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和冲积扇
三角洲相介绍

第二节 三角洲沉积特征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河控三角洲形态
河控三角洲是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 作用远远超过波浪、潮汐破坏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按照三角洲的形态, 可进一步可分为鸟足状三角洲和朵状三角洲两种类型。
(1)鸟足状三角洲 建设性三角洲。
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类型,是最典型的高
二、浪控和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浪控三角洲平原的沉积特征类似于河控三角洲波浪作用能使大多数供给 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物发生再分配。河口砂坝的形成受到阻碍,三角洲前 缘斜坡较陡,进积作用沿整个三角洲前缘发生,而不是集中在一个点上 进行。它的进积作用比河控三角洲前缘进积要慢,但对这类三角洲的沉 积亚、微相沉积特征还缺乏深入研究。一般来说,浪控三角洲的垂向层 序通常仍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但以具有浪蚀海滩脊序列为特征, 而且层序顶部一般都出现三角洲平原的沼泽和分支河道沉积,以此区别 于海岸沉积的海滩脊层序。浪控三角洲层序底部是含生物扰动的前三角 洲。向上过渡为互层的泥、粉砂和砂的沉积,具有波浪引起的冲刷构造、 递变纹理和交错纹理,最后演变成具平行低角度纹理的、分选好的高能 海滩砂以及沼泽沉积。
第二节 三角洲沉积特征
二、浪控和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浪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浪控三角洲的平面形态呈鸟嘴状,故又称为鸟
嘴状三角洲。其形成特点是海洋的波浪作用大 于河流的作用,只有一条或两条主河道人海, 分支河道少而小。河流输入泥砂量不多,而且 被波浪作用改造、再分配,在河口两侧形成一 系列平行于海岸的海滩、砂嘴、砂坝,并在它 们的向陆一侧形成半封闭的泻湖和沼泽,仅只 在主河口区才有较多的砂质堆积,形成突出于 河口的鸟嘴状形态。法国的罗纳河、埃及的尼 罗河、意大利的波河形成的三角洲以及巴西圣 弗兰西斯科河三角洲都属于此类型。
何为冲积扇、冲积平原与河口三角洲

何为冲积扇、冲积平原与河口三角洲?秦为胜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上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
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有扇形三角洲、鸟足形三角洲和尖形三角洲。
①尖头状三角洲,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②扇状三角洲,如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③鸟足状三角洲,如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三角洲很多,主要有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以及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等。
三角洲地区不但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往往是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
三角洲地区一般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因而多为良好的农耕地区。
如我国的珠江、长江等河口的三角洲,皆是农业高产区。
黄河三角洲虽然土地肥活,但由于受到盐碱的影响,农耕条件稍差一些。
当然,也有一些河流的入海口没有形成三角洲。
如刚果河与我国的钱塘江口就没有三角洲。
这是因为钱塘江水里的泥沙含量稀少,而且河口是非常宽阔的喇叭口形的江口,涌潮的巨大冲刷力,使泥沙不能沉积下来,即使有些泥沙侥幸留下来。
堆积在钱塘江口,也难以加高,只能般在水面下形成一道水下沙坎,形不成露出水面的三角洲。
刚果河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是由于 、刚果河河口西部为刚果盆地,东部为平原,两者落差大, 刚果河的流速很快,泥沙不易沉积。
、刚果河位于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率高, 植被破坏小、水土流失少,使得河水含沙量小,泥沙不易沉积●、中部为刚果盆地,泥沙沉积其中,到河口处的极少.此外,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这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钱塘江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港。
高考地理《流水地貌》考点真题复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流水地貌》考点真题复习含答案(2023·广东)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貌属于河流地貌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①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答案】1.B 2.C【解析】1.①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①长江三峡为河流侵蚀地貌,主要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①海南岛南天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主要由海浪的侵蚀作用而形成;①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由于流速变缓,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而形成的。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一般分布在干旱多大风的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高山阻挡,水汽少,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且临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C正确;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为主,地表水分较丰富,以流水作用为主,不易形成沙丘,ABD错误。
故选C。
【点睛】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
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
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漠等风积地貌。
(2023·广东)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霞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罗布泊、古楼兰及克拉玛依等地的“魔鬼域”则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4.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答案】3.C 4.A【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3.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的由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总称。
高考地理地貌成因真题(三角洲、冲积扇等)

例1:(2008全国卷)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6分)答案:(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②入海泥沙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例2:(2012福建卷)图 13 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送、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2)分析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8 分)答案:(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 R 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例3:(2012北京卷)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6分)答案:(2)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例4:(2010全国卷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注意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5b 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堆积的原因。
(8分)答案:(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
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2009安徽文综33)根据材料和图9,结合所学知识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
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辨析

扇根;扇中;扇缘。
按沉积位置和沉积物特征也可划 为: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状沉 积;泥石流沉积。
扇三角洲平原(泥炭层不 发育);扇三角洲前缘; 前扇三角洲。
内扇(或上部扇);中扇(或中 部扇);外扇(或外部扇)。
参考资料:《中国沉积学》、《沉积构造与环境解释》、《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等
古水流
阵发性洪水,陆上牵引流与重力流 双重水流机制。
靠近山区坡降大,水流急, 能量大,陆上和水下牵引 流和重力流双重水流机 制。
洪水型、滑塌型或火山喷发型重 力流水流机制。
M-I
岩
性
特 征
岩石类
型
岩性差别大,大部分以砾岩为主, 砾石间充填有砂、粉砂和粘土级物 质,有些可由含砾的砂、粉砂组成。
扇顶部分以砾、砂岩为主,扇缘粉 砂、泥质增多,扇体与平原过渡带 以粘土沉积为主。
发育交错层理、递变层理, 还有正常的海洋或湖泊砂 泥岩互层,可见有叠覆冲 刷递变构造,也可见生物
以具有叠覆递变冲刷构造的砂 砾岩为主要相标志。多期重力流 事件在沟道中重叠形成
“AAA”,“ABAB”,“BBB”
扰动构造、斜波状层理和
水平层理。
岩相。在扇根主沟道中可见正、 反递变层理、交错层理及叠瓦状 构造的砂砾岩、砾岩。
粒度粗,砂、砾为主,扇 三角洲平原类似辫状河沉 积,向陆方向紧邻冲积扇, 整个扇三角洲常呈短而粗 的厚的碎屑楔状体。
颗粒支撑砾岩,杂基支撑砾岩; 砂砾岩、卵石质砂岩或块状砂 岩,典型的浊积岩。
结构
粒度粗,成熟度低,圆度不好,分 选差。从山顶至扇缘粒度逐渐变细, 分选、磨圆逐渐变好。由于河流切 割充填也可能使粗粒沉积物位于扇 体的中下部位。
冲积扇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的形成原理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如下:
1.河流侵蚀地貌:在河流的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从而形成侵蚀地貌。
这种侵蚀作用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溯源侵蚀是指河水从上游向下游流动过程中,由于河水的冲刷作用,使得河床逐渐降低,进而侵蚀河岸,使河流向上游源头延伸。
下蚀是指河水对河床底部的冲刷作用,使河床逐渐降低,加深河流的纵剖面。
侧蚀则是指河水对河岸的冲刷作用,使河岸逐渐崩塌后退,拓宽河流的横剖面。
这些侵蚀作用在不同河段、不同时期的过程有明显差异,从而形成了各种侵蚀地貌,如河谷等。
2.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这些堆积地貌主要包括冲积扇、河漫滩和三角洲。
冲积扇通常出现在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河流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扇形地貌。
河漫滩则出现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三角洲则出现在河流入
海口的海滨地区,由于河流流速极缓,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水顶托作用,形成三角洲。
总的来说,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密切相关。
这些地貌的形成过程不仅受到河流自身特性的影响,还受到地质、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沉积相是地球表面上由沉积物形成的地质单位,在地质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根据沉积物的特征和形成环境的不同,沉积相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对沉积相的分类及其详解进行阐述。
一、根据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和颗粒组成,可以将沉积相分为以下几类:1.碎屑岩相:碎屑岩相主要由岩屑颗粒组成,岩屑颗粒的大小和组成决定了岩性。
碎屑岩相可以进一步分为砂岩相、砾岩相和泥岩相。
砂岩相主要由砾石、砂粒和粉砂粒组成,颗粒较粗,常见于河流、河口和河口三角洲等环境。
砾岩相主要由砾石和卵石组成,颗粒更大,常见于冲积扇和冲积台地等环境。
泥岩相主要由粉砂粒和粘土颗粒组成,颗粒较细,常见于湖泊和海洋等环境。
2.碳酸盐岩相:碳酸盐岩相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如石灰石、白云石等。
碳酸盐岩相常见于海洋和湖泊等浅水环境,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构造物。
碳酸盐岩相又可以分为浅海碳酸盐岩相和深海碳酸盐岩相。
浅海碳酸盐岩相主要由珊瑚、藻类和浅海生物的骨骼等构成,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深海碳酸盐岩相主要由微生物的残骸和颗粒物质组成,常见于深海盆地和大陆边缘沉积区。
3.有机质岩相:有机质岩相主要由有机质组成,如煤和页岩等。
有机质岩相常见于湖泊和海洋等富含有机质的环境,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岩相可以进一步分为煤相和页岩相。
煤相主要由植物残体和腐殖质组成,常见于湖泊和沼泽等湿地环境。
页岩相主要由有机质和粉砂粒组成,颗粒较细,常见于海洋和湖泊等深水环境。
二、根据沉积物的形成环境和沉积过程的特点,可以将沉积相分为以下几类:1.河道相:河道相主要由河流运输的颗粒物质沉积形成,常见于河流底部和河口沉积区。
河道相的沉积物主要由砾石、砂粒和粉砂粒组成,颗粒较粗,呈现层理结构和交错纹理。
2.冲积扇相:冲积扇相是由冲积扇形成的沉积相,常见于山区和山前平原。
冲积扇相的沉积物主要由砾石和卵石组成,颗粒更大,呈现扇形堆积的特点。
3.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是由三角洲形成的沉积相,常见于河口沉积区。
【专题复习】关于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的区别与联系,一文给你说清楚了

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
多种气候条件下都可形成,在加拿大的北极地区、瑞典的拉普兰(Lappland)区、日本、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以及其他温暖至湿润的地区均可见到。
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公里。
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冲积扇的规模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
在温带或湿润地区,降雨和洪流频率高,侵蚀作用阻碍了冲积扇的增长,湿润区统贯冲积扇的水流把沉积物多半都搬运到冲积扇范围以外去,也阻碍了大冲积扇的发育。
未受构造变形或邻近冲积扇增长所限制的冲积扇,其形状近似部分锥体,横剖面呈凸形,纵剖面略呈凹形。
扇的坡度受冲积扇大小、物质来源、物质来源区主要岩性、堆积历史和构造运动史的影响。
上升区,扇面可以很陡。
粗大砾石多形成陡扇,页岩、泥岩区的细粒物质多形成平缓扇。
与泥石流堆积有关的小冲积扇很陡,物质来源丰富的大冲积扇也很陡。
冲积扇沿着半径方向,可分为顶坡段、前缘段和两者之间的过渡段。
从扇顶到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由粗到细,分选性逐渐变好。
其纵剖面形态与河床一致呈现下凹形,横剖面为上凸形。
一般说,冲积扇的大小与河流长度大体呈正比。
干旱区冲积扇面的地貌通常可分为四部分∶活冲刷区,死冲刷区,荒漠砾石铺盖区和未分离的砂和砾石区。
冲积扇的岩石碎块上常有荒漠岩漆,这是一种主要由铁、锰氧化物形成的棕黑色薄层。
大部分人认为,因为岩漆可溶于水,其存在证明这些岩石碎块在近2,000年内没有受到多少洪水的淹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洲:河流中上游侵蚀搬运的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流速减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会堆积形成三角形地貌,叫三角洲。
地貌特征:三角洲上地形平坦,河汊纵横,面积较大,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易有洪涝,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
冲积扇:山坡上的风化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沿山间河谷搬运而下,在山麓出山口处,坡度变缓,水流分散,流速减小,搬运能力减弱,物质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叫冲积扇。
地貌特征:外形上窄下宽的扇形,其顶端朝向山口,外缘呈半圆形,自扇顶到扇缘,地势降低,坡度变小,堆积物逐渐变细,分选性逐步变好,如太行山麓的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一般是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
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多个河漫滩连接成片形成河漫滩平原。
形态特征:迂回扇,心滩沙堤,滨河床沙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