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海诚动画特点
新海诚动画作品风格浅析

三、 新 海 诚 电 影 的 抒 情 手 法 特 征 — — 细 节
看 过 新 海 诚 的 几 部 作 品 之 后 ,给 我 的 第 一 印 象 就
是 : 新 海诚 一 定 非 常喜 欢 天 空 。 无 论 是 《 彼端》 中 自 羽 飞 过 的广 阔天空 , 《 繁 星 》 中 少 年 瞬 对 地 上 世 界 的 向 往 。 《 秒 五 》 中 逐 渐 消 逝 的 航 迹 云 … … 新 海 诚 无 一 不 在
他 的作 品 中 毫不 掩 饰 自己对 天 空 的喜 爱 ,特 别 是 新 作
《 言叶之庭》 中, 新 海 诚 在 一 开 篇 就 借 主 人 公 之 口 说 出
了 自己对 天 空 的热 爱 : “ 由 于 从 小 在 山 上 居 住 ,所 以 来
到城 市 中就 特 别喜 欢 下 雨 ,因 为雨 水 会 带 来 天 空 的气 息 … … ”我 们 可 以断 定 这 与 新 海 诚 出生 在 有 “ 日本 屋
菜 刀 的 刀 锋 随 着 下 厨 者 的 手 部 动 作 也 会 产 生 锋 芒 的 晃
的 作 品 。本 文 以 新海 诚 的作 品《 云 之彼 端 约定 的地 方》
( 以 下 简 称《 彼 端》 ) 、 《 追逐繁星 的孩子》 ( 以下 简 称 《 繁 星 》) 、 《 秒 速 五 厘 米》 ( 以下 简 称 《 秒五》 ) 、 《 言 叶 之庭 》 ( 以下 简 称 《 言 叶》 ) 为例 , 对 新 海 诚 的 导 演 风 格 进 行 简
是 达 到 了几 乎 每 秒钟 百 余 帧 的作 画程 度 ,而 网 上 亦 传 出了 《 言叶》与现实场景 ( 新 宿御 苑公 园 与 东 京 市 街
新海诚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研究

一、唯美的画面风格
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以精美的画面著称。每一帧都如同摄影作品一般细腻,从 场景的细节到角色的表情都充满了真实感和细腻感。他的作品常常以现实场景为 原型,通过精细的绘画和光影处理,创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效果,引人 深思。
二、情感表达的深度
新海诚的动画电影注重情感表达,从主人公的眼神、动作,到每一句台词, 都流露出真挚的情感。他的作品往往聚焦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通过讲述一个个 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这种情感深度不仅体 现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上,也体现在配角的刻画上,使得整部电影充满了人性化的 感觉。
新海诚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研 究
目录
01 一、唯美的画面风格
03 三、特殊的视觉效果
02 二、情感表达的深度 04 四、个人化视角
目录
05 五、音乐与画面的完 美结合
07
七、跨文化元素的融 合
06
六、对日常生活的独 特见解
08 参考内容
新海诚是日本著名的动画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审美特征和 极富情感表现力的视觉效果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本次演示将通过对新海诚动 画电影的分析,探讨其审美特征的各个方面。
四、新海诚在动画领域的创新和 贡献
新海诚在动画领域一直致力于创新和突破。他的作品将传统的二维动画和现 代的三维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同时,他还通过参与制作和 推广,在日本和中国等地带动了一股独立动画的创作热潮,鼓励了许多年轻动画 师投身到动画创作中。
五、结论
新海诚作为当代日本动画的重要代表,以其独特的动画风格和深入的故事情 节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的成长经历、动画风格、代表作品及其影响、创新和贡 献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对于喜欢日本动画的观众来说, 新海诚的作品无疑是一部值得观看和研究的经典之作。希望今后他能继续为观众 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引领日本动画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浅析新海诚动画特点

浅析新海诚动画特点一、新海诚动漫画风特点——细腻,真实新海诚自《秒速五厘米》开始,便特别注重作品中对真实场景作画的还原度,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是实景取材,成画甚至可以与高清晰摄影媲美之所以能达到这个程度,认真且细腻的取材作业是不可或缺的。
本片大量的使用了现实中的景色:城市的广角镜头,雨天的足球场,残破的邮筒,荒芜草地里掉落的牙膏皮,晚霞里天空中飞机带过的长长云线,清晨一个人在教室里写信的贵树的孤单身影,暴风雪里的车站明灭闪烁的信号灯,倒视镜里渐渐退去的夕阳。
如此细腻的画面,与新海诚有些时候刻意定格的瞬间,可以看出他所想表达的一种幽微委婉的淡淡忧伤。
每一个静止的画面的背后,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伤。
观众称其画面的细腻“随便截一张图就可以当桌面”。
而新作《言叶之庭》更是达到了几乎每秒钟百余帧的作画程度,而网上亦传出了《言叶》与现实场景(新宿御苑公园与东京市街道)的实景对比图,其相似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使得广大观众高呼:“新海诚‘丧心病狂'!”而在高还原的同时,细腻的光的应用也是新海诚作品的一大亮点,新海诚作品中,每一个场景的构图都离不开明暗对比,例如火车经过时车站扶手反光的变化,下雨天雨水滴落积水中的波纹反光,甚至在做饭时菜刀的刀锋随着下厨者的手部动作也会产生锋芒的晃动,新海诚可以说是把光的应用做到了极致,他几乎做到了把整部片子的每一帧画面都当作CG插画来完成,渲染非常用心。
色彩绚丽是他惯用的手法,以至于后来很多日本动画效仿,逐渐成为现在日本动画的新星风格。
而画面的光线却是越加细腻,更为突破。
仔细欣赏就会发现,那些强光交界处的笔触都是亮线,不像以前描边线条的颜色比较统一,让整部动画的光影更加真实,甚至觉得耀眼。
这就说明新海诚在制作动画的每一个作品,都有着新的突破,他很擅长研究光影的美,并且为己所用。
我们在新海诚的作品中大量看到眩光的效果,大眩光和大对比度的场景中,这样的效果能整体提升动画的视觉冲击力,也能增加一定真实感,特别是以现实场景作为依据的场景中的真实感认同感和视觉冲击力。
浅析新海诚动画风格_广播电视编导

浅析新海诚动画风格_广播电视编导
新海诚是一位著名的日本动画导演和编剧,其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而著称。
以下是对他的动画风格的分析:
1. 独特的色调和画风。
新海诚的作品经常使用柔和的色调和细腻的画风,强调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细节。
其细腻的画风和独特的色调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深刻。
2. 强调内心情感。
新海诚的作品经常强调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因此他的作品常常涉及到家庭、爱情、友谊等主题。
同时,他的作品也常常探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流问题。
3.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
新海诚的作品通常会选用配乐来强化情感表达,配合画面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情感。
他的作品中的配乐和画面之间的关系是其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
4. 独特的故事结构和情节展开。
新海诚的作品经常采用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和时间跳跃的手段,让观众在拼凑故事的情节中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
他的作品通过非传统的叙事手法来传达情感和主题,这也是他的作品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新海诚的动画风格非常独特,是其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和赞誉的原因之一。
他的作品强调情感的细节和内心的情感,采取非传统的叙事手法,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新海诚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以电影《秒速五厘米》为例

74CRITICISM ON FILMS电影批评新海诚是日本新生代动画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画面细腻唯美,在观众中有非常高的认可度。
新海诚动画电影能在众多日本动画电影中脱颖而出的原因,除了其作品精良的制作,更为关键的是新海诚独特的视觉语言特色,他善于从镜头、物象选择、光影效果等方面塑造出有“新海诚风格”的动画电影,给人以至美的视觉享受。
《秒速五厘米》(新海诚,2007)作为新海诚的代表作,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到位,导演通过对镜头、物象、光影的选择和转换烘托出人物情感及心理变化,电影主角们忧伤却又无解的感情令人感同身受,使观众心痛惋惜。
一、精致唯美的镜头在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中,精致唯美的镜头令人惊叹,《秒速五厘米》也有着绝美的镜头设计。
在这部动画里,人物与场景相辅相成,远景镜头、空镜头、随时间推移的镜头都能锦上添花般地穿插整部影片,所有的镜头都仿佛处在一种梦幻的场景中,新海诚本人也许没有经过系统性的绘画学习[1],但是从小浸染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的他,受到了自然景观的熏陶,耳濡目染之下具有了对色彩和镜头独特的审美,他的镜头画面极富青春感,清新细腻而又不乏浪漫唯美的感觉。
(一)远景镜头远景镜头具有开阔视野,镜头中的人物所占的比例很小。
《秒速五厘米》中,新海诚非常喜欢运用远景镜头,这种画面虽然不能展现人物的细节动作,却可以通过选取开阔的背景画面,侧面烘托气氛,抒发人物心理情绪,因为影视画面是通过很多的画面组合连接的,通过这种远景镜头的剪切可以侧面渲染整体氛围,例如《秒速五厘米》中出现的主人公在漫天大雪中艰难前行、樱花在主人公头顶飘落、主人公漫步在美丽草地上、主人公在海上冲浪等镜头,新海诚用精妙的技术将这些现实中的场景转换成了一幅幅美丽绝伦的动画镜头,加上镜头色彩整体风格偏向文艺朦胧的感觉,多数使用逆光,将画面从远处拉近,打造出一种青春的朦胧青涩之感,酝酿着苦涩的情愫,让观众不禁浮想联翩,对故事的推进发展好奇。
解读新海诚动画电影中的美学特色

解读新海诚动画电影中的美学特色作者:陈瑞瑞刘一凡来源:《电影评介》2017年第02期一、纯美温馨:高对比度的画面风格导演徐克认为:动画电影是一个电影类型,而不是儿童片。
[1]商业动画电影在制作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相比之下,独立动画电影有着低成本、高自由度的优势,受到许多创作人的青睐。
新海诚便是著名的独立动画制作者,也是一位动画方面的全能型人才,成名作《星之声》的监督、剧本、作画和美术编辑均由他一人完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全面的实践经验,让新海诚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为独特的认识。
通过高对比度颜色的运用,打造出一个通透、富有层次感的场景,从而营造出纯美温馨的氛围。
这是新海诚动画共有的画面风格,特别是在后期比较成熟的作品中,新海诚创新地引入了实景拍摄技术,打破了动画与生活的界限,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了一种伸手可触的境界。
新海诚电影中经常可以听到纯净的钢琴曲,这些温馨中带着淡淡伤感的曲调,大多都是由他的搭档天门所作,画面与配乐的气质达到了高度统一。
与以往的日系电影作品一样,新海诚也在追寻一种清新的氛围,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
对比强烈的背景和随处可见的亮光,是新海诚作品在画面上的两大特色,前者旨在突出纯净的境界,后者代表着生活中的温暖与光明,因此,两者相加便达到了一种通透自然的效果,让人物与背景高度贴合。
《言叶之庭》中庭院的雨滴,《追逐繁星的孩子》中高山的日光,都使用了亮线进行描绘,做到了人物较暗,而背景进一步提亮,非常明确地体现了他的个人风格。
景物一旦拥有了充足的亮度和饱和度,整个画面便开阔起来,显得格外轻灵纯净。
这一点在早期作品《星之声》中便已得到了印证,《秒速5厘米》的结局镜头更是被誉为经典,贵树看着飞驰的列车,观众此时正在想象着铁轨对面明里的反应,列车的许多窗户折射出阳光,轻灵的光线组成了一幅具有动感的图像,突然,光线消失,列车驶过,贵树报以释怀的微笑。
观众这时才豁然开朗,原来对面的明里早已不在。
浅析新海诚动画特点

浅析新海诚动画特点新海诚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导演和编剧,以其细腻而唯美的画风和独特的叙事手法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经常涉及青春、爱情和死亡等主题,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将对新海诚动画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新海诚的动画作品经常都以青春期或年轻人为主要的叙事对象。
他的作品描绘了青春期的内心纷扰和成长的困惑,同时也展现了年轻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在《秒速五厘米》中,他通过描绘男主角童年时的梦想和尝试去追寻真爱,呈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青春故事。
而在《你的名字。
》中,他通过男女主角的身份交换和追寻对方的旅程,描绘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成长和发现自我的过程。
其次,新海诚作品的视觉风格独特而细腻。
他的画面色调温暖柔和,常常运用颜色的变化和渲染来表达情感。
同时,他注重细节的描绘,包括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势、衣着以及背景等,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他的作品中经常有许多美丽的日本乡村风光和城市风景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此外,他还采用了大量的镜头移动、快速剪辑和图像特效等手法,通过细微的动作和变化来表达情感和剧情的发展。
最后,新海诚的作品常常涉及到时间和记忆的主题。
他经常运用回忆和闪回的手法,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描绘,来探讨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意义。
在《秒速五厘米》中,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对青春期爱情的冲淡和遗憾,而在《你的名字。
》中,则通过男女主角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交错和重逢,强调了时间和记忆对于两人关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新海诚的动画作品以青春期、爱情和死亡等主题为切入点,其视觉风格细腻而唯美,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探讨时间和记忆的主题。
这些特点使得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并且对于许多观众来说,他的作品给人以深刻的感动和思考。
新海诚――日本传统动画电影的颠覆者

一、反其道而行――动画电影中“静”的艺术动画电影作为动画的分支与发展,其媒介与动画一样,都是运动的声画影像与静态绘画的结合,媒介特征展现了动画电影在“动”与“静”两方面的分化,绝大数的动画电影理所当然的发挥动画电影“动”的特点,将进行过夸张、变形的视觉影像搬上银幕,因而传统的动画常常是以“动作”、“打斗”为主题,而新海诚却将传统动画电影中的戏谑与夸张抛之一边,追求静态画面与细腻情感,这是“静”的艺术。
新海诚的“静”主要的一方面体现在他十分注重画面。
作为新海诚出道以来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秒速五厘米》,让人为之无法挪开视线的是他极其精致与充满美感的画面质量,每一帧画面都美的让人屏住呼吸,尤其是画面背景,几乎完全摒弃了传统动画中夸张与风格化的艺术手法,展先在观众面前的是对生活场景的真实描摹,观众们常常开玩笑的说:“几乎随便截个图就可以做壁纸了啊”。
这是一种戏谑也是对新海诚的高度赞扬。
新海诚对于静态背景的强调还体现在作品的许多背景其实是对真实场景的描摹,比如《秒速五厘米》作品中的许多场景,男女主角小时候放学经过的斜坡等等场景都是可以找到其在日本的真实环境。
一种动漫对于现实的“描摹”手法,新海诚的作品在背景“描摹”方面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其对背景的真实度的极致追求,传统的动画,例如宫崎骏的《魔女宅急便》中也有对欧洲建筑物的描摹,然而其所呈现的画风却更具趣味性,他对欧洲建筑物进行了风格化处理,展现出来的画面是与整体风格相适应的甜美之风。
而新海诚的的画面背景风格消除了动画的风格化特点,画面细腻真实,我们甚至可以看见作品中主角所在的超市里的每件商品的商标。
对于背景的这种写实倾向还有一部分原因是cg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随着电脑对于图像数字化处理的普及,动画制作者越来越追求图像的写实性,这种追求倾向与其技术特点无法分割,传统动画均采用以手绘为基础的制作方式,手绘这种创作方式决定了需要大量人力的动画不可能对每幅画面进行过度写实,而cg技术却大大简化了动画制作过程,新海诚甚至曾经一个人只身完成了作品《星之声》的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海诚动画特点一、新海诚动漫画风特点——细腻,真实新海诚自《秒速五厘米》开始,便特别注重作品中对真实场景作画的还原度,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是实景取材,成画甚至可以与高清晰摄影媲美,之所以能达到这个程度,认真且细腻的取材作业是不可或缺的。
本片大量的使用了现实中的景色:城市的广角镜头,雨天的足球场,残破的邮筒,荒芜草地里掉落的牙膏皮,晚霞里天空中飞机带过的长长云线,清晨一个人在教室里写信的贵树的孤单身影,暴风雪里的车站明灭闪烁的信号灯,倒视镜里渐渐退去的夕阳。
如此细腻的画面,与新海诚有些时候刻意定格的瞬间,可以看出他所想表达的一种幽微委婉的淡淡忧伤。
每一个静止的画面的背后,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伤。
观众称其画面的细腻“随便截一张图就可以当桌面”。
而新作《言叶之庭》更是达到了几乎每秒钟百余帧的作画程度,而网上亦传出了《言叶》与现实场景(新宿御苑公园与东京市街道)的实景对比图,其相似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使得广大观众高呼:“新海诚‘丧心病狂’!”而在高还原的同时,细腻的光的应用也是新海诚作品的一大亮点,新海诚作品中,每一个场景的构图都离不开明暗对比,例如火车经过时车站扶手反光的变化,下雨天雨水滴落积水中的波纹反光,甚至在做饭时菜刀的刀锋随着下厨者的手部动作也会产生锋芒的晃动,新海诚可以说是把光的应用做到了极致,他几乎做到了把整部片子的每一帧画面都当作CG插画来完成,渲染非常用心。
色彩绚丽是他惯用的手法,以至于后来很多日本动画效仿,逐渐成为现在日本动画的新星风格。
而画面的光线却是越加细腻,更为突破。
仔细欣赏就会发现,那些强光交界处的笔触都是亮线,不像以前描边线条的颜色比较统一,让整部动画的光影更加真实,甚至觉得耀眼。
这就说明新海诚在制作动画的每一个作品,都有着新的突破,他很擅长研究光影的美,并且为己所用。
我们在新海诚的作品中大量看到眩光的效果,大眩光和大对比度的场景中,这样的效果能整体提升动画的视觉冲击力,也能增加一定真实感,特别是以现实场景作为依据的场景中的真实感认同感和视觉冲击力。
展现出新海诚对CG处理的深厚功力。
二、新海诚动漫的抒情手法特征———细节新海诚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各种细腻的小感觉来一点一点触碰观众的内心,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影片的情感氛围中,直到最后的高潮部分小小地推一把。
此时观众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新海诚塑造的氛围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导演的安排潸然泪下。
以《彼端》为例:落日照耀下的空寂教室和校园,现实中的浩纪一路追寻到病房与梦中的佐由里相遇,拓也与浩纪在废弃车站中的争执,拓也离开实验室时对真希的表白。
更加心动的是一些琐碎的地方,佐由里朗读时温柔地掠起头发露出白皙的耳朵,安静穿越城市的地铁中变幻的光影,下意识磕动的雨伞在石板上划出浅浅水滴,佐由里靠在门外读书,偷听男孩子们认真的讨论,女子更衣室外瑰丽的光线中浩纪温柔的等待,还有拓也面对即将被爆炸吞食时坚定坦然的表情,塔被破坏,爆炸停止,他淡淡微笑,转身三、新海诚动漫剧情设置特点——缓慢,散文式叙事新海诚不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粗略浏览一下他作品的简要信息,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以短片居多。
仅有的几部长篇如《繁星》和《彼端》的剧情都为人所诟病。
以《彼端》为例,如果把两条平行线的故事发展换成单线也许倒能弥补新海诚在控制整体故事上的缺陷。
即便是把平行世界这样看似庞大的设定搬出来,也掩饰不了剧情发展上的苍白。
这应该与他的早年创作经历有关,因为他之前的几部作品全部是由自己一人创作,对于只有一个人创作的动画电影来说,在兼顾脚本、画面、思想性、人物内心活动等诸多方面来说,一个短小简单的故事无疑比一个复杂的长篇要容易创作,而习惯了短片创作的新海诚在开始创作长片时无法掌握故事节奏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新海诚的短片作品反响明显比长片好,因为新海诚从不急于推动故事的发展,无论《秒速五厘米》,还是《言叶之庭》,他的叙事,总是不急不缓,利用似乎不经意间的特写画面、画外的配乐、剧中角色的一句台词,让观众体会到画面和故事下的深意。
新海诚讲故事是弱项,在小段落小细节这样决定气氛的把握上却抓得很准。
新海诚最擅长的就是把那种微妙的分毫的感情一丝一缕地慢慢从精致的画面中融化出来《秒速五厘米》整部影片分为三个短篇即:《樱花抄》、《宇航员》、《秒速五厘米》。
短篇在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与唯美的场景画面中层层递进:第一部《樱花抄》明理和贵树无忧无虑的奔跑着,他们的声音在如梦幻般飘落的樱花花瓣中响起:“听说樱花飘下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
”“不觉得简直和雪一样么?”“明年能和贵树君一起看樱花就好了”;被分隔异地以后,两人又在信忠互相传达着思念:“在我家的附近有一棵很大的樱花树,大概到了春天哪里的樱花也会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落下,我想要是和贵树君一起,春天也一同来到就好了”,美好回忆的画卷一幕幕展现在屏幕上;贵树不远千里去看明理,伴着他内心焦虑的独白:“车站的距离难以想象的远”,列车缓缓地在雪原上前行。
第二部《宇航员》中飘渺的星空下,贵树对暗恋他的澄田,又似乎对自己说:“那一定是一次超乎想象的寂寞之旅……我们就这样是要去哪里,又能去哪里呢?”第三部《秒速五厘米》,在“只过着生活,但是令人悲伤的事情到处积累”的基调中展现着成年后的明理悲哀麻木的生活。
散文诗般的内心独白配上精美的画面,宛如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
这一切让作为观众的我们感受到主人公的心境是如何在发生变化,最终悄悄埋葬了自己的感情,也让观众逐渐体会那种朦胧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的感觉。
四、新海诚动漫的语言特色——内心独白新海诚的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充斥着大量的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独白。
他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基本上是依靠独白的方式。
虽然这与他不擅长创作人物间的对话不无关系,但独白绝对是最适合新海诚作品的。
值得一提的是,新海诚所利用的独白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独白,而是令两个人交替进行并叙述同样的心声,以此来向观众展现两人的密切关系。
例如在他的出道作《她和她的猫》中,通篇几乎都是在靠猫的内心独白来叙述,但女主人的心声“谁来救救我”与“爱着这世界”两句堪称点睛之笔,把女主人内心的感情,在观众面前放大,使得观众真正能跟随上女主人的内心,一起体会女主人在受到挫折后的心痛与接受事实后的淡然与哀伤。
例如作品《星之声》,本片从一开始就使用独白的形式,女主角对自己的内心的现状进行了说明:“一直以为世界就是电波能够到达的地方,但是为什么我的电话没有人能收到。
”影片紧接着说明了故事的背景、男女主角的关系。
女主角长峰美加子是一名被选中要去驾驶人型宇宙兵器的高中生,男主角是和她关系十分要好的同学。
长峰美加子漂流在比八光年的天狼星更加遥远的宇宙里,当她在另一个星球经历大雨时,她用手机编写了短信:“24岁的阿升,你好,我是15岁的美加子啊。
我到现在也非常非常喜欢阿升。
”看着屏幕上显示发送时间为8年224日时,美加子终于失声痛哭。
这时独白声慢慢的响起,就像从时空的尽头传来:“我只是想见阿升而已啊,只想说句喜欢而已。
”这样的独白恰到好处凸显了影片主角的心境,把暗藏在心中的感情全部说出来,并在观众的面前放大,使得观众能跟着主角的心境一起变化,一起体会那种心被时空距离所扯开时撕裂般的阵痛感五、新海诚动漫的情感———从含蓄到爆发新海诚作品中的永恒主题是“思念、孤独、爱,还有就是心的距离”,在《秒速五厘米》之前,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线大多是受距离———无论是空间上、时间上还是心理上———的干涉而中断,从而故事收尾的。
但自《秒五》之后的《繁星》开始,新海诚开始在主题中加入了“联系”。
这一点在最新作《言叶之庭》中显得最为明显。
从主人公的设置上可以看出,和新海诚旧作中的男主角的性格相差不少,在同样保持着细腻的情感下却显得勇敢得多。
在孝雄直接拿取雪野的食物,听到朋友说了雪野的事情之后,等她离开立刻就去质问说雪野坏话的人。
这里都可以看,女主角在孝雄说出那些话之后,也彻底释放出了自己一直压抑的情感。
本以为雪野会坐在那个凳子上,然后这一幕就结束的,可她突然站起来跑下来去追孝雄。
这就是新海诚的改变,他终于开始让心底沉默的两个人,努力靠得越来越近。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命题。
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中,描述的爱情往往都是百转千回,似乎唯有如此才能显得动人心魄、回味无穷。
也有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虽然只是描写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却不单只是让人看到爱情,而是更多的给读者带来其他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
例如周作人早期的一篇散文《初恋》,没有动人的故事也没有跌宕的情节,只有娓娓道来的平和,带着淡淡的伤感,仿佛带我们回到了自己青涩的少年时代。
如其相同的新海诚的动画作品,没有波澜壮阔的戏剧性情节,有的只是唯美的画面、引人入胜的配乐以及青涩的初恋情怀。
新海诚世界里的爱情都是单纯又美好的,无论是《星之声》里的美加子和阿升,《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里的佐由里和浩纪,还是《秒速五厘米》中的明理和贵树,包括澄田对贵树的暗恋。
他们的爱情之间没有门第的阻隔,没有战争的纷扰,有的只是无法缩短的距离。
时间的距离,空间的距离,亦或是心的距离。
无奈的现实将有情人分开,爱情在巨大的距离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不堪一击。
每个人都在它的面前做了不同的选择,美加子和阿升选择了默默等待,佐由里和浩纪选择努力冲破距离的束缚走到一起,明理和贵树选择了让思念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的被消磨掉新海诚作为日本新一代动画导演中的佼佼者,经常被人拿来与大师宫崎骏进行对比,甚至有人称之为“小宫崎骏”。
不讨论这个绰号的合理性,新海诚与宫崎骏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宫崎骏的作品往往描述架空的世界,而新海诚则更青睐于现实世界的一定基础。
如果宫崎骏的作品可以称之为童心未泯,那么新海诚则可以称之为青春已逝。
而且新海诚的各方面功力都还不够老道,还没能固定自己今后的风格,还在进行多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而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有挫折和他人的诟病。
六、新海诚电影的音乐特色———纯净如同提到宫崎骏就一定会提到久石让一样,新海诚也有一位负责音乐的好搭档———天门,两人从1998年创作《被包围的世界》时就开始合作,天门的配乐最大特点就是“缓慢”和“纯净”,主题上大多偏悲观,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以《秒五》为例,在第二节《航天员》中,主人公远野贵树在草原上顶着手机的荧光屏幕,想着远方的明里,想发邮件给她却不知邮件地址,但依然不断地写着没有收件人的信息,一丝哀伤流露出来,此时配乐的钢琴曲《カナエの気持ち》更突显音乐的纯净,尤其是第一个小节后提升了一个八度,越发能感觉到男主角纠结、矛盾、反复的心理。
天门并不像久石让那样,可以通过配乐自由调动整部影片的情绪和节奏,控制观众的情绪发展。
但他特别善于抓住那种所谓的“小感觉”,一点一点地触动观众内心,对影片起到完美的辅助作用日本音乐受西方的影响特别深,从古典到电子概莫能外,在表达这一情绪的背景音乐中,新海诚跟很多制作人一样,都采用了提琴加钢琴的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