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运动疗法

合集下载

儿童pt康复训练的方法

儿童pt康复训练的方法

儿童pt康复训练的方法Pt康复训练是指通过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康复训练等手段来帮助儿童恢复身体功能和身心健康。

对于儿童来说,Pt康复训练的方法必须考虑儿童的身体特点和心理需求,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1. 运动训练通过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生长发育,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预防不良姿势的形成,锻炼呼吸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并提高免疫力。

具体运动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跑步、跳跃、游泳、球类运动等。

2. 肌肉电刺激治疗肌肉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对于患有肌肉萎缩、神经性麻痹等疾病的儿童特别有效。

通过电疗仪器产生的微弱电流,刺激受损的神经和肌肉,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肉代谢,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3. 整脊矫正整脊矫正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手法或器械仪器对脊柱进行调整和矫正,消除脊椎侧弯和扭曲等问题,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患儿的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

4. 柔软组织治疗柔软组织治疗是一种深度按摩和拉伸的方法,常常用于肌肉紧张、筋膜炎、关节炎等疾病治疗。

适当的按摩和拉伸可以促进肌肉松弛,缓解疼痛和疲劳,提高肌肉弹性,消除运动障碍。

5. 微波治疗微波治疗是一种热疗方法,通过电磁波产生的热量直接作用在患儿的身体内部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微波治疗适用于慢性疼痛、关节炎、肌肉痉挛等疾病的治疗。

6. 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功能性能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

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教会患儿正确的运动技能和动作方式,提高运动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儿童Pt康复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和治疗需要进行选择和实施。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意愿,陪伴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运动疗法pt的名词解释

运动疗法pt的名词解释

运动疗法pt的名词解释运动疗法(PT)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运动和体育活动来促进身体康复和改善健康状况。

它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在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和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运动疗法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效果进行解释。

首先,运动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运动等身体活动的方式来改善身体机能和康复疾病。

它通过刺激身体的运动系统,包括肌肉、骨骼、关节和神经系统,来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

运动疗法可以通过提高肌肉力量、改善柔韧性、增强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等方式,帮助患者重建功能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运动疗法主要应用于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

在肌肉骨骼系统方面,运动疗法可以用于康复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等手术后的康复治疗。

在神经系统方面,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瘫痪和运动障碍,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运动疗法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糖,并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在代谢性疾病方面,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糖尿病的控制。

在呼吸系统方面,运动疗法可以通过肺功能锻炼来改善肺活量和呼吸困难。

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被广泛的研究和证实。

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表明,运动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功能。

在康复患者中,运动疗法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功能,减轻疼痛和疲劳感,并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

在慢性病患者中,运动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体力、心肺健康和心理健康,并减少药物的使用。

此外,运动疗法还可以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减少健康风险。

然而,虽然运动疗法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疾病和损伤。

在应用运动疗法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评估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运动疗法的应用还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管,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安全地参与运动活动。

pt运动治疗ppt课件

pt运动治疗ppt课件
治疗方案
根据治疗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康复 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实施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
在实施治疗方案的过程中,要遵循渐进性、个体化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 况和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同时要鼓 励患者积极参与和配合治疗。
治疗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治疗效果评估的指标包括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协调性等方 面的改善情况。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表现和测试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CHAPTER
PT运动治疗的常见疾病和适 应症
神经系统疾病的PT运动治疗
详细描述
PT运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改 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具体来说,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心肺功能 、提高平衡感和协调性等。这些改善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增强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
量,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PT运动治疗的历史和发展
详细描述
PT运动治疗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由物理治疗师(Physical Therapist,简称PT)主导,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计划,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运动,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感,提 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PT运动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总结词
PT运动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归正常 生活和工作。
PT运动治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PT运动治疗简介 • PT运动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PT运动治疗的常见疾病和适应症 • PT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和风险控制 • PT运动治疗的未来发展

运动疗法概论

运动疗法概论
06
添加标题
曾治一病怒不食的妇女,其法为:“使
添加标题
以两能食之妇夸其食美,其妇亦索其
以上可见,我国古代已有简朴的康 复医疗,其中针灸、导引、气功等对 世界医学有相当的影响。特别是现在 国外的气功热、太极拳热等,都是祖 国医学的康复手段。我们应继承发扬我国古代康复医学的遗产,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创建具有我国特点的现代康复医 学。
08
2 . 物理诊断(physical diahnosis)如
09
肌电图、电诊断等
可见,物理医学是物理治疗和物理诊断的总称。即用各种物理因子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01
在此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后形成了康复医疗。
02
正因康复医学是在物理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有“物理医学是康复医学之母”的说法。
其他分类
01
作用部位
02
器械使用
03
局部
04
整体
05
器械
06
徒手
07
组织形式
08
个人
09
小组
10
临床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或炎症、周围神经损伤、脑性瘫痪等 运动器官疾病 颈肩腰腿痛、四肢骨折或脱位后、关节炎 内脏器官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 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
能量消耗
03
作用部位
04
器械使用
05
组织形式
06
技术手段
07
动力来源
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
助力运动
抗阻运动
随意运动
肌肉收缩形式 等长运动 等速运动 等张运动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红外线(近红外、远红外)
紫外线(短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
红光
蓝光
种类:
2、光 疗
3、超声波疗法
>20KHZ 不引起正常人体听觉反应(20-20KHZ) 机械振动产生热能 扩张血管 降低疼痛 增加组织的延展性 增快血流
适应征: —软组织损伤 —疼痛缓解 —减少疤痕 —女性疾患:乳腺增生
PART 1
电 疗
脉冲中频电疗法 在这种电疗法中,其中频率是2000-5000HZ,调制用的低频率为10-150HZ,治疗基本上用两极法。
电 疗
高频电疗法 高频100000HZ以上,其特点是: 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能产生热; 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
可见光
激光(氦氖激光、二氧化碳激光、YAG激光)
作用机制和治疗作用
磁场作用于人体可以改变人体生物电流与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影响体内酶的活性及新陈代谢过程,还能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影响经络而发挥治疗作用。
应用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磁疗法(magnetotherapy)。
4、磁 疗 法
磁 疗 法
.镇痛: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提高痛阈;并可改善血循环,加速致痛物质的清除。 .消炎消肿:局部血循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有利于渗出吸收及炎症产物排除,并能增加免疫功能,达到消炎消肿的作用。 镇静降压:磁场能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改善睡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 降脂:动物实验及l临床观察证实,磁场可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脂。 修复损伤组织:磁场影响一些酶的活性,从而改善营养和代谢,有助于病损组织修复。 治癌:实验研究强磁场有抑制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理疗指应用天然或人工的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热、冷等用于治疗人体疾病的方法。具有消炎、镇痛、搞菌、缓解痉挛、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等作用,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动PT疗法

运动PT疗法

运动疗法(PT)功能训练(PT)主要采取英国Bobath疗法、德国的Vojta疗法、日本的上田法及引导式教育等方法纠正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功能训练。

主要对运动落后及运动异常的治疗。

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核心部分,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是依据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原因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训练的一类疗法。

随着障碍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引入,运动疗法已经形成了针对某种疾患进行康复治疗的独立体系。

运动疗法主要采用“运动”这一机械性的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着重进行躯干、四肢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训练,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平衡训练、易化训练、移乘训练、步行训练。

•运动疗法是促使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动疗法的目的:1、控制肌肉的异常张力,缓解或增强其紧张度。

2、牵张短缩的肌肉和肌腱,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肉的肌力和活动的耐力、改善异常的姿势、运动模式,促进正常姿势、运动模式的发育。

3、提高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协调性。

4、进行运动功能的再教育训练,改善神经肌肉功能。

5、通过训练刺激改善心脏、肺、肝脏等脏器的功能。

6、通过运动训练,增强体力,改善全身功能障碍。

注意事项:1、训练前60分钟内不应进食,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如有感冒、腹泻等情况可暂时停止。

2、训练前做好充足准备,请家长准备2张小毛巾或纸巾。

训练中一律不准进食,以免引起呛咳、误吸而导致生命危险;2、训练运动量不应过量,训练次日应无疲劳感;3、部分脑瘫患儿可能因骨质疏松易引起病理性骨折,训练时动作应轻柔,防止产生剧烈疼痛和骨折;4、训练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头晕、眼花等应暂停。

5、训练完毕后给患儿喂温开水。

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康复

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康复

临床应用改良法:为了使评 分更细、更准确一些, 当
认为肌力可在右上角加“+”,稍差时则在右 上角加“-”: 0 肌肉无收缩,无关节活动。 1 可摸到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 可见到肌肉收缩,除掉重力情况下关节可以轻微活动。 2 消除重力下关节轻度活动,可达关节活动范围的 80%。 2+ 消除重力下关节可全范围活动,但不能做抗重力运动。 3- 有抗重力运动出现,但运动范围不足 50%。 3 能抗重力运动。 3+ 能灵活抗重力运动,并可重复运动多次或稍抗阻力 4- 抗阻力运动出现,仅能抗较小阻力。 4 能抗中等阻力活动。 4+ 能抗中等或稍强阻力活动。 5- 能抗较大阻力运动,但较健侧力量稍弱。 5 正常。
(二) 常用的运动形式
1、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
2、助力运动(assisted movement):在外 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 的运动。外力可来自器械,也可来自健侧肢 体或他人的帮助。
3、主动运动(active movement):
4、抗阻运动(resisted movement):由患 者主动克服外界阻力来完成的运动。阻力可 以来自器械、重物,也可由人力施加,如瘫 痪后恢复肌肉力量的训练。
MMT 检查方法: 依据受试肌 肉收缩时所产生的肌肉活动、带动的关节
活动范围、抵抗重力和阻力的情况 而定。分为 0—5 共6级。
0 级 肌肉无收缩 代表符号(zero, O),评定结果为:全瘫 1 级 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 代表符号 (trace, T),评 定结果 为:微有收缩 2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去除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活动 代 表符 号 (poor, P), 评定结果为:差,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25%。 3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抵 抗外加 阻力。代表符号 (fair, F),评定结果为:尚可,肌力为 正常肌力的 50%。 4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外加阻力。代表符号 (good, G), 评定结果为:良好,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75%。 5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活动抵抗重力及充分抵抗外加阻力。代 表符号 ( normal, N ), 评定结果为:正常,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100%。 虽然此方法较为粗糙, 但仍被认为是最方便可靠的肌力评定方 法而被广泛应用。

PT

PT

PT大厅:主要针对各种不同病因所造成的肌力低下的增强和肌张力的改变,关节活动的受限的扩大。

异常步态的矫正,各种体味的变换,转移,全身耐力的提高,轮椅技术的训练。

OT:进行作业疗法的治疗房间,即作业治疗室,主要针对各种不同程度生活能力的提高进行有目地的康复训练。

包括:进食,梳饰,如:厕,更衣等各种日常生活能力的障碍,以及在就业能力的提高。

言语治疗室:由言语治疗专业人员对各类言语障碍者进行治疗或矫治的治疗房间。

PT大厅:从事康复的专业人员或行内人士对进行物理治疗和实施运动疗法的治疗大厅的简称。

应用力,电,光声,水和温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患者疾患的方法为物理疗法。

其中以徒手以及器械进行运动的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为运动疗法。

是物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频室:频率大于100000HZ,不产生电解,作用神经肌肉时不产生兴奋作用多应用于医院临床治疗,因为高频震荡频率大于主要作用,有改善睡眠活化细胞,净化血液,调节植物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能力,消减自由基,塑身美容。

中频室:电脑中频治疗仪应用微机与数控技术内存多个程序处方,各个电流处方有不同的调制和组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的电流处方,其主要治疗作用为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可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平滑肌张力,作用于神经节与神经节段,可产生反射作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蜡疗室:蜡疗是一种利用加热的蜡敷在患部,或将患部浸入蜡液中的理疗疗法,蜂蜡的热容量大,导热率低能阻止热的传导。

放热慢,气体和水分不易消失,蜡疗时,其保温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蜡具有可塑性能密贴于体表,还可加入一些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蜡具有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还具有机械作用消除肿胀,松解粘连软化瘢痕。

化学作用:如能刺激上皮组织生长利于表浅溃疡和创伤愈合,促进细胞更新,紧肤去皱等美容作用。

中药熏蒸室: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学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基本运动方式
电刺激运动 助力运动 主动运动 抗阻运动
– 等长运动 – 等张运动 – 等速运动
20
肌力练习方法的选择
• 手法肌力测试(MMT)的评价标准
0 无可测知的肌收缩 1 无关节运动,可触及肌收缩 2 在消除重力下运动 3 能抗重力运动至标准姿势或维持此姿势 4 能抗部分阻力运动至标准姿势或维持此姿势 5 能抗重力及正常阻力运动至标准姿势或维持此姿势
15
等张收缩
• 根据肌纤维长度不同改变,可分为 – 等张缩短(向心性收缩):肌收缩时,肌 纤维长度向肌腹中央收缩,肌起止点缩短 、接近。如肱二头肌等张缩短的屈肘。 – 等张延伸(离心性收缩):肌收缩时,肌 纤维长度变长,肌起止端延伸,此时肌收 缩主要控制肢体坠落的速度。如下楼时为 支撑腿的股四头肌等张延伸。
11
运动疗法基本原则
• 因人而异
– 功能障碍特点、疾病情况、康复需求。
• 循序渐进
– 量变积累达质变,功能重建需再学习,强度、时间 、难度。
• 持之以恒
– 获得效应,效应消退。
• 主动参与
– 最佳效果。
• 全面锻炼
– 多器官、多组织、多系统,生理、心理、职业、教 育、娱乐。
12
力学和运动学原理的技术
– Rood技术、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 术、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和运动再 学习技术。
• 代偿和替代原理的技术
– 能量节约技术、辅助具应用等。
3
概述
4
康复治疗学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 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Rood技术、 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本 体感觉促进技术(PNF)和运动再学习技术。
• 代偿和替代原理的技术
–能量节约技术、辅助具应用。
10
运动疗法常用设备
• 上肢运动治疗器械 • 下肢运动治疗器械 • 牵引器械 • 辅助步行器械 • 生活辅助器械 • 转移辅助器械 • 平衡训练器械 • 其他,如训练用垫和床、姿势矫正镜等。
16
肌力训练的意义
• 防治肌肉萎缩 • 促进肌力 • 改善骨关节功能 • 纠正畸形 • 防治内脏下垂 • 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 缓解疼痛
17
肌力练习的机制
18
遵循超量恢复规律原则
• 肌肉练习要引起肌群疲劳。因为无明显的肌 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肉练习也难以 取得明显效果。
• 要掌握适宜的练习频度,尽量使后一次练习 在前一次练习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间 隔太短,肌肉疲劳尚未完全恢复,继续练习 将加重疲劳,引起肌肉劳损;间隔太长,超 量恢复已消退,无从积累无法使肌肉收缩力 增强。
21
肌力练习方法的选择
肌力
0
1-2
3-4
训练方法
被动运动、电刺激运动 、 传递冲动练习 同上+肌电反馈(电刺激)、 助力运动、免负荷主动活动 主动运动 抗阻练习
22
电刺激运动
用电刺激的方法诱导肌肉收缩,以预防 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形成,为主动运动 做准备,适用于肢体瘫痪,肌力0-1级 无法运动者。
PT之运动疗法
1
主要讲述内容
• 概述
–定义、基本体位、运动处方、基本 类型、常用设备、基本原则
• 力学和运动学原理的技术
–肌力训练、耐力训练、关节活动度 训练、牵张训练、牵引治疗、呼吸 训练、放松训练、平衡训练、协调 训练、步行训练、转移训练、水中 运动疗法 。
2
主要讲述内容
•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8
运动处方
• 指根据患者的临床和功能状况评估结 果,以处方形式为患者安排的运动治 疗方案。
• 基本内容
– 运动方式 – 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 – 疗程 – 注意事项
9
运动疗法基本类型
• 力学和运动学原理的技术
–肌力训练、耐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牵张训 练、牵引治疗、呼吸训练、放松训练、平衡训练 、协调训练、步行训练、转移训练、水中运动疗 法。
达2级时) – 水的浮力去除肢体自身重力的运动
25
助力活动
26
主动运动
• 指患者主动独立完成,肺功能和全身情况。
–主要适用于肌力3级的患者 –各种日常活动、医疗体操、有氧活动训练
27
抗阻运动
• 是康复医学中最基本、最积极的治疗方法 。
7
基本体位
• 功能位
– 指当肌肉和关节功能不能或尚未恢复时,可以使肢 体发挥最佳功能的体位,通常为肌力平衡位,以利 于最大限度的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 上肢多为屈曲位,下肢多为伸展位。
• 抗痉挛位
– 指肢体对抗痉挛的体位,用于中枢神经损害的患者 。
– 体位与痉挛模式有关,原则上使肢体向痉挛的相反 方向牵张,从而尽量牵张痉挛肌。
– 肌电触发功能性电刺激 –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肌力
23
电刺激运动
24
助力运动
• 借助外力辅助和患者主动收缩完成的肢 体活动。强调患者最大程度用力,仅给 予最低限度的助力。
– 主要适用于肌力为1-2级的患者 – 治疗师或患者的健肢帮助 – 患者用健肢通过棍棒、器械等帮助 – 免负荷运动:滑轮、吊带、支撑滑板(肌力
13
1、肌力训练
14
肌力训练中肌肉收缩形式
•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肌肉 收缩时,整个肌纤维长度无改变,不产生 关节的活动。所作功为肌张力的增高。如 抬高一重物的对抗重力的活动。
•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肌肉收缩 时,整个肌纤维长度发生改变,张力基本 保持不变,可产生关节的活动。
5
PT的含义
物理疗法
(physical therapy,PT)
光、电、热、 磁等物理因 子的
身体、 体力的
理疗
体疗 (运动疗法)
6
运动疗法定义
• 指以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采用 主动和被动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 的途径,旨在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 、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 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 功能和平衡功能,减轻异常压力或施加必 要的治疗压力,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