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PPT
合集下载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08岳麓版必修二)

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归纳一下中国古代手工业的 特点。
要点提示: 一 、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 二、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三、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四、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同时并存。 五、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活农动户的副产 费 很和品 少交供 进纳自 入赋己 市税消 场,一 会直 经存 济在 生于 活社中
稳定小农经济, 但技术落后,生 产分散,妨碍市 场发育
中国古代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手工业成就?中国 手工业为什么会领先世界?
(要点提示:高度发达的农业、长期的统一、 世代传习、官营等。)
唐代的丝绸
汉代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 纱禅(单)衣,一件重48克, 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两。如 重48克的禅衣,(如图)长1.6 米,两袖通长1.95米,腰宽0.48 米,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 的缘边,重量仅半两多。可谓“薄 如蝉翼,轻若烟雾”,出于二千多 年前的汉墓,不能不令人惊叹!
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金镡金首铁剑
3.冶铁燃料的进步
(1)汉代,人们就开始用 做燃料,
并用来冶铁。
(2)北宋,用煤冶铁已经相当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
用
的国家。
(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
冶铁。
(4)明朝流行。
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青铜技 艺趋于 成熟
商周
冶炼生铁 用煤冶铁 焦碳冶铁 流行 和钢
春秋
汉代 南宋末年 明代
返回主页
1.丝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1)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
了。
(2) 以后,丝织品种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3)汉代丝绸远销 ,是中国获得了 的称号。
要点提示: 一 、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 二、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三、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四、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同时并存。 五、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活农动户的副产 费 很和品 少交供 进纳自 入赋己 市税消 场,一 会直 经存 济在 生于 活社中
稳定小农经济, 但技术落后,生 产分散,妨碍市 场发育
中国古代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手工业成就?中国 手工业为什么会领先世界?
(要点提示:高度发达的农业、长期的统一、 世代传习、官营等。)
唐代的丝绸
汉代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 纱禅(单)衣,一件重48克, 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两。如 重48克的禅衣,(如图)长1.6 米,两袖通长1.95米,腰宽0.48 米,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 的缘边,重量仅半两多。可谓“薄 如蝉翼,轻若烟雾”,出于二千多 年前的汉墓,不能不令人惊叹!
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金镡金首铁剑
3.冶铁燃料的进步
(1)汉代,人们就开始用 做燃料,
并用来冶铁。
(2)北宋,用煤冶铁已经相当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
用
的国家。
(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
冶铁。
(4)明朝流行。
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青铜技 艺趋于 成熟
商周
冶炼生铁 用煤冶铁 焦碳冶铁 流行 和钢
春秋
汉代 南宋末年 明代
返回主页
1.丝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1)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
了。
(2) 以后,丝织品种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3)汉代丝绸远销 ,是中国获得了 的称号。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PPT课件 24 岳麓版

•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动,使用广泛。
课堂小结
1、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青铜技 艺趋于 成熟
商代
开始冶铁 使用铁器 冶炼生铁 块炼钢
灌钢法
春秋 南北朝
用煤冶铁 焦碳冶铁
汉代 南宋末年
中国古代纺织业成就
商 代 玉 蚕
采桑图
西周以后,我国丝 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西汉时期提花机 进一步完善、定型。
《天1工97开2年物,·在提湖花南机长》沙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 衣。收拢后能攥在一只手 里,重量只有49克。
元青花罐
元代青花 釉里红胆瓶
青花瓷壶
明代斗彩 明 代
清朝的珐琅彩
清朝的粉彩
课堂小结 3、从烧陶到制瓷
时期
特征
东汉青
新石器时代 陶器
瓷
东汉 南北朝
青瓷
白瓷
南北白 瓷 日常唐
隋唐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部门,瓷器大量代出口
宋 出现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成为青瓷都花元
元 出现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彩瓷生釉产时期
•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PPT课件7课件下载

青铜铸造技艺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三羊首铜尊 商代,盛酒器。重庆市巫山县出土。
尊肩上饰三羊首和三长颈鸟首,器身饰 以凸弦纹、夔纹、饕餮纹、云雷纹等。
青铜铸造技艺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铜鸮尊
商代,盛酒器。1976年在河南安 阳妇好墓出土。当时出土的鸮尊成一 对,一个高45.9厘米,一个高46.3厘米。 器身饰有蝉纹、夔纹、蟠蛇纹等。尊 口下内壁有“妇好”二字铭文。
——《周礼·考工记》
青铜铸造技艺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青铜爵
夏代,饮酒器或温酒器,带流长14.5厘米、高 13.5厘米,1984年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青铜铸造技艺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青铜鼎
商代后期,炊食器。1994年在山东滕州前掌大村出土。 鼎高53厘米,鼎面饰以饕餮(tao tie)纹。
青铜铸造技艺
四羊方尊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四羊方尊简介 商代。盛酒器。1938年在湖
南省宁乡市出土。尊高58.3厘米, 口每边长52.4厘米,重34.5公斤。 尊身铸满精细的花纹,肩部有蟠 龙四条,四角是四个大卷角羊, 造型奇特,工艺高超,是商代青 铜器的精品。
青铜铸造技艺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丝织品
罗镶花边裙
(福建福州南宋墓出土, 现存辽宁博物馆。)
印花罗褶裥裙
(福建福州南宋墓出土, 现存辽宁博物馆。)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棉织品
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棉织品
南宋棉毯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最 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米,宽1.16米,经纬条线一致, 两面拉毛均匀、细密。
第4课 农耕时代手工业.ppt

心。棉纺织业 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棉布在
明代后期 取代丝、麻、毛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材料三:元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而马克思说,
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
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以找一个双头人容
易”。
材料四: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
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
(3)汉代:丝绸远销 欧洲,使中国获得了 “丝国”的 称号。
(4)唐代:出现的 缂丝 技艺,极具艺术神韵。
2、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1)原因:棉花种植:宋末元初 以来,棉花种植由
边疆向 内地 传播。 棉纺织技术:元代 黄道婆 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
纺织技术。 (2)影响: 松江 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
地位
(4)评价:
积极: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 细密分工 创造了条件
和 协作
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 产品质量 的 严格管理,有利于 手工业技艺 的提高
局限: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进 入 市场 ,缺乏 竞争 ,弊端丛生。采取 强制工匠服役的 手段,引起工匠激烈反抗。
(三)从烧陶到制瓷 1、陶器 为人类共有,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最重要
的成就。 瓷器 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2、瓷器:
时期 东汉 南北朝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清
成就
成熟的 青瓷
成功烧制出 白瓷
。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唐代 制瓷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为独立
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用品从唐代开始,瓷器
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一、手工业主要成就
明代后期 取代丝、麻、毛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材料三:元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而马克思说,
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
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以找一个双头人容
易”。
材料四: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
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
(3)汉代:丝绸远销 欧洲,使中国获得了 “丝国”的 称号。
(4)唐代:出现的 缂丝 技艺,极具艺术神韵。
2、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1)原因:棉花种植:宋末元初 以来,棉花种植由
边疆向 内地 传播。 棉纺织技术:元代 黄道婆 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
纺织技术。 (2)影响: 松江 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
地位
(4)评价:
积极: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 细密分工 创造了条件
和 协作
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 产品质量 的 严格管理,有利于 手工业技艺 的提高
局限: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进 入 市场 ,缺乏 竞争 ,弊端丛生。采取 强制工匠服役的 手段,引起工匠激烈反抗。
(三)从烧陶到制瓷 1、陶器 为人类共有,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最重要
的成就。 瓷器 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2、瓷器:
时期 东汉 南北朝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清
成就
成熟的 青瓷
成功烧制出 白瓷
。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唐代 制瓷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为独立
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用品从唐代开始,瓷器
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一、手工业主要成就
历史必修二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PPT课件

金属冶炼
钢铁
冶铁技术的发展
春秋时期金柄铁剑
河北易县燕下都 出土的战国铁矛
春秋时期的铁锄 195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铁双镰范(战国时期)
汉代冶铁遗址 (2005年1月发 现于山东济南)
在济南汉代的冶铁作坊遗迹 发现有大量铁矿渣、煤渣及
红烧土等冶铁遗迹。
青铜
青铜时代:夏(二里头)——春秋末期 冶炼技术:商周成熟 特点:数多种繁、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交织,使图案一
南宋·缂丝翠羽秋荷 块块盘织出来, 纬线不贯穿全幅
的织品。
宋·缂丝秋山诗意
丝织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养蚕缫丝:上古 工艺发展:西周 丝国:西汉 缂丝技术:唐
衣被纺织
棉纺织
宋末元初,边疆地区种植的
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黄道婆将
她从海南黎族那里学来的纺织技
术加以革新,推广了“捍、弹、
古代中国的“世界名片”
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 着中国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的时 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使 用中国丝绸,成了一种时尚……
直到15世纪,瓷器(china) 在欧洲还是稀世珍宝,17世纪, 中国瓷器风靡欧洲,价格高于 黄金。
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 产品远销海外
材料三:
家庭纺织
官府纺织作坊
主导地位
促进商品经济 的发展,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家庭 手工业
个体农户的 副业
春秋出现; 自己消费、 一直存在 缴纳赋税, 于社会经 少进入市场 济生活中
稳定小农经 济,但技术 落后、生产 分散、妨碍
市场发育
【课堂探究】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材料一:
是农业的补充,受农业限制, 但与农业相互促进
历史第四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PPT课件

【系带暗扣】
汉服几乎不用一颗纽扣,全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戴。 所以“系带”和“右衽”一样成为了汉服一个外在的显著特点。
所谓暗扣,一般用于圆领衫,其实一颗布纽。 这其实也说明了,汉服的系带并非因为古人未能发明纽扣(古 人对纽扣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周朝)。
【潇洒飘逸】
在中国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之下,汉服的审美 始终在追求一种体现穿着者内在气质的美。 尽管历经数朝,时势潮流具变,但是“潇洒飘逸”这四个字始终 是汉服不变的审美原则。
不同时期的汉服,材质和纺织技巧上有什么不同吗?
嫘祖
《史记》提 到黄帝娶西 陵氏之女嫘 祖为妻,她 发明了养蚕, 为“嫘祖始 蚕”。
资料回放:中国古代纺织业成就
《隋书.礼义志》在商代 的甲骨文中,不仅有 「桑」、「蚕」、「丝」、 商 「帛」等字,而且从桑、 代 从蚕、从丝的字多达105个。
玉 蚕
接下来 让我们从这二十字一窥 汉服的真貌吧……
【交领右衽】
交领:顾名思义,就是交叠的衣领; 右衽:衽(音“认”),即衣襟。 汉服以交领为主, 还交兼领有右—衽—,就是衣襟向右掩,呈字母y形。 它是汉服发展过程中始终保圆持领不变的特点, 因此成为了汉族的象征(符配号内。交领) 对襟直领
疑问:为什么必须是右衽?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冶铁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材料一: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 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材料二:人们采用竖井和巷道结合的挖掘 方法,运用轮轴原理提升煤和挖煤工人, 巷道内安装支架,并有排除井中毒气和补 充氧气的设备。
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 中原一带的右衽。成语“披发左衽”就是用于指受外族统治。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PPT课件6 课件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2、官营手工业起到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 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 生产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 费的生活用品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 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 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⑷工匠世袭—人身依附强;
⑸不关心经济效益(成本、效率)
⑹对工匠采取强制劳动,超经济剥 削,导致工匠反抗;
3.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演变历程
•春秋战国时,兴起
•明代中期,逐渐超过官营手 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经营方式
•唐以前,农民家庭副业与城镇家 庭小作坊进行;
•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发展显著, 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黄道婆
三、从烧陶到制瓷
陶器工艺
彩陶
彩陶背壶
人面鱼纹彩陶盘 彩 陶 船 形 壶
黑陶
蛋壳黑陶杯
大汶口文化晚期
白陶鬹
龙 山 文 化
捏制法
2
泥条 盘制法
范制法
2
轮制法
制瓷
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
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 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终于成熟。
3.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 大到北方,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 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答:1.在古代商品经济水平低下的情 况下,官营手工业的资金充足、大规 模生产和分工协作,相对于私营手工 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艺秘密, 对生产技术的提高显然有着更为重要 的意义
2.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 垄断重要手工业的经营以独占利润; 以农为本,工商为末思想的影响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2、官营手工业起到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 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 生产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 费的生活用品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 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 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⑷工匠世袭—人身依附强;
⑸不关心经济效益(成本、效率)
⑹对工匠采取强制劳动,超经济剥 削,导致工匠反抗;
3.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演变历程
•春秋战国时,兴起
•明代中期,逐渐超过官营手 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经营方式
•唐以前,农民家庭副业与城镇家 庭小作坊进行;
•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发展显著, 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黄道婆
三、从烧陶到制瓷
陶器工艺
彩陶
彩陶背壶
人面鱼纹彩陶盘 彩 陶 船 形 壶
黑陶
蛋壳黑陶杯
大汶口文化晚期
白陶鬹
龙 山 文 化
捏制法
2
泥条 盘制法
范制法
2
轮制法
制瓷
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
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 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终于成熟。
3.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 大到北方,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 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答:1.在古代商品经济水平低下的情 况下,官营手工业的资金充足、大规 模生产和分工协作,相对于私营手工 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艺秘密, 对生产技术的提高显然有着更为重要 的意义
2.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 垄断重要手工业的经营以独占利润; 以农为本,工商为末思想的影响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ppt课件

(南宋)《莲塘乳鸭图》 (现存上海博物馆) ppt课件
(南宋)《梅鹊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3
民谣:“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 两匹布……”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ppt课件
14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 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 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ppt课件
4
司 商周青铜器之礼器 母 戊 鼎
(商)《后母戊鼎》
通高133厘米 重875千克 是我国已知最大的鼎。
ppt课件
( 商 ) 《 四 羊 方 尊 》 ( 西 周 ) 《 大 盂 鼎 》
5
商周青铜器之兵器
越
王
勾
践
剑
青铜戈
ppt课件
6
商周青铜器之乐器
ó
(战国)曾侯乙编钟
我国目前发现最大、最重、音 乐性最完好的编钟。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一直存在, 稳定小农
作为补充
经济,妨 碍市场发
育。 28
征役制与雇募制
▪ 征役制是指 ▪ 雇募制是指
ppt课件
29
二、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官营手工业
类型A
类型B
私营手工业
ppt课件
明 中 叶 30
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材料一:
左上图:家庭纺织
左下图:民间冶金作坊
ppt课右件图:官府纺织作坊
全球每5支笔中就有4支是“中国制造”, 全球每5辆车中就有1辆是“中国制造”, 全 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一件是“中国制 造” 。
ppt课件
37
正如格力 空调的广告词 所讲:“中国 企业走向世界, 不能只靠花拳 绣腿,只有掌 握核心科技, 才能出手制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纺织业 元代 黄道婆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
明代 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商代玉蚕
素纱襌衣
西汉早期 衣长160厘米, 通袖长195厘米, 衣重48克, 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色彩绚丽的缂丝画
(南宋)《莲塘乳鸭图》 (现存上海博物馆)
(南宋)《梅鹊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民谣:“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 两匹布……”
青 铜 爵
青
青铜簋(gui)
铜
觥
铜耜、犁
铁矛
讨论:铁器的出现及使用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
的发展有何影响?给你什么启示?
铁器应用于农具的制作,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铁器
中国古代的金属冶炼技艺
左 图 为 出 土 古 代 的 “ 金 镡 (xín) 金 首 铁 剑”,其最早出现的年代可能是 __春__秋__时__期____
类型B
私营手工业
明 中 叶
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材料一:
左上图:家庭纺织 左下图:民间冶金作坊 右图:官府纺织作坊
材料二: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 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
——《周礼·考工记》
材料三:
明清时期,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 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劳动关系。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情境导入
▪ 周杰伦是同学们比较喜 欢的明星,他的《青花瓷》 更是唱遍全国,悠扬、流畅 的词曲,展现了中国古代手 工业的伟大成就——青花瓷 。青花瓷可谓是中国古代手 工业的精品。
▪ 那么,古代中国手工业 还有哪些成就?其生产经营 方式又是如何?
冶 金 展 室
中国古代手
纺 织
知识回顾
▪ 问题:“我国古代冶金、纺织和陶瓷行业 中有哪些领先世界的发明或技术?”
▪ (提示:从冶金、纺织和陶瓷三大方面去 思考)
思考: 中国古代手工业为什么能够如此
发达?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大经营形态
经营 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发展情况 作用
官营 手工
业
不入市场,供 明中叶以前 有利于手
政府管理 官府和皇室使 占主导地位 工业技艺
展
工业
室
博物馆
陶
瓷
展
室
生 产 方 式 展 室
冶金展室
行业 青铜
时间
解说词
从二里头文化 到春秋末期
青铜时代
商周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春秋 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东汉
使用水力鼓风冶铁
冶铁 南北朝
灌钢法
燃料
汉代 北宋 南宋末年 明朝
煤 普遍用煤 焦炭 流行焦炭
司 商周青铜器之礼器
( 商
母
) 《
戊
四 羊 方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 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 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明代棉布取代麻、丝成为人们主要衣料的原因 是什么?
棉花种植面积广; 棉布质优价廉、柔软舒适; 棉纺织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推广; ……
识记规律: 上古养蚕汉代丝国唐代缂丝, 元朝黄婆婆教你棉纺织技术。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着中国丝袍出现在 罗马剧场的时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使用 中国丝绸,成了一种时尚……
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直到15世纪,瓷器在欧洲还是稀世珍宝, 17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洲,价格高于黄金。
那么,今天呢?……
但是中国依然未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我国企业卖一 台DVD机,只赚1美元,却支付给国外企业专利费20美元! 中国加工的芭比娃娃零售价20美元,却只能获得其中的35 美分……
《人面鱼纹彩陶盆》
《黑陶猪纹钵》
《白陶鬶》
东汉的青瓷
南北朝的白瓷
(唐)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唐)邢窑白瓷长颈瓶 唐代“南青北白”体
(元)青花凤首扁瓶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代的青花
(明)《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
(明)《斗彩鸡缸杯》
明代的青花和斗彩
(清)《珐琅彩红地缠枝牡丹玉壶春瓶》
(清)《粉彩九桃天球瓶》
用
的提高。
私营 手工
业
私人经营 面向市场, 供大众消费
明代中叶后 见证了传 占主导地位 统手工业
的鼎盛。
家庭 手工
业
供自己消费和 小农的副业 交纳赋税,很
少进入市场
一直存在, 稳定小农
作为补充
经济,妨 碍市场发
育。
征役制与雇募制
▪ 征役制是指 ▪ 雇募制是指
二、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官营手工业
类Hale Waihona Puke A下列金属冶炼技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__①__③__②____
①青铜铸造技术 ②焦炭炼铁 ③用煤作燃料冶铁
识记规律:商周青铜—春秋钢铁—汉煤宋炭
纺织展室
行业 丝织业
时期
解说词
上古 发明丝织技术,学会养蚕缫丝
西周
工艺突飞猛进
汉代 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
唐代
出现缂丝技术
宋末 元初
棉花从边疆向内地传播
清代的珐琅彩和粉彩
陶器:
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白陶
瓷器:
东汉——青瓷 南北——白瓷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体系 元代——青花瓷 明代——青花、斗彩 清代——珐琅彩、粉彩
我国古代陶瓷制作图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课标要求】: 1、掌握古代手工业的三大经营形。 2、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鼎
尊 》
(
西
周
)
《
大
(商)《后母戊鼎》
盂
通高133厘米 重875千克
鼎 》
是我国已知最大的鼎。
商周青铜器之兵器
越
王
勾
践
剑
青铜戈
商周青铜器之乐器
ó
(战国)曾侯乙编钟
我国目前发现最大、最重、音 乐性最完好的编钟。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商周青铜器之饮食器
养蚕缫丝 丝国称号 缂丝技术 三锭纺车 棉布为主
明代后期 唐代 元代 上古时期 汉代
陶瓷展室
陶器
时期
解说词
新石器 彩陶、黑陶、白陶
瓷器
东汉晚期
青瓷
南北朝
白瓷
隋唐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体系
宋代 “瓷都”景德镇,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元代
青花瓷
明清 明代斗彩,清代珐琅彩、粉彩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和白陶
材料四:
“农耕时代”下的手工业
材料五:
《群神宴》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1、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长期共存。 2、分工不断细化,部门不断增加。 3、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 4、明清时期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但始 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厂时代。 5、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
四、古代中国的“世界名片” 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全球每5支笔中就有4支是“中国制造”, 全球每5辆车中就有1辆是“中国制造”, 全 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一件是“中国制 造” 。