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广西乡土地理考察汇报 (1)

广西乡土地理考察汇报 (1)

广西乡土地理考察汇报(一)人文地理考察10月13日,我们“国培计划2013”广西农村初中地理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班的学员,在班主任的带领,我们先后参观的了广西规划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体育馆参观等人文景观。

我们首先参观考察了广西规划馆。

据了解,广西规划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省(区)级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用地122亩,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展馆由展示区、公共活动区、技术管理区、附属设施区和主题广场五个部分组成,通过智能模型、多点触控技术、光电动感地图等高科技手段,集中展示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未来规划发展蓝图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成果。

大家都感受了八桂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看到了广西发展的美好前景,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广西是全国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参观的第二站就选择广西民族博物馆。

到达博物馆广场,“广西民族博物馆”几个大字鲜明地映入眼帘,主体建筑外形取材于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整个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鲲鹏,遨游于青山绿水之间。

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步入大厅,在大厅两侧是形象生动的人物刻画,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气息。

到了二楼,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鼓,鼓的四周有像动物的饰品,如龙、青蛙等。

他们把鼓衬托得更有灵气,更加神圣。

也许人们以前就是用这些鼓来祈祷的吧!上了三楼,我们看到了许多有民族风情的图画,田园风光、乡屋美景、勤劳之农……看到这些图画,让人立刻产生一种敬仰之情。

是美好的风景,培育了有美好心灵的人们,是朴素勤劳的人们,创造出了诗意般的生活。

体现的是一种多么顽强、乐观、执着的精神。

在仿古屋中,里面摆设着简简单单的家具。

房子里有栩栩如生的假人,是一对母子在烘火。

浓浓母子情如火焰一般热烈。

还有假猪,假牛……这就是民族特色,简简单单的房子,却是构造了不简单的生活。

紧接着我们又去广西体育馆参观,该体育馆位于广西体育中心西南面,总建筑面积35817.9平方米,总高度40.80米。

最新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最新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最新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广西家乡社会实践的调研活动。

这项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广西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这些关键领域的详细分析和观察。

社会经济发展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广西的农业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特色农产品如罗汉果、百香果等在市场上的需求稳步增长。

此外,旅游业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推广乡村旅游和民族文化体验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方面,广西的多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壮族的歌节、瑶族的盘王节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

同时,通过建立民族文化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一步巩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广西在推动教育公平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学校设施,提高了教育质量。

同时,通过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吸引了更多优秀教师到基层任教,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区仍存在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方面,广西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项目,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此外,广西还积极推广绿色农业和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环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广西未来发展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总结来说,广西家乡在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需在教育、环保等领域持续努力。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广西的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节的旅游地理分析

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节的旅游地理分析

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节的旅游地理分析篇一: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节的旅游地理分析本科毕业论文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节的旅游地理分析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年级2011级学号222011318011157姓名李文静指导教师谢力华教授成绩2015 年 4 月 14 日目录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节的旅游地理分析李文静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节庆旅游在我国迅速开展起来,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旅游开发的新潮流。

民族节庆旅游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武鸣“三月三”歌圩节为例,在了解武鸣县区域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武鸣县三月三歌圩节的概况,对武鸣歌圩节庆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分析其节庆旅游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根据不足给出武鸣县进一步深入开发歌圩节庆旅游的合理建议。

希望对武鸣歌圩节庆旅游开发的研究能够给我国其他的民族节庆旅游的开发提供有用的经验。

关键词:歌圩节;节庆旅游;旅游市场需求;武鸣县The Tourism Geographical Analysis of “March Three” Song Fair Festivalon Guangxi WuMingLi Wenjing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outhwestUniversty,Chongqing400715,ChinaAbstract:Since the 1990s,the national festival tourism in our country rapidly unfolded and has became a new trend in tourism development.The national festival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al,improving the city`s image and visibility,promoting local ecnomic development and so on.This paper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WuMing Xian regional profiles and combinated the profiles of WuMing “March three” Song Fair Festivel to analyze the festival tourism market and founded itsinadequacy of festival tourisom development. In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reasonable proposals were given to further develop the WuMing Song Fair Festival Tourism according to the inadequate.I hope the researchon WuMing Song Fair festival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provide useful experience for our other ethnic festival tourism development.Key words:song fair festival;festival tourism;tourism market demand;WuMing1引言1.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旅游形式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日益多元。

武鸣区公鸡山矿区北西矿段水泥用灰岩环评报告

武鸣区公鸡山矿区北西矿段水泥用灰岩环评报告

武鸣区公鸡山矿区北西矿段水泥用灰岩环评报告一、引言水泥用灰岩的开采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正确认识和评估其环境影响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武鸣区公鸡山矿区北西矿段水泥用灰岩的开采进行环境评价,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开采活动对当地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

二、矿区概况2.1 矿区位置武鸣区公鸡山矿区北西矿段位于武鸣区的西北部,地理坐标为XXX。

2.2 矿区资源矿区内存在丰富的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约为XXX吨。

2.3 矿区规划矿区规划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其中包括采区、绿化带、生态修复区等。

三、环境评价3.1 评价目标环境评价的目标是全面评估水泥用灰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3.2 方法与过程环境评价采用综合分析法,结合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

评价过程包括对矿区周边环境现状的调查、影响评价、预测评价和评价结果的解释。

3.3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对土地环境的影响:–土壤质量下降,对农田产量有一定影响。

–土地退化风险增加。

2.对水资源的影响:–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导致当地水源紧张。

–矿区附近水质受到影响,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废气排放将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可能导致当地空气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四、环境保护措施为降低水泥用灰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4.1 土地环境保护1.实施农田有机肥料的使用,改善土壤质量。

2.加强农田管理,合理排放农药化肥,降低对土壤的污染风险。

3.加强土地保护意识,合理规划矿区土地利用。

4.2 水资源保护1.定期监测地下水位,及时采取补给措施,确保当地水源供应。

2.加强水质监测,建立水质保护机制。

3.实施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

4.3 空气环境保护1.采取湿法降尘、喷淋等措施,减少灰尘产生和扩散。

2.使用先进的矿石粉尘收集设备,减少废气排放。

3.加强环境监测,掌握矿区空气质量情况。

广西传统村落调研报告范文

广西传统村落调研报告范文

广西传统村落调研报告范文广西传统村落调研报告一、引言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历史文化血脉的传承者,也是各地风土人情的集结点。

广西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众多具有特色的传统村落。

为了深入了解广西传统村落的现状与特点,本文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调研方法1. 选择调研地点:选择了桂林市阳朔县的乡村A、B两个村落作为调研对象。

2.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观察、官方资料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信息。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进一步分析村落现状及特点。

三、调研结果1. 农耕文化的传承广西传统村落秉承了农业文化的传统,农耕文化在各个村落中得以传承和延续。

村民们保留了传统的农耕作业方式,并将其作为自身生活的一部分。

村落内的田埂、水口、水渠、农田等景观仍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 建筑特色的保护广西传统村落的建筑特色与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传统村落中的建筑多以砖木结构为主,外观简洁大方,庭院布局合理。

同时,村落内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民居,如山寨、壮寨等,这些古老的建筑风格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

3. 民俗风情的继承广西传统村落的居民多为少数民族,因此村落中的民俗风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村民们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民俗传统的传承与发扬,如山歌、舞龙舞狮、手工艺制作等。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四、问题与建议1. 旅游开发不平衡虽然广西传统村落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是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

一些村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较差,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需要加强对传统村落的规划和管理,提升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2. 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广西传统村落的人口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年轻人离开村落去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这导致传统村落中的老人居多,村落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传统村落,需要引导年轻人回乡创业,同时优化就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引言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是为了了解广西家乡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进一步了解和探索本地的社会发展情况。

通过深入调研和观察,我们将会对家乡的社会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广西家乡的社会发展状况,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为家乡的改善和发展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以获得全面而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1.经济发展:经过我们的实地观察和调研,我们发现广西家乡的经济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农村经济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从传统的农业发展,逐渐转向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农民通过农村合作社、农村电商等方式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加收入来源。

2.教育水平:我们的调研发现,广西家乡的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学校的数量和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队伍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和提高。

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均衡,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逐渐接近城市。

孩子们的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3.环境保护:家乡的环境保护状况也经历了一些积极的改变。

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高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同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对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的保护十分重视。

4.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广西家乡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调研了解,我们发现政府在乡村振兴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重视和支持。

同时,农村旅游和农村文化的发展也得到了推动,为广西家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

四、问题和建议1.教育公平性问题:尽管教育水平有了改善,但我们调研发现存在着城乡教育差距问题。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仍然不足,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并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监管和评估,确保教育公平性的实现。

武鸣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武鸣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一、前言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武鸣区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二、活动背景武鸣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南宁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近年来,武鸣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武鸣区的发展现状,我们组织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武鸣区的发展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四、活动内容1. 参观武鸣区政府办公大楼,了解政府的运作机制。

2. 走访武鸣区城乡结合部,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

3. 参观武鸣区重点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4. 参观武鸣区历史文化遗址,感受武鸣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5.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帮助。

五、活动过程1. 第一天,我们首先参观了武鸣区政府办公大楼。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和运作机制,对政府的日常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第二天,我们走访了武鸣区城乡结合部。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感受到了城乡差距。

我们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3. 第三天,我们参观了武鸣区重点企业。

在企业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学习了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4. 第四天,我们参观了武鸣区历史文化遗址。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武鸣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5. 第五天,我们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分组前往武鸣区各个社区,为居民提供帮助,如打扫卫生、关爱老人等。

六、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武鸣区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地理调查报告范文

地理调查报告范文

地理调查报告范文目录1.选题背景2.调查目的和方法3.调查结果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3.自然资源4.问题和讨论5.结论1.选题背景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包括了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本次地理调查选取了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2.调查目的和方法调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以便对该地区的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管理。

调查采用了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3.调查结果3.1地形特征据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形多为山脉和丘陵,其中包括几座较高的山峰。

该地区的地势起伏较大,山与山之间存在大片的山谷和峡谷。

地表水系统较为发达,有多条河流和湖泊分布在该地区。

3.2气候特征该地区的气候属于高山气候,夏季温度较低,冬季温度更是低于0°C。

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少,多以雪和雨形式出现。

气候条件不适宜农业发展,但适合发展旅游业。

3.3自然资源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首先是水资源,由于地势较高,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山泉和湖泊。

其次是矿产资源,该地区发现了多种矿石矿藏,其中包括金、银等贵重金属。

此外,该地区还以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闻名,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4.问题和讨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气候特征对于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由于气温较低、降水量不足,该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条件较差。

其次是地形特征对于交通建设的限制,由于地势复杂,该地区的交通运输较为困难。

此外,该地区的雨水资源利用不足,需要加强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水资源的措施。

在讨论问题时,我们还对该地区的旅游业进行了深入研究。

由于地形特征独特,气候较凉爽,该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可以通过开发山地旅游、温泉旅游、冰雪旅游等形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观光和休闲。

5.结论通过地理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有了全面的了解。

该地区地形多为山脉和丘陵,气候较凉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鸣县民俗特色旅游考察报告
系(院):资环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地理科学
姓名:苏椿雁学号:1014010133
一、概述
武鸣县是广西首府南宁市直辖县,区位优越,物产丰饶,山水秀丽,使武鸣的经济发展得天独厚,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较发达的县份之一。

县域总面积3366平方千米,64.8万人口,其中壮族人口约占86%。

武鸣县历史悠久,是壮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壮语以武鸣壮话为标准音。

2009 年,武鸣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

本调查从民族特色的视角研究武鸣县“三月三”歌圩及其带动下的民俗旅游发展状况。

二、地理区位
武鸣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大明山以西,右江支流武鸣河流域,介于北纬22°59′58″~23°33′16″,东经107°49′26″~108°37′22″之间。

县城距南宁市区32千米,距钦州港、防城港和北海海港分别为138公里、210公里和241公里。

东与上林县、宾阳县交界,西邻平果县、隆安县,南靠南宁市兴宁区,北连马山县,是大西南陆路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武鸣境内有210国道及20323、20321省道、渝湛高速公路北往贵州、重庆、南到湛江港、北海港、防城港,地理区位较好。

三、引领壮文化特色“三月三”歌圩
武鸣县是壮族文化的发
源地,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6%,中国壮语以武鸣音为
标准音,双桥音为标准音
点,因而被众多专家学者誉
为“中国壮乡”。

壮族是古百越民族的
后裔,以好歌、能歌著称。

壮乡素有“歌海”之称。


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
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对歌活动,壮族人称之为“歌圩”。

歌圩在武鸣县比较普遍,其中最为热闹的要数“三月三”歌圩。

如今,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武鸣县壮族群众都会身穿上节日盛装,云集一方,许多壮家姑娘、小伙儿甚至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在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或以歌定情,或以歌会友。

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祭祀祖先、招待亲友。

山歌对唱是最亮丽的重头戏,而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舞狮、抢花炮、舞龙、顶竹杠、抛绣球、扁担舞、板鞋舞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营造了隆重的节日氛围。

1985 年,武鸣县举办首届歌节,2003 年把“歌节”更名为“歌圩”,八年来,武鸣县委、县政府不仅把歌圩打造为一场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盛宴,更把它建设成一个为武鸣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商机无限的经贸平台。

农历的三月初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节,作为壮民族文化一个响亮的品牌,“三月三”歌圩这一在当地比过春节还热闹的大聚会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内游客,一些海外旅游爱好者也都慕名而来,乐此不疲。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其能够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现代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壮乡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旅游无疑是南宁旅游业的一块大蛋糕,而把握并利用好
这一优势资源是提
高南宁旅游品位的
关键。

近年来,武鸣
县更是充分利用中
国壮乡——武鸣“三
月三”歌圩暨骆越文
化旅游节的平台,积
极展示推广地方民
族歌舞、地方剧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民间工艺品、传统民族服饰展等民族文化,每年都吸引十几万群众参加,成为武鸣最靓丽的文化名片。

而每年9月举办的新创民歌大赛则成了培养选拔文艺人才的重要舞台。

武鸣县还通过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整理开发陶鼓舞、壮家后生成人仪式等民族文化新项目,举办文化论坛,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线路等方式强化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现在,“三月三”歌
圩已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鸣县也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由武鸣县申请的“三月三歌圩”商标还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的正式授权。

近年来,武鸣县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推出建设“旅游大县”的目标,把旅游经济当作该县支柱产业来培养,经过合理开发和建设,打造出了一批旅游品牌。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圩,是武鸣为弘扬壮族文化、对外展示形象而举行的大型民族文化活动;以“听壮乡山歌,赏灵水美景,品精品美食”为主题的灵水旅游美食节,是该县整体促销的一台精彩大戏;再加上“葵花艺术节”、各景区参加的“活力绿城”、“走进东盟旅游大篷车”等活动,大大提高了武鸣县旅游业的知名度,拓展了客源市场。

四、武鸣旅游的发展前景
广西是民俗文化旅游大省,壮民族文化是广西旅游最大的特色,桂林、北海的旅游以特色的自然景观为主,南宁则突出民族风情旅游,并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依托。

作为南宁旅游品牌之一的“壮乡之旅”不仅是南宁、广西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也是最具异域风情的旅游产品之一。

因此,整合武鸣县域旅游资源,通过广泛的地域空间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展示壮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并由旅游景区项目集中展示,使武鸣成为“壮乡之旅”的旅游目的地,有助于提升南宁旅游整体形象和旅游品位。

抓住南宁市构建大南宁旅游圈的难得契机发展自己,是各区县近期乃至较长一段时间努力的目标,距离南宁市仅32 公里的武鸣县拥有比其他区县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南宁的火车站就是武鸣的火车站,南宁的飞机场就是武鸣的飞机场。

”“近水楼台先得月,南宁的机遇就是武鸣的机遇。

”借助南宁打造大明山旅游圈的机遇,整合武鸣旅游资源,加快发展以旅游、房地产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努力开拓三产消费市场,便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向武鸣聚集。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这次有很大的收获,对武鸣县有了更深的认识,它的风俗民族让我觉得很神奇,也对的旅游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武鸣的发展特色旅游将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武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次考察实施起来虽然很困难,但我们仍旧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