黑茶,参加国内各种展会,安化黑茶品牌名度不断提高。
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媒体对安化黑茶的关注度增加。
已注册了“安化黑茶”和“安化千两茶”两个证明商标,安化千两茶和益阳茯砖茶的加工工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已授予益阳市“中国黑茶之乡”;“安化黑茶”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即将获得批准。
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使安化黑茶的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3、安化黑茶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通过巩固边销市场,大力发展内销市场,积极开拓外销市场,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安化黑茶营销网络初步形成。
以珠三角、长三角、省内主要城市为重点的内销市场扩展非常迅速。
4、产品质量和市场声誉大大提升。
通过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实施标准化生产,倡导行业自律,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净化市场环境,产品质量和市场声誉大大提升。
5、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开发成效显着。
为满足黑茶产业快速发展和现代茶叶加工要求,安化黑茶的龙头生产企业通过联合开发,生产出黑茶生产出新一代机械设备,正在逐步实现安化黑茶生产的自动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
通过政府大力支持,产、学、研紧密配合,几年时间内,各黑茶生产企业相继开发出上百个安化黑茶新产品。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