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

合集下载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原始地质资料是指地质勘探、研究及实验所产生的各种记录、数据和样品等材料,包括地质调查、勘探、钻探、采样、测量等方面的原始数据和记录资料。

为了保证这些重要的原始地质资料能够得到有效保存和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立卷归档。

一、立卷
立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原始地质资料整理成册,并进行编号。

每一个卷中应包含相应的文件和数据,同时需要注明文件名称、日期以及编号等信息。

二、归档
归档是指将已经整理好的卷按照一定的规则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以便于后续查阅和利用。

在归档过程中需要注明卷号、存放位置以及存放时间等信息。

三、规则
1. 立卷规则
(1)每个卷应当具有唯一的编号,并且编号应当与文件名称相关联。

(2)每个卷中应当包含同一类别或同一时间段内相关联的文件和数据。

(3)每个文件都需要进行标注,包括文件名称、日期以及编码等信息。

同时需要对文件进行分类,方便后续查阅。

2. 归档规则
(1)每个卷都需要进行标注,包括卷号、存放位置以及存放时间等信息。

(2)根据不同的存储要求,可以将卷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归档。

例如,可以将地质勘探资料和地质研究资料分开归档。

(3)在进行归档时需要注意保护原始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对于一些特殊的文件或数据需要进行密封保存。

总之,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归档是保证其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则和标准,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重要资料。

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

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

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1964年3月25日地质部[64]地资字第2号通知颁发)为了统一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基本方法,现根据“地质队地质档案暂行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特制定本具体办法。

这个具体办法中包括地质档案原本的分类、编号与编目立账、技术参考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范围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地质档案原本的分类原始资料与有关的技术文件内容庞杂多样,需要按其自然形成规律与内在联系,分门别类,突出主体立卷归档,以保证地质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现将区测、普查勘探、物探化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四个专业立卷归档的分类列下:㈠区测区测方面的地质档案原本分为下列七类:第一类:出版底图,说明书底稿,区测报告的底稿、底图(代字:底)。

包括图幅说明书底稿,地质图、矿产图的出版原图(铝版),缩地形底图的铝版,区测报告的底稿、底图。

第二类:地形资料(代字:测)。

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底图(水系图)、航空照片以及水系图和地形底图缩编的技术资料。

第三类:地质测量资料(代字:观)。

包括野外记录本,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本(剖面图、文字表格记录),野外地质图,地貌图,第四纪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槽、井、坑、钻探地质编录,各种标本、化石登记本,岩矿鉴定表和化石鉴定表,水文地质观测记录。

第四类:矿区普查资料(代字:矿)。

包括区域性重砂、金属量测量、水化学、化学取样登记本,矿产图及矿产登记卡片,矿点检查的采样记录,地质矿产图件、记录本,矿点检查报告底稿,探矿工程(槽、井、坑、钻)的地质编录和图件,各项化验资料,放射性测量的记录本,异常检查报告和图件,其他物、化探资料(航空磁测、地面磁测,重力或其他资料等)。

第五类:有关技术文件(代字:文)。

包括上级下达的任务书、技术指示文件、重要技术措施、技术总结等。

第六类:技术设计书复制本(代字:设)。

第七类:专题科研成果资料(代字:研)。

㈡普查勘探普查勘探(包括区域普查找矿)档案原本分为下列十类:第一类报告的底稿、底图(代字:底)。

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规范标准(WORD24页)

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规范标准(WORD24页)

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规范随着我国矿业权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矿业权市场的建立与运作,矿业权档案应运而生。

为适应矿业权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强矿业权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的《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规范》(DZ/T 0431-2005),结合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矿业权档案管理实际情况,对《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规范》部分小标题、文字描述、段落、卷内文件排列顺序等内容作适当调整和修改,力求层次清楚更具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新增矿业权延续和抵押与解押收集内容与分类,使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内容更全面完整。

因此,针对矿业权档案形成的特点,统一制定重庆市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规范。

1适用范围 ...................................................................................................... - 1 - 2 术语与定义 ................................................................................................. - 1 - 3总则............................................................................................................... - 2 - 4 收集内容与要求 ......................................................................................... - 2 - 5归档文件范围与分类 .................................................................................. - 3 - 6 立卷.............................................................................................................. - 4 - 7归档............................................................................................................... - 5 - 8 立卷归档质量要求 ..................................................................................... - 6 - 9保管期限 ...................................................................................................... - 6 - 10编目............................................................................................................. - 6 - 11 装订............................................................................................................ - 9 - 13档案装盒 .................................................................................................. - 10 - 14 排架.......................................................................................................... - 10 - 附录A归档文件范围与分类.. (11)附录B 卷内文件目录 (20)附录C 备考表 (21)附录D 案卷封面 (22)附录E 案卷目录 (23)附录F 档案盒脊背 (24)重庆市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应于重庆市和区县(市)、自治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矿业权档案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范本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范本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范本DZ/T 0078—93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畴1.1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治理。

1.2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治理。

对有专门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依照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那么。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差不多内容3.1 原始地质编录是观看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看研究手段的记录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纳新的方法和手段。

3.2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看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状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依照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纳电子运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差不多要求4.1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看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定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说明资料。

4.2 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 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 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编录中必须采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档案资料立卷归档制度

档案资料立卷归档制度

档案资料立卷归档制度第一篇:档案资料立卷归档制度档案资料立卷归档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项目部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工程建设、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业主下发《管理办法》及总监办下发《管理手册》相关规定,结合本标段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归档的文件材料按年度立卷,项目部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文件,都要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分别立卷归档。

第三条、项目部资料室设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资料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在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将经办的文件向接办人员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

第四条、项目部各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档案的原则,管理好各部门的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二章资料文件的收集管理第五条坚持部门收集、管理资料文件制度。

各部门文书人员均由部门负责人兼职或指定,负责管理本部门的文件内业材料。

第六条项目部发出的公文一律由综合办公室统一收集管理。

第七条现场质检的有关资料:一项工作由几个部门参与办理的资料,由质检部门收集,资料室存档。

单项资料由负责的技术人员及时填写完整,交给质检部办理监理签认后,交资料室存档;现场有关的安全检查、质量、气象、日志、记录及时归档。

第八条项目部召开会议,由会议主办部门指定专人将会议材料、声像档案等向档案室办理归档手续。

第九条各部门兼职文书的职责:1.掌握本部门的业务、资料文件的归档范围,收集管理本部门的资料文件。

2.认真执行平时归档制度,对本部门承办的资料文件影像档案及时收集归档。

3.承办人员借用文件资料时,应积极地提供利用,做好服务工作,并办理临时借用文件材料登记手续。

第三章归档范围第十条项目部会议材料,包括会议的通知、报告、决议、总结、领导人讲话、典型发言、会议简报、会议记录等。

第十一条上级机关发来的与项目部有关的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工作指示、通知、命令、条例、规定、计划等文件材料。

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规范

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 矿业权档案 3.2 矿业权文件材料 3.3 矿业权文件立卷 3.4 矿业权文件归档 3.5 编目建账 3.6 保管单位 3.7 电子文件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矿业权建 立、监督、变更、注销 监督、变更、 等过程中直接形成并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等过程中直接形成并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记录和反映矿业权建立、监督、变更和注销过程的文字、 记录和反映矿业权建立、监督、变更和注销过程的文字、图 声像、电子文件等文件材料的总称。 表、声像、电子文件等文件材料的总称。 将矿业权建立、监督、 将矿业权建立、监督、变更和注销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 按其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组成案卷的过程。 按其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组成案卷的过程。 将办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矿业权文件材料, 将办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矿业权文件材料,系统整理 立卷,移交档案部门统一保管的过程。 立卷,移交档案部门统一保管的过程。 以建立总帐、明细帐的形式, 以建立总帐、明细帐的形式,将文件材料的内容名称和形式 特征的著录项目编制成目录的过程。 特征的著录项目编制成目录的过程。 将一组具有有机联系的文件材料,按类及类序组成卷、 将一组具有有机联系的文件材料,按类及类序组成卷、册、 盒等保管形式的矿业权档案集合体。 袋、盒等保管形式的矿业权档案集合体。 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 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 光盘等载体,依赖于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 光盘等载体,依赖于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 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6.1 探矿权管理(代字:探;代码:TA) 探矿权管理(代字: 代码: 6.1.1 探-新:探矿权新立管理类 6.1.2 探-变:探矿权变更管理类 6.1.3 探-监:探矿权监督管理类 6.1.4 探-销:探矿权注销管理类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类(代字: 代码:CH) 6.2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类(代字:储;代码:CH) 6.2.1 储-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管理类 6.2.2 储-登: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类 6.2.3 储-销:矿产资源储量注销管理类 采矿权管理类(代字: 代码:CA) 6.3 采矿权管理类(代字:采;代码:CA) 6.3.1 采-新:采矿权新立管理类 6.3.2 采-变:采矿权变更管理类 6.3.3 采-监:采矿权监督管理类 6.3.4 采-销:采矿权注销管理类

地质环境项目档案立卷归档与管理

地质环境项目档案立卷归档与管理

一、地质环境项目档案的概念
1.地质环境项目档案 地质环境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单位、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勘查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等各个 单位从申请立项到竣工验收过程中,直接形成并具有 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电子文档、多媒体文件 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
2.目标:
针对地质环境项目档案的特点,统一项目档案的 收集内容、归档范围与分类,统一项目档案的立卷归 档标准和要求,加强项目档案监督、检查、验收、移 交管理工作。
六、案卷的装订
1.案卷可采用装订与不装订两种形式。文字资料必 须装订。既有文字资料又有图纸资料的案卷应装订 。图纸较多可不装订,编上图序号,折叠成A4幅面 装盒。
2.装订应采用线绳三孔一线左侧装订,装订前必须 要剔除金属物,装订要整齐、牢固。
七、档案装具
1.装具一般采用无酸纸制作的卷盒。 档案盒厚度常用的是3cm、4cm、5cm三种 规格。
工程档案的承担、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 单位在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多媒体文件一并收集 。
在项目验收批复下达后的3个月内,将项目归档资料汇 交至省国土资源厅。
三、地质环境项目档案的组卷
案卷: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合而成档案保管单位。 立卷: 将若干互有联系的单份文件或图纸组合成一个案卷。
组织、监督和检查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 单位的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 。
收集、整理和汇总工程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的文件及成果资料,并进行整理立 卷归档。
收集、汇总和整理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 单位立卷归档后的工程档案。
二、地质环境项目档案 归档范围与要求
(3)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 电子文件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与FF 、PDF三种,彩色扫描,200dpi的分辨率;视频和多 媒体电子文件以MPEG为通用格式;音频电子文件以 WAV、MP3为通用格式;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大队根据需要可成立综合研究组,由大队主任工程师(技术负责)或地质科领导,负责进行区域性的地质研究和成矿远景区划以及其它专门性的研究工作。

其力量配备可根据技术力量和地质任务确定。

综合研究组人员须经常深入实际,与分队地质组(普查组)紧密配合共同研究。

六、供综合整理研究用的原始资料,都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

必要时整理研究人员还需对其中重要内容再作检查或到现场核对,确认合格,方能应用。

在工作开始时,应按上级颁发的有关规范要求,结合工作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统一的图表格式及图例,必要时可制定资料整理工作细则。

上述格式、图例、细则,一旦确定后,未经大队主任工程师或分队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随意修改。

七、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充分发扬技术民主,鼓励不同学术观点在有一定实际资料依据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讨论和争鸣,在作结论时也允许保留不同意见。

要把各项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加深认识,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八、地质工作的探索性很强,要求在资料综合整理工作中自觉地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既要提倡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又要鼓励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

在工作中,应努力创造条件,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第二章工作内容九、标本和样品分析、鉴定、测试结果的资料整理1、标本(1)采集标本应在原始资料上注明采集人,采集位置和编号。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填写标签和进行登记,并在标本上编号以防混乱。

对于特殊岩矿标本或易磨损的标本,应妥善保存,如对易脱水、易潮解、氧化的某些标本应密封包装。

需外送试验、鉴定的标本,应按有关规定及时送出。

分队(工区)要尽早配备显微镜等必要的仪器工具,力争做到野外地质人员作一般的岩矿、化石鉴定。

阶段地质工作结束后,选留有代表性和有意义的标本保存,其余的可精简处理。

标本是实物资料,地质大队和矿区都应有符合规格要求的标本盒,标本架(或柜)和标本陈列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22-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的立卷归档范围与分类、编号与编目立帐方法和立卷归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822—1989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DZ/T0032—1992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指在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按归档要求集中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

3.2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科技文件材料: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技术文件和实物地质资料的总称。

3.3 电子文件: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递的数字代码序列。

3.4 实物地质资料:指岩矿芯、岩屑、各类岩石、矿石、矿物及古生物化石标本,测试副样,光片、薄片等。

3.5 立卷归档:根据地质科技文件材料形成特点和内在联系,按归档要求收集齐全,系统整理,组成保管单位,移交档案部门统一管理的过程。

3.6 保管单位:把一个勘查项目应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按类及类序组装成袋、盒、卷等保管形式的集合体。

4 归档范围与分类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根据其内容性质、形式特征和内在联系,化分为十三类,分别由十三个汉字代表(类目编排顺序见附录A)。

4.1 底稿、底图类(代字:底)包括报告审定稿底稿:附图底图;附表、附件底稿:最终评审、认定文据等。

4.2 地形、工程测绘类(代字:测)包括测量观测记录、计算成果、技术总结、验收文据等。

4.3 地质观察类(代字:观)包括野外地质记录、野外地质图件、野外填图小结等。

4.4 探矿工程类:(代字:探)包括各类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等有关文字及图件,工程质量方面的材料、钻孔封孔检查记录等。

4.5 样品测试类(代字:样)包括各类样品的测试成果及相应的总结等。

4.6 物探、化探类(代字:物)包括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简称物化探)各类方法观察记录、仪器性能测试记录、成果报告、图表等。

4.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类(代字:水)包括矿区及外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简称水、工、环)观测记录、图件等。

4.8 技术文件类(代字:文) 包括立项文件、指示性文件、重要技术措施材料、矿产资源勘查登记材料、质量体系运行的相关文件等。

4.9 技术设计类(代字:设)包括各类技术设计书及其相关材料。

4.10 综合研究类(代字:研)包括矿区综合或专题研究成果等。

4.11 技术经济类(代字:经)包括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材料。

4.12 电子文件类(代字:电)包括以磁带、磁盘、光盘为载体的文本、图形、图像、图表等数据文件。

4.13 实物地质资料(代字:实)包括岩矿芯、各类岩石、矿物、化石标本、测试副样等及其相关说明。

5 编号与编目立帐5.1 编号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的编号由三级组成:第一级档案号,一档一号,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由档案管理部门给定。

第二级类别号,按归档范围和分类中的类别代字,一类一字,采用汉字表示。

第三级为件号,以类为单位,类内每件均按顺序编号,一件一号,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2 编目立帐建立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明细帐。

明细帐一档一套(包括封面、目录索引、分类、目录、备考表,由项目组填写。

其格式见附录C)。

6 立卷归档要求6.1 各勘查单位,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将立项开始到工作结束所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及时立卷归档。

中途停止的勘查项目,其科技文件材料不得散失,也应按本标准要求立卷归档,并在备考表中注明中断工作的原因和科技文件材料可供利用程度。

6.2 建档单位6.2.1 以项目为单位立卷归档。

6.2.2 同一单位、同一时期,在同一矿区对几种不同矿种进行了综合勘查,并分矿种编写了几个地质报告的,其科技文件材料应分别随相应矿种的地质报告立卷归档,无法分开的科技文件材料,则应随主矿种的地质报告立卷归档。

6.3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合作的勘查项目,由项目主要承担单位(或合同约定一方)负责该项目的立卷归档。

协作单位原则上将应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原件送交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归档,以保持其完整性。

6.4 组织保管单位科技文件材料在系统整理过程中,均应以件(册、本、张)为基本统计单位进行组织,单位。

色5 立卷、归档时间形成保管勘查成果报告送审前,初步完成立卷工作。

勘查成果报告经审查、认定后3—6个月内,全面完成立卷工作并向档案管理部门提出归档申请,档案管理部门组织评审验收合格后,办理归档手续并发给《地质档案验收合格证》6.6 立卷归档质量要求见附录B。

6.7 标明密级保密期限(商业秘密/保密期限)。

由项目负责单位或项目组依据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对密级及商业秘密提出意见,经审核批准后,在勘查成果报告审定稿分面左上角标明密级*保密期限(商业秘密/保密期限)。

6.8 实物资料的整理、编号由项目组完成,项目结束后移交档案部门统一管理。

附录A (标准的附录)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科技文件材料归档类目录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科技文件材料立卷分为:底、测、观、探、样、物、水、文、设、研、经、电、实等十三类。

类的设置原则是:照章设类,不得增设,有则设之,无则空缺,表中未列者,类别。

类目排序如下:A1 底稿、底图类(代字:底)A1.1 勘查成果报告最终评审、认定文据A1.2 勘查成果报告审定稿底稿A1.3 勘查成果报告图版底本、插图底图、插照底片A1.4 勘查成果报告附图底图,按报告附图目录顺序排列A1.5 勘查成果报告附表底稿,按报告附表目录顺序排列A1.6 勘查成果报告附件底稿,按报告附件目录顺序排列A1.7 勘查成果报告修改说明书底稿及附图、附表、附件、底稿等A2 地形、工程测绘类(代字:测)A2.1 地形测量检查验收报告A2.2 地形测量小结A2.3 测量选点图A2.4 控制点网络图A2.5 各类工程测量技术总结A2.6 各类工程测量观察记录、计算手簿A2.7 各类测量成果表、统计表、点位索引表A2.8 测量仪器检查、检验记录A3 地形观察类(代字:观)A3.1 地质填图总结(小结)及图件A3.2 野外地质观察记录及各类统计表A3.3 野外地质工作手图、实际材料图A3.4 各种比例尺实(草、简)测地形地质图A3.5 地质路线剖面图A3.6 矿体地质露头素描图、记录卡A3.7 实测地层界线记录A3.8 矿区地层厚度计算表A3.9 矿点检查小结、记录及图件A4 探矿工程类(代宇:探)A4.1 各类探矿工程登记表(按浅部至深部工程顺序排列)A4.2 矿区探矿工程样品登记表、厚度、品位计算表、矿体单工程平均品位计算表A4.3 采样平面图A4.4 施工等有关文字及图件A4.5 槽、坑探工程成果、施工记录A4.5.1 剥土、槽深素描图和地质编录薄A4.5.2 浅井、小园井、竖井、斜井素描图和地质记录薄A4.5.3 平硐、穿脉、沿脉、石门等素描图、展开图和地质记录簿A4.5.4 坑探工程概况表A4.5.5 坑探工程基点、基线及原始地质记录表A4.6 钻探工程A4.6.1 钻孔地质编录薄A4.6.2 钻孔柱状图A4.6.3 孔深校正和弯曲度测量登记表或计算表A4.6.4 钻孔质量统计表、验收报告A4.6.5 钻孔地质综合成果表A4.6.6 封孔记录及报告书A4.6.7 钻孔封闭情况验证报告书A5 样品测试类(代字:样)A5.1 化学分析A5.1.1 基本分析报告汇总表A5.1.1.1 基本分析报告汇总表A5.1.1.2 采样、化验分析成果登记表A5.1.1.3 野外采样登记表A5.1.1.4 质量检查表A5.1.2 组合分析A5.1.2.1 组合分析报告A5.1.2.2 组合分析结果登记表A5.1.3 物相分析采样记录和分析报告A5.1.4 硅酸盐分析采样记录和分析报告A5.1.5 内外检报告及登记表A5.2 物理分析A5.2.1 光谱分析A5.2.1。

1 光谱分析报告A5.2.1.2 X射线衍射曲线图A5.2.1.3 红外光谱扫描曲线图A5.2.2 物性试验A5.2.2.3 体重测定报告A5.2.2.4 白度、粘度、湿度测定报告A5.2.2.5 含水量、吸油量测定报告A5.2.2.6 矿石热分析曲线图A5.2.2.7 其他物理测试报告A5.2.3 岩矿鉴定A5.2.3.1 采样记录A5.2.3.2 光片、薄片鉴定报告A5.2.4 人工重砂、自然重砂A5.2.4.1 采样记录A5.2.4.2 鉴定报告A5.2.5 同位素测定A5.2.5.1 测量方法的选定A5.2.5.2采样记录A5.2.5.3 分析报告A5.2.6 微金及其他特定矿物测定报告A5.2.7 其它物理分析采样记录和分析报告(包括煤岩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和红外光谱分析、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分析、地磁测定等)A5.3 古生物(含孢粉微古)鉴定A5.3.1 采样记录A5.3.2 化石鉴定报告A5.4 矿石选冶加工试验A5.4.1 各类选、冶性试验成果报告A5.4.2 选矿试验样采样说明书A5.4.3 选矿试验研究报告A5.5 放射性测定放射性测定报告A5.6 样品测试技术总结A5.7 矿石物质组分及赋存状态研究报告A6 物探、化探类(代字:物)A6.1 物探按磁法、电法、重力、地震、放射性、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排列A6.1.1 基点网工作记录本、计算簿、统计图表A6.1.2 观测记录本、计算簿、统计表A6.1.3 观测记录等的质量检查记录本、计算簿A6.1.4 物性工作记录本、测定记录簿、误差计算表A6.1.5 物探方法形成的相关原始图件A6.1.6 仪器性能检查、校准工作记录簿A6.1.7 仪器校准工作相关的工作资料A6.2 化探按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等方法编排A6.2.1 采样点位图、测量点位图A6.2.2 采样记录本(卡)、测量记录本A6.2.3 各类编码图表A6.2.4 质量检查采样记录本A6.2.5 质量检查统计表A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代宇:水)A7.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总结A7.2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水文点、地表水等野外记录本、各类观察统计表、地质测量记录、地质图件等,按编号顺序排列A7.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工作手图、实际材料图A7.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测剖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