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灵源村风貌研究
武鸣区的美景

武鸣区的美景- 大明山: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镇,海拔1760多米,是广西著名高峰之一。
山体巍峨宏大,原始森林丰富,古树参天。
山上动植物、怪石嶙峋。
山腰云雾缭绕,从山下、半山腰、山顶有三种不同的气候环境。
山上有很多瀑布,还有两块大草坪。
到了花开的季节,吊钟花、牡丹花成片开放,形成一片花的海洋。
大明山的著名高峰是龙头峰,海拔是1760米。
如果到大明山游玩,一定要到飞鹰峰,这样才不会感到遗憾。
如果是在冬天,还可以到半山腰体验南国的雪。
- 灵水: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灵水路,城厢镇灵源村八队。
灵水湖是全国三大恒温泉水湖之一,水温常年保持在20度左右,冬暖夏凉。
灵水湖形如葫芦状,周长约1公里。
湖内有螃蟹山、洋槐山,九层皮和两个大泉水口。
湖水清澈见底,湖深约3米,湖底有怪石、须草,湖里有草鱼、桂鱼、罗非等鱼类生长。
灵水岸上有灵水阁(庙),大榕树、洋槐树参天,旁边还有一个小灵水湖相伴。
灵水湖出口与西江河交汇,有一大一小的桥梁,大桥叫灵水桥,横跨西江河,小桥叫小红桥,横跨灵水湖尾。
- 起凤山: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夏黄村。
山峰平地拔起犹如凤凰展翅,嶙峋怪石中藏龙潭虎穴,并与僧家道人修心养性之洞掺杂于中,石壁上古人提笔颇多,其中以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题的价值最大。
山腰中有殿阁楼亭,山脚下有明山河潺潺流水而过,涓涓流水与西江河汇合。
此山与桂林诸多名山,大小异同。
- 文江塔:位于广西南宁武鸣区濑琶村渡头屯。
建于清道光十三年,距今已经有约二百多年的历史,塔高约数十米,与延安宝塔山相似。
塔下有两江流水相映益彰。
塔的旁边原来有两座凉亭,并有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等社会名流提笔的数座碑刻。
以上是武鸣区的部分美景介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游玩。
武鸣区美丽庭院

武鸣区:“美丽庭院”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享受“醉”美生活宽阔的前院,紫薇花迎风绽放,柠檬果树挂满了果实,景观水池静静地淌着流水,整个庭院一派花果飘香、绿植盎然的景象;清幽的后花园,一条鹅卵石小路弯曲穿过,休闲凉亭下一家人惬意地嬉戏聊天。
这是武鸣区灵马镇三合村村民何克转家的美丽庭院幸福生活的写照。
一庭一院一世界,一村一落皆美景。
“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细胞工程,也是提升村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有效途径。
2018年以来,武鸣区继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引导农民扮靓自家庭院,让家真正美起来,随着工作的开展,其中有11户村民的美丽庭院获得市级百佳农户“美丽庭院”示范户。
红门灯笼绿植,青砖灰瓦庭院。
一走进何克转的家,就被门前宽阔的庭院所吸引,干净整洁的庭院内摆放着精致石桌、石凳,墙边有一株正在开放的紫薇花,旁边还栽种着富贵竹、茉莉花......院落的布置错落有致。
相比前院的布局,何克转家的后花园更显优雅,五味子、番石榴、红豆杉、黄花梨树等树植郁郁葱葱,围墙上雕刻着三字经、沁园春·雪、将进酒等书法诗词,整个后花园充斥文化气息。
“以前我们农民的院子都是养鸡鸭,泥巴到处都是,现在整理成花园庭院后,整个家干净整洁了很多,也变成了我们的主要活动场所。
”何克转介绍道。
据介绍,武鸣区灵马镇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头、突出特色、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着力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有创新、有创意的“美丽庭院”典型示范户,使“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成为广泛知晓的活动品牌。
“从美化村民自家的庭院做起,弘扬和传承良好家风,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最终以家庭的‘小美’聚合成村庄的‘大美’。
”据灵马镇副镇长阮介绍,因村因户制宜是灵马镇推进‘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灵马镇鼓励和引导村民按照自家庭院面积大小、硬化程度、房屋风格、生活习惯等因素量身设计打造自家庭院,让‘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成为村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明秀园——首领私人庭院,尽享南国风采

明秀园——首领私人庭院,尽享南国风采!明秀园是旧桂系军阀首领陆荣廷的私人庭院,位于武鸣县城西郊的城厢镇灵源村乡宦屯西面,占地面积42亩,呈半岛形,三面环水。
1919年,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从乡宦屯梁源纳(建园者)的孙子手中买下该园,并以其叔陆明秀的名字将园名改成“明秀园”。
春霞园、秋暇园(又名秋霞园)与明秀园都分布在西江河两岸武鸣县城西部郊区,其中春霞园与明秀园仅一江之隔,有铁索桥相连。
明秀园三面临江,长约半里,呈葫芦状半岛,面积约3万平方米。
园内古树参天,怪石嶙峋,小径纵横,庭阁相映,环境幽静,气候清新。
右边河沿,百年荔枝成林,树下设石台石凳,供游人憩息。
左边河岸荷管亭,后改修志亭,观赏荷花吐艳,金鱼戏水。
洞天亭耸立于岩石之上,木构六角,飞檐尖顶,绿叶掩映,尤为秀丽。
登上岩石拱门,凭栏纵目,江河玉带,林木苍葱,楼房栉比,一派南国风光。
清道光初年,县城西郊的乡宦屯举人梁生杞,出资让其子梁源洛、梁源纳负责在此处开辟营建一私人果园,名日“富春园”。
梁氏兄弟在园内种果,并分别建一座蠖楼和一座桐花馆。
民国8年(1919),两广巡阅使、耀武上将军陆荣廷以3000元大洋买下梁氏的富春园。
因当时陆荣廷是以其叔陆明秀的名义买下来的,因此将该园改为“明秀园”。
现存的入园大门及国内的荷风簃亭及荷花池和部分石凳均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
1988年,明秀园被列为南宁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1年,粤桂战争爆发,明秀园内的大部分建筑被粤军焚毁。
1934年,驻武鸣的南宁民团指挥官梁瀚嵩维修园内的建筑及园门,重题“明秀园”三字。
园内现有陆荣廷建的园门、围墙、青石板园道、两个凉亭、石桌石凳和开挖的荷花池。
民国初期,胡汉民、章太炎等国民党要员和梁启超等人曾到园中与陆荣庭商议讨袁大事。
1938年,昆仑关战役期间成为国民政府十八集团军抗日指挥部。
抗日战争期间,白崇禧在园中设立国民政府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
解放初期,以北京大学袁家华教授为主,有苏联专家协助工作的专家组在园中创制拼音壮文,成为创制壮文的办公室驻地,壮族的拼音文字就在明秀园中诞生。
《南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研究》成果通过专家评审

《南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研究》成果通过专家评审
陈原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09(25)5
【摘要】2009年初,南宁市规划管理局组织召开《南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研究》成果评审会,与会专家对规划研究编制单位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提交的《南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审议。
专家组认为:成果内容主题明确、鲜明,
【总页数】1页(P96-96)
【关键词】城市风貌;专家评审;南宁市;规划;工程设计;评审会;管理局;专家组
【作者】陈原
【作者单位】南宁市规划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F273.2
【相关文献】
1.基于行动规划的城市风貌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铜陵市城市风貌规划》为例[J], 李凤会;刘泉;王萍
2.建筑风貌的多元性与规划的操作性探讨——以南宁市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为例 [J], 史大联
3.《南宁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J], 陈必壮
4.《来宾市城市风貌特色研究》通过专家评审 [J], 张协奎;
5.南宁市传统聚落布局特征对当地新农村规划的启示——以南宁市传统聚落建筑风貌研究为例 [J], 林志强; 黄天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147
荔浦塔
148
花箦古墓群
149
马岭古墓群
150
永宁州城
151
百寿岩石刻
152
窑田岭窑址
153
红军楼
154
顺风桥(红军桥)
平等鼓楼群(包括伍氏鼓楼吴氏鼓楼、 衙寨高鼓楼、罗氏鼓楼、石氏鼓楼、寨 155 官氏鼓楼、衙寨短鼓楼、寨宫鼓楼、杨 氏鼓楼松树坳石氏鼓楼和三队鼓楼寨江
鼓楼)
地理位置 全州县凤凰乡左家坪 全州县凤凰乡湾里石子桥村 灌阳县灌阳镇解放路 灌阳县文市镇月岭村 灌阳县新街乡雀儿山 灌阳县新街乡马家坪村后 灌阳县新街乡张家湾村丁塘村 灌阳县黄关镇白沙村 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太和街 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拱辰街西山 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拱辰街西山 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太和街 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拱辰街西山 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太和街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朗山村 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豸游村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莲花村 恭城瑶族自治县和平乡巨塘村 平乐县阳安乡梅花岭 平乐县张家乡曙光 小学起到和村 平乐县二塘镇周塘村岩头岭至锰矿一带
梧州市桂江东岸的钱鉴村
162
梧州古墓葬群
梧州市云盖山、螺山和莲花山
163
感报寺铜钟
梧州市中山公园内
164
李济深故居
苍梧县大坡镇料神村
165
粤东会馆
苍梧县龙圩镇忠义街
166
邓公庙
岑溪市南渡镇中心小学内
167
“五世衍祥”牌坊
岑溪市水汶镇南禄村莲塘坳
168
花果山古墓群
岑溪市糯垌镇
169
古龙窑址
藤县古龙镇忠隆冲坡村
30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司令部、左江革命 军事委员会旧址
实践报告

武鸣县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旅游资源的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包括:伊岭岩、灵水、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明秀园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一、环境调查自然旅游资源:伊岭岩:壮乡风景在武鸣,武鸣风景在伊岭"被誉为大自然艺术宝库的伊岭岩风景区,位于县城南15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7公里,交通便利,是广西精品旅游线路推荐的旅游景点之一。
沉睡在地下一百多万年前的伊岭岩洞,是一座喀斯特溶洞,素有"地下宫殿"之美称,以其典型的喀斯特地形闻名于世。
岩洞地势上下盘旋,形似海螺,面积2. 4万平方米,游程 1100多米。
洞内有洞,洞上有洞,洞泉相映。
现开辟了八大景区共160个景点,许多景点在国内外已开放的岩洞中是罕见的。
在洞内游览,使人宛如置身于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伊岭岩风景区风光独特亮丽,壮乡风情浓郁。
是一座典型的卡斯特岩溶洞,洞内步步是景,美妙绝伦,素有"地下宫殿"之美誉。
受当地壮族民俗的熏陶,伊岭山寨以壮族唢呐迎客、竹杠舞、山歌对唱、壮家作坊、壮家酒坊等淳朴的民族风情及神奇的壮乡药膳,多方位、多视角艺术再现了源远流长的壮族文化。
(1)壮族风情文化长廊悦耳的唢呐、动听的山歌、神秘的图腾、奔放的舞蹈、或是色彩斑斓香喷喷的糯米饭、清香甘醇的庄家米酒,以及壮乡人如火一般的热情,让您感觉走进了桃源仙境。
走进伊岭岩壮家山寨,壮家达妮(姑娘)美如水,土生土长的壮家人吹着唢呐迎接您的到来,敲打着竹竿邀您共舞,有好茶、有好久、有好歌,触摸千年壮族的生活生产用具、农具、石器,领略壮乡奇特的风情,回味壮族历史的艺术精华,精彩纷呈,流连忘返。
跳竹竿是壮族先民自娱自乐的一种体育活动,一般在庆丰收、歌圩、逢年过节的都有跳竹竿的习惯。
竹杠跳得好,将得到村寨里的敬重。
特别是年轻小伙子,如果竹竿跳得好,那将回应的美丽大方的壮家达妮的芳心。
壮乡人爱唱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
敬酒唱敬酒歌,会客人唱迎客歌,还有祝福歌、送客歌等,特别是壮乡的男女青年,对唱山歌、抛绣球互定情意。
武鸣县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武鸣县民俗特色旅游考察报告系(院):资环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地理科学姓名:苏椿雁学号:1014010133一、概述武鸣县是广西首府南宁市直辖县,区位优越,物产丰饶,山水秀丽,使武鸣的经济发展得天独厚,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较发达的县份之一。
县域总面积3366平方千米,64.8万人口,其中壮族人口约占86%。
武鸣县历史悠久,是壮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壮语以武鸣壮话为标准音。
2009 年,武鸣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
本调查从民族特色的视角研究武鸣县“三月三”歌圩及其带动下的民俗旅游发展状况。
二、地理区位武鸣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大明山以西,右江支流武鸣河流域,介于北纬22°59′58″~23°33′16″,东经107°49′26″~108°37′22″之间。
县城距南宁市区32千米,距钦州港、防城港和北海海港分别为138公里、210公里和241公里。
东与上林县、宾阳县交界,西邻平果县、隆安县,南靠南宁市兴宁区,北连马山县,是大西南陆路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武鸣境内有210国道及20323、20321省道、渝湛高速公路北往贵州、重庆、南到湛江港、北海港、防城港,地理区位较好。
三、引领壮文化特色“三月三”歌圩武鸣县是壮族文化的发源地,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中国壮语以武鸣音为标准音,双桥音为标准音点,因而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壮乡”。
壮族是古百越民族的后裔,以好歌、能歌著称。
壮乡素有“歌海”之称。
每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对歌活动,壮族人称之为“歌圩”。
歌圩在武鸣县比较普遍,其中最为热闹的要数“三月三”歌圩。
如今,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武鸣县壮族群众都会身穿上节日盛装,云集一方,许多壮家姑娘、小伙儿甚至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在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或以歌定情,或以歌会友。
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祭祀祖先、招待亲友。
研究性学习——武鸣八景

2014-9-8
课题组成员名单及分工
姓名 朱健香 危尉华 李 樱 韦丽媛 刘燕妮 黄慧娴 黄舒苑 班别 404 404 404 404 404 404 404 分工
组长、活动组织、 PPT制作
收集文字资料 收集文字资料 收集图片资料 收集图片资料
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
2014-9-8
2014-9-8
2014-9-8
灵水澄清——灵水
概况:灵水又名灵源,灵犀水,是一个天然泉水潭。距南宁市区30公
里,位于武鸣县城南一公里处。灵水水面宽达五千平方米,水深两到 三米,潭水源于九股从石缝中涌出的清泉,它们急浪滔滔,气势磅礴, 永流不断,人称“九龙喷水”“龙津吐碧”。 灵水四季常清,冬暖夏 凉,有着“遇涝不溢,逢旱不涸”之奇。 文化背景:明清建有真武庙、灵水庙、灵水亭等。湖东岸有不知何代 “龙津吐碧”草书崖刻。北岸有江西省余江人吴迈所书“灵源”两个 大字。民国时期,陆荣廷在其北岸建有亭楼,“高广各二三丈”。东 岸建有渔翁亭。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到武鸣视察,游览灵水,将灵水与 桂林山水相比,认为“各有千秋”,196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朱德委 员长到县视察,对灵水的旅游价值给予较高的评价。 旅游价值: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灵水风景区成为了一个集旅游、休闲、 会务、健身为一体的配套设施较为完备的旅游风景区。交通便捷,有 文化底蕴,在以“三月三”歌圩和"灵水之秋"的活动的开展牵头下, 灵水名气倍增,游客络绎不绝,利于促进武鸣旅游业的发展。
2014-9-8
武鸣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以清时旧县志中记载的 “武鸣八景”最有名气,即:
灵水澄清(灵水) 鸣山叠翠(大明山) 伊岭丹炉(伊岭岩) 凤山太极(起凤山) 罗波龙窟(罗波潭) 黄道仙岩(黄道山) 狮子古迹(府城狮子岩) 玉印临泉(陆斡覃李村玉印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相互错开,以 照 顾 亲 朋 好 友 相 聚。婚 嫁 仍 保 留 传 统 的 迎 亲 仪 式。节日风味食品有糯米馍、米粉(榨粉)、米花糖、糍粑、粽子、五 色糯米饭、鱼生、狗肉等。
2 村落格局
灵源村成型过程中,曲折蜿蜒的生产小路经局部拓宽取直演 变成空间骨架,空间成型具有较强自发性和随意性。格网的基本 框架由大间距,纵横交叉的河渠、街道构成,灵源村村居分布于武 鸣河两岸,丰富的 水 资 源 和 优 越 的 区 位 优 势,为 灵 源 村 的 农 业 经 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几年来,灵源村积极引导村民根据 各种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形成了灵源、中屯片的经商、服务城 市劳务输出、房屋出租;乡宦自然屯的水果、水产,局毛屯蔬菜、罗 非鱼苗养殖基地等果农农业产业基地。这种各经济体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的产业 格 局,加 快 了 整 个 村 镇 城 镇 化 建 设 的 步 伐,呈 现 出蓬勃生机,见图 1。
驻唐家,有 4060人,壮、汉 族 聚 居。耕 地 面 积 1836亩,鱼 塘
240亩,果园 500亩。属城中村。镇武桥、灵水风景区、明秀园等
在辖区内。
灵源村农历每月必过一个节日,有的一个月过两节。普遍过
元宵节、扫墓节、送灶节等,大节日以农历正月春节、三月初三、中
元节、中秋节、除夕(年三十)最为隆重。各村屯当月节日时间安
ZhangJinghong YangHui QinGenjuan
(CollegeofArtandDesign,GuizhouNormalCollege,Guiyang550018,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anddeficienciesofthewisdom ofarchitecturaldesignandconstructionofethnicminorities,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灵源村地处 广 西 南 宁 市 武 鸣 县 城 西 南,东 接 和 平、解 放、建 设、渡头社区,南连濑 琶 村、灵 水 社 区,西 邻 大 皇 后、五 海 村,北 靠 九里村。面积 9km2,辖乡宦、中屯、局毛、陆家、唐家 5屯,村委会
1952年 乡 宦 一、二 村,五 海 一、二、三 村,皇 后 一 村 合 设 灵 源 乡。1958年分设灵源大队。1962年改公社,局毛、乡宦、大皇后等 大队并人。1966年改大队并析出大皇后大队。1984年改村。因 地处灵水湖畔,湖边螃蟹山上古人刻有“灵源”两字,故名灵源村。
第20451卷9年第 24期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FVeobl..4 52N0o1.94
··
文章编号:10096825(2019)04000302
广 西 南 宁 市 武 鸣 县 城 厢 镇 灵 源 村 风 貌 研 究★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Ontheapplicationoforalhistorymethodinthe
studyofarchitecturaldesignandconstructionwisdom ofethnicminorities★
徐紫玺 王彦丰 邱 潼 凌 萍 廖宇航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对武鸣县城厢镇灵源村概况、格局、历史沿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武鸣县城灵源村明秀园的主要建筑,对研究武鸣
灵源村的民俗文化、广西园林风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传统村落,灵源村,明秀园
3 历史沿革
明秀园距离南宁约 38km,占地约 2.8hm2,长约半里,位于灵 源村乡宦屯西面,是 两 广 巡 阅 使、旧 桂 系 军 阀 首 领 陆 荣 廷 的 私 人 庭院,和陆川的谢 鲁 山 庄、桂 林 的 雁 山 公 园 并 称 广 西 三 大 古 典 名 园,为自治区 级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园 内 古 迹 众 多,历 史 积 淀 浓 厚。 有功名显赫、威震 民 国 的 两 广 巡 阅 使 陆 荣 廷 的 历 史 生 平 展,也 有 广西首府为何定都南宁的历史背景介绍,还有广西首条通车公路 的来历,中国壮族文字产生的过程等。据 2008版《广西大百科全 书》中记载:“明秀园始建于清嘉庆中期”,这是有关富春园始建最 详细的资料,从中可推断富春园建于约 1810年前后。民国初年 (1919年),耀武上将军陆荣廷以其叔陆明秀的名义买下 “富春 园”后更名为“明秀园”。得园后,要求在明秀园组织人员爆破石 路,在保留富春园 古 木 的 基 础 上,利 用 原 本 山 形 水 系 和 地 势 高 低 加以兴建,为了隔 离 村 民,还 建 了 很 长 很 高 的 外 围 墙 由 明 秀 园 大 门口向北一直到村口,用高耸的马头墙式檐筑造园门,然后在园内
hensiveandsystematicaspossibleindepthinterviewswithtraditionalarchitecturaldesignersofethnicminorities,andtorecordtheirarchitectural
skillsandthoughtssoastopreserveanarchitecturalculturalheritageforthecountryandthenation.
analyzesthesignificanceandpurposeofthestudyofthewisdom ofarchitecturaldesignandconstructionofethnicminoritieswiththemethodof
oralhistory,andexploresthebasicresearchmethodsandinterviewskillsoforalinterview.Theoralhistorymethodisusedtocarryoutascom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